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發布了《2030年美國醫療設備未來展望報告》。
報告指出,單純制造設備并通過分銷商將其出售給醫療保健提供商的時代已經過去。報告遵循三管齊下的策略,探討了醫療器械公司2030年的成功之路。
醫療設備行業有望實現穩定增長,全球年銷售額預計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近8000億美元。這些預測反映了對創新型新設備(如可穿戴設備)和服務(如健康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
數據),隨著生活方式疾病的流行,經濟發展釋放了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的巨大潛力。
圖1 2030年全球醫療器械設備銷售額

美國醫療設備行業的重塑
到2030年,領先的醫療設備參與者將是那些通過與客戶,患者和消費者建立聯系而在創造價值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參與者。這將需要通過綜合的“智能”服務和解決方案從治療到預防的轉變,以降低護理成本并改善結果。技術將產生重大影響,從而產生預防作用,可以提供高效,微創的治療選擇。
數據的擴散還以網絡安全風險的形式對行業構成了另一嚴重威脅。
它們的連接特性使某些醫療設備特別容易受到黑客攻擊,因此公司需要遵守嚴格的標準以確?;颊叩碾[私和安全。
繼一系列網絡攻擊之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最近發布了針對漏洞的特定指南,以醫療設備網絡安全的上市后管理形式進行。
美國醫療設備新興市場
盡管美國將在2030年繼續占據醫療器械行業的主導地位,銷售額將超過3,000億美元,但排名前五的市場也將包括中國(位居第二,占全球市場超過25%的市場,超過2000億美元)和印度(
排名第五的公司,收入超過400億美元)。
在醫療保健改革,地方政府激勵措施以及對醫療保健的總體需求增長的推動下,中國和印度已經以整體市場的速度增長了兩倍。兩國也都迅速成為創新中心,印度已經被譽為節儉工程的全球中心,生產了許多具有全球市場潛力的本地(低成本)設備。
圖2 2030年全球醫療設備市場收入預測

報告小結
隨著市場的發展日新月異,現有企業需要考慮在2030年醫療設備價值鏈中的地位,以避免成為商品提供者。即使是最強大的企業也容易受到破壞性進入者,全球競爭和技術飛躍的影響。醫療器械制造商必須牢記自己為未來衛生系統帶來的價值,因此需要考慮重新配置其價值鏈。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畢馬威:2030年美國醫療設備未來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