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23重塑生態-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探索報告(3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普華永道:2023重塑生態-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探索報告(30頁).pdf(3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銀行保險報組織編寫重塑生態重塑生態“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探索”“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探索”目錄目錄第一章第一章 藍海機遇藍海機遇健康險與健康管理加速融合時機已至健康險與健康管理加速融合時機已至3第二章第二章 以往鑒來以往鑒來借鑒成熟市場“健康險借鑒成熟市場“健康險+健康管理”的成功要素健康管理”的成功要素8第三章第三章 因地制宜因地制宜適配本土特色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仍待完善適配本土特色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仍待完善14第四章第四章 跨越前進跨越前進探索中國式“健康險探索中國式“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方向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方向20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
2、新生態1隨著“健康中國2030”的深入建設,保障人民健康被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國家正積極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2020年,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其中明確了健康管理的概念,完善了健康管理服務運行規則,強化了對健康險與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的監督管理。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融合發展正逐步走向深度實踐,這種融合不僅代表了市場的創新和進步,也有助于從根源上提升健康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彰顯以人為本的健康理念。當前產業鏈條上的各參與主體已開始對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做出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市場整體仍處于較為前期的發展階段,現階段健康險和健康管理相結合的
3、產品服務還未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需求,二者融合發展模式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我們認為,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融合發展已成必然趨勢并為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鑒于此,行業內各類型參與者應結合本土市場特性,積極探尋和實施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融合服務模式。同時,企業應不斷增強自身能力,尤其在數字化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投入,并注重產業協同發展及醫療和保險服務體系生態的構建,以更好應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創新發展之路。前言前言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健康險與健康管理加速融合時機已至藍海機遇:藍海機遇:1把握市場
4、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3進入“十四五”時期,健康中國戰略進一步落實到醫改具體行動中,社會各界對醫療保障體系、醫療服務、健康管理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在人口老齡化加劇、多層次就醫需求涌現、基本醫療保障范圍有限的背景下,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迫在眉睫,商業健康險的重要性也逐漸凸顯。近10年,商業健康險在整體規模及產品內容上有極大提升;在經歷疫情考驗后,民眾的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對商業健康險及健康管理的認可度逐步提高,健康管理產業加速發展,為商業健康險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當前“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已成業內共識,在政策支持下,保險企業通過構建“健康險+健康管理”體系模
5、式把握藍海市場的機遇已至。多層次保障體系構建背景下多層次保障體系構建背景下,商業健康險市場規模增長迅速商業健康險市場規模增長迅速1“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健全以基本醫療保障為主體、其他多種形式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為補充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其中,基本醫保以“廣覆蓋,?;尽睘橹饕蝿?,保障范圍和原則日益清晰,難以全面滿足中、高端醫療、特殊疾病診療等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商業健康險作為基本醫保的補充保障,能夠起到有效分散風險、降低人民群眾實際醫療負擔的作用。2013至2022年的10年間,商業健康險市場穩步增長,商業健康險整體規模以25.5%的年復合增長率從1123億元增長至8653億
6、元,在經歷了對市場及產品的系列監管調控后,商業健康險市場規范化程度逐步提升,隨著各類創新探索陸續展開,市場繼續保持健康快速發展態勢。11,671.0(26.0%)9,834.6(26.9%)6,212.2(36.1%)20179,425.1(54.7%)461.3(2.7%)8,173.0(18.1%)8,447.0(18.8%)10,770.0(28.3%)7,203.3(35.6%)10,901.6(53.9%)21,455.5(58.7%)2,410.4(9.9%)542.5(2.7%)5,448.1(14.3%)2014201913,241.5(54.5%)7,994.9(32.9%)
7、635.5(2.6%)8,653.0(18.4%)20154,042.4(13.1%)財險財險20168,724.4(28.2%)17,442.2(56.3%)749.8(2.4%)1,210.0(2.7%)901.3(2.5%)4,389.4(12.0%)20,722.8(54.5%)1,075.5(2.8%)20187,066.0(16.6%)12,712.0(27.1%)11,649.0(27.3%)22,754.0(53.4%)11,929.0(26.4%)健康險健康險23,982.0(53.0%)1,174.0(2.6%)24,519.0(52.2%)20201,175.0(2.8%
8、)20211,073.0(2.3%)2022壽險壽險意外險意外險201323,572.0(52.5%)單位:億元單位:億元CAGR:25.5%8.3%11.2%9.8%1,587.1(7.8%)1,123.4(6.5%)中國健康險原保費規模及占比,中國健康險原保費規模及占比,2013-2022數據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注:這里健康險指由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因健康原因或者醫療行為的發生給付保險金的保險,主要包括醫療保險、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保險以及醫療意外保險等。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40510152025302012 2013 2014 20
9、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民眾健康意識全面覺醒民眾健康意識全面覺醒,健康保障需求已成剛需健康保障需求已成剛需2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相關政策的持續落地推進,國民的健康意識正穩步提升,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各年齡層對于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的重視程度迅速攀升,健康需求呈現多樣化、細分化發展。民眾不再單一滿足于基礎的醫療保障,而是轉向更為個性化、全面化和持續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這樣的轉變并非偶然。2021年,國民健康素養1水平已穩步提升至25.4%,這意味著民眾對健康保障的多元化訴求已逐步演變為剛需,市場對多元健康保障的訴求也日益明確和迫切。9.8%14.
