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咨詢:2023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6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商道咨詢:2023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64頁).pdf(6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關于報告1目錄關于報告專業點評前言執行摘要01020304CONTENTS國際國內宏觀政策驅動綠色低碳轉型幫助企業獲得責任投資機會公眾低碳意識的提升是企業難得的發展機遇綠色低碳轉型幫助企業獲得新的市場機遇06080910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01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價值鏈分析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及路徑分析1213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02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評價指標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績效追蹤3641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03全價值鏈綠色低碳轉型星巴克全價值鏈綠色低碳轉型水
2、井坊全方位推動低碳發展可持續產品MUJI 無印良品原材料生產優然牧業養牛碳中和供應鏈減排迪卡儂供應商管理生產運營元氣森林零碳數字工廠與凈零碳產品物流耐克零碳智慧物流園可持續消費歐萊雅產品末端處理沃爾瑪中國余量食物捐贈項目434548505254595761行業優秀實踐案例04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關于報告01關于報告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是由北京商道縱橫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推出的研究報告。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的窗口,零售和消費品行業既是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帶動生產和消費兩端同時減碳的重要抓手。在國家大力推動綠色消費促進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零售和消費品行業需要加速綠色
3、低碳轉型。本報告旨在為零售和消費品行業遇到的低碳發展障礙提供路徑和實踐案例參考,并幫助企業建立內部轉型評價與追蹤指標體系。白皮書由商道咨詢郎華、牟磊、張馨方、楊淙云撰寫編制。感謝遠景科技集團在本次白皮書的開發中,針對數字、低碳技術的發展和其在消費和零售行業的實踐上提供了諸多洞見;特別是在綠色物流、零碳門店、可持續供應鏈管理、綠色電力及權益供給等環節為本次白皮書提供了前瞻性的思考與實踐案例。感謝戰略合作伙伴 GOGREEN1在永續綠色盛典及媒體傳播方面的支持。在此次白皮書開發的過程中,超過 30 家零售與消費品企業代表對于信息收集及訪談給予了全力支持,為研究提供了寶貴的一線經驗;項目還受到了行業
4、專家的專業建議與指導,保障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感謝天津拾光全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白皮書提供設計支持。在此特別感謝(排名不分先后):百威中國CCFA 可持續消費圓桌迪卡儂中國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嘉士伯中國金佰利(中國)有限公司立邦投資有限公司麥當勞中國美團青山計劃蒙牛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內蒙古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沃爾瑪中國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星巴克中國百威亞太可持續發展采購副總監 姚渭洲百威中國可持續發展采購副總監 汪燕敏CDP 中國辦公室副總監 李蜚迪卡儂中國可持續發展總監 韋偉高鑫零售有限公司(6808.HK)投資者關系總監 顧曉蓓GOGR
5、EEN 創始人 常雯立邦投資有限公司 湯若玲耐克大中華區可持續發展總監 李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總經理 周海晨深圳市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主任 楊培丹研究方法特別鳴謝鳴謝聯系我們如您對白皮書有任何意見建議或合作意向,敬請聯系:商 道 咨 詢 牟磊 010-65012846 遠景科技集團 陳永平 15738819457 net-zeroenvision- 1GOGREEN 是依托千萬粉絲媒體 BANG Media,聯合百大品牌和全球頂尖機構,致力于打造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平臺。從時尚、藝術、商業、文化等多領域,與政府、國際機構、商業地產、時尚美妝及各領域品牌,共創可持續項目,定期舉辦各類活動、高峰論
6、壇、盛典,發布行業綠色報告和關鍵詞,同時引領前沿可持續生活方式。桌面研究:收集基礎信息,分析轉型背景,強化轉型的必要性企業訪談:面向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開展問卷調研,并通過企業與行業專家訪談收集一手信息與數據,了解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進程與痛點,為轉型策略制定提供依據。共創工作坊:組織企業代表和行業專家就當前行業面臨的主要轉型障礙共同討論,共創轉型路徑。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專業點評02專業點評當下,氣候變化是國家和社會各層面關注的重要話題。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克服各方困難,實施一系列戰略、措施和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國家已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1+N”
7、政策體系,各行各業都在為實現這一目標付出行動。其中,零售和消費品行業作為經濟增長貢獻的重要部分,綠色消費轉型對全社會低碳發展意義深遠。本次由商道咨詢推出的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深入探討了零售和消費品行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關鍵議題,提供了豐富的實踐案例參考及具備實操性的追蹤指標體系,視角全面清晰,為零售和消費品企業踐行綠色轉型豐富了可借鑒路徑。從內容來看,全文邏輯架構清晰,首先從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著手,融入各個環節關聯痛點,剖析當前行業轉型現狀和采用的一般路徑,提供了關于減少碳足跡、采用可再生能源、改善供應鏈可持續性、推動循環經濟等方面的詳細解釋。緊接著,基于未來長期低碳轉型發展角度
8、,面向大部分還處于探索和試點的企業,構建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企業轉型內部追蹤指標,為企業低碳轉型的技術操作提供支撐。最后從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個角度給出豐富的案例分析,延伸到當前的企業實操,具有高度的信息價值。同時,本部白皮書選取了 9 個行業最佳實踐案例,覆蓋全面,具備代表性。一方面,從全價值鏈的角度引入星巴克及水井坊兩個案例,提供優秀企業在價值鏈各個環節的全方位處理,再依次從前端研發、原材料、供應鏈,到中端生產,以及后端物流、消費、產品處理作出分析,做到各細分方向及連接都有案例支撐。案例還包含海外及國內企業,導入星巴克、無印良品、迪卡儂、耐克、歐萊雅、沃爾瑪等海外優秀企業,通過復盤海外企業思路映
9、照國內未來發展,拓展國內關注綠色低碳的企業的全球視野。白皮書中還提供水井坊、優然牧業、元氣森林等國內企業的直觀實例,給國內讀者及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因地制宜的借鑒方向,從而能夠在未來結合自身企業發展階段、發展情況選擇最佳低碳轉型方向。除此以外,白皮書的撰寫過程中,機構與超過 30 家零售與消費品企業代表進行深度訪談,深入到實操一線收集發展經驗,并與行業專家和科技集團積極探討,全文的數據詳實、可信度和說服力強??傮w而言,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詳細分析環境、資源、法律法規、消費者演變下的行業可持續發展策略,內容豐富、邏輯清晰,案例選擇廣泛而有代表性,給我國企業實現綠色消費提供有效的路徑
10、建議。學術顧問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總經理 周海晨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前言03今年 6 月以來,全球各地極端高溫和強降雨頻發,特別是近期連續高溫和臺風杜蘇芮帶來的特大暴雨山洪事件,讓氣候變化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根據 IPCC 的報告2,在亞洲,氣候變化將造成生物多樣性和生境喪失、極端天氣(干旱、高溫等)增加、冰川消融等,這些環境影響還將進一步帶來潛在的社會影響,洪水、干旱使得水和糧食的獲取變得困難,多種疾病發生概率上升,人類的健康和福祉面臨嚴峻挑戰。除了環境和社會問題,氣候變化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風險報告 2023(Global Risks Repor
11、t 2023)也因此將應對氣候變化失敗列為未來幾十年全球最大的風險。有研究表明3,如果巴黎協定 和凈零排放目標沒有實現,基于目前氣溫上升的軌跡,全球生產總值可能因氣候變化而損失 10%。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動,使得到本世紀中葉氣溫上升 3.2,全球可能會損失生產總值的 18%。在亞洲,這一數字甚至會達到26.5%。根據聯合國發布的報告,家庭消費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超過全世界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二。中國科學院的研究也發現,我國居民消費產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會碳排放總量的 53%。同時,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2022 年首次專門針對需求側的評估,到2050 年,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和生
12、活方式能使溫室氣體減排 4070%。消費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2023 年上半年,最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 77.2%4。零售和消費品行業對全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有著重要意義。在居民消費偏好不變的簡化假設下,與基準情景下 2020-2025年的消費走勢相比,假設 2020 年起居民消費的其中約4000 億產品(占居民消費總額的 1%)被綠色產品替代,中長期會帶來持續擴大的經濟正增長5。因此,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1+N”政策體系明確把促進綠色消費作為實現 3060 目標的重要一環。2022 年,我國出臺了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提出到 2030 年,要實現綠色消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綠
13、色低碳產品成為市場主流,重點領域消費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基本形成,綠色消費制度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健全。今年 7 月,最新的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的通知再次強調要推廣綠色消費,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健全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和推廣機制,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正如聯合國2022 年排放差距報告的副標題一樣,氣候危機急需社會的快速轉型,零售和消費品行業也需要加快轉型腳步,引導生產端減排,推動綠色消費。在轉型路上,我們預見到零售和消費品行業一定會遇到各種各樣困難與新問題。希望這本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的發布,可以為正在推進轉型的企業提供路徑建議與
14、最佳實踐案例,帶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浪潮中來。北京商道縱橫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合伙人 郎華2 IPCC,Climate Change 2022: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Report,October,2022.3 Swiss Re Institute,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no action not an option,April 2021.4 人民日報海外版: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 77.2%,2023 年 7 月。https:/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國環
15、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專題政策研究報告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社會治理,2021 年 9 月。前言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執行摘要04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對全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意義重大。自 2021 年以來,國家連續 3 年發布政策,鼓勵綠色消費,推動雙碳目標實現。消費者低碳消費意識已經覺醒,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正當時。為了促進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的整體綠色低碳發展,本報告通過企業訪談、企業代表和專家工作坊共創及桌面研究的方式,開展深度調研,為零售和消費品企業應對轉型過程中的障礙與挑戰提供建議。本報告的主要發現如下所示。調研發現,國際和國內的宏觀政策趨勢、綠色低碳發展帶來的投融資機
16、會、公眾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關注以及綠色低碳轉型為企業帶來的潛在市場增長是驅動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向綠色低碳發展模式轉型的主要因素。執行摘要本報告通過三個主要產出幫助零售和消費品企業應對綠色低碳轉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零售與消費品行業的低碳、高質量發展。綠色低碳轉型路徑。本報告針對全價值鏈上各個環節的綠色低碳轉型痛點,為零售和消費品企業提供了具體的轉型路徑。綠色低碳轉型指標體系。本報告搭建了一套行業企業可以直接采納的低碳轉型管理指標體系,幫助企業明確轉型方向并持續追蹤進展。綠色低碳轉型優秀實踐案例。本報告從經濟、環境、社會三個維度分析了當前零售和消費品行業優秀實踐案例及綜合效益,希望為零售和消費品企業提
17、供有益借鑒。在全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遇到了不同的綠色低碳發展障礙。概括而言,這些障礙可以分成缺少數據、缺少政策支持、技術和資金限制、難以在需求和經濟低碳間保持平衡、難以推動全價值鏈上其他利益相關者協同減排等五類。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的全價值鏈包括研發設計、原材料生產與采購、生產運營、物流、零售分銷和消費六個環節。調研結果顯示,我國的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總體上正處于綠色低碳轉型的起始階段。雖然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已經在各個環節采取了一些綠色減碳措施,包括研發低碳包裝、在原材料生產場所、工廠和辦公樓、門店等地點改善能源結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提升消費者低碳意識等。但這些措施整體上還比較單一。大
18、部分企業仍處于探索和試點的階段,尚未形成可以普及推廣的綠色低碳轉型模式。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關于報告05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0105調研結果顯示,國際和國內的宏觀政策、綠色低碳發展帶來的投融資機會、公眾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關注以及企業內部看到綠色低碳發展可能帶來的市場增長動力等都在驅動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向綠色低碳發展模式轉型。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06國際國內宏觀政策驅動近年來,全球社會越來越關注氣候變化這一議題。2015年巴黎協定(The Par
19、is Agreement)簽署,旨在將全球平均氣溫的上升幅度限制在 1.5以內或者最多不超過 2,使其不超過前工業化時期的水平。同一年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上通過了 17 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引導全球從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解決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實現可持續消費和生產模式、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等目標方面,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和其他重要國家與地區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推動全社會,包括零售和消費品行業在內,實現低碳可持續發展。我國于 2020 年 9 月提出 2030 年實現碳達峰、2
