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農業科技園區

農業科技園區

目錄

農業科技園區是什么

農業科技園區的界定詞主要有農業科技示范園、現代化農業示范園、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化示范區、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區等,現代農業科技園是在農業生態園的基礎上,以生產無綠色、公害、有機農產品為重點,兼顧生態旅游、農業現代化、農副產品開發等多個方面,有利促進農業產業一體化發展,充分合理運用科技及國家優惠政策建設農業科技示范于一體化產業鏈。

農業科技園區

我國農業科技園區類型

(1)按立項來源劃分

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共同投資創建示范區,加快農業

技術研究成果轉化。

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區:由國家科委發起,以設施園藝為主體,融合國內外新技術進行工廠化生產。

持續高效農業示范區:由國家科技部批準立項,在21世紀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

現代農業示范區:經國家財政部批準建設的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產業化水平為目標的現代化農業示范區。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新科技示范區:由國家全球農業發展辦公室設立全球農業發展高新技術示范項目,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突出農業高新技術成果。

省、市級農業科技園區:由地方政府農業科技省市投資建設主要圍繞當地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在新技術推廣應用中起到輻射和示范作用。

(2)按經營方式劃分

政府興辦型:政府實施建設和管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直接投入,一般以農業科技示范項目的形式進行。

院地聯營型:以實驗基地為基礎,由科研、教學單位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資建設,共同開發高科技農業成果。

民間興辦型:由集體經濟體、企業、外商和民營企業家共同投資,其運行機制主要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存在。

民辦官助型:主要投資者是集體經濟組織、企業和農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為促進園區發展提供政治和技術支持。

(3)按生態類型劃分

城郊型:建在大中城市郊區,靠近大中城市,滿足城市人口物質和精神需求,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刺激郊區發展。

平川糧棉生產型:生產區位于平糧、棉花主產區,以棉糧為主。通過利用高產作物新品種,運用高科技科學管理,可以促進農產品的加工和附加值。

丘崗山地生態型:在經濟、科技發達的山區和丘陵地區建設的。園藝、林業和水果是主要的生產類型。采取多種經營方式,注重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保護型:主要目標是保護生態環境,減少土地荒漠化,以草原退化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農業園區。

(4)按示范內容劃分

設施園藝型:以玻璃溫室、節能日光溫室等現代農業設施為主,主要用于提供適宜植物生長的環境。采用現代工業生產方法和技術手段,提高性能質量,提高經濟效益。

節水農業型:主要目的是改善地表灌溉條件,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將節水灌溉技術與農業節水措施相結合,形成完整的農業節水技術體系。

生態農業型:主要示范內容為良好的農業生態循環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改善和農產品安全性的提高。

農業綜合開發型:開發生產農副產品,打造農業產業鏈基地,充分利用園區各類資源,輻射和引導周邊地區農業發展。

“三高農業”型:以先進農業技術為發展導向,是集“高產、高效、優質”為一體的現代化農業園區。

“外向創匯”型:以發展外向型農業為主要出發點,促進農產品出口,開拓海外市場,從現代外向型農業園區中獲取一定的經濟優勢。

(5)按功能定位劃分

示范推廣型:結合我國國情,通過高新技術示范,農民可以更好地了解現代農業,在示范中發揮重要作用。

生產加工型:經濟實體是農業科技園區的精髓,其基本功能是生產滿足國內外消費者日益增長需求的產品。

龍頭帶動型:主要以先進的因素來驅動生產力的發展,是園區各方面有低級到高級,有傳統到創新,由部分到整體

教育培訓型:使青少年和中小學生獲得感性知識,現代農業的直覺對青少年的未來發展起著重要的教育作用。

休閑觀光型:保持了農業的自然屬性,同時又具有新型農業結構的現代品位,形成了休閑旅游的現代科學、藝術和文化吸引力,成為城市綜合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城市生態型:引進新品種,通過運用高科技農業生產技術,充分開發農業資源,增強景觀效果,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6)按發展模式劃分

上海孫橋模式:是我國典型的都市農業產業化生產類型,其主要特點是堅持都市農業的發展方向,展示現代工業農業;進入高起點,以世界級農場為定位,以市場為導向,開拓國內外高水平市場。

德州模式:通過高科技設施、優質設施和IT服務等手段,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全市科技水平,園區以高水平科技為基礎,實行經營管理,主要在組培室和植物種子中心,引導區域果蔬產業的經濟收入和發展。