10、2%8.8%19.2%9.5%25.4%10.3%11.6%17.1%23.2%在健康意識的覺醒下,民眾對健康的認知已由“不生病”轉變為“主動管理健康”,傾向于通過主動尋求健康管理、檢驗監測等手段提升自身健康水平。與此同時,民眾對于健康險產品及健康管理類服務的消費意愿和付費能力也有所提升,2022年,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已上漲至2120元。隨著全民對健康消費的意愿越來越強,消費需求逐漸多元化發展,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市場也將涌現出更多的合作模式與發展機會,如創新型產品、定制化服務及多元化、多層次的保健方案等,以滿足不斷變化和增長的市場需求。全國基本健康素養水平,全國基本健康素養水平,2012-202
11、1人均醫療保健支出,人均醫療保健支出,2013-2022數據來源:全國城鄉居民健康素養調查工作結果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9121,0451,1651,3071,4511,6851,9021,8432,1152,1202021201620172022201820202019201520142013單位:元單位:元1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做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5政策加持下政策加持下,“健康險健康險+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融合促進已成必然選擇融合促進已成必然選擇3如果將疾病發生前后的
12、全部流程視作鏈條,健康管理可以貫穿疾病發生前、中、后三個流程的多個環節。健康管理在疾病發生前可以通過檢查診斷及評估預知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幫助患者有效降低疾病發病率及復發率,減少患者醫療風險、降低治療費用,降低保險公司賠付風險;在疾病過程中可以進行疾病管理和康復管理,減輕患者痛苦,有效管理病程,提高治愈率與生存率,也可以收集實時健康數據,幫助公司更為準確地評估風險,進行精細化定價,控制高額醫療賠付,維持穩定保費水平,通過患者與保險公司共贏實現更好的產品體驗;在疾病發生后進行滾動持續健康計劃,增加客戶互動,提升客戶滿意度和續保率,通過數據分析追蹤長期健康管理效果,持續提供以患者為核心的增值服務,實
13、現保險的長期服務價值觀。通過前、中、后三個階段的健康管理能夠對特定病種進行大量數據積累,對醫學研究、疾病預測、定價理賠、產品設計、健康管理方式等方方面面形成巨大價值。健康險的各業務環節穿插在健康管理鏈條中,通過對產品設計、疾病風險及費用的管控、醫療過程的必要性判斷、費用支付、監督、核賠及結算等環節的支撐,確保保險公司和投保人雙方利益得到均衡保障,健康管理和健康險通過相互促進、融合發展,能夠使民眾獲得全生命周期、全疾病流程的醫療保障服務。商業保險公司通過將保險產品與健康管理服務融合,構建完整的醫療服務與支付的生態閉環。健康管理服務:提高健康水平,降低醫療費用健康管理服務:提高健康水平,降低醫療費
14、用信息來源:公開信息整理就醫服務慢病管理康復管理事中事中追蹤分析規劃事后事后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提高健康水平,降低醫療費用提高健康水平,降低醫療費用健康管理以個人生命周期為主線,能夠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不同階段進行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健康管理以個人生命周期為主線,能夠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不同階段進行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獲知疾病發生可能性,獲知疾病發生可能性,提前預防疾病發生提前預防疾病發生對已發生疾病的個體進行對已發生疾病的個體進行治療和康復管理治療和康復管理,減輕疾減輕疾病影響病影響對健康數據進行追蹤對健康數據進行追蹤、分分析和挖掘析和挖掘,為制定健康管為制定健康管理規劃提供依據理規劃提供依據檢測/
15、評估宣傳/咨詢篩查/監測事前事前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62020年9月,原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明確了健康管理概念,對保險公司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及與第三方開展合作等業務提出具體要求,完善了健康管理服務運行規則,強化了對健康險與健康管理服務融合發展的監督管理。明晰的政策引導使健康管理與健康險的融合更具發展空間。2020年最新健康管理政策變化內容年最新健康管理政策變化內容社會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和公眾健康意識的提升,結合市場層面商業健康險的快速增長及政府鼓勵和指導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健康險+健康管理”的融合發展已形成顯著趨勢,國內眾多
16、險企正在深度探索“健康險+健康管理”的融合式發展。然而,健康管理在整個大健康產業鏈條中尚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因此,涵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模式和具有切實顯著效果的健康管理服務產品尚在形成中。在商業模式、風險和效益評估、服務能力、戰略規劃等方面,保險公司仍需積極完善和探索,把握市場發展機遇,制定產業融合的戰略規劃,不斷提升自身綜合能力,確保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持續保有核心競爭力并在關鍵時刻實現領先超越。信息來源: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關于規范保險公司關于規范保險公司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健康管理服務的通知健康管理概念健康管理概念明確健康管理概念,強調“保持健康狀態”,對健康管理服務要求提升
17、健康管理分類健康管理分類分類更加細化精準,增加疾病預防慢病管理、康復護理等內容在健康險中的成本占比在健康險中的成本占比由最高10%占比提升至不超過凈保費的20%,明確健康管理支付方,提升健康管理價值空間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7以往鑒來:以往鑒來:借鑒成熟市場“健康險+健康管理”的成功要素2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8“健康險+健康管理”模式在其他經濟體中已發展得相當成熟。盡管各個經濟體的醫療保障體系及社會性質各異,但整體上,健康保險的發展規律和趨勢呈現出一致性。因此,我們選取了德國、英國、美國等健康險發達市場的案例,觀察在