20、060 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自目標提出以來,我國整體綠色低碳轉型已進入快車道。2021 年 10 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提出要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隨后發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部署了循環經濟助力降碳、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等與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直接相關的重點任務,并將推廣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等列為落實全社會碳達峰行動的主要舉措。發展綠色消費是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重要舉措。我國推出了促進綠色消費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文件。2021 年 2 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21、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消費體系,促進綠色產品消費、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2022 年 2 月,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部門共同發布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圍繞“全面促進重點領域消費綠色轉型”“強化綠色消費科技和服務支撐”“建立健全綠色消費制度保障體系”“完善綠色消費激勵約束政策”四大方面制定了 22 項重點任務,以推動中國消費綠色升級轉型。為了落實中央政策,目前已有包括重慶、江蘇在內的 6 個省市出臺了本省市的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這些方案針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具體的措施和政策。例如,江蘇省提出要提升食物綠色消費水平,開展綠色食品“五有”規范化建設,推廣有機農產品
22、發展的“秦邦模式”和“戴莊模式”,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力爭2025 年全省農產品消費中綠色食品消費占比達 70%以上。二十大報告也提出要“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苯衲?7 月 18 日,習近平主席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再次強調,要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與之呼應,7 月以來,多部門密集出臺政策促進消費,綠色消費成為被反復提及的重點議題之一。例如,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制定的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提出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健全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和推廣機制,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商務部等 13 部門計劃通過完善家居綠色供應
23、鏈等措施促進家居消費。這些措施和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促進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將推動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的綠色發展。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07同時,零售和消費品行業面臨的整體監管合規壓力也在逐漸增強。我國在節能減排、物流、包裝、塑料使用等與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相關的多個領域都專門制定了十四五發展規劃或行動方案,出臺了多項意見和通知,提出了能耗總量有序減少、包裝減量化、物流減碳等具體要求。例如,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的通知,要求到 2025年,基本形成商品過度包裝全鏈條治理體系,相關法律法規更加健全,標準體系更加完善,行
24、業管理水平明顯提升,線上線下一體化執法監督機制有效運行,商品過度包裝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提出在塑料流通消費環節,要推動商品零售、餐飲等傳統商貿服務領域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吸管的使用減量。大幅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提升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國際上,世界其他主要國家和地區相繼出臺監管措施促進零售和消費品行業可持續發展。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歐盟走在了前面。為了達成在 2050 年溫室氣體達到凈零排放、經濟增長與資源消耗脫鉤的目標,歐盟發布了以歐洲綠色新政(European Green
25、Deal)為綱領,歐盟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EAP)為核心的可持續消費戰略規劃體系。CEAP 要求多個零售和消費品相關行業(包裝、塑料、紡織品、食品、電子和信息通信技術、電池和車輛等)將循環經濟理念貫穿于產品設計、生產、消費、回收處理全生命周期,以減少資源消耗和產品碳足跡。歐盟還推出了包含可持續產品生態設計法規草案歐盟可持續和循環紡織品戰略建筑產品條例關于賦予消費者綠色轉型權利的指令在內的四項草案,以促進歐盟境內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綠色低碳6。今年 5 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開始生效,對歐盟進口產品征收碳關稅以避免碳泄露問題。CBAM 對中國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7,涉及到的也主要是鋼鐵、
26、化工等傳統高能耗行業,但是 CBAM 的出臺反映了一種潛在的政策趨勢,尤其值得多邊貿易往來頻繁的企業注意。6 http:/ 能源基金會、E3G、Sandbag:茶杯風暴:歐洲碳邊境調整機制的影響和地緣政治風險,2021 年 4 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08綠色低碳轉型幫助企業獲得責任投資機會氣候變化不僅會對人們的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造成一系列直接和間接的損失。氣候變化讓極端氣候、自然災害頻發,使得農業減產、基礎設施受損。氣候變化還會間接造成經濟增長放緩、儲蓄水平下降、抑制投資等問題8。國際結算銀行的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綠天鵝”
27、事件,觸發系統性金融危機9。全球投資者對氣候變化議題的重視程度逐年上升。綠色低碳發展的企業通過積極的探索,能夠更加有效地面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各類風險,引起了投資人的關注。多項國際標準和全球倡議要求組織披露綠色低碳轉型相關信息。例如,國際報告倡議(GRI)要求組織報告能源和碳排放量的相關信息。今年 6 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在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披露框架基礎上,制定發布了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 1 號(IFRSS1)和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第 2 號(IFRSS2),要求適用主體從治理、戰略、風險管理、指標和目標四個維度披露可持續發展以及氣候變化相
28、關的風險和機遇,以滿足全球投資者的信息需求。ISSB 的新準則已經得到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金融穩定委員會(FSB)和香港證監會的明確支持,可持續和氣候變化信息披露未來可能成為全球普遍要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綠色低碳轉型相關因素納入投資決策框架。2021 年,格拉斯哥凈零金融聯盟(GFANZ)在 COP26 上成立。GFANZ 成員資產總計達 150 萬億美元10,承諾為企業提供綠色低碳轉型資金,并在根本性決策過程中將碳排放納入考量范圍。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UNPRI)要求支持者在決策中考慮環境、社會、治理(ESG)相關因素。截至 2022 年底,全球已有超過 5100家投資機構及服
29、務提供商、中國已有超過 80 家投資機構采納 UNPRI。過去幾年,責任投資迅速增長。根據晨星公司的研究,全球可持續類基金資產在 2022 年末達到了 2.5 萬億美元11。彭博社的數據顯示,ESG 類資產的規模已在 2021 年底前升至史無前例的 37.8 萬億美元,預計將于 2025 年或之前增長至 53 萬億美元的水平,相當于全球資產管理規??傊档娜种?2。消費品和零售企業進行低碳轉型將幫助它們獲得責任投資,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8 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論文:氣候相關金融風險-基于央行職能的分析,2020 年 5 月。9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30、s:The Green Swan:Central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Age of Climate Change,January 2020,https:/www.bis.org/publ/othp31.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10 https:/ Morningstar,Inc.Worlds Largest Asset Owner,Japans Government Pension Investment Fund(GPIF),Selects Morningstar Indexes&E
31、quileap for Additional Gender Diversity Mandate.April 2023.12 https:/ 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超過60%的消費者已明確感知到了氣候變化對生活的影響,近九成的受訪者認為“低碳”與每個人息息相關。多項調查表明,消費者開始形成綠色消費意識。生態環境部發布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22)顯示,受訪者中超過六成能做到經常購買綠色產品。在2022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中,具有綠色消費意識的受訪者的比例更高。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開始有意識地購買低碳產品并有半數消費者將低碳消費習慣保持了一年以上。不僅如此,2022 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還發現,超
32、過 50%的消費者愿意接受全品類低碳產品 5%以上的溢價。有子13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專題政策研究報告綠色轉型與可持續社會治理,2021 年 9 月。女的消費者更愿意進行低碳消費。他們更加關注低碳消費信息并容易被引導,對低碳產品溢價及二手產品有更高的接受度。綠色、低碳、零碳表現開始成為消費中除價格、功能、質量外新的決策因素。消費者需求的轉變,預示著綠色低碳轉型成為了零售和消費品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盡早進行綠色低碳轉型,有助于企業形成先發優勢,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據估計,“十四五”時期,我國中等收入人口規模有望再增加1 億人以上,達到 5.6 億人;中國
33、消費率將由 2020 年的54.3%升至 2025 年的 60%左右13。我國綠色產品的消費潛力巨大,綠色低碳轉型,既是挑戰,也是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必要性分析10綠色低碳轉型幫助企業獲得新的市場機遇調研發現,除了外部因素驅動外,低碳發展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也是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原因。企業通過綠色低碳轉型可以實現全面自我革新。這種轉型從上到下貫穿企業,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采取的提升能源效率、改進工作流程等措施,幫助企業降本增效14。同時,綠色低碳轉型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對氣候
34、變化帶來的供應鏈不穩定等風險15。此外,綠色低碳轉型還可以提升企業形象16,幫助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美國著名的低碳地毯公司 Interface 在總結過去 25 年的可持續發展轉型經驗時提到17,在公司轉型過程中,越來越多認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人才被吸納至公司。很多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取得了滿意的業績增 長 成 果。旗 下 擁 有 VANS、THE NORTH FACE、TIMBERLAND 等世界知名品牌的美國 VF 集團于 2019年公布了集團科學碳目標(Science-based Targets)并定期公布完成進展。在這個過程中,VF 集團總體業績持續增長。無獨有偶,德國運動品牌 PU
35、MA 從 2016年發布可持續戰略以來,營收也保持穩健增長。2021年,PUMA 營業額達到 68 億歐元,相較 2016 年增長87%18。14 Cadez S,Guilding C(2017)Examining distinct carbon cost structures and climate change abatement strategies in CO2 polluting firms.Acc Audit Acc J 30(5):1041-1064.15 Cadez S,Guilding C(2017)Examining distinct carbon cost structu
36、res and climate change abatement strategies in CO2 polluting firms.Acc Audit Acc J 30(5):1041-1064.16 Dahlmann F,Branicki L,Brammer S(2019)Managing carbon aspirations:the influence of corporate climate change targets 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J Bus Ethics 158(1):1-24.17 Interface:Lessons for the
37、future.2021.18 數據來源:PUMA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11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0211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12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價值鏈分析消費品企業一般被認為是零售企業的供應商,專注于產品研發、制造與上市。而零售企業以線下門店等形式構建消費品分銷渠道,是連接消費品企業和消費者的主要窗口。然而當今,零售和消費品行業正在加速融合,多個零售業企業正在擴大自
38、有品牌產品份額,消費品企業也開設線上和大量零售門店。近兩年,即時零售業態迅猛發展,進一步模糊了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的界限。因此,消費品行業的價值鏈同樣適用于零售業。本白皮書借鑒權威機構19的報告和學術文獻關于行業價值鏈分析的內容,將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的價值鏈環節整合如下。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的價值鏈共涉及六個環節。其中,研發設計環節以低碳理念為指引,從源頭保證產品的低碳屬性。采購環節涉及土地利用變化以及原材料和供應商生產加工過程中的能源使用等,對企業自身和行業整體綠色低碳轉型有重大影響。生產運營環節主要涉及制造和辦公運營場所的能源使用,因為可控性較高,通常是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起點。物流環節包含運輸、
39、倉儲、包裝和配送等,其中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及循環經濟模式等,也是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舉措。零售分銷環節主要涉及線下門店的能耗管理和減碳。最后,消費環節同時涉及企業和消費者。在這一環節,企業向消費者傳遞企業低碳理念和產品低碳信息,引導消費者提升低碳意識;消費者使用產品并親自參與消費品回收再利用。低碳產品信息低碳產品營銷倉儲運輸線上/線下零售終端生產制造園區、建筑、辦公運營19 國際糧農組織 FAO、國際勞工組織 ILO、經合組織 OECD、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等。產品使用末端處理配送包裝產品設計與研發研發設計原材料生產與加工原材料與商品采購采購生產運營消費零售分銷物流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
