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高偉《看不見的廣州——基于數字景觀方法的城市歷史環境活化再生研究》.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7.高偉《看不見的廣州——基于數字景觀方法的城市歷史環境活化再生研究》.pdf(6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看看不不見見的的廣廣州州基基于于數數字字景景觀觀方方法法的的城城市市歷歷史史環環境境活活化化再再生生研研究究華南農業大學 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 高偉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2023年5月25日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研究背景】壹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1.1 高密度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城市發展的沖突廣州是中國現代化高密度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的雙向代表,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是觀察與探討城市發展與城市歷史景觀保護矛盾沖突的理想樣本。這座具有兩千兩百余年建城史的“千年商都”蘊含著鮮明的山水文化特色和東方城市美學特征,然而作為城市文脈和城市特
2、色的集中物質體現廣州古城中軸線城市歷史景觀,卻隨著廣州城市密度的高速攀升而受到巨大沖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南越王宮苑遺址】【南漢藥洲遺址】1.1 高密度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城市發展的沖突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1.1 高密度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城市發展的沖突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1.1 高密度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城市發展的沖突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1.1 高密度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城市發展的沖突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1.1
3、 高密度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城市發展的沖突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廣州城市歷史景觀的消逝廣州歷史環境信息碎片化年輕人難以知曉廣州的真實歷史城市化進程傳統城市風貌的侵蝕無法保證保護與更新工作的原真性與完整性大眾文化中對廣州歷史的認知與探討甚少廣州歷史環境信息與廣州市民生活無有效關聯1.2 城市歷史景觀與社會公眾逐漸脫節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1.3 研究背景小結高強度高密度城市化發展進程中城市歷史景觀與公眾逐漸脫節經濟價值與資本邏輯逐漸成為城市發展的價值標準,許多城市為進一步追求經濟發展而盲目進行土地規模擴張。在這個過程中,保護逐漸讓位于
4、發展,歷史記憶讓位于形象工程,城市在“煥然一新”的同時也正逐漸落入“千城一面”的建設性破壞困境之中。研究旨在于高密度城市語境中提出一種兼顧保護與發展的城市歷史環境活化再生途徑,于高速城市化進程中緊密關聯城市歷史脈絡,實現城市歷史景觀的可持續發展。以廣州為代表的歷史文化名城中的東方傳統山水城市文化特色與美學特征難以延續城市歷史景觀與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信息交互脫節,導致公眾對廣州的歷史環境信息缺乏基本認知,城市歷史景觀缺乏有效的信息傳播途徑,造成歷史環境信息傳播失效。以上種種,使得城市歷史脈絡被逐漸剝離于廣州高速的城市化進程,場所感與地方性難以維持與延續。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
