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行業專題報告:“疫”涌擋鮮“預”風而行-221012(3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預制菜行業專題報告:“疫”涌擋鮮“預”風而行-221012(37頁).pdf(3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行業深度研究報告2022年10月12日中航證券研究所發布證券研究報告請務必閱讀正文后的免責條款部分行業評級:【增持】預制菜行業專題報告:“疫”涌擋鮮,“預”風而行中航證券社會服務團隊分析師:裴伊凡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16120002郵箱: 核心觀點 行業現狀:根據艾媒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目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而美國
2、、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中國預制菜市場還有較大的擴容空間。預制菜產業鏈:上游是原材料資源企業,包括農產品、初加工、包裝等其他工業;中游是預制菜企業,負責預制菜的生產加工,串聯上下游;下游是銷售企業,包括物流運輸企業和觸達B/C端的平臺企業等;預制菜玩家:既有上游原料生產商和下游零售渠道商參與,也有專業預制菜企業、餐飲企業自建央廚、速凍食品企業等參與,上游玩家具有成本、渠道優勢,但產品研發能力、品牌力相對薄弱;中游玩家產品、品牌、盈利能力差異性較大;下游玩家品牌力和運營能力強;銷售渠道:根據億歐數據統計,中國預制菜食材B端和C端的份額占比是8:2,未來B端產業升級需求+C端飲食習慣改善
3、+新零售模式三重共振,餐飲企業是下游市場的生力軍;商超、便利店則是預制菜的重要渠道;新零售(生鮮電商、社區團購、新型火鍋超市)和直播平臺正逐漸成為預制菜新的銷售渠道,多因驅動B/C端需求持續高漲。供給驅動:資本涌入:2021年至 2022年上半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融資事件20余起,融資金額達數百億元,預制菜品類融資金額占餐飲行業融資金額的 10%左右,預制菜千億藍海市場吸引諸多資本大咖;冷鏈運輸規?;?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5699億元,冷庫總容量達5224萬噸,2020年冷藏車保有量達28萬輛,冷鏈物流及倉儲體系穩步發展,為預制菜保鮮及標準化、產業化保駕護航;原料生產高效+菜品升級:2
4、020年農作物耕、種、收的綜合機械化率從15年的64%提升至71%,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推動餐飲在食品消費市場滲透率達到40%,為預制菜源頭原料的穩定供應提供了先決條件,疊加國內企業對預制菜的持續研發創新,新品類層出不窮,冷凍保鮮技術保障食物口感,預制菜供應的質與量得到充分保證。需求驅動:B端:1)連鎖化率提升:相比較日美,中國連鎖化率提升空間較大,預制菜憑借其成本低、標準化程度高的優勢,助力企業提升供應鏈管理和餐廳運營的效率;2)降本增效:疫情重構餐飲格局,降本增效需求提升,預制菜已經成為眾多連鎖企業的選擇,同時,高出餐效率能夠滿足團餐、外賣、鄉廚等多元場景需要,成為預制菜B端市場新
5、增長極;3)新零售:疫情重創線下餐飲企業,諸多企業布局預制菜新零售,打開第二增長曲線;C端:1)方便快捷:預制菜操作簡單,適用都市快節奏生活;2)適用人群廣泛:預制菜壓縮了大量的做飯時間,受年輕人、小家庭、單身人群、老年人等廣大消費群體歡迎;3)品類豐富:預制菜幾乎涵蓋了大部分中國菜系,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口味,且伴隨預制菜研發工藝日益精進,在食品安全和營養均衡搭配方面也在不斷改進。投資邏輯:中國預制菜行業剛剛起步,伴隨著中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產品供給的不斷豐富,B/C端市場呈現需求雙旺的增長態勢。從客群看,預制菜市場目前以B端為主,B端(餐飲企業)與C端(個人消費)占比為82。B端來
6、看,市場相對成熟,中國餐飲連鎖率較美日市場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疫情的爆發倒逼傳統餐飲企業降本增效,預制菜具備成本低、標準化程度高的優勢,可以助力連鎖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減少人工成本、后廚面積,提升出餐效率,保證口味穩定,提升食品安全質量保證,不斷提升整體盈利水平,此外,外賣、團餐、鄉廚等多元化餐飲場景成為B端需求的新增量;C端來看,市場仍處于導入期,預制菜操作方便快捷,適用都市快節奏生活,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多元餐飲需求,同時,受疫情的影響,居民外出就餐受限,預制菜需求激增,C端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中,未來有望引領行業的新增長。在餐飲業降本增效及標準化需求上升的背景下,預制菜行業依托新型社交電商營銷
7、渠道,疊加BC兩端的需求共振,有望釋放更大的增長潛能,建議緊抓三條投資主線:1)具備優勢原材料資源的上游企業,建議關注安井食品、圣農發展、國聯水產、雙匯發展、龍大美食;2)具備優異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專業預制菜企業,建議關注千味央廚、味知香;3)發力預制菜新增量的餐飲企業,建議關注:同慶樓、廣州酒家、金陵飯店。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市場接受度不及預期;行業政策調整風險;食品安全風險。PWhV9YnVzWbWrWpU9PbPaQoMmMsQoMeRqRoOiNnMyQ6MmNmMxNmNuMNZnNnO場:新零售傳統線下渠道:餐飲/商超/便利店線上新渠道:直播/內容/社交電商社區
8、團購/外賣公域+私域貨:品繁味優覆蓋菜系齊全爆款大單品健康養生概念定義新生活方式保鮮/口味還原度高人:消費觀念轉變生活節奏快家庭人數少年輕用戶做飯少生活品質提升老齡化趨勢入局者預制菜規模用戶滲透率市場迅速擴張連鎖化率提升降本增效/規?;瘮U張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開拓多元餐飲場景新零售/第二增長曲線操作:方便快捷品質:健康衛生口感:還原度高品類:便捷需求價格:高性價比需求端供給端下游B端需求下游C端需求 企業:蔬菜種植、水產養殖、畜牧種植 優勢:產業化、集約化、標準化中游 企業:專業預制菜企業(冷凍食品企業、餐飲企業等)優勢:大單品、重研發、健康營養 企業:餐飲企業、零售企業 優勢:強渠道、精營銷+
9、上游生產+研發中游冷鏈物流原材料:產業化、集約化工藝:食材標準化品質:配方改進研發:菜品品類全保鮮:冷凍技術進階催化政策+資本行業基石冷鏈存運自建物流外賣速配全國快遞融資金額增加注冊企業增加上市企業增多監管規范行業政策扶持利好餐飲重構驅動因子投資賽道【中航社服】預制菜行業投資框架+上游下游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 CONTENTS目錄1預制菜:餐桌上的“新寵”,真香出圈324產業鏈: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驅動因素:“B端+C端”需求雙增,供給端優化升級投資建議及相關公司梳理 資料來源:CCFA、華興資本、中航證券研究所定義:預制菜指的是以農、畜、禽、水產品為原料,配以各種輔料進行
