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高技術產業

高技術產業

目錄

高技術產業指什么

高技術產業是指用當代尖端技術(主要指信息技術、生物工程和新材料等領域)生產高技術產品的產業群,它能帶來高效益、具有高增值作用,并且能向經濟和社會廣泛滲透的技術,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涌現的新技術群的核心。其產業具有研究開發投入高,研究開發人員比重大的顯著特點。高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可以迅速深入地滲透到其他各產業行業。

1971年《技術和國家貿易》率先刊登了高技術(high technology High-Tech)的概念,美國國家科學院提出高技術產品籠統地被認為市通過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研發生產而來的新型產品,而研發、生產、制造這種新型產品的產業被稱作高技術產業。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首先用R&;d的強度定義及劃分高新技術產業。而在1994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重新選用三大指標:一是研究與開發R&;D總費用占總產值比重;二是直接研究與開發R&;D經費占產值比重;三是直接研究與開發R&;D占增加值比重。專家通過構建這三項指標重新分類高技術產業,航空航天制造業、計算機與辦公設備制造業、電子與通訊設備制造業、醫藥品制造業等確定為高新技術產業。

美國商務部提出兩個定義及劃分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指標:第一是研發與開發(R&;D)強度,研發人員(包括科學家、工程師、技術工人等)。具體來說,當某一產業的R&;D費用在銷售收入中所占比重在10%以上且研發人員數量占總員工數量10%以上。其產業主要包括三大領域: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領域。

高技術產業分類

高技術產業是一個橫跨行業的概念,我國國家統計局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為基礎,對高技術產業的分類包含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及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兩類,其中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包含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等6大類;而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包含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檢驗檢測服務業、專業技術服務業的高技術服務業、研發與設計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律服務業、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業和其他高技術服務業等9大類。

高技術產業

?技術產業的特點

(1)知識和技術密集

高技術產業在生產的過程中需要投入更為復雜、先進尖端的科學技術作為生產要素才能順利進行的產業。高技術產業中高層次的科技研發人員所占比重非常大,對勞動者的素質、技術水平要求高。

(2)高投入、高風險、高效益

高技術產業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其產業發展最主要的就是研發創新活動,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投入和高素質科技人才的投入,研發創新活動還需要一定的研發周期,其周期往往較長。其良好的創新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還需要各類生產要素、法制環境、基礎建設等等社會經濟條件的共同發揮作用。

高技術產業的高風險在于其研發活動開發難度大、水準高、輻射范圍廣,技術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首先各企業或機構不能確定某項技術從研發前及研發過程中可以按照預期的效果發揮其應達到的功能,高技術產業在于過程的不確定不可控導致的技術失敗和創新終止數量的例子不在少數,往往投入大量的資本、人力和時間也不一定能夠得到有效的產出。高技術創新失敗或終止的原因還可能是在研發過程中缺乏相之匹配的管理經驗,管理不善往往會導致創新活動無法順利進行。不僅如此,高技術產業的創新活動很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從而帶來風險,例如外部的社會、政治、法律、政策等因素。

但是一旦創新研發活動能夠順利通過這些難題所獲得成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無法估量的。高技術一旦得到研發并廣泛投入使用,就能夠迅速轉化成生產要素和生產力,迅速深入的滲透各個產業,從而促進工業的發展為其帶來極高的工業增長率。高新技術產業中的信息產業在發達國家的年增長率已達到普通傳統行業的三到五倍,總產值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十到六十。高技術產業極具智力性、創新性、戰略性,并且環境污染少,這些特點和優勢都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產生極為積極的意義。

(3)高戰略性

20世紀80年代以來,迅速蓬勃發展的高技術產業不僅對整個世界經濟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定程度上為人類社會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美好未來。高技術產業從前期的科技投入到后期的經濟產出是一個相當耗費人力物力且及其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雖然需要前期投入高額的資本、人力等各種生產要素,但是一旦創新研發技術得到開發和使用,后期不僅能夠為各產業帶來巨大的效益,還可以進一步推動我國科技創新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發展。我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方向,以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和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為抓手,以培育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為重點,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堅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產業發展現代化水平。我國繼續我國對未來作出如此的戰略部署都是由于高技術產業是高戰略性產業,需要大力支持和發展[1]。