5、會報告【理論建構】貳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1 遺產保護相關文件中的“歷史信息”強調了信息傳播在遺產保護中的重要性ICOMOS文化遺產闡釋與展示憲章 明確提出“信息源(Information Sources)”一詞 指出“可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傳達信息”指出各種遺產保護行為其本質都是圍繞著闡釋與展示展開的公眾交流行為UNESCO關于城市歷史景觀的建議書“鼓勵使用信息及通信技術來記錄、理解并呈現城市區域的復雜層積以及其成分的構成”上述文件肯定了遺產保護與信息交流之間的密切聯系,對于遺產保護行為或方法的關鍵性描述提供了一個新視角,啟示從信息傳播角度看待城市歷史景觀保護問題。
6、如何基于信息傳播語境,尋求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活化的新方法?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2 信息營建 提升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的有效方式Richard Saul Wurman1975,提出了信息營建的概念,認為信息營建是提升信息傳播能力的有效方法。1周曉英.信息構建(IA)情報學研究的新熱點J.情報資料工作,2002(05):6-8.Wurman,Richard Saul Desgning Outside the Lines.http:/ Saul Wurman生于賓夕法尼亞州,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最高榮譽的建筑碩士,從26歲開始,他就致力于“讓信息變得可理解”的工作,并
7、一直以此為職業。他的著作超過82本,其中與IA理論探討密切相關的著作有信息焦慮(Information Anxiety)和信息建筑師(Information Architects)等。1975年,Wurman推出了Information Architecture這個術語,并在1976年,他擔任美國建筑師協會全國會議主席時,將“The architecture of information”作為該協會年會的主題并闡述了信息建筑師(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的定義。1984年他創辦了TED會議(Technology,Entertainmentand Design)(周曉英,
8、2002)。Wurman從建筑學的角度研究了有關城市環境的信息如何被收集、組織,對信息構建提出了具體闡釋:將信息數據中固有的模式進行組織,使復雜的地方清晰化。創建信息結構或圖表以讓其他人能找到自身所需的知識。21世紀信息空間構建將應用于信息組織科學等領域。景觀提供信息的能力可以通過信息營建得到提升“有信息的地方就有信息營建的需求”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信息營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美國情報學會ASIS2000,ASIS會議雖然沒有對信息營建達成一致認識,但還是形成了代表性觀點。信息營建是“組織信息和設計信息環境、信息空間或信息體系結構,以
9、滿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的一門藝術和科學?!笔且粋€包括調查、分析、設計和實施的應用領域,涉及信息系統的組織、瀏覽、標識和檢索機制,其核心目標為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即滿足信息的供給以及保證信息用戶與信息內容之間的交互順暢。1榮毅虹,梁戰平.論信息構建J.情報學進展,2004,5(00):42-67.2榮毅虹,梁戰平.論信息構建的三個基本問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4(06):6-9+13.3周曉英.信息構建(IA)情報學研究的新熱點J.情報資料工作,2002(05):6-8.ASIST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Summit Meeting 2000會議IA的主要內容信息的組
10、織、結構的營建、系統的設計IA活動的對象信息、信息空間、信息環境、信息體系結構IA服務的對象用戶(信息需求者)IA的目標滿足用戶的信息需求:滿足信息的供給和保證信息用戶與信息內容之間的交互順暢IA的方法一種多學科方法、藝術和科學表 參考(榮毅虹,梁戰平,2004)所做的匯總并結合近年來的研究現況3.2 信息營建 提升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的有效方式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在高密度城市語境中,公眾從城市歷史景觀中獲得的審美體驗、靈感啟迪、精神充實等機會,是城市歷史景觀信息營建的現象與結果;而城市歷史景觀通過提供歷史環境信息為公眾提供信息交互機會,則是城市歷史景觀信息營建的本
