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車路協同?
車路協同,Intelligent Vehicle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ve
Systems,又被叫做智能車路協同系統,是智能交通系統的最新發展方向。車路協同是一種采用先進的無線通信和新一代互聯網等技術,全方位實施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之間動態實時信息交互,并在全時空動態交通信息采集與融合的基礎上開展車輛主動安全控制和道路協同管理,充分實現人車路的有效協同,保證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從而形成安全、高效和環保的道路交通系統。
車路協同產業鏈產業鏈潛力巨大,未來有望成為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的制高點。車路協同可以加速自動駕駛規模商業化落地實現。
2、車路協同產業鏈
車路協同產業鏈的車端和路端的上游都包括感知、決策和執行。在這當中,感知是指安裝在車端、路端的雷達、攝像頭及高精度地圖等設施,決策和執行包括芯片和計算機平臺設計、線控制動、線控轉向、電子油門和域控等。另外,上游還包括如電力基礎設施等基建。中游是智慧公路和整車,下游包括終端的軟件服務、測試檢驗、運營商運營以及道路的養護等服務。

3、車路協同的優勢有哪些?
整體來說,車路協同主要有成本更低、商業落地更快、安全性能更優3大優勢。
(1)成本更低:2019年中國汽車保有量2.6億輛,2018年中國公路里程484.7萬公里,其中高頻路段不足15%,相比之下,單車智能改造成本遠超車路協同建設成本;道路智能化后,車路協同系統能有效補充單車智能的信息盲點、加速反應效率,單車配備傳感器數量和性能可相應降低,使自動駕駛研發成本降低30%,接管數下降62%,預計可讓自動駕駛提前2-3年在中國落地。
(2)商業落地更快:因為5G的發展、中國通訊行業的基礎設施迎來建設浪潮,加上政府加大政策指引力度,路側改造進程加速,車路協同技術演進路線愈發清晰,201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百度、阿里、華為、騰訊等科技企業紛紛推出相關戰略規劃。
(3)安全性能更優:車路協同通過車、路的傳感器網絡互聯實現智能能力共享,其感知探測距離理論上可達無窮遠,且不存在死角,安全性高;車路協同能綜合考慮路上所有車輛的運動情況,從而做出全局最優決策結果,保證駕駛安全性。

4、車路協同應用場景介紹
車路協同的應用場景豐富,涵蓋了交叉路口應用、智慧公交應用、貨運車隊應用等等。下面是具體應用場景的詳細介紹:
(1)交叉路口應用:通過RSU接收汽車信息和云端數據,向車輛實時、持續廣播交通信息,從而進行安全預警和路況輔助判斷。
(2)智慧公交應用:車路協同可輔助建設智能公交車聯網并為公交車輛提供信號優先服務。
(3)貨運車隊應用:車路協同可輔助貨運車以車隊形式運行,可減少對貨車司機的需求,并大幅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從而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
(4)園區、機場、港口應用:通過裝載RSU及OBU,實現V2V、
V2I、V2N的互聯互通,進而實現對單車的運行控制及區域車輛的協調管理,優化運行路線,提高貨。物運輸的效率
(5)智能停車:通過OBU和與RSU的通信,智能停車系統可實時掌握車輛位置,從而實現停車誘導、停車收費等功能。
(6)試駕應用:通過OBD采集試乘試駕車輛的行駛數據,實現車輛監控管理、試乘試駕統計,銷售顧問還可通過APP端管理平臺實現導航、講解、評價等功能。
(7)共享汽車應用:車路協同可實現自動調度、自動泊車,將大幅降低租共享汽車運營成本。
(8)其他應用:事故鑒定、汽車保險評估、車路協同大數據交易等。

數據來源:《【公司研究】金溢科技-公司首次覆蓋報告:ETC駛向V2X智慧交通龍頭“駕輕就熟”-20201111(32頁).pdf》
推薦閱讀
《德勤:新基建下的自動駕駛: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之爭(19頁).pdf》
《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百度 Apollo:面向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關鍵技術與展望(67頁).pdf》
《億歐智庫:新基建助力下車路協同產業發展研究(6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