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作為地球生態圈最重要也是占比重最大的一環,其不間斷的循環為生態環境注入了動力。然而,人類對海洋的不斷探索也帶來了各種損害,20世紀后半段開始,海洋生態環境正在日漸惡化。為保護海洋生態可持續發展,各國開始對海洋污染進行監測于防治。那么,什么是海洋污染監測?包括哪些?本文將具體梳理。

1.海洋污染監測
海洋污染監測系指在較長時間內,對預先確定的污染物和海洋生態中的適當成分進行系統的和按時間順序的監測,以便確定被測成分的現有水平和變化趨勢。
2.海洋污染監測包括
海洋污染監測主要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種類型的監測對象是污染源及其污染源附近的直接影響。例如,在伸向海洋中的排污管口附近區域、傾廢區附近區域和溢油擴散區,對污染物濃度及其直接影響的監測。這種監測是為了確保污染物質的濃度不超過排放標準或不超過原先所預料的影響。
第二種類型的監測對象是受污染影響的海洋環境與資源狀況,以便確保人類消費海洋食品的安全,警惕由于在已污染的水中游泳而引起人類疾病的傳播。這種類型的海洋污染的監測,還用于追蹤海洋生態系中作為整個環境質量指標、被選成分的變化,從而針對海洋環境質量中的主要問題及早提出警告,然后通過調查研究,找出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減輕海洋污染的恰當措施。從海洋污染監測的不同類型可以看出,海洋污染監測涉及的面寬,工作環節多,其基本任務是掌握海洋環境污染的狀況和長期變化趨勢,評價海洋環境質量,為制定國家海洋環境保護政策提供基礎依據,而且對指導沿海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海洋污染監測方法
?
海洋污染監測主要采用計算機、通信和電子等技術,近年來開始引進物聯網和傳感技術,通過布置海洋傳感器加強污染源定位分析,為污染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1)生物傳感器
生物傳感器就是有固定化的生物材料與適當的換能期間密切接觸而構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統,此換能器件可將生化信號換成可定量的電或光信號,
現在生物傳感器已經廣泛應用。
(2)水質傳感器
當描述和評價海洋環境水質污染現狀時,必須對海洋水質污染的主要參數如溫度、pH、鹽度、濁度等進行現場綜合、長期、連續的監測,以研究它們之間的關系探索海水的細微結構和海洋污染水平。由于對現場綜合水質測量系統的研究和應用早就受到重視,所以水質傳感器發展較快。在海洋水質的現場監測項目中,除通常的水質監測項目外,國外對水質污染的其他一些要素也有監測,如美國的葉綠素監測、日本的重金屬汞監測、德國的放射性監測,挪威還有營養鹽、放射性和光束透射監測等項目。
(3)遙感器
在遙感技術中,遙感器也稱傳感器。自20世紀70年代初海洋遙感技術成功應用于海洋污染監測以來,遙感技術在海洋污染監測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優越性,尤其對油污染、熱污染、海洋水色、濁度等監測尤為突出。目前,國外應用海洋衛星遙感技術已能對全球沿海污染進行監測。而航空遙感技術在海洋環境污染監測中目前主要用于海上石油污染監測方面,并且是海上石油污染監測的3個層次(衛星、飛機、調查船)中的主要手段,
現已能可靠測定海面漏油區面積、油膜厚度和溢油量,鑒別污染源及污染物種類。這方面的技術,美、日、法、丹麥、瑞典等國家已進入實用階段。
以上梳理了海洋污染監測的定義、種類及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海洋經濟?海洋經濟包括什么?相關政策匯總
什么是藍色經濟?主要特征是?與海洋經濟的區別在哪?
什么叫海洋產業?海洋產業有哪些?包括哪些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