10、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經簡單烹飪或加熱后,可作為日常正餐食用。特點:預制菜簡化了煎、蒸、炒、燉等繁雜的佳肴制作步驟,在兼備菜品口感和產品健康性的要求下,滿足了“懶人們”的生活需求,不僅具有成本優勢也體現了效率與健康兼備的特點。1.1 預制菜:疫情催化之下的舌尖“香餑餑”圖表1:預制菜產品的優勢標準生產衛生營養均衡配料透明高效制作簡化隨吃隨取烹飪快速多元單價優惠品類豐富健康衛生時間傳統烹飪預制菜購買存儲加熱半成品出餐原料采購切洗備菜調味腌制煎、蒸、炒、燉出餐 資料來源:CCFA、華興資本、艾媒網、中航證券研究所按照加工程度來劃分:凈菜類:已加工,但未經
11、過調味腌制的果蔬、肉禽產品;預制半成品類:經過調味、裹粉、預炸等工序的半成品菜;預制成品菜:經過調味、腌制的菜品進一步炒制、蒸煮后的熟制品,以速凍的方式保存。圖表2:按不同加工程度分類的預制菜產品1.1 預制菜:疫情催化之下的舌尖“香餑餑”食材(凈菜)篩選清洗分切分裝輔料及調味(預制食材)整型醒發調味裹粉預炸菜肴(成品)炒制蒸煮料包冷凍加熱即食B端+C端(KA超市、生鮮電商)B端為主,C端零售逐步興起C端為主,料理包主要面向B端 資料來源:CCFA、華興資本、中航證券研究所按照食用方式分類:預制菜產品可分為-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圖表3:按不同食用方式的預制菜產品種類特點消費
12、群體典型產品保質期企業即食食品開封后即可食用的預制調理制品C端零售為主牛肉干、八寶粥、罐頭、鹵味店的部分產品等6-24個月銀鷺、華文食品、有友食品等即熱食品只需要經過加熱即可食用的食品C端為主;料理包主要面向B端速凍水餃、冷凍火鍋料、方便面等6-12個月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絕味鴨脖、康師傅等即烹食品經過加工后按份分裝保存的半成品材料,可加調味品后入鍋B端為主;C端零售逐步興起炸雞塊、牛肉面、調理牛排、酸菜魚等12個月味知香、千味央廚等即配食品經過篩選、清洗、分切、按份分裝的凈菜,需自行烹飪和調味主要面向B端;C端逐漸興起速凍蔬菜、速凍海鮮等凈菜1-7天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1.1 預制菜:疫情催
13、化之下的舌尖“香餑餑”資料來源:紅餐網、消費界、艾瑞網、中航證券研究所1.2 預制菜行業發展史:起源于美國,成熟于日本,疫情催化國內市場發展歷程:預制菜最早起源于美國,20世紀60年代各種類型的預制菜開始實現商業化經營;70年代末隨著日本經濟進入高速發展,加快了預制菜在BC雙端的滲透,行業的復合增速達到9%以上;2000 年前后,國內凈菜加工配送企業、深加工預制菜企業開始涌現;2014年前后,隨著經濟發展、外賣爆發式增長,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2020年末至今,疫情的爆發導致宅家消費需求遞增,催化了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圖表4:全球預制菜發展歷史梳理60年代在美國實現商業化經營,進而孕育出目前全
14、球最大的食品供應商Sysco。2021年上半年,味知香搶到“預制菜第一股”的名號上市,千味央廚、安井食品、九毛九、盒馬鮮生、叮咚買菜、鍋圈、望家歡等企業也紛紛涉足預制菜。2020年末,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導致預制菜需求量大幅上漲,C 端迎來消費加速期,加速了預制菜企業的成長。直到2014年,預制菜行業在B端步入放量期,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量2015年首次突破4000家,2018年首次突破8000家,尤其在2020年,新注冊1.25萬家,同比增長9%。20世紀70年代,日本城市化、老齡化進程加快、女性外出工作比例提高、冷鏈技術革新等多重因素推動預制菜行業走向成熟。2000年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業開始涌
15、現,但由于條件不成熟,行業整體發展較為緩慢。預制菜起源于美國,于20世紀40年代萌芽發展。日冷集團于1942年成立,50年代起重點開拓冷凍預制菜業務,由海產品起家,重點發展冷凍預制菜及冷鏈物流業務。起源于美國成熟于日本國內萌芽產生預制菜企業興起疫情催化加速 資料來源:消費界、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1.2 預制菜行業發展史:美國市場 VS 日本市場常年處于戰爭的日本本土食品資源短缺,冷凍保鮮食品顯得格外重要。為此,日本政府推動冷凍食品行業發展,市場上陸續出現多種冷凍熟食產品。70-90年代,日本經濟的騰飛、女性外出工作比例的提高、食品工藝的進步加快了預制菜在BC雙端的滲透。20多年間,行業復合增速達
16、到9%以上。90年代,日本因經濟泡沫危機,消費與收入水平受到影響,餐飲業整體水平下滑,預制菜產業迎來第一次“寒冬”。單身率與人口老齡化的提升極大的促進了日本人民對預制菜的消費需求,預制菜的消費量恢復增長,行業進入成熟期。圖表6:日本預制菜行業發展歷程圖表5:美國預制菜行業發展歷程萌芽期(1940S-1950S)成長期(1950S-1970S)成熟期(1970S-1990S)二戰末期,美國工業化程度提升,人口密度大幅增加。餐飲業的發展以及冷凍技術的提升為預制菜保質期的延長、標品率的提升、規?;洜I奠定基礎,銷量復合增速在35%以上。戰后“嬰兒潮一代”逐漸成人,大規模的餐飲增量推動餐飲業的發展;美
17、國快餐巨頭抓住契機紛紛成立,預制菜以其便捷性和標準化特性迎來發展機遇,銷量復合增速在10%以上。隨著預制菜在餐飲行業、大眾消費市場滲透率的提升,預制菜行業增速趨緩,銷量復合增速穩定在1.5%左右。萌芽期(1950S-1970S)成長期(1970S-1990S)調整期(1990S-2010S)成熟期(2010S至今)資料來源:消費界、紅參產業研究院、歐睿國際、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1.3 預制菜行業概覽:美日企業發展各有千秋,細分賽道差異化競爭圖表8:美國和日本預制菜市場規模(億美元,零售徑口)美國預制菜市場:2020年美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54億美元;美國預制菜企業比較集中,多為綜合性食品集團,具
18、有渠道優勢、品牌優勢,以橫向并購、多品牌運營等方式進行市場擴張。日本預制菜市場:2020年日本預制菜市場規模為238.5億美元,行業滲透率達60%以上;市場份額前五的企業分別為日冷、丸羽、味之素、加卜吉和日本水產,其中日冷市場份額常年位列第一,市占率在 20%24%的區間波動;日本預制菜企業多以自身局部優勢切入,而后打磨產品力、渠道力,向產業鏈上下游縱向延伸。圖表7:美日預制菜主要參與企業企業業務狀況美國雀巢雀巢的預制菜涵蓋美式、德式等菜系,2020年預制菜及冷凍食品收入約115憶美元??ǚ蚝嗍暇C合性集團之一,預制菜產品包括冷凍和冷藏肉丸、海鮮等,其中冷凍和冷藏肉丸業務約占10%??的岣窭饕?/p>
19、提供蔬菜產品、冷食品、冷藏成品、肉類產品等,預制菜類業務占比超過50%。泰森美國最大的肉制品加工公司,預制食品業務占比20%。Sysco美國最大的食品分銷商,產品涵蓋肉類、冷凍食品、罐頭、冷凍蔬果、海鮮、乳制品等多種品類,餐飲市場占有率高達16%。日本神戶物產日本最大的預制菜廠商之一,產品品種豐富多樣,從速凍餃子、肉制品,到切好的蔬菜、配菜以及各種配方的調味品。福禮納斯擁有近2500家外帶便當連鎖店,自有工廠生產產品。日冷以食品加工和低溫物流業務為主,擁有多家海外食品工廠。味之素主營業務為調味品、冷凍食品等,于1970年開始出口預制菜產品。322324330332341350362378454
20、175170178192175190200215238-20%-10%0%10%20%30%01002003004005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美國預制菜市場規模日本預制菜市場規模美國yoy日本yoy 資料來源:艾媒咨詢、企查查、紅餐產業研究院、華經產業研究、東方財務富網,中航證券研究所1.3 預制菜行業概覽:國內大量資本資本涌入,角逐千億藍海市場餐飲市場規模:根據統計局數據,2021年中國餐飲行業規模為46895億元,同比增長18.6%;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10434億元,同比增長23.5%??傮w而言,2021年全國餐飲行業發展得到一定恢復