18、健康險和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已相對完善的經濟體中,商業保險企業作為醫療費用的支付方之一,如何積極尋求從“被動理賠”到“全流程主動管理”的角色轉變,通過構建不同的“健康險+健康管理”體系模式,全面參與診前預防、診中治療、診后服務等環節,從單純的支付方轉變為健康管理一體化服務的管理方?!八街?,可以攻玉”,通過對成熟市場商業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模式探索分析,能夠把握進一步促進“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的關鍵要素。其他經濟體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發展模式其他經濟體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發展模式管理式醫療模式:管理式醫療模式:美國健康險與健康管理密不可分,保險公司與各類醫療服務機構達成合作,充分發揮協同作用,在收
19、取保費的基礎上將客戶納入醫療服務網絡,健康維護組織(HMO)僅針對服務網絡內的機構及服務支付費用美國美國垂直醫療整合模式:垂直醫療整合模式:英國健康險與健康管理服務專注私人、高端領域,通過收并購形成高端醫療直付網絡,全面滿足客戶醫療服務需求,同時為帶病體提供定制化的醫療及健康管理保障服務英國英國差異化服務模式:差異化服務模式:德國健康險與健康管理在較為全面的法定保險基礎上圍繞全生命周期提供差異化服務,注重客戶細分及預防性醫療環節,通過全生命周期的預防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務形成服務網絡實現規模效應德國德國在成熟市場中,健康險和健康管理的發展彼此密不可分。健康險為個人和家庭提供保障,以應對意外疾病和醫
20、療費用,降低醫療風險帶來的負擔。而健康管理在健康險的支付支撐下,得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個性化的健康評估、疾病預防和康復計劃,促進個體的健康維護和提升,同時也減輕了健康險的索賠壓力。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融合,不僅為個體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持續的健康保障,還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了整體醫療系統的效益。雖然各個國家醫療保障體系由于社會性質原因不盡相同,但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發展趨勢在某些方面呈現出了一致性。信息來源:公開信息整理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9信息來源:普華永道分析通過總結各個國家成熟市場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成功的深層原
21、因集中體現在全產業鏈保險與健康服務網絡融合、層次化體系及數字化平臺賦能等要素中,其核心在于通過打造完善的產業生態提供多層次服務實現長尾效應,精準覆蓋滿足客戶需求,同時利用數字化平臺提升服務效率,控制業務成本。其他經濟體“健康險其他經濟體“健康險+健康管理”成功要素健康管理”成功要素其他經濟體“健康險其他經濟體“健康險+健康管理”發展成功要素健康管理”發展成功要素保險公司與健康產業鏈上各類企業合作,形成廣泛服務網絡及生態全產業鏈服務網絡全產業鏈服務網絡數字化工具及數據平臺數字化工具及數據平臺多層次精細化服務體系多層次精細化服務體系細分客戶提供精細化、定制化服務,滿足不同群體、疾病人群需求數據平臺
22、積累數據用于分析反饋、成本控制,數字化工具用于提高客戶黏性,提升效率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0全球排名領先的商業保險公司均已構建完善的健康產業生態及服務網絡以全方位覆蓋滿足客戶需求,打造產業鏈業務閉環,增強自身盈利能力。第一,企業通過縱向收并購,整合吸收產業鏈各環節關鍵主體,形成完整產業生態,建立核心競爭力;第二,以健康險為核心,構建“保險+服務”業務閉環,實現內部價值轉移,提升整體盈利能力;第三,保持服務網絡內各主體間的利益平衡,通過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醫療服務網絡及利益閉環獲取充足的用戶規模,保證業務的可持續性。案例一:聯合健康服務網絡案例一:聯合健康
23、服務網絡聯合健康健康險+健康服務個人客戶企業客戶海外客戶政府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Medicaid)UnitedHealthcare藥品管理OptumRX健康管理OptumHealthcare信息科技OptumInsightOptum繳納保費、服務費保障服務藥品服務醫療健康服務數據平臺分析藥房醫療服務供應客戶資源醫療機構供藥配送客戶資源醫療機構健康計劃政府機構健康企業專業數據積累技術解決方案信息來源:公開信息整理聯合健康集團憑借完善的醫療保障及服務網絡深度植入美國市場。通過構建涵蓋美國多數地區的服務網絡為數百萬會員提供醫療保障服務,并提供藥品福利管理、健康系統、健康數據分析和健康管理
24、咨詢等綜合健康服務,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支持,以及與醫院、診所、藥房和其他醫療機構的緊密合作,為會員提供全面和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不斷轉化服務網絡外客源進入自身生態體系,提高客戶黏性。在全球范圍內,眾多國家的健康保險公司都在積極地構建和完善健康產業鏈。這一產業鏈覆蓋了從健康風險評估、預防措施,到診斷、治療,再到康復和后續健康管理的全周期服務。為實現這一目標,這些公司廣泛地采用了垂直整合策略,積極拓展業務范圍,與醫療機構、藥物制造商、醫療技術創新公司,甚至包括健身和康復中心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其中,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已經成為推動這一進程的關鍵因素,它們幫助健康保險
25、公司實現了更為精準的健康風險預測、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制定和連貫的患者體驗。除此之外,公眾健康教育和宣傳也被納入了他們的業務模型中,確保消費者對自己的健康有足夠的了解和管理意識。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健康產業鏈模式不僅增強了患者對健康服務的信任和滿意度,還在有效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的同時,為公司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成功要素之一:構建保險成功要素之一:構建保險+服務的生態服務的生態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1多數領先的保險公司都會對客戶進行精準細分,并打造精細化、多元化、流程化的高質量服務體系,以精準對接客戶需求,提升客戶黏性和服務有效性。在細分客戶方面,依
26、據市場需求,參保人年齡、性別,健康程度,疾病種類等維度劃分客戶并提供精準化或定制化保障及服務計劃。在服務體系方面,對疾病選擇、管理步驟有明確的流程規范,向每一位客戶提供標準化、流程化服務,全面提升客戶滿意度和黏性。案例二:慢病精細化管理服務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案例二:慢病精細化管理服務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人群干預人群干預個體化、精細化干預個體化、精細化干預危險因素篩查預防和教育篩查診斷分期分類評估治療目標制定和修正臨床治療預防和教育預防和教育診斷標準簡易篩查表醫學評估表依據決策模型制定目標自我管理、教育、支持醫學評估表糖尿病預防項目慢病個體化、精細化健康管理服務模型慢病個體化、精細化健
