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匯豐智庫:2023年二季度東南亞經貿簡報(3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大匯豐智庫:2023年二季度東南亞經貿簡報(32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摘要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的宏觀經濟整體表現較上季度有所放緩。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經濟增長最為強勁,越南和馬來西亞受到外需收縮影響較大,泰國和新加坡經濟增長疲弱。從基本面角度,菲律賓、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制造業,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零售需求增長表現好,另外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貨幣比較堅挺。提示注意以下風險因素: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制造業,菲律賓的消費,馬來西亞和越南的匯率風險。東南亞六國貿易兩位數負增長,進口下降幅度更大,貿易順差有所上升。新加坡出口和進口兩位數負增長,而且可能繼續下滑。馬來西亞僅飲料和煙草、礦物燃料進出口正增長。泰國進出口小幅下滑,僅電器和汽車出口正增長。印度尼西亞出口下滑超過
2、進口,機器和運輸設備正增長。越南進口下滑程度顯著高于出口,貿易順差猛增。菲律賓進口下滑幅度大于出口,電子產品出口持續下滑。中國和新加坡、越南之間的貿易聯系正在變得更為緊密。中國與東南亞的機電產品貿易份額繼續提升,同時燃料和鋼鐵進口猛增。中國在機電設備及零件、賤金屬及制品、化工產品、橡膠及其制品等類別與東南亞行業內貿易非?;钴S,紡織原料及制品、雜項制品、車輛及運輸設備、石料及其制品(包括陶瓷玻璃等),中國的比較優勢最突出。浙江、廣西與東南亞貿易增長表現突出,廣東、云南與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的貿易具備較好的增長潛力。今年中國-東盟自貿區 3.0 版已經完成了三輪談判,全面提升區域一體化建設速度。中
3、國與印度尼西亞的發展規劃高度契合,高層互動頻繁,高度互補的雙邊貿易,將推動雙方在投資和共建產業園區方面開展更高水平的經貿合作。_北大匯豐智庫國際組(撰稿人:蔡榮。感謝史蛟老師的修改建議)成稿時間:2023 年 9 月 27 日|總第 77 期|2023-2024 學年第 3 期聯系人:程云(0755-26032270,)12022 年東盟 10 國人口合計 6.79 億占全球 8.5%,GDP 總和 3.62 萬億美元占全球 3.6%,出口規??偤?1.96 萬億美元占全球 7.8%,東盟i已經穩居全球第五大經濟體。東盟是全球積極升級自由貿易協定和吸收外資的最活躍區域之一,而且近年來經濟增速也
4、保持在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之上,可以說是全球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2022 年東南亞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和菲律賓)的人口占東盟的 88%,GDP 占東盟 97%。本報告通過分析東南亞六國的宏觀經濟和貿易發展情況,以及中國與東南亞六國之間貿易的新變化,探討東南亞六國在貿易、投資和產業合作的機會和風險,為政府部門及企業在東南亞地區經貿決策提供參考。一、東南亞宏觀經濟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的宏觀經濟整體表現較上季度有所放緩。制造業景氣度有所下滑,消費增速也下滑,通脹水平回落,利率和匯率則反映了各國的經濟基本面與國際經濟大環境的相對涼熱。表 1:2023 年第二季度東
5、南亞六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表 1: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宏觀經濟主要指標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GDP 增速0.5%2.9%1.8%5.2%4.1%4.3%PMI49.7047.7053.2052.5046.2050.90工業生產增速-4.8%-2.2%-5.2%-1.3%2.8%3.9%消費增速1.5%1.4%1.8%7.8%8.0%-0.1%CPI5.1%2.8%1.2%4.0%2.4%6.1%PPI-7.3%-4.1%-5.0%4.3%-1.5%+1.0%利率變化-0.1%-0.2%+0.3%-0.0%-1.7%+0.0%匯率變化+1.7%-2.0%-0.1%+4.3
6、%-0.9%-0.1%數據來源:WIND,CEIC,北大匯豐智庫注:紅色粗體表示該項指標在東南亞六國中表現居前,綠色粗體表示該項指標在東南亞六國中表現墊底或有風險。匯率變化,正數代表升值,負數代表貶值。分國別而言,印度尼西亞經濟增長表現最好,制造業景氣程度上升,消費增長強勁,而且信息和通信設備、文化娛樂用品及其他家用設備還有可觀的復蘇空間,通脹水平逐步回落,匯率升值。菲律賓位居第二,制造業景氣程度上升,工業生產也領跑東南亞,消費表現墊底,通脹水平較高逐月逐步回落,央行小幅加息同時匯率平穩。2越南的 GDP 增長在區域內排名第三,制造業景氣度持續收縮,消費表現強勁,央行大幅降息同時匯率貶值,顯示