21、;但受到疫情反復與多點暴發的影響,全年餐飲收入增速放緩,尚未完全回到疫情前水平。預制菜市場規模:在國內疫情、宅經濟、家庭小型化、外賣的蓬勃發展、餐飲連鎖化、冷凍技術的提升等多種因素催生下,預制菜銷量井噴,大量資本涌入,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預制菜相關企業6.71萬家。目前我國預制菜行業正處于市場成長期,類似于美國60-70年代和日本70-90年代的預制菜行業發展階段。根據艾媒數據,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制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根據中國烹飪協會五年(2021-2025)工作規劃,目
22、前國內預制菜滲透率只有10%-15%,預計在2030年將增至15%-20%,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而美國、日本預制菜滲透率已達60%以上,中國預制菜市場還有較大的擴容空間。圖表9:2015-2025年中國餐飲也市場規模及預測圖表10:2019-2026年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與預測24452888345941965165697290611072018.10%19.80%21.30%23.10%35.00%30.00%18.3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92020202
23、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市場規模(億元)增速323103579939644421764672139527468954412851886538065563510.8%10.7%6.4%10.8%15.4%18.6%-5.9%17.6%3.7%3.4%-40%-30%-20%-10%0%10%20%3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市場規模(億元)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發改委、國務院、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頭豹研究院,中航證券研
24、究所1.4 政策梳理:規范行業有序發展,“綠色食品“和“數據化冷鏈”是重點方向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食品加工業相關政策,營造食品工業良好發展環境,有助于加強預制菜行業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行業內審批工作提出規范化建議,有利于行業內各企業的規范化發展;二是針對食品安全作出規范,保障營養結構;三是對科學技術發展支持,提升物流數據化進程,形成可追溯的冷鏈物流網絡;四是支持綠色食品加工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指出,未來預制菜行業趨勢關鍵詞是“綠色食品“和“數據化冷鏈”,未來市場規模將會向萬億級邁進。綜上,預制菜行業政策的主要方向是食品安全、營養結構、食品加工技術和物流數據化。圖表11:中國預制菜行
25、業相關政策梳理時間政策名稱頒布主體內容2017.01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營造食品工業良好環境,優化行業審批流程完善食品工業支持政策,充分利用資金渠道支持技術升級支持食品工業專業人才培養2017.02“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則交通運輸部確保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符合有關標準,確保生產經營各環節數據準確,并可溯源加快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接軌,建立嚴謹的食品安全體系2017.04關于加快發展冷鏈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進消費升級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健全冷鏈運輸標準和體系,完善全國運輸網絡技術鼓勵物流企業創新,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技術、設備更新2017.05國民營養計劃(2017-2
26、030)國務院辦公廳加快食品加工營養控制食品儲存運輸過程營養流失,降低營養損耗和避免有毒物質產生2019.12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工作的意見國務院生產者要有產地污染控制意識,加強責任感,加強食品安全控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嚴格把控流通過程中的監管2020.01食品生產許可管理辦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企業實行一企一證,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食品風險成都對食品生產實施分類許可省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內的食品生產許可監管工作2021.0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2021-2025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國家發改委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支持綠色食品
27、等重大項目建設,完善食品藥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食品制造產業加快越向萬億級,壯大綠色食品產業鏈,形成具有競爭力的萬億級產業集群2022.09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健全企業責任體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制企業要支持和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員依法開展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CONTENTS目錄1預制菜:餐桌上的“新寵”,真香出圈324產業鏈: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驅動因素:“B端+C端”需求雙增,供給端優化升級投資建議及相關公司梳理 上游-原材料中游-預制菜加工生產下游-銷售蔬菜種植業畜禽養殖業水產養殖業農產品來源禽畜/水產屠宰業蔬
28、菜保鮮初加工業米面糧油/調味品加工業初加工業食品包裝加工業其他工業上游企業自建生產專業預制菜企業傳統速凍食品企業餐飲企業自建生產零售企業貼牌生產預制菜企業清洗切配腌制預拌烹飪調味即配即烹即熱常溫冷藏冷凍生產加工(自己生產/代加工)包裝儲存直銷經銷零售批發經銷商加盟店連鎖超市C端市場社區團購生鮮超市電商平臺便利店菜品批發市場B端市場農貿市場餐飲酒店電商平臺生鮮超市銷售渠道冷鏈運輸冷鏈物流運輸冷鏈倉儲產業鏈上下游關聯密切:預制菜上游是原材料資源企業,包括農產品、初加工、包裝等其他工業;中游是預制菜企業,負責預制菜的生產加工,串聯上下游;下游是銷售企業,包括物流運輸企業和觸達B/C端的平臺企業等。圖
