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安全的定義如下:
(1) 機密性:保護敏感信息不被泄露,維護數據的隱私性。
(2) 完整性:信息在沒有檢測到的情況下沒有被無意或有意修改。
(3) 身份認證:數據被已知實體訪問,同時確保該數據屬于已知身份或端點(通常遵循身份認證)。
(4) 不可否認性:確保個人或系統以后不能否認執行了某個操作。
(5)可用性:確保信息在需要時可用。
(6)彈性:確保工業控制系統在應對干擾(包括意外和惡意威脅)時保持狀態感知和正常運行水平的能力。
(7)安全性:確保發生攻擊時,受影響的系統不會對環境或人造成危害或損壞。
工業物聯網感知層網絡由大量傳感器節點自組織組成,并且在復雜的環境中,不但面臨一般網絡中所面對的數據竊聽、消息篡改、選擇性轉發等多種攻擊外,還面臨傳感器節點容易被敵方物理破壞,并竊取節點中的重要信息,嚴重威脅工業物聯網安全。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攻擊類型:
(1)
物理俘獲攻擊;傳感器節點通常部署在無人區域,攻擊者很容易使用一些手段非法攻擊一些傳感器節點,并對其進行物理上的研究及數據修改,節點一旦被攻擊成功,很可能導致節點的重要信息泄密。
(2)攻占簇頭攻擊:在感知層網絡中,普通節點一般只負責收集及傳遞數據,簇頭節點承擔了更大責任,負責管理簇內節點及整個簇內區域數據的融合,因此許多攻擊者會優先攻擊簇頭節點以達到控制整個簇的目的。
(3)
數據重放攻擊:數據重放攻擊通過竊取在網絡中傳輸的感知數據、路由數據等,并將竊取的數據包不斷地重新發送以達到擾亂網絡正常的信息傳輸的目的,從而造成節點無法完成任務、網絡秩序混亂等。
(4)
選擇性轉發:無線傳感網中的節點既是通信的發起者又是通信的中轉者,惡意節點會故意不轉發某些重要數據,使得目的節點無法獲得準確的數據信息,選擇性轉發具有較大的安全性威脅。
(5)
延遲轉發:某些惡意節點對收到的數據立即進行轉發,而是選擇等待一段時間再轉發,通過此方法來達到干擾網絡正常運行的目,從而造成節點的任務不能及時完成、拖慢整個網絡運行效率等。
參考資料:
[1]李汀.基于區塊鏈的工業物聯網節點行為數據分析與追蹤模型研究
[2]周巧.基于深度學習的工業物聯網智能入侵檢測方法研究
[3]陳自豪.基于工業物聯網云平臺的軸承故障診斷分析
工業物聯網相關報告:
啟明星辰:工業物聯網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白皮書(61頁).pdf
啟明星辰:工業物聯網網絡安全解決方案白皮書(36頁).pdf
映翰通-工業物聯網“小巨人”受益于兩化融合和智能電網-220128(35頁).pdf
寶通科技-深耕輸送帶智能化助力工業物聯網升級-211116(18頁).pdf
映翰通-配網智能化改造賦能工業物聯網邊界拓寬-211214(16頁).pdf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汽車行業工業物聯網-實施迅速保護滯后(24頁).pdf
麥肯錫:利用工業物聯網和先進技術進行數字化改造(英文版)(76頁) .pdf ;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2017年工業物聯網白皮書(38頁).pdf
【研報】物聯網行業研究報告:物聯網產業鏈全梳理-210621(39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