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研究所:2023影響中國人居生活方式趨勢報告(6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有家研究所:2023影響中國人居生活方式趨勢報告(68頁).pdf(6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01 章 國人居住體驗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1.新時代下的生活趨勢 2.被疫情改變的生活方式 3.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百態 二、調研的目的意義 三、人群特征新態勢 1.居住生活:“采菊東籬下”的悠然生活追求 2.居住心態:拼盡全力“做個閑人”3.居住消費:錢花在刀刃上02 章 數據調研 一、調研方法 1.文獻整理法 2.調查問卷法 二、調研樣本分析 三、人群生活特征 1.生活滿意度 2.生活態度03 章 人居生活洞察 一、家居消費者洞察 1.家居消費趨勢洞察 2.家裝消費市場洞察 3.家裝消費風險洞察 二、家居生活場景洞察 1.烹飪料理場景 2.居家運動場景 3.放松治愈場景 三、家居衍生性需求
2、 1.關注健康,低碳生活 2.智慧家居,極客生活04 章 家居生活體驗趨勢 一、居住空間升級0202020606091010101215151515161717192222222729313133343535374141 1.當家作“主”:居住環境的改善需求 2.“鄉”親“鄉”愛:彎道實現美好生活方式 3.“多”能空間:居住空間的重新劃分 二、居住功能升級 1.?!爸恰睉姓褐悄芑木抡?2.治“愈”角落:做個“閑人”3.每日一“耕”:居家常態下的全民運動 三、居住風格趨勢 1.“精”“簡”人生:家裝風格個性化 2.居家“野”趣:會呼吸的房子 3.擁抱“綠”光:低碳環保意識崛起05 章
3、結論與思考414243444447495151545761國人居住體驗研究背景章2國人居住體驗研究背景章一、研究背景1.新時代下的生活趨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能源行業快速發展并躍升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消費國。但我國能源結構長期以煤為主,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要求緊迫。我國于 2020 年 9 月 22 日正式提出“雙碳”計劃,力爭 2030 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 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也是中國基于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將對我國產業發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在“雙碳”目標提出的兩年多以來,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在生態環境部發布的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202
4、2 年度報告中顯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 2021年相比 2005 年下降 50.8%,相比 2020 年下降 3.8%。規模以上工業中新能源產業表現突出,2021 年新能源汽車產量 367.7 萬輛,比上年增長 152.5%,光伏組件產量達 182 吉瓦(GW),連續 15 年位居全球首位。能源結構亦在持續優化,2021 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首超煤電,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16.6%,煤炭消費占比下降至 56.0%,“綠色能源”、“綠色生產”的發展勢頭方興未艾。國家大力倡導低碳消費,“雙碳”目標讓人們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逐漸形成。國務院最新發布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
5、35 年)提到要“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要健全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和推廣,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要發展節能低碳建筑,完善綠色采購機制,加大政府對低碳產品采購力度;要以綠色低碳循環理念規劃城鄉基礎建設,倡導綠色出行,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在中長期來看,綠色低碳循環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場景。低碳消費的初期成果已經比較明顯:出行方面,2021 年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超一千萬輛,全國新能源公交占比超過 71%,累計建成各類充電基礎設施 261.7 萬臺,“綠牌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出行方式。住房方面,截至 2021 年底,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 6%,累計建設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超過 1
6、390 萬平方米,累計建成綠色建筑 85 億平方米,“綠色居住”已不再停留在概念層面?!半p碳”生活: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3返鄉創業:縣域青年自我實現的“捷徑”2022 年是 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 2022 年)的收官之年。規劃 提出,到 2022 年,“鄉村振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探索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和經驗,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果?!闭咧С窒?,鄉村產業發展迅速。國家鄉村振興局數據顯示,截止 2022 年 8 月,已累計創建 140 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50 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300 多個農業產業強鎮、3600 多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7、,讓鄉村生活更有保障,鄉村內需擴大。社會民生、基礎設施方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礎醫療設備配備基本完善,教育也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下逐步提升。鄉村現代化方面,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等重大國策的實施下,鄉村逐漸實現城鎮化,內需進一步擴大,縣域產業也在不斷升級,縣域不斷引入城市消費的新業態新模式,縣鄉村三級物流節點逐漸配套完善,鄉村經濟形態逐步豐富,為返鄉創業打造了良好的氛圍。鄉村振興帶動起返鄉創業潮,推動鄉村生活升級?!笆奈濉鞭r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到 2025 年,培育 100 萬名農村創業帶頭人,返鄉入鄉創業人員 1500 萬人。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8、4 月,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超過 1100 萬。返鄉創業青年除了帶動鄉村產業興旺、生活富裕,也提升了鄉村生活居住水平,加快了鄉村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步伐。返鄉創業是現代青年用腳投票的結果。一線城市、省會、副省級城市等競爭激烈,大量高層次人才匯集于此,雖然就業、創業機會和項目總量多,但是相應的門檻也高,普通個體能夠爭取到的可能性較小,外來務工的縣域青年在這些大城市依然還是相對的弱勢群體。反觀縣域在鄉村振興的推動下,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逐步實現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同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為返鄉青年的創業和生活創造了條件,縣域內更合適的創業平臺和更舒適的生活吸引
9、著更多的青年返鄉。46.0 5.04.03.02.01.00.040.0%30.0%20.0%10.0%0.0%2000 2010 2020 2030E 2040E 2050E銀發生活:老有所依的社會構建我國正進入老齡化急速發展的階段。自 2000 年正式步入老齡社會,當下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七普數據顯示 2020 年我國 60 歲及以上人口約為 2.6 億人,占 18.6%。據預測,2022 年將進入老齡化技術發展階段,并在 40 年代進入中度老齡社會。當下我國老齡化呈現規模大、增速快、區域差異明顯和社會撫養壓力大的特征。一是規模大,據預測 2050 年我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將達
10、到 4.9 億,占全國 34.6%,占全球老年人口四分之一;二是增速快,中國僅經歷了 25 年,65 歲以上人口占比就從 7%上升到 14%,同一數字美國經歷了 69 年,法國經歷了 115 年;三是區域差異明顯,城市吸引著農村年輕人口,農村老齡化嚴重,且老人的收入、醫療、養老等水平普遍較低;四是社會撫養壓力大,預測 2053 年老年撫養比(70.8)和社會撫養比(103)達到峰值,即 100 個勞動力需要撫養 71 個老人和 32 個未成年人,年輕打工人的擔子將越來越重。國內養老服務有待發展,“老有所依”需要政府和服務商雙發力。當下的養老服務供給體系是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支撐、機構養
11、老為補充。養老機構企業目前主要有官辦官營、官辦民營、民辦民營三種模式,但面對碎片化的養老資源和多樣化的老年群體需求,區域內優劣質養老服務的整合成為考驗。社區養老服務普遍存在功能單一、信息化水平低、專業化程度低,而受制于當前“管辦不分”、市場開放度不足的狀況,養老服務難以整合升級。未來百萬億的銀發市場,需要體系化、個性化、專業化、信息化的養老服務支撐。據國家社科基金養老消費與養老產業發展研究課題組測算,到 2050 年,我國老年用品市場的規模將達到 100 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33%。應對如此龐大的未來市場,目前政企正著手對養老服務供給進行升級:一是完善養老法制體系,學習美國、日本等推動從
12、法律層面政策法規層面建起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二是劃分清楚政府和市場功能,提高市場化程度,根據老年群體的服務需求必要性提供分層服務;三是提升服務的專業性,加強專業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四是加強信息化,建立信息化養老服務平臺,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表 15元宇宙迅猛發展正當時。元宇宙(Metaverse)一詞誕生于 1992 年的科幻小說 雪崩,“Meta”表示超越,Verse 代表宇宙(universe),即“超越宇宙”的概念: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運行的人造空間,由 AR、VR、3D 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絡世界。北京大學陳剛教授與董浩宇博士界定了元宇宙的五大特征與屬性,分別為:社交與空間屬性、
13、科技賦能的超越延伸、人機與人工智能共創、真實感與現實映射性、交易與流通。近期全國各省紛紛發布計劃發展元宇宙,如浙江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 年)、河南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 年),在政策上支持元宇宙的快速建設。元宇宙的發展契合老人的陪伴需求。老齡化的加劇,更多的老年人選擇在老年社區度過晚年,減少對于成年子女的依賴。老人家長期處于一種與社會、他人相隔離的狀態,導致了社會孤立,極大的影響了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美國醫學類頂級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的研究結果表明,社會孤立和孤獨的老年婦女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增加 8%和 5%,而兩者兼備,風險會
