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三個皮匠報告百科 > 環境信息披露

環境信息披露

目錄

環境信息披露是什么

環境信息披露是指企業根據有關部門及監管機構的規定,披露企業環境保護方面的信息,滿足公眾、投資者、債權人等與企業存在利害關系主體的信息使用需求。披露的環境信息通常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及財務活動相關聯,根據相關環保文件規定,環境信息內容涵蓋廣泛,主要包括是否遵守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企業制定的環境保護制度,設立的環境發展目標,突發環境事件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環保設施的投資建設情況及新型環保技術的研發更新狀況,新型能源利用及可持續發展實施情況,廢棄污染物的處理和排放,清潔生產情況。這些環境信息能夠幫助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環保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判斷,合理規避可能帶來的環保風險。而在政府及監管部門嚴格執法監管,不斷規范企業環境行為的背景下,銀行等債權人愈加關注企業的環境信息,對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行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環境信息披露則成為外界評估企業環保風險的重要手段。

環境信息披露

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

自2003年起,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有關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政策文件,不斷規范企業公開環境信息的行為。這些文件對企業需要公開的環境信息做了解釋及界定,為企業披露環境信息提供了政策依據,構建了環境信息披露體系。隨著企業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的不斷完善,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數量持續增加,但企業主動披露環境信息的數量在不同行業間存在一定差異。農林牧漁等行業由于對環境影響較低,環境信息披露比例不大,而化工制造等重污染行業對環境破壞程度大,監管部門會強制要求企業公開環境信息,因此披露比例極大。目前政府嚴格落實監管要求,制造業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比例在持續上升。

(1)從環境信息質量的角度來看,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可以分為主觀信息以及客觀信息。

主觀信息主要包括企業環境保護目標、方針及理念、環保應急預案,客觀信息主要包含環境保護投入、污染排放控制、能源消耗及可續發展情況。主觀環境信息多反映企業環保工作的整體開展情況,對企業宏觀環保制度進行說明,信息主觀性較強,實用程度不高??陀^環境信息對企業所做環保工作進行了定量描述,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造成影響的具體表現,易于獲取及衡量,便于外界使用。目前我國對非重污染行業企業披露環境信息不做具體要求,因此部分企業主要以定性方式公開環境信息,或不進行公開,導致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的整體水平不高,且不便于外界收集。

(2)按照披露類型來劃分,環境信息分為企業應規披露的環境信息和被鼓勵披露的環境信息。

根據我國2015年實施的《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以及2018年實施的《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屬于重點排污單位的企業需要應規披露的環境信息包括: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設施運行情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以及環境自行監測信息等。同時,政策表示,企業被鼓勵披露的環境信息包括:有利于保護生態、防治污染以及履行環境責任的相關信息。

(3)從環境信息披露載體來看,企業年報、社會責任報告、環境責任報告書、可持續發展報告等文件為企業公開環境信息的主要載體。

年報是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重要途徑,企業能夠通過年報重大事項章節的社會責任部分公開環境保護情況。但年報中的環境信息相對分散,企業環保投資、環保成果等數據分布在不同部分,不便于信息使用者收集。社會責任報告及環境責任報告也是企業披露環境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由于我國目前僅對重污染行業企業披露環境信息具有強制要求,一般企業的披露行為以自愿為主,所以主動公開社會責任報告等獨立報告的企業比例較低[1]。

環境信息披露的原則

中國的環境信息披露所遵循的原則分為三種:重要性、強制性和一致性。目前,在中國的國有上市公司中,石油行業、化工行業以及紡織業等重污染行業占據多數,也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行業。

首先針對重污染行業規范環境信息披露行為,是必要的,也是環境保護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這體現出了環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原則。在制定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政策的同時,對于特定信息要進行強制性規定。企業的健康運行,在給經濟發展帶來活力的同時,也會伴有負外部性,尤其是重污染行業中,環境風險處于較高水平的上市公司,他們所耗費的資源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是較為嚴重的,這些企業習慣定性披露積極的環境信息,而不愿意主動向社會展示其真實的環境治理狀態。由于政策法規具有強制性,因此有關部門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要讓企業盡可能多的披露環境信息,特別是對于必要環境信息,應做出強制性規定。環境風險關系整個國家的發展,關系到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關于環境信息披露,不僅要對上市公司做出強制性規定,民營企業、社會組織、政府各級部門,凡是做出對環境產生污染的行為,均要向社會揭示其環境信息,這體現了中國環境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原則。

從環境信息披露現狀來看,據統計,截止2019年,公開環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數量的25.54%。且大多未予以對外公布,僅向上級或相關環保部門報告。隨著國家生態保護力度的加大,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將日益受到環境保護政策的影響,企業的環境風險也將增加。為了便于外部利益相關者對企業進行監督和評價,做出相對正確的投資決策,有關部門必須采取措施對上市公司進行規范,使上市公司在環境信息披露中起到帶頭作用,并引導各界關注環境信息[2]

環境信息披露的衡量方法

(1) 根據能否貨幣化將環境信息分為貨幣化和非貨幣化信息;

(2) 根據國家明確規定企業自主進行環境信息披露的內容為“軟披露”信息,企業被迫進行披露的環境信息為“硬披露”信息;

(3)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將環境信息分為可靠性部分、顯著性部分和可比性部分。

(4) 從環境信息衡量角度來看,第三方評級機構評價及“內容評價法”是目前較為主流的環境信息衡量方法。

第三方機構評價是指企業、環保監管機構、存在利益關聯的組織或個人邀請環境評級機構評價企業的環境信息,但目前我國缺乏權威的環境評級機構,信息評價質量不高?!皟热菰u價法”是指評價者將企業的環境信息按性質和內容進行分類,并分別為每個類別賦值評分。該方法是目前學術界相關研究的主流方法,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并且對信息的評價質量較高。

應當依法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類型

(1)重點排污單位

依據《重點排污和環境風險管控單位名錄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重點排污單位是指向環境排放化學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等水污染物或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較大或排放行為對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產生重要影響的企業事業單位。

(2)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

依據《清潔生產促進法》第二十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應當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一)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或者雖未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但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二)超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構成高耗能的;(三)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

(3)符合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的上市公司及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各級子公司(以下簡稱上市公司)

依據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上一年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披露環境信息:(一)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二)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的;(三)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實施按日連續處罰的;(四)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的;(五)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吊銷生態環境相關許可證件的;(六)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的。

(4)符合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的企業(以下簡稱發債企業)

依據新《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上一年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發債企業,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披露環境信息:(一)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二)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處以十萬元以上罰款的;(三)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實施按日連續處罰的;(四)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的;(五)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依法吊銷生態環境相關許可證件的;(六)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或者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的。

(5)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披露環境信息的企業

新《管理辦法》較之以往的《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進一步擴大了強制披露環境信息的主體范圍,除重點排污企業外,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及符合情形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也納入依法披露環境信息主體范圍[3]。

參考資料:

[1]譚志梁.家族企業管理者特征、環境信息披露與銀行貸款研究

[2]?;矍?國有企業黨組織參與公司治理對環境信息披露質量的影響研究——基于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面板數據分析

[3]李波,麻曉宇.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義務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間
上一篇:家族企業
下一篇:功能性食品
客服
商務合作
小程序
服務號
折疊
午夜网日韩中文字幕,日韩Av中文字幕久久,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