29、表12:預制菜產業鏈資料來源:艾媒咨詢、行行查研究中心、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2.預制菜產業鏈一覽 肉類食品水產糧食類產品果蔬產品調味品/包裝牛肉豬肉家禽代表企業魚類蝦類水稻大豆面粉水果蔬菜油鹽醬醋糖上游以基礎農產品為主,農業企業具備先天優勢:上游為向預制菜生產廠商提供原材料的供應商,主要包括蔬菜種植業、水產養殖業、畜禽養殖業、調味生產行業等,整體分布分散;有實力的中游廠商會介入上游環節,而農業企業依托原材料優勢和渠道積累也紛紛布局預制菜業務。直接原材料成本影響大,行業盈利水平易震蕩:(1)初級農產品原料價格受供需影響,價格波動較大;(2)主材、輔材及調味品等直接原材料投入占預制菜產品總成本比重較
30、大(行業龍頭味知香預制菜直接原材料成本占總成本比例近91%),所有原料中肉類占比最高(62%)。上下游相互滲透促進: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上游種植/養殖產業化、標準化、集約化;上游“體系完善+能力標準化“、反哺下游生產廠商。圖表13:預制菜上游企業分類資料來源:味知香2021年報、頭豹研究院、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2.1 上游:預制菜原料提供商91%3%2%4%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運輸費用圖表14:2021年味知香預制菜成本構成62%26%8%4%肉類魚蝦調味品果蔬糧油圖表15:2021年預制菜原料類別占比 上游玩家中游玩家下游玩家上游資源企業專業預制菜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餐飲企業零售企業代表企
31、業公司基因食品生產型產品打造型產品打造型服務驅動型零售運營型入局方式利用現有資源布局食品加工制造業從0到1搭建品牌、產品和渠道搭建預制菜產品線,拓展新品類產品依托現有餐飲資源,研制開發預制菜依托現有平臺及流量,以經銷方式售賣預制菜產品特色肉禽產品深加工聚焦特色菜品,主打大單品聚焦特色菜品,主打大單品以門店菜還原為主豐富度高、品類多產品供應自建工廠,產業鏈協同自建工廠/代工廠自建工廠/代工廠依托自有中央廚房第三方品牌品牌效應品牌投入少,B端為主品牌投入高且區域集中品牌投入高品牌投入少無需特殊投入優勢原材料把控、成本優勢、渠道優勢、生產經驗產品成熟、專業度高、客群積累、渠道優勢產能及渠道優勢、冷鏈
32、基礎設施、品牌知名度客戶群穩定、品牌力突出、產品研發優勢品牌力強、運營銷售能力強劣勢產品研發經驗不足、品牌力偏弱、C端觸達難體量小、品牌力弱、產品渠道開發阻力大產品研發能力欠缺、SKU過多難以管理渠道劣勢、成本管控能力弱品控能力弱、渠道單一、自建冷鏈物流投入高預制菜的五類玩家:中游生產環節玩家多樣,既有上游原料生產商和下游零售渠道商參與,也有專業預制菜企業、餐飲企業自建央廚、速凍食品企業等參與。競爭格局:雖然我國預制菜行業已經初具規模,但相較發達市場而言整體還較為落后,仍然存在銷售區域小、地域特征明顯、參與者眾多、行業集中度低、規模以上企業較少等問題,70%以上的預制菜加工企業仍處于小、弱、散
33、的狀態,不少是個體工商戶或采用作坊式生產加工模式的小微企業,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預制菜行業cr10(前十公司市場占比)僅14.23%。優劣勢對比:上游玩家具有成本、渠道優勢,但產品研發能力、品牌力相對薄弱;中游玩家產品、品牌、盈利能力差異性較大;下游玩家品牌力和運營能力強。圖表16:預制菜生產商對比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艾媒咨詢、町芒研究院、行行查研究中心、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2.2 中游:預制菜生產商 圖表18:B端市場分類及占比圖表17:預制菜銷售渠道資料來源:億歐數據、頭豹研究所、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2.3 下游:預制菜零售渠道B端為主、C端為輔的消費結構:下游終端以餐飲和零售市場為主,
34、B端市場主要是指預制菜流入到餐飲、商超和企業團餐等使用場景中,該部分消費者并不是最終消費者,而是由B端加工成成品銷售給個人消費者。根據億歐數據統計,中國預制菜食材B端和C端的份額占比是8:2。B/C端雙渠道高增,景氣度攀升:B端方面,大型商超及餐飲企業承擔渠道重要角色,餐飲企業是預制菜消費的主賽道;C端方面,大型商超、便利店、外賣直接觸達消費者,是預制菜銷售的重要渠道,而新零售和電商直播平臺正在刺激C端消費新活力。B端產業升級需求+C端飲食習慣改善+新零售模式三重共振,餐飲企業是下游市場的主力軍;商超、便利店則是預制菜的重要渠道;新零售(生鮮電商、社區團購、新型火鍋超市)和直播平臺正逐漸成為預
35、制菜新的銷售渠道,多因驅動B/C端需求持續高漲。采購市場采購周期供應商物流貨品小型B端農貿市場/電商短不固定外包物流專一中型B端批發市場/電商中較為固定內部/外包物流部分專一大型B端專業市場/經銷商長固定內部/外包物流較為多樣圖表19:多因驅動預制菜市場規模高增新零售模式B端產業升級需求C端飲食習慣改善未來預制菜市場規模傳統零售新零售C端渠道消費者B端渠道大型商超團餐餐飲酒店農貿市場小飯館大型B端批發市場中型B端電商平臺小型B端個人家庭直播電商鄉廚商場超市線下門店社區團購生鮮電商內容電商外賣便利店 CONTENTS目錄1預制菜:餐桌上的“新寵”,真香出圈324產業鏈: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
36、續擴容驅動因素:“B端+C端”需求雙增,供給端優化升級投資建議及相關公司梳理 3.2 驅動因素供給端&需求端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需求端供給端產業化原料驅動因素標準化產品品類研發保鮮升級運輸冷鏈存運B端C端連鎖化率降本增效新零售方便快捷性價比高口味眾多集約化自建物流外賣速配品類繁多企業資本涌入政策扶持行業規范適用場景:酒店、飯店、電商、商超、鄉廚、團餐、外賣等適用場景:年輕小家庭、朋友聚會、單身群體、老年群體等圖表20:預制菜供給端和需求端驅動因素匯總 資料來源:2022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企查查、行行查、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3.1.1 供給端:資本加速涌入,助推行業快速發展 資本加速
37、涌入,角逐千億藍海市場。目前,資本加速進入預制菜、餐飲供應鏈趨勢明顯,為預制菜行業注入新鮮血液,促使預制菜行業產能加速擴張,產業鏈更加完善。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2021年至 2022年上半年我國預制菜行業融資事件20余起,融資金額達數百億元,預制菜品類融資金額占餐飲行業融資金額的10%左右。除了珍味小梅園、鍋圈、望家歡等預制菜品牌頻頻獲得融資,預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也于 2021年4月27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目前已經有大量資本涌入預制菜領域,包括厚生、紅杉、高瓴、IDG 資本、源碼資本等頭部大咖。圖表21:2021-2022年中國制菜菜行業融資統計情況品牌融資時間融資輪次主要投資方品珍科技2
38、022.9Pre-A輪中楷投資浩林創億2022.8天使輪抖山資本花花食界2022.7天使輪泥藕資本珍味小梅園2022.5戰略融資德聚兄弟2022.1B+輪百度風投、鼎翔資本、零一創投2022.1B輪星陀資本、清科資管、虢盛資本零一創投、德聚兄弟2021.3A輪虢盛資本聯舌功坊2022.4天使輪天使投資人趙雨潤嶺頭物滿鮮2022.4天使輪富能投資銀食2022.1天使輪險峰K2vc饞心尖2022.1天使輪道合鼎盛品牌融資時間融資輪次主要投資方麥子媽2021.10戰略投資元氣森林懶熊火鍋2021.8A+輪山景資本2021.3A輪字節跳動鮮物志2021.8A輪引溪資本舌尖工坊2021.8A輪盈科資本小
