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尼: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2023)(16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科爾尼: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2023)(16頁).pdf(16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Photo by Kevin Peschke,Kearney,Chicago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在汽車新能源化浪潮下,中國動力電池及上下游產業鏈已取得規模與技術實力的雙重領先;隨著海外市場新能源滲透加速并推進產業鏈本地化,出海將成為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企業的重要增長戰略??茽柲嵴J為,中國企業逐鹿海外需實現深刻理解市場、合理運營布局、沉淀組織能力和有效成本管控四大成功要素,方能有效應對全球化機遇與挑戰。2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占據全球主導地位,歐美本地化供應大勢所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率先突破爆發瓶頸,2022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 688.7
2、萬輛,滲透率達 26%,全球銷量占比達 61%(見圖表 1)。?:?1625E24E23E22212019181726E+53%+23%0.91.32.12.33.36.611.314.217.921.525.6?1.11.11.23.26.98.39.710.711.77.03.81.81.15.92.81.40.74.52.11.00.53.31.50.70.42.70.90.32.31.40.90.7CAGR 21-2615%27%42%40%40%0.6?1?通過多年投資布局,且受下游市場率先發力的推動,中國企業在新能源汽車的關鍵上游產業領域亦建立起核心競爭優勢,在電池領域尤為突出(見
3、圖表 2)。1.電芯制造: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占據全球六成以上產能,獨占全球磷酸鐵鋰技術路線,并與日韓企業在三元鋰技術路線上同處領跑地位。2.電極材料:以容百科技、巴莫科技、貝特瑞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占據全球九成以上產能,不僅供應中國的電池廠商,還大規模供應日韓電芯企業。3.電池生產設備:以先導智能和贏合科技為代表的中國企業生產了全球近八成的電池制造設備;相比于日韓企業聚焦單體設備,中國領先設備供應商(如先導智能)具有前道、中道、后道各環節在內的一體化交付能力。4.電驅/電控領域:中國企業亦在逐步打破博世等老牌跨國集團在汽車動力總成方面的壟斷性優勢,目前已做到部分替代,但仍需在扁線
4、電機等領先技術上持續迭代與追趕。?2?90%?86%?79%?64%?61%?40%?2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歐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正在加速追趕,相關產業鏈存在巨大增長空間。但另一方面,當前歐美動力電池供應高度依賴中國和日韓企業,產品與原材料均高度依賴進口。歐美國家在地緣政治、分散供應鏈風險、促進本土就業等因素驅動下,出臺了一系列關稅和補貼政策來推進動力電池產業鏈的本地化。1.歐洲:建立開放的本地化電池產業鏈,是中國企業進入的關鍵機會歐洲已推出多項法規與補貼政策,加速本地產業鏈發展。具體包括:建立歐洲電池聯盟(EBA),促進本地產業鏈合作:EBA由歐盟委員會在2017年發起,現有
5、750+成員,覆蓋動力電池全產業鏈、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EBA作為半官方生態聯盟,加速孵化 Northvolt、Verker、ACC、Freyr等新興歐洲電池廠。開展國家補貼:歐盟委員會分別于2019年和2021年批準了兩項針對電池產業的“歐洲共同利益重要項目(IPCEI)”,提供61億歐元公共資金支持動力電池的技術研發和產能建設。立法明確本地化目標:2022年以來,相繼出臺凈零工業法案、關鍵原材料法案和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明確提出動力電池在歐盟境內的制造占比要求,并提高了電池產品的行業標準和碳足跡披露要求。伴隨“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的逐步落地,未來歐洲動力電池進口門檻將不斷升高,本
6、地建廠的性價比則日益凸顯。20218718%?19%17%46%2%16%?18%82%?3?GWh?:?3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LG、三星與 SKI 三大韓國動力電池供應商憑借其在歐洲市場的經驗,率先布局建設歐洲產能,2021 年三家總產能占比超過 80%(見圖表 3);歐洲本土動力電池企業雖獲得政府支持,但技術較弱,投產、爬坡速率也相對較慢;中國企業則通過技術領先優勢、下游汽車廠出海支持而逐步落地歐洲生產基地。預計未來歐洲動力電池本土產能格局將從韓國企業主導轉變為中、韓、歐洲本土企業三分天下。對于中國企業來說,除了電芯廠商直接投資建廠外,上游的原材料和設備廠商也可以通過生態
