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發布了《你預備好去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的機會嗎》。
報告指出,近期的政策變化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理財、保險和借貸服務帶來了新展望。研究表明,內地和香港的客戶對于跨境產品有很大的興趣,主要原因是獨特的產品功能以及擴資產來源的能力。金融服務企業現在可以采取一些“無悔行動”,例如投資建立品牌,同時以客戶為核心進行創新,推動全渠道服務和建立高效的運營模式,為長期發展提供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簡稱“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以及廣東省的9座城市,人口超過7000萬,過去10年GDP年增速接近8%。大灣區的GDP總額接近1.7萬億美元,幾乎與加拿大和韓國持平(圖1)。
圖1: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9座中國內地城市,以及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人口總數超過7000萬,GDP 總額達到1.7萬億美元。

經濟活動的增長和人口的增長使大灣區成為一個甚具吸引力的理財、保險、借貸產品市場,近期中國 和香港政府的行動也為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支持。2020年5月,中國金融服務監管機構聯合頒布了《關
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主要包括:支持跨境金融服務、助力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推動 大灣區金融市場和基礎架構融合、鼓勵金融服務創新。雖然詳細政策依然具有不確定性,但隨著更深
一層的指導方案和政策的出臺,大灣區金融市場之間似乎會很快形成更緊密的合作。
2020年11月,該公司對大灣區3000名零售客戶和中小企業展開調查,目的是理解內地和香港客戶對于跨境金融服務和產品的偏好和態度,例如香港居民是否有興趣購買內地保險或內地居民是否有興趣購買香港保險。結果發現內地和香港的個人和企業客戶對跨境金融產品有很大的興趣(圖2)。
圖2: 大灣區未來對于跨境金融產品有相當大的需求

理財、保險和借貸的機會
根據調查和近期政策變化,最大的金融機會可能即刻出現在理財領域。目前少于20%的大灣區零售客戶擁有跨境理財產品,但沒有這些產品的受訪者興趣十足。在還沒有跨境理財產品的內地大灣區客戶中,有70%預計將在未來3年會購買。
目前已經具有基礎架構的業務包括跨境股票交易(深港通)和債券交易(債券通),以及基金經銷
(中港基金互認)。雖然具體的執行規劃尚未公布,預計不久即將出臺的“跨境理財通”,開始可能是允許簡單和中低風險的產品,未來可能會逐步發展更復雜的產品。為了控制風險和資本,跨境理財通預計將在資金死循環系統中運營,并且有資金額度。
文本由@云閑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貝恩:你預備好去實現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的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