14、上升至 13%至 27%。除此之外,老年社區中生活的人還面臨不同程度的認知障礙,更容易患抑郁癥和阿爾茲海默癥(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老年癡呆癥)。畢業于麻省理工大學的 Reed Hayes 和 Dennis Lally 發現 VR 技術可以讓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患者感到快樂,并在 2016 年創立了 Rendever,希望用 VR 技術為老年人創造新的生活體驗。最初 Rendever 的虛擬現實平臺通過 VR 和直播節目,在疫情中讓社區老年居民創造新的共享體驗。老人可以通過平臺回憶過去、履行、參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場景。Kyle Rand 表示這項技術正在“讓全球參與者生活的更美好,讓老年人重新融入世界”
15、。創建跨時空陪伴、互動平臺的 Rendever 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國家老齡化研究所(NIA)提供的價值200萬美元的撥款,成為了XRAwards22年度最佳虛擬現實解決方案類別的決賽選手,并且被 福布斯列入 CES2022 的 New XR Tech。Rendever 的成功為世界展示了元宇宙落地的更多可能性,讓更多的廠商可以著力通過元宇宙技術提供給不同年齡層社交互動、娛樂休閑的體驗,滿足他們跨時空的陪伴需求。元宇宙:跨時空的陪伴63.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百態國內外經濟環境復雜嚴峻,充滿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國際方面,疫情以及烏克蘭危機持續反復、全球通脹率達到幾十年來最高水平、大
16、多數地區金融環境收緊,全球經濟仍處于低迷狀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 月 11 日發布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 2023 年全球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至 2.7%,較 7 月預測值下調 0.2 個百分點。中國方面,2022 年上海封控兩個月、多地加強疫情防控限制,制造、物流和旅游等各行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中國 2022 年和 2023 年的 GDP 增長預期從七月的 3.3%和 4.6%,分別下調至 3.2%和 4.4%。國內外經濟的低迷造成就業形勢格外嚴峻。2022 年 10 月 24 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 9 月份就業市場數據,9 月份全國城鎮調查
17、失業率為 5.5%,比上月上升 0.2%。另外,雖然 9 月份16-24 歲人口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下滑至 17.9%,但仍然處于 2020 年以來的高位。經濟環境、就業形勢2.被疫情改變的生活方式2022 年是新冠疫情防控最嚴峻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非必要不出外”、“提倡居家辦公”等無數的政策或者倡議都在有形或無形地增加人們居家生活的時間。疫情期間,人們被迫接受從線下到線上、從集聚到居家的轉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把優先級讓出給了配合防疫。人類的悲喜各不共同,除了疫情被迫居家這種。各個年齡段都要在短時間適應居家的生活:“在家上網課”是 10 后中小學生疫情期間的“標配
18、”,準時上課打卡、完成作業一項都不漏;“電商直播選購”是眾多 00 后的新消費方式,疫情當前“逛商場”像是古老的詞匯;90 后朋友圈內容從疫情前的“Blue Monday”變成了“好想回公司上班”;80 后在家線上應對公司領導,線下還要督促孩子上網課做作業,紛紛戴上“痛苦面具”。常態化居家衍生了后疫情時代的居家生活場景。一是居家運動場景,人們在居家場景下,依然需要保持運動、增強體質,在有限的空間中“一平米健身”是近年新興的生活場景,只要一根跳繩、一個 iPad 或者一張瑜伽墊等就可以動起來;二是健康生活場景,人們對于家居環境衛生更加注重,對于水環境、空氣環境、飲食健康等更加注重,并且會購置凈水
19、器、空氣凈化器、體脂檢測器等健康環保相關產品;三是休閑放松場景,在辦公、上課、學習等環境就轉移到了家中,人們也需要在家居生活中有一塊屬于自己放松休閑的空間,可以閑下來暫時逃離每日需要應對的各種事務,釋放焦慮、抑郁的情緒。756.9%50.4%15.8%18.6%12.8%15.9%9.5%9.5%1.4%1.9%1.9%1.3%情緒“高壓鍋”:9000 萬新增焦慮患者畢業即失業,新晉“打工人”不好當。2022 屆高校畢業生高達 1076 萬人,同比增長 167 萬人,而 2000 年僅有 95 萬人,但就業崗位并沒有與之匹配。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 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數據顯示,2022 屆求
20、職畢業生獲得的 offer 的比例為 46.7%,低于 2021 年的62.8%,簽約率更是低至 15.4%。薪資方面,應屆畢業生平均簽約月薪為 6507 元,比 2021 年的 7395 元低 12%。工作類型方面,最多畢業生青睞穩定的“單位就業”,占畢業生去向的56.9%。受疫情影響,人們日常生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約,抑郁癥、焦慮癥患病率亦隨之大幅增長。中科院院士陸林在科創中國 院士開講的科普欄目中表示,新冠疫情對人類心理層面影響將持續至少 20 年。在他給出的數據顯示,疫情三年以來,全球新增超過 9000 萬焦慮癥患者,7000 萬抑郁癥患者,數億人出現失眠障礙問題。表 2表 3890%
21、81.6%4%68.4%24.8%22.0%32.3%82.1%4%71 4%26.0%25.9%29.8%82.0%1%69.1%27.9%29.8%25.5%87.1%1%70.1%28.1%31.7%20.5%81.6%4%68.4%24.8%22.0%32.3%逆消費主義:從“買買買”到“不要買”受疫情和整體經濟低迷的影響,大眾普遍的收入下降,市場呈現低消費欲望的狀態。豆瓣“不要買|消費主義逆行者”小組已經吸引了超過 23 萬組員,主要倡導“不盲目跟風,不被消費主義裹挾”。大家對“限時搶購”、“及時享受”、“清倉”等營銷話術不再感冒,網紅產品或網紅店更容易被消費者貼上“智商稅”的標簽。
22、消費者自己“做足功課”,不再盲目跟風。2021 青年消費調查報告關于“消費前,你會做攻略嗎”的問題,僅有 4.53%的受訪者表示“不做攻略”,大部分年輕群體會在消費前通過“小紅書、微博等社交平臺”或“B 站、抖音等視頻平臺”看測評、做攻略,確保不花冤枉錢;關于“各個年齡段消費者眼中,商品的哪些要素不值得多花錢”,在 00 后 80 后的各個年齡段中,“代言人”和“朋友都買”是最多人選擇的要素,分別占約 8 成和 7 成的受訪者選擇。這表明當下消費者趨向理性,“跟風”的沖動消費時代已經過去。柳葉刀發表的一篇綜述收集了世界上各個國家和地區自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心理疾病患者
23、的相關數據,詳細對比新冠疫情前后抑郁癥與焦慮癥患病率的不同。數據顯示:疫情導致 2020 年抑郁癥患病率增加了約 0.53 億,增長幅度達 27.6%,患病率上升至 3152.9/10萬;疫情導致 2020 年焦慮癥患病率增加了約 0.76 億,增加幅度約 25.6%,患病率上升為4802.4/10 萬。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今年 3 月發布的科學簡報顯示,在 COVID-19 大流行以來,年輕人、婦女群體精神健康受影響最嚴重。此外,女性受到的影響比男性更嚴重,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人群,更有可能出現精神障礙癥狀。表 49城市獨居青年:享受一個人的狂歡當下的“逆消費主義”,既不是壓抑“通過消費獲
24、得快樂”的欲望,也不是強行追求淳樸、簡潔和環保,為自己貼上“極簡生活方式”,而是回歸自身,在“真的需要”的前提下獲得消費體驗。報告關于“愿意為商品哪些特質多花錢”,使用體驗相關的“質量好”(35.7%)、“顏值高”(30.8%)等排名靠前;關于“你會因為哪些原因選擇復購”,“使用感好”(77.6%)排名最高,而“周圍人的認同”(3.2%)排名僅高于“有喜歡的明星代言”。這說明消費者還是會為商品的特質溢價買單,但決策點不是跟風消費,而是回歸自身的使用感受。獨居的生活增長趨勢明顯,城市青年是獨居生活的主要人群。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獨居的群體人數快速增長,獨居人口突破 9000 萬,并預測到 2
25、030 年獨居人口數量或將達到 1.5-2億人,獨居率或將超過 30%,其中 20-39 歲獨居青年或將從 2010 年的 1800 萬人增長至 2030年的 40007000 萬人。城市獨居青年群體作為主力人群,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階段性的收入限制的被動獨居,另一方面是不婚主義、單身主義的主動獨居。而近年來的低結婚率、低生育率使得后者的人群仍在不斷地增長。主動獨居的城市青年一般擁有較高的學歷、收入,對家居生活有更高的要求。這部分的獨居青年追求品質、健康、自由的居住生活狀態,與群居生活有明顯不同的需求:一是有更高的居住品質要求。獨居青年大部分為單身狀態,不用考慮家庭的開銷,或子女教育的問題,
26、更多是以租房的形式居住,可以在居住品質方面投入更多;二是具有強烈的社交需求。這部分群體雖然獨自居住,但擁有更多基于同圈子、同愛好的社交群體,有更多公共空間的社交需求;三是對生活服務的需求更高。不同于群居生活的家務分工,獨居青年會通過購買外賣、家政、維修等服務,滿足居住生活的需求。二、調研的目的意義研究中國居住體驗趨勢,了解人們對新時代下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推動社會生活方式的美學研究。居住體驗發展趨勢是居住者基于當下時代背景、社會環境的需求體現,居住者聚焦于自身生活方式需求,對居住體驗行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人們會對家居體驗提出不同的要求。深入研究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居
27、住體驗的追求,關注居住者當下需求以及追求變化,有利于居住體驗行業更迅速地作出市場反應,豐富社會生活方式的理論研究。10三、人群特征新態勢1.居住生活:“采菊東籬下”的悠然生活追求2.居住心態:拼盡全力“做個閑人”后疫情時代,家庭、生活、工作、學習的多重壓力讓許多都市年輕人喘不過氣,“無力感”、“焦慮”、“壓抑”是許多人的普遍心理現象。對此,以 X 世代、Y 世代出生的年輕群體為主的新生代對居住生活發出了回歸自然、尋找“松弛感”、擺脫亞健康的訴求,而逃離喧囂、回歸自然、擁抱綠色的陶淵明式生活成了許多新生代的理想生活方式。返鄉生活創業是當下無數縣域青年尋回悠然的道路。除了鄉村振興的推動以外,返鄉創
28、業更多體現的是這些離鄉別井年輕人對理想生活的多方面向往。一方面是對“家”的向往,“家本位”的思想始終根植在出身于縣城或者農村的縣域青年心中?!胺床甘健钡膫鹘y養老模式還是目前我國的主流:父母養育子女,子女承擔父母的贍養責任,二者形成一種以道德和倫理為紐帶的均衡互惠關系。由此產生家庭責任意識促使縣域青年返鄉創業。城市房價、醫療和教育等各種費用對于作為“外地人”的縣域青年很不友善,不少家庭被迫三代同居在蝸居之中。城市后代教育以及家中老人的贍養的生活成本,讓剛從高校畢業的縣域青年難以承擔。相較之下,鄉村振興推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工作、生活條件逐漸改善,返鄉創業可以就近照顧父母、教育子女,讓家庭在縣域內
29、擁有更高層次的生活條件。居家時間的延長,讓人們的居家心態也發生了變化,向往更加智能、簡化的“閑人”生活。今年 IDC 發布的中國全屋智能設備和解決方案市場回顧和展望預計,2022 年中國全屋智能市場銷售額將突破 100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 54.9%。家居智能使得居家生活效率更高,科技感更強,可以通過智能化的方式簡化家務工作,提升居住體驗。本次研究主要依托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優居,通過調研現有家居的發展現狀及居住體驗行業的社會認同度,了解受訪者家庭的基本狀況、生活態度、家居風格的喜好、對居住體驗的期待、居家生活中的喜好等,結合行業洞察,在此基礎上利用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尋找各因素之
