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2023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白皮書(第二期)(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羅蘭貝格:2023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白皮書(第二期)(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07.2023 上海/中國羅蘭貝格洞見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白皮書(第二期)2 前言目錄前言 2一、中國跨境航空貨運“領航儀”回顧 3 中國跨境航空貨運領航儀核心參數 3 中國跨境航空貨運領航儀影響因素 3二、2022年中國跨境航空貨運歷史回顧 5 整體回顧 5 領航儀各核心參數回顧 5三、中國跨境航空貨運市場未來展望(2023年)10 2023年展望影響因素 10 2023年領航儀參數預測 15四、啟示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 18 總結 18 運力提供方 18 節點設施提供方 18 綜合物流提供與計劃方 18 2022年,羅蘭貝格發布首篇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白皮書
2、,建立跨境航空貨運領航儀,肩負掌舵使命。2023年,面臨疫情管控充分放開、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際局勢錯綜復雜等新影響因素,羅蘭貝格發布更新版報告 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白皮書(2023),深入分析航空貨運市場發展趨勢,以期幫助業內玩家更好把握行業發展機遇,為未來經營決策提供輸入。3 一、中國跨境航空貨運“領航儀”回顧中國跨境航空貨運領航儀核心參數羅蘭貝格基于基礎供需,進階質量,卓越升級三維度,選取七大重要領航儀參數,綜合評估中國跨境航空貨運的發展態勢,旨在提供更為立體與豐富的信息輸入。具體包括:一、基礎供需:包含貨量和價格a)貨量:通過中國進出口空運貨量的追蹤,反映空運市場的景氣程度b)價格:通過航
3、空貨運運價的監測,反映空運市場的供需關系二、進階質量:包含時效、產品豐富度、履約率c)時效:通過端到端履約總時間的追蹤,反映空運產品的時效變化d)產品豐富度:通過監測面向貨主的產品提供,反映空運貨物的可選豐富度e)妥投率:通過妥投率的監測,反映空運貨物完好抵達情況三、卓越升級:包含綠色化、智慧化程度f)智慧化:因電子運單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且是物流全程可視、節點無人操作等智慧化的基礎,通過電子運單滲透率的追蹤,反映航空貨運智慧化的完善程度g)綠色化:因航空貨運碳減排仍處初期階段、碳核算體系仍在完善,通過碳治理進程的跟進,反映航空貨運的碳中和程度 01 01/領航儀參數中國跨境航空貨運領航儀影
4、響因素同時,為深入理解與洞察核心參數的變化趨勢,領航儀亦從宏觀需求、運力供給、行業動態三方面,總結重要的影響因素,歸納其與核心參數的影響關系,并進行提煉。02 資料來源:羅蘭貝格?4 02/領航儀參數的影響因素?(?)?/?B2C?B2C?資料來源:羅蘭貝格 5 二、2022年中國跨境航空貨運歷史回顧整體回顧局勢錯綜,再度承壓:2022年國際形勢變化多端。上半年俄烏沖突、疫情管控等黑天鵝事件頻發導致產能受限、機場停擺,航空貨運市場在動蕩中持續調整;下半年卡點環領航儀各核心參數回顧 0403/歷史回顧-領航儀參數回顧資料來源:羅蘭貝格?節逐步厘清、供給端運力逐步釋放,但遭遇經濟下行周期,同時防疫
5、物資需求釋放殆盡、歐美滯漲消費疲軟,供需關系急速扭轉。航空貨運市場量價齊跌,整體表現低迷,再度承壓。03 6 04/歷史回顧-領航儀參數按路向回顧資料來源:羅蘭貝格22?21?21?&?22?RCEP?25?80%?22?-?-?a)貨量整體回落、路向分化:22年貨量相較21年呈整體下降、恢復調整態勢,與20年基本持平。上半年受疫情管控產能大幅下降,疊加地緣政治沖突持續、歐美滯漲明顯,以消費電子、服飾為主的個人消費需求陡降,防疫物資需求持續回落,強烈沖擊航空貨運。分路向而言,歐洲、北美、亞洲傳統路向貨量占比近九成,跌幅約達兩成,奠定整體下降基礎。小眾路向跌幅有限,南美跨境電商快速起量,俄羅斯、
