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KPMG)在2021年3月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
報告指出,世界GDP在2020年6月下降了7%,第三季度開始持續復蘇。盡管各個經濟體復蘇存在差異,但反彈力度比預期要大。
一、全球經濟復蘇情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2020年,全球GDP比2019年底下降了約4萬億美元(以不變的美元價格計算),降幅約為4.5%,這一降幅遠大于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全球GDP下降了2.0%。
疫情前后世界GDP(10億美元,2011年購買力平價)

二、美國有望在七國集團(G7)經濟體中復蘇最快
2020年,美國GDP在6月份季度下降了約31%,但隨后在9月份季度反彈了33%。第二次對12月份季度GDP的估計顯示,季度增長率為4.1%,其中投資活動是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美國勞動力市場在2020年經歷了就業人數的劇烈波動。3月份非農就業人數下降320萬,次月4月份下降2210萬;但隨后出現反彈,今年剩余時間每月就業人數約為200萬人。2021年2月底,美國就業人數仍比2019年底減少約850萬人。
美國實際GDP,與上季度相比的百分比變化,經季節調整的年率

三、從商品貿易崛起看中國經濟的增長
疫情危機期間,中國經濟表現優于世界其他國家,在經歷了2020年第一季度10%的收縮后,在2020年實現了近2%的顯著增長。
中國需要采取經濟結構的逐步轉變,從出口導向型增長轉向國內消費驅動型增長?!半p循環”的概念是指中國在繼續推進內部市場化改革的同時,改善國內供需循環(從而減少經濟受到外部沖擊的風險)。
年實際GDP增長和人均實際GDP

四、英國:隨著疫苗推廣速度的加快,休假計劃得以延長
針對日益嚴重的新冠肺炎健康威脅,英國積極推出疫苗接種計劃,該計劃非常成功,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接受了疫苗注射。
疫情對英國經濟的影響是嚴重的。在2020年6月的第四季度,GDP下降了19%,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的降幅都略高于20%。
英國政府推出了保留工作和自營職業收入支助(SEISS)計劃,這些計劃使英國的失業率從2020年初的4%上升到5.1%,相對于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來說,這一數字微不足道。
與有利的關稅同盟相比,英國-歐盟自貿區的結果要小得多,但仍不及以前的共同市場安排。例如,英國脫歐協議只提供雙邊貨物免關稅貿易,不包括占英國國內生產總值80%和出口45%的服務業。
季度GDP(十億英鎊)和季度增長率(%)

本文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畢馬威: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經濟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