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智: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之傳感器分析報告(2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薪智:2023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之傳感器分析報告(28頁).pdf(2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2年12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之傳感器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概述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概述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保持高位增長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80萬以上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車型定位不一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車型及市場份額差異較大的原因是什么?14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概述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概況中國新能源車發展領跑全球具產業規模優勢政策推動萬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五強標桿新能源汽車主機廠-比亞迪標桿新能源汽車主機廠-蔚來標桿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理想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勢的有力支撐是什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之傳感器分析自動駕駛的核心:感知層-傳感器智
2、能駕駛之眼:傳感器之車載攝像頭車載攝像頭迎來了量價齊升機遇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增速較高車載攝像頭主要組件國內供應商占有重要地位車載攝像頭模組國內廠商出貨量在逐步拉升中車載攝像頭模組前20強中國外和國內廠商平分市場智能汽車之角-傳感器之雷達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達62億超聲波雷達國內外競爭格局逐步扭轉中國新能源汽車車載毫米波雷達行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激光雷達領域國內廠商速騰聚創市場占比排名第二激光雷達將有望迎來大規模商業化普及激光雷達占比有望持續提升新能源車企傾向于采用攝像頭+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新能源標桿車企經典車型搭配多種傳感器自動駕駛的智能化等級自動駕駛中傳感器有極大的市場增長空間國內新能源新勢力
3、車企的傳感器配套主要廠商較集中8薪智觀察比亞迪蔚來理想18國內傳感器行業公司發展之翎仕優洞見國內傳感器公司熱招職位翎仕優洞見-國內傳感器公司招聘情況分析23關于薪智HR數智研究院翎仕優 Link-U25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概述圖表1:2022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測20182019202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CAGR(2021-2025)中國汽車銷量/萬輛280825772531263827432825288229403.0%同比增速/%/-8%-2%5%4%3%2%2%/中國新能源車(不含Tesla出口)滲透率/%4.5%4.7%5.4%12.5%18.5%2
4、3.5%30.0%38.0%/銷量/萬輛126121137330507664865111752%同比增速/%/-4%13%141%54%31%30%29%/歐洲汽車銷量/萬輛181918441409148615751638170417554.5%同比增速/%/1%-24%6%6%4%4%3%/歐洲新能源車滲透率/%2.1%3.2%9.9%13.5%17.0%22.0%28.0%36.0%/銷量/萬輛395914020126836047763235%同比增速/%/53%137%44%33%35%32%32%/美國汽車銷量/萬輛177017481445154615931641167317073.4
5、%同比增速/%/-1%-17%7%3%3%2%2%/美國新能源車滲透率/%2.0%1.8%2.3%4.0%8.0%13.0%19.0%25.0%/銷量/萬輛3532336212721331842767%同比增速/%/-10%4%89%106%67%49%34%/其他地區銷量/萬輛310829612412260527352817290229894.4%同比增速/%/-5%-19%8%5%3%3%3%/其他地區新能源車滲透率/%0.3%0.6%0.7%1.2%2.0%3.0%4.0%5.0%/銷量/萬輛10161831558511614953%同比增速/%/63%10%74%75%55%37%29
6、%/全球銷量/萬輛950691307797827586478922916193903.8%同比增速/%/-4%-15%6%4%3%3%3%/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2.2%2.5%4.2%7.5%11.1%14.8%19.4%24.8%/銷量/萬輛20922732762395713221776232548%同比增速/%/9%44%91%54%38%34%31%/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保持高位增長 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60萬輛,其中,中國/歐洲分別銷售352/215萬輛。我們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2102萬輛(圖表1),未來4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3.59%。其中,中國與
