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開展文化產業創新實驗,研究建立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有效機制,培育各類新型文化業態,推進文化與前沿科技領域融合發展。
2019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公共數字文化工程融合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充分挖掘數字文化服務發展潛力,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全面融合發展,提升工程的覆蓋面和實效性,更好地發揮工程對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支撐作用。
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關于征集2019年“一帶一路”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國際合作重點項目的通知》拓展數字文化產業合作。鼓勵企業和研究機構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以傳統文化資源為基礎,合作開發文化資源數字化項目。
2019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加強新時代稅務文化建設的意見》加快數字文化建設,實施稅務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做大做強網上正面宣傳,營造積極健康清朗的網絡空間。
2020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務司《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恢復開放工作指南》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在逐步恢復場館服務的同時,要繼續通過公共文化云等數字平臺,加強內容更新,為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數字文化服務。
2020年2月國家文物局《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有序推進文博單位恢復開放和復工的指導意見》繼續利用數字資源,通過網上展覽、在線教育、網絡公開課等方式,不斷豐富完善展示及內容,提供優質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
2020年9月農業農村部《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630號提案答復的函》推動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數字文化網絡,通過互聯網、廣播電視網、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專網等載體,將優秀數字文化資源傳遞到基層。
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夯實數字文化產業發展基礎、培育數字文化產業新型業態、構建數字文化產業生態。
2021年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對檢查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情況報告的意見和建議》深挖公共文化數字服務的巨大潛力,統籌推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和數字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建設,構建標準統一、互聯互通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網絡。
2021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等3個部門《關于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和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建設和服務標準規范,健全公共數字文化標準規范體系。
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進一步加大開發性金融支持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積極運用開發性金融支持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支持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扶持一批文化、旅游與科技融合發展示范類項目和新型文化企業,引導創作生產優質、多樣的數字文化產品,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2021年5月科技部等9個部門《關于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與融媒體、數字文化企業合作,創新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大力發展博物館云展覽、云教育,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博物館傳播體系。
2021年6月《“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深度應用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超高清、物聯網、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線上演播、數字創意、數字藝術、數字娛樂,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文化業態。
參考資料:
[1]王怡嬌.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對數字文化產業R&;D激勵效應分析[D].河北經貿大學,2021.
[2]劉兵兵.中國數字文化產業上市公司技術創新效率研究[D].安徽大學,2019.
[3]王笑梅.數字文化產業上市公司融資效率研究[D].景德鎮陶瓷大學,2020.
[4]易觀分析中國數字文化娛樂產業年度綜合分析202165頁.pdf
相關報告:
騰訊研究院:文化科技融合2021邁入數字文化經濟時代(發布版)(68頁).pdf
騰訊研究院:2019中國數字文化出海年度觀察報告(32頁).pdf
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34頁).pdf
【研報】數字文化行業2020年度回顧及2021年展望:短視頻變現模式不斷成熟線下娛樂“V”型回升-20201226(21頁).pdf
今日頭條:中國文化綜藝白皮書(4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