6、中東貿易往來持續強化,起到對沖作用支撐路向止跌。05,061.北美路向-通脹導致消費需求疲軟,疊加中美摩擦,貨量顯著下跌:中美路向貨量跌幅達20%,工業類與消費類產品齊跌。通脹高企與經濟增長放緩并存,消費類物資庫存高企導致采購暫停,其中電腦、服飾、家用消費品22年出口貨量降幅分別達-21%,-26%及-25%;地緣政治沖突激化,中美摩擦推動產業向東南亞、歐洲轉移,保護主義加速制造業本土回流,工業設備及零件貨量亦下滑超過20%。2.歐洲路向-經濟滯漲,消費力下降,庫存高企需求有限: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揚不斷向消費者傳導,彈性消費產品需求明顯下滑,手機電腦、服飾貨量大幅下跌近20%;中
7、歐貿易保持良好勢頭,工業耗材、工業設備及零件等貨量穩定,起到一定對沖作用。3.亞太路向-細分路向分化,東南亞跑贏市場,東北亞降幅明顯:跨境電商高速增長、產業鏈部分環節轉移導致零部件區域內運輸需求增加、RCEP生效等因素支撐,東南亞貨量出現個位數降幅,跑贏整體市場。其中服飾及消費品、冷鏈食品、汽車零部件及工業設備等均呈正向增長,對沖手機電腦、紡織原材料及工業耗材帶來的下降;東北亞路向貨量跌幅將近兩成,呈現與北美相似態勢。除手機電腦、服飾等消費品、防疫物資大幅下降外,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半導體、工業設備亦降幅逾20%。7 05/分路向航空貨運量變化資料來源:民航局,Seabury,羅蘭貝格?201
8、9-2022233?12646982019122228218722119166102022?20211330320725321111561682619266024966011232020186803+2%+22%-18%yoy?20-2123%22%21%15%22%11%25%yoy?21-22-20%-17%-20%-12%-11%-6%-3%CAGR19-222%4%-5%5%1%0%11%06/中國跨境航空出口-貨運品類結構變化資料來源:Seabury,羅蘭貝格1)2B高科技產品包括半導體、科學及醫學設備、航空航天、核工業等高端工業產品;2)機械零件為電器設備、通用機械等零部件;生產設
9、備為能源機械、通用工業機械等生產用途機械 7.6%7.3%9.1%9.9%11.6%8.8%9.8%10.0%21.0%18.8%22.6%23.8%9.3%9.8%10.1%10.5%5.7%13.2%6.0%5.4%9.0%8.2%9.7%9.9%12.6%11.4%10.3%9.8%23.2%22.5%22.3%20.7%?202120222019100%?2)?1)20202B?2C?YoY(21-22)CAGR(19-22)-17%-1%-16%-6%-9%6%-20%1%-8%6%-10%-3%-3%12%-6%7%?,22?21?20%?22?25%?2B?2C?-?2019-2
10、022,?,%8 07/空運市場典型路向運價資料來源:TAC,案頭研究,專家訪談,羅蘭貝格?_TAC?2019-2023,USD/kg0123456789101112132020Q42022Q42020Q32019Q12019Q22021Q22019Q32020Q22019Q42020Q12021Q12021Q32021Q42022Q12022Q22022Q32023Q12023Q2?-?-?4.中俄路向-貿易加密對沖消費疲軟,貨量小幅下跌:俄羅斯面臨西方多項經濟制裁,22年GDP萎縮約2.1%,消費力下降導致個人消費品需求疲軟。然中俄雙邊貿易在逆勢中深化前進,產業合作不斷拓寬,2022年中俄
11、貿易達1902億美元,增幅29.3%。盡管存在中歐班列分流影響,但仍平緩消費疲軟導致的下滑,如來自機械設備及零部件等貨品錄得約30%增長。5.南美路向-高端制造出海,跨境電商迅速發展,貨量小幅下降:工業化進程持續推進,作為出海新興市場吸引國內投資,機械、汽車零部件貨量成為主要增長點??缇畴娚袒A設施持續完備,服飾貨量增長16%,對沖消費電子降幅,整體貨量穩定。6.中東路向-經濟蓬勃發展,貨量小幅下降:中東路向出口占比近99%。22年海灣國家受油氣量價齊飛驅動經濟增長,高精尖設備、機械、汽車零部件均取得漲幅,然受產業向東南亞轉移影響,傳統貨種服裝出口量下降近25%,疊加防疫物資需求釋放,抹平貨量
12、漲勢。b)價格波動下探、企穩回落:2022年運價從年初高點一路波動下探,年底基本恢復至疫情前水平。需求疲軟、運力恢復導致供需翻轉。海運運價大幅跳水,搶奪部分經濟型空運需求,進一步加劇貨量流失,價格一路承壓下探。1.運力供給釋放:貨機引進步伐加快,22年合計引入貨機31架,其中74%為中遠程貨機,錨定國際航空貨運市場。國際航班管控機制持續優化調整,11月上旬航班熔斷機制取消給往返運力帶來近30%提升,運力持續釋放。2.海運價格回落:海運運力供給恢復,港口擁堵得到緩解,疊加海運運價大幅回落至疫情前水平,有力替代經濟型空運需求,導致畸形運價下流入空運的貨量析出,加劇貨量流失,價格承壓下探。07 c)