40、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13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及路徑分析隨著國家在實現 3060 目標的道路上穩步前進,越來越多的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已經將碳排放、能源使用、氣候變化等與綠色低碳轉型相關的議題列為公司的重要議題,并采取了積極行動。調研發現,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往往因為缺少資金、技術、人才、專家支持等原因對于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充滿顧慮。希望通過對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路徑梳理、管理指標搭建及最佳案例展示,這本白皮書能為更多行業企業主動轉型提供借鑒與支持,全面促進零售與消費品行業的低碳、高質量發展。研究表明,產品全生命周期 80%的資源環境影響取決于設計階段,選擇量大
41、面廣、與消費者緊密相關、條件成熟的產品進行綠色設計開發,對于整個工業體系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要意義20。在產品的研發設計環節全盤思考產品全生命周期各環節的碳排放,可以從源頭以最有效的方式減少產品碳足跡。2016 年,工信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的通知,提出建設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其中,綠色產品側重于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產品設計開發階段系統考慮原材料選用、生產、銷售、使用、回收、處理等各個環節對資源環境造成的影響,實現產品對能源資源消耗最低化、生態環境影響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目前,工信部已經出臺了一系列各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的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
42、術規范,涵蓋石化、鋼鐵、輕工、紡織、通信、包裝研發設計環節現狀等多個行業。我國還發布了 節能低碳產品認證管理辦法。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為紡織面料等重點產品提供低碳產品認證,且可以為產品頒發碳足跡核查證書。然而,調研發現,目前在降低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方面,企業主要考慮的是減少包裝的碳排放,對產品模塊化、集成化設計和提升產品耐用性方面的關注相對較少。在產品包裝減碳方面也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大部分企業只集中在使用低碳環保包材(再生塑料、生物基塑料等)和包裝減量化、輕量化設計,對提升產品運輸效率的包裝的研發嘗試較少??偟膩碚f,大部分企業沒有應用低碳產品設計規范與評價體系等方法和工具系統地提升產品綠色低
43、碳表現。雖然有領先企業基于低碳、綠色設計理念通過采用低碳原料、改造生產工廠、購買綠證抵消碳排放等方式推出了獲得認證的碳中和產品,但是這些企業都采取在特定品類上試點的方式,尚未形成規?;?。20人民日報:我國工業節能減碳技術發展迅速,2021 年 2 月。https:/ 2021 年注冊了“生態設計”標志,用于識別使用生態設計方法生產的產品。產品設計影響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例如,低碳產品設計要求產品采用綠色低碳的原材料,而產品生產環節的成本受到產品的復雜程度等的直接影響。為了保證企業能夠設計出經濟、低碳、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并完善綠色產品設計評價體系和讓全價值鏈利益相關者參與低碳產
44、品研發設計來解決這一問題。研發環節綠色低碳轉型障礙轉型策略難以平衡消費者需求、產品經濟性和產品可持續性建立并完善綠色產品設計評價體系21IKEA:The omnichannel strategy the Swedish furniture retailer used to reach the top https:/ 30%的成本22。內部的采購、生產等職能部門對最新的低碳原材料和低碳生產工藝更了解,能夠為產品研發設計部門提供新思。生產部門的員工從實踐中得來的真實體驗還可以幫助研發部門改善設計,提升低碳產品的可行性。與此同時,來自專業合作伙伴的支持將成為低碳產品研發設計的有力支撐。嘉士伯與合作伙
45、伴 Avantium,Paboco 共同研發了一種完全來源于天然原料的纖維瓶(不包括瓶蓋),全價值鏈協同參與低碳產品研發設計22 https:/ 食物和土地利用聯盟(FOLU):邁向碳中和:探索中國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統的減排潛力,2023 年 5 月。在采購環節,消費品企業主要關注的是原材料采購,而零售企業的采購模式由其業務模式決定。擁有自有品牌的零售企業,因為要生產自有品牌產品,也會關注原材料采購。其他零售企業則主要關注商品采購。就原材料采購而言,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重點關注農產品的碳排放。糧食、棉花等農產品是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的主要原材料,且調研發現,一些食品企業的產品有超過 80%的碳排放來自于
46、原材料和輔料生產,因此農產品減碳對零售和消費品企業減排有著重要意義。要獲得低碳的農產品,需要從減少種植過程中的甲烷或二氧化碳排放與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耗水平入手。因為根據食物和土地利用聯盟(FOLU)的報告23,食物和土地利用系統排放的溫室氣體中有 32%是甲烷(主要來自水稻或小麥生產和反芻動物的腸胃發酵),48%是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消耗)。采購環節現狀部分領先的化妝品、食品、紙制品等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已經開始推動供應鏈上游的農產品的減碳工作。它們的普遍做法是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場所提升能耗水平,改善能源結構。例如,升級更新設備,采用智能節水節電系統或在有條件的地方加裝分布式光伏發電站,使農
47、產品生產加工的用電實現自給自足等。而農產品種植減碳比較復雜,目前只有少數企業嘗試通過農業技術創新、碳捕捉技術、發展再生農業、循環再利用農產品收獲和加工后的廢棄物等方式推動這一領域減碳。但是,這些減碳舉措仍處在試點階段,在企業內部還沒有大規模應用,離全行業全面推廣仍有段距離。對于金屬、塑料等其他原材料,大部分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采用類似零售企業商品采購的模式,向供應商直接購買符合需要的低碳原材料。因而對所有零售和消費品企業來說,由木纖維和聚乙烯呋喃酸酯(PEF)制成。這種纖維瓶完全可降解,其碳排放預計比現在的玻璃啤酒瓶少 80%。在研發過程中,嘉士伯法國工廠的建議,幫助克服了纖維瓶高速生產的技術挑戰
48、。未來,嘉士伯還將根據消費者的反饋意見升級新一代的纖維瓶。其次,通過個性化定制系統(CtoM)定制化開發系統收集消費者需求,同時與價值鏈上的供應商等外部利益相關者共同合作,打造柔性供應鏈,讓消費者買到自己創造的低碳產品。近年來,消費者的需求具有越來越多樣化、細分化的趨勢,而柔性供應鏈能夠靈活快速地對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反應??煜菲髽I產品種類繁多,產品迭代速度快,非常適合打造柔性供應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16推動供應商協同減排實現減排非常重要。為了降低供應鏈的碳排放,有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逐步提升了本土化采購規模,并開始建立供應商低碳管理
49、制度和標準,包括供應商準入規則、供應商審查和評價、供應商低碳發展獎懲措施等;也有企業進行供應商能力建設,如知識分享、人員培訓等。但是大部分企業可持續采購和供應商管理制度還不完善,尤其缺乏供應商績效跟蹤評價及綠色低碳轉型的獎懲措施。同時,只有部分領先企業對供應商和產品進行了全面的碳盤查,并開始嘗試應用數字化工具幫助供應商提升能碳管理水平。參與調研的企業都很重視供應鏈碳減排,但都表示難以推動供應鏈協同減排。在零售和消費品企業使用的所有原材料中,受訪企業表示農產品的減碳是目前遇到的主要難題,因為測算農產品碳足跡和評估農產品減排措施實際效果非常復雜,而其他原材料減排則主要通過推動供應商減排來實現。具體
50、來說,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涉及種植、施肥、灌溉、收割、運輸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都不同。農產品的碳足跡還會受到地區、作物、種植方式等的影響。農產品碳盤查的邊界也難以確定。同時,中國氣候變化第二次兩年更新報告是中國目前唯一的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公開數據來源,主要依據 2014 年企業報送信息編制,存在數據滯后、統計測算方法和標準比較粗放、缺乏動態調整等問題,不能為農業碳排放測算和監測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25。由于缺乏國家標準,企業自身測算的減排數據無法用于外界溝通,也很難滿足企業對外貿易過程中其他國家和地區對農產品碳排放數據的要求。原材料與采購環節綠色低碳轉型障礙難以測算農產品碳排放數據2
51、4 Meehan,J.,&Bryde,D.(2011).Sustainable procurement practice.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20(2),94-106.25 中國農業碳中和目標分析與實現路徑,農業經濟問題,2022 年 11 月。26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成立,2021 年 11 月。https:/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國家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聯盟成立,2022 年 1 月。https:/ 年,中國農科院成立了由 24 個團隊組成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研
52、究中心,探索種植和養殖技術、土壤碳匯、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溫室氣體減排和清除潛力26。2022 年 1 月,國家又在北京成立了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聯盟。該聯盟主要面向農業農村碳排放核算方法學、低碳農業標準和技術裝備、農產品碳標識研發、認證及農業碳交易項目開發等重大需求,推動固碳減排及可再生能源替代技術推廣落地,實現我國創新驅動現代農業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目標27。2022 年 6 月,農業農村部和國家發改委共同發布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方案,為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指明了減排方向。但是,我國目前仍沒有出臺權威科學的碳源碳匯清單,而這難以在企業或行業的層面解決,企業需要尋求政府的支持??偟膩?/p>
53、說,各企業供應鏈減排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供應鏈減排措施以引導供應商生產低碳產品為主,沒有為供應商綠色低碳轉型提供充分動機。同時,在供應鏈低碳管理方面既沒有碳排放數據支撐,也沒有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手段。此外,除了與農產品相關的企業,大部分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的重點仍在一級供應商減排,還未開始推動減排行動向二級供應商延伸。企業的綠色低碳轉型實踐不能只停留在企業內部,需要向整個供應鏈擴散24。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的供應鏈長,涉及的行業面廣,企業多。如果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可以發揮杠桿作用,撬動一級供應商和二級供應商一起減排,將極大地推動全社會的綠色低碳轉型進程。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
54、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17受訪企業表示難以推動供應鏈協同減排的主要原因有三點,分別是供應鏈碳排放數據采集難、供應商協同減排意愿低和供應鏈低碳采購成本上升。供應鏈碳排放數據采集有困難。一方面,對于商品種類多、涉及多個供應商的企業,采集每個供應商碳排放數據的工作量較大,難以在短時間內高效完成。另一方面,供應商配合數據收集工作的意愿不強。供應商對與企業共享碳排放數據等相關信息有顧慮,并且為了共享碳排放數據,供應商和企業需要各自組建審計監督團隊,這導致碳排放數據審核的成本較高。供應商協同減排意愿低。部分企業對供應商掌控力較小,難以調動供應商減排的積極性,且目前傳統高碳產品市場給供應商留下了足夠
55、的生存空間。同時,部分供應商還缺乏減排所需的知識和人才。因此,大多數供應商并不主動采取措施減排。生產低碳產品可能導致供應鏈全方位成本上升。為了實現低碳化原材料和產品的供應,供應商不得不加大投入,從而導致供應商成本上升;同時,目前能夠提供低碳原材料的供應商少,使得企業議價能力下降。雙重因素影響下,供應鏈整體成本增加。因此,企業在推動供應鏈減排時受到來自內部的阻力。難以推動供應鏈協同減排如前所述,農產品碳排放測算過程復雜,沒有國家權威的科學碳源和碳匯清單為農產品碳排放數據作技術支撐。這個問題不容易在企業或行業級別上得到解決,因此企業需要積極尋求政府的支持。企業可以考慮建立跨品牌生態,聯合行業協會,
56、支持政府相關部門建立農業碳排放的監測、核算和報告體系。這一體系應當在參考國際標準和結合國內農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同時應當建立一套數字化減碳導航模板,構建農業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數據指標體系28,并通過農業碳排放監測平臺將企業報告數據與國家清單、科學研究、衛星遙感、地面觀測數據等進行比對驗證,增強數據準確性29。并且,這一體系還可以應用已有的農業產品區塊鏈技術,以增加數據的可信性30。轉型策略農產品碳排放數據測算:支持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權威的農業碳排放數據體系28 趙敏娟,石銳,姚柳楊.中國農業碳中和目標分析與實現路徑 J.農業經濟問題,2022(09):24-34.29 趙敏娟,石銳,姚柳楊.中
57、國農業碳中和目標分析與實現路徑 J.農業經濟問題,2022(09):24-34.30 新華報業網:多應用融合落地,區塊鏈技術在江蘇秒變“多面手”,2021 年 3 月。https:/ 5 項采購原則(Sourcing Pillars)對原材料種植和收獲階段進行評估和管理,保障產品源頭的可持續實踐。此外,麥當勞中國也做出了有益的嘗試。麥當勞中國攜手九大供應商宣布啟動“麥當勞中國再生農業計劃”,聚焦自然、土壤、水、牲畜及農民五大領域,在第一階段采取包括與相關權威認證合作持續提高原料采購標準在內的四大行動,實現再生農業理念和實踐的系統化、規?;茝V和落地,并通過再生農業實踐支持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
58、實現麥當勞全球 2050 碳中和目標,助力綠色低碳農業加速發展。這是首個由餐飲產業鏈聯合推動的農業綠色發展探索。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19對于供應商管理,企業可以從供應商準入、日常表現追蹤與審核、供應商評價與優化等方面入手,制定相應的管理政策。蒙牛從供應商的準入、日常管理、改善、績效與優化 4 大模塊,對供應商實行分級和差異化管理,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采供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體系。蒙牛定期開展供應商準入審核和日常審核,審核的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檢查供應商環評報告、排污許可證、原料中食品添加劑添加計量、包裝材料食品安全危害成分、防止雇傭童工的方式
59、等法律法規要求的內容。除此之外,蒙牛在供應商審核過程中融入其遵守的國際權威機構發布的準則和公約內容,對供應商提出高于合規要求的考核標準。蒙牛按照初選篩選標準及涵蓋質量保障、生產管理、人員管理、倉儲物流等方面的超過 120 項細節評估標準,對供應商所在地進行現場評估,驗證其是否滿足準入要求。對原輔料核心供應商,蒙牛還利用 Sedex 責任商業平臺,開展可持續發展及社會責任管理體系的評估工作。其次,建立供應商減排獎懲機制。研究顯示,供應商協同減排的目標是遵守社會規范,以在供應鏈中取得合法性,獲得長期訂單31。還有研究發現,可持續發展證書等能夠向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展示其產品中新的可持續發展措施的證
60、明,會促進更多供應商的參與減排32。因此,企業應當在內部建立供應商激勵機制,為供應商在減排方面作出的努力提供證書或升級的合同等獎勵。伊利優先選擇具備碳盤查核證的供應商,對實施減碳項目成果顯著的供應商,給予合作份額增加、新品參與優先、頒發獎項、績效加分等激勵政策,引導供應商實現低碳轉型33。企業也可以把金融支持作為供應商的減排獎勵。沃爾瑪為其“十億噸減排項目”(Project Gigaton)里的供應商,在能源、自然、廢棄物、包裝、運輸、產品使用與設計六個方面至少有一個方面減少了碳排放的,提供更好的融資渠道和條件。然后,供應商能力建設。研究發現,與供應商共享知識,可以促進供應商和企業自身減排34
61、。通過培訓可以提高供應商減排的意識,為供應商提供減碳方法論和工具,從而提升供應商的減排動力。歐萊雅中國在 2019 年實現了范疇一和二碳中和,在此基礎上歐萊雅自身的運營場所將進一步提升能效降低能耗;與此同時,歐萊雅已經全力投入到范疇三的減碳實踐中。歐萊雅通過各種方式去影響我們的供應鏈合作伙伴,激勵他們也投入到低碳轉型中來。目前歐萊雅的供應商雅利集團位于蘇州的工廠已實現碳中和,成為歐萊雅集團北亞區首個供應商合作減碳的成功試點。未來,歐萊雅中國將繼續和上下游合作伙伴進行無保留的經驗分享,支持他們節能減排,在 2030 年,達成所有戰略供應商減碳 50%的可持續發展目標。31 Paulraj,A.,
62、Chen,I.J.,&Blome,C.(2017).Motives and performance outcomes of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A multi-theoretic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45(2),239258.32 Foerstl,K.,Azadegan,A.,Leppelt,T.,&Hartmann,E.(2015).Drivers of supplier sustainability:Moving beyond compliance to
63、commitment.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51(1),6792.33信息來源:伊利集團 2022 可持續發展報告34 Huang,H.,Narayanan,S.,&Swaminathan,J.M.(2020).Carrot or stick?Supplier diversity and its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March23,2020).Kenan Institute of Private Enterprise Research Paper,(20-9).百威通過溫