30、間的關聯,從而預測人們家居生活品質方式的可能選擇以及家庭的潛在消費需求,為商家制定發展規劃提供參考,使得家居風格更加人性化,一切以家居使用者的需求出發,為提前搶占未來市場奪得先機。11做個閑人,是年輕人向往的“精致懶生活”。當下青年人更愿意自己搭建起“閑人”的生活模式,向往高質量而且高效率的居家狀態,省出時間去享受生活。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2 青年家居生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關于“你更期待怎樣的居家狀態”,最多受訪者認為“靠自己搭建美好生活,但不用做臟和累的活”。這表明人們希望提升居家生活的效率,把更多的時間都花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減少重復的家務瑣事。關于“你會選擇哪些方式來提升居家效率”,
31、動線設計(65.9%)、機器代工(57.2%)和分工協作(49.9%)是 Top3 的選項,按照生活習慣去設計生活空間、活動線路是當下人們居家生活提效的首選。悠然的“閑人”生活需要整體的家居升級,精簡的家居風格、智能的家居生活、治愈的居住氛圍是“做個閑人”的普遍選擇:不再是浮華的“輕奢風”,“極簡風格”更受消費者喜愛;智能家裝的覆蓋面更廣,其中“智能門鎖”最為普遍,不帶鑰匙出門已是常態;居住空間中除了使用區域外,出現“治愈”空間,滿足當代人擼貓擼狗、看書冥想等放松休閑的需求。32.7%28.3%27.4%10.6%2021201762%38%55%45%有閑暇才有生活。對比發達國家動輒長達一個
32、月的帶薪假期、個人獨立意識,崇尚奮斗、習慣忙碌的中國人眼中“閑暇”是陌生而奢侈的。贍養父母、子女教育、“996”的工作模式占據了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時間。隨著生活水平的上升,人們更加愿意“花錢買時間”,享受閑暇的生活。埃森哲發布的2022 中國消費者洞察顯示,62%的消費者愿意“花錢買時間”,同比 2017 年上升了 7%,這個數值在高收入群體中比例更大。這表明在后疫情時代,人們更希望通過消費來提升效率,擠出時間來享受生活的閑適。表 5表 612當下年輕人正出現了“回歸商品和服務使用價值”的趨勢,“生活中需要”和“性價比”成重要決策因素。法國哲學家 Jean Baudrillard 提出消費社會
33、的邏輯:人們消費的不是商品和服務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象征意義。DT 財經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今年發布的2021 年輕人消費調查報告顯示,關于“購買商品時最主要考慮哪些因素”,占據 Top1 的是“生活中需要”,有 93%受訪者選擇,其次是“性價比高”,有 49.7%受訪者選擇。31%36%12%29%26%23%26%14%20%5%11%19%2%5%10%4%2%6%1%3%7%0.5%2%4%3.居住消費:錢花在刀刃上由于今年以來的疫情的反復,以及國家防控政策的改變,中國消費者正在努力適應新的“不確定性”,在家居消費中對“安全感”的側重成為重要的改變,他們希望
34、在家居生活的各個場景中,獲得確定性的“掌控感”。消費者更多通過各平臺的資訊對比尋求“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會掌握到家居產品多方位、全面的信息,并通過社交媒體平臺觀看產品測評內容和用戶真實評價,選定最適合和中意的產品。同時,“回歸家的需求”讓消費者更加注重在居住空間的體驗,更大程度按照自己的關注范疇進行消費。疫情促使大眾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生活的重心,家庭與健康最受當下人們關注。埃森哲發布的2022 中國消費者洞察數據顯示,關于“給予您當下的人生階段,您最看重的是以下選項中的哪三項”,Top3 分別是“家庭”、“健康”和“事業”,分別有 79%、78%和 61%的受訪者選擇。這表明經歷三年抗疫,當
35、下人們對“家庭”與“健康”最為重視,并可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人們的消費決策。表 713疫情爆發以來,大多數人的收入下降迫使消費決策更加謹慎,“回歸商品和服務使用價值”的趨勢表明人們會更加關注商品本質,花更多的時間進行對比,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產品選項。埃森哲 2022 中國消費者洞察顯示,2021 年超過九成的受訪者不認同“月光族”,相比 2017 年上升近三成。同時,近八成受訪者表示“購買的大多數商品都會經常使用”,比2017 年提高近兩成。這反映了疫情期間的不穩定性,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更加理性,并更多會購買常用的必需品。應對整體低迷的經濟環境,家居消費也更加理性。家裝的需求重新回到居住屬性,重視
36、在居住環境上的品質提升。面對“六一八”、“雙十一”等商業促銷,消費者逐漸摸清了各類的營銷套路,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消費,減少不必要的消費。在裝修時更加注重空間的多功能利用,適配于豐富的生活方式,起到“一塊錢當幾塊錢花”的效果。12.7%25.9%30.8%35.7%49.7%93.0%表 814數據調研章15數據調研章一、調研方法1.文獻整理法2.調查問卷法本研究的調研方法屬經典社會學調查范疇,在調查研究中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調研數據資料的收集以線上問卷調查為主,結合公開發布的二手數據進行比對,在調研過程和數據處理過程中最大化減小誤差偏離。本研究通過學術文獻數據庫 CNKI
37、、方正、維普、超星數字圖書館和 Bing 等搜索引擎,全面搜索查詢國內關于家居裝修、家居生活產品、家居產品材料采用、家居產品陳設、家居產品設計和體驗等方面的學術文獻和書籍,為本文的理論分析和文獻述評以及實證研究奠定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家居產業的相關專家進行討論,圍繞家居生活制定出了多個問題,以了解六大群體家居生活的現狀和他們潛在的消費需求。在本次報告的問卷調查中,主要采取線上調研的方式,對符合條件的群體展開調研。被調查者主要涵蓋全國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及各省會城市共 15 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杭州、南京、天津、長沙、西安、青島、大連、武漢、鄭州),并且在數據處理時除去了無效樣
38、本,最終有效調查樣本總體共 30221 個。調查問卷的設計是基于海量文獻資料梳理,具體問卷內容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收集研究對象的人口學信息;第二部分對調查對象的居家生活方式及體驗感受進行調查;第三部分對調查對象的居家生活場景及體驗感受進行調查;除此之外,本問卷還對調查對象的潛在居家生活需求進行了調查。問卷題目均為封閉性題目。16生活狀況方面,已婚同居是本次調研的主要人群。就家庭結構而言,本次調研中處于“已婚”(包括有孩和無孩家庭)狀態的占 83%;居住狀態為自己或家人名下房產多人同居的占 66%。此部分人群擁有自己產權的房屋,人居環境的改造會規劃得更加長遠,并且生活的重心圍繞著家庭,在家居生
39、活的改造升級中,會更加重視家庭成員在居住環境中的感受。二、調研樣本分析本次調研的人群主要調查對象為居住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 15 個城市中的 70、80 和 90 后、家庭收入水平且至少擁有一套房屋的主要研究樣本。年齡方面,2350 歲的年齡層占 60%,是本次的主要調研對象,同時也是目前家居生活市場的主要消費群體。18-2261-6551-6041-5031-4023-3020.00%20.00%20.00%15.00%10.00%5.00%10.00%收入方面,本次調研受訪者主要來自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新中產群體。受訪者的個人月收入集中在600125000 元,占 總 樣 本 數 的82
40、.8%,同整體有 87.6%的受訪者表示對所在城市的收入水平“滿意”或者“非常滿意”;受訪者的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 10-50萬元,占總樣本數的 78.1%。此收入層級的受訪者,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有能力支撐其對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對居住生活環境的改造升級。1.00%6.30%2.50%28.00%30.00%20.10%11.70%表 9表 1017學歷和工作方面,本科學歷以上的公司管理人員是主要群體。本次受訪者中有 71.1%學歷在本科或以上,最多人從事“服務業”(14%)、“貿易/消費/制造/營運”(12.6%)和“會計/金融/銀行/保險”(10.7%)行業。在工作崗位上,有 63.6%為
41、“管理人員”,有44.9%為中高級管理人員或專業技術人員。此類群體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教育背景,更大概率會注重生活品質、家居生活的升級,并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和美學鑒賞能力。2.30%5.50%2.60%3.50%0.80%3.10%16.10%30.90%12.80%22.30%三、人群生活特征今年來雖然受到疫情、經濟等影響,但人們對于現階段的生活整體滿意度仍然保持較高水平。調研數據顯示,受訪者對于居住、收入、消費、交通等都有 8 成左右的受訪者認為“滿意”或者“非常滿意”。其中關于“對所在城市收入滿意度”和“對現階段生活滿意度”,最多受訪者認為“滿意”或者“非常滿意”分別占有 57.6%和 83
42、.7%。1.生活滿意度27.7%56.0%13.0%31.2%52.9%12.2%27.2%50.2%18.3%39.8%38.2%18.5%36.1%45.9%14.4%57.6%30.0%9.8%0.0%20.0%40.0%60.0%80.0%100.0%表 11表 1218在對于生活的感受方面,“有一定壓力、整體感覺幸福、更加關注身心健康”是受訪者的普遍感受。在長期的疫情防控下,人們更加注意日常的衛生健康狀況,調研數據顯示,有 64.9%的受訪者認為“今年對身心健康的關注度較強”。在意料之外的是,調研顯示對于“您今年感到的壓力程度”,受訪者沒有表現出強烈的壓力感,反而在關于“您今年的幸福
43、感體驗”上,受訪者認為今年的幸福感指數較高。這可能是受訪者經歷了一年的疫情防控,逐漸適應并調整了心理狀態,加上“二十條”、“新十條”等優化措施的相繼落地,生活逐漸回到正軌,使得整體的壓力得到釋放,幸福感得到提升。對于個人發展,人們依然保持積極態度,會為未來奮斗,也會滿足當下。調研中“關于個人成長,最符合您的情況或想法的是?”,最多受訪者認為“有想要達成的目標,正在努力奮斗”(44.3%),同時也有受訪者認為“社會競爭激烈,會主動提升自我”(20.8%)。在個人自我實現或者社會的驅動下,當下人依然在不斷為了美好的未來而奮斗、提升,對未來表現出積極的態度。此外,也有受訪者認為“知足常樂,滿足當前生
44、活現狀”(26.4%),享受當下的生活也是一種新時代的生活模式。0%10%20%30%40%50%60%70%80%90%100%10.8%4.6%15.1%38.1%31.4%9.3%7.1%18.7%40.6%24.3%22.4%20.1%20.4%23.1%13.9%1 2 3 4 520.80%44.30%26.40%7.50%1.00%表 13表 1419通過休閑娛樂活動緩解日常面對繁重的壓力,達到工作生活平衡是當代人的普遍做法。疫情三年以來,焦慮癥、抑郁癥和失眠障礙問題等的人數劇增,負面情緒的堆積嚴重損害著人們的心身,定期釋放心理負能量很有必要。在本次的調研中,面對日常壓力,“外出
45、找休閑、娛樂活動放松”是最多受訪者的緩解方式。短暫的逃離日常的生活、工作定式,轉換環境進行休閑娛樂有助于人們跳出負面情緒的循環。同時,“購物”、“心理咨詢”和“與朋友傾訴”也受到較多受訪者選擇。通過戶外休閑享受放松一刻受到廣大歡迎。在疫情的跨區域限制下,旅行的風險成本明顯提升,但依舊不能阻礙人們外出的意愿。關于“過去一年,您進行的戶外活動的意愿符合下列哪種情況”,有 93.5%的人都表示“愿意”或者“非常愿意”。問到“您愿意進行戶外活動的原因”,最多人認為是戶外活動可以“享受放松和的時刻”(35.4%),也有受訪者認為戶外活動可以“欣賞風景,享受自然”(25.9%)。城市周邊的戶外休閑是當下假
46、期的首選。疫情之下,周邊游成為了主流,郊外露營、城區騎行、公園夜跑、飛盤等戶外項目熱度越來越高,我國戶外運動產業迎來快速發展。2022 年“十一”假期,戶外鞋服銷售額較 2021 年假期同比增長 77.9%,其中沖鋒衣褲增長 97%,抓絨衣褲增長 121%。戶外裝備方面,帳篷/墊子同比增長 72%,野餐用品同比增長 77%,極限戶外用品更是取得了 162%的增長。戶外休閑活動成本低、時間花費短、健康安全屬性高,適合當下“打工人”作為周末放松的生活方式,還將在將來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熱度增長。2.生活態度0%10%20%30%40%50%4.80%9.80%20.60%25.20%11.40%33.