13、時效整體提升、趨于穩定:年初,受俄烏沖突與新冠疫情反復等黑天鵝事件,人員調配受阻,貨品處理效率大幅下降,擁堵積壓現象頻發,時效短期穩定性不足。如4月浦東機場每日近1200噸貨物形成積壓;新加坡樟宜機場2 9 月嚴重爆倉,平均時效延長50%。下半年國內疫情管控理順,運力逐步恢復,海關推動卡點疏解,時效趨于穩定。例如,深圳機場與海關聯合實施“??崭蹠沉饔媱潯?,日均貨品處理量提高45%。海外方面,伴隨基礎設施持續完善、端到端環節打通、通關效率提升,貨運時效亦保持穩步提升狀態。案例:針對西班牙市場,菜鳥國際快遞從2022年開始在建設末端配送網絡。目前,該網絡已覆蓋當地30多個城市,馬德里、巴塞羅那等核
14、心城市已陸續開通周末派件和同城配送服務,實現快遞“次日達”及“晚到必賠”保障。如在速賣通Choice頻道下單的西班牙消費者,可享受“9日必達,晚到必賠”的物流承諾。d)產品豐富度運力恢復、逐步豐富:22年初運力供給波動、運價大幅跳躍,以拼艙為核心的經濟型產品受到影響;下半年,伴隨運力逐步恢復,經濟型產品占比回升,貨運企業亦圍繞產品時效推出更加豐富的產品組合。e)妥投率卡點打通、穩步提升:受益于節點設施自動化水平提升、裝卸操作規范、拆包頻率降低等因素,中國頭程環節質量持續優化。伴隨頭部玩家深化構建“端到端”能力,增強對尾程清關、末端派送等核心卡點環節掌控力,妥投率穩步改善。領先國際物流企業在亞歐
15、美等傳統路向上已形成扎實的海外物流設施及能力基礎,并有序向新興市場滲透。例如,菜鳥美國5大分撥中心,配合依其5大口岸,可基本實現“落地即清關,清關即配送”的高效運配效率,可以平均節約1-2天的等待時長。目前,菜鳥在全球運營18個國際快遞分撥中心。案例:菜鳥于2023年與DHL合作,計劃首期共同投資6000萬歐元,目標建成波蘭最大的自提網絡,雙方將合并在波蘭已有的自提柜網絡,共同運營已有的1200組自提柜。f)綠色化以點帶面、長期向好:民航局年初發布“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對單位里程油耗、單位里程碳排放、可持續航空燃油消費量、機場內電動車比例等指標提出明確目標。政策引領下,中國航空貨運加
16、速綠色轉型進程。如國貨航攜手菜鳥,在中國大陸完成首個國際航空貨運可持續航油商業航班的飛行,雙方將推進航空物流碳資產管理體系建設,探索航空物流綠色低碳解決方案。g)智慧化政策提速、多方推動:多方錨定2025年電子運單滲透率達80%目標積極推進。此外航司與節點設施亦在積極擁抱“數智化”轉型趨勢。東航自建EOS核心業務系統,支持運單貨品端到端可追蹤、可干預、可視化,推動貨物精益運營管理;機場紛紛強化硬件設施投入,如鄭州機場引入無人叉車等自動化設備,打通庫位管理系統與機場貨運平臺的信息壁壘,持續推動智慧化進程。10 三、中國跨境航空貨運市場未來展望(2023年)2023年展望影響因素開年低迷,靜待拐點
17、:23年伊始,全球經濟持續萎靡不振??缇澈娇肇涍\市場歷經疫情的短暫繁榮后,伴隨外貿需求減弱與運力供給釋放,供需關系翻轉,再度恢復疫情前行業常態。需求端產業鏈重新分工、高端制造加速出海,供給端腹艙運力恢復、貨機集中交付、海運價格跳水,行業端物流組織方合縱連橫生態組局,均影響未來航空貨運的市場發展,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08a)經貿基底-全球經濟進入下行周期,歐美滯脹仍將持續,貨運需求萎靡,亦導致價格承壓2023年全球經濟發展存在周期下行、通脹持續、消費信心萎靡等多種不利因素。經濟周期進入下行階段,IMF多次下調GDP預期增速;歐洲通脹已見頂回落,但短期壓力仍存;消費信心處于歷史低點。后疫情時代全
18、球貿易的短暫繁榮已經結束。外貿方面,中國面臨來自需求不振、產業脫鉤的嚴峻挑戰。出口自22年10月持續負增長,按美元計23年上半年同比跌幅3.2%,下降趨勢有所放緩。下半年受內需擴張穩定進口、海外市場恢復、一帶一路及RCEP貿易深化帶動結構增長、整體預計呈現“前低后高”趨勢。受此影響,歐美通脹問題在2023年上半年雖有所緩和但仍持續承壓。消費品庫存居高不下,改善節奏顯著影響歐美路向航空貨量。從恢復時間而言,快則年中、慢則年底可能出現以消費類物資補貨驅動的貨量增長。疲弱的空運需求也會使價格承壓。0908/近期展望-影響因素匯總資料來源:羅蘭貝格?-?/?/?11 b)國際局勢-中美歐三角關系動態演