64、室氣體核算能力建設、現場輔導、制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訂立基準年、規劃碳中和凈零排放路線圖、跟蹤進度六個步驟為供應商提供減碳指導。百威中國在 2022 年已經幫助七家供應商管理碳足跡,并計劃在 2023年向供應商提供溫室氣體協議、氣候相關財務披露工作小組、CDP 和 PAS 2060 的培訓,并向指定的供應商介紹科學碳目標如何設定。2023 年百威預計將與 29 家供應商和 60 個工廠合作,幫助他們制定站點特定的碳足跡地圖,這將覆蓋整個價值鏈中 32%的碳排放足跡。百威供應商碳管理能力建設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0成立行業聯盟并搭建數
65、字化供應鏈平臺可以進一步綜合推動供應商協同減排,解決數據收集難、供應商減排意愿低和供應鏈成本上升的問題。首先,由業內領先企業牽頭,邀請相關行業的行業協會和商會,共同成立行業聯盟,將領先企業的供應商資源整合在供應鏈平臺上,實現數據和信息共享,并在供應鏈平臺中把對供應商的綠色低碳信息披露要求納入平臺準則或采購標準。當多個買方提出對供應商的信息披露要求,并將這些信息作為購買標準時,供應商共享減碳數據的意愿就會增強,供應商的信息和行為會更加透明36,可以幫助解決供應商數據難以收集的問題。不僅如此,受訪企業一致認為,全行業對供應商提出共同的減排要求,可以激勵供應商努力減少排放。學者也有類似的發現,因為全
66、行業的共同要求會形成強大的合力,增加供應商留住客戶的壓力37。其次,建立供應商審核互認機制。對于已經接入供應鏈平臺的企業,供應鏈平臺可以制定并采用統一的核算方法,確保供應商以統一的口徑收集管理減排數據。由行業協會和商會負責審核供應商的綠色資質。在此基礎上平臺可以進一步建立供應商審核互認機制,即供應鏈平臺中的所有供應商協同減排綜合解決方案:成立行業聯盟,搭建數字化供應鏈平臺35采購企業給予平臺內已獲得認證的供應商豁免綠色資質認證的待遇,并互相承認平臺內已認證供應商碳排放數據的有效性。此舉可以節省聯盟中企業和供應商的雙邊綠色低碳資質和碳數據審核成本。然后,建立供應商融資擔保機制。借助供應鏈平臺,與
67、金融機構聯合建立供應商融資擔保機制,幫助供應商緩解綠色低碳轉型面臨的資金壓力,提升供應商綠色低碳轉型意愿。供應鏈平臺建立后,可以逐步向行業內的中小企業和其他供應商開放供應鏈平臺,聚集更多的零售和消費品企業以及供應商。隨著供應鏈平臺規模的擴大,采購企業和供應商互相之間的選擇都更多元,采購企業和供應商之間的各種交易成本也將顯著下降。同時,借助供應鏈平臺,采購企業可以發起聯合采購,以采購規模增加采購企業的議價能力,進一步降低原材料采購成本,提升整體溢價空間。隨著供應鏈平臺的發展,零售和消費品企業供應商的上游將逐漸參與其中,這有望實現零售和消費品行業供應鏈的對接,推動供應鏈的上游協同減排,促進產業鏈的
68、綠色低碳發展。35陳麗華.數智化產業供應鏈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關鍵點 J.國家治理,2023(03):55-61.36Lintukangas,K.,Arminen,H.,Khknen,A.K.,&Karttunen,E.(2022).Determinants of supply chain engagement in carbon mana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18.37Villena,V.H.,&Dhanorkar,S.(2020).How institutional pressures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eli
69、cit carbon transparency in global supply chains.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66(6),697734.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1生產和辦公運營場所的碳排放不容忽視。與建筑相關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的 39%,其中 28%與運營相關38。部分企業的公開數據也顯示,與生產和辦公運營有關的范圍一和范圍二碳排放占企業總碳排放量的 10%以上。生產運營環節減碳的主要方法是推動清潔生產,包括五個方面:打造綠色工廠和綠色辦公場所、在工廠和辦公場所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0、優化能源結構、原輔材料無害化替代以及廢棄物管理。部分領先企業使用綠色環保的建筑材料建設工廠和辦公場所,并對工廠和辦公場所的布局、照明、設施設備等進行優化,打造了獲得 LEED 綠色認證的工廠和辦公場所。與之相比,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對工廠和辦公場所進行全面綠色升級,主要通過在工廠和辦公場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來減碳。生產運營場所使用的主要能源是電力、煤炭、天然氣等,其中的電力和煤炭等非清潔能源會造成大量碳排放。制冷、電器或設備、供熱、照明被認為是主要的電力需求增長點,占到全球總電力需求增長的 80%以上39。針對這些電力需求增長點,調研的企業采取了改進生產工藝、優化空調和制冷系統、升級電器和設備、節約
71、照明用能和提升員工低碳意識等措施提高生產運營場所的能源使用效率。煤炭大多用于鍋爐,部分企業用天然氣鍋爐替代煤炭鍋爐,有效地減少了碳排放。除了降低能耗,優化能源結構以外,大多數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還采取了多樣化的措施減少廢水和固體廢棄物,實現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這些措施包括廢棄物循環再利用、打造零廢工廠等。對于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原輔材料,如雙酚類物質、膠水等,零售和消費品企業也大多都采用其他更安全的材料進行替代。但是,部分企業的節能降碳措施比較單一,能源精細化管理水平還有待提升。此外,調研還發現綠色電力的應用并生產運營環節現狀部分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的節能降碳措施單一,能源管理精細化水平低的原因主
72、要是因為企業沒有使用智能的能耗管理工具來尋找能源使用異常的設備、識別低效能節點、平衡電能的峰谷波動以及實時追蹤和管理能源的使用情況,沒有支持性數據建立完善的能耗管理體系。生產運營環節綠色低碳轉型障礙沒有系統的節能降碳措施,能源管理精細化水平低企業沒有廣泛應用綠色電力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綠電成本高,資源不穩定。相對于傳統電力,綠電有溢價;綠電交易規則也很復雜,各地市場政策不統一,企業參與綠電交易門檻高。受到新能源發電自身特點和電網跨區域運輸能力的限制,企業可以獲得的綠電資源有限,供應不穩定。二是此前,我國的綠證不統一,國際國內認可度有限,因而企業購買綠證的積極性不高。三是分布式光能和風能的建設
73、需要專業技術和大量資金。除資金以外,自建光伏和風能發電需要人才和技術的支持,但是企業目前人才和技術儲備仍不夠豐富。綠色電力應用不廣泛38 UNEP,2022 Global Status Report for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Nov,2022.39數據來源:IEA不如預期的普遍。目前,優化能源結構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自建分布式發電站、購買綠色電力和購買綠電證書。部分企業有優化能源結構的意愿,但是還未采取實際行動。而已經開始優化能源結構的企業也表示提升綠色電力使用比例有不小的困難。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
74、徑分析22建立完善有效的能碳管理體系是零售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一步,良好的能碳管理體系是確保企業有序開展節能減碳工作,持續進行綠色運營,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能碳管理體系包括建立管理機制、搭建指標體系、制定目標、確定實施路徑、運用數字化工具等。轉型策略沒有系統的節能降碳措施:建立有效的能碳管理體系40World Economic Forum article:How to build smart,zero carbon buildings-and why it matters,Sep,2021.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21/09/how-to-bui
75、ld-zero-carbon-buildings/第一,建立整體能碳管理組織架構。企業應建立包括高管在內的工作統籌協調部門的整體能碳管理組織架構,對工作的開展和執行負責。在日常的管理中,該部門作為能碳管理中樞應當與其他業務部門建立有效的內部溝通渠道,對相關事宜及時作出決策,制定工作計劃,并及時跟蹤目標與工作進程。同時,為各業務部門開展能碳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提供科學的工具及方法,項目資源、信息支持等,還可以通過定期組織內部培訓或宣講,在企業內部實現能碳管理/綠色低碳轉型理念價值的傳遞。其他相關業務部門中也應當設立相應的社會責任負責人,統籌該部門相關工作的開展,并及時與中樞協調部門溝通對
76、接。第二,運用數字化工具摸排、跟蹤企業能耗和碳排放熱點。對于企業來說,在生產運營環節節能增效因為無法識別企業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熱點環節而難以跨出第一步。因此可以使用智能化的能碳管理系統實時監測能源使用情況,摸清企業的能耗和碳排放情況,為企業建立全面的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打下基礎。第三,搭建指標體系、制定目標并明確實施路徑。企業可根據行業特點及自身實際運營情況,搭建指標體系繼而制定具體目標,通過低碳發展或氣候相關目標的實現,推進自身及零售業的可持續轉型。指標體系的設定及構建需要與零售業的整體戰略、風險與機遇、目標及轉型路徑等相協調一致。在構建指標體系時,可從企業能碳管理戰略框架出發,通過梳理零售業及
77、企業自身戰略和已識別的風險,分析出能碳管理應對重點方面及領域,逐步細化并最終形成指標體系。目標的設置則可幫助零售企業明確未來需開展的能碳管理相關工作并不斷促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清晰可量化的目標更可有助于企業進行績效追蹤,并進一步分析具體工作開展的成效。企業可基于碳盤查/碳核算的結果或自身戰略及現狀進行目標設定。此外,企業也可通過參與SBTi 來開展目標設定相關工作。第四,運用數字化工具優化能效,實現智能化能碳管理。企業在明確自身能碳管理目標后,可逐個梳理目標實施路徑并通過多元化的方法推進目標達成。企業可使用數字化工具幫助進行數據計算、整理、分析等工作。一些數字化工具還可以額外提供覆蓋碳足跡監測
78、、減排路徑規劃、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開發、綠證與碳交易等領域的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應用此類高效數字化工具可以實時監測分析設備能耗數據、自動化控制耗能設備,以智能化管理方式提升能效。自動化控制可為商業樓宇節約 10-15%的能源。更先進的功能,如按需控制通風,可額外節能 5-10%。與基本的暖通空調(HVAC)和照明控制相比,將樓宇系統集成在一起可產生8-18%的增量節能。使用先進的計量基礎設施和監控樓宇終端使用的能源信息管理系統平均可節能 3%,而自動故障檢測和診斷平均可節能 9%40。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3針對難以獲得穩定、低價
79、綠電資源的問題,企業可以與專業的伙伴合作,自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站。按照“自建自用,余量上網”的原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站的發電余量可以上網,幫助企業鎖定環境權益的穩定獲取。專業的合作伙伴還可以為企業提供綠電交易支持,節省企業綠電政策學習成本。日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確定了綠證的權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并要求可再生能源項目所有電量被綠證覆蓋。綠證的統一為擁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站的企業提供了新的收入來源。已有一些來自企業的正面例子。歐萊雅所有的運營場所都倡導節能減排,提升能效,然后在此基礎上,通過技
80、綠色電力使用難:尋求專業的伙伴建設分布式發電站,獲得低價綠電綠證資源術革新取代化石能源實現“碳中和”。宜昌工廠利用葛洲壩得天獨厚的水電資源,100%使用水電作為電力資源,同時配合水電鍋爐實現“綠色蒸汽”,最終實現“碳中和”。蘇州工廠通過采購綠色電力,配合廠區內的分布式光伏系統,實現了全廠范圍的“綠色電力”,并通過“生物質燃氣熱電聯產系統”產生蒸汽以此實現“碳中和”。蘇州的分銷中心通過在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現了電力消耗的自給自足,達到“零碳”排放。此外,歐萊雅積極與可再生能源企業合作,在中國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發電量達到了 1 個研發中心和 8 個辦公室的總耗電量。2019 年,通過歐萊雅
81、中國多年來的長期努力,實現了歐萊雅中國所有的運營場所的電力消耗、蒸汽消耗都來自于可再生能源,實現了“碳中和”,成為歐萊雅集團第 1 個所有運營場所實現碳中和的區域市場。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4遠景科技集團的“遠景方舟”是國內首個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系統,具有“算、管、減、零”四大特色功能,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零碳產品”解決方案。算:遠景全球領先的專家團隊,通過數字化平臺幫助客戶一站式實現產品碳足跡數據收集、建模、核算和認證?!斑h景方舟”可即時更新、即時展示產品碳足跡,動態反應企業減排效果,還能接入物聯網能耗數據,讓數據收集過程可追溯
82、,測算更精準?!斑h景方舟”定制化模型可重復使用,實現換代產品碳足跡快速更新,無需再次購買。通過快速輸出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遠景方舟”可獨立展示產品各環節碳足跡,形成產品碳標簽。零:“遠景方舟”提供閉環解決方案,賦予產品“零碳綠碼”?!斑h景方舟”為客戶提供產品環境影響分析和產品碳足跡測算,并優化能碳管理和產品碳足跡管理。結合綠電/綠證減排和碳信用抵消,幫助產品獲得第三方碳中和認證?!斑h景方舟”還可為產品提供零碳綠碼,助力產品綠色營銷?!傲闾季G碼”是基于零碳數字認證體系,承載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測算及中和結果的碳標識 ID?!傲闾季G碼”可以實現“一鍵式”全方位展示產品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跡,充
83、分滿足審核端、客戶端的不同需求,達到信息可追溯、可驗證的質量等級。遠景的“零碳綠碼”緊密貼合國際相關標準與法規要求,使用國際領先的方法學,可以幫助產品打破國際貿易壁壘。管:通過 AIoT 實時數據,遠景方舟支持查看產品動態碳足跡,可以同時實現多個碳管理目標,包括識別高能耗環節,進行生產工藝轉型或能效提升、識別高排放產品,進行 SKU 優化、識別高排供應商,推動采購優化或推廣減排措施等。減:遠景基于方舟能碳管理系統提供多層次產品減排方案。遠景科技集團可為客戶提供工廠 EMS/專項減排/分布式光伏、綠證/綠電交易、CER/CCER/VCS 抵消等多層次產品零碳分析模塊。通過方舟數字底座 EnOST
84、M 和遠景 EnOS Ark 方舟數字化碳管理系統,客戶能夠實現設備物聯和系統數據上云,并對減排數據進行追蹤和管理,達到規劃碳減排項目,跟蹤分析能耗以及評估碳減排項目的效果等目的。能碳管理一站式解決方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5零售與消費品企業的物流包括倉儲、運輸、包裝和配送四個環節。目前,零售與消費品行業物流環節碳排放的研究數據還比較少。一項關于快遞行業碳排放量的研究顯示,2022 年,我國快遞行業運輸、包裝和倉儲三個環節碳排放量分別占全行業碳排放量的 62.7%、30.8%和 6.5%??梢钥闯?,運輸是物流環節減排中最關鍵的部分,
85、而同時包裝和倉儲這兩個方面對企業碳排放的影響也不能忽視。當前,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物流環節的減碳措施集中在運輸和配送方面。對于倉儲和包裝,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關注較少。被調研企業普遍通過用海運替代空運和鐵路運輸替代公路運輸等方式優化運輸結構。對于無法替代的公路運輸,以使用新能源運輸車輛等方式減少碳排放。多式聯運應用較少,在提升運輸效率實現科學配載、運輸線路優化等方面也還有進步空間。被調研企業目前的重點在減少產品一級包裝的碳排放,只有部分領先企業關注到物流包裝減碳。大部分零售和消費品企業仍在尋找最佳的最后一公里解決方案??偟膩碚f,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的低碳物流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需要進一步強化以建立完善的低
86、碳物流體系。部分領先企業開始建設綠色倉庫,但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較少,優化照明、空調、制冷系統的相對更多。倉儲環節的數智化水平也還需要提升。物流環節現狀零售和消費品企業打造低碳物流體系的一個障礙是缺少物流環節碳排放核算數據,因此在制定轉型路徑時缺乏有效的數據支撐。只有極少數企業開始嘗試收集物流環節的碳排放數據。收集物流環節碳排放數據的難點在于物流涉及的環節和利益相關者多,缺乏統一的統計口徑?,F階段我國郵政快遞業通用的快遞服務溫室氣體排放測量方法(YZ/T0135-2014)由國家郵政局于 2014 年頒布,數據滯后,需要更新。同時,部分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將物流配送服務外包給了物流供應商,讓數據
87、更難采集。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遇到的另一個障礙是尚未找到平衡物流時效性和物流低碳性的最佳解決方案。以海運替代航空運輸可以減少大量碳排放,但是海運的時效性遠遠不及航空,這給產品按時交付帶來了困難。物流環節綠色低碳轉型障礙缺少物流環節碳排放核算數據難以平衡物流時效和物流的低碳性在運輸方面在包裝方面在配送方面在倉儲方面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6盡管在企業層面還難以解決物流環節碳排放數據統計口徑不統一、利益相關者多數據收集難的問題,企業可以嘗試使用數字化技術,如智能油耗系統、倉庫/物流園能碳管理系統等數字化手段采集、核算碳排放數據。以多式聯運、智
88、能油耗監測和調度系統、新能源車輛及綠電充電樁等方式減少運輸環節碳排放,提升運輸效率。多式聯運具有可以減少產品轉運銜接環節、暢通不同運輸方式信息交換渠道的優勢,可以提高物流效率,減少碳排放。對于無法替代的公路運輸,結合智能油耗監測系統和智能調度系統,識別車輛的碳排放數據,增加企業自身和供應商的碳排放數據準確性和透明度,并根據匯總的大數據,優化運輸路線,減少公路貨運的空載、空置現象。擴大新能源車輛、綠電充電樁在公路運輸中的使用比例。通過多種手段結合,同時實現碳排放減少和運輸效率提升。建立物流可視化系統,精確管理貨物運輸時效,并實現降本增效。永輝超市412022年實現OTB試點功能全面升級,要打造完