47、30%44.70%32.00%34.00%21.00%平衡生活,放松一刻表 1520休閑、品質的生活方式是當下人們的追求。在城市高轉速的生活模式中,人們更渴望閑適的生活。數據顯示,有 82.5%的受訪者認同或者非常認同“我向往休閑舒適的生活”。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力的增強,大眾更希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并有能力為此負擔。受訪者中有 81.3%的人認同或者非常認同“我向往有品質的生活”。36.80%0.70%39.50%17.80%5.20%0%10%20%30%40%50%60%70%80%90%100%39.8%7.1%18.7%42.7%36.3%20.1%45.0%后疫情時
48、代,人們更加珍惜眼前的所有所得,相比煩躁、不穩定的工作,享受自身的生活樂趣更加重要。調研數據顯示,79.6%的受訪者認為“相比以往,更覺得人生要及時行樂”;有 73.3%的受訪者認同或者非常認同“相比工作,享受生活的樂趣對我來說更重要”。這表明,在“工作”與“生活”的側重上,更多的人會側重后者,相比在事業上的拼搏,人們更愿意及時享受生活中的樂趣,慰藉自己的心靈,提升自己的幸福感。享樂生活,追求閑適表 16表 1721人居生活洞察章22人居生活洞察章一、家居消費者洞察1.家居消費趨勢洞察受到新冠疫情和樓市低迷的影響,居家生活增多,對美好家居環境的追求更加明顯,刺激了消費者對當下居住環境的改造升級
49、需求。好好住發布的后疫情時代家的新剛需發現,2019年疫情以來,有 36%的家庭收入下降了,但同時也有 35%的家庭在居家方面的花費增加了。疫情推動的居家環境的升級,更多是人們通過升級家居空間、功能,去應對和適應疫情下的新生活態勢。52%12%36%55%10%35%新生活場景下的消費需求表 1823人們需要家居產品服務于理想的生活場景,與家居產品產生情感互動。當下人們不再滿足于家居生活的基本場景,更多個性化的生活場景以及衍生性需求被消費者所需要,并希望與場景中的物品產生情感互動。本次調研顯示,關于“您認為家居產品需要和您有情感上的互動嗎?”有 81.3%的受訪者表示認同或者非常認同。這表明家
50、居產品商家在滿足消費者的產品功能需求的同時,更加要注重消費者的場景需求、衍生性需求以及使用當中的情感互動需求。在后疫情時代的生活場景下,人們更舍得為家居生活的健康、智能付費。在本次的調研中,關于“今年購買家居用品的花費”,消費在 1501 元以上的“智能家居”(67.2%)和“環保健康家居”(61.5%)最高。說明在居家場景的增多,讓人們更注重生活效率,也更加接受智能家居進入到生活之中。同時,在疫情之下,人們的安全意識提升,在全民防疫的形勢下,環保健康的需求更加明顯,消費者也更加愿意為之付費?!熬蛹肄k公生活”是近年的常態生活場景,居家時間普遍延長。貝殼發布的2022 家裝消費趨勢調查報告數據顯
51、示,64.5%的家裝消費者在過去兩年內有過居家辦公經歷。應對長時間居家的新常態,受訪者在過去兩年中家居生活發生的變化有“翻新房屋空間”(50%)、“在家中設置健身區域”(32.3%)和“設立特定居家辦公空間”(23.2%)等??梢?,近年在居家生活延長下,人們不斷升級自身的居家生活,消費者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并未停下。43.00%38.30%14.80%2.90%0.90%0%10%20%30%40%50%60%70%80%90%100%表 19表 202464.5%23.2%12.8%32.3%4.9%0.1%3.1%3.5%1.7%4.3%5.8%5.9%9.5%11.6%50.0%疫情后的廚
52、房是家的靈魂,圍繞家居餐廚場景的消費需求上升。社交距離保持、堂食聚餐限制同時厭倦了多餐的外賣,促使很多家庭重新回歸廚房,甚至廚藝大增。好好住 2022 年 5 月發起的疫情生活大調研數據顯示,66%的家庭在疫情后廚房的使用頻次變多,食譜類的內容熱度增長了 375%,有 76%的家庭每天要在廚房花費 2 小時以上。間歇性的“囤菜”,讓冰箱成為廚房的聚焦點。在廚電品類的熱度調查中,冰箱、洗碗機、烤箱、集成灶和微波爐位列前五,而冰箱的綜合熱度穩居第一。除了傳統廚電外,廚房小家電也借勢而漲。其中,空氣炸鍋、電壓力鍋、蒸箱、電餅鐺和多功能鍋在疫情期間利用率最高。隨著在家時間的增長,人們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53、應對家長里短,特別是家務活的時間分配,同時更多的生活體驗都被搬到了家中。人們更需要提升居家效率,通過智能化升級來解放雙手,舒適感升級來提升生活精致度。關于“你認為當代剛需家電有哪些”,受訪者認為“洗碗機”、“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烘干機”和“智能馬桶”占據前五。人們對美好家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家居時間的延長,使得在短短幾年內家居的配置的升級得到廣泛接受,更多的智能化配置悄悄變成了剛需。激增的健康生活需求“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笨挂呷陙?,從“戴口罩、勤洗手”的衛生習慣,到“新十條”政策發布后的家中常備藥物、抗原的安全意識,再到自然、低碳的綠色理念,健康生活的追求在疫
54、情三年中持續升溫,成為了影響消費者決策的重要因素。報告顯示,關于“后疫情時代消費改變”,62.7%的消費者認同“更關注人身安全相關的健康因素”。其中按人群特性來分,年輕群體“更關注消費風險問題和抗風險能力下降”,學歷越高的群體“更關注人身安全相關的健康因素”。表 210%10%20%30%40%50%60%25當下人們更加注重家居衛生,消費者從清潔需求提升至除菌護理的需求,體現著安全意識滲透到消費決策的各個方面。消費者安全需求的上升,體現在對產品健康屬性關注度的提升。好好住 2022 年疫情居家生活大調研數據顯示,除菌消毒類產品和內容,在疫情后熱度激增438%。除了基本的手衛生,超過五成的人最
55、為重視馬桶、快遞和衣物的衛生除菌,普通家庭的除菌殺毒配置也從疫情初的消毒酒精,增配至消毒劑、除螨儀、凈化器等。這說明消費者對安全的訴求越發強烈,并滲透在家裝消費的各個品類,品牌競品需要突出自身的安全和健康屬性,才能獲得更多用戶的青睞。0%10%20%30%40%50%60%表 22表 2326后疫情時代,外部環境的多變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促使消費者更加注重理性判斷。消費方式實現從線下到線上躍遷,人們更加嚴格地審視需求,消費者情緒在謹慎與樂觀之間反復切換。當下消費者更加關注商品的本質,會進行多方面的比較、研究產品屬性,在對比的過程中探索商品內涵,在多種品牌和渠道之間,盡力規避消費風險和非必要消費,在
56、追求新鮮感的同時,尋找最適合自己的產品。追求“性價比”不分年齡段,在各式平臺中貨比三家。當下理性的消費者認知水平的提高使得他們有意愿、有能力對購買產品的價值作出理性的判斷。CBNDate2022 年中國消費者大調查數據顯示,“性價比”是各代際消費者對自身的消費行為風格的普遍認同,意愿占比在各年齡段均超過六成,他們通常會把性價比作為消費時的首要決策因素?!柏洷热摇币彩菍で笞罡咝詢r比的好方法,消費者們會通過不同的渠道進行商品研究。當下消費者主要會通過線上平臺,對比官方或者 up 主的“種草”,在下單購買前做足功課。數據顯示,在消費者做產品攻略時,“小紅書”(70%)是最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通過瀏
57、覽消費者分享的真實消費心得去進行判斷。同時“抖音”(48%)也是獲取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通過短視頻的形式,可以快速直觀地了解商品特征、功能。80.9%70.7%65.0%61.7%60.9%80.0%70%48%34%33%31%30%清醒“買”家:追求品質、風險敏感表 24表 25272.家裝消費市場洞察疫情影響下家裝市場規模依然逆勢增長,家裝市場規模在未來十年將繼續膨脹。2018 年全國住宅裝修總產值突破 2 萬億元,2020 年即使在疫情影響下全國家裝規模依然同比增長12.87%,且 2021 年依舊保持擴張。據貝殼研究院測算,2022-2030 年期間我國住房裝修總需求每年在 30-5
58、0 億平米之間,市場總體規模將在 2025 年達到 5 萬億元左右,在 2030 年達到 7萬億元左右,年均增長率超過 6%。家裝的需求主要來自幾個方面:一是新房市場的裝修需求,新建商品住宅年均銷售約為 13 億平方米,包括一定比例的毛坯新房或簡裝房,產生家裝需求;二是二手房交易的家裝需求,二手房年交易量約 4 億平方米,未來十年隨著流通率提高交易量有望達到 9-10 億平方米,帶來的家裝需求將占市場規模的 4 成;三是存量房改善裝修,按照 10-15 年的重新裝修周期,2005-2015 年竣工的住宅逐漸進入翻新周期,預計未來十年存量房翻新的市場規模將明顯擴大。家裝市場需要抓住家裝消費新趨勢
59、,不斷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求。后疫情時代,家裝消費者的消費態度更加謹慎且理性,但并沒有過多地打擊消費的熱情。土巴兔大數據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2 家裝消費趨勢報告顯示,2022 年上半年,國民裝修預算同比去年增長 10.9%。家裝預算的逆勢增長,說明家居生活被更多消費者重視且愿意支出更多進行升級改造。在房產逐步存量化的時代,二手房的局部裝修和翻新將成為家裝消費的主力,如何在現有住房基礎上升級居住空間、居住功能是家裝企業的著眼點,明晰家裝消費群體的畫像更是關鍵。家裝的消費者當中,男性中青年是主力軍。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2 家裝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一線、新一線 19 個重點城市中,2544 歲
60、中青年(77.1%)、男性(61.6%)、月收入12 萬元(69.8%)是家裝消費的主要人群。一線城市家裝消費者相較新一線城市年齡更大、收入水平更高、女性占比更高。這表明,在一線城市擁有更高的家裝預算,并且女性消費力更高,年齡更大的群體更有能力去負擔家裝的支出。表 260%10%20%30%40%50%60%70%80%90%100%28當下家裝消費者滿意度、體驗感普遍較低。在信息化時代,商品價格更加透明,但部分家裝企業采取低價策略,甚至將其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消費者難以識別標識價格和真實價格的區別。同時,家裝過程中存在眾多的風險,如施工過程中的增項消費、隱形消費,家裝材料的品質、安全性和
61、售后服務、交付流程的規范性等等。數據顯示,有近 30%的消費者反饋在裝修過程中出現返工、臨時改變設計方案或者增項的問題,在結款后的售后服務、消費者權益更加是難以獲得保障。綜上,普遍低下的客戶體驗使得家裝行業更需要打造過硬的口碑,讓消費者盡量規避家裝過程中的各種風險。在消費的選擇上,“環保與健康”成為消費者最重視的因素。在本次調研中,關于“作為消費者您在消費上有哪些傾向符合下列描述”,最多受訪者選擇了“我重視環保與健康”(49.2%),在消費中會更加關注到產品的衛生除菌、環保低碳等功能屬性。另外“重視性價比”(47.6%)、“支持本土品牌”(44.6%)和“重視產品質量”(44.6%)。說明消費
62、者在消費決策中更加理性,同時也更容易接受國產品牌。家裝是大多數家庭僅次于購房的第二大家庭消費支出,高收入的中青年人群最舍得在家裝消費上花錢。數據顯示,一線、新一線 19 城中,過半數消費者家裝支出在 1630 萬元。相關性因素上,收入水平與家裝支出呈正相關,年齡與家裝支出呈 U 型分布,中青年群體支出水平高于青年群體以及年長群體。按城市群區分,珠三角城市群家裝預算高于其他城市群,一線城市家裝支出在 25 萬元以上的超過半數,比例最高。表 273.405.809.6014.6016.5019.4013.3010.503.40612181814118413471317221512446914161
63、5111083912151717147248141915209714251512221416429 4.90%15.70%30.70%38.40%44.60%47.60%49.20%7.80%3.家裝消費風險洞察在整體經濟低迷以及疫情防控的影響之下,家裝消費心理也逐漸趨于保守和理性,中產面對消費風險更加敏感。在后疫情時代的各種不確定性,改表了家裝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價值認知和消費決策,人群的抗風險能力降低,更加關注家裝消費的風險問題。貝殼研究院發布的2022家裝消費趨勢調查報告顯示,家裝開支在 16-30 萬元之間的主力中產消費群體,“更關注消費風險問題和抗風險能力下降”的占比明顯高于其他群體,
64、抗風險能力強的“穩定品質”在后疫情時代將會更受消費者追捧。由于近三年疫情防控下的本土大規模疫情和零星疫情的發生,大多數家庭裝修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貝殼研究院 2022 年的家裝消費調研數據顯示,今年家裝消費者中,僅有 22%受訪者表示家庭裝修期間未受到疫情影響,而影響最多的情況包括“疫情導致裝修人力、材料成本上升”(48.7%)、“疫情導致材料產品無法及時運輸”(40.7%)和“疫情影響工人入場施工拖累工期”(39%)這幾類家裝成本、工期方面的影響。39.0%40.7%36.3%48.7%22.0%表 28表 290%10%20%30%40%50%60%0%10%20%30%40%50%30
65、 49.6%49.0%42.4%29.6%20.8%0.1%“工期坑”方面,家裝消費者超過半數遇到不同程度延期,其中人為因素居多。貝殼研究院的家裝消費者調研顯示,有半數的家庭裝修未按合同約定時間完成,其中略有逾期的占 46.7%,嚴重逾期的占 3.5%。導致逾期的原因中最常見的是“材料、產品原因導致”(30.4%),收貨不及時或者出現返工;其次是與供應商相關的原因導致,包括公司管理水平(18.2%)、施工人員工藝水平(15.8%)以及設計環節工作不足(15.4%)。對于逾期問題,大部分情況裝修公司都會采取“無賠償但積極應對,最后完成工程”(61.8%),額外的成本消費者也只能自己承擔。30.4
66、%18.2%18.0%15.8%15.4%2.2%“不懂行”的家裝新人面臨眾多“掉坑風險”。疫情下家庭裝修進程受影響,加上消費者對于家裝的認知不全面,家裝成本、延期風險明顯增加。數據顯示,家裝消費主要是因為“購買新房裝修”(55.7%)或“改善居住環境”(30.3%),對于大部分消費者而言屬于陌生消費,由于家裝的專業性以及信息的不對等,消費者經常會在家裝消費中“掉坑”,導致家裝成本增加、工期延長和品質不過關等問題?!俺杀究印狈矫?,計劃外的增項是最常見的情況。家裝中的增項一方面會拉長裝修的工期,另一方面會給業主加重經濟負擔,還有可能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調研顯示,家裝時出現計劃外增項費用的占 55.