南陽模式:以國家科研院所技術為基礎,堅持機制創新、多元化投入,建設農業人才培養基地和高績效農業企業管理實驗基地。

定西模式:園區產業具有明顯的區域支柱,通過政府創造基礎條件,實現貧困地區高效旱作農業的跳躍式發展。

河南天翼模式:園區聘請高層次人才從事技術工作,通過引進國內外最佳品種占領市場,提高產品競爭力,民營企業管理機制新穎、高效、有效。

(7)按農業技術推廣組織劃分

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型:為農村的一種非政府組織,是在家庭承包責任制之后誕生的一種農村民間組織,其目的是解決生產工藝問題,提高生產性能。

龍頭企業型:實現我國農業發展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涉農企業型:涉農企業生產、銷售農藥、化肥、農業機械、種子、飼料和其他生產資料的農業企業,可以向農民介紹產品,促進銷售,建立產品標識。

科研單位型:技術推廣組織是科研單位和農業大學,依托自身的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源,在運用多種方式推廣農業技術的同時,提高農民素質。

農業科技園示范型: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區域資源開發為依托、以產業發展為依托的農業發展新模式。

(8)按區域經濟條件劃分

經濟發達地區: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區域,擁有較為優質的人文資源、交通便捷,市場廣闊,適合發展多功能型農業園區。

經濟較發達地區:主要分布在中部經濟較發達區域,發展形式以農業生產示范為主,基礎資源較為完善,市場相對較穩定。

經濟不發達地區:主要分布在西部經濟不發達區域,由于該地區的農業基礎條件較差,所以多為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1]。

國外農業科技園區類型

(1)示范農場:主要以推廣先進技術的試驗示范基地,更好的整合資源,從而降低研究和生產成本。

(2)假日農場

觀光農園:位于城市郊區或靠近風景名勝區的開發區。主要以茶園、果園、花園、花卉園為特色。游客可以通過采茶、采果、種菜、賞花等方式享受田園娛樂。

農業公園:園區的一種商業模式,集農業生產地、農產品消費地、休閑旅游地于一體。

教育農園:農業生產與科普教育相結合的農業經營模式。農業科技示范將與農作物生產和畜牧業結構相結合,向游客傳授農業知識。

森林公園:擁有多種景觀的大型農業符合生態群,以森林風光和其他自然景觀為主,林、果、漁、菜、花相結合,配以相應的服務設施,是人們回歸自然的理想場所

市民公園與家庭農園:在法國被統稱為“家庭農場”,在德國和日本被稱為“公民公園”,其主要特點是允許沒有土地所有權的公民租用農地,直接參與農業種植,體驗農業生產

(3)試驗站:為農業部署下龐大的農業科技教育、研究及推廣中的一部分,主要依托高校開展農業發展的科研、技術培訓和推廣。

(4)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農業分兩類一類是產業化農業,另一類是園藝農業,主要是蔬菜等副食品。由于農業、鄉村和文化景觀受到保護,區域內的農田不允許被隨意侵占。人口密度小,風景優美,是休閑旅游的理想去處[1]。

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和管理的特征

(1) 技術先進性。農業科技園區始終要將擴展先進農業技術作為基本方向,通過對高科技農業技術進行示范展示的方式來轉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同時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進入到農業科技園區建設中。

技術先進行具體表現如下:農業科技園區大多應用自動化技術和和半自動技術進行農業生產模式的建造,并在農作物種植過程中應用大量的新型科技,如節水灌溉技術、保護性耕作技術、大棚培育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建設以高科技農業技術為核心的信息系統。另外,農業科技園區展示新型農業品種和技術都是技術先進性的表現,農業科技園區應當是一個地區未來農業發展的代表。

(2) 發展規?;?。農業科技園區應用的是一種集中化管理模式,這決定了其建設和生產經營模式具有發展規?;卣?,同時在園區管理和建設方面走標準化路線,以此來確保園區建設的科技含量和產品質量。另外,堅持發展規?;缆肥谴_保農業科技園區建設經濟效益的基本保障。

(3) 機制靈活性。農業科技園區建設在建設方式、管理途徑、資金運轉方面突破了傳統小農經濟的局限性。在建設方式上,大部分農業科技園結合了當地政府、農業部門、農民的力量,建設了綜合發展模式,在協調三方積極性的同時提高了建設方式的靈活性。在管理途徑上,農業科技園區建設了現代企業運營管理模式,以此來協調經濟市場和農業企業的共同運行。在資金運轉上,園區逐漸形成了以企業和農民共同投資的模式,并積極吸引社會性融資,在基礎上規范園區管理的權責義務[2]。