7、合作的方式,在歐洲建立產線并切入當地供應鏈。美國:通過定向購車補貼和關稅政策構筑電池市場壁壘,中國企業主要基于技術輸出獲取收益。新能源汽車定向補貼:通脹削減法案(IRA)法案在2023年1月開始執行,增加了對車載電池的產地限制:電池部件50%以上在北美(含美加墨)制造且電池原材料有40%以上來自美國及其自由貿易伙伴,才有資格享受每輛7500美元的購置補貼。針對中國的關稅壁壘:美國針對中國鋰電池及相關產品額外加征7.5%關稅,削弱中國電池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商務競爭力。為本土產業提供融資:美國能源部貸款計劃辦公室頒布了總額170億美元的先進技術汽車制造貸款計劃(ATVM),其中包括為在美國建設和擴大
8、電池組生產設施的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日韓企業因較早產業布局和與美國的貿易伙伴關系,2021 年在美國動力電池市場的產能占比超過 50%(見圖表 4)。未來日韓企業通過與美國車企合資建廠的方式繼續擴產,比如特斯拉與松下、通用汽車與三星、福特汽車與 SKI。至 2026 年,日韓企業的產能占比預計穩定在五成左右,美國本土企業的產能占比則將擴大至三成。而中國企業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獨資或合資建廠都面臨較大風險,未來更多以技術輸出等輕資產方式獲取部分美國動力電池市場收益。綜上所述,歐洲動力電池市場將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關鍵目標市場;能否適應歐洲市場環境并建立海外本土化運營能力,成為出海企業無法回避的必修課
9、題。?:?4?GWh?20219525%16%13%37%?3%3%3%?56%16%?4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中國電池企業出海面臨的四大挑戰 需求理解:需深入理解海外市場更嚴苛的技術合規要求,如歐洲的CE標準;同時海外市場更為分散,不同國家、不同客戶的產品需求亦存差異 政策法規:企業應有效減弱或規避貿易保護政策對經營的負面影響,同時適應海外市場更嚴格的財稅、用工等法規要求 語言文化差異:造成對客戶需求理解的偏差并增加海外業務運營管理成本;出海企業需要有效平衡保持自身文化基因和適應海外當地文化科爾尼觀點: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可通過陪伴下游中國客戶出海,快速實現早期業務落地,熟悉海外
10、市場特點并構建海外運營能力;進而提升技術銷售與本地交付能力,針對性開拓海外當地客戶。企業出海不只是產品“出口”,構建從研發、生產、營銷、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的整體海外本地化運營能力,對企業經營管理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跒楸姸嗫鐕髽I服務中積累的經驗,科爾尼認為中國電池企業在進入海外市場時需要重點關注并主動應對來自市場環境、運營能力、組織架構和成本管控四個方面的挑戰。挑戰 1:海外市場需求與法規海外市場環境、客戶需求和政策法規都存在差異化特征;中國企業進入海外電池市場,首先要面對的就是與國內市場截然不同的市場環境:更多元、激烈的競爭格局:除了歐美本土企業逐步發展外,在電池領域積累深厚的日韓企業
11、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出海企業將面臨相較國內市場更激烈的競爭環境。尚未成熟的供應鏈:相較于中國新能源產業成熟的上下游產業鏈,海外市場供應鏈尚未建設完善,出海企業需要基于目標市場進行合理的建廠選址與供應鏈規劃。?:?CMS?TCMS?TCMS?TCMS?TCMS?1st LoD?TCMS?TCMS IT?TCMS?TCMS?2nd LoD TCMS?TCMS?1st LoD TCMS?(BU-TCMS)?TCMS?TCMS?x-BU?BU TCMS?TCMS?IKS?KPI?KPI?5?CMS?TCMS?5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 產銷協同機制:在海外市場快速發展、產能建設尚處爬坡
12、的情況下,存在產能規劃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風險,或排產計劃被動響應訂單變化,影響生產采購成本 本地交付與售后能力:依賴國內團隊越洋出差,引發效率、溝通質量與成本問題 標準化流程沉淀:各國財稅合規、付款等要求不一,交付缺乏標準化流程指導科爾尼觀點:出海企業需逐步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本地化運營交付能力,并打通整套系統中的交付環節,在過程中需要關注大客戶銷售模式、全生命周期服務、敏捷性項目管理三個維度(見圖表6)在法律法規方面,科爾尼擁有大量協助跨國企業的出海經驗,提出整體合規管理系統(CMS)為出海企業保駕護航。CMS系統包含商務廉潔、反壟斷、對外貿易、業務合作伙伴風險、技術合規管理體系(TCMS)、環
13、境、網絡安全、數據保密等模塊,通過在不同組織層面清晰劃分職責,形成“三道防線”保障合法合規(見圖表5)挑戰2:海外運營交付能力中國企業出海通常面臨客戶需求理解、技術資源分配、產銷協同、本地交付與售后、標準化流程五大層面的運營痛點??蛻粜枨罄斫猓汉M饪蛻糨^大程度依賴傳統經驗對新能源供應商提出產品設計方案或參數需求,疊加海外特有的技術法規標準(如CE)與語言溝通壁壘,導致中國企業對客戶的需求理解不足 技術資源分配:核心技術能力依賴國內,缺乏本地化技術能力,難以針對海外市場做敏捷定制化開發?6?:?6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科爾尼觀點:根據海外市場特性和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海外業務通常
14、具有三種組織模式(見圖表7)挑戰3:組織架構與團隊改善運營能力的背后,需要內部組織與團隊管理層面的支持;通常面臨的挑戰包括:國際事業部與國內事業部目標利益不一致,國際事業部早期需大量調用國內事業部資源,協同難度大 部分職能由國內越洋輻射國外,通常照搬國內經驗服務海外市場,對客戶需求的響應不夠及時、準確,最終影響客戶滿意度 人員招募與管理挑戰:對海外文化缺乏理解、對海外人員管理經驗不足;缺乏清晰的團隊搭建計劃,以及適用于海外市場的KPI管理體系 集團企業多業務組合共同出海時,業務組合間的協同模式不清晰?7?A.?B.?C.?:?7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 市場進入期 編制專業化 當