67、6%,且超過三分一的受訪者家裝消費因計劃外增項增加家裝成本 3 萬元以上。發生計劃外增項的原因多數是供應商的專業水平不夠導致,如“設計方案不要合理,施工階段發生不可預知增項”(49.6%)和“預先勘察未發現的問題增加的施工量”(49%);同時還有業主自身原因,主動要求設計方案改變(42.4%);此外還有惡意增項,如“已在合同中包含,但后期有告知業主增項要收費”(29.6%)。表 30表 310%10%20%30%40%50%0%10%20%30%40%50%60%70%31“質量坑”方面,家裝材料品質問題頻出,輔助、主材都防不勝防。數據顯示,近六成的家裝消費者遇到過材料質量問題,一方面是材料本
68、身,如不環保、有害健康(26.5%)、材料質量不合格(21.3%)、以及材料假冒(5.1%);另一方面是材料的使用,如材料搭配不當(34%)、材料使用處理不當(25.7%)等。就產品來說,最容易踩雷的 Top3 分別是地板(46.1%)、電子五金(45.4%)和瓷磚(45%)。對于裝修新手來說,既要選擇知名有保障的品牌材料,還要選好的施工團隊,才能減少踩坑的風險。34.0%26.5%25.7%21.3%5.1%39.8%0.3%二、家居生活場景洞察1.烹飪料理場景后疫情時代,人們的居家烹飪場景增多。無論是在疫情防控期間或者是“新十條”優化政策出臺后,受制于防控政策或者是感染風險的考慮,人們的堂
69、食場景減少。加上點單外賣配送時間過長、品類單一、有一定疫情傳播傳染風險,人們更愿意選擇在家自己動手進行料理烹飪。本次調研數據顯示,有 75.5%的受訪者認同“對比以往,今年自己在家動手做飯的頻率增加”。近年烹飪教學的 App 越發強大,也有更多的博主分享烹飪經驗,即使從前很少下廚的群體也可以輕易上手,使得衛生健康、個性化的居家烹飪場景更容易實現。0.60%3.50%20.50%35.20%40.30%表 32表 330%10%20%30%40%50%60%70%80%32無論“一人食”或是“眾人食”,都要“好好吃飯”。隨著堂食場景的減少,餐桌體驗的享受更多地放在家中。調研數據顯示,關于“在家時
70、,您的烹飪習慣符合下列哪種情況”,最多受訪者選擇“與家人/伴侶一起下廚,一起用餐”(44.4%),也有很大部分受訪者“喜歡自己烹飪,并好好享受吃飯過程”。既可以一人料理,在烹飪中放松心情,享受自己做的美食,也可以與家人、伴侶一起,在開放式的餐廚空間中進行交流,在客廳分享日常。3.50%16.30%44.40%35.80%廚房的空間布局對烹飪體驗的影響最大。關于“您認為最影響您烹飪體驗的因素是?”的問題,最多受訪者認為是“廚房的空間布置是否人性化”(38.5%),也有認為“廚具的使用方不方便”(20.3%)、“櫥柜的收納功能和使用便利度”(17.6%)、“廚房的設計風格是否美觀”(17.3%)和
71、“烹飪完成后的清潔工作是否繁雜”(6.3%)。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注重廚房的空間布置,當下廚房的功能不單只是解決溫飽,更多是放松治愈以及社交的功能。如當下時興的“開放式廚房”,可以連通廚房、客廳,讓做飯的人不再孤單,可以參與到大家的討論話題之中。17.60%20.30%38.50%17.30%6.30%表 34表 35332.居家運動場景疫情期間為了增強體質,培養起了健身習慣。病毒的肆虐下,強壯的體魄是當下后疫情時代生活的新剛需,也是居家期間的健康消遣。疫情居家生活大調研數據顯示,有 75%的受訪者開啟了居家健身的生活方式,其中有 41%的受訪者每周都會健身一次以上。健身運動成為家居生活的新場景
72、,“活力居家”群體大于“佛系居家”。根據本次調研數據顯示,關于“以下居家健康運動描述最符合您的情況的是”,有 83.3%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家進行健身運動,其中還有 46.4%的受訪者表示“我家有專門的健身房或者健身設備,隨時可以在家健身運動”。這表明在居家期間,人們的健身熱情不減,并且還有許多健身愛好群體已習慣了在家中的健身運動場景。14.80%46.40%2.00%36.90%基于健身的場景需求,大眾樂于在有限的空間中打造健身空間。因為居家防疫、保持社交距離防疫措施的需要,人們的戶外活動受限,往日的健身房、體育場等運動健身場景部分遷移到了家中。調研顯示,在過去兩年中,有 32.3%的受訪者在家
73、開辟了健身區域(32.3%)。關于“你會選擇那些健身器材或者運動”的選項中,最多人選擇“健身操”(63%)和瑜伽/普拉提(34%)。人們更傾向選擇性價比高、入門門檻低的家居健身方式,不再受制于場地與器械,即使在面積不大的家中也可以一張瑜伽墊滿足各種健身需求,實現“一平方健身”。表 36343.放松治愈場景無論是烹飪一頓美食,還是跟著喜歡的主播做一套健美操,還是跟家中的貓狗戲耍,都反映著人們對家居生活中休閑放松場景的需求。在居家辦公、帶娃以外的時間,人們還希望能有自己的時間、空間來享受生活,通過閱讀、觀影等來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次調研的數據顯示,關于“您每天愿意花在享受生活、豐富精神世界的時間
74、約有多少”,“1 小時-2 小時”(47.5%)是最多受訪者的選擇,其次是“30 分鐘-1 小時”(35.9%)。這說明現代人每天都會分配時間來讓自己獲得放松、治愈的“松弛感”,而在居家生活增多的當下,家承擔了更多的休閑放松的功能??蛷d是家中最治愈的空間。在現代的家居生活中,客廳有著許多空間功能劃分的想象空間,既可以是招呼親朋好友的社交空間,也可以是跟著主播運動的健身房,還可以是與家人觀賞影片的電影院.在本次的調研中,關于“您覺得居住空間中,下列哪項給您的放松感覺”,最多的受訪者認為是“起居室/客廳”(45.6%)。在客廳中配置不同的家居用品,可以打造出不同的空間功能,享受各種放松、娛樂的治愈
75、場景體驗。35.90%2.60%3.50%47.50%10.50%16.80%15.7%38.90%45.60%32.50%21.70%38.30%表 37表 380%10%20%30%40%50%35不同家居用品的排列組合,拼湊出家中治愈的體驗。調研數據顯示,有 82.3%的受訪者認同或非常認同“家居用品對生活舒適的重要性”。一部跑步機、一張按摩椅、一臺掃地機器人,都可以增添居住環境的美好生活體驗。當下眾多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用品的選擇就反映著大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可以利用智能化解放更多的家務時間,讓科技來提供更多舒適、健康、個性化的生活體驗,在居家生活中增添更多治愈系的場景力。37.80%4
76、4.50%14.70%2.50%0.50%三、家居衍生性需求1.關注健康,低碳生活“健康”、“衛生”、“低碳”是近年來不斷滲透在生活之中。疫情在全球的肆掠,讓人們了解到了病毒有多么強大,認識到保持身體健康和愛護自然的重要性。調研顯示,有 85.4%的受訪者認同或者非常認同“相比疫情前更關注健康環?!?;關于“您認為低碳生活,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符合下列哪種情況”,有高達 95.6%的受訪者認為“比較有必要”或者“非常必要”。數據表明,在后疫情時代,人們已經形成了“健康、衛生、低碳、自然”的生活態度。32.40%63.20%3.60%0.60%0.30%表 39表 4036在當下人們的家居生活中,健
77、康環保的產品越來越常見。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崛起,在進行家居場景布置時,會更多地購置健康環保相關的商品。在本次調研中,關于“您今年購買過以下哪些健康環保家居”,家庭環境方面“空氣凈化器”(60.6%)是首選,同時“家庭環境質量檢測儀”(49.4)和“健康環保家裝材料”也是不少受訪者的選擇。這說明人們在更加注重居住環境的環保、健康,在打造理想的居住空間中,會更多地考慮環保的材質、健康的環境。同時,對于自身的健康,“健康體脂秤”(38.9%)和“水質凈化器”(32.3%)受到歡迎。保持身心健康,打造健康居所,現代人正在為健康生活意識付諸行動。調研數據顯示,關于“您對于自身健康所做的行動主要包括”,
78、Top3 的選項分別是“注重調節心理平衡”(48.8%)、“良好的飲食作息習慣”(48.6%)和“構建健康的居住環境”。這反映了當下健康意識的崛起后,人們一方面十分注重日常的身心健康,會主動釋放情緒壓力、健康膳食、規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狀態。同時,也十分注重居住生活環境的健康,會主動打造更加衛生、健康的居住空間,在家居產品購置或者家裝時也會更加側重健康方面的考慮。18.10%38.90%49.40%60.60%32.30%1.40%10.30%21.40%32.60%44.50%48.90%48.60%25.30%表 41表 420%10%20%30%40%50%60%70%0%10%20%30
79、%40%50%60%372.智慧家居,極客生活家居生活智能化、提高生活效率是后疫情時代的重要衍生性需求,越來越多的家庭接受并且愿意投入資金在智能化升級中。好好住智能家居調研數據顯示,有 85%的家庭有使用家居智能產品,其中更有 6%的是全屋智能重度使用者;對于智能家居的投入,在 10 萬以內的占到85.3%,其中 1-5 萬元的預算有最多人能夠接受(49.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家居智能化的認識和接受程度也隨之增加。本次調研數據顯示,關于“您認為智能家居對您或可能對您的生活造成什么影響”,最多受訪者表示“智能燈光、窗簾等控制系統讓我的居住環境更加舒適”(52.5%),同時也有將近五
80、成的受訪者認為“陪伴型智能家居增加了生活的幸福感”(48.6%)和“智能安全監控系統讓我更有安全感”(47.4%)。這反映著當下人們加強了對智能家居生活的認知,并且更多地利用智能家居產品來提升家居生活水平,并從中獲得舒適感、安全感和幸福感。15%49.3%21%8%5%1.7%2.90%3.30%10.10%24.90%47.40%52.50%48.60%24.00%表 43表 440%10%20%30%40%50%60%38大部分受訪者在今年都購買過智能家居產品,其中“智能攝像頭”最受歡迎。調研數據顯示,關于“請問您今年購買過以下哪些智能家居?”,有 46.2%受訪者表示購買過“智能攝像頭”