7、越南受外需收縮影響較為嚴重。馬來西亞的 GDP 增長在區域內排名第四,制造業景氣度也持續收縮,消費小幅增長,利率基本穩定同時匯率貶值,馬來西亞的外需也面臨一定的壓力。泰國排名第五,泰國制造業最新的數據中已降至榮枯線(50)附近,工業生產下滑,消費小幅增長,有通縮的風險,且央行在加息的同時還面臨貨幣貶值壓力,宏觀經濟面臨的各方面困難相對較多。新加坡的 GDP 增長墊底,工業生產下滑,消費小幅增長,但得益于其金融中心的優勢,利率基本穩定同時匯率升值。1.GDP 增長:上半年增速放緩,印尼菲越增速較高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中五國的經濟增長速度相比 2022 年第四季度和2023 年第一季度
8、環比繼續放緩(圖 1)。GDP 增長表現最好的印度尼西亞 GDP 增速為 5.2%,菲律賓和越南表現也較好,增速超過 4%,而馬來西亞的增速在 3%左右,泰國增速 1.9%,新加坡表現墊底僅為 0.4%。圖 1:圖 1:2022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季度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季度 GDP 增速增速數據來源:WIND,CEIC,北大匯豐智庫東南亞六國的經濟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2023 年幾個比較主要的國際宏觀影響因素包括:較高的通貨膨脹,較高的利率水平,疫情期間債務壓力3的累積,以及俄烏沖突等等。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23 年 7 月最新的報告,預測
9、 2022 年東南亞五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經濟增長速度 5.5%,高于全球的 3.5%;同時預測 2023 年東南亞五國的經濟增速為 4.6%,全球經濟增速為 3.0%。圖 2:圖 2:2019-2023 年東南亞六國的季度年東南亞六國的季度 GDP(不變價)(不變價)數據來源:Wind,CEIC,北大匯豐智庫計價貨幣/基期依次為:百萬新加坡元/2015 年,百萬馬來西亞林吉特/2010 年,十億印尼盧比/2010 年,百萬泰銖/2002 年,十億越南盾/2010 年,百萬菲律賓比索/2018 年。2023 年第二季度,除泰國之外東南亞各國 GDP 均已恢復至高于疫
10、情前水平(2019 年)(圖 2)。以疫后經濟復蘇的數據而言,越南的表現最為突出,2023 年第二季度GDP比2019年第二季度高出20.1%,印度尼西亞2023年第二季度的GDP比 2019 年第一季度高出 12.4%,新加坡、馬來西亞、均比 2019 年第二季度高出8%,而泰國 2023 年第二季度的 GDP 比 2019 年第二季度低 1.4%。42.制造業 PMI:菲泰印尼保持擴張 越南和馬來持續下行2023 年上半年,東南亞六國的制造業 PMI 表現出明顯分化的情況,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制造業 PMI 保持平穩向好,新加坡制造業 PMI 基本平穩,但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制造業 PMI
11、 則已在超過半年的時間里處于 50 以下的水平,特別是越南的 PMI 指標在 5 月一度降到 45.3(圖 3)。圖 3:圖 3:2022 年年 1 月-月-2023 年年 6 月東南亞六國制造業月東南亞六國制造業 PMI數據來源:WIND,北大匯豐智庫圖 4:圖 4:2022 年年 1 月-月-2023 年年 6 月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制造業月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制造業 PMI數據來源:WIND,北大匯豐智庫5自 2022 年第四季度開始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制造業 PMI 明顯走弱,與同期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業 PMI 震蕩趨弱的走勢有一定的同步性。2023 年上半年,全球主要的經濟體當中,印度和俄羅斯的
12、制造業 PMI 穩中有升,日本 PMI 在第二季度反彈至 50 左右,中國 PMI 在第一季度恢復至 50 以上但第二季度又下滑至 50 以下,歐元區、美國、英國和韓國的 PMI 均在 50 以下且持續下滑(圖 4)。2023 年下半年,歐元區和美國的制造業下行壓力加大,顯示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在繼續累積。圖5的工業生產指數可以明顯反映出2023年東南亞各國工業生產的增長表現:1)菲律賓的工業增速最為突出,2)馬來西亞工業小幅正增長,3)印度尼西亞的工業生產與 2022 年同期基本持平,3)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工業生產,比 2022年同期負增長。新加坡下滑幅度最大,橡塑制品、化學產品、電器設備是
13、下滑最為嚴重的三個主要行業。圖 5:圖 5:2022 年年 7 月月-2023 年年 6 月東南亞六國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月東南亞六國工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速數據來源:WIND,北大匯豐智庫?;诜謩e為:新加坡 2019 年=100,馬來西亞 2015 年=100,泰國 2011 年=100,印度尼西亞 2010年=100,越南 2019 年=100,菲律賓 2000 年=100。3.消費:馬來越南增速領跑,印尼耐用品消費恢復緩慢2023 年上半年,東南亞各國的消費表現也有明顯分化,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的消費表現疲軟,而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零售增長強勁。新加坡和泰國的消費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速