(4)高滲透性

高技術產業發展屬于縱向型,即在原有的科學技術水平上,創新與開拓新型科學領域,融合已有的科學技術與創新知識。同時實現科研成果共享,對相關傳統產業具有引導帶動作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落后技術更新改造,優化低端粗放型產業結構,助推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技術產業發展歷程

1982年我國的國家科技攻關工程涉及到能源、電子信息、材料等多個領域,為經濟發展與科技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1986年組織實施的“863計劃”充分凝結了當時我國對于發展高科技的戰略需求,在這個科學技術發展需要奮起直追的年代有利地推進了我國高技術進步,為我國在世界高技術發展領域站穩腳跟奠定了堅實基礎。1988年國家“火炬計劃”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化路線指明了方向,建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是火炬計劃實施的重要內容。截至2020年,我國已建成169家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技術與高科技也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為準確反映當前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情況和國際競爭實力,滿足國家宏觀部門制定和調整政策、客觀評析決策以及社會各界深入洞察高技術產業發展運行狀況的需要,《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從2002年開始發布,詳細反映了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情況,這也意味著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服務平臺正在不斷完善,發展體系也在不斷健全,高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在不斷攀升。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高技術產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通過分析數據可知,2009年我國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9566.7億元,經過十年的快速發展,到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57001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1.37%,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較2017年有所下降。2009-2018年期間,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制造業比重由12.6%上升為16.9%,僅在2009-2011年出現短暫下降,之后一直穩步回升。2009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從業人員平均數為958萬人,2018年從業人員平均人數上漲到1318萬人,增長了1.37倍。高技術產業企業數從2009年的27218個增至2018年的33573個,整體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根據世界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高技術產業出口交貨值為29500億元,2018年上漲為49190億元,除2016年有短暫下降外,其余年份出口總額基本都維持穩定上升,年均增長率為5.85%。2018年以來,我國高技術產業持續保持良好的競爭優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更加顯著[2]。

高技術產業

高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1)我國高技術產業企業數量整體呈現增加趨勢,自2000年的不到一萬家增加值2017年的超過三萬家,企業數量每年增速基本維持在0至20%之間,而在2004年出現了45.3%的增速,在2011年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企業數量降低了23.1%。

(2)高技術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自2000年來均保持每年增加的趨勢,從2000年的一萬億元增長至2017年的超過15萬億元,2003年以后其增速基本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但在2010年出現了一次明顯的增速反彈,近五年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降至10%以內。

(3)高技術產業的利潤也保持逐年增加的趨勢,自2000年的673.5億元增加至2017年的超過一萬億元,其增速的波動較為明顯:2000年、2007年以及2010年的利潤增速較高,超過30%,其余年份的增速基本低于20%;近五年高技術產業利潤增速在10%至20%之間。

(4)高技術產業新增固定資產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2017年達到15609億元,近五年其增速水平基本處在20%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出現了8.2%的降幅。從2019與2020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增速看,2019年高技術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超過15%,其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水平穩定較高;2020年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從疫情沖擊中恢復速度更快,但2020年下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水平回升更高,截至2020年11月,高技術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增速恢復至12.8%。高技術產業出口交貨值亦整體呈現增加趨勢,但由于世界經濟危機出口交貨值在2009年出現了負增長;同時其增速整體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近五年增速均低于5%[3]。

高技術產業

參考資料:

[1] 魏曉妍.對外直接投資對我國高技術產業創新水平的影響研究——基于省級面板數據實證分析[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21.

[2] 王橋麗. 高技術產業集聚對技術創新的影響研究[D]. 廣西:桂林理工大學,2021.

[3] 新經濟的突出特征及發展趨勢:從高技術產業看轉型升級(35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對外直接投資(OFDI)
下一篇:碳審計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