7、歐洲將繼續引領全球市場,預計將分別銷售1045、660萬輛,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復合增長率預期31.25%。新能源車行業高景氣上行,有望持續高速發展。圖表21 全球新能源汽車5年6倍空間,對應CAGR約48%。我們預判2025年中美歐的銷量分別約為1117、632與427萬輛,其中基于中國擁有全球最優質的消費群體,我們預判在未來5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CAGR為52%,而同期美國因其基數較小、滲透率低,其增速高達67%;同期歐洲為35%。(圖表2)2022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分企業銷量排名TOP20(單位:輛)數據來源:CleanTechnica(車型包含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排名企業2
8、022年1-9月銷量2022年1-9月份額占比1比亞迪1,175,66717.25%2特斯拉909,04213.34%3上汽通用五菱354,5945.20%4大眾281,0154.12%5寶馬236,5913.47%6奔馳197.8132.90%7奇瑞184,3882.71%8廣汽182,6622.68%9起亞169,3012.48%10上汽162,9282.39%11現代159,4972.34%12吉利156,3742.29%13東風144,1322.11%14長安132,8231.95%15奧迪126,0371.85%16沃爾沃123,7521.82%17哪吒110,2631.62%18鵬
9、100,4791.47%19城98,5991.45%20福特96,0891.41%TOP20合計5,102,04674.86%其他1,713,23625.14%全球總計6,815,282100.00%圖表3:2022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分企業銷量排名TOP20(單位:輛)2022年1-9月份全球新能源X汽車品牌排名TOP 20銷售量均在96000輛以上。排名前三的為:比亞迪、特斯拉和上汽通用五菱(圖表3)。從銷售總數來看,第一名、第二名和第三名之間的間隔差異較大,比亞迪占有絕對優勢的市場份額。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680萬以上22022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分品牌/車型銷量排名
10、TOP20(單位:輛)數據來源:CleanTechnica(車型包含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排名品牌/車型生廠企業2022年1-9月銷量2022年1-9月份額占比1特斯拉Model Y特斯拉汽522,6547.67%2特斯拉Model 3特斯拉汽336,8654.94%3宏光MINIEV上汽通五菱316,2564.64%4宋Plus(BEV+PHEV)亞迪汽285,7054.19%5秦Plus(BEV+PHEV)亞迪汽234,3873.44%6漢(BEV+PHEV)亞迪汽179,8362.64%7海豚EV亞迪汽127,5891.87%8元Plus EV亞迪汽116,5091.71%9眾ID.4
11、眾汽115,1771.69%10唐(BEV+PHEV)亞迪汽94,5201.39%11汽Aion Y汽乘81,2011.19%12QQ冰淇淋奇瑞汽80,7441.18%13螞蟻奇瑞汽77,4411.14%14理想One EREV理想汽76,8051.13%15現代IONIQ 5現代汽75,3671.11%16汽Aion S汽乘72,0001.06%17哪吒V合眾新能源71,5721.05%18奔奔E-Star安汽70,9041.04%19起亞EV6起亞汽61,3740.90%20歐拉好貓城汽56,4050.83%TOP20合計3,053,31144.80%其他3,761,97155.20%全球
12、總計6,815,282100.00%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車型定位不一圖表4:2022年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車分品牌/車型銷量排名TOP20(單位:輛)2022年1-9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排名前五的銷售量均在23000輛以上。排名前五的為:特斯拉Model Y/3和上汽通用五菱宏光和比亞迪宋/秦Plus(圖表4)。從銷冠車型可以看出,排名前五的車型品牌定位差異較大。3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車型及市場份額差異較大的原因是什么?市場份額占比0%5%9%14%18%比亞迪特斯拉 上汽通用五菱大眾寶馬奔馳奇瑞廣汽起亞上汽市場份額占比圖表5:市場份額占比 從全球新能源汽車排名前10的品牌,中國新能
13、源汽車品牌比亞迪、上汽五菱和奇瑞等市場份額較高,國外的主流新能源汽車主要特斯拉、大眾和寶馬(圖表5)。決定這些品牌銷冠車型差異較大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為各汽車品牌營銷力度問題,還是智能座艙的應用與否、自動駕駛技術高低還是硬件傳感器的配置不同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概述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概況圖表6: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增長率圖表7:2022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情況 2022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471.7萬/456.7萬輛,同比增長120.0%/110.0%。滲透率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2022年1-9月達23.4%(圖表7),繼續創歷史新高,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
14、成368.2萬輛和357.8萬輛,同比增長100%和97.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3.3萬輛和9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90%和170%。4中國新能源車發展領跑全球具產業規模優勢 中國新能源汽車帶動世界增量。2022年中國新能源車銷量表現強勁,月度銷量同比增速保持在75%以上。2022年9-10月,中國新能源車月度銷量滲透率超過30%(圖表8)。并且中國新能源車銷量長期占據全球50%以上份額,領跑全球新能源車發展(圖表9)。圖表8:中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圖表9: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占全球市場比例政策推動萬億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發展圖表10: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法律法規圖表11:2015-
