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火墻技術原理
根據防火墻對數據的處理方法, 可以將其分成3大體系,現將每個體系及其原理進行簡單介紹:

(1)包過濾防火墻及其原理
包過濾防火墻也可以被稱為包過濾器或者網絡級防火墻,其主要是在網絡層與傳輸層之間發揮作用,判斷是否通過的條件為源地址、目的地址以及端口。一個路由器可以將其比作一個簡單的包過濾防火墻,其具備判斷IP
地址的作用 針對網絡級防火墻,首先應該制定相應的過濾規則,在工作時需要檢查出入數據包的首部信息是否和過濾規則相匹配,并作出允許或者拒絕通過的決定。
(2)代理服務防火墻
代理服務具有提供良好的訪問控制與審計的作用,并記錄進出防火墻的各種信息。代理服務防火墻可以提供兩級連接和地址轉換,從而達到隔離內網與外網的目的。于外面來的訪問者而言,只能看到代理服務器,但是無法看見任何內部資源;對內部用戶而言,能夠自由地訪問外部站點。
(3)狀態檢測防火墻
狀態檢測防火墻主要是作用在網絡層、
傳輸層以及應用層上。該技術同時具備了包過濾防火墻和代理服務防火墻的特征。其與包過濾防火墻的結構與功能非常相似,二者均能在網絡層與傳輸層上過濾數據包的IP地址與端口,并且還具備電路級防火墻邏輯檢查SYN與ACK標記和序號的作用,
并可以在防火墻中的最關鍵部位形成狀態連接表,同時還能維護連接表,但凡經過的數據全部當成重要事件得以處理,而并非單純的檢查數據包。
2.防火墻與網絡隔離技術對比
(1)從硬件架構上來說,防火墻技術單主機結構,而基于網絡隔離技術的網絡安全設備往往都是雙主機加上隔離交換部件的硬件架構,相比之下系統安全性更高。
(2)從ISO網絡模型的工作層次來講,防火墻技術一般在網絡層工作,對數據包的檢查級別較低,而基于網絡隔離技術的網閘或者本文設計的網絡隔離組件都能對應用層的協議進行檢查,相對來說檢查級別更高,安全防護能力也更高。
(3)從數據交換方式來講,防火墻進行數據交換僅僅通過路由轉發的方式,而使用網絡隔離技術需要對數據包進行落地轉換,經歷拆解,重組等的過程,能夠完全屏蔽涉密網絡數據,相比數據交換更安全。
(4)從網絡連上來講,防火墻技術仍然存在著基于TCP/IP協議的連接,只要存在TCP連接就會存在由于這個協議帶來的安全隱患,而網絡隔離技術從TCP/IP網絡模型各層斷開連接,進行非TCP/IP協議的通信,相比之下網絡隔離技術避免了網絡協議的缺陷,更加可靠安全。
以上梳理了防火墻技術原理及其與網絡隔離技術的區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網絡安全風險評估?意義是?
什么是網絡彈性?與網絡安全的區別有哪些?
什么是網絡安全?包括哪些?重要性與意義分析
國內網絡安全廠商有哪些?2022網絡安全廠商排名TOP10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