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業之間的競爭加劇,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聯合營銷成了不少企業的營銷選擇。那么,什么是聯合營銷呢?它的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本文將具體梳理。

1.聯合營銷
聯合營銷理論最初是在 1966 年由艾德勒在“哈佛商業評論”提出的詞匯:聯合營銷。在該商業評論中指出品牌合作(Co-Branding)、品牌聯盟(Brand Alliances)、協同營銷(Joint Marketing)和共生營銷(Symbiotic Marketing)等和聯合營銷是統一概念,同時斷言后經濟時代的發展將以聯合營銷為主。
隨著時代的發展,聯合營銷的定義不斷完善,當前,聯合營銷主要是指一個企業、組織或機構為了達到短期或長期的營銷目標與其他資源擁有方,利用各自的優勢資源進行組合和合作,為實現各自的營銷目標開展資源共享、分工協作、聯合行動的項目合作和組織運營模式。聯合形式有戰略聯盟、聯銷體、聯合項目、聯合品牌等,它不是簡單的契約買賣合作模式,它以動態的管理理念,要求雙方或多方共同參與、分工合作、協作推進營銷戰略的執行,以共謀發展的新路徑,增加雙方各自的競爭力。
聯合營銷選擇合作對象首先必須滿足“匹配”為前提條件,“能力互相補充,工作分工,合作推進”是聯合營銷的核心。
2.聯合營銷分類
(1)按價值鏈位置分類
從價值鏈的角度看,價值鏈上游與價值鏈下游企業之間的營銷合作被稱為基于價值鏈的垂直聯合營銷,共包含四種基本形式,分別為制造商與供應商、制造商與經銷商上與客戶、虛擬經營。
從價值鏈的水平角度看,即企業與企業及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合作成為水平聯合營銷。水平聯合營銷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①不同行業企業間的聯合營銷;②同一企業不同品牌的聯合營銷;③同行企業之間的聯合營銷。
(2)按營銷資源流動的范圍角度分類
從營銷資源流動的范圍來看,可以將聯合營銷分為內部聯合營銷和外部聯合營銷。內部聯合營銷指的是企業內部不同部門間的合作,即企業的營銷部門與企業的其他部門之間形成某種合作關系。外部聯合營銷指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聯合合作模式。
(3)按聯合營銷的表現形式分類
從聯合營銷的外在表現形式看,聯合營銷又可以分為顯性聯合營銷和隱性聯合營銷。所謂的顯性聯合營銷是指企業內或企業間通過成文的、可見的形式來安排營銷資源的流動與共享,例如為了營銷的目的建立的合資企業,或是在企業內部設立的新產品開發小組等;隱性聯合營銷則是指企業之間本身并不發生直接的營銷資源交換及共享,但通過第三者的作用,能夠使營銷資源得以充分利用。
(4)按有無契約的聯合營銷分類
從合作的形式來看,聯合的雙方具有某種契約的合作形式被稱為正式聯合營銷,通過這種成型的契約推動資源在企業之間形成流動。若企業之間沒有這種正式的契約,單純的為了謀取自身的發展自覺的形成的某種合作模式被稱為非正式聯合營銷。當各方意識到他們將會長時期交往、接觸時,當他們認為合作將帶來利益時,以及當他們覺得應該為對方所給予的好處進行回報時,非正式聯合營銷會自然發生。
3.聯合營銷的優勢
(1)規模效應
規則效應或者稱規模優勢,聯合營銷是需要多個企業或企業內部多個部門聯合起來進行的一種營銷模式。從量的方面看,多個單元的聯盟將擴大營銷陣營、拓展企業營銷的規模,促進資源共享,不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在生產成本和營銷成本上都使費用得到了降低,常會產生1+1大于2的效應。
(2)協作優勢
不同企業的優勢可以通過聯合營銷來實現,每個企業都具有不同的資源,協同發展能夠實現資源的分享,一起開拓市場,與此同時,正是因為企業與企業之間存在差異,所以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營銷效果可以通過企業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營銷資源也因為企業間的協同發展得到了整合,每個企業自身具備的條件和能力可以稱之為營銷資源,這些資源會應用到營銷活動當中。一個企業所擁有的人力、財力、物力都是營銷資源。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的品牌競爭優勢、區域地理位置、投入資金數量、經營關系構建以及企業的管理能力。從整體上來說,每個企業的優勢是不同的,它們具有不同的資源,因此要合理利用彼此的優勢,實現資源的科學調整,從而共同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以上梳理了聯合營銷的定義、類型及優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口碑營銷?口碑營銷的作用是什么?
整合營銷是什么意思?包括哪些內容?怎么做?
什么是微博營銷?微博營銷有幾種類型?特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