15、2025年全球及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法律規章戰略規劃深圳經濟特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條例 國內首部智能網聯汽車管理法規出臺工信部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發展行動計劃、2020 年智能網聯汽 車標準化工作要點;發改委、工信部 等十一部委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交通部 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 和應用的指導意見;工信部關于加強車聯網 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強 智能網聯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意見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法律法規 根據中國信通院中國車聯網白皮書(圖表10),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9600億元,占全球市場的56.5%,2020 至2025年間,中國新
16、能源汽車市場將以36.9%的年均復合增速增長。(圖表11)在消費電子需求下滑,偏向周期行業的時候,電子產業鏈亟須開辟新增長點尋求破局,發力新能源汽車市場符合其發展戰略。52022年1-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前十五廠商(單位:輛)*數據來源:乘聯會,時代商學院整理排名廠商2022年1-9月2021年1-9月同比份額1比亞迪汽車1,152,856321,756258.3%29.7%2上汽通用五菱325,036281,26115.6%8.4%3特斯拉中國318,151204,68455.4%8.2%4吉利汽車205,31744,914357.1%5.3%5廣汽埃安184,92282,532124.1
17、%4.8%6奇瑞汽車179,86954,950227.3%4.6%7長安汽車119,35953,241124.2%3.1%8哪吒汽車109,78441,427165.0%2.8%9小鵬汽車98,55356,40474.7%2.5%10長城汽車92,89384,7319.6%2.4%11零跑汽車87,60227,817214.9%2.3%12理想汽車86,92755,27057.3%2.2%13蔚來汽車82,43466,39524.2%2.1%14一汽大眾73,56442,51873.0%1.9%15上汽大眾65,57335,95682.4%1.7%Top15匯總3,182,8401,453,8
18、56118.9%82.1%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五強圖表12:2022年19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前十五廠商(單位:輛)圖表14:比亞迪傳感器類相關供應商2021-2022年10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銷統計情況05101520252021.112021.122022.12022.22022.32022.42022.52022.62022.72022.82022.92022.10產量(萬輛)銷量(萬輛)2022年1-9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廠商銷量排行榜中,8家新能源汽車廠商銷量超10萬輛。比亞迪汽車銷量最高達115.29萬輛,市場份額29.7%。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國排名第二和第三,新能源汽車銷量分
19、別為32.5萬輛、31.82萬輛,市場份額分別為8.4%、8.2%。(圖表12)。吉利汽車、廣汽埃安、奇瑞汽車、長安汽車、哪吒汽車、小鵬汽車、長城汽車進入前十,新能源汽車銷量依次排名第4-10名。圖表13:20212022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統計標桿新能源汽車主機廠-比亞迪數據來源:中商情報網(WWW.ASKCI.COM)比亞迪汽車是香港上市公司比亞迪股份的直屬子公司。比亞迪股份公司創立于1995年,由20多6人的規模起步,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組建比亞迪汽車。今天,比亞迪股份公司在全球擁有員工30,000余人,公司市值已超過150億人民幣。理想ONE銷量同比數據(單
20、位:輛)年月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2022年1226884141103441671149600000002021年023004900553943237713858994337094764913485140872020年11802691447262221481834244527113504369246460標桿新能源汽車主機廠-理想圖表17:理想ONE車型20202022年銷售量統計圖表18:理想傳感器類相關供應商 理想汽車屬于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理想汽車是一家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專注于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豪華智能電動汽車,理想汽車于2015年7月創立,創始人為
21、李想,也是汽車網站“汽車之家”的創始人之一。同時,理想汽車擁有自己的生產資質,并于2016年在江蘇常州自建工廠,涵蓋沖壓、焊裝、涂裝、總裝、檢測線、物流、IT等完整的整車生產工藝。理想汽車由理想自有工廠生產。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2021年月交付量2022年月交付量蔚來10月交付新車10,059臺1-10月累計同比增長32.0%圖表15:蔚來2022年銷售量統計標桿新能源汽車主機廠-蔚來圖表16:蔚來傳感器類相關供應商 2014年11月,蔚來由李斌發起創立,并獲
22、得淡馬錫、百度資本、紅杉、厚樸、聯想集團、華平、TPG、GIC、IDG、愉悅資本等數十家知名機構投資。2018年9月12日,蔚來汽車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供應商視覺芯片前視攝像頭HUD液晶儀表語音交互智能手機終端毫米波雷達中控Mobileye均勝電子蔚來+澤景電子蔚來+馬瑞利科大訊飛大陸博世德賽西威部件智能交互7 小鵬P7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的硬件配置非常奢華,主芯片采用英偉達Xavier,全車傳感器包括13個車外攝像頭、1個車內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同時配有高精地圖。其中毫米波雷達為博世最新的第五代產品,13個攝像頭構成兩套互為冗余的360環車身視覺系統。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