39、牛凱西2021.8A輪廣發信德鍋圈2021.8D+輪茅臺建信基金、物美2021.3D輪招銀國際、天圖投資味捷2021.7A輪興旺資本尋味師2021.7天使輪天圖投資、源碼資本叮叮袋2021.7天使輪青山資本猴爺餐飲2021.7A輪湖南希言三餐有料2021.6A+輪眾海投資、梅花創投輕烹烹2021.6A輪月恒資本凍師傅2021.6A輪平陽景行、國金創投、信天創投飛熊領鮮2021.5A輪源嘉控股、同創偉業、青島財富中心王家渡2021.3A輪復星創富、番茄資本勁面堂2021.3A+輪小紅書、新世相味知香2021.3IPO-望家飲2021.2B+輪中信產業基金、自明資本、陰山資本、葆潤控股集團牛癡餐飲
40、2021.2天使輪IDG資本木味鮮物2021.1Pre-A輪小紅書愛燒飯2021.1天使輪嘉御資本 資料來源:中物聯冷鏈委、艾媒數據、德勤、CCFA、華興資本,中航證券研究所3.1.2 供給端:冷鏈物流提效升級,筑牢預制菜行業發展基石圖表22:中國冷鏈物流時效(以順豐冷鏈為例)冷鏈物流基建規模持續擴大:預制菜對食材保鮮程度要求較高,速凍技術的技術精進使預制菜的保鮮時長更久,冷鏈物流的提效增速擴大了短保類食品的配送范圍,減少了生鮮產品的損耗率,保障了預制菜品的新鮮度,是預制菜行業邁向標準化、產業化的重要前提條件,保證了餐飲食材在運輸、倉儲環節的品質,滿足了消費者對口感和體驗的高品質要求。艾媒數據
41、顯示,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5699億元,冷庫總容量達5224萬噸,2020年冷藏車保有量達28萬輛,冷鏈物流及倉儲體系穩步發展。225025503035378048505699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圖表24:2016-2021年中國冷庫總容量和冷藏車保有量次日達+2天到+3天到+4天到400公里以內400-800公里800-1500公里1500+公里30353609430745974926522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冷庫總容量(萬噸)12141822283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冷藏車保有量(萬輛)圖表
42、23:2016-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淘寶、CCFA、華興資本、消費者商報、德勤,中航證券研究所3.1.3 供給端:食品工藝不斷精進,預制菜品類擴充空間大圖表25:預制菜品類繁多圖表26:冷凍技術更迭上游生產效率提升:農業與食品的工業化推動餐飲行業變革。每一次底層生態要素的改變都推動著人類的餐食制作和就餐方式變化,預制菜以農產品為原料,是城市化和食品工業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我國農業機械化率不斷提升,農作物耕、種、收的綜合機械化率從2015年的64%提升至2020年的71%,為預制菜源頭原料的穩定供應提供了先決條件。根據德勤數據,近20年,城市化、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推動
43、餐飲在食品消費市場滲透率達到40%;其后,信息化、食品工業化(隨之而來的常溫料理包)帶來了外賣的興起,經過近10年的發展,外賣相較餐飲堂食的滲透率達到15%以上。菜品研發水平提升:不斷豐富預制菜的品類和提升美味度。隨著研發水平的進步,預制菜口味和品質相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口味已經接近餐廳水平,品類越來越豐富,有望進一步打開B端和C端的多場景消費市場。據餐飲行業研發人員介紹,從烹調方式來看,10%80%的中式餐系都可以轉化為預制菜(炫、煮、炒、燜、拌飯、炒飯、拌面)等,前提是原料可以得到保證;剩下20%30%菜系沒法做,比如說干鍋類(完全沒有湯汁,如干鍋蝦、牛蛙等)。冷凍技術水平提升:鎖住食物
44、鮮美的口感。液氮冷凍技術堪稱鎖鮮神器,超快的冷凍速度既能保持食物的口感,又能避免長途運輸生鮮食材的傷亡損耗,目前被迅速、廣泛應用于魚、蝦、螃蟹、雞、鴨、肉(牛、羊等)、水果(楊梅、荔枝等)、蔬菜及各種預制食品(牛排、生魚片、肉丸子、炸蝦、肉餅、漢堡包、比薩餅、蛋制品、湯料等)的冷凍中。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零下18攝氏度快速冷凍零下120攝氏度以下液氮速凍液氮速凍后使用水霧技術,迅速成膜 資料來源:美團、中國商報,中航證券研究所3.2.1 需求端(B端):餐飲連鎖化逐年提升,倒逼企業供應鏈變革中國餐飲連鎖化率逐年提升,菜品標準化需求日益增長,加速推動預制菜的B端應用。疫情期間,線下餐飲行業受重創,
45、頭部連鎖企業具備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和供應鏈管理能力。據統計,2020年中國餐飲品牌零售額CR5僅5.9%,與發達國家比較尚有較大差距(全球CR524.4%,美國30.8%,日本35.3%)。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連鎖化率為12.8%,2021年提高至18%,餐飲連鎖化趨勢更為明顯。但對比發達國家,我國餐飲行業的連鎖化率仍較低,2021年,美國和日本餐飲連鎖化率分別為58.3%和50.8%,中國連鎖化率提升空間仍較大。后疫情時代,中小型企業加速出清,連鎖化企業具備更好的抗風險能力和品牌溢價能力,而預制菜具備成本低、標準化程度高的優勢,可以助力連鎖企業在擴張過程中不斷提升供應鏈管理和餐廳運營的效率,
46、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圖表27:中國餐飲連鎖化率提升圖表28:2021年中日美餐飲連鎖化率對比圖表29:餐飲連鎖化影響因子12.8%13.3%15.0%18.0%2018201920202021中國餐飲連鎖化率18.0%50.8%58.3%中國日本美國餐飲連鎖化率食材標準化程度餐飲連鎖化供應鏈管理效率餐廳的經營效率 資料來源:行行查,中航證券研究所3.2.1 需求端(B端):中央廚房提效增速,是餐飲企業供應鏈變革的核心環節中央廚房處于預制菜供應鏈承上啟下的核心位置:中央廚房將菜品用冷藏車統一向全部直營店配送,已經成為餐飲產業完善連鎖經營體系、實現物流系統化與規模經營有機結合的有效途徑。餐飲連鎖背
47、后主要是中央廚房在支撐,即在中央廚房/工廠里對食材進一步工業化處理,再以料理包的形式配送到各大門店,符合餐飲業工業化、現代化發展趨勢,為預制菜行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市場空間。在B端和C端的雙層需求推動下,餐飲產業鏈不斷升級:通過類似中央廚房等工廠的大量預制菜的工業化生產制造,簡化了廚房烹飪環節,從而降低烹飪成本,提高烹飪效率。圖表30:預制菜產業對餐飲供應鏈的積極影響食品原材料生產及初步工業處理蔬菜水果肉禽類水產調味料通過代理、批發商等渠道進行食材供應餐飲制造廠商、店鋪等農貿市場、商超等終端用戶成品菜肴直接食用生鮮食材自主烹飪預制菜配送商商超電商外賣農貿市場便利店餐飲消費推動上游更具計劃性,更加
48、標準化、集約化產業多元化渠道多樣化中央廚房生產環節預處理環節洗菜切菜人工修型/機械化切割烹飪環節定配方人工炒制復合中式調味料普及時間、溫度包裝環節菜品分裝冷凍儲存包裝自動化液氮冷凍技術人工化程度高機械化 資料來源:頭豹研究院、CCFA、華興資本,中航證券研究所3.2.1 需求端(B端):預制菜實現菜品標準化供應,利于餐飲企業降本增效圖表31:受訪餐廳成本的占比情況預制菜利于餐飲企業降本增效,改善成本結構,提升利潤率:對于餐廳來說,成本中占比較高的是原料、房屋租賃和人力費用。預制菜實現菜品標準化供應,有效減少B端餐飲店的食材成本、人工成本和后廚面積,幫助餐飲店提升利潤率水平,同時有效縮短出菜時間
49、,提升餐廳經營效率,符合品牌化預制菜企業的規?;l展需求。近年來,連鎖餐飲企業中預制菜使用比例已經較高,鄉村基、真功夫、吉野家、西貝等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占比高達 80%以上。參照日本預制菜市場發展歷程,先B端后C端:80-90 年代,日本 ToB 端先行主要原因是,餐飲需求及餐飲連鎖化率提升驅動連鎖企業保證菜品口味一致性、提升經營效率、加大對標準化食材的生產投入。根據日本統計局和國稅廳數據,1980-1990 年日本城市商業地價指數增長 100%,員工月薪增長 40%,餐飲企業面臨降成本壓力,而標準化食材正能滿足餐飲企業降本提效需求:一是標準化食材能夠減少人工需求和廚房面積,減少房租和人工成本