11、質。城市歷史景觀中的歷史環境信息營建在高密度城市語境中,城市歷史景觀提供的歷史環境信息與交互機會,可視為城市歷史景觀信息營建的過程與途徑。城市歷史景觀的歷史環境信息傳播過程:信息營建原理:(符合完整性、原真性、層積性的要求)信源受眾信息供給信息與受眾之間的交互機會城市歷史景觀公眾歷史環境信息供給歷史環境信息與公眾的交互機會審美體驗、靈感啟迪、精神充實等機會(現象)(本質)3.2 信息營建 提升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的有效方式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3 研究模型歷史環境信源歷史環境信息轉譯(編碼)歷史環境信息闡釋(解碼)歷史環境信宿歷史環境信道信息論的奠基者香農(Cla
12、ude E.Shannon)指出信息傳達系統必須包含信源、發送器(用于信息編碼)、信道、接收器(用于信息解碼)、信宿五個基本要素?;诖?,研究提出應用于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語境中的歷史環境信息傳達系統。1 SHANNON C E.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Bell Labs Technical Journal,1948,3(9):31-32.基于香農理論1提出的應用于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語境中的歷史環境信息傳播系統歷史環境信源:城市歷史景觀中的人文-生態系統即信源,是環境信息的發源之處和描述對象;歷史環境信宿:與城市歷史景觀發生關聯的公眾即信宿
13、,是接受信息、產生認知并形成反饋的主體。歷史環境信道:信道是傳遞環境信息的媒介,在信源與信宿之間起著聯系與溝通的中介作用。歷史環境信息編碼:編碼實際上是一個信息轉譯的過程,通過對環境信息進行價值識別、補全和媒介設計,得到有價值、可高效傳達的環境信息形式;歷史環境信息解碼:解碼是編碼的逆過程,通過與公眾溝通來實現環境信息的價值輸出與認知。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4 城市歷史景觀保護問題的信息論詮釋基于信息論識別城市歷史景觀保護本質問題香農(Claude E.Shannon)信息不確定性是導致混亂的關鍵研究對城市歷史景觀保護現狀進行分析,認為其本質可歸納為歷史環境信息不
14、確定性,具體表現為信源碎片化導致的信息完整性破壞,信息轉譯和闡釋過程中外界干擾導致的原真性缺失和信道斷裂導致的信息可傳播性失效。如何如何從完整性、原真性和可傳達性出發,重建城市歷史景觀與公眾之間的歷史環境信息傳播系統?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5 基于數字景觀方法的歷史環境信息有效傳播研究技術路徑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實證研究】叁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1 研究場地簡介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1 研究場地簡介研究場地位于廣州古城中軸線城市歷史景觀區域,這里既是廣州的歷史中心,又是傳統的
15、老街區,是研究高密度城市信息過載問題的典型樣本。在兩千兩百余年的城市化進程中,廣州城市傳統山水格局逐漸消逝,城市主要水系珠江的岸線不斷南移,玉帶濠逐漸消逝。雖然這些傳統格局已消逝不見,但在歷史遺跡中仍保留了豐富的歷史信息。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2 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為了更好地完成信息建構過程,解決歷史環境信息傳播受阻問題,研究從實證研究角度搭建具體路徑,通過對城市歷史景觀信息傳播過程中的具體量化指標進行分析來識別城市歷史景觀保護問題中的信息傳播困境,以此有針對性地提出城市歷史景觀語境中的信息傳播受阻解決方案。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歷
16、史環境信源歷史環境信道歷史悠久性歷史豐富度歷史可理解性歷史可獲取性歷史時間深度歷史要素密度歷史街巷密度歷史建筑分布闡釋與展示設施密度可達性土地利用功能混合度建筑密度容積率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歷史環境信源信息傳播能力評價結果3.3 廣州古城中軸線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量化評價結果研究基于上述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從歷史環境信源、歷史環境信道和總值三個層面對于廣州古城中軸線城市歷史景觀的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進行量化評價。其中:歷史環境信源主要評估城市歷史景觀通過物質實體要素直接向公眾提供歷史環境信息的能力;歷史環境信道主要是評估城市歷史景觀通過為社會公眾創造與