19、變,新興經濟體深化往來,深刻影響貨量流向中歐關系前景廣闊,釋放積極合作信號: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國總統馬克龍相繼訪華。中歐領導人頻頻會晤,釋放中歐合作日趨友好的正面信號,利好中歐經貿關系深化發展,長期帶動中歐路向貨量增長。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推動對中產業鏈脫鉤:美國加強對中貿易制裁,出臺系列措施推動中國產業鏈脫鉤。貨量方面,美國制造業回歸本土,近岸外包趨勢顯著,深化與歐盟及東南亞貿易,中美貿易脫鉤導致貨量承壓。此外,對華出口限制切斷高科技企業供應鏈,長期將扭轉貨種結構。未來中美對抗持續,貿易不確定性增強。10中東關系提質升級,穩步推進:中東局勢緩和與一帶一路
20、驅動下,中國與中東深化產業合作,先后與海灣合作委員會達成自貿協定,與沙特簽署 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協議,汽車、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加速出海,密切合作穩步推升中東路向貨量。c)產業布局-東南亞產業鏈轉移與高端制造加速出海重塑貿易流向東南亞產業轉移,重塑貿易流向:貨主供應鏈分散布局訴求疊加東南亞勞動力優勢,以3C為代表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南亞分工轉移。如蘋果加速供應鏈移出中國策略,帶動立訊精密、聞泰科技等合作伙伴在越南投資建廠。產業轉移背景下,上下游零部件密切往來帶動東南亞路向貨量增長,22年通用機械與設備零部件貨量上漲已初見端倪。然中國與貨品最終目的地的貨量將受到沖擊,如歐美路向服飾、手機出口貨量自1
21、9年持續下滑。中國高端制造加速出海:中國制造業持續優化升級向中高端邁進,其中光伏、電動汽車、鋰電池等產業在全球范圍內脫穎而出,正沿著“一帶一路”加速出海,形成出口新增長點。盡管仍以海運、鐵路運輸為主,但上下游電子元器件需求長期小幅帶動空運貨量提升。1109/近期展望-經貿基底資料來源:IMF,密歇根大學,歐盟;羅蘭貝格?2.96.13.63.66.13.22.92.73.23.02.93.101234567-4-2024682024F2019-3.1202020212023F3.22022World4?20221?20237?202210?20222022?GDP?2023?3.53.27.3
22、4.62.69.98.15.514.28.62019202120204.78.811.420226.62023F4.32024F?05010015020192021202020222023?200301020202021201920222023?12 10/近期展望-國際局勢11/近期展望-產業布局資料來源:案頭研究;羅蘭貝格資料來源:羅蘭貝格1)中國為農民工平均月收入;2)包括 硅片、電池片、組件2022年間美國對華經貿政策回顧中美路向出口空運貨種變化(2019-2022)美國進出口貿易伙伴排名及變化(2018-2022)29.4%29.3%29.2%29.8%30.1%5.2%5.3%4.
23、9%4.6%4.3%16.0%13.7%15.2%14.7%13.4%14.3%14.6%14.1%14.2%14.4%14.6%14.7%13.9%14.4%14.8%16.0%17.2%16.9%16.3%16.7%3.2%中國1.9%其他100%20193.4%20212.4%20202.7%3.5%2.5%韓國3.5%2022墨西哥加拿大2018日本越南歐盟3.1%1.4%6.9%5.7%8.2%11.4%4.2%5.8%4.2%12.4%9.7%12.2%12.6%7.5%5.6%8.0%6.9%15.2%12.1%10.2%8.9%12.9%11.0%15.1%15.4%5.5%1
24、7.1%5.4%5.1%5.8%6.5%6.5%5.6%29.7%28.0%28.6%29.8%20212020高科技手機電腦防疫物資機械零部件時尚消費品100%2019其他工業原材料2022家用消費品機械設備4.1%商務部將33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未經驗證清單”2022.2拜登宣布啟動“印太經濟框架”,與亞太14個成員國開展貿易、供應鏈等合作2022.5拜登簽署芯片和科學法案,為美國半導體芯片制造業提供補貼以促進競爭2022.8商務部宣布暫行規則,增加了大量對向中國出口先進半導體和芯片制造設備的限制2022.10白宮發布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明確提出未來10年是中美競爭關鍵階段2022