15、海外市場需求小且尚不穩定時,通常銷售職能先行出海,服務當地中國客戶并初步開發海外本土客戶,生產、供應鏈及研發依靠國內總部支持。此階段適用編制專業化的組織形式,即在國內對應事業部的研發、生產、供應鏈等職能設置專注服務海外業務的小組。該模式的優勢在于,組織調整對業務產生的影響小,且通過專業化流程機制加強了對海外業務的資源支持和專注。但國內與海外業務目標依舊不一致,資源分配調用公平性、效率問題在該模式得不到完全解決。高速發展期 業務單元化 隨著業務發展,逐步完善海外銷售、商情等職能,并建立本地化的項目研發和技術服務等能力。此階段適用業務單元化的組織形式,即在國際事業部設置完整的技術銷售、售后、項目研
16、發等前臺職能;并拉通企業內部資源設立共享平臺,海外業務與國內業務共享研發、供應鏈與生產。該模式的優勢在于擁有統一一致的業務目標,國際業務調動資源效率更高、更易實現資源的公平分配,但該模式對共享平臺與海外/國內業務單元之間的協同要求較高。本地化期 獨立事業部 全面本地化運營階段,除銷售、客戶服務、售后服務等職能外,企業需要在海外構建本地化研發中心、生產基地與供應鏈。此階段適用獨立海外事業部的組織形式:海外設置五臟齊全的子公司或事業部,擁有完整的研發、生產、銷售、售后、供應鏈等全職能,資源調動效率高、更靈活。在該模式下,海外事業部如何與國內事業部有效協同、能力資源復用,將成為關鍵挑戰。8中國動力電
17、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 公司本土化戰略規劃:以謀求最優的產品服務及廠房建設投資本土化策略、保持已有競爭優勢;該維度一級測算評估因素主要包括產品、服務策略、投資建廠策略、本土供應鏈策略及核心競爭優勢分析 投資收益及風險評估:基于外部需求及公司戰略,定量評估投資回報率保證本土化盈利性、預判本土化風險以制定應對策略;該維度一級測算評估因素包括投資建廠建設成本(CAPEX)、投資建廠運營成本(OPEX)、勞動力市場分析及政策、財稅等分析挑戰4:出海成本管控企業出海的最終目標是獲取投資收益,因此海外拓展的成本管控至關重要。以成本管控最敏感的工廠選址為例,需要綜合考慮終端市場需求、建廠資本投入、工廠
18、運營成本、供應鏈成本等諸多因素。中國新能源企業在缺乏當地實體化運營經驗的情況下,往往難以準確評估出真實成本并開展有效控制??茽柲嵊^點: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沉淀,科爾尼總結出本土化布局評估模型(見圖表8),從市場吸引力、客戶需求、公司戰略以及投資收益等維度全面評估不同國家的出海機會。外部市場吸引力評估:優先布局大市場且急需本地化運作的區域,在高需求市場占據先機;該維度一級測算評估因素包含目標區域市場規模及目標區域市場環境分析 客戶需求分析:以更好實現向“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升級;該維度一級測算評估因素主要關注目標區域核心客戶要求?:?8?9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基于過往項目經驗,科
19、爾尼總結通常適合于中國科技企業出海的常見四大海外生產基地備選地區,包括墨西哥、北非(摩洛哥)、東南亞與東歐,不同市場建廠具有差異化的特征,企業應根據自身業務特征與需求審慎評估(見圖表9)。?:?9?10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結語展望未來,隨著海外市場不斷推進供應鏈本地化,出海將成為中國電池產業鏈企業的重要增長路線。在錯綜復雜的國際政治環境與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下,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需要全面科學的規劃與評估,深刻理解市場、合理運營布局、沉淀組織能力、有效控制成本,方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切實捕捉海外市場增長機會。11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出海:本地化運營實戰作者滕勇全球合伙人
20、,新能源與科技負責人,上海曾鳳煥合伙人,汽車與工業品,上海梁岳明項目經理,新能源與科技,上海王懌愷全球合伙人,汽車與工業品負責人,上海本文作者感謝科爾尼咨詢顧問郭之熠、秦曉娜、黃雅婧、李嘉瀛對于本文做出的貢獻。For more information,permission to reprint or translate this work,and all other correspondence,please email .Kearney Korea LLC is a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legal entity operating under the A.T.K
21、earney name in Korea.Kearney operates in India as A.T.Kearney Limited(Branch Office),a branch office of A.T.Kearney Limited,a company organized under the laws of England and Wales.2023,Kearney,Inc.All rights reserved.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科爾尼自成立近一百年來,始終服務于全球各行業優秀的企業、公共組織和非盈利機構,是可信賴的顧問之選。遍布 40 多個國家的精英人才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對工作和客戶的無限熱情是我們的動力源泉;精于戰略更敏于實施使我們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