17、歷史要素發生關聯和互動的良好環境來提供歷史環境信息的能力。歷史環境信道信息傳播能力評價結果歷史環境信息傳播能力(總值)評價結果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3.4 基于評價結果的場地問題識別與策略提出歷史環境信源信息傳播能力不佳區域歷史環境信源缺失區域場地遺存歷史信息主要內容大小馬站書院群層積區歷史教育場所山水城變遷南越水閘遺址-大佛寺層積區歷史遺存府學西街層積區歷史遺存大南路層積區革命活動山水城變遷中山五路層積區革命活動老字號問題識別:固“點”針對信源缺失導致的歷史環境信源信息傳播能力不佳問題,研究通過對問題場地中某一“點狀”空間進行集中改造。通過重現、再生等方式對缺失的歷
18、史環境信源進行補全,以此錨固場地中具有極高價值的城市歷史景觀要素。策略提出:歷史環境信源信息傳播能力評價結果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整體歷史風貌不佳區域待傳播的歷史環境信息內容整體格局山水關系歷史中軸視線通廊空間肌理歷史場所革命活動發展線索山水城變遷線索老字號發展線索教育場所發展線索織“網”針對信道斷裂帶來的信息傳播能力不佳問題,通過對問題場地中多個“線狀”空間進行集中改造,完整地、系統地串聯場地歷史信息,以此重新組織場地中具有極高價值的城市歷史景觀要素。歷史環境信道信息傳播能力不佳區域歷史環境信道信息傳播能力評價結果問題識別:策略提出:3.4 基于評價結果的場地問題識
19、別與策略提出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基于數字景觀方法的“看不見的廣州”歷史環境活化再生計劃】肆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織網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與微綠地系統規劃設計固點線上廣州市西湖路園林廣場更新設計廣州玉帶濠線上歷史環境教育項目離線“濠畔繪卷”嚴肅游戲場地之中:場地之外:4 歷史環境活化再生計劃基本實踐研究思路研究從實踐研究角度回應城市歷史景觀信息鏈斷裂帶來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問題,由此提出對應的“固點”和“織網”策略,并以廣州西湖路園林廣場更新和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與微綠地系統規劃設計為例進行具體實踐研究。與此同時,研
20、究還提出了“線上”和“離線”策略來完成場地之外的信息營建。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4.1 固“點”:廣州市西湖路園林廣場更新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4.1 固“點”:廣州市西湖路園林廣場更新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西湖路廣場更新前現狀照片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西湖路廣場更新更新過程中現狀照片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畫意營境-關注此地西湖路廣場的完整山水格局自南漢(公元917年971年)以降形成,在宋成為古廣州城名勝,引米芾等文人墨客觀覽題詞。如今除不遠處的藥洲遺址之外,原有
21、山水格局的歷史環境信息完全破碎消逝,千年勝境難覓。西湖路廣場更新以傳移模寫、畫意營境為手法,寫仿唐宋園林氣韻,再現禺山仙湖意象,重塑千年古典人地關系。主景樹整體布置以日本僧人畫家雪舟等楊的四季山水圖長卷為內容來源,借鑒其經典的樹形關系,將四季山水圖中的整體布局、構圖的氣韻轉譯到場地中。將構筑物及其景觀要素作為場地內所傳達的歷史環境信息載體,研究孤兀禺山圖、藥洲品石圖等原址山水畫作的圖像學內容,取多幅五代及宋畫的要素形式,合成設計語匯。畫意營境再現禺山仙湖意象寫仿唐宋園林氣韻重塑千年古典人地關系主景樹四季山水圖長卷“松亭會友”“禺山仙湖”“松亭凈院”“冬時談禪”松石組景節點藥洲品石圖氣韻 轉譯
22、畫意 轉譯 傳移模寫 山松樹形 馬夏畫作瓦當紋樣南漢青釉蓮花花紋瓦當風動幕墻 孤兀禺山圖滴水紋樣 南漢青釉滴水照壁 廣州府輿圖孤兀禺山圖鋪裝 南漢蝴蝶紋方磚+歷史環境信息載體與來源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1高濂.遵生八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許慎.說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遵生營境-關注此時 “遵生”源于中國傳統養生智慧名
