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廣告載體來看,可分為媒體公益廣告,如刊播在電視、報紙上的廣告和戶外廣告,如車站、巴士、路牌上面的公益廣告。
(2)從公益廣告題材上分,可分為政治政策類選題,如改革開放20年、迎接建國50周年、科技興國、推進民主和法制、扶貧等;節日類,如“五一”、“教師節”、“重陽節”、“植樹節”等;社會文明類,如保護環境、節約用水、節能減排、關心殘疾人等;健康類,如反吸煙、全民健身、愛眼等;社會焦點類,如下崗、打假、掃黃打非、反毒、希望工程等。
(3)從廣告發布者身份來分,公益廣告可分為三種:
1、媒體直接制作發布的公益廣告,如電視臺、報紙等。比如中央臺就經常發布此類廣告。這是媒體的政治、社會責任。
2、社會專門機構發布的公益廣告。比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世界衛生組織、國際野生動物保護組織分別發布過“保護文化遺產”、“兒童有受教育權利”、“不要歧視艾滋病人”、“保護珍稀動物”等公益廣告,這類公益廣告大多與發布者的職能有關。
3、企業發布制作的公益廣告。比如波音公司曾發布過“使人們歡聚一堂”愛立信發布過“關懷來自溝通”等公益廣告。企業不僅做了善事,也確立了自己的社會公益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