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

目錄

高新技術產業是什么

我國對高新技術產業的衡量標準通常是產業的技術密集度和復雜度。國家科技成果辦公室對高新技術的定義是:高新技術是建立在綜合科學研究的基礎上,處于當代科技前沿的,對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文明和增強國家實力起先導作用的新技術群。

高新技術產業包括哪些

根據國家統計局2002年7月印發的《高技術產業統計分類目錄的通知》,按照該統一口徑,中國的高新技術產業包括以下幾種:生物醫學工程產業、醫藥科學、輻射技術產業、基本物質科學、地理科學、生態科學、海洋工程技術產業、環境保護技術產業、新材料技術產業和材料科學、高效節能技術產業、能源科學和新能源、微電子科學、光電子科學、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光電一體化產業、航天技術產業和空間科學。

美國商務部界定高新技術產業主要依據以下標準,即 R&;D 支出占產品銷售收入比例、研發人員占從業人員比重以及產品技術難度滿足一定標準。我國學者暫未給出高新技術的明確定義,但 2008 年國家出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將電子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航空航天技術、新材料技術、高技術服務業、新能源及節能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和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歸類為高新技術產業。并明確了高新技術產業的具體標準:

(1)近三年通過自主研發、購買或是受讓等方式獨占企業核心技術產品或服務的知識產權,且該產品或者服務屬于規定領域。

(2)研發人員與與企業員工數比值達到 10%以上。

(3)企業持續不斷的進行產品或服務的研發,且近三年的研發費用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比值需達到一定標準。

2022年4月19日,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官網發布《四川省“十四五”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公告,四川擬規劃到2025年,力爭高新技術企業數達16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20000家,瞪羚企業達到400家,征求意見稿提出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技術、裝備制造、新材料技術、新能源及節能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科技服務業、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數字經濟共計十個領域。

高新技術產業特征

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為基礎,是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和技術服務的企業集合,高新技術產業所擁有的關鍵技術往往研究開發難度很大,但是一旦研究開發成功,卻具有高于一般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特征如下:

(1)科技人員比重大,科技型人才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以知識為基礎,集合智力、信息、技術等高級生產要素為一體,屬于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這就決定了其核心與關鍵是高技術人才。所以科技人員占員工總數比例較高,技術水平、職工文化相對傳統企業來講,也都相應具有較高層次。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經營活動中的日?;顒邮莿撔禄顒?,因此,在高新技術產業的價值創造中,科技型人才越來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銷售收入中,用于研宄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在高新技術產業中,研宄與開發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十分重要,所以研發費用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例也相應較高,研宄開發的投資較大

(3)產品更新換代快,附加值高。新產品和新技術在銷售額中的比重,是高新技術產業認定的重要指標,這就要求很高的創新性才能時刻保持產業活力,不斷創新是利潤的源泉,包括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以及管理上的創新等等。正因為不斷地創新與發掘,使高新技術產品具有生命周期短、更新快的特點。同時,技術密集型產業消耗的自然資源和資源能量等都較少,產品多樣化,利潤空間大,附加值較高。

(4)工業增長率高,收益更大。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高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為世界經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積極影響。高技術產業的創新性、戰略性、輕.污染性等優勢,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產品一旦成功上市,由于專利保護、特許經營、技術領先等因素,使其具有巨大的競爭優勢與壟斷性特征,能夠吸引愿意支付高價格的購買者,獲得巨大的收益與利潤

(5)不可避免的高風險性。高新技術產業由于其技術和市場的不確定性,導致了過高的風險不可避免。研發過程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失敗率高的特點,新技術轉化為現實商品的過程中也存在技術失敗的風險。另外,正因為不斷創新導致的產品更新換代很快,新技術很可能較快地被淘汰。而且從人才流動角度來看,高技術產業過度依賴人力資源,隨著市場競爭激烈,科技人才流動性更大。據統計,美國高新技術公司10年的成活率在5-10%之間。雖然有絕大部分的失敗案例,但盡管是小部分的成功項目所帶來的收益足以彌補整體損失,使其保持較高盈利水平。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模式

當前全球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模式可以分為兩大類:

(1)以市場為主導,政府宏觀調控為輔的模式。該模式是以企業自由競爭為主,注重通過市場的手段來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這種模式下政府一般是不直接參與這些調配動作,而是通過制定各種針對性的政策法規,簽訂科研合同等方式加強高新技術產業的宏觀調控。

(2)以政府為主導,市場自主創新為輔的模式。該模式又可以分為科學城發展模式和技術園區發展模式??茖W城這種發展模式具有行政區域特點,通常是由政府主導進行規劃建設,把大批的研發機構和科學專家集中到高質量的城市空間,一起實現科研開發協同發展。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制約因素

(1)微觀環境方面:由于各個地區自然條件、地理位置等各不相同,再加上我國的地區發展極不平衡,雖然各地政府均十分熱衷于創辦高新技術開發區,但全國各地已有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所提供的微觀環境不盡相同、有好有壞。其中,大部分高新技術開發區由于條件并不十分具備,其微觀環境并不理想。只有少數幾個由于條件比較成熟,形成了一些有利于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區域環境,即具有優勢的微觀環境。

(2)宏觀環境方面:在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宏觀環境方面,是有利有弊:

①科學與教育因素。一般認為,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相對于生產力水平是超前的,同發達國家比較,比其他領域的差距要小,但依然存在以下一些不利因素。

②工業基礎。我國已經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部門齊全的工業體系。其中沿海地區工業比較發達,重工業有了相當規模,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有所發展,而且大部分城市工業已經達到亞洲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的水平。但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③文化。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具有吸納百川并融于一體的深厚底蘊。也就是說,它吸收新事物的能力特別強這是其有利的一面。消極的一面主要是其創新意識、開拓精神不夠強,從而不利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④國際形勢。在發達國家中出現的產業“空心化”和高技術產業向國際化發展的趨勢,為國際合作和利用外力發展我國的高技術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世界的主戰場正從軍事轉向直接的經濟爭奪,國際市場競爭空前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更加盛行,從而給我國尋求發展機會帶來重重困難,使我們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但總的來講,國際形勢對我國有利。

⑤國內政治形勢。我國國內形勢也包括有利的一面和困難的一面。有利的一面主要是:在國家改革開放總方針的指引下,經濟、科學、教育和政治體制的改革全面展開并已取得初步成效,確定了依靠科學技術發展經濟的方針,將發展高技術產業納入國策,并參加國際大循環;制定了“863計劃”和以促進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為宗旨的“火炬計劃”,并開始組織實施國家重大新產品試生產計劃。這些都是政府為改善國家宏觀管理環境所做的努力。不利的一面主要是:述計劃、法令、政策和措施在推行中遇到種種困難,沒有真正形成對高技術產業發展有利的宏觀環境。

⑥經濟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兩大問題:一是我國雖然經濟發展很快,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還很低,人民生活還不富裕,薄弱的經濟基礎對于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起了一定的制約作用。二是許多經濟關系尚未理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尚未步人健康發展的軌道。

中國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

中國四大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以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為中心的環渤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以上海高新區為中心的沿長江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以深圳高新區為中心的東南沿海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以西安、楊凌高新區為中心的沿歐亞陸橋高新技術產業密集區。四大新區:浦東、濱江、兩江、西咸。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定向增發(定增)
下一篇:TOT融資模式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