23、著遵生八箋,其由明代高濂所著,內容涵蓋儒、釋、道籍,經史雜著與醫藥著述等,從八個方面(即八箋)講述了通過順應四季陰陽變化、配合五臟寒溫順逆、吸取天地自然精華,達到外適內和、延年益壽的方法,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強調順時合宜和天人相應的養生智慧(高濂,2007;許慎,2007)。將中國傳統養生智慧與園林營境結合,達到順時調養,四時合序的養生目的,可和其性靈,悅其心志,回歸傳統和諧天人關系。遵遵“遵遵”字字在在說說文文解解字字里里義義為為:“遵遵,循循也也。從從尊尊聲聲?!鄙吧辈徊粌H僅指指獨獨立立個個體體生生命命,其其蘊蘊含含更更為為廣廣闊闊的的天天地地化化生生萬萬物物之之意意。遵遵生生“遵遵
24、生生”一一詞詞不不局局限限于于個個人人生生命命的的調調養養,更更深深的的一一層層含含義義時時是是對對于于宏宏觀觀生生命命與與自自然然的的尊尊崇崇。遵生遵生營境天人相應順時合宜中國傳統養生智慧將四時本草與人體相聯系。春季夏季秋冬季季節本草歸經長夏五臟六腑肝 膽心 小腸脾 胃肺 大腸腎 膀胱 三焦四時嶺南本草花境藥效呼應原則選用嶺南本草布置四時花境。重視四季不同時日的天地環境將人與天地置于統一動態系統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5、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智慧導覽系統線下園林地圖化【參考古畫】清/唐岱、丁觀鵬等十二月月令軸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智慧導覽系統“園林畫境”界面科普索引:2.歷史環境信息科普(點擊打開)科普索引:1.四時花境信息科普(點擊打開)實時位置信息游線推薦掃描二維碼 UI配色:古銅色與黃銅色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智慧導覽系統地:歷史環境信息科普索引線下掃描二維碼進入歷史環境信息科普索引歷史環境信息科普內容:禺山仙湖歷史科普 藥洲歷史科普 南漢蝴蝶紋方磚科普 正念與無念科普 廣州山水城格局科
26、普科普長圖歷史環境信息科普UI界面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智慧導覽系統天:四時花境信息科普索引四時花境信息科普內容:每種植物對應的植物圖鑒以及相關藥用信息。線下掃描二維碼進入四時花境植物圖鑒時節植物簡介藥用價值使用方法及身體部位對應科普信息植物圖鑒分享(左右滑動進入下一植物圖鑒)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 正念概念,源自八正道(方立天,1988)。以正知來修行念,即是正念;以正念來觀察身、受、心、法,即是四念??;以正念來修行禪定,稱為正定(潘蒙孩,2012)。當代的正念療法,意味著對身心靈以及周圍環境的有意識的、不予評判的、持續的、此刻當下的覺知(
27、Kabat-Zinn,2003)。園林是人與天地共生的縮影,正念園林,則是覺知天地人大和諧的時空載體。正念入境-關注自身1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2潘蒙孩.壇經 禪學新探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3曾祥龍,李毅,曹廣健,任鵬,郭小迪,劉翔平.(2013).十日內觀課程對服刑人員的干預:效果、機制與本土化.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5),863-866.4Wallace,B.A.,Shapiro,S.L.(2006).Mental balance and well-being:Building bridges between Buddhism and
28、western psychology.American Psychologist,7(61),690-701.5Kabat-Zinn,J.(2003).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present,and future.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10(2),144-156.6Brown,K.W.,Ryan,R.M.(2003).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
29、ll-being.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4(4),822-848.7 Gu,J.,Strauss,C.,Bond,R.,Cavanagh,K.(2015).How do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and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improve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ediation studies.Clinical P
