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車電子行業發展歷程
(1)1971年前,汽車電子萌芽,簡單的汽車電子設備開始應用于汽車上;
(2)1974-1982年,電子傳感器應用于汽車;集成電路和16位以下微處理器開始普及;
(3)1982-1990年,多種電子輔助系統在汽車上運用,微電腦在汽車上的使用更加成熟;
(4)1990年至今,汽車智能化在數字技術的普及下不斷提升。

2、汽車電子產品種類
汽車電子產品種類豐富,按照應用領域大致可以分成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和車載電器與電子兩大類。汽車電子控制系統具體包括發動機電子系統、底盤電子系統、自動駕駛系統、車身電器與電子。車載電器與電子具體包括安全舒適系統、信息娛樂與網聯系統。
按照用途大致可以分成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

3、汽車電子行業發展現狀
2015-2020年,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由2138億美元增長至3025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7.2%。2015-2020年,國內汽車電子市場規模由4270億元增加至668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達9.39%。隨著汽車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電子需求量持續增加,除此之外,受益于汽車電動化及汽車智能化滲透率加速提升,汽車電子成本占整車成本比例不斷提升,預計2025年,全球汽車電子規模有望達約4000億美元。
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國內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4、汽車電子行業政策
國家出臺政策促進汽車電子行業發展
2017.07《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加快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轉化應用,推動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形成我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臺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
2017.12《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支持車載智能芯片、自動駕駛操作系統、車輛智能算法等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實時性強的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化平臺,支撐高度自動駕駛(HA級)。
2018.01《智能汽車對創新發展戰略》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體系框架全面形成;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
2018.04《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規范中明確了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及測試車輛應具備的條件,以及測試申請及審核,測試管理,交通違法和事故處理等內容。
2018.12《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到2020年,實現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跨行業融合取得突破,具備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特定場景規模應用,“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適應產業發展的政策法規、標準規范和安全保障體系初步建立。
2019.01《道路車輛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術語及定義》對ADAS系統的覆蓋范圍應全面而完整,確定其范疇不涉及自動駕駛系統,明確了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