81、,占據 Top1。此外“智能燈具”(41%)和“智能門鎖”(35.4%)也受到智能家居愛好者的歡迎。從消費者的購買品類可見,當下智能家居產品的消費主要是針對“安全性”和“舒適感”,用戶希望通過智能家居產品提升居家生活的安全感、舒適感,升級居家體驗?!皭壅垓v、愛改造”是智能化功能需求群體的主要特征。中移智庫發布的2022 中國智慧家庭趨勢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小戶型智能家居的消費者明顯增多,雖然居住的空間有限,但并不阻礙他們對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性別比例方面,男女比例約為 6:4,其中男性消費者以科技愛好者為主,喜歡求新逐異,追求超前的極客生活,而女性的消費群體也逐漸擴大,更有心思通過智能化的方
82、式去布置居住空間,實現人居生活升級。當下家居生活智能化的需求逐漸從單品智能走向全屋智能。隨著各類智慧家居產品的普及和應用,用戶不再滿足于單品智能或者家居生活的基礎需求,而是更多地向全屋智能、方便舒適的智能家居場景等改善需求進化。對此,智能家庭產品也因應這種新需求呈現出從單品智能到全屋智能、從各自為戰到兼容發展、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趨勢。在將來的智能化家居生活中,按照用戶偏好的個性化場景智能將成為核心。3.50%3.00%8.80%12.10%25.00%35.40%26.70%32.50%46.20%41.00%27.80%5.90%表 450%10%20%30%40%50%39表 4640
83、家居生活體驗趨勢章41一、居住空間升級美好生活的追求,離不開人居生活空間的品質提升。我國居民已經基本解決了住房短缺的問題,而人們對理想居住生活、居住環境的需求不斷提升,對于居住品質、居住服務的需求成為了居住空間設計、家裝設計的重心。當下家居生活正經歷著從“以房為中心”到“以人為中心”的轉變,家居行業需要更多地了解主人公心態與需求,提供更加高品質、個性化的服務,才能為中國居民帶來更好的人居體驗。隨著后疫情時代居家場景的增多,主人公心態發生了變化,房子回歸到居住屬性,對居住生活的環境要求變得更高。在本次的調研中,關于“相比外出,覺得居住空間才能給到自己安全感”的提問,有 84%的受訪者表示“認同”
84、或者“非常認同”。這反映了當下家居空間更多地回到了“家”的屬性,人們希望在家中獲得安全感、幸福感,撫慰日常焦躁的情緒,對于居住空間的改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36.80%47.60%12.20%2.70%0.70%家居生活體驗趨勢章 1 當家作“主”:居住環境的改善需求表 4742在城市“內卷”度越來越高的當下,越來越多人不再迷戀大城市,回鄉創業,居住成為了新浪潮。雖然城市中有較好的教育、醫療等資源以及工作機會,但在強烈的競爭下資源獲取難度加大,城市打拼中的生活幸福感低下。返鄉生活的趨勢不代表集體“躺平”,而是說明農村現代化正逐步縮小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實現方式做出了調整。返鄉創
85、業生活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縣域青年價值追求和自我實現的“捷徑”。在城市生活中,他們付出努力也難以充分融入到當地生活中,在就業、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等方面都面臨“邊緣化”的處境。同時城市固化的社會層級和急促的生活方式讓他們倍感無力,“生存”往往大于“生活”,焦慮與抑郁的情緒倍增。而城市積累的工作經驗、市場視野可以為他們返鄉創業提供支撐,提高創業成功率,加上個人興趣和家庭支持等因素,更多的縣域青年認同返鄉創業更利于他們進行自我實現,真正獲得幸福感。返鄉不代表“躺平”,而是對理想生活的實踐。有半數以上的返鄉創業者將創業項目地點放置于鄉村內,但與家人一同居住在鄰近的縣城中,過著“創于鄉村居于縣城”
86、的“雙棲”生活,并且這一現象在城鄉差距較大的內陸區域表現更為明顯。一是縣城相對鄉村,教育資源良好、基礎設施也較為完備,能更好滿足子女教育和瞻養父母的需求;二是生活水平有保障,縣城的生活成本較城市低,但現代化程度達到了較高水平,足以提供較為便捷、舒適的生活環境;三是返鄉創業者的創業項目和當地種養業緊密相關,靠近鄉村可以獲得土地和勞動力,創業成本較低、交通便利,為創業提供基礎資源?!胺掂l創業”的浪潮反映著當下“悠然”的居住生活逐漸成為新追求:相比在城市的喧囂中“卷”,越來越多青年選擇回鄉創業生活,逃離都市;相比過往的集聚,更多的新生代選擇“一個人狂歡”,小區野餐、在家中跳操、聞香冥想等新生活方式取
87、代了過往的躁動,提前適應“退休生活”;通過相比過去“輕奢”生活的追求,“環保、自然”的生活理念更受歡迎,低碳、綠色的理念融入了更多的新生代家庭,并愿意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享受綠色生活。2 “鄉”親“鄉”愛:彎道實現美好生活方式43居家場景增多,讓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更多的意愿去投入改善。居住生活空間升級意愿受人口統計學中年齡、性別、收入、學歷、職業等因素差異影響有所不同,不同收入群之間差異較為明顯。貝殼研究院關于“疫情后您生活的變化”數據顯示,過去兩年間有一半的受訪者有翻新/改造房屋空間的經歷?!胺?改造房屋空間”、“在家中設置健身區域”和“設立獨特居家辦公空間”是最多受
88、訪者選擇的疫情后生活轉變。高收入群體選擇“居家辦公”、“設定特定辦公區域和健身區域”、“購買房屋”的比例更高,而選擇“跳槽找新工作”、“出售房屋”的比例更低。3 “多”能空間:居住空間的重新劃分重新定義“工作-生活”空間功能,成為家居生活的一大新變化。長時間的居家辦公帶來了過往沒有的問題,如無法從物理上區分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增加了“職業倦怠”的發生風險。劃清工作與生活的界限,可以有助于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同時在工作結束后又能及時切換進入生活狀態,人們對居住空間功能的觀念發生了改變。打造家居治愈空間,在家中獲得情緒撫慰。雖然生活在物質相對充沛的時代,但人們的精神壓力并未減低:10 后的線上教學壓
89、力、00 后“畢業即失業”的壓力、90 后的“社畜”生活、80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危機.當代人需要在家中設置治愈的空間,來撫慰平日焦慮、緊張的精神情緒。升級家居社交空間,讓家成為社交新中心?;趯矆鏊母腥撅L險考慮,后疫情時代,社交場所更多地被轉移到了家中。經歷了嚴格風控管理時期,鄰里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且更多人選擇把親朋好友約到家中,在安全舒適的場景下聚會,家承載著更多的社交屬性。在好表 480%10%20%30%40%50%60%44打破家庭空間設計壁壘,提升家居生活交流互動。本次調研中,關于“您認為讓人面對面的“互動型”家居布局能增加您和家人/伴侶交流嗎?”,有 94.2%的
90、受訪者表示“認同”或者“非常認同”。這說明當下家居生活的空間打造中,更加注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性。例如更多的家庭在打造家居空間時,會選擇“客餐廚一體(LDK)”的設置,即使在烹飪、看電視時仍可以進行互動交流,提升空間的社交功能。38.90%55.30%0.30%0.70%4.90%二、居住功能升級“精致懶”用戶消費理念的轉變衍生智能化的需求。一是悅己主義的“精致”理念的形成,用戶更愿意“花錢買舒服”,而智能廚電、智能家居控制和智能家電設備等讓消費者得到減負體驗,更容易在家中享受到高質量的居住體驗;二是“懶”理念的形成,智能化高度便利的功能,可以讓用戶解放雙手、節約時間、提升家務效率,專注享受,升
91、級居家體驗;三是健康理念的 1 ?!爸恰睉姓褐悄芑木抡?8%5%16%19%13%表 49表 50好住 2022 年發布的疫情居家生活大調研數據顯示,有 52%的受訪者定期在家進行聚會,并且有 92%的受訪者認為“聚餐吃飯”是家中最適合進行的社交活動。為此,在家居空間設計時,需要考慮更多空間的多場景功能,在家居休閑社交時可以有更好的體驗。4538.90%2.50%1.10%5.90%61.40%家是“懶人”的最好安置地,智能化、享受型的“精致懶生活”需求正當時。調研數據顯示,關于“我覺得居住空間中,智能化程度高的家電會提高我的生活質量”,有 82.5%表示認同或者非常認同;同時關于“
92、智能技術使用,是否使您與居住空間之間的關系更緊密”,也有95.6%的受訪者表示認同。智能化讓家居場景體驗得到升級,讓宅家用戶可以對居住空間提出更多的功能需求。精致的“懶宅”希望在不用自己動手的前提下,智能化家居產品既能夠滿足其放松休閑的功能,又能貼合部分“技術宅”的極客科技追求,還能滿足健康的“養生宅”需求,讓他們可以精致、舒適地做個“懶人”。44.20%0.10%0.50%3.80%51.30%形成,人們更加關注健康、養生、環保等,催生了對居家健康、空氣凈化、水質提升等智能化家居產品的需求。智能家居產品進入了越來越多的家庭,讓日常家居生活得到了智能化的升級。本次調研數據顯示,有 92%的受訪
93、者在居住環境中使用過智能技術,關于“您對智能技術家居智能化方面的運用是否信任?”,有 96.2%的受訪者表示“比較信任”或“非常信任”;同時對于“您認為是否有必要購買使用智能家居用品?”的問題,有 90.6%的受訪者表示“比較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這表明當下家居生活中,智能家居產品已經受到了廣泛的接受與信任,并且成為了美好家居生活中的必要選擇。表 51表 5246應對“精致宅生活”的各種“無理要求”,奧佳華 AI 按摩機器人 2.0 都可以完美地完成。在智能交互方面,通過與華為在智慧健康生活領域的全方位、深層次合作,奧佳華推出了首款支持鴻蒙智聯的按摩椅,無需下載 APP,手機碰一碰就能輕松