30、sychology Review,37,1-12.正念時刻對其身心活動保持全然的、緊密的、不帶任何評判的觀照與覺知,盡量做到念念分明、把心安住于當下。即精確的覺察到自己當下生起的任何身心體驗。佛學典籍雜阿含經“八正道”包含好奇、開放、不評判和接納態度的,對此時此刻內外部刺激的注意和覺知,包括情緒,認知及身體感覺,如觸覺,味覺,嗅覺和呼吸等(Kabat-Zinn,2003;Brown&Ryan,2003;Gu,Strauss,Bond,&Cavanagh,2015)。正念園林當代心理學佛家文化體系正念感知療愈活動時空載體關注此時此地當下的覺知體會身心靈的和諧乃至天地人的大和諧覺知當下觀照自性提高
31、專注力、減輕壓力、緩解信息過載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正念感知體驗五步驟智慧導覽系統人:正念感知體驗指引框架1.找到一個舒適安靜的地方坐下2.保持雙眼柔焦,讓大腦安靜下來5.保持專注在當下,直到你覺得心情平靜,并把這種專注帶到生活中3.深呼吸3次,將呼吸與身體連接起來4.感知身體狀態4.1感受五臟六腑在身體的位置4.2覺察五臟六腑的狀態4.3引導人們在園林中通過中醫養生方法來調養身體1.春:感受肝臟在身體的位置,感受心理狀態及腹部、胸脅、咽部、眼睛的狀態來覺察肝臟,引導人們在園林內進行養目活動來保養肝臟。2.夏:感受心臟在
32、身體的位置,通過切脈來覺察脈搏的節律是否平穩,引導人們在園林內漫步,加強運動提高心肺功能。3.長夏:感受胃部在身體的位置,通過觸摸身體來覺察胃部的狀態,并通過按揉胃脘的穴位來保養胃部。4.秋:感受肺部在身體的位置,引導人們嗅聞花境,感受氣息隨著呼吸往返肺部的過程是否平穩順暢,引導人們關注花境中的食療植物來調養肺腑。5.冬:感知腎臟在身體的位置,通過感受腰部、四肢的狀態來覺察腎臟,引導人們隨著呼吸節奏按揉太溪穴及昆侖穴來調養腎氣。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智慧導覽系統人:正念感知體驗指引春正念感知夏正念感知長夏正念感知秋正念感知冬正念感知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
33、發展大會報告智慧導覽系統人:正念感知體驗指引正念感知體驗指引:(調整氣息與具體感知方法結合)掃描二維碼進入正念互動體驗指引指引長圖正念感知UI界面正念感知體驗評價收集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北京路街區城市歷史格局空間定位圖自然山體變遷珠江岸線變遷任囂城城墻南越趙佗城城墻圖例步騭城城墻南漢廣州城墻宋代城墻明清城墻南越唐朝南漢玉帶濠宋代明代清代任囂城南越趙佗城步騭城南漢廣州城宋代城區明清城區N4.2 織“網”: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與微綠地系統規劃設計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 歷史環境信息傳
34、達規劃項目設置7個口袋公園歷史文化展示核心節點、7個街心花境歷史信息展示節點,根據口袋公園及街心花境具體位置確定歷史環境信息傳達主題,將廣州山水城格局變遷歷史結合場地進行系統傳達。廣州城建發展歷史文化展示點廣州城市環境演變展示點廣府市井生活歷史文化展示點明清廣州城建歷史文化展示點玉帶濠歷史文化展示點珠江歷史文化展示點玉帶濠歷史生活展示點北京路街區歷史環境信息傳達規劃圖圖例南漢廣州城墻明清城墻自然山體變遷珠江岸線變遷任囂城城墻南越趙佗城城墻步騭城城墻宋代城墻核心規劃范圍歷史文化展示核心節點花境歷史信息展示節點4.2 織“網”: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與微綠地系統規劃設計2 0 2 3
35、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4.2 織“網”二期:傳統中軸線微綠地系統生態信息構建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廣州古城以番山、禺山為基址建城,北京路主街位于番禺兩山舊址之間。此種植池以古羊城八景中的“孤兀禺山”圖為基礎,抽取孤兀禺山圖中的“禺山山形”并抽象為特殊的異形切割面,以單體形式凸顯山的重巒疊嶂,層次深邃之感。通過在種植池正立面放置可進行歷史信息環境教育的圖標與二維碼,傳達廣州古城歷史。山形提取抽象轉化孤兀禺山圖山形抽象形態轉化北京路期城市家具設計4.2 織“網”: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與微綠地系統規劃設計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
36、告廣州古城已有2200年的建城歷史,在廣州古城不斷變遷的過程中,城墻隨著城市的出現而產生,又隨著城市的變遷而變遷。設計提取廣州府輿圖中的城樓與城門要素進行抽象,設計成代表廣州城的“城”圖標。抽象形式提?。撼菢桥c城門形式抽象形式原型:廣州府輿圖歷史元素提取及概念演繹以“城”城市家具圖標為例抽象城市家具圖標設計歷史環境信息線上傳播平臺二維碼4.2 織“網”: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與微綠地系統規劃設計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場地實景4.2 織“網”:廣州北京路歷史文化街區公共空間更新與微綠地系統規劃設計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項目對廣州玉帶
