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全球豆油產量多少
根據USDA9月預測數據顯示,預計2022/23年全球豆油產量達到6144.3萬噸,同比增加3.8%。
詳細數據
新作豆油產量達到歷史高位。根據USDA9 月預測數據,2022/23 全球豆油產量達到6144.3 萬噸,同比增加3.8%,達到歷史新高,庫消比8.1%,同比增長0.3pct。增產的224 萬噸中,中國貢獻143.4 萬噸,其次是巴拉圭23.8 萬噸,其余國家均在10 萬噸以下。
中國豆油進口依賴度較低,價格錨定大豆成本。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豆油生產國,22/23 年度USDA 預計中國產量將達到 1702.4 萬噸,同比增加 9.2%,占全球產量比重 27.7%。我國豆油產業主要通過進口大豆,國內壓榨的方式,國內大豆出廠價與進口豆油完稅價常年倒掛,因此直接進口豆油的規模較小,2021 年進口量僅 112 萬噸,占全年產量不到 10%,國內豆油定價主要依賴大豆的壓榨成本,全球大豆的價格依然是分析國內豆油價格的前提。


全球大豆增產,預期有所下調。根據 USDA9 月預測數據,2022/23 全球大豆產量將達到 3.90 億噸,同比增加10.3%。南美是新作大豆供應增量的主力,巴西、阿根廷分別預計增產2300萬噸、 700 萬噸,同比分別增加 18.3%、15.9%。由于消費量增幅偏小,庫存預計增至 9892 萬噸,庫消比同比繼續修復至 26.2%,同比增加 1.5pct。

北美生長進入尾聲,干旱影響落地。今年美豆種植期的天氣關注度較高,新作種植自今年 4 月開始,6 月至 8 月進入生長關鍵期。在經歷了種植期的降雨過多、生長期的高溫干旱,美國大豆天氣市炒作雖然看點頗多,但是在種子技術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優良率在 8 月表現持續好于預期,8月單產預期甚至較趨勢單產進一步提高。但進入 9 月,美豆優良率頹勢盡顯,截止 9 月 19 日,美豆 18 州的優良率 55%,較去年同期下降 3pct。優良率的下降導致 9 月報告中美豆單產下調至 3.4噸/公頃,產量由增產轉為減產 1.3%。
目前美豆生長已經進入落葉期,天氣影響較為關鍵的開花、結莢期已經結束,雖然美豆產量受到的天氣影響將逐步減弱,但最終優良率的確定通常在 10月,落葉期間依然需要關注是否出現“早霜”等天氣影響大豆單產。


南美種植大幕即將拉開,天氣挑戰單產預期。南美是新作大豆增產的主力,新作全球大豆增產中,南美貢獻了 98%的增量,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分別增產 2300、700、580 萬噸,其中面積增幅分別為 2.4%、6.3%、4.5%,單產的增幅分別為 15.6%、9.1%、128.3%,可以看出新作的增產中,單產的恢復性增加扮演較為重要的角色。

南美主要國家的大豆最早從 10 月開始種植,1-2 月進入生長期。在目前以單產貢獻主要增長預期的前提下,未來生長期的天氣帶來的產量變數仍需密切關注。NOAA 預計今年將會是連續第 3 個拉尼娜冬季,9 月至 11 月的拉尼娜現象發生率為 91%,11 月至 1 月的幾率為 80%,1 月至 3 月將至 54%。雖然南美大豆生長期拉尼娜發生的概率正在逐漸放大,但是拉尼娜帶來的氣象問題依然需要等待實際的氣溫、降水以及對作物產區的影響來判斷。南美大豆的單產調整通常在次年 1月,因此明年年初預計進入南美天氣炒作密集期。


來源《農業行業大宗農產品專題之油脂:新作增產預期減弱,舊作高企庫存難解-220921(27頁)》
以上就是全球豆油產量的簡單介紹,更多最新數據,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數據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2021年中國玉米產量情況怎么樣?(附原報告下載)
2021中國糧食產量數據,2021中國的糧食產量達1.2萬億斤
中國金針菇的年產量是多少?2021年金針菇產量數據一覽
我國秋糧收獲情況,目前全國秋糧收獲超1.7億畝
聯合國糧農組織:2022年農產品市場狀況概要報告(21頁).pdf
農林牧漁行業:全球農產品供應趨緊種植板塊延續高景氣-220525(4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