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碳排放配額(碳配額)

碳排放配額(碳配額)

目錄

碳配額是什么

碳配額是指企業被分配用于生產、經營的二氧化碳的量化指標,具體地說它是衡量企業擁有二氧化碳排放權利多少的量化指標,即衡量企業獲得的碳排放權多少的指標。

在我國,企業獲得碳配額的主要來源有兩個,一個是政府發放的碳配額,另一個則是在碳市場上進行交易購買的碳配額。其中前者每年7月1日,由省發展改革部門按照控排企業和單位配額總量的一定比例,發放年度免費配額,后者主要是通過碳市場進行配額售賣或購買,擁有多余配額的企業可以在碳市場上進行售賣獲得利潤,缺少配額的企業也可以通過碳市場進行有償購買獲得更多二氧化碳排放權的權利。

配額交易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配額的交易,購買者需在管理者制定、分配或拍賣的“總量控制和交易機制”下購買減排配額,另一類則是以項目為基礎的交易,現在碳交易市場有不少有關減少碳排放、實行低碳經濟的項目,購買者可以通過參與此類的項目來是實行對應的減排目標。

碳配額分配原則

我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自2017年底開始建立,同時開始進行碳減排的全國普及。如何制定公平的有效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政策逐漸成為了影響全國碳交易市場平穩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碳排放權配額分配原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遵循“效率與公平”原則。在進行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時,要考慮到不同區域的發展情況、人口數量、資源稟賦等多方面因素,不能簡單地平均。與此同時,也要考慮不同地區的企業發展情況以及碳減排潛力、現狀等問題?;诖?,在進行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時,要遵循“共同但有區別”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發展情況,相對合理地進行碳排放權配額資源的分配,優化資源配置。

(2)遵循“環境經濟效益最大化”原則。經濟發展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發展綠色經濟,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學者研究發現,二氧化碳排放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負向影響,所以,在進行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時,要同時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實現經濟與環境共同發展。

(3)遵循“方法科學,監管可行”原則。在確定碳排放權配額的分配方案時,要考慮其可實施性以及是否便于監督,分配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也要考慮方案的可接受度以及實施過程中的監督成本等多方面問題[1]。

碳配額分配方法

碳配額模式有三種:免費法;拍賣法;混合模式。

(1)免費分配模式

按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文件,免費分配指政府按照一定的配額比例將碳排放權無償分配給企業。該方法適用于國家履約期開始階段,該模式因為要兼顧效率和公平,保障企業參與減排的積極性,因此設計的比較溫和。給予企業一定的過渡期,所以參與主體不會產生較大的反感,有利于后續碳排放交易體系的運營與發展,美國、歐盟和中國等國家體系建設初期碳配額都以免費分配模式為主。但該方法的計算方式較為復雜,實施標準容易出現混亂,造成碳配額偏頗和出現資源配置低下的困境。免費分配模式有三種最具代表性的分配方法:歷史總量法、歷史強度法、基準線法

①歷史總量法將企業過去三到五年期間的每年碳平均排放量作為參考依據,按照此年均歷史排放量作為企業下一年度可分配到的排放配額。該方法對數據要求低,計算方法簡單,適用于電力、水泥、鋼鐵以及石化行業。

②歷史強度法參考企業過去碳排放總量和產品產量,以企業單位產品的碳排放量為核算標準進行分配。該方法要求企業的現期碳排放強度要比過去的排放強度下降,適用于生產工藝復雜、流程精細、可比性差、數據基礎較差的行業,如化工、造紙行業,需要用多個行業標準核定碳配額

③基準線法將不同企業但生產相同產品的單位產品碳排放量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排列,將排名前10%的企業劃入基準線作為單位產品配額標準。該方法適用于生產流程標準化,產品無差異,可比性較高、標準單一的行業,如火電行業。每個企業都獲得了相同的單位碳配額,碳排放量超過基準線的企業需要買入額外配額,碳排放量小于基準線的企業可以出售多余的碳配額。該方法主要有兩個分配形式,第一,碳排放基準與歷史活動水平相結合,為了讓碳分配更符合企業實際產量;第二,事后分配,即在雙方交易完成后對企業再進行碳分配?;鶞示€法可以對企業在參與碳交易機制之前的減排行為進行補償或獎勵,也適用于企業增添新的設施或新的產能的情況,碳配額隨時間常量的變化自動修正,體現了碳配額機制的公平,避免“鞭打快?!钡娜毕?。