23、以電動為主,而電動汽車不需要變速箱、不需要發動機,這也彌補了中國新能源國內技術的不足,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絕對是一個突破點。而以蔚來、小鵬為主的造 車新勢力,也通過在電動車上的智能化,也靠著自己的研發實力證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并不落后于合資品牌,中國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能很好的支撐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持續。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并不是體現了空有噱頭的真皮加溫座椅、豪華燈飾和更寬大的操作面板上,而是真材實料的體現在車身搭載了更多的主控芯片和傳感器配置來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技術上。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強勢的有力支撐是什么?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之傳感器分析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液晶儀表盤中控顯示屏抬頭顯示屏
24、(HUD)后排座椅顯示屏流媒體后視鏡車內攝像頭車載音響智能座艙感知層-傳感器: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單目/多目攝像頭夜視儀 紅外/慣性傳感器 決策層:FPGA/GPUSoC/MCU360全息影像動駕駛系統圖表19 新能源汽車要實現自動駕駛系統,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感知層信息采集的過程,自動駕駛感知系統會用到各種傳感器,包括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紅外夜視,以及用于定位和導航的 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和 IMU(慣性測量單元)(圖表19)。智能駕駛之眼:傳感器之車載攝像頭 隨著汽車智能化浪潮的發展,作為“智能駕駛之眼”的車載攝像頭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中國車載攝像頭的未來
25、市場規模也極具有發展空間。根據 ICV Tank 以及 360 Research Reports 等數據,2020-2025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 模將從 138 億美元提升至 270 億美元(圖表20),CAGR 為 15.7%;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將從 64 億元提升至 230 億元(圖表20),CAGR 為 29.2%,車載攝像頭市場前景廣闊。8圖表20:20152025年全球及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車載攝像頭迎來了量價齊升機遇圖表21:國內車載攝像頭搭載情況(萬個)圖表22:高級自動/輔助駕駛車輛需要更多攝像頭 車載攝像頭相較于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等,成本低和硬件技術相對較成熟,
26、因此率先成為汽車智能化應用的核心傳感器。越先進的自動/輔助駕駛,對攝像頭的單車需求數量越多。根據CINNO Research統計數據顯示,近3年來,中國市場乘用車單車平均攝像頭搭載顆數 呈階梯式增長趨勢。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乘用車攝像頭平均搭載數量約為2.7顆,同比增加約 0.3顆,環比增加約0.1顆(圖表21)。高階新能源汽車對車載攝像頭的功能需求也越多,車載攝像頭作為感知層核心傳感器,隨著汽車 ADAS 功能的持續升級,迎來量價齊升機遇(圖表22)。量:L2、L3 和 L4/L5 平均將搭載 8、11 和 12顆攝像頭;價:普通車載攝像頭單價約 150-200 元,ADAS 攝像頭單價約
27、 400-500 元,且感知功能升級將推動價值量進一步抬升。結合 ADAS 滲透率、車載攝像頭搭載方案及價值量測算,我們預計 2021 年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達到 454 億元,2025年將分別達到 922億,2021-25 年 CAGR 達 19.4%。據佐思汽車,2022年1-7月國內乘用新車整體、前視、環視、后視和內視攝像頭出貨量的同比增速車載攝像頭出貨量增速較高Level2長距Radar:1個短距Radar:2個攝像頭:5個Level3長距Radar:1個短距Radar:4個攝像頭:5個長距Lidar:2個Level4/5 長距Radar:4個短距Radar:4個攝像頭:8個長距Lida
28、r:4個短距Lidar:4個高級自動/輔助駕駛車輛需要更多攝像頭92015-2025年全球及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全球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億美元)中國車載攝像頭市場規模(億元)資料來源:ICV Tank,360 Reports,前瞻產業研究院,五礦證券研究所 分別為 14.2%、21.9%、24.9%、-16.0%、147.6%。前視、環視和內視攝像頭的增速較高(圖表 23)。根據不同自動駕駛功能及安裝位置,目前車載攝像頭種類可分為前視、后視、側視、環視和內視等五類攝像頭。目前攝像頭車內主要應用于倒車影像(后視)和360度全景(環視)。對于前視攝像頭,雙目相比單目性能更優,但是由于需要更高算力
29、芯片支持,成本較高,難以快速普及,因此目前仍以單目為主(圖表24)。2020年全球車載攝像頭鏡頭市場格局33%3%4%5%5%5%5%8%32%舜宇光學麥克賽爾富士膠片電產三協三力士世高光京瓷理光其他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五礦證券研究所車載攝像頭主要組件及供應商資料來源:旭日大數據,五礦證券研究所組件供應商光學鏡頭舜宇光學、聯創電子、歐菲光、福光股份、宇瞳光學等模組大陸、麥格納、法雷奧、比亞迪、為森、德賽西威、歐菲光等CMOS芯片安森美、索尼、三星、韋爾股份(薅威科技)、思特威等軟件算法Mobileye、地平線、極目等圖表26:車載攝像頭主要組件及供應商國內車載攝像頭搭載情況(萬個)資料來
30、源:佐思汽車,蓋世汽車,五礦證券研究所,中航證券研究所2021(1-7月)2022年(1-7月)同比合計2,162.092,468.1614.20%前視344.26419.721.90%環視1,028.031,284.4824.90%后視642.06539.49-16.00%內視19.448.02147.60%行車記錄儀128.35176.4637.50%圖表23:國內車載攝像頭搭載情況(萬個)車載攝像頭主要組件國內供應商占有重要地位車載攝像頭整車應用資料來源:蓋世汽車,五礦證券研究所安裝位置攝像頭類型功能概要前視單/雙FCW、LDW、TSR、ACC、PCW視角一般為45度,雙目攝像頭擁有更好
