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知識 > 什么是城鄉融合?城鄉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城鄉融合?城鄉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的區別是什么?

什么是城鄉融合?城鄉融合和城鄉一體化的區別是什么?

有國內學者分別從城市、鄉村等兩個方面作為切入點對城鄉融合概念做了詳細概述

1、城市

從歷史發展來看,我國城市的形成是由“城”和“市”不斷發展,進而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簡單來說就是,“城”和“市”從相互分離、獨立的個體發展為一個有機整體的過程。相應地,“城”和“市”則恰好體現了城市的兩個鮮明特點,“城”,即為抵御外敵而構建的城墻攻勢,而“市”則是進行商品交換的市場。對于我國而言,城市的發展主要經歷了鄉村式城堡階段、“城”和“市”分離階段以及“城”和“市”結合發展階段。其中,鄉村式城堡階段主要是從原始社會末到夏初,這一階段,“城”主要用于軍事防御,而“市”則并未出現?!俺恰?、“市”分離階段主要是從夏朝到西周,這一階段,雖然已產生“市”,但其買賣交換功能同“城”的防御功能仍然是彼此獨立、分離的狀態?!俺恰?、“市”結合發展階段則是從西周開始到如今。這一階段,“城”和“市”在相互融合后,進而表現出的綜合性功能日益凸顯,并最終形成了區別于鄉村生活方式與環境的區域。綜上,城市是伴隨商品經濟不斷發展以及社會交換擴大需求的不斷提高而產生的。

從不同的學科領域來看,城市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例如,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城市是各類建筑物以及的基礎設施的集聚地,是與農村空間布局存在本質區別的空間聚落。從人口學的角度來看,城市則是人口高度集聚的區域,而城市的判斷標準也集中在區域人口的規模和密度方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城市的產生得益于工業與服務業領域各類經濟活動的高密度集聚,故城市可被視為市場交易的中心區域。根據我國《現代漢語詞典》,城市是指工業、商業發達、人口密度較大且居民主要從事非農業經濟活動的區域,通常是某一區域或范圍的政治、經濟、文化重心。

城鄉融合

結合城市概念的形成和發展,本文認為,城市的產生原因有三:一是作為區域服務中心而產生的,如各省省會;二是因某種資源而具備特定功能的,如石油、天然氣資源集聚地;三是基于區位優勢而具備交通運輸功能的,如上海、廣州等交通發達地區。從特點上來看,城市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分別為非農人口與非農產業的集聚效應、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集于一體且具備行政管轄職能、各類公共基礎設施(街道、億元、學校、廣場、商場、公園等)的集聚?;诖?,本文將城市定義為,具有行政管轄職能的,集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等于一體的,各類公共基礎設施集聚的非農人口和非農產業的集聚地。

2、鄉村

鄉村,是人們將農業經濟作為基本經濟活動內容的地區總稱。從歷史上來看,鄉村又是村莊、鄉邨的另一種表述方式。當今社會,鄉村泛指農村,從行政區劃的層面分析,鄉村就是具有一定行政區劃功能的鄉鎮所轄的區域集中地帶。鄉村是社會生產力發展至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這也意味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將使得鄉村與城市間的差異最終消失。需要說明的是,對于不同時期、不同國家和地區以及不同標標準,某一區域被劃分為鄉村的情況也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在歐洲,通常居民所在地區的人口數量低于2000人,便可被定義為鄉村。在美國,則以1950年為界,1950年以前,地區人口在2500以下且并未組成自治單位的便應劃入到鄉村范圍;1950年以后,地區人口在2500以下,或是單位面積(平方英里)內人口低于1500人的區域,無論是否構成自治單位,均應被劃入到鄉村范疇當中。對于我國而言,目前,并未對劃入到鄉村的具體指標予以詳細的規定,只是以“鄉村總人口”和“市鎮總人口”作為鄉村和城市的統計標準。其中,鄉村總人口主要是指縣一級及以下的人口總和,市鎮總人口則是指國家規定成立的“市”與“鎮”的人口總和。由此可見,鄉村和城市間的的區別主要包括:(1)人口與環境差異。相較于城市,鄉村的人口數量較少,且地區居民密度較小,但地區長期的農業生產環境也造就了鄉村的田園風光,自然環境相對較好;(2)家族集聚明顯。與城市相比,鄉村地區的家族集聚十分常見,鄰里關系更為和睦,這也應是城市建設應積極提倡的;(3)各專業領域的發展水平較低。相較于城市,鄉村地區在商業、金融、教育以及工業和衛生事業等各相關領域的發展相對落后,這也是未來鄉村建設的重點。