50、;二是相比于傳統食材,標準化食材能夠大幅縮減操作流程,提高烹飪效率。1%4%7%38%27%13%10%2%5%8%34%27%13%10%能源雜費房屋租賃成本人工成本食材成本平臺抽成平臺促銷包裝費用直接購買原材料使用預制菜圖表32:各成本占營業收入比例4%21%11%40%3%21%能源成本人力成本房租及物業成本原材料進貨成本稅費合計三項費用0%10%20%30%40%50%能源成本人力成本房租及物業成本原材料進貨成本稅費合計三項費用圖表33:日本預制菜成長期B端先于C端放量,成熟期C端保持穩定增長圖表34:日本80年代房租、人工成本大幅提升 資料來源:央廣網,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3.2.1
51、需求端(B端):餐飲企業發力預制菜,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圖表35:西貝高度復刻中式八大菜系餐飲企業開始涉足預制菜,預制菜食品營收增長迅速,成為傳統餐飲企業新的盈利增長點。自疫情以來,由于部分地區堂食受到影響,許多餐飲企業開始重視預包裝食品及半成品業務,成為餐飲企業在主營業務之外的重要探索路徑。根據CCFA樣本企業填報的調研數據,目前有 81%的樣本企業表示其預包裝食品及半成品銷售額增長在 25%以內,有 9%的樣本企業表示其預包裝食品及半成品銷售額增長在 25%到50%之間,剩余近 9%的樣本企業表示其預包裝食品及半成品銷售額增長超過 100%。以西貝模式為例:西貝推出了美食市集新模式,計劃將市集
52、模式的餐飲店作為推廣賈國龍功夫菜的新渠道。2021年3月底,賈國龍功夫菜以店中店的形式在全國300多家西貝門店里全面鋪開,每個門店單獨設立功夫菜的檔口,消費者可以現場選菜,門店加熱后直接堂食,也可以選購完帶回家。同時,開辟天貓、京東、小程序官方商城、私域為主的線上渠道,加上自有門店、盒馬等新零售等線下渠道,賈國龍功夫菜的零售渠道架構正式搭建完成。門店不再主打西北菜與八大菜系,而是針對“一人食”的工作餐和家庭聚餐場景下的家常菜,推出了小碗菜、下飯菜、小吃等產品,其門頭設計可見“66道經典中國菜”的slogan,人均消費也由近百元降至65元左右。圖表36:西貝美食集市模式-賈國龍功夫菜零售渠道架構
53、功夫菜檔口西貝所有門店設立消費者現場選菜堂食盒馬等門店線下渠道線上渠道電商外賣官方小程序消費者線上選菜打包帶走加熱外賣/快遞配送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021年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國家信息中心、團餐謀,中航證券研究所3.2.1 需求端(B端):提升出餐效率,適用于團餐、外賣、鄉廚等多元場景圖表37:2016-2022年中國外賣行業市場變化及預測預制菜簡化出餐流程,解決出餐慢、烹飪復雜等痛點。中餐烹飪過程繁復、出餐效率低,引入預制菜大大縮短了洗、切、腌制等相對費時的菜品準備環節,從而有助于提升出餐率與翻臺率,也降低了顧客等待時間,助力餐飲企業提高顧客滿意度,外賣、團餐、鄉廚等多元化餐飲場
54、景將是未來B端需求的新增長點。外賣市場:近年來,中國外賣行業快速增長。2021中國外賣餐飲市場規模達8117億元,同比增長22.13%;在線外賣收入占全國餐飲業收入比重約為21.4%,同比提高4.5個百分點。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22年中國外賣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將達9417.4億元。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無接觸配送的旺盛需求進一步推動了外賣銷量,而方便快捷的屬性滿足了更多都市年輕人的生活需求,未來市場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團餐市場:根據團餐謀發布的2022中國團餐行業發展報告統計分析顯示:目前中國團餐業市場規模約1.8萬億,預計2026年將達到3.6萬億左右,復合增速15%,高于餐飲行業整體增速。
55、受疫情催化,集體配餐、企業團餐/團餐外賣需求大幅上漲,新興企業、社餐/食品加工等跨界團餐企業紛紛將觸角伸至團餐市場。鄉廚市場:目前鄉鎮仍保留著紅白喜事的大家族聚集型就餐模式,此類鄉廚場景品類較固定且量大,具有口碑效應或成功實現區域化的預制菜企業有望在這個特殊場景實現突圍。1663274142505779664681179417.44.6%7.6%10.9%12.8%16.9%21.4%25.6%0.0%5.0%10.0%15.0%20.0%25.0%3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
56、22E外賣收入(億元)占餐飲業收入比重7628915411900129001555215300178202049323567271023116735842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團餐市場規模(億元)GAGR15.2%GAGR15.0%圖表38:2015-2026E年中國團餐業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艾媒咨詢、國家統計局、頭豹研究院、國家統計局、德勤,中航研究所3.2.2 需求端(C端):受一線年輕消費者青睞,方便快捷是主要購買原因預
57、制菜消費者畫像:C端主要是個人和家庭消費者,消費者城市分布:一二線城市消費群體居多,一線城市占比超過50%;消費者年齡分布:以中青年為主,21-40歲消費群體占比超過80%。預制菜消費目的:艾媒調研數據顯示,近七成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的目的是節省時間,其次是美味可口和體驗嘗鮮。在“宅經濟”的趨勢之下,預制菜本質是減少菜品加工程序,方便消費者更快捷地享用美食,同時相較于外出用餐和點外賣的花費都更低,更加推動了預制菜行業的快速發展,C端滲透率提升空間較大。預制菜銷量大增:據商務大數據監測,2021網上年貨節啟動以來,全國網絡零售額超5100億元,在線餐飲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40%。重點監測在線餐飲
58、平臺年夜飯系列商品銷售額比去年春節同期增長96%,其中,半成品、特色年菜、年夜飯分別增長380%、110%和70%以上。百度指數顯示,2022年預制菜相關搜索同比上漲877%,其中“95后”群體搜索占比超三成。2022年上半年,京東預制菜成交額同比增長170%。根據德勤報告,在預制菜領域,我國目前的人均消費量仍較低,尚不足10kg,而在較成熟的日本市場,人均消費量已達25kg,我國預制菜賽道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可供釋放。13.5%23.3%24.7%26.3%29.2%30.8%31.1%42.1%71.7%安全衛生因疫情不想外出就餐不喜歡自己做飯不會做飯比外賣健康價格實惠體驗嘗鮮美味可口方便快
59、捷圖表40:2022年7月中國消費者購買預制菜產品目的56%24%20%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43%38%19%21-30歲31-41歲41歲以上圖表39:2022年中國購買預制菜消費者畫像(地區&年齡)圖表41:2022年消費者首次購買預制菜花費金額12.0%52.0%32.0%3.5%0.5%少于1次1-2次3-4次5-6次每天5.7%8.5%25.6%40.7%19.5%51元以上41-50元31-40元21-30元20元以下圖表42:2022年消費者一周購買預制菜頻次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頭豹研究院、德勤,中航證券研究所3.2.2 需求端(C端):家庭消費場景豐富,疫情加速提升滲透