31、的測距功能,但需要裝在兩個位置,成本較單目貴50%左右環視/單全景泊、LDW廣角鏡頭,在車四周裝配4個進行圖像拼接實現全景圖,加入算法可實現道路線感知后視/單后視泊輔助廣角或魚眼鏡頭,主要為倒車后視鏡攝像頭側視/單盲點監測、代替后視鏡盲點檢測主要使用超聲波雷達,但目前也有使用攝像頭代替內置/單閉眼提醒廣角鏡頭,一般裝在車內后視鏡處圖表24:車載攝像頭整車應用圖表25:2020年全球車載攝像頭鏡頭市場格局10 車載攝像頭包括鏡頭、模組、芯片、軟件算法等;鏡頭廠商中,舜宇光學全球第 1,國內廠商聯創電子和歐菲光亦有所布局(圖表25);模組廠商中,國外廠商包括大陸、麥格納、法雷奧,中國廠商有比亞迪、
32、德賽西威、歐菲光等(圖表26);CMOS 芯片中,安森美全球第 1,此外還有索尼、三星、韋爾股份(豪威科技)、思特威等;軟件算法主要廠商有 Mobileye、地平線、極目等。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15-2020 年,全球車載攝像頭光學鏡頭出貨量整體穩步上升,2015年為 5961 萬件,2019 年為 11664 萬件,2020 年由于疫情影響,出貨量略有下滑至 10964萬件。市場格局來看,以中國、日本廠商為主,舜宇光學占比 32%,排名第 1;麥克賽爾占比 8%,排名第 2;富士膠片占比 5%,排名第 3(圖表25)。2022年6月車載攝像頭模組出貨量排行榜Top105%5%6%7%
33、7%8%8%12%13%29%??岛蓝鞯沦悮W菲光智華比亞迪舜宇縱目航盛聯創2022年6月車載攝像頭模組出貨量排行榜Top10排名企業名稱出貨量*1KK=100萬1???.35KK2豪恩0.60KK3德賽0.55KK4歐菲力0.40KK5智華0.38KK6比亞迪0.35KK7舜宇0.35KK8縱目0.30KK9航盛0.25KK10聯創0.22KK圖表27:2022年6月車載攝像頭模組出貨量排行榜Top10排名企業名稱客戶群體1大陸大眾、福特、通用、馬自達等2麥格納通用、大眾、奔馳、寶馬、福特、本田、現代等3法雷奧大眾、奔馳、寶馬、福特、雷諾、馬自達等4比亞迪比亞迪、東風、小鵬、長安等5為森奔馳、
34、寶馬、奧迪等6智華宇通客車、金龍客車、廣汽集團、北汽、長安汽車、日產、吉利、德賽西威、中國一汽五菱等7豪恩上汽大眾、一汽大眾、吉利汽車、福特全球、東風小康、東風日產、長城汽車、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等8德賽西威大眾集團、豐田汽車、馬自達集團、沃爾沃、一汽集團、上汽集團、吉利、長城、廣汽集團、奇瑞汽車、蔚來、小鵬、理想汽車等9信利上汽等10聯創特斯拉等11TTE福特、通用全球、東風日產、法國德諾、上海大眾、長城汽車等12歐菲光豐田等13丘欽科技吉利,蔚來,小鵬,上汽等14三星電機蔚來、特斯拉等15LG特斯拉等16輝創克萊斯勒、福特、吉利、東風、馬自達、三菱、斯巴魯、大眾汽車等17經緯恒潤英納法、安
35、通林、博格華納、天納克、佛吉亞通用、福特、捷豹路虎、一汽、上汽、東風、北汽、廣汽(AR-HUD)、吉利等18??狄黄瘓F、北京汽車、上汽榮威、上汽名爵、本田汽車等19光寶長城等20東聚Tesla等車載攝像頭模組國內廠商出貨量在逐步拉升中 據潮電智庫統計2022年6月車載攝像頭模組出貨第一的為???,出貨1.33KK(圖表27),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受到國產新勢力理想、蔚來、極氪等車企的大幅放量,德賽、聯創電子和歐菲光的增長幅度也在逐步拉升中。車載攝像頭模組前20強中國外和國內廠商平分市場圖表2811 車載攝像頭其中重要的部件攝像頭模組目前國內和國外的供應商競爭激烈,在汽車行業都有眾多的客戶群體,基本
36、涵蓋到了市場上大部分的傳統主機廠和新能源車企,國內廠商和國外廠商平分市場,合作客戶旗鼓相當(圖表28);相關國內龍頭廠商比亞迪、舜宇光學、聯創電子、德賽西威、歐菲光、??档榷紝⒊浞质芤嫘袠I增長,保持持續的增量。智能汽車之角-傳感器之雷達圖表29:20202026年全球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十億美元)圖30:20202026年全球超聲波雷達安裝量(百萬顆)作為感知層傳感器的另一重要部件雷達,在自動駕駛領域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智能汽車之“角”: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是目前主流在智能汽車上應用的比較成熟的,他們的應用在未來的發展中也有較大的市場空間,各自的應用場景都有所不同(圖表29)
37、。根據 ICV Tank 數據,全球超聲波雷達以安裝為口徑來 計算,2021 年市場規模為 88 億美元,安裝量為 5.5 億顆,預計 2022 年將達到102 億美元,安裝量為 6.4 億顆,2026 年將達到145 億美元,安裝量為 9.7 億顆(圖表30)。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達62億圖表31:20212025年全球12顆超聲波雷達方案滲透率圖表32:20142023年中國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億元)滲透率方面,根據 ICV Tank 數據,2021 年全球 12 顆超聲波雷達的方案占比達到 28.6%,預計 2022 年將達到 36.5%,2025 年將達到 55.4%(圖表31)。根據
38、leadleo 和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中國超聲波雷達市場規模 2020 年為 51.7 億元,預計 2023 年將達到 62 億元(圖表32)。12超聲波雷達國內外競爭格局逐步扭轉2018年全球超聲波雷達競爭格局3%6%2%14%15%29%31%博世大陸安波福電裝維寧爾海拉法雷奧其他圖表35:20172022年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億美元)2018年全球超聲波雷達競爭格局19.3%1.3%5.6%4.4%18.3%20.2%31.0%法雷奧博世尼塞拉村田奧迪威上富電技其他數據來源:華經產業研究院,五礦證券2021年中國車載超聲波雷達競爭梯隊Top10資料來源: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五礦證券研
39、究所排名公司排名公司1上富電技6??灯?豪恩汽電7重慶光大3奧迪威8輔易航4縱科技9優保愛駕5晟泰克10蘇州優達斯圖34:2021年中國車載超聲波雷達競爭梯隊Top10數據來源:佐思產研,五礦證券研究所圖表36:全球汽車毫米波雷達廠商市占率 毫米波雷達的優勢在于不受天氣影響,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工作特性,且探測距離遠、精度較高,被廣泛用于車載距離探測,具體應用包括自適應巡航、碰撞預警、自動緊急制動、盲區探測等。根據 DIGITIMES Resarch 數據,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保持穩步增長態勢,2021 年為118.1 億美元,其中中短距 55.1 億美元,長距 63 億美 元,預計 到