89、善的綠色低碳物流體系,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還要關注建設低碳倉儲和創新低碳包裝兩個方面。建造低碳倉儲,打造低碳物流園區。倉儲環節的減碳重點在于提升倉庫建筑的能耗表現,提升設備電氣化水平、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耐克中國物流中心 70%的能源直接來自于物流園內的分布式風電、分布式光伏和儲能,并且基于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的優化,30%的能源進入電網循環,實現 100%可再生能源覆蓋。與研發設計部門聯動,設計低碳可循環的一級包裝,實現產品原箱直發。與研發設計部門共同設計產品一級包裝和快遞包裝,采用低碳可循環的材料,優化采用可以提升運轉型策略缺少物流環節碳排放核算數據:運用數字化技術核算物流環節碳排放數據難以平
90、衡物流時效和物流的低碳性:多種手段提升運輸效率,減少碳排放打造完善的綠色低碳物流體系:建設低碳倉儲,創新低碳包裝圍繞訂單全程可視、運輸在途軌跡、溫控實時可視和異常預警等功能建設,可根據公里數為門店推送預達時間,還可幫助門店實現計劃收貨、無人收貨作業。物流計費系統建設(BMS),通過合同解讀實現自動計劃,運輸費用透明化,運輸車輛與配送訂單綁定,從訂單揀配、車輛調度、裝車、發運、抵達、接收、回單整個作業過程、數據透明化,通過數據分析,幫助各中心監控管理裝載率、路線規劃及配送波次等的優化,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末端配送環節創新投遞方式,提升物流效率。使用采用清潔能源的配送車,并運用智能管理系統,
91、優化末端配送路線,減少配送車的等待時間和配送路程。企業還可以嘗試運用物聯網、自動駕駛車輛等新技術提升物流效率。輸密度的產品結構和包裝結構。同時采用商品包裝和快遞包裝一體化結構,實現產品直發。以循環包裹、共享等創新方式促進物流包裝的循環回收,減少物流包裝的資源消耗。使用循環的轉運箱、快遞箱和保溫箱,并優化轉運流程,減少更換轉運箱帶來的資源消耗。2022 年,歐萊雅旗下品牌美寶蓮聯合阿里巴巴集團菜鳥在杭州發起了“循環包裹”的嘗試,這也是菜鳥首次在快速消費品行業 C 端投入循環包裹的使用。相較于傳統包裹的單次使用,循環包裹可以被重復使用 40 次,真正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在首次嘗試中,75%的消費
92、者選擇了循環包裹,部分消費者實現了循環包裹回箱的路徑。同時,在供應鏈中推廣轉運箱共享等創新模式,可進一步減少使用轉運箱。41 信息來源: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社會責任報告。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7門店是零售業企業和部分消費品企業的碳排放源之一。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報告42,門店的碳排放主要來源于外購電力的使用。例如,超市碳排放有 90%以上來源于用電產生的間接排放。由此可見,節能對于門店降碳很有必要。調研發現,在門店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進展情況差異很大。領先的企業已經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綠可以看出,零售與消費
93、品企業在打造更綠色低碳的門店遇到了一些困難。根據調研結果,零售與消費品企業遇到的困難主要有四類,分別是門店能源管理難度大、綠色低碳技術設備成本高、缺乏激勵政策、購買綠電受限。零售分銷環節現狀零售分銷環節綠色低碳轉型障礙門店用能狀況較為復雜,涉及燈、廚房、冷柜、凈水器、電氣設備等多個場景,導致企業通過人工很難收集到真實、全面、準確的能耗運營數據,進而難以實現節能減碳潛力場景的挖掘以及能碳透明化管理。綠色低碳轉型所需技術、設備的資金投入高,也是企業遲遲無法推進門店節能降碳的原因。低碳冷媒的應用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歐洲零售市場 90%的超市都已經引入自然工質制冷系統。然而,受到成本限制,全國超市百強里
94、,應用自然工質制冷系統的企業只有個位數;全國范圍內應用自然工質制冷系統的門店比例更低,只占到千分之幾甚至萬分之幾。門店綠色低碳轉型還遇到了缺乏政府激勵政策的問題。北京很多家連鎖企業已經被納入重點耗能單位,但是在碳交易市場中,分配給它們的碳配額只考慮了間接排放即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碳排放,沒有考慮冷媒等直接排放源。門店難以提升綠電使用比例的原因在于難以購買綠電。同時,在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由于大多數門店沒有獨立屋頂,購買綠電是目前零售和消費品企業低碳減排的主要方法。除了存在與生產環節類似的綠電溢價問題外,零售企業門店還面臨無法購買綠電的問題,因為門店常為店中店,無獨立戶號且體量較小。門店能
95、源管理難度大綠色低碳技術設備成本高缺乏激勵政策購買綠電受限色門店認證考核體系,包括碳減排、100%使用綠色電力等多個方面的指標。這些門店優化了照明、空調、制冷系統、電梯等重點的用能環節,全面地提升了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了能耗。而部分企業還沒有開始開展門店節能降碳工作。處在中間的企業,雖然已經開展節能降碳工作,但是與生產運營場所的情況類似,也存在減碳舉措單一,沒有形成完善的能碳管理體系的問題。42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零售業低碳發展路徑研究與實踐報告,2023 年 4 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28除了購買能源之外 ,企業為了避免異常能耗還需
96、承擔額外成本。例如,零售企業需要專門設置崗位巡檢冷庫以避免門店冷鏈系統失溫。有數據顯示,一個門店一年就要為此付出大約 36 萬的人力成本43。而且這樣的檢查效果不佳,企業冷凍倉失溫事故依然頻發。因此,企業要重視節能降碳,盡早開始門店的綠色低碳轉型。轉型策略企業可以應用智能能碳管理系統自動收集門店中耗能設備的用能情況,識別門店中的用能熱點。同時,智能管理系統還可以實時報告異常的用能情況,避免更大的能源損失。在應用智能能碳管理系統的基礎上,企業可以根據能耗熱點識別結果搭建門店綠色低碳轉型的科學、可持續跟蹤的管理和指標體系,建立更完善的門店能碳管理體系。還可以針對照明、空調、制冷、電梯等能耗重點場景
97、采取措施節能降碳,進一步提升能源管理水平。星巴克、百勝等領先企業的做法值得借鑒。星巴克與合作伙伴合作,利用 AIoT 技術解決方案,實現了綠色門店內各類用電系統、用水及濾水系統、室內空氣質量監測受訪的行業專家表示,目前部分節能降碳設備還沒有實現國產化,是這些設備成本較高的原因之一。企業可以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技術和設備,實現低碳設施設備的國產化。這不僅可以企業自身的創新和科研能力,還能促進全行業低碳設施設備的應用,推動全行業的綠色低碳轉型。雖然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內部開展的與節能降碳設備直接相關的產研項目還比較少,但是門店能源管理難度大:應用智能能碳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門店能碳管理體系綠
98、色低碳技術設備成本高:開展產研合作項目,研發低成本低碳設施設備系統和空調系統的物聯接入。這樣一來,店內的多個設施設備可以進行實時監測、定時開關和智能遠程控制。通過實時采集的高質量數據,結合領域專業知識和 AI 算法優勢,星巴克與專業合作伙伴進行數據分析,形成了應用場景的價值閉環。這樣一來,星巴克綠色門店的能源效率、設備效率、運營效率和客戶體驗都得到了持續提升。百勝集團開發了節能增效整體方案,在更多餐廳部署物聯網(IoT)技術并創新開發全店熱水節能系統,利用冷庫機組及制冰機運行所產生的廢熱來生產熱水,達成餐廳系統化及智能化的能源高效管理,進一步實現節能降耗。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在其他領域展開有益的嘗
99、試。美團與產業鏈上下游和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廣泛合作,形成“減量、替代、回收”并重的塑料污染治理思路,支持新型綠色包裝的研發和應用,推進一次性塑料包裝回收再生,并在大中城市陸續落地規?;厥枕椖?,探索形成餐盒常態化回收模式。43 國際商報:借助數智化能耗管理零售企業打造低碳門店,2023 年 7 月。https:/ 年 6 月,美團投入 5 億元發起公益性的青山科技基金,資助方向包括鼓勵更多青年科研工作者投身環??蒲械摹扒嗌娇萍吉劇?,和關注創新成果產業化的“科創中國”環??萍紕撔率痉俄椖?。青山科技獎關注綠色低碳材料、碳捕集及資源化利用、新能源及儲能、降碳減污協同控制四大議題,涵蓋材料科學、化學、
100、化學工程、環境科學、能源科學等領域研究。目前兩屆已產生 19 名獲獎人?!翱苿撝袊杯h??萍紕撔率痉俄椖烤劢咕G色創新包裝、綠色回收再生、綠色供應鏈體系三大領域,面向中國境內依法注冊的法人主體公開征集具有創新性、環保性、示范性的項目,一期 9 個環??萍紕撔率痉俄椖靠傎Y助金額為 1950 萬元,共計項目配套產業資金 1.5 億元,目前已啟動第二期征集。美團青山科技基金企業需要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讓政府了解企業的訴求,才能促進碳交易市場配額問題的解決。7 月份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提出將強化政策溝通和預期引導,支持各級政府部門邀請優秀企業家開展咨詢,在涉企政策、
101、規劃、標準的制定和評估等方面充分發揮企業家作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也表示,將進一步健全政府部門與民營企業、對于無法購買綠電的問題,企業同樣需要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同時,近日綠證新規出臺,明確了缺乏激勵政策: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購買綠電受限: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以綠證替代直接購買綠電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制造業企業等各類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在國家倡導政企交流的大背景下,企業可以抓住機會,主動參與政府組織的會議、活動,邀請地方政府、行業監管部門前來考察調研,多與政府接觸、溝通。除了加強與政府部門的直接聯系,企業還可以通過智庫、行業協會、貿易促進會全國貿促系統服務外資企
102、業工作專班等等三方渠道向政府表達訴求。我國綠證的權威性和統一性。企業也可以通過購買綠證抵消自身門店運營時使用電力造成的碳排放。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30消費是一個綜合的環節,從企業和消費者兩個維度考慮,消費環節涉及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引導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也涉及消費者對產品的使用和回收。調研發現,企業大多通過標識標簽、營銷活動等向消費者傳遞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和低碳產品的信息,從而引導消費者踐行綠色消費。一些領先企業在產品上添加了二維碼、產品低碳屬性評分系統等低碳標簽,以直觀、簡便的形式向消費者呈現產品低碳表現。除此以外,調研還發現企業開展
103、營銷活動,通過提升消費者的低碳意識進而促進低碳產品的銷售。例如將廢棄塑料回收后制成藝術品,向公眾展出。對于產品使用和生命末期處理,領先的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在供給端采取了一些舉措。一方面,在減少產品使用后廢棄物產生量方面,部分企業改進產品設計,減少產品物料使用量,同時,使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包裝和原材料,并推出產品的補充裝和替代裝來延長產品周期。還有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消費環節現狀將臨期食品通過公益組織分發給有需要的消費者。另一方面,為了促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企業回收運營中產生的廢棄物,再生為其他資源,同時開展包裝和廢棄產品回收計劃,鼓勵消費者將使用完的產品包裝和廢棄產品交回品牌,再由企業與第三方合作
104、,進行再生處理。同時,企業還在消費端開展碳積分和碳賬戶等活動,鼓勵消費者的減碳行為。以上提到的各項舉措都是非常好的嘗試。然而,就全行業而言,這些舉措都還沒有大規模應用,零售和消費品企業還未找到全行業普適的的方法來引導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企業盡管已經采取了許多措施從生產端減少產品使用后的廢棄物,但是仍未找到方法引導消費者主動降低產品聲明末期的影響。在這兩者之中,企業又尤其關心如何能夠引導消費者將低碳消費意識付諸行動。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可以幫助企業確定正確的轉型方向,讓企業獲得資金推動全價值鏈上各個環節持續綠色低碳轉型。消費環節綠色低碳轉型障礙44公眾在“踐行綠色消費”領域行為表現不積極,原因主要
105、在于低碳產品價格高、低碳產品難以辨別和低碳產品選擇空間有限。低碳產品通常有更高的零售價格,但目前消費者對低碳產品的溢價接受度不高。根據2022 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價格是公眾進行低碳消費時最為關注的因素之一,近半數受訪者對于低碳產品溢價的接受程度為 5%以內。消費者無法辨識哪些產品是低碳產品也是低碳消費的主要障礙。根據調查,有 50.75%的消費者無法辨別低碳產品。這是因為現在我國低碳產品的標識、標準和認證體系還沒有統一,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信賴。而且,根據調消費者低碳產品購買意愿低查結果,綠色低碳產品認證標準及標識的應用范圍和公眾認知普遍較低。企業難以把產品的低碳信息簡潔、清晰地傳達
106、給消費者,造成了信息不對稱,使得消費者不了解自己購買的低碳產品與普通產品的差別,因而不愿意支付溢價。此外,認證標識的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基本處于空缺狀態,不能滿足對有關技術和產品進行科學評價的需要。相關的配套政策還需進一步完善。低碳產品選擇空間有限也是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大多數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目前還處于綠色低碳轉型的初級階段,供給側為消費提供的低碳產品還十分有限。根據調查,2022 年,有近 4 成的消費者因為選擇有限而不購買低碳產品。44 消費環節綠色低碳轉型障礙部分所列各項調查結果及調查數據,如無特殊說明,均引用自商道咨詢撰寫的2022 中國可持續消費報告零售和消費品行業
107、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31轉型策略45短期之內低碳產品的成本難以下降,但是企業可以通過更高效的營銷活動和更優化的產品銷售策略促進低碳產品的銷售,增加消費者對低碳產品價格的接受度。首先,企業需要更重視低碳產品的營銷傳播活動。調查結果顯示,超過 90%的消費者在他人分享低碳產品信息時會產生購買、使用低碳產品的意愿;消費者接觸低碳消費相關信息的頻次越高,低碳消費意愿越強烈。同時,企業的低碳產品營銷傳播活動,應該不僅僅局限于低碳知識科普、產品信息宣傳、消費者低碳意識提升,還應該重視企業自身低碳信息披露,提升企業 ESG 表現。根據調查,超過 30%的消費者表
108、示傾向于購買企業在 ESG 方面良好的表現的產品,接近 85%的消費者在看到環境相關的負面信息時會考慮放棄購買該產品。其次,企業可以根據不同人群產品偏好和購買渠道,開展高效低碳產品營銷傳播活動。不同的消費者群體具有不消費者對產品低碳溢價接受度不高:更高效的營銷活動和更優化的產品銷售策略同的低碳消費特征。例如,調查顯示,已婚人群、有孩家庭、21-40歲的青年人群更容易受到低碳消費信息的引導。此外,不同的消費者群體的低碳消費渠道偏好不同。根據調查,在電商平臺、傳統賣場和超市、以及新零售和二手平臺等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主要渠道中,無育兒需求的消費者更喜歡在便利店進行低碳消費。針對不同的消費人群和購買
109、渠道,企業可以制定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例如針對 21-40 歲青年單身、未婚客戶,在便利店投放低碳產品。最后,在門店中營造低碳場景,優化低碳產品銷售策略也可以促進低碳產品的銷售。低碳產品的消費還可以通過在門店中營造低碳場景,優化低碳產品銷售策略進行引導。有部分被調研企業在門店中布置了專門的低碳產品展柜,但是很少有被調研企業提到在門店中使用一些低碳產品銷售技巧。如,優化低碳產品的陳列位置,吸引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同時,店員著重向消費者推薦低碳產品,并講解產品的低碳屬性,也能提升低碳產品的銷售。45消費環節轉型策略部分所列各項調查結果及調查數據,如無特殊說明,均引用自商道咨詢撰寫的2022 中國可持
110、續消費報告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32企業可以設計企業自身統一的低碳產品標識,聯合同行企業構建低碳產品標識互認體系,并積極參與低碳產品標識行業、團體標準制定。目前,我國的低碳產品標識還沒有統一。企業可以從自身產品標識做起,打破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在設計產品標識時,注意產品低碳信息、減排效果的清晰、簡潔表達。與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相結合,將產品減排效益直觀展現在產品低碳標識上??善髽I可以研究不同人群特征和低碳產品需求,推出有性價比、高質量、多樣化的低碳產品。根據調查,消費者更愿意購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頻次高且產品低碳屬性的直接價值和
111、效益明顯的低碳產品。超過 4 成消費者愿意購買紙品清潔類、家居日用品及電子電器三類低碳產品。產品價格低碳產品難以辨別:設計自身產品低碳標識,推動行業和團體標準制定低碳產品選擇空間有限:根據不同人群特征和需求推出高性價比、高質量、多樣化的產品以參考現有的能耗標識系統,以顏色、數字區分不同產品低碳屬性。在企業建立自身低碳產品標識的基礎上,聯合同行企業構建低碳產品標識互認體系,擴大企業低碳產品標識的影響力。此外,企業還可以積極參與低碳產品標識的行業和團體標準制定,在這個過程中完善企業自身低碳產品標識并推動國家級權威的低碳產品標識出臺。是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最大障礙,產品品質則是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重
112、要驅動力。企業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展開調研,深入研究不同人群的低碳產品需求,推出滿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有性價比、高質量、多樣化的低碳產品。歐萊雅產品環境影響信息及等級標注系統(PIL),即“產品環境影響五色盤”,通過產品的環境評分反映某個產品與其同類產品相比所產生的環境與社會影響大小。該分值基于歐萊雅與 11 位獨立科學家、專家共同開發的環境足跡方法論,并與全球最高標準“歐盟產品環境足跡(PEF)”指南保持一致,以期科學地評估產品的環境與社會影響。這一系統通過 14 個地球環境影響因素來考察產品,如溫室氣體排放、水資源短缺、海洋酸化和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等,對于歐萊雅產品生命周期的每個環節的影響給出