27、康管理服務模型信息來源:中國全科醫學成功要素之二:打造多層次精細化客戶服務體系成功要素之二:打造多層次精細化客戶服務體系參保人參保人服務內容服務內容頻次頻次兒童兒童新生兒聽力檢查3個月內1次幼兒眼科檢查3歲時1次幼兒園入園體檢1次脂肪代謝篩查10-16歲間每年1次兒童保健體檢出生15-18個月1次8歲1次10歲1次14-16歲1次旅行醫療/疫苗接種3年內3次血型測試1次18歲以上歲以上運動醫學檢查每4年1次肺功能檢查每4年1次皮膚癌預防每3年1次HIV檢測每3年1次自我用藥建議每年1次家庭藥房建議每3年1次35歲以上歲以上一般體檢每2年1次大型健康檢查每4年1次女性主要癌癥篩查每3年1次45歲
28、以上歲以上青光眼預防每3年1次骨質疏松癥預防每3年1次甲狀腺疾病預防每3年1次乳腺癌篩查每3年1次男性主要癌癥篩查每3年1次55歲以上歲以上大腦功能檢查每3年1次中風預防每3年1次信息來源:公開信息整理德國DKV旗下OptiMed旨在搭建健康預防的新型平臺,為客戶提供預防保健和生活方式建議等服務。通過提供預防性的衛生保健和健康咨詢服務,OptiMed希望能夠將醫療成本轉移到投資收益更高的預防成本上,減少疾病發生,促進社會健康水平提升。美國針對慢病的防治提出個體化、精細化要求,在人群健康管理服務基礎上關注個人疾病診斷、風險評估、干預方式、干預目標、教育管理、并發癥防治、特殊人群防治、治療、隨訪等
29、,為慢病高危人群提供精細、全流程的健康管理服務。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2數字化時代,各大保險公司對于數字化工具使用和數據平臺搭建都十分重視。數字化工具有利于簡化操作流程,便捷客戶使用,便于數據收集,大幅提升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及效率,增強與客戶的互動,挖掘業務盲點,探索創新服務;數據平臺建設則是保險公司進行成本風險管控,推進產品創新,深入分析市場的必要手段。許多國家對于數據共享標準、規范有著明確的規定,醫療機構、企業和保險公司間也構建起完善的數據聯通體系,這也是健康險和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必要條件。案例三:聯合健康的數字化醫療布局案例三:聯合健康的數字化醫療布
30、局聯合健康集團借助深度的數字化布局,不僅成功地優化了運營流程、降低了成本,而且為客戶帶來了高度便利的健康服務體驗。這種創新性的數字化服務方式加深了與客戶的連接,在提升客戶忠誠度的同時,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數字化服務將客戶互動轉化為實際的經濟收益。健康險企業通過數字化工具和平臺,不僅能夠大幅度提升業務處理速度和效率,更能通過大數據分析實現精準定價和風險評估,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服務。這種轉型增強了客戶體驗,使其可以實時查看、管理保單和健康數據,并利用預防性健康管理降低患病風險和長期醫療開銷。此外,充分的數據積累還能夠幫助企業在產品設計、市場定位和營銷策略等方面作出更為精準的
31、決策。需要注意的是,在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健康險企業必須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避免潛在的法律風險。此外,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定期更新和培訓,確保團隊和客戶都能充分利用這些工具,也是不可或缺的關鍵步驟。多功能在線網站多功能在線網站通過聯合健康網站,客戶享受查詢??漆t生、定位藥房取藥、查詢醫保月、估算醫療花費、記錄醫療行為、接受醫療教育等服務遠程醫療服務遠程醫療服務與InstaMed合作,推出myEasyBook服務,用戶可以簡單預約當地醫療專家,透明顯示醫療費用,為客戶節約成本與遠程醫療公司合作,提供醫生遠程視頻問診游戲化健康管理模式游戲化健康管理模式與連鎖零售藥店Walgreens合作
32、,結合數字化醫療及APP應用,激發患者健康行為選擇,如完成運動獲得賬戶資金獎勵收購AudaxHealth,以游戲化方式幫助用戶在線進行醫療計劃,鼓勵以游戲社交方式分享醫療數據針對肥胖兒童與多家公司合作推出創新醫療健康計劃,通過可穿戴設備結合視頻游戲方式督促兒童鍛煉電子病歷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聯合健康收購Humedica,擁有電子病歷系統、整合數據能力及大量用戶數據手機應用手機應用APP聯合健康與退休人員協會聯合開發針對老年人使用的移動APP和醫療設備聯合健康自身旗艦APP能夠實時查看家庭成員健康信息及就近搜尋醫師和急診室0102030405信息來源:公開信息整理成功要素之三: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及數
33、據平臺成功要素之三: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及數據平臺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3因地制宜:因地制宜:適配本土特色的醫療健康生態系統仍待完善3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4雖然在生態服務網絡搭建、數字化建設及多層次服務體系等方面可以吸收借鑒國外成熟市場的經驗,但我們需要深刻地認識到,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運作模式與其他經濟體存在差異,探索融合發展模式既需要充分吸收發展經驗,更要深入挖掘和理解中國本土的實際應用場景和多元需求,在借鑒的基礎上創新,從而構建適配本土發展并能應對未來挑戰的“健康險+健康管理”生態體系,在真正滿足人民需求的基礎
34、上充分展現中國醫療保障體系的社會與經濟價值。中國健康險的發展正經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和驅動。人口結構變化、經濟水平提升、疾病譜轉變、醫療保障制度與服務模式的演變等持續影響中國醫療健康體系生態的變革,這些已形成的固有因素和正在發生變化的核心要素,都將對“健康險+健康管理”發展模式及生態體系形成產生重要影響。因此,產業鏈上相關企業需要深入理解并把握中國市場宏觀環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以確保在探索“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道路上保持正確方向。中國“健康險中國“健康險+健康管理”市場發展宏觀環境現狀健康管理”市場發展宏觀環境現狀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占主導,商業健康險起補充作用公立醫療占主要地位,醫療衛生資源
35、不均衡保險公司經營能力及數字化建設程度仍待提升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地區間差異較大慢病人群增加,慢病管理需求提升,支出增長較快居民對健康險及健康管理的認知需進一步引導挖掘供給方供給方需求方需求方中國“健康險中國“健康險+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市場面臨市場面臨宏觀環境宏觀環境信息來源:普華永道分析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5各省份各省份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歲及以上人口占比,2020地區地區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歲及以上人口比重20202010全國全國13.58.87遼寧17.4210.31重慶17.0811.56四川16.9310.95上海16.2810.12江蘇