3、城鄉融合

融合,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物質或事物連接成為一體的過程。城鄉融合指的是城市和鄉村間的融合關系,是一個同時具有社會性和經濟性的概念。從社會學的層面來看,城鄉融合,即社會發展程度較高的城市與較落后的鄉村,降原有的使其相互分割的壁壘予以打破,逐漸實現各領域生產要素的流動及優化組合,進而協調城市、鄉村間生產力的合理分布,實現城鄉社會生活相互關聯、協調發展并最終消除城鄉間差距的城鄉融合過程。從經濟學的層面來看,城鄉融合則是對城鄉經濟進行統一規劃、布局,促進城市和鄉村經濟流通和協作,進而促成城鄉生產力的合理分配與布局,最終達到城鄉經濟協調、統一發展的城鄉關系發展過程。

城鄉關系的差異是由城市與鄉村間具有差異的社會分工和社會制度導致的。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因人們對剩余價值的追求,使得城鄉關系更多地體現出一種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尤其是在生產力迅速發展和資本高度集中的帝國主義壟斷階段,城市通過稅負制度、壟斷價格等完成對鄉村的剝削,導致城市與鄉村出現嚴重分化,這種分離的城鄉關系也是導致當前部分資本主義國家城鄉分離的一個重要歷史原因,從而進一步加劇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城鄉矛盾。

在社會主義下,城市與鄉村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恰如恩格斯所闡述的:“消除城市與鄉村間的對立不僅是具有一定可能性的,更成為了工業生產自身的需要。只有通過城鄉融合,方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水、土地、空氣污染的問題”。由此可見,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城市與鄉村本就應是融合的關系,而只有在基于社會主義的制度和國家中,方能夠實現城鄉融合。綜上,本文認為,城鄉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指城市和鄉村在政治、經濟、社會、各文化以及人口和生態等各個領域的融合,在城鄉融合過程中,城市與鄉村的差距將逐漸縮小直至消除,而其本質則是城市和鄉村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協調共融的關系。

城鄉一體化

有國內學者對城鄉一體化做出如下概述:

城鄉一體化實質上就是打破城鄉不平衡發展模式,形成城市和農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依賴、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的動態平衡關系,城市利用其各種優勢不斷的帶動農村的發展的同時,為了自身不斷的發展與進步也需農村為其提供支持和保障,從而使城鄉資源配置合理,差距逐漸縮小,漸趨一體化。

城鄉一體化理論提出的時代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社會生產力有了巨大進步,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秩序良好。雖然如此,但是我國依然沒有改變城鄉二元結構的態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并且這一態勢還在進一步惡化,城鄉公共事業和社會事業存在較大的差距。近幾年來,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在逐年擴大。2011年我國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僅為6977元,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為23979元,大約是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4倍。

城鄉二元結構下,由于逐漸擴大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和偏低的農村居民收入及增長速度,會造成農村居民雖然有消費的意愿,但是沒有消費的能力,這樣不僅直接影響了農村居民的消費水平,也制約了農村市場規模的擴大,還會造成很多工業產能過剩,我國最近幾年工業生產過剩的事實也已經誣明了這一點。

城鄉要素市場的分割,使城鄉一體化難以實現。改革開放后,在農業部門出現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這大大制約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阻礙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舊的農業經營模式已經成為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桎梧,而規?;?、現代化和專業化的農業經營模式又難以實現。這樣的現實就要求我國農村在下一個時期要允許土地的適度規?;洜I,將分散的農戶組織起來,實行規?;?、產業化和專業化經營,這樣才能讓農民準確的把握市場信息,保證農民的主體地位,增加農民的收入。而將農戶組織起來必須以一定的組織形式為載體。