113、了準確的評估。此外,歐萊雅還詳細披露每件產品的生產和包裝情況。標簽還顯示有關產品社會影響的關鍵信息,例如成分或包裝材料供應商是否嚴格遵守了聯合國關于勞工標準的基本原則,以及與產品任一環節相關的供應商推動社會包容的具體情況。歐萊雅產品環境影響五色盤AEDCB產品環境影響五色盤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33設立碳積分、碳賬戶不僅可以激勵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還可以鼓勵消費者的重復使用、二手交易等延長產品周期的行為,同時推動消費者廢棄物分類以促進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根據調查,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表示,碳賬戶對他們的低碳消費行為激勵程度大。2022 年,
114、有超過 74%的消費者認為碳賬戶對低碳消費行為的激勵程度超過50%。由此可見,碳賬戶可以成為激勵消費者購買低碳產品的有效手段。消費者對碳積分的使用場景的期待也非常多元。企業可以將自身的碳賬戶與平臺對接,擴大碳積分可以使用的場景,如商品折扣與減價、兌換更多消費權益、兌換特定禮品等,吸引更多消費者。重復使用和二手交易可以延長產品周期,減少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閑置物品交易平臺閑魚在 2022 年碳減排量達到了 200 萬噸以上46。因此,企業還可以通過碳積分獎勵消費者購買替換裝等重復使用產品的行為以及消費者的二手交易行為。這些延長產品周期的行為,對企業也有好處。重復使用可通過在消費者與品牌之間建立
115、更深層次的聯系創造價值,特別是那些推崇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品牌47。二手交易讓產品觸及新的客戶人群,幫助企業培養潛在客戶。消費者對產品使用后產生的廢棄物分類是促進廢棄物資源再生化利用,讓消費和生產形成閉環的關鍵。廢棄物分類系統化、精細化程度越高,廢棄物的利用程度越高。但是,消費者低碳行為引導:設立碳積分、碳賬戶,鼓勵消費者降低產品生命末期影響由于廢棄物分類有知識門檻,且我國部分城市還未開展垃圾分類,廢棄物分類對消費者來說有難度。企業開展的包裝回收、廢舊產品回收計劃,降低了消費者廢棄物分類的難度,同時將同類廢棄物聚集在一起,減少了廢棄物處理再生的社會總成本。企業可以用碳積分獎勵消費者的回收行為,推動
116、消費者主動分類、回收廢棄物。已有多個互聯網平臺發布了碳賬戶。零售和消費品企業可以參考這些平臺碳賬戶的模式,建立自己的碳賬戶。美團碳賬戶把消費者點小份菜、點外賣選無需餐具等低碳行為納入激勵。阿里巴巴發布的“88 碳賬戶”,為用戶提供一系列激勵方式。比如,目前用戶在 88 碳賬戶上捐贈相應碳積分,可兌換無門檻現金紅包48。碳積分既可以兌換由低碳友好商家提供的低碳商品折扣,也可以在各子賬戶的商城兌換專屬服務49。46經濟日報:鼓勵閑置交易助力碳減排,2023 年 3 月。47世界經濟論壇:可重復使用消費模式的未來洞察報告,2021 年 7 月。48杭州日報:阿里巴巴發布“88 碳賬戶”首個覆蓋 10
117、 億人的消費者碳賬戶體系,2022 年 8 月。49杭州日報:阿里巴巴發布“88 碳賬戶”首個覆蓋 10 億人的消費者碳賬戶體系,2022 年 8 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現狀和一般路徑分析34價值鏈障礙策略研發設計難以平衡消費者需求、產品經濟性和產品可持續性建立并完善綠色產品設計評價體系全價值鏈協同參與低碳產品研發設計原材料生產與采購難以測算農產品碳排放數據支持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權威的農業碳排放的監測、核算和報告體系供應商協同減排難推動供應鏈碳排放數據采集有困難應用數字技術供應商減排意愿低綜合的供應商管理賦能體系:可持續采購政策規范、供應商減排獎懲機
118、制、供應商能力建設供應商協同減排綜合解決方案成立行業聯盟,搭建數字化供應鏈平臺生產運營沒有系統的節能降碳措施,能源管理精細化水平低建立有效的能碳管理體系綠色電力應用不廣泛尋求專業的伙伴建設分布式發電站,獲得低價綠電綠證資源物流缺少物流環節碳排放核算數據運用數字化技術核算物流環節碳排放數據難以平衡物流時效和物流的低碳性以多式聯運、智能油耗監測和調度系統、新能源車輛及綠電充電樁等方式減少運輸環節碳排放,提升運輸效率建立物流可視化系統,精確管理貨物運輸時效,并實現降本增效在末端配送環節創新投遞方式,提升物流效率打造完善的物流體系建造低碳倉儲,打造低碳物流園區與研發設計部門聯動,設計低碳可循環的一級包
119、裝,實現產品原箱直發以循環包裹、共享等創新方式促進物流包裝的循環回收,減少物流包裝的資源消耗零售分銷門店能源管理難度大應用智能能碳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門店能碳管理體系綠色低碳技術設備成本高開展產研合作項目,研發低成本低碳設施設備缺乏激勵政策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購買綠電受限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交流,以綠證替代直接購買綠電消費消費者低碳產品購買意愿低消費者對產品低碳溢價接受度不高更高效的營銷活動和更優化的產品銷售策略低碳產品難以辨別設計自身產品低碳標識,推動行業和團體標準制定低碳產品選擇空間有限根據不同人群特征和需求推出高性價比、高質量、多樣化的產品消費者低碳行為引導設立碳積分、碳賬戶
120、,鼓勵消費者降低產品生命末期影響零售和消費品企業綠色低碳轉型障礙與應對策略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35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03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35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36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評價指標為推進零售業及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幫助企業明確轉型方向并持續追蹤進展,構建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為必要舉措。本報告基于上文梳理總結的零售及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路徑構建出企業綠色低碳轉型
121、內部追蹤指標,為相關企業提供一套包含多方面、多環節的內部綠色低碳轉型管理體系及指標,從而幫助企業進行切實的轉型。指標的設定及構建需要與行業的價值鏈、治理現狀、低碳戰略、目標及轉型路徑等相協調一致。在構建指標時,可從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價值鏈出發。通過梳理行業戰略及已識別的價值鏈環節,分析出零售和消費品行業低碳發展重點方面及領域,并設置一級指標。在這一過程當中,零售及消費品業也可通過對標現有政策法規、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倡議、國際可持續信息披露框架、負責任投資及 ESG 評級指標、社會責任指南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期待的議題來進行指標搭建。此追蹤指標基于零售業及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的一般性路徑和現狀梳理
122、,參考了包括可持續采購指南企業綠色采購指南(試行)綠色制造 制造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評價規范綠色工廠評價通則綠色倉儲與配送要求及評估等在內的政策標準文件及主流 ESG 評級指標進行指標構建并根據此前章節中的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價值鏈進行梳理。隨著業務發展及市場變化,零售企業紛紛推出自有品牌以擴大市場規模。與傳統的零售業相比,如今零售企業在價值鏈中逐漸納入生產研發環節。而消費品行業為適應消費者需求、增加消費粘性也不斷推進門店建設。因此,零售業和消費品行業的邊界逐漸模糊,兩個行業在綠色低碳轉型路徑上趨向同一性。在進行指標構建時,本報告將零售業及消費品行業指標進行整合,各企業在應用指標時可根據自身運營涉及
123、的環節有針對性地參考。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37零售及消費品行業企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評價維度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說明備注企業戰略與管理戰略與目標企業現狀盤查開展包括碳盤查在內的現狀調研以了解企業碳排放現狀及已有減排舉措設定綠色低碳發展規劃、目標將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戰略納入企業規劃,搭建覆蓋范圍一、二、三的綠色低碳發展指標體系,制定科學碳目標(SBT)等綠色低碳轉型目標,引領全價值鏈綠色低碳轉型管理建立管理體系建立綠色低碳轉型管理體系,建立統一、協調的管理程序文件(或標準)明確機構、職責、資源形成有效的組織機構,滿足綠色低碳轉型管理需要。
124、提供必要的人力、財力、設備、信息及知識等資源,以保障機構的有效運行;明確綠色低碳轉型管理相關部門、人員和職責持續跟蹤、改進持續改進綠色低碳轉型管理體系,持續跟蹤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績效與成果研發設計低碳設計開展產品低碳設計進行輕量化、模塊化低碳設計或對現有產品進行低碳改進設計。提高產品低碳屬性(如資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有害物質使用、耐用性、回收利用性等);價值鏈各利益相關方參與低碳產品研發設計同適用于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生產環節開展工藝技術低碳設計進行低碳技術研發;對工藝技術、流程及工藝設備進行低碳屬性識別和核查,針對重點問題進行工藝優化和改進開展包裝低碳設計對包裝物進行減量化、可回收、可降解、無害
125、化設計,減少包裝材料使用量;使用再生塑料、生物基塑料等低碳包材低碳物料使用低碳物料使用生物基、植物基等低碳、無害原材料,減少產品的碳排放量采購制度標準制定制定供應商管理制度及標準制定企業系統的可持續采購政策規范、建立低碳供應商選擇原則及低碳供應商評估、監督、業績評價管理程序,形成標準或管理制度文件供應商管理供應商篩選準入制定低碳供應商篩選和準入條件,對新增供應商進行資格認證,對發生生產變更的供應商重新進行評估,定期對合格供應商進行抽查,以確保供應商符合準入條件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38評價維度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說明備注采購供應商管理供應商審
126、查管理建立供應商審查監控體系,鼓勵供應商進行碳盤查,對供應商在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資源節約及綠色低碳轉型方面進行監督。建立本企業的低碳供應商數據庫,并與行業低碳采購信息平臺和數據庫實現對接共享供應商績效評價對供應商定期進行低碳績效評價,如:產品低碳化程度;生產過程低碳化程度;生產變更情況;審核監督與改進;異常事件與整改;管理過程綜合評價等供應商低碳/減排獎懲為供應商提供激勵,提升供應商協同減排的意愿;對于不注重低碳效益/節能減排的供應商采取懲罰措施供應商賦能供應商培訓與能力建設對供應商提出低碳采購要求,引導供應商減少各種原、輔和包裝材料用量、用更低碳的材料替代、避免或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如必要
127、,對供應商進行培訓指導或提供相關工具原材料/產品采購采購低碳原材料/產品采購不涉及毀林風險、具有環保低碳認證的原材料及產品,認證包括但不限于FSC森林認證、中國低碳產品認證、可持續棕櫚油圓桌倡議組織(RSPO)認證等信息透明建立可追溯體系建立產品可追溯體系,建立對采購的產品從原材料到交貨的全程跟蹤管理推進信息公開結合行業特點,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制定綠色供應商篩選和認定條件,并通過多種途徑公開篩選和認定條件。定期向地方有關部門和其他機構、社會公眾報告或者公布低碳采購的成效,接受監督生產制造管理確保生產合規性企業生產和經營活動符合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要求,包括節能減排和環保低碳合規同適
128、用于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生產環節開展工廠低碳管理設有低碳工廠管理機構,負責有關低碳工廠的制度建設、實施、考核及獎勵工作,建立目標責任制;開展低碳工廠的中長期規劃及年度目標、指標和實施方案進行員工低碳宣貫定期為員工提供低碳制造/綠色低碳轉型相關知識的教育、培訓,并對教育和培訓的結果進行考評建立、實施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并保持質量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及能源管理體系,并取得相關體系認證建立能碳管理平臺構建企業運營場所能碳管理模型,建設能碳管理平臺,運用數字化工具推進能碳精細化管理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39評價維度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
129、標說明備注生產制造設施降低生產、用能設備能耗使用降低能源與資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設備;升級、采用效率高、物耗低的節能產品,如優化空調及制冷系統同適用于零售企業自有品牌生產環節建立能碳計量管理系統建立和健全能碳計量系統,監測和記錄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定期進行分析,識別企業的節能減排潛力,制定節能減排的計劃資源與能源降低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符合相關國家、行業標準中的限額要求,沒有相關標準的,應達到行業平均水平。例如,農業企業應用低碳農業技術及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優化能源結構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不可再生能源投入,充分利用余熱余壓,擴大使用可再生
130、能源比例,包括自建可再生能源設施、購買綠色電力、購買綠證等優化資源投入減少材料,尤其是有害物質的使用,評估有害物質及化學品減量使用或替代的可行性;使用回收料、可回收材料替代原生材料、不可回收材料,宜替代或減少全球增溫潛勢較高溫室氣體的使用環境管理廢水減少生產過程中水資源的使用和廢水產生量,實現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管理廢棄物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棄物產生量,實現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倉儲物流物流網絡優化物流方案優化分析并優化倉庫選址、物流線路及儲運網絡,減少運輸過程中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創新商品周轉方式及周轉箱使用;采用產品工廠直發等方式減少中轉環節運輸方式優化優先選擇陸運及海運此類碳排放較低的運輸方式;采
131、用多式聯運方式進行運輸引入智能監測、調度系統運用油耗監測系統,識別車輛的碳排放數據;運用智能調度系統,優化運輸路線,減少空載、空置現象能源結構優化提升新能源車覆蓋比例在城市配送等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以減少化石能源使用及碳排放推廣可持續航空燃料與供應商一同關注并推進可持續航空燃料的應用低碳園區低碳倉儲建設在倉庫建設中采用低碳建筑材料、低碳設計等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園區及倉庫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包括自建可再生能源設施、購買綠色電力、購買綠證等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40評價維度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說明備注門店能源使用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推廣可再生能源的
132、使用,包括自建可再生能源設施、購買綠色電力、購買綠證等同適用于消費品企業自有門店運營環節硬件優化進行門店低碳改造推廣門店節能改造提升能源效率,使用節水、節電器具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回收推廣能碳管理系統在運營環節推廣能碳管理系統的使用,智能化統籌、跟蹤門店能源使用及碳排放情況門店傳播利用門店媒介進行低碳消費宣傳通過優化低碳產品貨架擺放、更新門店布置裝潢等途徑營造低碳場景,對消費者進行低碳消費傳播消費低碳消費信息傳達促進產品信息透明為消費者提供貨物和服務的信息,包括原產國、能源效率、內容或成分使用環保/低碳標簽使用可靠和有效的、獨立驗證的標簽方案或其他檢驗方案,例如環保/低碳標簽、能源標簽;聯
133、合同行企業構建低碳產品標識互認體系低碳消費意識提升開展低碳營銷活動通過提供低碳消費、環境影響等方面的信息,與供應商一同,致力于消費者引導;設置碳積分、碳賬戶等激勵措施循環經濟包裝推行包裝減量減少包裝材料總重并減小包裝空隙率,從而節約包裝材料和能耗提高包裝回收利用率在包裝環節使用可回收/可循環包裝材料,并提高包裝的循環使用/回收利用率使用低碳包裝材料摒棄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使用再生塑料、生物基塑料等低碳包材;開發替代包裝材料;采用環保油墨印刷回收利用及末端處置建立健全回收體系識別產品/包裝物回收利用的可能性,以及識別產品/包裝物生產過程及運輸、使用過程廢品、廢棄物
134、或消耗品的回收利用的可能性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對沒有再利用價值的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害或危險廢棄物應交給有相應資質的組織處理,并保留相關記錄跟蹤回收利用績效定期統計產品/包裝物回收利用指標,如:產品可回收利用率;實際回收利用率;循環利用材料的使用率;材料利用率;廢品率使用回收利用標識對可回收利用的產品材料及包裝物進行標識;對再生利用品和再制造品按規定進行標志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內部追蹤指標41評價維度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說明備注信息披露低碳信息管理規范低碳信息管理對企業及供應商綠色低碳轉型信息進行規范管理,信息可查詢、可追溯,并在供應鏈系統有效傳遞建立