36、16.2010.89黑龍江15.618.32吉林15.618.38山東15.139.84安徽15.0110.18湖南14.819.78天津14.758.52湖北14.599.09河北13.928.24河南13.498.36陜西13.328.53北京13.308.71浙江13.279.34內蒙古13.057.56山西12.907.58甘肅12.588.23廣西12.209.24江西11.897.60貴州11.568.57福建11.107.89云南10.757.63海南10.437.80寧夏9.626.41青海8.686.30廣東8.586.75新疆7.766.19西藏5.675.09數據來源:國
37、家統計局2通常把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準。老齡化問題是當前國內進行醫療體系改革及建設醫療服務體系無法忽視的重要影響因素。隨著各地區老齡化程度逐漸加深,積極搭建應對老齡化的戰略體系至關重要。第七次人口普查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13.5%2,預計至2035年,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同時,各省份間老齡化程度存在顯著差異,如遼寧、重慶等地,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已達17.4%及17.1%,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省份承擔著相對較重的醫療保障和醫療服務壓力,政府及企業在推行醫療健康相關政策及業務試點時也應給予重點關注。
38、需求方: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需求方: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地區間差異較大地區間差異較大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6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年齡)及患病率最高的前五種疾病,居民慢性病患病率(按年齡)及患病率最高的前五種疾病,2018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慢病人群增加,多元化醫療需求涌現。一方面,老年人群中多數患有慢性疾病或并發癥,55-64歲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為48.4%,65歲及以上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達62.3%3。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和壓力的改變引發青壯年群體慢性疾病患病率增高,2018年15-24歲和25-34歲人群慢性病患病率為3.7%和7.1
39、%,是2013年(1.4%,3.8%)的兩倍左右;其中常見的如高血壓、糖尿病、椎間盤疾病等給生活質量帶來較大影響。專家表示,因慢性病導致的疾病負擔占總疾病負擔近70.0%4,因此,為進一步降低慢病醫療負擔,民眾對于慢病管理的多元需求和對慢病醫療服務的內容和質量要求也隨之提高。需求方:慢病人群增加需求方:慢病人群增加,慢病管理需求提升慢病管理需求提升慢性病患病率前五種疾病慢性病患病率前五種疾病高血壓18.1%3.77.115.131.348.462.335-44歲15-24歲55-64歲25-34歲65歲45-54歲糖尿病5.3%椎間盤疾病3.0%腦血管病2.3%慢性腸胃炎2.0%數據來源:國家
40、衛健委全國第六次衛生服務統計調查專題報告雖然在疫情過后居民的健康意識及健康需求有了大幅提升,但相比于其他成熟市場,民眾對于“健康險+健康管理”的實際應用還缺乏體驗,對于健康管理的依從性、自我管理較差,同時渠道、宣傳費用偏高,低價競爭,創新產品難以精準匹配客戶群體等問題,使得健康管理無法有效踐行。因此,保險公司及健康管理公司在構建“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模式的同時也要加大市場教育力度,與政府部門協同,通過知識講座、手冊發放、節目宣傳等全面提升民眾健康管理意識和素養,潛移默化提升民眾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對健康險、健康管理產品的接受程度。需求方:居民對健康險及健康管理的應用場景需進一步引導挖掘需求方:
41、居民對健康險及健康管理的應用場景需進一步引導挖掘3全國第六次衛生服務統計調查專題報告,20184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7中國醫療保障體系中基本醫保占據主導地位,商業健康險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主要起補充保障作用。商業健康險通常存在與基本醫保職責重疊,保障責任邊界不清晰,保障范圍有限,保短期不保長期,保醫保內不保醫保外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商業健康險補充保障作用的充分發揮。保險企業及健康管理企業落地“健康險+健康管理”模式,需要注意差異化產品開發,填補基本醫療保險空白部分,才更有利于市場的拓展,提升民眾滿意度。供給
42、方: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占主導供給方: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占主導,商業健康險起補充作用商業健康險起補充作用中國醫療服務主要集中在公立醫院,公立醫院話語權較強。由于商業健康險支付體量相對較小,公立醫院與健康險及健康管理服務整體合作意愿不強,保險公司難以獲得有效數據去規范醫療行為,實現高質量服務評估、成本控制和深入的行為追蹤。因此在促進“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路徑中,需從頂層設計出發著重解決醫療機構與健康險及健康管理的協同合作問題,從源頭建立起醫療服務融合生態環境,滿足不同階段各利益方訴求,實現健康險本質上的變革,構建可落地的生態閉環。供給方:公立醫療占主要地位供給方:公立醫療占主要地位,醫療衛生資
43、源不均衡醫療衛生資源不均衡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體系構建將對保險公司自身的醫療健康專業運營能力水平提出較高要求,需持續投入和進行全面統籌運營,目前仍有許多保險公司在專業化運營管理、醫療成本控制、臨床質量風險控制、數字化建設等方面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保險公司把握發展機遇,加速構建“健康險+健康管理”業務體系,一方面,需要在整體戰略層面構建分階段的戰略和實施路徑,把握戰略與不同階段發展目標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則需從內到外提升專業化經營能力,從運營、臨床管理、數字化建設等方面入手,搭建起自身的運營管控與數字化體系,才能夠在市場發展中搶占先機。供給方:保險公司經營能力及數字化建設程度仍待提升供給方:保險