何謂一體化?就詞匯而言,《辭?!分赋觯骸氨扔麝P系密切如同一個整體一樣”?!盎敝浮白儭?、“改”。如用于社會經濟即城鄉經濟發展變化上,有關系密切趨于一體之意。城鄉一體化涉及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在關于城鄉一體化概念的理解上不同的學科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程度的偏重。本文主要基于經濟和政治的角度來理解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是為打破目前城鄉二元結構,改革城鄉之間因為制度的隔離而造成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差距,逐步創建融合城鄉之間經濟、政治和社會運行的制度基礎,縮小其差距,達到城鄉一體化。城鄉一體化是以城市為中心,廣大農村為腹地,小城鎮為紐帶的一種新型城鄉關系,是社會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產物。是城鄉各種要素互為資源,相互融合,互相滲透,互為市場,逐步達到城鄉之間在經濟、社會、文化、生態上協調發展的系統的過程。

城鄉一體化具體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涵:

第一,經濟上實現城鄉產業互補,根據城鄉的特點,逐步融合農村型產業和城市型產業;第二,體制上逐漸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障礙;第三,觀念上逐步實現城鄉生活方式的趨同,破除“重城市、輕農村”的舊觀念;第四,空間上促進城鄉之間基礎設施銜接和配置一體化,合理利用城鄉空間,在兼顧各方面利益的基礎上促進合作、有序競爭、共享設施。

解城鄉一體化的概念,既需要把握我國城鄉的實際狀況和發展階段,又需耍參考其他國家在城鄉融合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共性和規律,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城鄉一體化的實現是城市化水平和生產力高度發達的結果??v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史表明,城鄉關系必然要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即共生階段——城鄉分離與對立階段——城鄉平等與融合階段。在共生階段,鄉村支援城市,鄉村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在城鄉分離階段,城市和鄉村各自獨立發展,城市利用自身的各種優勢,發展越來越好,與日俱增拉開了和農村的差距;在城鄉融合階段,這是城鄉發展的高級階段,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城市和農村開始相互滲透,進入城鄉融合的時代。

城鄉一體化不是結果,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目標是城市和農村的協調發展,實現城鄉融合。城鄉一體化是一個全局性的概念和目標,因此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科學編制和規劃好城鄉一體化的各項指標。城鄉一體化的發展實踐中,除城鄉經濟和社會因素外,因為城市和農村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特色和優勢,因此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還需綜合考慮城市和農村文化因素和生態環境,這些諸多因素決定了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的復雜性和艱巨性,也說明了城鄉一體化不能一激而就,只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城鄉一體化是城鄉互動雙向的發展過程。城鄉一體化不是簡單的鄉村城市化。它是城市和農村發揮雙方的優勢,實現資源互補,不斷的協調發展的過程。因此,我們要逐步改變過去將城市和農村對立起來的城鄉二元體制,逐步實現城市和農村的融合?!俺青l一體化”是城與鄉的統一體。實現城市和鄉村的共同發展,要把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整體來認識和發展,這就要正確處理好農業現代化、城市化和工業化三者之間的關系。

城鄉一體化不是消滅城鄉差距,更不是城鄉一樣化。城鄉一體化就是通過調整城鄉利益關系和收入分配格局,促進城鄉要素流動,打破城鄉分割二元結構,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其關鍵是消除城鄉分割的局面,促進城市和農村的互動發展,從體制和機制上保證城鄉一體化的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方向,不是城鄉一樣化。不管城鄉格局如何變化,因為城市和鄉村它們承載了不同的功能差異、行業差異和景觀差異,因此城市和鄉村這兩大地域類型還會保留。城鄉一體化是在保持城鄉各自區域基本特征和特色的同時,從經濟、社會、空間布局上融合城鄉發展,構建平等統一的新型城鄉關系,營造城鄉協調發展的良好外部環境。

中國城鄉融合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總體要求差異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總體要求差異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高城市群建設質量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提高城市群建設質量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城市發展質量

歷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城市發展質量

參考資料

《【研報】房地產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行穩致遠順勢而為-2020201209(25頁).pdf》

推薦閱讀

《【研報】建筑行業:明確2021專項債投資方向發改委同意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方案-210208(43頁).pdf》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2019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103頁).pdf》

《中國信通院:中國城鄉數字包容發展研究報告(44頁).pdf》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2019年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54頁).pdf》

更多相關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作者-YANYI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禁止轉載。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本文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報告

碳會計財務伙伴關系(PCAF):金融行業的全球溫室氣體會計及報告準則(英文版)(134頁).pdf
碳會計財務伙伴關系(PCAF):金融行業的全球溫室氣體會計及報告準則(英文版)(134頁).pdf