37、渠的歷史環境信息進行了收集整理,通過構建三維模型對遺址進行復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城市歷史景觀信息在線數據庫,并基于城市歷史景觀信息數據庫設計微信小程序,借助此線上媒介搭建開放性科普平臺。城市歷史景觀信息數據庫二維碼4.3 線上:廣州玉帶濠線上歷史環境教育項目城市歷史景觀信息數據庫微信小程序碼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歷歷史史環環境境模模型型數數據據庫庫綜合運用信息模型技術對現存的經典城市歷史景觀進行信息化建模,對嶺南地域性城市歷史景觀特征要素進行總結與數字化登錄模模型型數數據據庫庫二二維維碼碼使使用用微微信信掃掃碼碼后后,點點擊擊右右下下角角“功功能能”按按鈕鈕可可使使用
38、用導導航航選選擇擇不不同同的的全全景景圖圖進進行行瀏瀏覽覽濠濠畔畔街街歷歷史史環環境境模模型型 4.3 線上:廣州玉帶濠線上歷史環境教育項目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全全景景圖圖二二維維碼碼使使用用微微信信掃掃碼碼后后,點點擊擊右右下下角角“功功能能”按按鈕鈕可可使使用用導導航航選選擇擇不不同同的的全全景景圖圖進進行行瀏瀏覽覽玉玉帶帶濠濠歷歷史史環環境境模模型型全全景景圖圖 1 1 4.3 線上:廣州玉帶濠線上歷史環境教育項目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4.3 線上:廣州玉帶濠線上歷史環境教育項目基于城市歷史景觀信息數據庫的VR體驗活動2 0 2 3
39、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 線上歷史環境教育平臺看不見的廣州小程序 主要板塊與科普界面小小程程序序碼碼(試用版)數字媒介開放的數據共享平臺“歷史環境信息科普”板塊定位是可供公眾閱讀的“云端書籍”。研究將玉帶濠城市歷史景觀信息模型數據庫作為可檢索性的基礎數據來源,利用數字媒介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向公眾展示玉帶濠城市歷史景觀的基礎數據。4.3 線上:廣州玉帶濠線上歷史環境教育項目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 線上歷史環境教育平臺看不見的廣州小程序 線下活動對接板塊 數字媒介小小程程序序碼碼(試用版)主體多元的信息交流平臺研究通過微信小程序完成自下而上的信息收集,公
40、眾可以在平臺分享有關玉帶濠的歷史信息,或是通過攝影、視頻等形式記錄社區故事。同時將上層信息與當地社區進行關聯,借助微信小程序發布線下環境教育活動信息,提供市民參與歷史環境保護實踐的渠道。4.3 線上:廣州玉帶濠線上歷史環境教育項目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生動有趣的信息展示平臺:研究在設計媒介時盡可能選用簡明生動的信息傳播形式,通過地圖、棋子、卡片等游戲道具的設計,生動有趣地向玩家傳達玉帶濠的歷史環境信息,保證參與者對玉帶濠歷史環境變遷過程及過程中展現的地域性文化習俗等歷史環境信息的基本掌握紙質媒介:濠畔繪卷嚴肅游戲4.4 離線:“濠畔繪卷”嚴肅游戲2 0 2 3 跨界融
41、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嚴肅游戲是一種通過構建情境體驗空間來傳達信息的有效形式:研究基于情境學習理論構建反事實情境,在游戲中復原了玉帶濠開鑿時的寬度,隨著游戲的推進,玉帶濠的不斷淤塞使得城市韌性持續下降,誘發了更多的自然災害。玩家化身為玉帶濠沿岸居民,可以自由建設場地。嚴肅游戲引導玩家探索如何平衡城市歷史景觀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系,鼓勵玩家在游戲過程中積極產生交流與反思。紙質媒介:濠畔繪卷嚴肅游戲4.4 離線:“濠畔繪卷”嚴肅游戲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感謝垂聽2 0 2 3 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報告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公眾號 關注地信產業精彩 了解協會最新動態 感謝各位院士專家為2023跨界融合創新應用合作發展大會作精彩報告并授權分享!請關注協會公眾號,經報告人同意后,會后陸續分享報告PPT(提供下載)等大會精彩內容!轉發請保留此頁。分享請注明“來源: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