25、.10中美領導人會晤,確定將對中美經貿關系等問題進行溝通與協調2022.11商務部宣布將36個中國關聯實體列入”實體清單“2022.12中國占美國進出口貿易總量比例整體走下坡路,疫情期間因供應鏈效率優勢有所反彈,但貿易摩擦持續影響,22年較18年降低2.6%歐盟、東南亞上升明顯,承接從中國轉移的訂單,加拿大、墨西哥占比穩定,貿易關系牢固出口貨種中,時尚類消費品占比持續降低,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南亞轉移高科技、機械設備、工業原材料等工業類貨種增長停滯,貨量持續走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2023.6比爾蓋茨、馬斯克等眾多美國商業大佬接連訪華2023.6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訪華,會見總
26、理李強及多位財經高管2023.7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南亞轉移兼具人力/稅務考量,符合國際產業遷移規律中國高端制造出海 自主品牌在技術和智能駕駛領域建立起競爭優勢,助力汽車出口實現跨越式增長 出口市場集中于墨西哥、沙特、比利時、英國、智利和澳大利亞 中國光伏產業具備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已形成領先的產業規模和難以超越的效率、成本優勢 出口市場集中于歐洲、巴西、印度、日本、澳大利亞 在新能源車高速發展及政策補貼驅動下,中國培育了數家全球鋰電池頭部企業,產能及技術引領全球 出口市場集中于美國、德國、韓國、荷蘭和越南“2022年,以電、光、鋰“新三樣”即電動汽車、光伏產品、鋰電池的出口為代表,中國
27、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成為出口新增長點?!鄙虅詹繉ν赓Q易司司長李興乾新能源新能源汽車汽車光伏光伏2)鋰電池鋰電池67.9萬輛+120%東南亞國家與WTO多個成員國簽署雙邊或多邊自貿協定,在準入、關稅等方面具備優勢512億美元+80%498億美元+87%2012年開始建立越南工廠,主要跟隨客戶供應鏈布局規劃2020起加速越南工廠投資,預計未來產能將達歌爾總產能1/4,工廠建設主要考量成本因素,并規避地緣風險受限于當地勞動力質量,較為復雜的生產線目前仍保留于中國大陸越南協定越南協定(部分示意部分示意)人力低廉稅務優惠人均月收入對比2016-2021,元01,0002,0003,000
28、4,0005,000201920172020201620182021中國1)越南柬埔寨泰國生效年份協定名稱東盟日本經濟合作伙伴協議全面與進步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越南歐盟自貿協定越南英國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200820182020202120222022年出口額 13 d)貿易結構-跨境電商增速回落,疊加海外倉模式替代,帶動的空運增長預計放緩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整體由高速增長步入穩步提升,但在東南亞、南美、中東等小眾市場發展迅猛,其中增量主要來自SheIn,Temu為代表的新興獨立站。盡管海運價格跳水與海外倉模式普及搶奪部分空運貨量,但快返模式、SKU極寬導致海外備貨難度高等特征下,She
29、In,Temu等玩家仍以空運為主要運輸模式。目前,跨境電商仍高度依賴本土供應鏈,但稅收等因素驅動SheIn考慮巴西建廠,短期影響有限,長期需前置思考海外供應鏈布局對路向的潛在沖擊。e)中國政策-產能恢復、運力釋放帶動貨量與時效提升中國產業配套完整,“世界工廠”地位短期難以撼動。中國政策充分放開利好產能恢復,對貨量產生積極帶動作用;此外,國際客運航班穩步恢復促進運力釋放,疊加勞動力恢復提升貨站處理效率,時效亦將進一步改善。f)海運沖擊-價格跳水與運力持續釋放,沖擊空運貨量與運價 海運價格大幅跳水,2022年底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疫情期間高貨量、高運價需求催生的船只訂單增長,預計將在2023-20
30、25年陸續投放市場,海運運力進一步增長超10%,對空運市場的貨量及運價均產生沖擊。分路向而言,海運快船產品顯著提升美西、日韓、新加坡等路向時效,如到韓國僅需1天、新加坡7天、美西海岸14天,疊加成本優勢,將與空運產生直接競爭,導致該路向貨量回流顯著。12g)干線運力-腹艙運力逐步恢復,全貨機機隊迎來集中交付期,運力供給進一步釋放:客機腹艙方面,伴隨五個一政策與一國一策全面取消,國際客運航班截至目前恢復至19年25%水平,彌補腹艙運力空白。但存在路向差異,目前復航集中在東南亞航線,占增班總量70%,中歐路向穩步恢復,而中美航線由于俄羅斯空域制裁與航權談判推動緩慢;全貨機方面,截至22年底中國航司