44、公司經營能力及數字化建設程度仍待提升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8信息來源:普華永道分析健康健康亞健康亞健康患病患病醫生醫生健康服務健康服務醫院醫院養老服務養老服務電商電商藥房藥房政府監管政府監管保險保險支付支付數字數字科技科技消費者消費者加速構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圈加速構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圈“健康險“健康險+健康管理”本土化深入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健康管理”本土化深入發展所面臨的挑戰醫療保險健康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醫療保險健康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生態體系內各生態體系內各主體間協同融合程度需進一步加深主體間協同融合程度需進一步加深。當前
45、由于保險公司話語權相對較小,與產業參與主體間的協同合作、數據共享模式均需進一步探索。構建完整的醫療保險健康生態體系對于保險公司來說能夠獲得更多創新動力,保持信息數據的暢通流動,打破溝通壁壘并通過數據分析追蹤實現成本控制,從被動支付變成主動控本降費,主動管理,形成價值閉環。從保險企業內部微觀層面來說,企業自身也需布局醫療健康生態體系,通過整個產業價值鏈銜接,相互賦能,實現資源及利益內部流通,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能夠從全生命周期、全治療周期角度出發使消費者獲得更加全面優質的健康保障及健康管理服務。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層面出發,構建完善的醫療健康生態體系的任務都刻不容緩,需要管理部門主導,與產業參
46、與方共同從頂層設計出發,明確各利益主體定位、職責、運行機制、管理辦法,建章立制,規范市場發展,同時發揮引領指導作用,促進各類機構間協同合作。13保險企業自身運營能力保險企業自身運營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需進一步創新能力等方面需進一步提升提升。當前市場中,健康險產品數量眾多,但產品層次混雜且同質化現象嚴重。宏觀層面可能受到職能定位不明確,數據基礎薄弱等因素限制。微觀層面則是企業自身運營能力和創新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主要體現在對經營成本的控制,核保理賠的規范性和時效性,賠付率管控等方面?!按蜩F還需自身硬”,在“健康險+健康管理”深入融合的時代,保險公司需全面提升創新能力,通過精準化、多層次的產業開
47、發對接市場各類型細分需求,填補市場空白地帶,充分發揮保障和支付作用。同時大幅提升運營能力,將健康險和健康管理服務合理整合,建立強有力的協同鏈接,并做好健康險和健康管理業務融合發展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和成本管理工作,提升業務精細化管理程度。行業數字化應用行業數字化應用、內外部數據平臺構建內外部數據平臺構建、共享聯通有共享聯通有待提速發展待提速發展。多層次保障需求與服務實現需要數字化賦能與加速。通過數據網絡的搭建,消費者從預防環節到治療及康復環節的信息數據均被合理收集、分析2及應用,形成服務與數智化管理閉環,用于輔助保險及健康管理公司進行業務發掘、費用控制及精準服務。當前市場中,除了面臨數據流通不暢的
48、問題外,行業間數據共享和開放模式、標準、開發規則、信息安全等問題均待探索解決。企業內部數據管理平臺、數據標準、分析模型等也有待建立。在“健康險+健康管理”時代全速來臨的時刻,全面提升行業數字化水平,統一的數據標準應用、開放數據共享流通已成為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結合當前中國“健康險+健康管理”所在供需環境及面臨的挑戰,亟需加速構建具備本土特色的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圈,全面提升產業鏈協同融合、數字化共享能力。在構建和完善“健康險+健康管理”發展體系和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圈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考慮現狀,清楚地理解產業鏈中各利益主體的關系,積極探尋產業鏈中各主體相互推動發展的促進模式,從而增強醫療與保險生態
49、圈的整體協同性和效率。各地政府部門已陸續出臺政策,推動各方合作加強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供給,支持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和醫藥企業合作,并以數據賦能支持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開發。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19跨越前進:跨越前進:探索中國式“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方向4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0當前市場中,已有許多保險企業正在進行“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的各類探索。但由于商業健康險起步晚,保險公司數據平臺成熟度和應用性有待進一步加強,健康管理線下服務拓展及線上完整服務體系尚待探索,整個市場處于逐步規范調整、蓄勢待發的狀態?;?/p>
50、其他成熟市場可借鑒發展經驗及中國本土化市場特色,我們認為“健康險+健康管理”未來融合發展可從以下幾點切入。從慢性疾病保險入手從慢性疾病保險入手,開發開發“健康險健康險+健康管理健康管理”融合產品及服務體系融合產品及服務體系1保險行業中通常將健康人群稱作標準體,反之則稱為非標體。當前市場中對于標準體人群的健康險產品十分豐富,對于非標體人群的產品創新和探索,成為保險企業服務重點。病程長、病理變化緩慢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患者群體大,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統計,中國每年新增乳腺癌患者約42萬人;甲狀腺結節人群超2.5億人,甲狀腺疾病總體患病率超過50%;肺結節人群超1億人,每年新增肺癌患者約78萬人;糖
51、尿病患病人群約1.2億人,還有約3.5億人處于糖尿病前期5。體量龐大的非標體慢病人群對各類醫療保障和健康管理需求迫切,醫療開支也更為頻繁。商業健康險及健康管理可以由特定的慢病健康管理及健康險入手,通過覆蓋早期篩查與預防、健康教育、持續治療與用藥管理、遠程健康管理等保障,并通過與醫療機構、醫師、健康管理機構等合作,切入健康管理流程中,充分發揮解決多層次保障功能,布局“健康險+健康管理”,構建垂直化的醫療服務體系。綜合各國慢病管理及健康險模式,其特性主要體現在:第一,管理目標由醫護專業人員按照相關標準進行確認;第二,各個參與慢病管理的機構由專業人員主導;第三,國家標準或指南作為配套推進,使管理路徑