碳配額

(2)拍賣分配模式

拍賣法指政府通過在市場上通過拍賣的方式讓企業獲取碳配額,該過程由企業自發完成,不需要政府強制規定每個企業的碳排放量,拍賣的價格反映了市場對碳排放需求強度,有利于價格的發現。有需求的企業從指定拍賣商處購買配額,拍賣額以現貨形式進行交易(通常在幾天之內完成交付),并設定固定拍賣額度上限,防止在二級交易所內出現倒賣和哄價等不良競爭。該模式簡單方便,價格公開透明,由市場決定碳資源配置效率,還可以增加政府財政收入,用于補償氣候變化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帶來雙重紅利,能保障碳交易市場高效運行。但該方法需要企業提前支付大量的資金,給企業造成過重負擔,造成高排放量的企業搬遷到其他碳管理相對薄弱的國家,導致產生碳泄漏。一些對貿易敏感的工業部門為降低成本,除了將生產向國外轉移降低本國產業競爭力,還有可能會在參與拍賣資質、信用審核和拍賣標準上鉆制度的漏洞。雖然國家出臺的草案中明確規定拍賣收入用于碳市場建設方面,但具體使用比例、支持領域和相關范圍仍未做詳細規定,因此還需加強資金流動方向的公開透明性。

(3)混合模式

由于免費分配和拍賣模式各有利弊且二者適用階段不同,免費分配模式適用于碳交易市場建立初期,而拍賣模式適用于碳交易市場逐漸完善階段。目前,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和中國發展中國家都采用的是兩種模式的結合即“混合模式”?;旌夏J捷^為靈活,即可以根據市場發展狀況調整拍賣比例,形成“漸進混合模式”。我國碳交易試點以免費配額為主,其中以歷史強度法與行業基準法為主要分配方式,這兩種方式適用于產量相對穩定的經濟體,也是發展中國家普遍采用的方案。但隨著工業部門的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減少政府干涉、尊重市場規律、提高公平和效率的拍賣法也逐漸被各國采用[2]。

碳配額

碳配額交易

碳配額交易的實質是政府確定總的碳排放配額范圍,并將配額分配給碳排放企業,企業可將持有的碳配額進行自由交易。碳交易是目前國際廣泛使用的促進企業碳減排的方式。當企業的實際碳排放量大于碳配額則需要購買碳配額,當企業的實際碳排放量小于碳配額則可以出售多余碳配額,這種購買和出售的行為即為碳配額交易。根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碳交易又可分為掛牌交易和協議轉讓兩種方式。

國際上主要的碳交易體系有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美國加州碳排放體系等,其中,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的交易規模最大且最為成熟。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是歐盟各國為實現《京都協定書》確立的碳減排目標,于2005年建立的氣候政策體系,其碳交易機制的完善過程主要分為四個階段:2005-2007年為第一階段,為試驗性階段,各國制定各自限額,且碳配額免費分配;2008-2012年為第二階段,是全面減排的關鍵期;2013-2020年為第三階段,實施碳排放統一上限,并逐漸以拍賣取代免費分配;2021-2030為第四階段,將對未來碳交易體系進一步完善。

我國對碳減排目標的實現一直持積極態度,2008年,發改委首次提出要在國內建立碳排放權交易所。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已陸續批準在北京、上海、廣東、深圳、重慶、湖北、天津等七個省市啟動碳交易試點工作。2021年1月5日,生態環境部官網正式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分為總則、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分配與登記、排放交易、排放核查與配額清繳、監督管理、罰則和附則共八章四十三條。該辦法規范了碳排放監督和核查管理工作,明確了重點排放單位、各環境主管部門及其他交易主體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進行規范管理。這意味著中國正在逐步搭建起全國碳市場的基本制度框架,有效保障全國碳交易市場的穩定和高效運行,發揮市場機制在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中的重要作用[3]。

碳配額的價值屬性

碳配額具有價值。我國實行碳配額交易以來,一部分高二氧化碳排放的企業被納入碳排放管控行列,參與碳控排的企業只能在一定碳配額的限制內進行碳排放。碳配額的提出,目的在于通過限制碳排放量來實現節能減排。但碳排放量的減少是資金、資源、技術等各種要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碳配額是具有價值的。此外,碳配額是企業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力和義務。一方面,企業具有在限制內排放二氧化碳的權力,當碳配額有剩余時,企業具有在碳市場上賣出剩余碳配額獲取資金的權力;另一方面,在碳配額限制內排放二氧化碳是企業的義務,當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所分配的碳配額時,企業需要在碳市場上買入碳配額以履行碳排放義務。