14、為 2.5%和 3.1%,第二季度僅為 1.6%6和 1.7%。印度尼西亞的消費第一季度同比增速為 1.6%,第二季度僅為 1.4%,且第二季度的零售消費比2019年同期還低3%。菲律賓第一季度消費同比增速為7.2%,第二季度僅為-0.1%,而且第二季度的零售消費比 2019 年同期僅高 2%(圖 6)。圖 6:圖 6:2019 年年 1 月月-2023 年年 6 月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零售銷售指數月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零售銷售指數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基期:新加坡 2017 年=100,泰國 2002 年=100,印度尼西亞 2010 年=100,菲律賓 2
15、018 年=100圖 7:圖 7:2019 年年 1 月-月-2023 年 6 月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零售銷售額年 6 月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零售銷售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注:馬來西亞貨幣單位:百萬馬來西亞林吉特,越南貨幣單位:十億越南盾7以銷售額數據分析,馬來西亞消費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速為 19.5%,第二季度降至 7.8%,越南消費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速為 10.8%,第二季度為 8.0%,另外相比疫情前,馬來西亞 2023 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比 2019 年第二季度高 35%,越南 2023年第二季度的銷售額比 2019 年第二季度高出 30%(圖 7)。2020年第二至四季度,印度尼西亞
16、零售因疫情沖擊下降了16-17%左右。到2023年上半年,僅有食品飲料和煙草,汽車燃料的實際銷售恢復至超過 2019 年上半年水平,比 2019 年上半年分別高出 22%和 11%,而消費受沖擊最嚴重且恢復最慢的商品類別是其他商品、信息和通信設備、文化娛樂用品及其他家用設備,比 2019年上半年水平分別低 62.2%、60.1%、52.4%和 47.2%。圖 8:圖 8:2019 年年 1 月-月-2023 年 6 月印度尼西亞實際零售銷售指數(2010 年=100)年 6 月印度尼西亞實際零售銷售指數(2010 年=100)數據來源:WIND,北大匯豐智庫4.價格:通脹風險明顯緩解 PPI
17、持續下滑有衰退風險2023 年以來,東南亞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集體下滑,從 1、2 月的高點不斷下落,菲律賓、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 CPI 高于 3%,仍然有一定的通貨膨脹壓力(圖 9),越南和馬來西亞的 CPI 已經處于 2%附近(溫和通貨膨脹),而泰國的 CPI 快速掉至 0 附近,顯示有通貨緊縮的風險。東南亞六國的生產價格指數(PPI)自 2022 年下半年不斷下降,進入 2023 年以來 PPI 走勢也出現了分化:印度尼西亞的 PPI 為正,逐月走低;菲律賓 PPI 逐月8走低已接近 0;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的 PPI 已經連續四至五個月為負,反映出需求不足,經濟有衰退
18、的風險(圖 10)。圖 9:圖 9:2022 年年 1 月-月-2023 年 6 月東南亞六國消費價格指數(年 6 月東南亞六國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10:圖 10:2022-2023 年 6 月東南亞六國年 6 月東南亞六國 PPI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注:越南使用的是季度工業 PPI 指數5.利率和匯率:菲泰加息越南降息 新加坡和印尼匯率堅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 2022 年累計加息達到 425 個基點,因而 2022 年第四季9度,東南亞六國的利率也伴隨升至新高(圖 11)。2023 年以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對于通貨膨脹的風險擔憂繼續加息
19、,但東南亞六國的經濟增長表現有所分化,而且各國通貨膨脹的走勢也出現明顯分化,各國的利率政策開始有更多的著眼于國內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圖 11:圖 11:2022-2023 年 6 月東南亞六國三月期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單位:年 6 月東南亞六國三月期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菲律賓的通脹壓力較大,而且經濟增長表現領跑,上半年同業拆借利率還提高了 138 個基點。泰國因為利率水平較低,上半年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也提高了 55個基點。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利率在 2023 年上半年基本持平微降。越南今年上半年 GDP 增長率為 3.72%,遠低于此前定下的至少
