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特氣的市場有多大
電子特氣在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材料、化合物半導體器件、太陽能電池、光纖等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將從上述角度分析我國電子特種氣體的市場空間。
1、集成電路行業
2014年國家發布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并設立了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2014年至2019年期間,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產值已達到1494.8億,復合增長率達到13.45%,未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2、半導體制造材料
相對于集成電路,中國大陸半導體材料領域底子薄,發展慢,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國大陸大力發展半導體,2014年始,國家開始密集頒布促進半導體材料發展的相關政策,地方政府也出臺相關配套政策,為半導體材料發展創造良好發展空間,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占比逐年增加,2007年全球占比僅7.5%,但到2018年,占比已達16.2%,說明國際半導體材料逐步向中國大陸市場轉移。

3、晶圓拉動電子特氣需求
氣體是晶圓制造中第二大耗材,當前,全球晶圓產能迎來爆發式增長。據IC
Insight數據,隨著5G商業帶來的影響,全球晶圓產能將在2020年至2022年迎來增加高峰期,三年增加量分別為1790萬片,2080萬片和1440萬片,這些產能的一半將在中國。
中國大陸晶圓廠建設迎來爆發期。2016年開始,我國便開始積極布局晶圓廠,SEMI數據顯示,2017-2020年全球將建成投產62座晶圓廠,其中中國有26座,占總數的42%。
晶圓產能擴張,推動電子氣體市場規模增長,據前瞻數據,中國電子特氣的市場規模在不斷增加,從2014年的13.40億美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20.04億美元,占全球的比重從38.5%提升到44.4%。未來隨著產能的不斷提升,比重也會隨之增加。

4、光伏太陽能電池
制造太陽電池的半導體材料已知的有十幾種,以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最為成熟,商業價值與市場應用最廣,晶硅太陽能制作過程中,擴散工藝用到POCl3和O2。。根據
CPIA 數據,2018年我國多晶硅、硅片、電池片、組件有效產能分別達116.1GW、 146.4GW、128.1GW、130.1GW,產量分別為
77.7GW、109.2GW、87.2GW、 85.7GW (其中多晶硅產能和產量分別為38.7萬噸和25.9萬噸,折算成GW),分別占全球總產量的
58%、90%、73%、72%,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生產國。

來源:《【研報】電子特氣行業深度報告:小荷才露尖尖角電子特氣國產化迎歷史性機遇-20200228[67頁].pdf 》
《【研報】半導體行業電子氣體深度報告: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投資寶典-20200324[59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