52、清晰;第四,醫療保險深入慢病管理各環節與之緊密相關,同時輔以激勵措施、績效管理等配套政策。全球慢病管理模式全球慢病管理模式英國英國由具有專業技能的護士主導與患者接觸并與醫療團隊其他成員協作管理患者管理路徑:全科醫生推薦病案選擇評估制定管理計劃多方照護管理協調美國美國病案管理師按照“量身定制”的管理計劃對患者進行密切管理管理路徑:病案選擇評估制定管理計劃多方照護管理協調病案管理病案管理模式模式護士主導照護護士主導照護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病案管理模式的拓展,通過多學科的綜合團隊共同管理慢性病患者需求,團隊包括醫生、護士、藥物學家、營養師、社會工作者等多學科協作多學科協作團隊管理模式團隊
53、管理模式德國德國指定個人協調多方服務提供者,整合并落實多方共同制定的診療方案,注重醫療服務體系整體設計和醫療服務的整合提供協調式照護協調式照護管理模式管理模式法國法國側重于保證患者出院后管理過程的連續性,注重于基層醫療機構和社區照護的協調性,保證患者出院后仍能按需獲得高質量醫療服務管理性出院管理性出院模式模式5WHO,中國老年人甲狀腺疾病診療專家共識,轉化醫學平臺,英國醫學雜志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1目前,國內健康管理機構大多通過線上形式,以醫生入駐的方式為特定疾病患者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務,包括線上的遠程指導和線下的效果評估,缺少體系化的健康管理與健康險服
54、務體系。也有部分醫院可以開展線下健康管理服務,但均與健康險的融合程度不夠深入,融合策略仍有待進一步研究。以糖尿病管理為例,某公立醫院建立了集線上線下于一體的管理平臺,同時成立了綜合管理團隊進行診治,管理流程如下:預防為主,發現并為血糖異?;颊咛峁\服務;對患者進行健康評估和分析,為其制定適當的飲食和運動計劃;設定個性化管理目標,應用智能化技術進行監測,當指標超出范圍時,醫護人員能收到及時干預的通知;設立設備數據采集平臺,為電子病歷和護理系統提供統一數據服務接口,對收集到的血糖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全程跟蹤血糖管理檔案,并實現全院血糖數據的共享和統一管理;維持線上的遠程溝通,由社區醫生跟進并提供
55、與病程相關的全面方案。這樣的糖尿病慢病管理服務已經將健康服務與患者醫療需求進行了各環節的匹配應用,但未與健康險能夠為患者提供的服務在整個管理過程中進行融合。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建立服務網絡或者與醫院合作深入參與到客戶慢病管理中,提供深度保障服務,積累健康數據,為創新產品估算風險和定價提供支撐,同時通過與醫院合作探索提供組合優惠產品,與健康科技公司合作研發健康管理應用程序、可穿戴設備等,全面追蹤和分析患者健康數據,提供個性化健康建議,提升客戶滿意度。在形成一定客戶健康數據積累后,發展創新商業化產品,進一步推動健康險與健康管理融合。項目項目病案管理病案管理護士主導護士主導照護管理照護管理多學科協作多學
56、科協作團隊管理團隊管理協調式照護管理協調式照護管理管理性出院管理性出院特點特點對患者密切監管護士可提供醫療服務多學科專家團隊照護協調各服務方照護保證出院患者得到連續管理疾病清單疾病清單/照護對象照護對象高風險慢性病患者確定的高風險慢性病患者全科醫生判定需要多學科協作團隊照護的慢性病患者全科醫生或主治醫師申請注冊并通過的慢性病患者醫生判定再次住院風險較高的慢性病患者規范和監管規范和監管有有有有有主要協調者主要協調者病案管理師社區護士長全科醫生協調醫師/全科醫生出院管理者服務提供團隊服務提供團隊全科醫生、護士、醫院、社區等社區護士長、全科醫生、醫院、社區、社會照護服務等全科醫生、護士、聯合專家團隊
57、等全科醫生、護士、??漆t師、醫院等全科醫生、護士、??漆t師、醫院等健康險健康險按項目、按人頭、按績效按項目、按人頭、按績效按項目、按人頭、按績效按項目、按人頭、按績效按項目、按人頭、按績效績效管理績效管理有有有有有對患者激勵對患者激勵有有有有有對醫療服務提供對醫療服務提供方激勵方激勵有有有有有信息來源:不同國家慢性病管理模式及中國“整合式”慢性病管理模式構建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2構建特殊群體保障與服務體系,例如針對老齡群體的醫療保障、長期護理保障與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構建特殊群體保障與服務體系,例如針對老齡群體的醫療保障、長期護理保障與健康管理服務體系2截
58、至2018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達2.49億,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約1.5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約4400萬,步入老齡化社會后市場長期護理需求日益增長。在此背景下,國家大力推進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并對照護服務形式、內容、待遇制定標準。參考日本等老齡化國家在健康管理、健康險方面的實踐操作,保險公司可以從長護險入手,探索特定群體“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模式,構建“醫+養+護”全產業鏈服務保障體系。老年健康保障需求調研顯示,有近七成被訪者希望獲得健康指標檢測、疾病知識普及、健康養生咨詢等老年健康管理服務;在醫療保障方面,有85%的被訪者希望獲得住院醫療費用保障,超七成人群希望獲得門診醫療
59、費用保障及住院護理費用保障。整體而言,老年群體對于醫療保障和健康管理有著特殊且廣泛的需求。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老年群體對于健康領域的需求將持續增加。然而,當前市場中面向老齡群體的健康險產品并不豐富,這為商業保險企業提供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紤]到老齡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商業保險企業可嘗試定位于特定的老齡細分市場,如中老年、高齡、有特定慢性疾病的群體等,這類市場尚存較大的業務增量空間。保險企業可以考慮著手構建完善的長期護理與綜合健康管理能力體系,如健康險產品與專業的長期護理服務、定制的健康管理方案、互動健康平臺等服務內容相結合,打造面向特定老齡群體的保險與健康管理服務融合方案。老齡群體健康管
60、理及醫療保障需求老齡群體健康管理及醫療保障需求77.0%72.0%70.0%58.0%46.0%38.0%健康指標檢測體檢安排健康養生咨詢疾病知識普及護理咨詢心理疏導85.0%74.0%71.0%61.0%39.0%15.0%住院醫療費用保障門診醫療費用保障住院護理費用保障手術醫療費用保障藥品保障中醫理療保障數據來源:2021老年健康保障需求白皮書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3打通企業數據管理分析平臺打通企業數據管理分析平臺,以數字化賦能以數字化賦能“健康險健康險+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新模式新模式3在健康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時代,醫療健康數據管理及數字化轉型對
61、于傳統保險企業來說至關重要。一方面,保險公司數據來源多樣,涉及不同險種、產品、服務,從投保到理賠各個業務鏈環節,每個環節都會產生不同的結構化、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面對體量龐大的數據,如何匯集、儲存、分析,并應用到用戶行為分析、業務執行、經營決策參考、風險管控等方面,對保險公司來說是一個挑戰。另一方面,許多保險公司當前搭建的數據平臺僅針對獨立業務需求,各部門間形成數據孤島,缺乏戰略宏觀層面對數據體系的整體構建,內部數據無法互聯互通,外部數據來源不暢,導致保險公司無法有效進行產品創新和運營管控工作。對于保險公司來說,構建企業統籌化、標準化的數字化管理體系是業務發展與創新的基礎。在“健康險+健康
