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計算依賴于現有的和通用的技術來支持其部署和應用。這些關鍵技術主要包括計算、通信、存儲、命名、資源管理、安全和隱私保護等,充分考慮了霧計算的特性,以滿足霧計算的應用需求。在此基礎上,霧計算為IDs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且適應性更強的服務。
1. 計算技術
霧計算作為一種智能計算系統,能夠自主獨立地為IDs提供局部計算和數據處理等服務。霧計算的智能化和低時延的服務需要一些計算技術的支持。
(1)計算卸載。對于計算密集型任務,計算卸載技術可以克服邊緣設備上的資源限制,提高任務計算性能并延長IDs的電池壽命。
(2)時延管理。霧計算中的時延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將IDs的服務響應時間不超過IDs的QoS需求的最大可容忍時延。
2通信技術
根據霧計算網絡體系結構,FNs是與終端用戶和設備、其他FNs和云端連接的重要角色。該結構包含三種連接:終端設備與FNs之間的無線連接、FNs之間的有線或者無線連接和FNs與云數據中心之間的有線或者無線連接。常見的支持移動霧計算的無線通信技術包括4G、5G、WiFi、無線局域網(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和藍牙。
(1)軟件定義網絡(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SDN是一種新興的計算和網絡范例,是實現網絡虛擬化的一種方法。該架構將控制平面和數據平面分開,以實現對網絡流量的靈活控制??刂坪凸濣c的通信路徑由中央服務器決定。SDN具有靈活性,可伸縮性,可編程性的特征。不需要依賴底層網絡設備(例如路由器、交換機和防火墻),并且可以消除與底層異構網絡設備的區別。IDs可以定義想要實現的任何網絡路由和傳輸規則,使通信更加靈活和智能。在霧計算中,SDN能夠有效管理異構霧計算網絡。SDN與霧計算結合,可以解決諸如不規則連接、沖突和高丟包率等問題。
(2)網絡功能虛擬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NFV的主要思想是通過虛擬化和設備抽象技術將網絡功能與專用物理網絡硬件分離。這意味著可以靈活地共享資源,實現新服務的快速開發和部署。NFV技術顯著提高了電信服務供應的靈活性。將NFV與霧計算相結合,可以實現多方面性能的提升,例如,網關、交換機和防火墻可以虛擬化并放置在FNs上,在異構且分布廣泛的霧網絡中實現資源的無縫管理和功能協調。將NFV應用到霧計算中,重點考慮虛擬化網絡設備的性能。虛擬化網絡設備與高效的實例化、放置和遷移技術相結合,以實現低時延和高吞吐量性能的提升。
(3)5G無線通信系統。5G旨在指定、標準化、設計、制造和部署下一代蜂窩網絡。5G網絡將支持高要求的服務,如增強的移動寬帶(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時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和大規模機器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這將要求10Gbps的數據速率、幾毫秒的時延和每平方公里數百萬個設備的連接密度。對于霧計算,5G技術有可能克服資源限制的瓶頸,并為移動IDs提供越來越多的資源密集型服務,同時滿足高速數據應用服務的需求,提供高質量無線通信和低時延服務。
3緩存技術
計算網絡支持的邊緣緩存技術是解決海量內容請求的一種有前景的技術,它結合了內容緩存和卸載,填補了IDs龐大的數據需求和有限的存儲能力之間差距。充分利用FNs和IDs的緩存資源,可以避免內容的重復傳輸,大大減少了IDs從遠程數據中心下載內容的時延,為IDs提供更好的服務。因此,邊緣緩存可以有效地提高網絡性能,減輕網絡流量,降低系統成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