135、信息管理平臺建立綠色低碳轉型管理信息平臺,功能可包括基礎信息管理;低碳設計系統;低碳物料管控;低碳供應商管理;低碳生產信息管理;低碳物流和末端處置;低碳信息披露等低碳信息披露提高低碳信息披露質量披露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相關信息,如綠色低碳轉型戰略、目標及企業合規性聲明;政府及相關管理部門的要求定期披露企業的環境排放、能源等數據;產品低碳屬性及有害物質使用情況;產品拆解、回收處理及循環利用信息;低碳供應商信息等外部利益相關方合作政府支持相關部門建立權威的碳排放監測、核算和報告體系企業可建立跨品牌生態,聯合行業協會,支持政府相關部門建立碳排放的監測、核算和報告體系。例如,建立針對農業的碳核算及全生命周
136、期碳排放數據指標體系,為開展碳盤查等工作提供支持資本市場促進綠色金融創新企業可聯合金融機構促進綠色金融創新,采用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如鼓勵企業實踐再生農業等,實現環境、社會、經濟效益全面提升行業生態推動行業標準制定,促進全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企業可推動行業進行低碳相關標準的制定,把與氣候、低碳相關的要求納入規范,促進全行業及行業供應商綠色低碳轉型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績效追蹤綠色低碳轉型進程實施的績效追蹤與考核是促進行業低碳發展轉型常態化的保障。通過建立低碳發展績效跟蹤體系、靈活運用低碳發展績效管理工具,可以強化零售及消費品行業各環節及各業內企業
137、的責任意識,督促履責行為落實;同時通過持續跟進,可以更加清晰和直觀地了解到整個行業在低碳發展領域中的“短板”,進一步識別綠色低碳轉型障礙與機遇,提升整體履責水平。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2行業優秀實踐案例04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2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3全價值鏈綠色低碳轉型星巴克50星巴克設定了自身踐行“雙碳”目標行動計劃,到 2030 年將碳排放、水資源使用、以及填埋廢棄物各減少 50%,為咖啡消費賦予符合“雙碳”目標的綠色意義,實現咖啡消費全過程的綠色目標。為了實現自身目標,星巴克在全價值鏈各個環節采
138、取了減碳措施。星巴克在“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范”(C.A.F.E.Practice)認證方面與保護國際基金會合作,從源頭提升咖啡產品質量、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要求。2022 年,星巴克全球 98.2%的咖啡為該規范下的采購,最后的不到 2%則星巴克攜手合作伙伴,基于 AIoT 技術解決方案將綠色門店內各類用電系統、用水及濾水系統、室內空氣質量監測系統、及空調系統進行物聯接入,實現店內多個設施設備的實時監測、定時開關及智能遠程控制?;趯崟r采集、高質量的數據,通過專業領域積累及 AI 算法優勢,開展數據洞察工作以形成應用場景價值閉環,實現星巴克綠色門店能源效率、設備效率、運營效率及客戶體驗
139、的持續提升。此外,星巴克采購綠電證書,購入可再生能源電量可覆蓋門店 100%用能。推行可循環利用組裝設計。位于前灘太古里的向綠工坊門店內約 50%的建筑材料都可在未來被循環利用、升級改造或是降解。整家門店的吧臺及后區采用了全新的模塊化設計。整個吧臺由功能各異的模塊構成,可以根據需求拆卸、組裝。如果門店在未來改造,舊模塊也可以在其它門店“重新上崗”。探索低碳排食材替代。向綠工坊店內超過 50%的食品及含牛奶類飲品均以植物基食材代替,含牛奶類飲品也將默認使用燕麥奶,同時推出 15 款全新的植物基膳食食品,涵蓋多款烘焙產品、三明治及蛋糕??Х群姹簳a生碳排放。為了盡可能做到烘焙過程中的低能耗和碳減排
140、,星巴克投資約 11 億元人民幣在昆山打造了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已于 2023 年 8 月正式建成投產,并將在 9 月下旬舉辦開幕儀式。通過安裝全球最環保節能的烘焙設備,與星巴克全球其它工廠相比,產業園的咖啡烘焙工廠將節省 30%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Х群姹汗S安裝了超過兩萬平米的太陽能光伏板,每年可自產 250 萬瓦太陽能,滿足園區內超 20%的估算能耗。剩余的能源需求將來自于采購的可再生能源。在設計方面,產業園依照國際 LEED 鉑金版認證標準和中國綠色建筑三星認證標準,把可持續發展理念應用于減排、節能和廢棄物處理等各個方面??稍偕茉吹氖褂脤⒆疃噙_到 30%。低碳種植與采購低碳門
141、店低碳生產50資料來源:碳達峰碳中和可持續發展案例 2022在于支持和提升新咖農實踐可持續種植。星巴克從 2012年開始在云南建立了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FSC),為咖農提供免費的咖啡種植、加工等專業培訓和技術支持。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4支持再生資源產品。向綠工坊店內咖啡師所穿的綠圍裙是由回收的 PET 飲料瓶經過清潔加工、再生制成聚酯切片、紗線、面料,最后加工成為獨一無二的環保綠圍裙,不僅減少 PET 飲料瓶的廢棄物產生量,相較傳統紡織工藝,還能減少能源和資源消耗,降低產品的碳排放。低碳產品包裝。2022 年,中國大陸地區所有星巴克熱飲杯蓋都升級為易回收的聚丙烯
142、材質;2023 年,所有冷飲品嘗杯升級為 PET 材質。中國大陸地區所有星巴克還通過加高瓦楞紙高度但降低紙的厚度的方式減少星巴克杯套整體用材。探索廢棄物循環利用。店內的主要廢棄物之一咖啡渣得到了高效的回收再利用,一部分咖啡渣將無償分享給消費者用于除濕、除味,另一部分在進行堆肥處理后作為農作物和花園的有機肥料使用。同時,在全面停止使用塑料吸管、推廣可生物降解吸管的基礎上,以減廢減塑和倡導循環利用的生活方式為指引,門店還推出了一款可重復使用的隨行杯,并以切實優惠鼓勵堂食顧客盡量使用店用杯或自帶杯,減少一次性餐具所產生的廢棄物。同時,星巴克中國已全面啟用含有萃取后咖啡粉且可生物降解的“渣渣管”。20
143、20年星巴克發起了GOODGOOD星善食主義TM行動,倡導消費者探索“對自己好,對地球好,讓好變更好”的環保生活方式,從每一杯“明日的咖啡”開始。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星巴克在工廠和門店采取的提升能效和水效的措施減少了用能和用水成本。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星巴克在各個環節采取的措施除了有不錯的減碳效果,還實現了其他環境效益。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星巴克的可持續咖啡種植提升了咖農咖啡種植、加工水平。星巴克對綠色低碳生活的倡導提升了消費者的綠色低碳意識。低碳生活引導綜合效益減少了碳排放。在工廠,高效節能的烘焙技術,相較于傳統方式預計可減少超過 30%的碳排放。在門店,每一家通過星巴克綠色認證的門店,相較
144、一家 2019 年同等大小的普通星巴克門店,每年平均減少 10.66 噸的碳排放量。相較 2019 年一家同等大小的普通星巴克門店,星巴克向綠工坊的能效水效提升措施每年預計將額外減少約 15%的碳排放;與常規含動物油脂的麥芬相比,每個采用植物基原材料的星膳食燕麥乳巧克力麥芬減少 60g 溫室氣體排放,約相當于節電 0.1 度。門店內的一條綠圍裙,全生命周期可減少約 1kg 的溫室氣體排放。節省了水資源。通過采用低流量水龍頭等水耗管理措施,門店可顯著減少用水量。減少了廢棄物。店用杯一年可減少塑料的使用、廢棄物的丟棄各超70噸。對于杯套的改造,每年可節約100 噸用材。用可生物降解的吸管替代塑料吸
145、管,并將 PET 飲料瓶重新加工制作成圍裙等措施都有效地降低了廢棄物的產生量。減少了土壤污染??Х仍h再利用,不僅可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還能減少對環境有害的高污染化肥的使用,從而避免對土壤造成污染。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5全價值鏈綠色低碳轉型水井坊全方位推動低碳發展51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屬“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主營白酒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是中國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水井坊于 2022 年 ESG 報告中正式發布了“水井坊 2035 可持續發展目標”,以“水井坊敬未來”戰略為核心,圍繞商業道德與合規、產品質量與安全、理性飲酒、職業健康與安全、供應鏈管理、原材
146、料采購可持續性、社區發展、水資源管理、包裝與廢棄物管理、能源與碳排放管理戰略和目標十大關鍵領域,面向 2035 年設置了 26 個細分目標,以期響應多元利益相關方的期待。在碳排放領域,水井坊已于2023 年 4 月底正式加入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并在ESG 管理委員會的帶領下,與各相關業務部門全面開展碳目標制定及減排路徑方案研究。51資料來源:水井坊 2022 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報告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6水井坊始終追求綠色可持續的生產,通過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優化水資源管理以及嚴格控制廢物和噪聲污染等多方面努力,全力推動綠色生產
147、。水井坊在業務決策中全面考慮能源和溫室氣體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升級不斷提升節能減排表現。根據水井坊邛崍全產業鏈基地項目(第一期)污水處理站的測算,通過沼氣發電項目,每年預計可產生約 276.48萬千瓦時的電能,相當于一期用電量的 15%左右。在采取系統性的節能減排措施的同時,水井坊還通過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I-REC)來抵消普通用電消耗,在 2021 年 7月至 2022 年 6 月底的期間,共購買了綠色電力額度總計6,335 兆瓦時。另外,在低碳工廠建設方面,水井坊邛崍全產業鏈基地(第一期)的釀酒車間、實驗樓和餐廳三個單體于 2022 年獲得 LEED 綠色建筑金級認證,通過
148、廠區建筑變得更加節能環保,減少環境影響。水井坊不僅關注自身生產環節的環境友好,同時也關注供應鏈環節的綠色可持續。水井坊環境方針的核心原則中涵蓋了供應鏈環境管理的相關內容,部分與供應鏈相關的內部環境管理政策也同樣適用于水井坊的承包商、承運商等綠色生產綠色供應鏈供應鏈伙伴。水井坊對供應商開展準入評估,定期對供應商的環境表現進行現場評估審核,對發現的問題督促整改,并設置了供應商環境違規處理程序,致力于對供應鏈環境管理全覆蓋。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7水井坊在包裝方面采取了多項減量、可回收和環保舉措。針對玻璃瓶和禮盒,水井坊優化了表面處理工藝,取消了套袋,降低了塑料使用;將
149、不可回收的木質基座替換為ABS 塑料基座;所有產品均符合新國標空隙率要求。此外,為減少 VOC 和危險廢棄物排放,水井坊減少了包裝噴涂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水井坊邛崍沼氣發電項目,預計每年可節約 101.6 萬元52。水井坊生產基地中的車間、實驗樓和餐廳獲得 LEED 金級認證,未來這些生產場所的用能成本將大幅減少。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沼氣發電項目可以減少甲烷排放。同時,購買綠色電力相當于減排了 36080 噸二氧化碳53。促進可持續消費綜合效益工藝,將新井臺基座的噴漆工藝優化成注塑成型,保持產品外觀的同時減少環境污染。在產品運輸環節,水井坊按照配載量,安排第三方運輸公司在成都市內路線使用新能源
150、車輛。截至 2022 年底,新能源車輛在成都市內的配送比例約占 10%。水井坊改良包裝噴涂工藝和井臺基座的噴漆工藝,減少了VOC 和廢棄物排放。使用新能源車輛將減少空氣污染。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生產基地的綠色升級改善了員工的工作環境。此外,水井坊在可持續消費方面的努力將引導消費者踐行綠色低碳生活。52以四川省最低一般工商業電價 0.3676 元/千瓦時計算。53 以 2021 年全國全國電網平均排放因子 0.5810 tCO2/MWh 計算。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8可持續產品MUJI 無印良品54無印良品,在通過商品和服務將生活變得簡約而美好之外,更以解決整個社會
151、和人類的課題為目標。旨在從生活的細微片段到全球規模的未來,成為一個深思熟慮、無微不至的集合體,并通過“無印良品”品牌將舉措具體化,為社會做出貢獻。MUJI 無印良品自誕生以來始終堅持 3 個基本原則“原材料的選擇”“工序的改善”“包裝的簡化”,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徹底貫徹可持續的理念。100%再生抓絨系列54資料來源:MUJI 無印良品官方網站在中國現地開發的再生抓絨系列,從面料,到鈕扣、拉鏈,100%使用再生材料。MUJI 在設計之初就選擇可循環利用的資源,將廢棄的塑料瓶、漁網等收集起來,審視制作工藝,整理壓縮、制作瓶片、清洗紡絲,制成生活所需的商品。100%再生素材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
152、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49該系列為獲得 GRS 溯源認證的 100%再生素材制品。產品的面料,包括縫紉線,來自于廢棄塑料瓶回收、切片轉化成的 PET 材料,最終紡紗成布;豬鼻扣、紐扣則是由廢棄漁網、生產樹脂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料加工而成;拉鏈等細小部件也全部使用回收材料制作,將有限的資源最大化地循環利用起來。秉持著MUJI無印良品一如既往的原則,不使用塑料包裝,將產品本身真實呈現于消費者面前,使用盡可能少的資源為生活增添色彩?;厥?、溯源無修飾、簡化包裝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使用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制作產品,提升了全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不使用塑料包裝減少了產品的包裝成本。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基
153、于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制造的衣服,減少了全社會的廢棄物。對廢舊漁網的再利用,也有利于生態環境的改善。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對各種廢棄物的再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活環境,進而提升生活品質??沙掷m的產品有助于提升人們的綠色低碳意識。綜合效益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0原材料生產優然牧業養牛碳中和55優然牧業在反芻動物消化系統減碳技術、糞污資源化應用技術、低碳牛群育種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和固碳技術上不斷突破,逐步打造零碳牧場,實現養牛碳中和。優然牧業研究建設奶牛碳排放育種數據庫,通過開展奶牛全基因組數據中甲烷等碳排放量相關的重要基因或分子標記挖掘研究,培育低碳核心牛群,并結合性控技術
154、進行快速擴繁,達到育種改良,實現奶牛生產性能快速提升,單產達到 14 噸以上。優然牧業依據南北方氣候特點,自主研發了全混式沼氣厭氧發酵工藝和全自動智能好氧發酵工藝。糞污從收集、混合、固液分離和發酵,都實現自動化控制和處理,系統可以將發酵產生的氣體進行全部回收再利用,可以達到除臭效果,并通過沼氣全量發電,實現低碳減排。固態部分經無害化處理后作為臥床墊料回填臥床,液態部分制成有機肥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肥力,為優質牧草種植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障。優然牧業積極開展作物固碳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推廣,充分利用作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在土壤中腐化產生的外源有機碳,增加土壤本身的有機碳含量,減少了土壤原有碳庫的
155、優然牧業通過體外仿生技術,模擬奶牛消化系統,評估不同生產條件下,不同品質飼料的碳排放量,研究出了低碳且高品質的飼料產品。優然牧業還探索研發了能氮平衡技術、酶工程營養調控技術、氨基酸平衡技術等健康、低碳養殖關鍵技術,通過提高飼料利用率,減少奶牛溫室氣體排放量,實現源頭減碳。優然牧場在新建項目的牛舍棚頂和空地鋪設 BIPV 光伏組件,可解決牧場運營 40%的用電量,還能降低牛舍內夏季溫度 2-3。除了 BIPV 光伏組件,優然牧場還在新建項目應用了沼氣發電技術,僅一座萬頭牧場年產沼氣量約625 萬立方,實現全量發電,年發電量可達 1,150 萬度,能夠解決牧場運營 60%的用電量。另外,優然牧場還
156、引入新技術裝備,逐步淘汰燃油車、燃煤鍋爐,引入電動車、空氣源熱泵等,實現動力電氣化,加速能源結構轉型。低碳牛群育種技術糞污資源化應用技術作物固碳技術反芻動物消化系統減碳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分解。2021 年,優然牧場燕麥種植區已實現全部免耕;夏玉米種植區免耕面積達到 2.8 萬畝。55資料來源:優然牧業官方網站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1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低碳牛群育種技術提升奶牛單產到14 噸以上,增加了牧場的收入。利用新能源發電技術的一座萬頭牧場年沼氣發電量可達 1,150 萬度,按照內蒙古蒙西電網農業用電 0.281 元/千瓦時的價格計算,每年僅沼氣發電可為一座萬
157、頭牧場節省電費至少 32.3 萬元。按一座萬頭牧場光伏發電量 767 萬度計算,每年光伏發電可為一座萬頭牧場節省電費 215.5 萬元。同時,牛舍棚頂鋪設的 BIPV 光伏組件可以降低牛舍內夏季溫度,節省了牛舍降溫所需費用。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優然牧場新建萬頭牧場通過光伏和綜合效益沼氣年發電 1,917 萬度。按 2022 年全國電網平均排放因子 0.5703t CO2/MWh 計算,通過新能源發電,優然牧場相當于減排 10,932 噸二氧化碳。通過作物免耕固碳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機碳含量 15%-20%,也能達到減碳效果。此外,低碳牛群育種技術和反芻動物消化系統減碳技術可以從源頭減
158、少碳排放。糞污資源化應用技術和作物固碳技術可以改善土壤肥力。糞污資源化應用技術還可以除臭,避免了糞污對牧場周圍環境的污染。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優然牧場通過技術升級,為消費者提供了穩定、優質、低碳的牛奶,改善了消費者的生活水平。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2迪卡儂幫助碳排放最多的供應商分析能源成熟度并制定合適的能源效率方案。2021 年,迪卡儂邀請專業第三方在重點供應商進行了能源審核。迪卡儂與服裝生產影響研究所(Apparel Impact Institute)合作,在紡織部門的 10家供應商實施了清潔始于設計(Clean by Design)項目來減少該行業對環境的影響