94、直達按摩操作界面,通過調取 Health Kit 健康數據,基于用戶的身高、體重、睡眠、壓力、運動等數據指標,智能推薦最佳的按摩程序,最適合“一鍵享受”的精致宅;專業品質方面,搭載著國標認證的 4D 無刷變頻溫感機芯,通過四核處理器、24 顆傳感器精準測位,讓按摩的動作更加流暢細膩,真實還原大師手法,滿足“科技宅”的享受;“生物電極反應傳感器”與“脈搏血氧傳感器”的配備,能夠快速檢出人體多項疲憊感指標,解讀肌體 9 項生理參數,進行全周期健康管理,躺下即可享受“精致宅生活”。在精致宅生活中,智能家居產品是舒適生活場景體驗的支撐,其中“按摩大師”奧佳華就是優秀的一員。奧佳華(OGAWA)是奧佳華
95、集團(股票代碼:002614)旗下的國際品牌。自 2008年奧佳華啟動全球化戰略,截至目前在全球擁有 1500+專賣店/專柜,遍布全球 20 余個國家與地區。作為定義行業智能標準的按摩大師,奧佳華于 2021 年提出“美好生活新標配”的品牌理念,致力于將先進的健康產品和健康服務帶給全球消費者,用科技溫度詮釋真正好按摩,通過智能 AI 按摩讓他們享受愉悅、先進的美好生活,成為無數“精致宅生活”的智能健康管家。47現代人面對生活以及工作上的各種繁雜事務,身心每天都處于高速運轉的情況,此時更需要治愈的家居生活場景來釋放累積的焦慮情緒。本次的調研數據顯示,關于“您認為治愈系的居住環境或家居產品能緩解您
96、的焦慮情緒嗎?”,有 92.1%的受訪者表示同意或者非常同意。特別是處于后疫情時代的當下,過去外出旅游遠行、好友聚會等放松方式風險成本更高,人們更多情況下需要在居家生活中尋找釋放情緒的方式。此時家居生活的治愈功能就更被需要,或是打造家中的治愈空間,或是通過養貓養狗養魚,或是游戲、按摩等,家庭中的休閑放松場景更加普遍。2 治“愈”角落:做個“閑人”38.10%0.20%0.90%6.80%54.00%表 534811.70%4.60%12.60%11.50%12.40%11.00%21.70%15.40%21.10%20.90%26.00%36.10%37.50%26.50%在居住空間中,人們有
97、著強烈的放松、治愈的功能需求。2022 青年家居生活趨勢洞察報告中關于“對你來說,家意味著什么”的問題,“放松”是被提及最多的高頻詞。人們還認為家是“充電樁”、“靈魂的出竅地”,可以“回城回血”、“癱倒躺平”的地方。各個生活方式的踐行者通過不同的居家體驗來卸下平日的包袱,為自己“回血”。本次調研數據顯示,關于“居住空間中的哪些活動您認為比較讓人治愈、放松”,Top3 選項是“觀影聽歌游戲”(37.5%)、看書閱讀(36.1%)和休息睡覺(26.5%),休閑娛樂或者單純的躺平放松,都能治愈都市人焦躁不安的內心。同時,“與寵物為伴”、“品酒品茶”、“種植花草”等方式也是許多受訪者的放松方式。這說明
98、不論是通過什么休閑放松的方式,只要能在家居生活中享受家的“悠然”,就能讓自己得到治愈。即使工作再緊張、繁重,也需要有放輕松的時間,讓身心充足電應對新的挑戰,達到“內卷”與“躺平”的平衡,冠軍孫一文就是很好的示范。作為擊劍運動員,孫一文在 2021 年東京奧運會上,一擊制勝、一劍封神,為中國斬獲了女子重劍隊個人賽首枚奧運金牌,也讓她迎來了冠軍榮光。賽場下,她是美好生活方式達人,享受慢節奏的生活,養寵種花,修修茶道,熱衷分享家中狗狗日常的她更被稱為“不秀狗狗不舒服斯基”。冠軍的新家屋主孫一文表示,要在運動和生活中做好平衡,現役的她還在為下一屆奧運會而準備,大量的訓練之后更需要用慢節奏去體驗生活,去
99、放松身心,調節到百分之百的狀態去進行下一次的訓練,做好賽場上的強人,賽場下的“閑人”。表 540%5%10%15%20%25%30%35%40%49隨著居家時長的增加,居家生活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特別是人們的休閑娛樂方式發生了轉變:從在外堂食,變成了在家烹飪;從朋友歡聚,變成了獨處看書;從電影院 iMax 大片變成了家中的 4K 足球世界杯.即使更多的休閑娛樂回歸到了家中,人們對娛樂方式多樣性的追求也依舊,運動健身也不例外。本次調研數據顯示,有 92.6%的受訪者表示在出行不便的期間,居家運動可以滿足的日常鍛煉需求。3 每日一“耕”:居家常態下的全民運動38.00%54.60%0.70%1.3
100、0%5.40%表 5550居家生活不減全民健身熱情,人們對于居家運動健身的功能需求不斷增加。在 4 月上海疫情期間,全網掀起了一波“跳操熱潮”,健身直播劉畊宏粉絲增量超過 5000 萬,其中漲粉最多的一天粉絲增量達到1016.6萬。其4月22日發布的一條毽子操分解版短視頻,播放量達1.05億次,千萬粉絲居家跟跳并上傳視頻“交作業”。冠軍的新家中羽毛球世界冠軍鮑春來,曾經是賽場上的“天才少年”,現在也是線上的“潮男”。鮑春來 17 歲就參加了世界羽毛球青年錦標賽,一舉奪冠,成為了當年的男單冠軍并加入了羽毛球國家隊,創下多項好成績。退役后,作為斜杠青年的他,一邊化身潮男成為跨界時尚王,一邊繼續羽毛
101、球事業,經營運動俱樂部,還會背著羽毛球包在路人局中交流技術。在居家的常態下,他的運動熱情不減,在線上開設直播,給觀眾上體育課,教導羽毛球相關的分解步法、訓練方法、運動技巧,吸引了大批的觀眾。抖音運動健身報告顯示,2021 年,抖音運動健身視頻數量同比增長 134%,觀看年齡段集中在 18-40 歲,創作者數同比增長 39%;健身類主播漲粉同比增加 208%,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51家居運動模式更豐富,小小空間也能實現居家運動。不同于以往約上老友聚在球場揮灑汗水,或者在健身房各種器械中塑造身材的戶外模式,當下年輕人更趨向自己在家就可以開展、無需過多硬件設備的居家運動模式。好好住 2022
102、年疫情居家生活大調研數據顯示,疫情后熱度上升最高的健身向內容為“健身操”(增長 588%),緊接著的為“跳繩”、“體感游戲”、“普拉提”和“擼鐵”,這些“一平米健身”項目讓大眾在限空間內也可以保持身體鍛煉。三、居住風格趨勢“美”是家居設計的最終目標。本次調研顯示,關于“家居產品的哪些因素最影響您的生活體驗”,最多人認為是“家居設計是否能夠帶給我美的體驗”。這反映著當代人審美意識的提升,更加注重家居生活中帶給自己的美學感受。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當代青年理想家的顏值追求是“簡單美”:大概三分之二的受訪者給家的顏值重要度打了 8 分及以上(滿分 10 分),但他們不太喜歡花里胡哨的風格,無論男女,超
103、過一半的受訪者希望自己的理想家是“現代極簡風”。1 “精”“簡”人生:家裝風格個性化表 5652家裝風格進入多樣時代,極簡風格最得人心。在本次的調研中,關于“您最喜歡下列哪種室內裝修風格”,“現代極簡風格”最受歡迎,有 32.4%的受訪者選擇;“新中式風格”(23.1%)和“自然原木風格”(12.2%)也有部分愛好者。這說明當下人們在進行家裝風格選擇時,審美的標準更偏向簡單、精簡的風格,相比前些年流行的“輕奢風”、“日式風”,當下新中式風格受到更多人的選擇。23.30%5.70%43.00%57.60%55.80%22.00%4.60%3.00%6.10%9.00%9.70%在打造居住空間的風
104、格時,地板瓷磚對于整體的風格影響明顯,而風格品類豐富的冠珠瓷磚可以滿足無數家庭的個性化家裝風格需求。冠珠瓷磚創始于 1993 年,隸屬于新明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先進的建筑陶瓷墻地磚的供應商和品牌商,為國家市政單位工程、商業空間、家居空間提供高品質的瓷磚產品和人性化的綜合服務。冠珠瓷磚建立起了“美好產品”矩陣,產品涵蓋陶瓷磚(包括拋釉磚、仿古磚、拋光磚和瓷片等)和陶瓷板材(包括陶瓷巖板、陶瓷薄板、陶瓷大板等)等十余個品類,花色超過 2000 個,產品遠銷 50 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各類建筑提供人性化的空間解決方案,獲國內外客戶的一致好評。冠珠瓷磚“每一塊,都很美”的理念,十分貼合當下嚴謹消費
105、者的個性化需求。表 57表 580%10%20%30%40%50%60%70%0%5%10%15%20%25%30%35%23.10%32.40%12.20%53國民文化自信的提升,人們在更多的家裝風格中愿意既融入中華文化,又在當下審美標準下進行創新的“新中式”風格。其中“每一塊,傳承美”的冠珠華脈【漫步巴蜀】系列巖板就是很好的典范?!韭桨褪瘛肯盗袔r板,是冠珠華脈 IP 產品的第二站,以竹、錦、紙、地四大巴蜀文化的元素,融合當代潮流設計美學、先進科學工藝進行創新而推出,兼具東方美學、潮流藝術和實用性能。把中華的文化與內涵,融入到家居產品之中,正符合當下東方審美自信的塑造,是打造新中式家居生活
106、風格的最佳選擇之一。54“極簡”不等于“簡單”,而是一種極致的追求。在冠珠美居計劃的現代極簡江景房中,很好地詮釋了極簡風的現代美感。屋主是綜藝節目的導演,同時也是一名父親,希望在家裝設計中考慮到每一處細節,并將工作與育兒的生活場景融入到家的空間設計當中。屋主在客廳和陽臺采用了阿瑪尼深灰瓷磚 1200600mm 進行通鋪,沉穩雅致而又不失空間融合感,在設計上做到空間設計最大化;在 L 型陽臺貫徹極簡主義,墻地面的瓷磚對縫拼接,降低縫隙的存在感,提升空間整體美感,同時阿瑪尼深灰瓷磚地吸水率、耐磨耐腐蝕的性能也不用擔心油污、積水的問題;衛生間選用阿瑪尼淺灰瓷磚,淺色增加小空間的明亮感,墻地一體化起到
107、擴容放大空間的視覺效果,瓷磚的防滑性能也增加了衛浴行走的安全感。在冠珠瓷磚的加持下,極簡的風格每一處都不“簡單”。2022 年“露營”火爆出圈,這個親近自然的休閑方式得到更多人的青睞。野餐、垂釣、放風箏,在與大自然的共鳴中享受輕松、快樂的假期成為了越多越多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城市“街邊太多人與車”,擁抱綠色自然成為居住新風向。在本次的數據調研中,關于“如果條件允許,我愿意遠離城市喧囂,住到依山傍水的安靜郊區,接近大自然”,有 69.3%的受訪者表示“愿意”或者“非常愿意”。這反映了后疫情時代,人們跨區域活動、旅游有各種限制,沒有辦法在郊外、自然的環境下放松心靈,更多時間被迫在城市枯燥重復的模式下
