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WEF)于2021年1月發布了《為共同繁榮而提高技能》。
報告指出,技術進步對世界經濟的深刻影響,隨著全球化和人口變化,如何讓人們掌握參與經濟所需的技能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政府、企業和教育機構目前沒有幫助人們獲得成功所需的技能。因為動蕩的市場環境以及迅速更新的行業,數以百萬計的人已經被拋在后面。報告呼吁采取行動,大規模提高技能。
報告主要結論
1.到2030年,大規模技能投資有可能使國內生產總值增加6.5萬億美元(如圖)。
2020-2030年,因技術升級而產生的額外GDP潛力(2019年價格,十億美元)

2.收益最大的地區和經濟體是那些技能差距較大的地區和經濟體,通過與新技術相結合的技能增強來提高生產力的潛力最大。
2030年各國因技術進步而產生的額外GDP潛力(2019年,%相對國家GDP增長)

3.在扭轉兩極分化和重塑勞動力方面取得進展是可行的。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重塑了就業機會的未來,在加速增長的情況下,通過提高技能可以獲得的額外GDP的38%將在商業服務業和制造業部門創造(如圖)。
2030年,全球各行業因增長而產生的額外GDP潛力(2019年,%對行業GDP的相對增長)

4.到2030年,技術進步可能會帶來530萬個新工作崗位的凈創造。
技術進步可以推動經濟向新技術不斷補充和增加(而不是取代)人力的經濟轉型,從而提高工作的整體質量。需要創造力、創新力和同情心的工作數量將會增加,對信息技術技能的需求也會增加。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就業前景報告》,預計到2025年,不再相關或可能被自動化取代的就業崗位在全球勞動力中的比例將從15.4%下降到9%,目前新興職業在全球雇員總數中的比例將從7.8%增長到13.5%同期。
大多數商業公司表示,技能差距是阻礙采用能夠提高生產率的新技術的主要原因。擁有最多勞動力的國家將看到最大的收益:美國、印度和中國(如圖)。
2030年各國因技能提升而增加的就業潛力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世界經濟論壇(WEF):為共同繁榮而提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