159、,節約能源 46,314 MWh,CO2 為了減輕迪卡儂產品的生產對環境的影響,迪卡儂在每個生產國家部署了 OPM SD(可持續發展運營經理)代表,負責領導工廠內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其中一些專門負責環境管理,接受了環境審核的培訓。此外,迪卡儂聘請外部專家負責在每次審核期間進行空氣和水質量測試與分析。生產場所的評估基于一個統一的的環境審核評體系,分為優化供應商生產流程,減少供應商能源損失供應商環境審核16,996 噸。迪卡儂邀請 Reset Carbon 評估了鞋類工藝過程中的 7 家供應商和紡織工業過程中的 24 家供應商的能源成熟度,2022 年擴展到其他 106 個包括金屬、塑膠等制程的供應
160、商,并制定提升方案。此外,迪卡儂的一個工程師團隊開展了“可持續紡織加工”項目,幫助 23 家能源消耗最高的供應商優化生產流程和減少能源損失。A、B、C、D 和 E 五個級別:迪卡儂要求供應商最少取得C 級評分。如果他們被評為 D 等級,供應商有 6 個月到 1年的時間采取糾正措施。如果他們收到了與環境污染的直接風險相關的 E,將被要求采取包括立即停產的行動來解決問題。然后,評分會在公司內部公布,來評判是否符合迪卡儂的供應商管理目標。供應鏈減排迪卡儂供應商管理562021 年,迪卡儂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的 86%來自于生產體育用品所需的原材料提取和生產階段。為了在 2050 年之前實現碳中和,迪卡儂
161、必須與供應商合作,減少其在整個價值鏈上的碳足跡。迪卡儂還致力于不斷減少因生產旗下體育產品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公司必須與供應商共同解決資源使用、水、土壤和空氣的工業污染、二氧化碳排放等問題。迪卡儂的氣候目標獲得了“科學碳目標計劃”的認可,其中有兩個目標與范圍 3 和公司供應商的活動有直接相關性:在 2016 年至 2026 年間,將范圍 1、2、3 的碳強度(tCO2e/歐元增加值)降低 53%;與占采購商品和服務排放量 90%的供應商合作,推動他們使用科學碳目標制定的符合全球溫升 1.5 攝氏度情景減排。供應鏈低碳管理目標56資料來源:2021 年迪卡儂可持續發展報告零售和消
162、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3迪卡儂的供應商環境審核關注五大議題:供應商必須建立健全的治理體系來有效管理環境風險。該系統通過定期自我評估和實施糾正行動計劃,評估管理組織、環境政策、持續改進策略以及供應商發現和減輕潛在風險的能力。危廢必須儲存在特定區域,避免受到天氣(雨和太陽)等因素的影響,并且要求存放區域不存在可能泄漏到飲用水的主要來源地下水的風險。2021 年,迪卡儂提高了對化學品的管理要求,將準確跟進供應商進入工廠和產生的危廢的數量。排放的工業廢水必須符合迪卡儂的要求和當地的法規。如果當地標準與迪卡儂的規范之間存在差異,迪卡儂采用更嚴格的規則審核供應商。隨著審核標準的更新,
163、迪卡儂對中水回用的數量的要求更嚴格,還要求供應商對使用數量進行準確的監測。必須降低向大氣中釋放細顆粒、有害氣體(NOx 和 SOx)和其他類型的氣體污染物數量,工廠必須安裝適當的過濾系統。為了明確要求,迪卡儂于 2021 年發布了一份指南,根據使用的能源(煤炭、生物質、成品油和天然氣)量確定了最大可排放標準。必須根據范圍 1 和 2 衡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制定長期戰略,使減排軌跡的科學性,與將全球變暖溫度限制在 1.5的目標保持一致。環境風險治理危廢管理現場工業廢水處理空氣污染能源管理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幫助供應商減少煤炭的使用,建設光伏板,提升能源管理水平,長期而言可以減少用能成本。通過環境審
164、核督促供應商管理環境風險,按法規處理廢水和危險廢棄物,提升了供應鏈穩定性,從長期來看降低了供應鏈成本和企業合規成本。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迪卡儂通過減少供應商對煤炭的使綜合效益用,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減少了碳排放和空氣污染。同時,供應商環境審核,不僅能夠降低空氣污染,還能保護水資源。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迪卡儂通過供應商低碳管理帶動了整個供應鏈綠色低碳轉型,促進了全行業低碳綠色發展。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4生產運營元氣森林零碳數字工廠與凈零碳產品57元氣森林通過全價值鏈 3 大環節 6 大減碳舉措實現工廠零碳運營,推出凈零碳氣泡水。元氣森林自建工廠從設計階段之初就立足
165、綠色低碳進行全局優化。主要的舉措有:以物料路徑最優為前提,減少物料的搬運及相應的能源消耗;系統推廣物料集中供應系統,以管道連續輸送取代傳統斷點搬運,減少存儲搬運及相應包裝材料的浪費;產線及工藝布局持續集約優化,除了降低輸送元氣森林在多個方面采取措施實現工廠的低碳運營,包括應用數字化管理系統,系統提升管理效率;引進自動化設備如自動立體倉和自動投料系統等;設備節能改造,如對吹瓶機節能改造等;建立和完善固廢零填埋體系;廠內自身工藝和綠化清潔的循環使用,并供給市政使用。元氣森林基于 LCA 方法學,對元氣森林四川都江堰碳中和工廠生產的白桃味氣泡水進行了從原料獲取及運輸、生產加工、到分銷及尾端處理的全生
166、命周期碳足跡分析,并通過注銷等量減排量完成中和。同時,每一瓶元氣森林出品的時尚飲品都將擁有“零碳綠碼”,消費者只需掃“零碳綠碼”,就可以看到自己這瓶飲料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從經濟效益來看,數字化管理系統的使用,提升了管理效率;自動化設備的引用,減少生產過程大量包材的使用和浪費;清洗化學藥劑的持續優化降耗直接大幅度降低了化學藥劑的使用。從環境效益來看,元氣森林工廠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預計每年將產生 4,074 萬度綠色電力、減少約 23,790 噸 CO2 排放。此外,每瓶元氣森林碳中和氣泡水,都抵消了 379g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元氣森林對工廠全局進行綠色優化,節省了能源、物料和水資源。元氣
167、森林至今已完成34個節能降耗項目,電單耗較同期降低 25%,水單耗較同期降低 10%;固廢零填埋體系將固廢源頭產生量降低約 30%。從社會效益來看,元氣森林打造了國內首款零碳氣泡水,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豐富的產品選擇。這對引導公眾綠色低碳消費有著積極作用,并推動了氣泡水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向前邁步。低碳工廠建設工廠低碳綠色運營零碳氣泡水綜合效益系統和工藝管路長度,降低相應的能耗及管損;引用節能低碳技術(如 IE3 節能電機標配化使用、LED 照明及光伏風車路燈、熱能回收系統、水循環利用系統等);清潔能源最大化,所有工廠設計應用光伏發電,從源頭上實現減碳。57資料來源:元氣黑板報:元氣森林首款“零碳”氣
168、泡水正式發布,與遠景科技集團達成全面戰略合作,2022 年 8 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5物流耐克零碳智慧物流園58耐克在太倉建立了中國首個“風光一體化”零碳智慧物流園,實現了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倉儲系統高度智能化。耐克在物流園中建設了兩臺風電機組,發電量已經遠超物流園 24 小時不間歇運轉所需。其他富余電力基于配電網的就地消納原則,通過余電上網模式,全部接入電網。此外,園區內屋頂鋪設了光伏;在土壤深 90 米處,園區還安裝了地源熱泵系統,為辦公樓冬季加熱夏季降溫;園區對餐廚廢棄物也進行沼氣發電。分布式發電,多能互補58資料來源:1.呂亞寧:耐克工廠,
169、豎起兩座大風車,2023年3月。2.中國能源報:國內首個“風光一體化”零碳智慧物流園啟用,2023年3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6園區中的全自動化無人倉,可容納 700-1,200 萬件貨品,是亞洲單體存儲量最大的全自動無人立體倉庫。無人倉存儲同樣的貨,只需要傳統倉儲物流園區面積的 1/5。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分布式發電、地源熱泵系統、沼氣發電為耐克節省了用電用能成本。智能物聯操作系統提高了能源管理效率和資產運營效率,也為綜合降本提供了數據支持。無人立體倉提高了貨物存儲、分揀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成本,避免了貨物損壞。電動重卡節約了燃油成本。物流中心未來將在實現 10
170、0%可再生能源覆蓋的基礎上,通過碳管理系統讓未完全消納的綠電環境權益進入電網循環,并覆蓋耐克辦公空間或零售門店的碳排放。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耐克零碳智慧物流園區實現 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2 臺單機容量 3MW 的風力發電機組,耐克物流園區的能源供應種類紛繁復雜,終端用電負荷水平也處于高位。耐克在園區內應用智能物聯操作系統,對園區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用電數據,風電、光伏發電數據、及充電樁使用情況進行“源網充荷”全面監測,并建立物流園區的用能畫像。為降低交通運輸環節的碳排,耐克將傳統柴油車逐步替換為電動重卡,借助園區內的充電樁,充好由風能和太陽能產生的綠電后,再往返于港口之間。無人立體倉
171、庫綜合效益智能物聯操作系統低碳運輸提供約達 1,400 萬 kWh 的年發電量,每年減少約 8,000 噸二氧化碳排放。園區內屋頂鋪設了 3.47MW 的光伏,一年可產生 300 萬度綠電。地源熱泵系統減少了空調的使用,避免了氟利昂的排放。以電動重卡替代傳統柴油車,減少了空氣污染。無人立體倉節約了土地資源。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使用無人立體倉避免了人員安全風險。電動重卡噪聲更低,可以減少城市交通噪聲污染,改善居民生活環境。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7可持續消費歐萊雅59歐萊雅中國秉承環保理念,持續致力于打造環境友好型門店,通過生態設計、資源回收等方式踐行可持續發展。目前
172、在中國,歐萊雅一共有包含上海南京東路巴黎歐萊雅旗艦店、上海新天地 YSL、北京王府井 APM 蘭蔻在內的 26家門店獲得 LEED 認證,包括 17 家金級與 9 家銀級。2018 年起,歐萊雅開始在中國推動零售門店的生態設計。歐萊雅針對線下店鋪使用的推廣品、印刷品等物料要求采用 FSC 認證的紙張,保證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并要求所有同時,歐萊雅也鼓勵在門店中使用單材料 POS,對于臨時 POS 爭取 100%使用紙板。在打印、運輸等環節中選擇可持續、可回收的方式或材料。目前,采用生態設計的陳列物料占比 100%。綠色門店零售店的設計都要尊重集團設立的生態設計黃金原則。目前,歐萊雅旗下修麗可擁有
173、 44 家的可持續設計門店,占比為 100%。專業美發部共有 3 家可持續設計旗艦沙龍門店,占比為 100%;同時,歐萊雅 PRO 全球旗艦沙龍是全球首家榮獲 LEED GOLD(能源與環境先鋒金級認證綠色 建筑)的沙龍。在大眾化妝品部負責的門店中,巴黎歐萊雅有 1 家可持續設計門店,陳列柜臺(POS)和品牌旗艦店(FSS)生態設計占比達 100%。歐萊雅的店鋪柜臺設計遵循生態設計原則,其中包含:紙或卡板等材料使用 FSC 認證產品;至少 30%的柜臺材料(按重量計算)由含有一定比例的循環再生材料或可再生材料制成;柜臺材料的生產過程減少對資源的消耗(體積和重量),同時保持整體性能;關于電子設備
174、使用,針對臨時柜臺材料,禁止使用電池、電器設備和磁性材料;針對永久柜臺材料,只使用低能耗設備和 LED 燈;單個柜臺材料最多可使用三種不同材質,或確保不同材料之間可被分離,從而能更好地被回收。59資料來源:歐萊雅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 2022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8為了實現集團未來美妝愿景中“公開透明”,在產品低碳綠色領域建立更公開、更透明的消費者溝通機制,歐萊雅提出了通過提升信息透明度,并允許每個人作出知情選擇這一新倡議來增強對消費者的回應。2019 年 3 月,歐萊雅集團推出產品顏究(Inside Our Product)網站,用于回答公眾關于集團產品成分使用的
175、具體問題。平臺展示了超過 1,000 種成分,現已在 45 個國家以 8 種語言提供。歐萊雅中國不僅重視自身業務的低碳轉型,同時也一直致力于可持續消費及生活方式倡導。歐萊雅通過與上海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共同設立“歐萊雅低碳健康專項基金”,并開展相關項目,帶動社會各界實現可持續價值共創。歐信息透明、全價值鏈可追溯可持續消費倡導這些以科學為基礎的內容逐漸被添加到了集團主要品牌的網站上。在中國,該網站于 2020 年正式上線。在該平臺上,中國消費者能自主查詢到各類美妝產品成分。無論是歐萊雅旗下品牌的消費者,還是其他美妝品牌的消費者,都能便捷地瀏覽、使用該網站。萊雅中國也利用自身品牌影響力,攜手公益組
176、織、媒體和消費者,以多樣化傳播與實體活動讓更多的人理解并建立生態保護意識,讓生態保護理念落實于日常生活,讓更多人了解并參與推動可持續消費。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59“美好星球,明天見”年度綠色消費倡導計劃:在集團全新的“歐萊雅,為明天”項目和新目標引導下,2020 年,歐萊雅中國開啟了“美好星球,明天見”年度綠色消費倡導計劃。通過聯合更多的品牌和行業力量進行綠色消費引領,開展線上和線下的聯合發聲與活動,帶動更多的消費者進行綠色、可持續消費。歐萊雅聯合阿里巴巴旗下聚劃算平臺,將美妝行業首個“集團歡聚日”打造成平臺第一個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消費者禮遇“集團歡聚日”,以鼓
177、勵更明智、更負責的綠色消費方式。同年 7 月,一場“關于明天”的綠色消費互動展在上海 K11 Chi 美術館向公眾開放,通過藝術互動的形式讓公眾對環保與可持續發展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在社交媒體,歐萊雅中國攜手 38 位品牌代言人發出”美好星球,明天見“倡議,以歐萊雅集團旗下品牌產品為工具,取大自然最美色彩及品牌高光行動為靈感仿妝,發起#為地球上妝#活動,呼吁保護地球,共同科普可持續發展議題。讓可持續消費行為發生空瓶回收計劃:歐萊雅中國重視資源節約,充分利用線下門店的消費場景,建立產品包裝回收閉環,推動消費者資源保護意識的建立和習慣的養成。2018 年起,歐萊雅中國攜手泰瑞環保,在中國 400
178、多家品牌門店啟動空瓶回收項目,讓消費者能夠做出更可持續的美妝消費選擇。歐萊雅集團旗下 11 個品牌,530 家線下門店與柜臺都是消費者空瓶回收活動的參與者。截至 2022 年 3 月,集團回收的空瓶總量超過 190 噸,回收的空瓶也承諾100%被重新利用。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60可持續產品營銷綜合效益參與阿里巴巴“減碳友好行動”,倡導可持續消費:為了吸引消費者,歐萊雅作為 19 個領先消費品牌之一參與了阿里巴巴“減碳友好行動”。該項目使用了一個游戲化的平臺,集合了電商中的碳核算和獎勵系統,目標是幫助消費者識別“低碳友好”產品,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并告知消費者每購買
179、一件產品實際節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隨著時間的積累,每個消費者可將積累的“碳點”用于解鎖數字徽章和折扣。這種與阿里巴巴的游戲化合作將持續推動消費者價值鏈旅程中的數字化,同時也培養用戶在每次與應用程序交互時激發新的行為變化和環保行動。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綠色門店可有效節約用能用水成本。產品信息全價值鏈可追溯減少了與消費者的信息溝通成本。同時,綠色消費倡導和碳積分等可持續產品營銷有助于提升產品銷量。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綠色門店可有效減少碳排放,同時推動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有助于減少全社會的總碳排放量。使用 FSC 認證的紙制品減少了森林破壞,因而可以保護瀕危物種以及生態環境。柜臺遵循生態設計原則可以
180、減少木材、柜臺材料等資源浪費。經過 LEED 認證的門店,可以有效節約水資源并減少廢棄物??掌炕厥沼媱澮诧@著減少了包裝廢棄物。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歐萊雅與商務部、中華環?;饡献靼l布國內首個日化行業推動可持續消費行動指南,推動了日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歐萊雅舉辦的可持續消費倡導和營銷活動,促進了消費者生態保護意識、綠色低碳意識的提升,有助于推動全社會消費綠色升級。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61產品末端處理沃爾瑪中國余量食物捐贈項目60沃爾瑪中國余量食物捐贈項目將沃爾瑪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的經檢查且無食品安全問題的臨期及非臨期食物捐給有食物需求的人群。沃爾瑪中國可持續發展
181、團隊協調大賣場和山姆會員商店兩個業態的營運團隊及多個職能部門與公益機構綠洲合作,建立全國性“余量食物”定期捐贈網絡及分級管理機制,形成了一種全新的“捐贈企業社會公益機構受益人”的“余量食物捐贈大循環”。60資料來源:沃爾瑪中國余量食物捐贈項目階段性報告,2022 年 11 月。零售和消費品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行業優秀實踐案例62設立食品安全三重檢查和監管機制項目風險管理的首要任務是保證“余量食物”的食品安全,為此,在食品安全監管層面,沃爾瑪設置了“三道防線”,任何一個環節如有余量食物未通過食品安全檢查,則需進行報損后進入末端處置環節,不能捐贈。沃爾瑪門店整理捐贈食物時,門店工作人員第一次檢查
182、食物是否符合捐贈范圍和食品安全要求;綠洲的授權分發機構到門店領取食物時,提貨志愿者第二次檢查食物是否存在質量與食品安全問題;綠洲授權機構向受益人分發捐贈食物時,志愿者第三次檢查食物是否存在質量與食品安全問題。防線一防線二防線三綜合效益從經濟效益方面來看,“余量食物捐贈”通過從供給側解決食物資源浪費的問題,減少了社會資源的冗余;從需求側來看,“余量食物捐贈”解決受益群體的短期食物需求,從而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從環境效益方面來看,沃爾瑪中國余量食物捐贈項目捐贈的“余量食物”減少銷毀食物產生的碳排放超過 6,200 噸61,減排效益顯著?!坝嗔渴澄锞栀洝辈粌H減碳效益顯著,還在末端減少了食物垃圾的產生
183、,并有效保護水資源、減少食物垃圾腐敗變質、招致蚊蟲傳播疾病的可能性,保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從社會效益方面來看,截至 2023 年 8 月,該項目已覆蓋近100家門店,建立了44個授權分發點,惠及約53萬人次62。數字化項目管理機制項目專門開發了一款微信小程序,由綠洲統一管理和運營,用以追蹤捐贈的“余量食物”流向和時間節點。小程序功能包括捐贈門店、授權分發機構、志愿者的賬戶注冊綁定、門店與分發機構關聯匹配、捐贈信息提交、物資領取確認、物資分發材料提交、后臺管理等。61沃爾瑪中國:沃爾瑪聯合 CCFA 發起“減少食物浪費聯合行動”,2023 年 8 月。62沃爾瑪中國:沃爾瑪聯合 CCFA 發起“減少食物浪費聯合行動”,2023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