碳配額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碳配額不足的企業可以通過在二級市場上買入碳配額以滿足排放需求,碳配額過剩的企業可以在二級市場上賣出碳配額以獲得資金收入,因此具有一定的商品屬性。具有價值特征的碳配額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過程中可以以貨幣明確的計量其價格,此外碳配額價格的變動規律也同樣符合價值規律特征,即碳配額價格以自身價值為基礎,受碳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其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碳配額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且其價格能以貨幣計量,使得碳配額具有財產權屬性。

碳配額融資

碳融資可以分為廣義的碳融資和狹義的碳融資。廣義的碳融資與“低碳融資”類似,以鼓勵企業自發參與節能減排、督促企業轉變生產方式、促進企業更新升級設備技術、推動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樹立環境友好型企業為目的,其本質是帶有政策性引導和普惠金融特點和新興融資特點的一種可持續發展融資戰略。碳融資在廣義上是包括碳基金、碳資產質押、碳回購、碳資產租賃、綠色債券、綠色信貸以及碳融資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狹義的碳融資是指以碳配額、CDM項目、低碳技術設備等具有未來收益的碳資產作為標的物而進行的一系列融資活動[]。

全國主要試點交易所的碳配額計算方法

(1)廣州

廣東省2020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2020年度企業配額分配主要采用基準線法、歷史強度下降法和歷史排放法。電力行業燃煤燃氣發電機組(含熱電聯產機組),水泥行業的熟料生產和粉磨,鋼鐵行業的煉焦、石灰燒制、球團、燒結、煉鐵、煉鋼工序,普通造紙和紙制品生產企業,全面服務航空企業使用基準線法分配配額;電力行業使用特殊燃料發電機組(如煤矸石、油頁巖、水煤漿、石油焦等燃料)及供熱鍋爐、水泥行業其他粉磨產品、鋼鐵行業的自備電廠、特殊造紙和紙制品生產企業、有紙漿制造的企業、其它航空企業使用歷史強度下降法分配配額;水泥行業的礦山開采、鋼鐵行業的鋼壓延與加工工序、石化行業企業使用歷史排放法分配配額。

(2)上海

上海市2020年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本市采取行業基準線法、歷史強度法和歷史排放法確定納管企業2020年度基礎配額。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優先采用行業基準線法和歷史強度法等基于排放效率的分配方法。對本市發電、電網和供熱等電力熱力行業企業,采用行業基準線法。對主要產品可以歸為3類(及以下)、產品產量與碳排放量相關性高且計量完善的工業企業,以及航空、港口、水運、自來水生產行業企業,采用歷史強度法。對商場、賓館、商務辦公、機場等建筑,以及產品復雜、近幾年邊界變化大、難以采用行業基準線法或歷史強度法的工業企業,采用歷史排放法。

(3)湖北

湖北省2019年度碳排放權配額分配方案,配額實行免費分配,采用標桿法、歷史強度法和歷史法相結合的方法計算。其中,水泥(外購熟料型水泥企業除外)、電力行業采用標桿法,熱力及熱電聯產、造紙、玻璃及其他建材、水的生產和供應、設備制造(部分)行業采用歷史強度法,其他行業采用歷史法。

(4)天津

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納入企業2020年度配額安排的通知,2020年度納入企業配額分配主要采用歷史強度法和歷史排放法。電力熱力行業(含發電、熱電聯產、供熱企業)、建材行業、造紙行業企業采用歷史強度法分配配額。鋼鐵、化工、石化、油氣開采、航空行業企業采用歷史排放法分配配額。

(5)深圳

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管控單位為電力、燃氣、供水企業的,其年度目標碳強度和預分配配額應當結合企業所處行業基準碳排放強度和期望產量等因素確定。管控單位為前款規定以外其他企業的,其年度目標碳強度和預分配配額應當結合企業歷史排放量、在其所處行業中的排放水平、未來減排承諾和行業內其他企業減排承諾等因素,采取同一行業內企業競爭性博弈方式確定。建筑碳配額的無償分配按照建筑功能、建筑面積以及建筑能耗限額標準或者碳排放限額標準予以確定。

(6)重慶

重慶市碳排放配額管理細則(試行),本市對配額實行總量控制。以配額管理單位既有產能2008—2012年最高年度排放量之和作為基準配額總量,2015年前,按逐年下降4.13%確定年度配額總量控制上限,2015年后根據國家下達本市的碳排放下降目標確定。配額管理單位在2011—2012年擴能或新投產項目,其第一年度排放量按投產月數占全年的比例折算確定。

參考資料:

[1]李墨丹.碳配額約束下供應鏈企業環保投資研究

[2]余芙蓉.中國碳配額交易市場有效性研究

[3]王健.內外部碳配額交易路徑下供應鏈減排決策研究

[4]張鈺虹.南方航空碳配額資產證券化分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