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在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貨幣會議上,世界銀行成立的最初目的是幫助重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摧毀的歐洲國家。1947年,它的第一筆貸款給了法國,用于戰后重建。然而很快,其他機構開始接手戰后重建的支持工作,于是世界銀行將其注意力轉移到亞洲,非洲,拉下美洲的成員國的需求上。
在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如水蝴、電網、水利系統和道路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是世行關注的重點。世斤的技術援助,由于提供技術資源和培訓,可以幫助成員國更加有效地利用貸款,因此成員國對技術援助的需求量也是逐漸攀升。
在20世紀70年代,世界銀行的注意力轉移到消滅貧窮上來。開發的項目涉及到糧食生產、農村和城市的發展、人曰、健康以及營養等方方面面的項目,旨在直接惠及窮人。此外,業務還擴展到識別和鼓勵能夠幫助國家成功的政策、戰略和體制,世行開始認為有必要提供部口和結構調整貸款來確保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
在20世紀80年代,世界銀行將其關注點繼續擴寬到了社會發展問題,包括教育、通訊、文化底蘊和良好治理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此期間,世界銀行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早期世行須面對宏觀經濟和債務重組的問題,之后,世行資助的項目的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備受爭議,且因在一些備受矚目的項目中未遵守自己的政策而受到指責。為此,世行把注意力向內部轉移,在提升服務質量、透明度的方向上努力著。
經過多年來的發展,世界銀行集團已經成為了在國際發展和減貧領域的領導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