108、生活,因而產生更加強烈想親近自然的居住生活意愿。2 居家“野”趣:會呼吸的房子55因而,當下更多人選擇在家中增添綠色的元素,打造居家野趣的環境來舒緩緊繃的神經。調研顯示,關于“在出行不便的期間,給居住環境增添自然元素,營造自然戶外氛圍能放松心情”,有 93.6%的受訪者表示認同或者非常認同。這反映了許多家庭具有綠色、自然的家居環境、家裝風格需求。即將與大家見面的 0 碳房屋改造紀錄片會呼吸的房子中,就打造了一個自然、環保的理想家居環境。屋主田樸珺以自然樸實的設計初衷,向觀眾呈現節能減排的居住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改造的家位于深圳,如果說深圳是一個很熱鬧喧囂的城市,那么這個房子就是一個遠離喧囂的
109、世外桃源;對屋主田樸珺來說,早上起來可以聽到鳥叫的聲音,可以聽見海浪拍在巖石上的聲音,是房子帶給生活最自然、美好的部分。40.20%0.50%0.90%5.00%53.40%23.00%36.30%24.80%13.70%2.10%表 59表 6056戶外愛好在家中也可實現。會呼吸的房子屋主非常喜歡攀巖、登山等戶外活動,所以屋子特意設計了一面攀巖墻,居家也能做戶外運動;還有為“從世界各地撿回來的石頭”專門設計展示的地方。自然、低碳生活理念融入興趣愛好的改造,讓居家的時候也能享受到自然健康、親近戶外的居住體驗。會呼吸的房子中房屋改造十分注重房子與自然的交互設計。房屋設計還配備了雨水花園、模塊化種
110、植、家庭農場等自然景觀設計,居家也能享受自然“野”趣。57年輕消費者開始將“可持續”作為消費決策的指標,“低碳、環?!背蔀樾纶厔?。疫情居家生活大調研數據顯示,疫情后“低碳”相關的內容熱度增長 1686.6%,人們對于低碳生活的意識逐漸形成,與之關聯的環保相關熱度也增長了 236.3%。相比過去消費主義的居家生活,近年來人們需求逐漸轉向“可持續的低碳生活”,耐用、環保、可回收的產品更加受到青睞。在“關于產品的環保型,你最在意的是”的問題中,“節能”(81%)、節水(64%)和重復利用(60%)排在 Top3,即“節省”和“不浪費”成了當下低碳家居生活的核心。3 擁抱“綠”光:低碳環保意識崛起表
111、61以健康環保的家居用品,構建健康的家居生活方式。本次調研中,在“請選擇以下與您相符合的健康生活觀點”的問題中,最多受訪者認為“在購買家居用品時非常有必要選擇健康環保的產品”(67.7%),同時也有受訪者“非常關注網絡上和生態、自然、綠色、健康、環保等有關的話題”(59.5%)和“曾經為解決健康問題購買過相關改善環境或健康家居用品”(33.9%)。這反映了后疫情時代大眾更加注重健康環保生活方式,并且在家居用品選擇時更加關注產品的健康、環保性能,希望產品可以更好地在居所中構建健康的居住環境。5810.70%33.00%59.50%67.70%19.60%踐行低碳生活,保持健康習慣,有中廣歐特斯參
112、與。深耕熱泵行業十六年的中廣歐特斯,集空氣源熱泵、熱泵空調、凈水、新風、智能等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實現了人居環境冷、暖、風、水的高效調節,專注于打造“有品質、有溫度、更親密”的理想人居生活環境。在環保健康人居生活的時代,中廣歐特斯專注于節能環保事業,產品研發追求創新節能設計,有行業權威專家領軍的強大科研團隊,坐擁 5 大研發中心,建立了經 CNAS 認可的實驗室集群,作為“綠色工廠”堅持追求生產零碳排,旗下產品入選國家工信部發布的“能效之星”裝備產品目錄,并有 140 余款產品榮獲中國節能產品認證和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表 620%10%20%30%40%50%60%70%80%5
113、9當下人們的家居生活消費觀念不斷改變和提升,健康、新風、低碳、舒適和智能成為他們衡量產品的標準。對于現代家庭來說,冷暖系統漸成剛需,地暖空調一體機以一臺主機解決整個家庭的舒適冷暖需求得到越來越多家庭的認可。同時,制冷優秀,制熱更卓越的“中廣熱泵空調”爆款出圈,形成包含“冷暖風水智”的“熱泵+全場景全生態舒適生活系統解決方案”。中廣熱泵空調可以實現強風60秒速熱30秒速冷,室內0.5無極控溫,57C高溫蒸洗自清潔等功能,讓家居空間可以更加健康和舒適?!袄渑L水智,中廣舒適家”,中廣打造了一個個健康環保的理想舒適家。李女士住在成都,房子翻新時李女士在家中加裝了中廣歐特斯的各種配備。成都冬季濕冷,最
114、低氣溫在 0左右,入夏后又要“高溫+限電”,備受煎熬。以往冬天用空調制熱時會頭暖腳涼,而且干燥、令人不適,自從配備了中廣帶地暖的中央空調后,李女士說“現在從室外回來,把外套脫掉穿一件薄薄的衣服可以了,而且家里的每一處空間都是熱的,幾乎不存在感知的溫差,還不會干燥,非常舒適”。同時依靠中廣熱泵空調特有的節能特性,李女士表示“只要不限電的時候,夏天我家的中央空調都是開著的,冬天地暖也可以放心開了”?;疱伿敲總€成都人家中的“拿手菜”,李女士也不例外,她表示過去火鍋味道就聚不散,開窗也收效甚微,現在安裝了中廣的卡洛尼新風系統后,在不開窗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晰、吃火鍋也沒有負擔。60結論與思考
115、章61結論與思考章一、治愈、運動、居家辦公,后疫情時代下居家新場景需求二、謹慎消費決策之下,重新審視個人真實需求環境的變化會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在后疫情時代的背景下,盡管消費者對未來展望趨于保守,但人們對于身心健康的平衡、提高生活質量的追求仍然在不斷發展并作出努力。在居住空間這個高頻生活場景中,空間的使用者不再滿足于基本的居住功能,對于生活在繁華的都市人而言,居住空間衍生的釋放壓力、撫慰情緒、自我提升功能也逐漸受到重視。在實現美好人居生活的目標下,我們發現大部分受訪者對于居家生活的需求除了解決“住”這一問題外,能在居住空間中實現工作生活的平衡,高效實現完成工作,平衡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
116、量,是今年尤為明顯的需求。人們對居住體驗的需求時刻在發生變化,家居行業也應該從消費者對于新體驗場景的需求中尋求突破,關注消費者對于居住體驗的期待、居家生活中的喜好、對未來居住環境的思考,進而加強人與居住環境之間的連接,在挖掘新場景同時不斷優化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生活方式提案。種種數據表明,消費者在面對不斷增加的不確定性時,消費信心正趨于保守,他們重新開始審視自己的真實需求,認真做著消費決策前的功課,評估好自己的消費預算和制定消費的優先級也促使了消費結構正在重塑。調研中也發現,消費者對于目前的即時需求、精神體驗需求、安全需求、健康需求增長顯著。盡管價格是消費者在做消費決策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117、但高頻的居住場景中,人們對于具有環保、健康、安全等的功能性產品有了更大的需求,當然他們同時也更加關注這類居住產品的附加值,比如質量佳、功能覆蓋廣、可持續性使用、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也成為他們衡量產品價值的維度。62三、智能家居或將成為個性化居住場景核心未來,改善性的居住空間需求將會呈長期增長趨勢,消費結構的變化、家庭結構的多元化也促使了居住行業適配不同居住結構的步伐加快。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不斷突破的背景下,居住空間中的便捷性、智能化也不斷被滿足。尤其有技術進步的支撐,智能家居的性能和品質有了較大的提升。在多個市場研究中,都能發現購入智能家電或者有購入智能家電意愿的受訪者年年走高,與此同時,
118、年輕家居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依賴度和信賴度也有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本次調研中,也提到了家居生活智能化正在從單品智能向全屋智能過度,居住生活從以“房”為中心向以“人”為中心轉變,在智能家居覆蓋的居住場景逐漸增加和智能家居產業規模、交易規模逐年增長的背景下,智能家居企業更應關注消費者對于更多元生活場景應用的訴求,滿足消費者從“價格導向”需求向“價值導向”需求的轉變,在新的價值主張下,引導智能居住場景邁向新臺階。63參考文獻生態環境部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 2022 年度報告國務院 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 國家統計局國家社科基金養老消費與養老產業發展研究國
119、家統計局 9 月份就業市場數據智聯招聘 2022 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COVID-19 Mental Disorders Collaborators.Glob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in 2020 due to the COVID-19 pandemic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2021 Oct 8.Lancet.2021;S0140-6736(21)02143-7.doi:10.1016/S0140-6736(21)02143-7DT 財經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2021 青年消費調查報告談燦.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青年返鄉創業的困境及對策分析 J.湖北農業科學,2020,59(19).6貝殼研究院普惠住房中國新居住發展報告 2022貝殼研究院 2022 家裝消費趨勢調查報告中移智庫 2022 中國智慧家庭趨勢研究報告楊傳開.縣域就地城鎮化基礎與路徑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1(4).好好住2022 中國家庭家居生活消費新趨勢1.2.3.4.5.6.7.8.9.10.11.12.13.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