40、2022 年將達到 159.6 億美元,其中中短距 84 億美元,長距 75.6 億美元(圖表35)。根據佐思產研數據,全球汽車毫米波雷達廠商主要為海外廠商,其中博世占比 30%,排名第1;大陸占比 28%,排名第 2;安波福占比 15%,排名第 3。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行業起步較晚,行業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走在前列的公司主要有華域汽車、德賽西威、納瓦電子、智波科技、森思泰克、華為等(圖表36)。13圖表33:2018年全球超聲波雷達競爭格局 全球超聲波雷達廠商仍以國外廠商為主導,根 據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2018 年全球超聲波雷達競爭格局中,法雷奧占比31.0%,排名第 1;博世占比 20.2
41、%,排名第2;尼塞拉占比18.3%,排名第 3;中國前裝廠商奧迪威和上富電技分別占比 5.6%和 1.3%,排名第 5 和第 6(圖表33)。綜合企業規模、資本實力、研發能力、經營能力、行業影響力、成長潛力等六個一級指標綜合評判,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中國本土前裝車載超聲波雷達供應商 Top10 中,上富電技、豪恩汽電、奧迪威分列前 3 名(圖表34)。中國新能源汽車車載毫米波雷達行業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圖表38:汽車激光雷達滲透率2018年全球超聲波雷達競爭格局7%3%3%3%3%4%4%7%7%7%7%7%10%28%Valeo速騰聚創Luminar覽沃科技(大疆)Denso大陸Cept
42、onInnovizIbeo圖達通華為禾賽科技Velodyne其他圖表37:全球汽車激光雷達各廠商市占率數據來源:Yole,五礦證券研究所激光雷達廠商、類型、價格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各公司公告,五礦證券研究所公司核型產品類型價格國外VelodyneVelarry、VLS系列、VLP系列、HDL系列機械式4000-75000美元QuanergyS3、M8機械式、固態250美元以上InnovizInnoviz One、Innoviz Pro混合固態900美元以上CeptonVista-X、Vista-P、Sora-P、Helius、Nova混合固態1000美元以上IbeoBeo NEXT固態150
43、00美元以下LuminarHydra、Iris混合固態預計1000美元以下OusterES2、OS0、OS1、OS2固態3500美元中國BarajaSpectrum-Scan LiDAR固態數百美元賽科技規級PandarGT、MEMS、Pandar128/64/40、業級PandarXT機械式、混合固態8.94-11.38萬元速騰聚創規級RS-LiDAR-M1、機械式RS-Ruby/RS-LiDAR-32/RS-LiDAR-16/RS-Bpearl機械式、混合固態-徑科技ML-330s、ML-Xs混合固態-覽沃科技(疆)規級旋轉棱鏡 HAP、浩界 Horizon混合固態3999-9999元鐳神
44、智能CH128/32/16 混合固態、MS-C32/16 機械式機械式、混合固態8000-28999元華為96線MEMS LiDA R2.0機械式、混合固態預計低于200美元北醒光MEMS Homrn-RT系列、Horn-X2系列混合固態-探維科技16線Tensor-Pro固態-北科天繪32線機械式R-Fans-32機械式、混合固態-萬集科技機械式WLR-713WLR-736機械式、混合固態-圖表39:激光雷達廠商、類型、價格14 激光雷達的優勢在于能夠很好的探測障礙物的距離、大小、表面形狀,提高了障礙物檢測的準確性,算法比攝像頭更為簡單,抗有源干擾能力強,定向性好,測量距離遠,時間短,大多數
45、整車廠、Tier1 認為激光雷達是 L3 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必備的傳感器。汽車激光雷達領域,對比全球各廠商,根據 Yol e 數 據,法雷 奧占 比 28%,排名 第 1;速騰聚創占比 10%,排名第 2;Luminar/大疆覽沃/電裝/大陸集團/Cepton 占比均為 7%,華為/禾賽科技占比均為 3%(圖表37)。2020-2026 年,汽 車(ADAS 和無人車)激光雷達滲透率將從 7%大幅提升至 51%。(圖表38)激光雷達領域國內廠商速騰聚創市場占比排名第二激光雷達將有望迎來大規模商業化普及 分析近20款市場上主流銷售的新能源車型搭建的傳感器種類和供應商,發現新能源車型的攝像頭、雷達
46、的搭載都不低,其中激光雷達主要供應商為:速騰聚創、禾賽科技和圖達通(圖表41);根據 Patience Consulting 關于部分激光雷達價格數據,各廠商公布的實際價格均不高 于預期價格,其中 Velodyne 固態激光雷達 Velaray 實際價格為 700 美元,僅為預計價格的 19.2%(圖表39)。根據覽沃科技的數據,隨著激光雷達從機械式向混合固態、以及固態升級過程中,對應的價格也將從機械式 75000 美元下降至固態 50 美元的水平。伴隨著價格逐步降低和技術水平日趨成熟,激光雷達將有望迎來大規模商業化普及。自動駕駛傳感器參數對比資料來源:蓋世汽車,艾瑞,Sino-Glavo,N
47、experia,五礦證券研究所參數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測距/測速可測距、精度低高精度縱向精度高、橫向精度低高精度感知距離0-100m0.1-10m200-250m200m分辨率/角分辨率差/好差/一般9020-60cm/1-2最小1mm/最小1行人/物體識別通過AI算法識別可識別難以識別3D建模、易識別道路標線/交通信號可識別無法識別無法識別無法識別惡略天氣易受影響不受影響不受影響易受影響光照受影響不受影響不受影響不受影響電磁干擾/屏蔽能力不受影響不受影響易受影響不受影響算法/技術成熟度高高較高一般成本一般(4-200美元)低(30-400美元)較高(30-400美元)高(100
48、0-75000美元)頻率-20KHz30GHz-300GHz100000GHz優點能識別道路標線、交通信號價格低、數據處理簡單不受天氣和夜間影響、探測距離遠探測范圍廣、探測距離/角度精度高缺點易受天氣影響、機器學習訓練所需樣本大、周期長受天氣影響、探測距離短行人反射波弱、無法識別物體顏色、對金屬表面非常敏感、隧道里效果不佳成本高、易受天氣影響功能障礙物識別、車道線識別、輔助定位、道路信息讀取、地圖構建障礙物探測障礙物探測障礙物探測識別、輔助定位、地圖構建應用舉例車道偏離預警(LDW)、輔助車道保持(LKA)、預碰預警(PCW)倒車雷達、自動泊車自適應巡航控制(ACC)、盲區監測(BSD)、自主
49、緊急制動(AEB)探測車輛周圍交通信息,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激光雷達占比有望持續提升圖表40:自動駕駛傳感器參數對比 對比攝像頭、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幾類常用自動駕駛傳感器,在性能及使用上各有優劣。從頻譜角度講,主動傳感器從超聲波雷達到毫米波雷達,再到激光雷達,工作頻率越來越高,波長越來越短;被動傳感器攝像頭則工作在可見光及紅外線范圍。2020 年中國車載雷達競爭格局中,毫米波雷達占比最大,為 66.7%;超聲波雷達占比 次之,為 29.6%,超聲波雷達占比最小,為 1.9%(圖表40)。隨著將來自動駕駛滲透率提升,激光雷達成本下降,激光雷達占比有望持續提升。新能源車企傾向于采用攝像頭