20、6.2%目標,越南央行在 2023 年上半年已經陸續四次下調政策利率,相應的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降低了 434 個基點,利率也快速降至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國際清算銀行提供的實際匯率指數顯示(圖 12),2023 年以來,東南亞各國中印度尼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的匯率表現最好,相比 2022 年有分別升值 6%、3%和 2%,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的匯率均有小幅貶值,馬來西亞匯率最為疲軟。2023年第二季度,馬來西亞林吉特當季貶值幅度為 2.0%,越南盾當季貶值 0.9%,泰國和菲律賓的匯率和第一季度基本持平,新加坡元當季升值 1.7%,印度尼西亞盧比當季升值 4.3%。10圖 12:圖 12:202
21、2 年年 1 月-月-2023 年 6 月東南亞六國實際匯率指數年 6 月東南亞六國實際匯率指數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注:基期: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2020 年=100,越南 2019 年=100二、東南亞對外貿易1.總體表現:上半年進出口負增長,貿易順差擴大2022 年下半年以來,東南亞各國的貿易增速明顯下滑,尤其是 2023 年以來,出口和進口增速均轉為負數(圖 13)。相比中國、歐盟和美國,東南亞六國的出口下滑最為嚴重,進口的下滑程度僅好于歐盟。最主要的原因是上半年全球主要經濟體貿易增長均疲弱,歐盟進口下降 11.2%,美國的進口下降 6.2%,中國的
22、進口也下降 6.6%,東南亞的出口需求也相應下降,同時東南亞的經濟增速也有所放緩,因而進口需求也有所下降。2023 年上半年,東南亞六國出口下降 8.6%,進口下降 10.5%,貿易順差同比增長 35.9%(由 2022 年上半年的 381.4 億美元提高至 518.4 億美元),其中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新加坡出口同比下降 10.0%,進口下降幅度最大的越南進口同比下降16.7%。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出口下降 12.8%,進口下降 14.4%,貿易下滑程度加劇。東南亞六國當中貿易規模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五的新加坡、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都出現了三個月以上的出口/進口同比兩位數負增長的情況,排名第三的馬來
23、西亞和第五、第六的泰國、菲律賓有單月出口/進口同比兩位數負增長。(圖 14)11圖 13:圖 13: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中國、歐盟、和美國出口/進口增速 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中國、歐盟、和美國出口/進口增速 單位:%數據來源:WIND,北大匯豐智庫圖 14:圖 14:2022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東南亞六國月度出口和進口增速單位:年 1 月-2023 年 6 月東南亞六國月度出口和進口增速單位:%數據來源:WIND,北大匯豐智庫從貿易平衡的角度而言,新加坡和越南的順差擴大,菲律賓逆差縮小,而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順差縮小,泰國
24、逆差顯著擴大。2023 年上半年新加坡的貿易順差同比增長 30.8%,表現最好;越南 2023 年上半年貿易順差 128.9 億美元,比2022 年上半年 18.3 億美元的貿易逆差有顯著的改善;除新加坡和越南之外,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貿易順差明顯下降(分別下降 20.1%和 8.1%),菲律賓貿易逆差同比縮小 6.5%,泰國的貿易逆差同比擴大 42.7%。(圖 15)12圖 15:圖 15:2022 年 1 月-2023 年 6 月東南亞貿易差額單位:億美元年 1 月-2023 年 6 月東南亞貿易差額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WIND,北大匯豐智庫。2.2023 年上半年貿易新動向1)新加坡
25、:出口和進口兩位數負增長,可能繼續下滑2023 年上半年,新加坡出口額同比下滑 10.0%,進口額同比下滑 13.4%,貿易順差同比增長 30.8%(以美元計價)。圖 16 所示,再出口:油出口同比增長 23.7%,是唯一正增長的子項,顯示新加坡的石油煉化行業保持了很好的產業景氣度。而境內出口:非石油和再出口:非石油分別下滑 14.8%和 10.3%,新加坡的制造業及相關貿易服務行業的增長比較疲弱,與 2022 年下半年相比負增長的情況更為嚴峻。按照 SITC2 位編碼分類,2023 年上半年新加坡 10 大類貿易商品當中,僅有飲料和煙草一類商品出口同比增速為正(+17.6%),進口同比增速也