62、管理”融合發展時代,數據平臺體系的搭建和數字化工具的利用將為業務發展充分賦能。對于數字化管理平臺的搭建,一方面,要考慮到外部數據承接,保險公司不僅要處理保險業務本身的數據,還要鏈接前端健康咨詢、體檢、促進等健康服務數據、醫療服務數據及后端康復、護理等服務數據。因此,需注重和醫保局、醫療機構、再保機構的合作,在外部數據打通方面尋找合力;此外,還需構建內部數據體系標準,對數據分類、數據管理模式、數據共享方式、數據對接標準等有明確規范。另一方面,需對已有數據平臺和分析系統進行鏈接整合,形成集數據清洗、數據關聯和數據挖掘、融合應用于一體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對數據進行質量監測和評估,以便得到準確分析結果。
63、通過數字化手段,保險公司可以在定價、精準營銷、風險管理、理賠安全、產品創新、運營優化等方面獲得決策支撐。因此,數字化平臺體系的搭建,數據管理分析能力的提升,將成為保險企業在未來能夠持續、快速、穩健發展的重要因素。保險企業數據管理分析平臺應用保險企業數據管理分析平臺應用保險企業內部數據保險企業內部數據管理分析平臺應用管理分析平臺應用010205060304欺詐檢測欺詐檢測產品創新產品創新運營優化運營優化個性化定價個性化定價精準營銷精準營銷風險管理風險管理利用數據挖掘和人工智能手段,對保單、理賠業務進行自動化識別和監控,及時發現欺詐行為通過客戶數據和市場趨勢分析,發現潛在需求和機會,開展產品研發和
64、業務拓展通過數據可視化和分析,發現優化流程瓶頸,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通過客戶數據分析了解客戶風險特征和偏好,提供個性化產品和定價策略分析客戶數據和行為模式,形成用戶畫像并提供針對性、精準化的營銷服務將歷史和實時數據結合,根據風險額整合趨勢變化進行風險評估和管理信息來源:普華永道分析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4推進行業合作形成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圈推進行業合作形成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圈,構筑企業護城河構筑企業護城河4大型商業健康險公司致力于長期的產業服務,通過構建“一站式保險+醫療服務體系”實現服務長尾效應,以支付為杠桿撬動醫療健康產業資源,形成保險與醫療健康的協同
65、發展和價值流通,最終以一站式的醫療健康和保險服務生態圈吸引客戶,形成規模效應,提升整體利潤。建立醫療保險大健康生態圈,首先需要保險企業做好產業協同戰略布局,聚焦創新產品落地,與醫藥企業、醫療機構、護理機構、健康管理、監管機構等促成合作,通過從特定疾病、特定人群、特定區域等細分領域入手,擴大合作范圍,強化連接能力、增強能力的同時加大行業話語權。以保險業務為原點,逐漸從串并聯起前端健康管理、檢查預防到后端的疾病管理、康復護理、健康管理等場景,逐步擴展行業生態版圖,實現全流程醫療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務體系構建,強化核心競爭能力,構筑企業護城河。目前,國內已有部分企業完成醫療保險健康生態基本布局,但從行業
66、整體角度來說,仍有部分保險公司尚未打通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險產業鏈,所提供的服務相對局限,健康險和健康管理融合程度較低。對于自身服務網絡的構建,過于依賴線上服務,而對線下服務拓展較少,無法實際觸達客戶真實體驗及需求。因此,在“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已成趨勢的背景下,保險公司需要繼續整合資源,打通包括預防、保險、治療、康復、護理等在內的醫療保險健康產業鏈,加強健康管理服務供給能力,推動健康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打造自身醫療健康服務網絡,并基于年齡、病種、人群等維度,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保障及醫療服務體系,全面構筑企業護城河,以應對不斷變幻的市場環境所帶來的各類沖擊與問題?;诖蠼】捣债a
67、業鏈延伸,構建醫療保險健康服務體系基于大健康服務產業鏈延伸,構建醫療保險健康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醫療服務診所、護理站綜合醫院??漆t院衛生服務站、機構醫務室醫療信息技術醫療信息技術線上診療醫療應用開發大數據人工智能養老服務養老服務養老社區養老公寓照護中心殯葬服務醫療保險醫療保險健康健康+金融金融養老理財養老信托健康管理產業基金醫療基金康復護理服務康復護理服務居家專項護理慢病管理中醫護理康復護理專病護理安寧護理母嬰護理互聯網護理服務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疾病預防體檢管理基因檢測健康干預基本醫療保險健康險養老保險長期護理保險重疾險意外險定額壽險互聯網保險生態生態協同協同服務服務康復及養老服務康復及養老服務預防
68、及健康管理預防及健康管理醫療服務醫療服務信息來源:普華永道分析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5現階段,我們正處于三醫聯動持續變革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時刻。未來,以商業健康保險驅動的健康管理服務將成為重要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之一。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健康保險公司還是健康管理機構,都應做好充分準備,以靈敏的市場洞察和持續的創新能力,應對市場變化并積極探索可以切實滿足民眾多樣化需求的“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模式,共同構建能夠真正推進全社會健康水平提升的、共贏可持續的融合服務生態體系。最后特別感謝中國銀行保險報發起本次課題研究及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與幫助。結語結語
69、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6相關聯系人相關聯系人周星周星普華永道中國北部市場主管合伙人兼北京主管合伙人,多樣性主管合伙人電話:+86(10)65337986郵箱:X錢立強錢立強普華永道中國醫療服務行業交易主管合伙人普華永道中國交易戰略主管合伙人電話:+86(10)6533 2940郵箱:胡靜胡靜普華永道中國內地保險業主管合伙人電話:+86(10)65335109郵箱:J李燕姝李燕姝普華永道中國醫療健康咨詢合伙人電話:+86(10)6533 2680郵箱:周瑾周瑾普華永道中國金融業管理咨詢合伙人電話:+86(10)65335464郵箱:J丁妍君等成員對本次報告編寫亦有貢獻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7把握市場藍海機遇,加速打造本土化 “健康險+健康管理”新生態28本文僅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應用于替代專業咨詢者提供的咨詢意見。2023 普華永道。版權所有。普華永道系指普華永道網絡及/或普華永道網絡中各自獨立的成員機構。詳情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