農業科技園區的主要功能

農業科技園區不僅要在提供公共福利方面做出建樹,即實證、訓練、交換,還要通過一系列的手段實現園區內經濟效益最大化。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高品質生產、處理功能。農業科技園區為了滿足國內外增加的消費者需求,必須利用先進的技術來栽培和處理優質產品,同時這種高科技產品也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2)測試功能。在建立農業科技園區的過程中引入了國內外先進技術加以輔助,同時也凸顯了傳統農業技術的作用。通過驗證、測試高科技農業成果定位當前國內農業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制約因素,以期制定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3)孵化功能。對于農業科技園區的建立及發展而言,創新功能具有基礎性的地位。也可以認為,創新能力是園區潛力的重要體現,科技人員在運用和引入高科技成果的過程中,亦注重后續的市場發展。通過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的變化和發展,園區外部的的企業也逐漸被內部相對成熟高科技企業所吸引而自發產生集聚效應。

4)利益增長功能。農業科技園區以科技和經濟效益為導向,園區里所有的活動都是和能否實現經濟效益掛鉤。通過園區內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市場份額也得以提高,最終園區可以從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5)示范功能?,F在很多中國農民仍存在文化素質低、抗風險能力較弱的問題?;诖爽F狀來看,近幾十年來促進新農業技術的重要方法仍停留在實地演示的階段,農業科技園區的出現在改善農戶對科學技術和現代農業的理解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6)輻射驅動功能。這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根據園區內育苗中心推廣以促進高品質品種的培育,二是通過在園區內現場的理論性訓練,使農民更加深入地掌握農業生產知識并提升其實際應用水平。

7)教育訓練功能。在先進科技成果及管理模式的輔助之下,向園區轉移新型科技成果,邀請科技人員到田間為農民傳播新的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與農業生產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對接,將科研成果真正落地。通過演示實習對相關生物技術、設備栽培技術、節水灌溉技術、集中種植育種技術、農業和副業產品的深化處理技術、國內外計算機管理和信息技術進行演示,從而增強農業科技人才的團隊建設,使得周邊地區農民科學文化水平提升,最終拉動整個地區的科學農業水平。

8)休閑和觀光功能?,F代農業科技園區不僅保持了農業的自然特性,而且賦予其現代的生命力,將科學、藝術、文化相結合,發展成為融合性的休閑旅游勝地。

農業科技園區的價值體現

在園區運營過程中,對園區整體做出計劃和監督的主體是政府,園區內涉農企業和科研機構要根據政府的總規劃,來制定適合本園區發展的特色性建設和運營計劃,并且在實施過程中受到政府的監督。在農業科技園區中價值共創的推行可以推動政府調控的施行速度,使得園區內原有計劃更大范圍地得到實行,最終園區的整體水平可以得到進一步發展。

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趨勢

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已批準建設了246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基本覆蓋了全國所有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初步形成了特色鮮明、模式典型、科技示范效果顯著的園區發展格局。

(1)園區布局將更加優化

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達到300個,帶動省級園區發展到3000個,基本覆蓋我國主要農業功能類型區和優勢農產品產業帶。

(2)園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不斷增強

累計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4000項、新品種6000個以上,授權發明專利數在1000個以上。

(3)園區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度有較大提升

培育20個產值過100億元、30個產值過50億的園區,3000個農業高新技術企業,10000個農業技術成果推廣示范基地。

(4)園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效顯著

園區累計創建500個“星創天地”,創新創業活動持續涌現,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濃厚。

(5)園區精準脫貧帶動能力大幅提升

累計培訓農民1000萬人次以上,帶動周邊農民收入增長20%以上,推動園區成為科技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載體[3]。

到2025年,把園區建設成為農業科技成果培育與轉移轉化的創新高地,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及其服務業集聚的核心載體,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陣地,產城鎮村融合發展與農村綜合改革的示范典型。


農業科技園區

參考資料:

[1]胡斯藝.生態旅游視域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規劃設計研究[D].湖北:湖北工業大學,2021.

[2]中農富通.農業科技園區的運營管理,如何提升?

[3]中商產業研究院.四川農業科技園區增至10個一文看懂我國農業科技園發展現狀

農業科技園區相關報告:

唯恒農業:2020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趨勢分析(19頁).pdf

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研究報告(47頁).pdf

35斗:2020年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白皮書(63頁).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臨空經濟
下一篇:MOBA游戲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