26、為正(+25.1%),其余九類商品出口和進口均負增長。機器和運輸設備、礦物燃料、化工產品及雜項制品在新加坡的總出口以及總進口中占比均在 90%左右,2023 年上半年主要類別出口增速分別為-14.9%、-11.9%、-9.7%和-2.6%,進口增速分別為-14.5%、-22.8%、-17.6%和-8.7%(圖 17 展示的是各季度的分商品類別的增速)。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自由貿易港,新加坡的貿易自2022 年第四季度開始顯示出增長疲弱的跡象,2023 年以來全面負增長,而且增速仍然有繼續下滑的可能。13圖 16:圖 16: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新加坡油和非石油出口季度同比增速
27、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新加坡油和非石油出口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17:圖 17: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新加坡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新加坡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2)馬來西亞:僅飲料和煙草、礦物燃料進出口正增長2023 年上半年,馬來西亞出口額同比下滑 8.8%,進口額同比下滑 8.9%,貿易順差同比下滑 8.1%(以美元計價)。各主要商品類別的出口/進口增速均呈現快速下滑,且大部分商品的出口/進口增速均為負。2023 年上半年,馬
28、來西亞 10 大類貿易商品當中,飲料和煙草、礦物燃料兩類商品出口同比增速為正(分別為 22.5%、148.4%),機器和運輸設備同比+0.7%,飲料和煙草、礦物燃料進口同比增速也為正(分別為 5.8%、12.2%),其他大類商品出口和進口均負增長。圖 18:圖 18:2022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馬來西亞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馬來西亞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馬來西亞的出口貿易中,最主要的四類商品是:機器和運輸設備、礦物燃料、雜項制品和工業制成品,它們合計占 2022 年馬來西亞總貿易額的 82
29、%。進口貿易中最主要的四類商品是:機器和運輸設備、礦物燃料、化工產品和工業制成品,它們合計占 2022 年馬來西亞總貿易額的 85%。圖 18 的分季度數據顯示,主要的商品類別當中,馬來西亞出口表現最好的是礦物燃料(Q1+42.8%,Q2-14.3%)、機器和運輸設備(Q1+3.1%,Q2-1.5%),出口下降最嚴重的商品類別是雜項制品和工業制成品。進口增長最顯著的商品類別是礦物燃料(Q1+43.7%,Q2-6.9%),進口下降最嚴重的商品類別是化工產品和工業制成品。3)泰國:進出口小幅下滑 僅電器和汽車出口正增長2023 年上半年,泰國出口額同比下滑 5.3%,進口額同比下滑 3.9%,貿易
30、逆差同比增長 42.7%(以美元計價),在東南亞六國中貿易下滑幅度最小,表現最好。泰國出口的主要商品類別在 2023 年上半年同比增速均為負,礦物產品和燃料同比下降 17.8%,降幅最大;進口的主要商品類別當中,僅有運輸工具及配件同比正增長 27.9%,消費品同比+0.2%,其余類別進口也是負增長(圖 19)。15圖 19:圖 19: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泰國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泰國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20:圖 20: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泰國主要出口制
31、成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泰國主要出口制成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泰國出口商品當中 90%是制成品。2022 年泰國主要出口的制成品包括:汽車(出口占比 14.4%)、電子設備(出口占比 11.9%)、電器(出口占比 9.2%)、化工產品(出口占比 8.5%)和機械和設備(出口占比 8.3%),五類商品合計占泰國出口的 52.3%。分類別而言,泰國電器和汽車出口的表現比較突出也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在 2023 年上半年的出口增速分別為 9.5%和 5.4%,而化工產品、電子設備、16機械和設備的出口 2023 年上半年增速均比 2022
32、年同期明顯下滑,分別從 21.5%、19.3%和 17.2%降至-19.0%、-4.9%和 1.1%(圖 20)。4)印度尼西亞:出口下滑超過進口 機器和運輸設備正增長2023 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亞出口額同比下滑 8.8%,進口額同比下滑 6.4%,貿易順差同比下降 20.1%(以美元計價)。按照 SITC2 位編碼分類,2023 年上半年印度尼西亞 10 大類貿易商品當中,出口的飲料和煙草、機器和運輸設備兩類商品同比增速為正(+10.0%和 4.1%),進口的機器和運輸設備、雜項制品兩類商品同比增速為正(+6.7%和 1.9%),其余大類商品出口和進口均為負增長。圖 21:圖 21:2022