31、自有全貨機212架,較去年增長31架,疫情期間全貨機訂單預計集中在23-24年交付。運力持續釋放存在供給過剩風險,運價預計持續承壓,但對時效、產品豐富度均產生積極影響。12/近期展望-海運沖擊資料來源:Alphaliner,專家訪談;羅蘭貝格01,0002,0003,0004,000201920242023202020222021?#,2019-202322?020010030020191061322018872020108202111020222342023E2832024F?TEU?2023?23-25?1?2?“?”?10?10%14 13/近期展望-貨主要求資料來源:羅蘭貝格?2020
32、?2021?5000?2021?JIT?010020030040050060024Q14Q1233Q12Q1234324Q1234Q13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70%45%40%h)節點設施-完善基礎建設,精益運營效率,綁定產業資源,全面提高運力保障節點設施的完善、地面處理能力與效率提升與時刻向貨機傾斜,是提升時效、妥投率與產品豐富度的關鍵。建設完善升級,提高保障能力:2022年,中國首個專業貨運機場鄂州花湖機場投入運營,國內方面打造以花湖為中心,以深圳、北京、杭州、成都為樞紐的輻射網絡,國際方面于23年4月開通首條國際航線,穩步推進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打造。此外,鄭
33、州機場新建北貨運區投運,浦東機場西貨運區智能貨站破土動工。截至2023年上半年,在建、改擴建貨運設施規模已超100萬平方米,貨運機坪約200個,投資逾百億元。打造智慧貨站,保障精益運營:如鄭州機場自動駕駛拖車、無人搬運叉車等自動化設備應用,推動電子貨運平臺建設并積極與航司、貨代互聯互通;鄂州花湖機場采用智慧道面、少人機坪、智慧安防等15類新技術賦能運營。綁定產業資源,保障周轉貨量:如南寧機場緊抓RCEP紅利深度綁定東盟諸國,在飛13條國際貨運航線,通往東盟及南亞8國12城。22年機場吞吐量增長22%,在市場整體縮水背景下,成為少數逆勢增長的機場。i)貨主要求-供應鏈分散布局需求凸顯,貨主變革引
34、領行業智慧、綠色進程面對全球供應鏈格局改變,不同行業貨主的供應鏈需求亦有所變革。一方面,疫情期間斷供問題突出,貨主愈發意識到供應鏈穩定性的重要,提高對供應鏈分散化布局要求以規避風險,同時愿意犧牲部分成本效率,以取得與安全性穩健的多元平衡,重塑貨量需求。如汽車行業,貨主從精益、效率導向的JIT(Just In Time)轉型為安全、韌性導向的JIC(-Just In Case),適度建立庫存與產能緩沖區。另一方面,全球碳中和的整體驅動下,貨主的節能減碳要求逐步延伸至供應鏈環節,如聯想聯合漢莎貨運與DB Schenker推出“上海-法蘭克?!盨AF航油供能的定班航班,蘋果宣布2030年全業務和供應
35、鏈碳中和目標。此外,高透明度與靈活性的韌性供應鏈管理需求需要數字化的堅實支撐,進一步推動電子運單普及、貨物全程可視追溯等智慧化供應鏈舉措落地。13 15 j)競合模式-跨界玩家入局,增添市場活力與運力供給22年,三大航運巨頭加碼航空貨運。達飛收購法荷航9%股份聯合運營22架全貨機。馬士基成立Maersk Air Cargo,自建及租賃5架貨機,并收購空運貨代翼源國際獲取19家貨運航班運營權。地中海航運推出MSC Air Cargo,租賃4架飛機;此外,京東航空成立,華貿物流與嘉誠國際擬籌建嘉誠國際航空,加拿大、日本航空公司等多家客機民航增加全貨機業務。航空貨運市場投資力度不減,充分釋放運力供給
36、、激發市場活力,精益物流服務質量。k)競合模式-頭部物流組織方合縱連橫,多方組局,提供順暢的一站式解決方案 物流組織方依托自建、并購、投資、聯盟等合作模式打通環節構建端到端能力。承運商方面,東航、南航、國貨航依托混改,分別引入德邦物流(被京東物流收購)、中外運股份和菜鳥,借助混改從承運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并推動運力與貨量綁定;節點方面,物流組織方紛紛綁定基地機場,保障地面處理與全鏈路效率。如順豐投建專業貨運樞紐鄂州花湖機場,京東、圓通分別與南通、嘉興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投資建設南通、嘉興機場貨運項目。此外,華貿物流與中國郵政和東航物流簽署合作協議,圓通航空與土耳其貨運合作開展空空對接。頭部物流組