60、率圖表46:傳統料理包 VS 預制菜預制菜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多元餐飲需求:方便快捷:預制菜操作方便快捷,適用都市快節奏生活;適用人群廣泛:越來越多的女性加入職場,壓縮了大量的做飯時間,導致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群體不斷擴大,而且中國家庭逐漸趨于二人戶甚至是一人戶的模式,沒時間做飯或不愿意做飯的個人和家庭越來越多,同時,老年人群體對于簡化就餐流程需求也逐漸提升,預制菜的適用人群范圍不斷拓寬;預制菜品類豐富:預制菜幾乎涵蓋了大部分中國菜系,適用于家庭大聚餐、朋友聚會、外出露營等多元場景,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多樣口味,且伴隨預制菜研發工藝日益精進,在食品安全和營養均衡搭配方面也在不斷改進。疫情之下,受限
61、于線下就餐,預制菜C端滲透率顯著提高。疫情提升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知和接受程度,根據德勤消費者問卷調研結果顯示,未來超40%的消費者將提高對預制菜的購買頻次;同時,疫情反復造成堂食驟降,餐飲企業面臨門面空置壓力,部分企業嘗試推出預制菜產品以增加銷售回款,新零售業務打開新的盈利空間,這一舉動也有助于加深消費者對預制菜的了解和認知。2.862.772.72.622.5320172018201920202021圖表43:2017-2021年中國平均每戶人口數量(單位:人)圖表45:預制菜滿足多元餐飲需求傳統料理包預制菜品烹飪簡易度烹飪方式非常簡單,所需時間非常短烹飪方式較簡單,所需時間較短可保存時間較
62、長一般食材成本非常低較低健康度大量添加劑延長保存時間可能含亞硝酸鹽用戶群體低端餐飲和年輕人為主To B為主,C端消費者主要是“宅經濟”年輕人13%14%16%17%18%25%25%26%27%28%30%30%62%60%57%55%52%45%0%20%40%60%80%1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一人戶二人戶其他圖表44:中國家庭戶均人口結構方便快捷適用人群廣品類豐富預制菜快節奏生活/宅經濟主婦/老年人/年輕人/家庭家庭聚餐/健康安全/聚會多元化需求 資料來源: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3.2.2 需求端(C端):社交電商+新零售系統,構筑社交新零售生態社交電商:對“
63、人、貨、場”的營銷重構,精準觸達用戶提升ROI引發興趣-觸達渠道-促進購買-購買轉化-分享裂變人:通過社交網絡實現裂變式傳播,人人參與,用戶既是購買者,也是推廣者;貨:基于用戶個體的去中心化傳播網絡,激活更多長尾商品的購買需求;場:社交網絡下從主動搜索式購物到非計劃性發現式購物,降本增效,轉化率高。社交新零售:既融合了社交工具,又兼具新零售的流量思維,它是一種線下和線上相結合的運營模式新渠道:電商與實體店的結合,線上線下互融互通;優勢:核心本質還是在于“高效服務消費者”。圖表47:電商模式的演進抖音淘寶營銷方式小紅書快手新浪微博Bilibili微信平臺直播圖文短視頻植入平臺渠道圖表48:新媒體
64、營銷方式和渠道電商1.0電商2.0電商3.0“人”找“貨”“貨”找“人”重構“人、貨、場”中心化去中心化流量驅動/傳統電商/千人一面主動搜索+計劃性需求數據驅動移動電商千人千面用戶基礎信息行為數據推薦被動銷售屬性社交裂變私域+公域激活非計劃性需求內容推薦直播+內容電商精準營銷圖表49:新零售平臺新零售新零售外賣外賣社區社區團購團購生鮮生鮮電商電商社交社交電商電商綜合綜合電商電商商超商超便利店便利店無人無人零售零售 CONTENTS目錄1預制菜:餐桌上的“新寵”,真香出圈324產業鏈:上中游雙向滲透,下游市場持續擴容驅動因素:“B端+C端”需求雙增,供給端優化升級投資建議及相關公司梳理 資料來源
65、:中航證券研究所4.1 趨勢研判圖表50:中國預制菜行業趨勢判斷圖表51:中國預制菜行業的瓶頸趨勢一:品牌連鎖化率提升,市場集中度提高趨勢二: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降本增效是核心趨勢三:重視研發能力,提升口味還原度趨勢四:優選大單品策略,聚力深耕垂直賽道趨勢五:餐飲零售化,線上線下互融互通趨勢六:構建標準體系,促進行業規范化發展中國菜系龐大,眾口難調中國菜系烹飪繁雜,還原難度高國內餐飲行業標準化體系欠缺國內預制菜企業區域特性明顯行業標準喜提構建的完善進入門檻低,參與者眾多規劃化企業少,行業集中度低冷鏈布局仍需完善行業痛點 投資建議:中國預制菜行業剛剛起步,伴隨著中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的完善,產品供
66、給的不斷豐富,B/C端市場呈現需求雙旺的增長態勢。從客群看,預制菜市場目前以B端為主,B端(餐飲企業)與C端(個人消費)占比為82。B端來看,市場相對成熟,中國餐飲連鎖率較美日市場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疫情的爆發倒逼傳統餐飲企業降本增效,預制菜具備成本低、標準化程度高的優勢,可以助力連鎖企業在擴張過程中減少人工成本、后廚面積,提升出餐效率,保證口味穩定,提升食品安全質量保證,不斷提升整體盈利水平,此外,外賣、團餐、鄉廚等多元化餐飲場景成為B端需求的新增量;C端來看,市場仍處于導入期,預制菜操作方便快捷,適用都市快節奏生活,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多元餐飲需求,同時,受疫情的影響,居民外出就餐受限,預
67、制菜需求激增,C端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中,未來有望引領行業的新增長。在餐飲業降本增效及標準化需求上升的背景下,預制菜行業依托新型社交電商營銷渠道,疊加BC兩端的供需共振,有望釋放更大的增長潛能,建議緊抓三條投資主線:1)具備優勢原材料資源的上游企業,建議關注安井食品、圣農發展、國聯水產、雙匯發展、龍大美食;2)具備優異供應鏈管理能力的專業預制菜企業,建議關注千味央廚、味知香;3)發力預制菜新增量的餐飲企業,建議關注:同慶樓、廣州酒家、金陵飯店。圖表52:預制菜行業重點關注公司級盈利預測資料來源:wind、封面新聞、中國烹飪協會、艾媒、新華財經,中航證券研究所(2022.10.12,預測值為win
68、d一致預測值)4.2 投資主線代碼公司收盤價(元)總市值(億元)歸母凈利潤(億元)PE2022E2023E2024E2022E2023E2024E603345.SH安井食品154.35452.7010.1213.0316.2344.7434.7427.88002299.SZ圣農發展21.70269.894.4114.7119.5161.2018.3513.83300094.SZ國聯水產4.9344.980.891.592.0950.5628.2221.56000895.SZ雙匯發展24.33842.9560.8566.5373.6113.8512.6711.45002726.SZ龍大美食9.4
69、3101.701.002.934.70101.9534.6921.63001215.SZ千味央廚51.2044.381.041.371.7942.9632.5424.83605089.SH味知香50.0050.001.561.962.4532.0825.5020.40002466.SZ天齊鋰業102.001,602.67196.77214.72228.628.517.807.32603043.SH廣州酒家21.06119.466.387.669.1718.7215.6013.03601007.SH金陵飯店7.0527.500.671.462.0941.0818.8113.15 類型品牌成立時間
70、進軍預制菜時間主營業務預制菜產品類型渠道2021年預制菜營業收入/占比上游玩家上游資源企業國聯水產20012016水產食品(包含預制菜)、飼料水煮、裹粉、謎面、調理、火鍋燒烤等系列B/C端均有,直營為主,經銷為輔8.41億元/18.80%雙匯發展19982021屠宰、肉制品加工酥肉、蒜香排骨、東坡肉等主要通過商超、農貿批發、餐飲-新希望19982015飼料、養殖、貿易、肉制品小酥肉、香酥鴨、鮮蒜腸、等家常美食B/C端均有,以批發、經銷為主90.4億元/7.16%圣農發展20062021肉雞養殖、食品深加工熟制菜肴、調理半成品等B端為主,供貨給餐飲集團、電商平臺等-龍大美食20032021屠宰、