50、+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15 主流新能源車企更傾向于采用攝像頭+雷達的多傳感器融合方案,通過雷達來彌補自身視覺算法能力的不足,從而達到量產商用的自動駕駛水平。車型攝像頭(顆)超聲波雷達(顆)毫米波雷達(顆)激光雷達數量(顆)供應商類型特斯拉 Model3 2022款81210-蔚來 ET7 2022款111251圖達通MEMS,1550nm小鵬 P7 2021款 480E141250-小鵬 G9121252速騰聚創MEMS理想 one 2021款51250-理想 L9111251禾賽科技混合固態威馬 W6 2021款 極智版71250-威馬 M7111253速騰聚創MEMS智己 L7 2022
51、款111250-寶馬iX101251Innoviz固態北汽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121363速騰聚創MEMS廣汽埃安AION LX2022款PLUS 80D Max版121263速騰聚創固態,可變焦長城WEY摩卡3-83Ibeo固態Flash長城沙龍機甲龍41254華為MEMS,96線哪吒 S131252華為固態,996線長安阿維塔11131263華為MEMS奧迪 e-tron61651AevaFMCW比亞迪 漢2022款DM-p51250-上汽飛凡 R7121281LuminarMEMS,1550nm圖表41:搭載多種傳感器車型匯總新能源標桿車企經典車型搭配多種傳感器圖表42:蔚來ES6和
52、小鵬G9傳感器位置分布16 從蔚來ES6和小鵬G9傳感器的搭載來看,攝像頭+多種雷達的融合方案,尤為明顯(圖表42);三目攝像頭、雙目攝像頭、環視攝像頭均有布局,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雙雷達模式 的搭配,12個超聲波雷達的配置,營造極佳的視覺感受;通過融合多種傳感器,形成性能優勢互補,不斷提升自動駕駛水平。自動駕駛的智能化等級L1級別(完全手動干預)L4/L5級別(高度/完全自動化)L3級別(有條件自動化)L2級別(部分手動干預)2014-2020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現已成熟并被廣泛應用 特斯拉-Autopilot-Model3 上汽-ADAS-大通 D90 長安-博世-C
53、SS 吉利-ICC智能領航-繽瑞2023-2025 技術已實現,還處于測試環節 部分本土主機廠推出相應車型 大眾奧迪-zFAS-A8*廣汽新能源-ADiGO-埃安LX*吉利-ICC智能領航-繽瑞2025/30-2040僅應用于部分車型且處于測試階段 一汽Apollo-紅旗電動車 比亞迪-xUrban秦Pro2007-2015已實現商業化并廣泛普及多數主機廠均可實現發展現狀自動駕駛(AD)商業化時間軸公司數量資料來源:Ipsos,五礦證券研究所供應商及代表產品少 多中國自動駕駛發展進度及規劃圖表43:中國自動駕駛發展進度及規劃 智能化方面:自動駕駛將成為評判智能化水平的核心關鍵。SAE(國際汽車
54、工程師學會)將自動駕 駛技術分為 L1-L5,共 5 個等級。其中 L1-L2 仍然需要駕駛員駕駛,屬于 ADAS(高級輔助駕駛系統)范疇,而從 L3 開始,汽車才真正進入到自動駕駛范疇,L3 指在特定場景下,系統可以實現對車輛的完全接管,當駕駛 員在系 統失效 時,駕駛 員取得 駕駛權,實現一定程度的自動駕駛(圖表43)。動駕駛中傳感器有極的市場增空間 CAGR2020-2025:21%2025$22.4B$9.1BCAGR:19%$3.5B$1.7BCAGR:A%$8.1BCAGR:18%$3.8B$3.5B$0.04B$1.3B2020LiDARRadarComputing ADASCa
55、mera module資料來源:Yole,五礦證券研究所圖表44:2020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各類傳感器市場規模(十億美元)2020-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各類傳感器市場規模(十億美元)17 隨著自動駕駛級別逐步提升,功能逐漸豐富,傳感器種類、用量及價值量也水漲船高;根據 Yole 數據,對于單輛車而言,L1 級別各類傳感器數量為 6 顆,價值量 260 美元;L2 級別為 13 顆,價值量 405 美元;預計 L3 級別將達到 24 顆,價值量 2050 美元;L4級別將達到 38 顆,價值量 3430 美元;L5 級別將達到 35 顆,價值量 3170 美元。市場規模方面,在自動駕駛領域
56、,根據 Yole 數據,預計 2020-2025 年,攝 像頭模 組將 從 35 億美元增長至 81 億美元,CAGR 為 18%;毫米波雷達將從 38 億美元增長至 91 億美元,CAG R 為19%;激光雷達將從 4 千萬美元增長至 17 億美元,CAGR 為 113%(圖表44)。國內新能源新勢力車企的傳感器配套主要廠商較集中國內汽車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知名企業序號企業名稱1德賽西威2禾賽科技3圖達通4速騰聚創5保隆科技6楚航科技7聯合汽車電子8均勝電子9經緯恒潤10歐菲光圖表45:國內汽車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知名企業 國內主要的傳感器配套廠商主要集中在德賽西威、禾賽科技、圖達通、速
57、騰聚創和聯合電子等公司,這幾家公司為絕大部分新勢力車企提供配套傳感器類產品(圖表45);大多數傳感器配套廠商在攝像頭和雷達產品類目均有涉獵,他們的研發團隊在攝像頭和雷達上的技術均有一定各自的特色,各家都能突顯自己的所長。薪智觀察比亞迪比亞迪銷售與招聘量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46:比亞迪銷售與招聘量18 2022年比亞迪每月銷量整體是上升的,月度值較兩年前漲幅達到789.3%;(圖表46)2022年比亞迪每月招聘量整體是上升的,月度值較兩年前漲幅達到997.1%。(圖表46)整體招聘需求上升34.2%;研發類崗位需求漲幅最大,上漲68.1%;客服類崗位需求降幅最大,下降4.8%。(
58、圖表47)Top10城市整體招聘量上升44.0%;合肥需求漲幅最大,上漲126.6%;長沙需求降幅最大,下降23.7%(圖表48)。比亞迪人才需求類型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47:比亞迪人才需求類型比亞迪城市人才需求整體變化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48:比亞迪城市人才需求整體變化19蔚來圖表49:蔚來銷售與招聘量 2022年蔚來每月銷量整體是上升的,月度值較兩年前漲幅達到889.6%(圖表49);2022年蔚來每月招聘量整體是上升的,月度值較兩年前漲幅達到291.1%(圖表49)。整體招聘需求上升54.0%;研發類崗位需求漲幅最大,上漲80.3%;銷售類崗位需求漲幅最小