37、織方持續發揮資源整合優勢,合縱連橫為客戶提供順暢高效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綜合推動時效、妥投率、產品豐富度等多項物流指標。案例:2023年,菜鳥與深圳機場簽署合作協議,打造菜鳥國際快遞全國首個航空貨運中心,并聯手阿特拉斯開通深圳-巴西圣保羅貨運包機航線,成為深圳飛往南美的首條全貨機國際貨運航線。l)監管政策-多項政策陸續出臺,彰顯航空貨運戰略地位“十四五”航空物流專項發展規劃、海外航空貨站建設運營指南“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 等政策陸續頒布,多地響應中央號召出臺地方規劃,如南寧推出中長期航空貨運發展規劃,廣州明確航空貨運補貼方案。政策接連出臺推動航權時刻、地面保障、規劃布局等航空資源向貨運傾
38、斜,推動由“重客輕貨”走向“客貨并舉”。2023年領航儀參數預測 復蘇發展,短期承壓,長期向好:在復蘇中謀發展將成為2023年航空貨運市場主基調。整體而言,全球經濟低迷,貨量在短期仍將保持低位運行,貨運機組壯大、國際航線恢復大幅釋放運力,運價持續承壓。市場格局由“貨找機”向“機找貨”轉變,而在政策引領下亦將深化推進綠色化、智慧化建設進程。菜鳥作為中國快遞出海企業領軍者,將進一步提升國際快遞的時效穩定性、產品豐富度等方面的表現,通過提供差異化的優質服務為中國增強出海市場的競爭力。14,15a)貨量整體低位、路向分化:23年航空貨量處于恢復調整階段,整體低位運行,但有望在年末逐步回升。海運價格跳水
39、導致一定貨量流失。全球經濟持續疲軟,去庫周期至補庫周期或在23年末24年初形成轉換,提振貨量。各路向分化明顯:1.北美-中美摩擦不斷,脫鉤政策持續,貨量保持低位,存在下探空間:消費端,上半年仍以庫存加速去化為主旋律,補貨需求有限;產業端,中美博弈深刻影響貿易結構,美國持續推動制造業回流與近岸外包,與歐洲及東南亞貿易往來日趨緊密。19-22年中美路向貨量僅2%小幅增長,基本持平。長期存在下探空間。2.歐洲-通脹回落,貨量短期低位,有望穩步回升:在財政補貼、能源沖擊緩和推動下,通脹進入回落通道。但短期庫存消化尚需時間,貨量上半年預計持續低位;但歐洲領導頻繁訪華,中歐深化開放合作,工業相關貨量穩中向
40、好。整體而言,預計年底有望反彈回升。3.亞洲-內部貿易強化,產業合作緊密,貨量穩步恢復:RCEP生效強化貿易往來、跨境電商保持高速發展、產業鏈分工轉移提振內部物流需求,新能源車等高端制造產品加速出口,多重因素驅動東南亞路向貨量穩步恢復,東北亞路向預計仍將承壓。4.中俄-貿易關系緊密,存在中歐班列分流,貨量維持穩定:俄羅斯經濟增長優于預期,消費需求有望企穩回升;俄歐脫鉤已成定局,中俄產業鏈深化合作量質并進,帶動海陸空貨運量增長,但主要集中于鐵路,對空運產生小幅帶動。16 14/近期展望-領航儀參數預測15/近期展望-領航儀參數按路向預測資料來源:羅蘭貝格資料來源:羅蘭貝格?23?RCEP?&?2
41、3?RCEP?6?-?-?17 5.南美&中東-高端制造出海與跨境電商雙輪驅動,貨量高速增長:地區經濟高速增長推進工業化進程,機械設備等進口需求旺盛。中國強化貿易出口與高端制造出海,帶動工業產品貨量穩步增長;疊加電商市場迅速滲透擴張,牽引空運貨量高速增長。b)運價供需翻轉、低位承壓:市場仍處于去庫存周期,需求整體疲弱。供給端,貨機集中交付、國際航班腹艙運力恢復、海運擠壓,23年預計出現運力過剩局面。新年伊始,航空貨運價格已承壓下行,受運力供應方價格競爭策略等可能性影響,或存在下探空間。由于能源價格雖有所回落但仍處于高點,成本維持高位導致運價預計仍將高于疫情前水平。c)時效多措并舉、加速提升:運
42、力供給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海外直飛線路多點新增,報關前置、差異化安檢、貨運代理人分級管理等創新舉措持續推進,RCEP等區域合作條例保障通關時速進一步提升,多環節共同發力賦能時效加速提升。d)產品豐富度產品多元,差異競爭:航空貨運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保證穩定貨量成為關鍵。需求角度,快速增長的跨境電商B2C由于貨種多元、清關高時效要求,偏向選擇專業貨運樞紐而非傳統客運熱點,因此相較腹艙更依賴全貨機運力;供給角度,全貨機投放導致“機找貨”,行業玩家為搶奪穩定貨運預計將挖掘細分市場機會,在運輸路線、運輸模式、成本時效等多方面開發差異化產品,主動迎合客戶日漸復雜多元的需求,大幅提升產品豐富度。案例:
