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鏈長制
鏈長制是以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為主線,通過政府協調引導的方式暢通產業鏈上下游的聯通環節,推動產業鏈基礎能力、發展韌性持續提升;鏈長以政府行政長官擔任,統籌協調所管轄區域范圍內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生產活動。

“鏈長制”指由分管市領導牽頭,對重點發展產業實行“一名鏈長、一條產業鏈、一個牽頭部門、一套工作機制、一抓到底”的工作模式。
“鏈長制”指選定地方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通過地方政府主要官員甚至省市政府一把手擔任“鏈長”,統一協調內外部資源、有效協同各方行動,以重點產業補鏈強鏈為目標的一種制度設計。鏈長制最早由浙江省提出并推廣,隨后廣西、江西、南京、深圳等省市紛紛啟動鏈長制并結合優勢產業設計具體落實方案,取得顯著的實踐效果。截至2021年8月,共有18個省份明確將鏈長制作為產業治理的核心工作機制。
2.鏈長制作用
(1)從全球層面看,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漸形成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當前已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型升級。但在當前逆全球化勢力抬頭、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國際環境下,我國也越來越重視產業鏈安全。而推行鏈長制的基本目標就是建立鏈條完整的產業鏈,保證供應鏈高效、穩定和安全運營。因此,為了在關鍵環節不被“卡脖子”,在涉及國計民生的核心領域加速實現產業鏈“國產替代化”,產業鏈鏈長制應運而生。
(2)“鏈長制”將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游聯動協同放在本地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明晰區域產業發展的圖譜,直觀展現出產業鏈“短板”,為精準制定產業配套政策、提供產業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指明了方向。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企業如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鏈,方能綻放璀璨光彩,“鏈長”發揮統籌協調產業要素的優勢,鏈主企業發揮頭雁的引領作用,合力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的培育,加快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打造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發展,形成產業鏈健康長效發展的新動能。
3.如何推行鏈長制
推行“鏈長制”需要以科學方法論為指導,以經濟運行的基本規律為依據,善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輔助決策功能,將制度、技術、市場形成合力,著重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和“卡脖子”難題?!版滈L制”有助于暢通雙循環,但在具體實踐中卻不能過分依賴“鏈長制”,需要在實踐中探索“鏈長制”的合理邊界,遵循“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原則,避免政府越界干預產業發展過程。趨利避害,揚長避短,“鏈長制”才能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縱深拓展和升級再造,為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根基。
以上梳理了鏈長制的定義、作用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供應鏈管理的目標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什么是供應鏈管理?與物流管理的區別是?
羅戈研究 :中國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服務商研究報告(4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