59、,上漲27.2%(圖表50)。蔚來銷售與招聘量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蔚來人才需求類型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50:蔚來人才需求類型20 Top10城市整體招聘量上升59.5%;杭州需求漲幅最大,上漲205.6%;成都需求降幅最大,下降48.2%(圖表51)。理想 2022年理想每月銷量整體是上升的,月度值較兩年前漲幅達到1699.4%(圖表52);2022年理想每月招聘量整體是上升的,月度值較兩年前漲幅達到45.5%(圖表52)。理想銷售與招聘量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52:理想銷售與招聘量蔚來城市人才需求整體變化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51:蔚來
60、城市人才需求整體變化21 整體招聘需求上升18.7%;支持類崗位需求漲幅最大,上漲137.5%;銷售類崗位需求降幅最大,下降27.9%(圖表53)。Top10城市整體招聘量上升43.0%;廣州需求漲幅最大,上漲257.1%;綿陽需求降幅最大,下降21.7%(圖表54)。理想人才需求類型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53:理想人才需求類型理想城市人才需求整體變化資料來源:公開信息、薪智數據庫 圖表54:理想城市人才需求整體變化22國內傳感器公司熱招職位 國內傳感器行業公司發展之翎仕優洞見23國內傳感器類公司招聘情況分析熱招崗位人員分布區域薪資情況主要對標公司3-5年5-10年10年以上質量
61、類廣東、江蘇10-15k/月15-20k/月20k以上/月大陸、博世、麥格納、法雷奧、禾賽科技,圖達通等測試類廣東、上海、江蘇15-30k/月25-40k/月40k以上/月研發類上海、江蘇、廣東20-30k/月25-40k/月40k以上/月產品/項目管理類上海、江蘇、浙江、廣東15k-25k/月25k-60k/月60k以上/月翎仕優洞見-國內傳感器公司招聘情況分析 圖表55:國內傳感器類公司招聘情況分析 從傳感器類公司2022年熱招的職位來看,主要是質量類、測試類、研發類、產品和項目管理類(圖表55);禾賽科技、圖達通和德賽西威部分崗位的招聘需求比較旺盛且需求職位薪資稍高。24研發類崗位平均月
62、薪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35年510年10年以上平均月薪質量類人才區域分布19.89%5.88%6.32%6.76%6.87%9.65%18.85%25.78%上海江蘇北京天津浙江廣東四川重慶湖北其他圖表56:研發類崗位平均月薪關于薪智和翎仕優 Link-U 薪智由薪郅互聯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開發,聚焦薪酬分析和管理,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運用Al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提供市場薪酬分析的SaaS平臺。為實現薪酬分析服務一體化,薪智已與國際一流人力資源服務商、招聘服務商、金融機構、咨詢機構達成戰路合作,力求提供全功能、易應用、有深度的Big
63、data+AISaaS軟件。目前已為眾多企業如中國海油、中廣核、海爾、寶銅、上海電氣、殼牌、道達爾、德動、百勝集團、兄弟商業、紅日藥業、圖通述遞、廣州證券、樺潔商貿、萬華化學、吾馬拉雅等提供服務。薪智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高度自動化完成表單解析、職位匹配、薪酬錄入等冗繁工作。HR只需簡單專注于薪酬體系的運含和調整,幫助企業管理者快速直觀了解企業薪酬現狀。薪智擁有近億筆實時海量薪酬數據樣本量作堅實基礎,動態實時更新數據,結合全球知名顧問公司分析方法論,一鍵生成企業薪酬報告,協助企業快速構建對外具競爭力,對內具公平性的最佳薪酬體系,從而達成吸引、激動、保留人才的目標,為企業提供薪酬領域數據+工具智能分
64、析一體化解決方案。薪智25圖表57:質量類人才區域分布 傳感器類公司研發類崗位的平均月薪按照工作年限不同會有所不同,年資越長越高,研發類人才的經驗積累很重要(圖表56);傳感器類公司質量類崗位的人才區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京津和浙江區域,這部分區域的人才活躍度也比較高(圖表57)。26如需了解更多詳情,聯系翎仕優Link-U各分支機構:翎仕優廣州 聯系方式:Sandra.Huanglink-翎仕優武漢 聯系方式:Nancy.Zhoulink-翎仕優廈門 聯系方式:Viya.Dinglink-翎仕優上海 聯系方式:Victor.Kelink-翎仕優蘇州 聯系方式:Leo.Liulink-翎
65、仕優惠州 聯系方式:Jennifer.Zhoulink-翎仕優深圳 聯系方式:Winnie.Lilink-HR數智研究院 HR數智研究院是由易路人力資源科技發起,由HR專家及從業者自主運營的中立性機構。旨在打造引領人力資源數智化轉型和升級的權威性、前瞻性的共創研究平臺。研究院下設數智研究分院、數據分析研究分院、薪酬策略研究分院、員工體驗和創新研究分院承載人力資源數字化轉型及升級、人工智能在人力資源領域的探索與應用、人力資源數據分析及大數據分析探索、薪酬策略研究及趨勢分析、數字化員工體驗及包括Z時代、元宇宙、游戲化管理等在內的管理新趨勢,六大方向的研究及原創內容輸出。希望能夠成為立足中國、放眼全
66、球,源于中國領先實踐,指導全球未來管理模式的理論締造者和實踐引領者并通過數智化手段切實提升組織能力、構建新型企業與人的關系。為企業高管,人力資源高管,人力資源數字化及數據分析領域從業者和薪酬福利從業者創造價值、帶來啟發。翎仕優 Link-U 翎仕優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致力于成為大中華地區最具成長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機構,憑借強大的數據洞察,行業研究和產品思維能力,不斷踐行著“Link U Work,Enhance U World”的企業愿景及使命。翎仕優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大灣區核心城市廣州,服務覆蓋大中國地區,公司先后在廈門、武漢、深圳、蘇州設立分支機構,公司管理層全部來自于全球5
67、00強企業,使翎仕優保持著高速的復合增長?,F已為300多家世界500強外企、國企、央企及中國民營100強企業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咨詢服務。翎仕優向客戶提供管理咨詢,中高端人才尋訪,管理服務供應商等定制化解決方案。成立至今在以下行業及模塊有著豐富的經驗:管理咨詢專業的核心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數字化人才管理咨詢,利用強大的數據、行業研究和產品思維能力,提供領先的商業洞察。中高級人才甄選擁有大量高管招聘專家,為客戶提供最專業和最具信譽的服務。利用行業趨勢的前瞻性幫助客戶提供戰略建議和解決方案。管理服務提供商MSP致力于提供最優供應商管理解決方案,并將創意轉化為現實。幫助企業或者組織實現精準營銷和跨界營銷的多重要求,實現跨界整合及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