43、菜鳥將聯合速賣通在2023年內正式推出“全球五日達”國際快遞快線產品,從重點國家市場開始,逐步讓跨境包裹實現5個工作日送達。通過對國內攬收、干線運輸、海外分撥與末端配送四段的精細化運營,預計可讓跨境包裹從支付到簽收全程時長較行業平均提速30%,以滿足跨境商家對極致物流時效與性價比的需求。e)妥投率末端提質,穩步提升:頭程硬件設施持續擴建升級、穩步向好。綜合物流商持續發力末端,與海外機場海關深化合作、構建最后一公里能力,提供端到端全流程服務,穩步提升妥投率。中東、南美等跨境電商高速發展的小眾路向末端建設如火如荼,預計提質顯著。f)綠色化政策引領,大勢所趨:政策引領下,各航司與機場繼續有序推進綠色
44、化進程,新型節能飛機引進、航線網絡優化、可持續航空燃料使用等多措并舉,探索航空脫碳路徑。g)智慧化多方推動,合力共贏:鄭州機場航空電子貨運試點效果顯著,將在全國范圍內復制推廣,驅動電子運單率進一步提升。未來發展重點將繼續圍繞包括機場、航司、海關、聯檢單位、貨主、代理等多個航空貨運產業鏈多個運營主體進行,打通系統間信息孤島實現信息高效整合。18 四、啟示誰無暴風勁雨時,守得云開見月明總結2023年開局低迷,但伴隨疫情正式劃入句點,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中國跨境航空市場終將“守得云開見月明”。短期面臨貨源緊缺、供給過剩的局勢,航空公司及集成商等運力提供方、節點設施提供方、綜合物流計劃方三類物流玩家
45、如何提升競爭優勢、優化供應鏈質量,羅蘭貝格提出以下思考。運力提供方a)多措并舉鎖定貨源,緩解腹艙運力沖擊:伴隨客運航班恢復,腹艙運力釋放勢必對全貨機貨量產生沖擊。面臨運力過剩挑戰,積極與貨主戰略合作綁定貨源,通過自主銷售、合作包機等多種方式提高全貨機利用率,減緩運力沖擊。b)關注特定路線機遇,加快新興航線布局:除傳統歐美路向外,伴隨我國與新興經濟體貿易往來日趨緊密,東盟、中東、南美等特定路向存在增長機遇。承運商可加快開通、加密布局新興航線,并積極與外航合作,通過空空中轉等模式擴大航線覆蓋范圍。節點設施提供方a)聯動產業資源,前置鎖定貨源:面臨貨量緊缺的2023,貨運樞紐一方面可借助地緣優勢與本
46、土重要產業形成聯動,另一方面積極與貨主、航司、綜合服務商戰略合作,與貨源、運力形成綁定。并在航線開通、配套設施、通關流程等方面制定專項策略,如配備冷鏈倉儲、減少拆包檢驗,提高優勢產業及貨種保障能力。b)探索創新舉措,提高保障能力:安檢環節采取安檢前置、差異化安檢、貨代分級管理措施,通關環節與國外海關推動規則互認,推動異地貨站、海外貨站、港區聯動等創新模式。并積極爭取優勢航權時刻,搭建優勢航線,建立競爭優勢。c)打通信息壁壘,推動智慧進程:硬件方面積極引入自動化設備,打造智慧貨站。軟件方面依托節點統籌優勢,整合資源構建電子貨運平臺,并積極引進承運商、貨代等多方主體,解決平臺重復搭建壁壘高企問題,
47、實現信息互聯互通。綜合物流提供與計劃方a)修煉內功,精業篤行提升競爭能力:企業紛紛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一方面,深入修煉內功,提升服務能力,做強做精產品,以客戶為中心滿足差異化需求;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小眾增長機遇,關注新興貨種出口需求,積極開發貨主并與企業、政府達成戰略合作綁定貨源,綜合提升行業競爭力。b)合縱連橫,生態聯盟補齊關鍵環節:面臨大浪淘沙的市場環境,獨自為戰恐難以為繼,合縱連橫實現優勢借力將成為制勝關鍵。運力方面與國內外承運商戰略合作,保障基本運力,并在戰略重點路向通過包機開通穩定航班;節點方面深入綁定基地機場,提升日常地面處理效率與高峰期保障能力;末端方面,收購或與本地供應商合作,提升重點路向追蹤保障能力。依托合作構建生態聯盟,補齊端到端各環節能力短板,為客戶提供順暢便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持續深化競爭優勢。20 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成立于1967年,是全球頂級咨詢公司中唯一一家始于德國、源自歐洲的公司。我們擁有來自35個國家的3000名員工,并成功運作于國際各大主要市場。我們的51家分支機構位于全球主要商業中心。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公司是一家由近320名合伙人共有的獨立咨詢機構。出版方羅蘭貝格亞太總部地址:中國上海市南京西路1515號靜安嘉里中心辦公樓一座23樓,200040+86 21 5298-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