33、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印尼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印尼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21 的分季度數據顯示,主要的商品類別當中,印度尼西亞出口增速為正的是機器和運輸設備(Q1+13.0%,Q2-4.4%),出口下降最嚴重的商品類別是化工產品和工業制成品。進口增速為正的商品類別是機器和運輸設備(Q1+23.6%,Q2+6.7%),進口下降最嚴重的商品類別是化工產品和礦物燃料。5)越南:進口下滑程度高于出口 貿易順差猛增2023 年上半年,越南出口額同比下滑 8.8%,進口額同比下滑 16.7%,實
34、現衰退式貿易順差 128.9 億美元。作為東南亞地區開放程度僅次于新加坡的外向型經濟體,在全球需求持續疲弱的背景下,越南的進出口貿易自 2022 年第四季度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23 年 1 月,越南出口增速掉至-26.0%,進口增速掉至-24.2%,單月貿易順差同比-58.4%,出口/進口受沖擊的程度超過 2020 年 5 月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貿易增速的快速下降也是導致越南經濟在 2023 年上半年表現與政府目標差距較大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17(圖 22)圖 22:圖 22: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越南出口/進口月度同比增速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越南出口/進口月
35、度同比增速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單位:單位:%圖 23:圖 23: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越南主要出口商品類別季度同比增速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越南主要出口商品類別季度同比增速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單位:%2022 年越南主要出口的產品包括:電話、手機及零件(出口占比 16.0%),計算機、電子產品及零配件(出口占比 15.0%),機器/設備/工具和儀器(出口占比12.4%),紡織品和服裝(出口占比 10.0%)和鞋類(出口占比 6.4%),五類商品合計占越南出口的 59.7%。2023 年上半年越南主要商品的出口額均呈現顯著的同比18下降,包括
36、計算機、電子產品及零配件(255.5 億美元,同比下降 8.1%),電話、手機及零件(242.3 億美元,同比下降 18.1%),機器/設備/工具和儀器(196.8 億美元,同比下降 8.4%),紡織品和服裝(156.9 億美元,同比下降 15.6%),鞋類(98.1億美元,同比下降 16.9%)等等(圖 23)。2022 年越南的出口貿易中,對外投資部門貢獻了 73.7%,進口貿易中對外投資部門貢獻了 65.0%。圖 24 給出了各季度越南對外貿易分部門的增速比較。2023 年上半年,越南對外投資部門出口和進口也均為負增長,增速分別為-12.0%和-18.0%,貿易順差同比增長 31.4%,
37、民用部門出口負增長(-11.9%),進口負增長(-18.6%),貿易逆差同比下滑 40.8%,反映出越南的內需比外需更為疲弱。圖 24:圖 24: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越南民用和對外投資部門出口/進口季度同比增速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越南民用和對外投資部門出口/進口季度同比增速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單位:%6)菲律賓:進口下滑幅度大于出口 電子產品出口持續下滑2023 年上半年,菲律賓出口額同比下滑 9.4%,進口額同比下滑 13.0%,貿易逆差同比下滑 6.5%。2023 年上半年,菲律賓主要的貿易商品類別當中,出口均為負增長,出口下降最嚴重的商品類別
38、是電子數據處理、其他礦物產品。進口增長最顯著的商品類別是運輸設備(Q1+2.2%,Q2+13.4%),進口下降最嚴重的商品類別則是礦物燃料、組件或設備(半導體)(圖 25)。19圖 25:圖 25: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菲律賓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菲律賓主要出口/進口商品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26:圖 26: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菲律賓電子產品出口/進口季度同比增速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菲律賓電子產品出口/進口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