71、食品、貿易小酥肉等預制半成品/成品、家宴禮盒系列B/C均有,包括連鎖餐飲集團、電商等11.82億元/6.06%下游玩家零售企業永輝超市-群馬到家20012021食品用品、生鮮及加工速凍熟制品,含金湯酸菜魚、外婆紅燒肉等網紅單品直營門店銷售,線上/下同步上市-叮咚買菜20172021線上產品和服務凈菜、即熱硬菜等線上平臺To C-美團-象大廚20192021線上產品和服務眉州東坡、陶陶居等第三方品牌推出的預制菜品線上平臺To C-京東生鮮20152017線下開店、線上產品和服務傳統硬菜、單品菜肴等實體店+線上平臺-上游上市公司:農業企業依托農畜產品積累和豐富銷售渠道,在預制菜發展方面具備先發優勢
72、,提前布局預制菜的【國聯水產】和【新希望】已具一定營收規模,2021年入局的【龍大美食】亦在原有產業鏈加持下實現年營收超十億元,伴隨預制菜行業發展,未來入局預制菜上游企業可能會持續增加。下游上市公司:下游零售企業產品豐富度高,輕資產運營為主,巨大平臺流量帶動銷量持續高增,2022年上半年【京東】預制菜同比增長170%。圖表53:預制菜部分上市公司(上/下游)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同花順iFinD、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4.3 相關上市公司 類型品牌成立時間進軍預制菜時間主營業務預制菜產品類型渠道2021年預制菜營業收入/占比中游玩家專業預制菜企業味知香20082008預制菜生產、銷售肉禽類、水產類
73、等數百種菜品B/C端均有,線下經銷為主,線上電商為主7.54億元/98.61%速凍食品企業三全食品20012021速凍冷藏面米制品、速凍冷藏調制食品預制食材、菜肴、菜飯等C端為主,B端發展中7.46億元/10.74%千味央廚20122021油炸類、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油炸類、烘焙類、蒸煮類、菜肴類及其他B端為主,為百勝等大客戶定制研發12.74%/100%安井食品20012020速凍菜肴、魚糜、肉制品、面米、農副產品等速凍菜肴、魚糜、肉制品等B/C均有70.49億元/76.02%餐飲企業海底撈(蜀海)19942019食材采購、菜品定制化研發等食材供應鏈方案21年推出“開飯了”系列,現有
74、20多種產品To B-廣州酒家19352021速凍食品、餐飲業務、月餅系列等自烹飪大廚系列,粵菜特色食品等To C為主,線上線下均有8.48億元/20.85%同慶樓19252021餐飲、酒店、食品“名廚菜”、自熱飯系列B/C均有,線上線下均有0.15億元/0.01%全聚德18642021餐飲、商品銷售、租賃預制菜肴、預包裝熟食主推線上C端渠道-中游上市公司:與預制菜生產制造為主,較少涉及上游原材料提供和下游銷售平臺搭建,主要包括專業預制菜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餐飲企業。專業生產商&速凍食品企業:產品型思維+營銷思維+規模生產能力建立企業差異化競爭優勢,預制菜行業龍頭【味知香】已深耕十余年,并于2
75、021年成功上市;速凍食品企業因原業務與預制菜關聯度高,多企業現已成功轉型并持續發力預制菜行業,未來有望成為該行業有力競爭者。餐飲企業:品牌力附加的消費者認可度和忠誠度,疊加中央廚房布局和自帶菜品研發能力,使得餐飲企業進軍預制菜行業順理成章,【海底撈】餐飲供應鏈子公司蜀海服務包括海底撈、太二酸菜魚在內的2000余家餐飲連鎖品牌,B端認可度+品牌銷售能力共驅預制菜發展,【廣州酒家】、【同慶樓】、【全聚德】等老字號餐飲企業也依托現有業務開始進軍預制菜行業。圖表54:預制菜行業部分上市公司(中游)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同花順iFinD、中航證券研究所整理4.3 相關上市公司 4.4 風險提示新冠疫情
76、的不確定性原料價格波動風險食品安全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消費者需求不及預期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免責聲明本報告并非針對意圖送發或為任何就送發、發布、可得到或使用本報告而使中航證券有限公司及其關聯公司違反當地的法律或法規或可致使中航證券受制于法律或法規的任何地區、國家或其它管轄區域的公民或居民。除非另有顯示,否則此報告中的材料的版權屬于中航證券。未經中航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發送、復印本報告的材料、內容或其復印本給予任何其他人。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給閣下作參考之用,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或認購證券或其他金融票據的邀請或向他人作出邀請。中航證券未有采取行動以確保于本報告
77、中所指的證券適合個別的投資者。本報告的內容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而中航證券不會因接受本報告而視他們為客戶。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中航證券認為可靠,但中航證券并不能擔保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中航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任何責任,除非該等損失因明確的法律或法規而引致。投資者不能僅依靠本報告以取代行使獨立判斷。在不同時期,中航證券可發出其它與本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結論的報告。本報告及該等報告僅反映報告撰寫日分析師個人的不同設想、見解及分析方法。為免生疑,本報告所載的觀點并不代表中航證券及關聯公司的立場。中航證券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可參與或投資本報告所提及的發行人的
78、金融交易,向該等發行人提供服務或向他們要求給予生意,及或持有其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中航證券于法律容許下可于發送材料前使用此報告中所載資料或意見或他們所依據的研究或分析。分析師簡介裴伊凡(證券執業證書號:S0640516120002),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經濟學碩士,中航證券社會服務行業分析師,覆蓋互聯網傳媒、教育、醫美、免稅、餐飲、旅游等行業。分析師承諾負責本研究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證券分析師,在此申明,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過去不曾與、現在不與,未來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風險提示:投資者自主作出投資決策并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任何形式的分享證券投資收益或者分擔證券投資損失的書面或口頭承諾均為無效。我們設定的上市公司投資評級如下:買入:未來六個月的投資收益相對滬深300指數漲幅10%以上。持有:未來六個月的投資收益相對滬深300指數漲幅-10%-10%之間賣出:未來六個月的投資收益相對滬深300指數跌幅10%以上。我們設定的行業投資評級如下:增持:未來六個月行業增長水平高于同期滬深300指數。中性:未來六個月行業增長水平與同期滬深300指數相若。減持:未來六個月行業增長水平低于同期滬深300指數。行業評級與免責聲明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