抱團養老作為新興的養老模式,應對的是中國社會老齡化出現的巨大需求,但其目前的發展還不太成熟,只有在了解其特點后才能深入解決其問題;那么抱團養老到底有什么特點呢?存在的問題究竟又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將進行簡單介紹。
抱團養老的特點
(1)群體年輕健康,生活態度積極:抱團養老的老人們更加年輕化、健康化、對待生活態度也更加積極。
(2)自行組織抱團,交往關系和諧:團養老更多的是自行組織尋求伙伴一同養老,對于養老生活有更多的需求和期望。由于是自行組織,相互協商得出的組織形式,老人們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和諧,相互之間的交往也會更加積極頻繁。
(3)注重居住環境,選擇靈活自由:由于抱團養老的老年人是由于生活背景、興趣愛好相似,具有積極生活的共同追求而一起互助式生活的。老年人們往往會離開原來的居住地選擇到自然環境優越,資源豐富的地方居住,而城郊具有優越自然環境和快捷交通基礎設施的鄉村是最佳選擇。在居住的場所方面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還可以自行改造。除了處所,作為一種異地養老,老人可以決定居住時間的長短,整體較為靈活自由。

抱團養老對鄉村空間的需求
(1)鄉土空間:鄉土是中國的根,也是現在很多老人希望落葉歸根的家鄉,他們大多經歷過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有濃重的鄉土情結,年輕時期的耕種經歷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骨子里。他們往往熱愛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喜歡親自動手下田勞作。鄉村也就成了很多老年人心理上期望養老的地方。
(2)康養空間:鄉村可以利用其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簡單舒適的人地關系優勢,在自然中設置戶外康養活動空間。還可以利用鄉村內豐富的剩余勞動力,開展養老服務培訓發展鄉村醫療。達到既能滿足老人康體活動的需求,又能提高鄉村醫療保障水平,改善村民生活水平的效果。
(3)抱團居住空間:抱團養老群體的居住特點與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都有所區別。從居住空間布局來看,抱團老人們之間的居住空間與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相比較會更加緊密;由于抱團老人們都是自發聚集一起的,在生活起居的選擇上他們有較大的自主權和選擇權,因此與機構養老比較則相對靈活。
(4)家庭活動空間:在抱團養老模式中,老年人抱團離開城市到鄉村休閑養老難免需要離開家庭。為了彌補代際交往的缺失,抱團養老的模式下的空間活化需要設置代際交往空間,提供一個場所給老人與家人活動交流,讓老人在鄉村里的生活更加豐富。如親子活動室、兒童樂園、野外露營地等。
抱團養老存在的問題
(1)抱團養老目前大多是自發形成的,生活起居、交往活動和醫療保健都需要自我管理和相互幫助。雖然能夠促進老人之間的交往,有利于老年人積極養老,但是由于老年人自身對于醫療和保健的專業程度較低,老年人相互之間無法應對突發的身體問題,具有一定的風險。
(2)大部分抱團老年人選擇城郊鄉村民房或者自家住房經過適當的改造作為居住的場所。這些改造后的住所雖然能滿足老年人的喜好,有能夠降低居住生活的成本。但是自行改造的住所往往具有局限,其尺度和設施都不一定適合老年人使用,經過一段時間后容易產生問題。
(3)由于部分抱團養老是通過臨時組織的團體,老人之間的了解不深入,在生活起居和花銷上容易產生摩擦與矛盾,若是相互的理解不夠會給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甚至會出現某些法律上的問題。
以上就是有關抱團養老的特點、存在的問題和對鄉村空間的需求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抱團養老?抱團養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什么是旅居養老?特征、好處及旅居養老客戶畫像分析
《“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