39、庫菲律賓出口和進口當中,電子產品均為第一大類別,2022 年電子產品占菲律賓出口的 58%,在進口當中占比也達到 24%。電子產品中,最主要的兩個商品類別是組件或設備(半導體),電子數據處理。2023 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行業仍然正處于周期下行和去庫存的趨勢當中,調研機構 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提供的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在 2023 年第二季度下跌 17.3%,較 2023 年第一季度 21.3%的同比降幅有所改善。第二季度,菲律賓的電子數據處理產品進出口的下降幅度還在繼續擴大,組件或設備(半導體)的出口增長 8.5%,進口降幅為 21.5%,顯示電子數據處理
40、產品的需求仍然處于下滑階段,而組件或設備(半導體)去庫存的過程仍在繼續(圖 26)。20三、中國-東南亞經貿合作東盟和中國互為最大貿易伙伴,而且雙邊貿易對于各自經濟增長的重要性都在持續提升。2023 年以來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外貿增速同時面臨下滑壓力。1.貿易增長:中國向東盟出口降幅較大 歐美需求疲弱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總出口增速為-5.4%,中國出口東盟同比下降 10.1%,中國總進口增速為-7.0%,中國從東盟進口同比下降 4.8%(圖 27 和 28)。圖 27:圖 27:2022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向東盟、歐盟和美國出口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
41、中國向東盟、歐盟和美國出口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28:圖 28:2022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從東盟、歐盟和美國進口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從東盟、歐盟和美國進口季度同比增速 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21中國對東盟的出口降幅較大,一方面是東盟經濟增速放慢,進口需求疲弱,另一方面美國和歐盟的進口需求也有較大的下滑(2023 年上半年美國進口增速-6.3%,歐盟進口增速-10.4%),“中國+東盟”分工生產的商品再向美國和歐盟市場出口也受到相應的影響。中國的進口需求已經連續三個季度負增長,主要的原因是中國
42、自身內需增長動力不足。圖 29:圖 29: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向東南亞六國出口季度同比增速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向東南亞六國出口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30:圖 30: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從東南亞六國進口季度同比增速單位: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從東南亞六國進口季度同比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222023 年第二季度,除新加坡之外,中國向東南亞其余五國的出口均為負增長,且低于中國當季度總出口增速(-5.4%)(圖 29)。中國出口新加坡的增速為 11.7%,表
43、現最為突出。除新加坡、越南之外,中國從東南亞其余四國的進口均為負增長,且低于中國當季度總進口增速(-7%)(圖 30)。中國從越南進口增速 6.6%,從新加坡進口的增速為 2.7%,中國和新加坡、越南之間的貿易聯系正在變得更為緊密。圖 31:圖 31:2022 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與東南亞六國貿易差額單位:億美元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與東南亞六國貿易差額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2023 年第二季度,中國與東南亞六國的總體貿易順差同比下滑 23%。中國與新加坡的順差繼續擴大(同比增長 20.3%),中國向新加坡出口的主要商品均保持正增長。中國與印
44、度尼西亞的逆差也繼續顯著擴大(同比增長 46.3%),主要原因是中國向印度尼西亞出口主要商品有兩位數的負增長,同時從印度尼西亞進口排名第一的礦產品進口增速為-1.6%。而中國與越南、菲律賓和泰國的順差同比分別下降 36.4%、26.5%和 6.6%,與馬來西亞的逆差同比下降 3.2%,主要原因是中國向這些國家出口下滑幅度相對更高(圖 31)。2.機電產品貿易份額繼續提升 燃料和鋼鐵進口猛增2023 年上半年,中國向東南亞六國出口貿易規模排名前五位的商品類別是:機電設備及零件、賤金屬及制品、紡織原料及制品、化工產品和橡膠及制品,這五類商品占第二季度中國向東盟出口額的 69.1%,第二季度的出口增