碳會計金融合作伙伴關系是一個行業主導的倡議。由荷蘭金融機構于2015年創建,PCAF于2018年擴展到北美,并于2019年擴展到全球。PCAF通過溫室氣體核算幫助金融機構評估和披露其貸款和投資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溫室氣體核算使金融機構能夠按照金融核算期在固定時間點披露這些排放量。衡量資助的排放量使金融機構能夠

【研報】金融行業專題:中國的老百姓“長什么樣“?高凈值客戶有什么特征?-210315(26頁).pdf
【研報】金融行業專題:中國的老百姓“長什么樣“?高凈值客戶有什么特征?-210315(26頁).pdf

總量上看:我國居民負債約90%為貸款(根據社科院數據,剩余10%為P2P、民間借貸、個體戶應付賬款等); 2020年末我國居民部門總貸款規模62.3萬億,人均貸款4.5萬元,過去5年年均復合增速18.5%,增速較快; 結構上看:A、長期消費貸(住房按揭)共計40.8萬億,占比64.6%,“房住不炒”基調下,

【研報】金融行業中國養老金三支柱行業深度報告:商業養老未來是星辰大海-210317(37頁).pdf
【研報】金融行業中國養老金三支柱行業深度報告:商業養老未來是星辰大海-210317(37頁).pdf

2020 年四季度以來,政府部門多次提出加快建設養老金第三支柱,持續向市場釋 放鼓勵第三支柱發展的政策信號;從實踐來看,繼 2018 年 5 月稅延商業養老保 險試點落地后,2021 年 3 月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落地,第三支柱實踐深化。鼓勵第三支柱發展的政策信號近期密集釋放從此前政策來看,2007 年,原

【研報】金融行業: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研究-210331(20頁).pdf
【研報】金融行業: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研究-210331(20頁).pdf

美國成功投顧業務發展模式分析美國的基金投顧業務起步較早。1940 年,美國頒布了投資顧問法,以規范管理投資顧問開展投資咨詢相關活動過程中的各項行為。經過 70 余年的發展,美國的基金投顧市場極度成熟。根據 ICI2020 年發布的美國投資公司發展報告,在通過 401k、403b、IRA 等退休計劃之外渠道投

【研報】金融行業2021年信托市場年度報告:監管“從嚴”基調不變轉型發展攻堅期-210610(20頁).pdf
【研報】金融行業2021年信托市場年度報告:監管“從嚴”基調不變轉型發展攻堅期-210610(20頁).pdf

3.2. 金融類信托2020 年,新發行的集合信托中投向金融領域的規模為 10942 億元,同比增加 58.9%;規模占比36.1%,較2019 年上升10.3 個百分點。金融類信托表現異常突出。這其中主要是靠標品信托的規模的增長來拉動的。標品信托是指信托公司依據信托文件的約定,將信托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于公

【研報】金融行業碳中和背景下的金融體系發展專題報告:全面實現雙碳目標綠色金融大有可為-210614(52頁).pdf
【研報】金融行業碳中和背景下的金融體系發展專題報告:全面實現雙碳目標綠色金融大有可為-210614(52頁).pdf

碳融資:主要集中于綠色信貸和綠色債券綠色信貸增速快于貸款總額,投放力度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是我國綠色金融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我國銀行業綠色信貸主要產品主要由三大類型組成,分別為:面向綠色項目的擔保類信貸產品,排碳排污額度相關的金融衍生品型信貸產品以及未來收益權型信貸產品。其中,目前市場主要產品為面向綠色項目

巨量算數:2021金融行業生態及用戶洞察報告(42頁).pdf
巨量算數:2021金融行業生態及用戶洞察報告(42頁).pdf

超兩成財經興趣用戶已購險,主要險種滲透率均有提升重疾、財險、教育為滲透率提升最快險種,用戶避險意識進一步增強30歲以上、有孩子的用戶保險意識激增女性、高收入用戶風險防范意識強

2021年金融行業基金投顧業務發展分析報告(17頁).pdf
2021年金融行業基金投顧業務發展分析報告(17頁).pdf

美國成功投顧業務發展模式分析美國的基金投顧業務起步較早。1940 年,美國頒布了投資顧問法,以規范管理投資顧問開展投資咨詢相關活動過程中的各項行為。經過 70 余年的發展,美國的基金投顧市場極度成熟。根據 ICI2020 年發布的美國投資公司發展報告,在通過 401k、403b、IRA 等退休計劃之外渠道投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