45、速分別為-11.3%、-24.4%、-13.1%、-18.9%和-14.0%(圖 32)。23圖 32:圖 32:2021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向東南亞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 單位:億美元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向東南亞六國出口的主要商品 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2023 年上半年,中國從東南亞六國進口貿易規模排名前五位的商品類別是:機電設備及零件、礦產品、賤金屬及制品、橡膠及制品和化工產品,這五類商品占第二季度中國從東盟進口的 76.7%,第二季度的進口增速分別為-14.2%、+8.6%、-13.4%、-16.1%和-19.5%。中國進口的礦產品主要來源于
46、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主要類別是能源(石油天然氣)、鎳、鐵礦石和煤炭(圖 33)。圖 33:圖 33:2021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從東南亞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 單位:億美元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從東南亞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 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24表 2:2023 年 1-6 月中國與東南亞六國貿易規模和貿易余額單位:億美元表 2:2023 年 1-6 月中國與東南亞六國貿易規模和貿易余額單位:億美元HS 編碼商品類別出口進口貿易余額16機電設備及零件909.06658.99250.0711紡織原料及制品220.0725.44194.6320
47、雜項制品153.993.76150.2315賤金屬及制品309.91167.62142.2917車輛及運輸設備140.739.54131.186化工產品154.0276.3677.6613石料及制品65.771.9263.857橡膠及制品143.1289.6753.458皮革及制品36.624.8031.824食品54.6124.9329.6812鞋帽傘仗46.7918.5428.2522未分類商品53.3033.2720.0318光學醫療儀器51.0142.278.7421藝術品0.470.020.4619武器彈藥0.030.000.0310紙及紙制品32.7135.60(2.89)1農產品
48、11.2818.81(7.53)9木及木制品10.5718.40(7.83)14寶石及制品10.3926.16(15.77)3油脂及分解產品3.9034.60(30.71)2植物產品36.1288.83(52.71)5礦產品104.24370.99(266.75)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綜合雙邊貿易規模及貿易余額的數據,中國在機電設備及零件、賤金屬及制品、化工產品、橡膠及其制品等類別與東南亞有緊密的貿易往來,行業內貿易非?;钴S,中國也保持較大的貿易順差;紡織原料及制品、雜項制品、車輛及運輸設備、石料及其制品(包括陶瓷玻璃等),中國的比較優勢更突出,出口規模遠遠超過進口。東南亞六國在礦產
49、品、植物產品(包括水果蔬菜)、油脂及分解產品的比較優勢最為突出(圖 34)。25圖 34:圖 34:2022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從東南亞六國進口增速較快的商品 單位:%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從東南亞六國進口增速較快的商品 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35:圖 35:2022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向東南亞六國出口增速較快的商品 單位:%年第二季度年中國向東南亞六國出口增速較快的商品 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另外,車輛及運輸設備、光學醫療儀器、皮革及制品、寶石及制品等類別商品中國在 2023 年前兩個季度向東南亞出
50、口保持正增長,是中國企業下階段繼續在東南亞拓展市場的重要方向(圖 35)。礦產品、植物產品、食品、紙及紙制品等類別商品中國在 2023 年前兩個季度從東南亞進口保持正增長,尤其是礦產品和食品已經連續六個季度保持正增長,東南亞的相關行業企業無疑是中國的重點合作目標。26表 3:東南亞六國主要出口優勢商品類別表 3:東南亞六國主要出口優勢商品類別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菲律賓機電設備及零件紡織原料及制品賤金屬及制品化工產品橡膠及制品油脂及分解產品植物產品礦產品數據來源:北大匯豐智庫整理3.浙江、廣西與東南亞貿易增長表現突出以東南亞地區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對于中國外貿穩規模調結構的目標起到了很重
51、要的作用。與東南亞六國進出口額排名前三位的省份也是廣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另外基于地緣便利,廣西和云南與東南亞六國貿易比重高居全國前兩名。2019 年以來,東南亞六國在廣東省、江蘇省和浙江省外貿當中的比重不斷上升,而疫情對于邊境貿易有較大的負面影響,東南亞六國在廣西和云南外貿當中的比重在過去 3 年有所下滑,2023 年開始有所恢復(圖 36)。2023 年上半年,浙江省、廣西省與東南亞六國的貿易保持正增長,另外廣東省向東南亞六國的出口,云南省從東南亞六國的進口也實現正增長(圖 37)。相比 2019 年同期,2023 年第二季度,浙江省與東南亞六國的貿易增長了 97.2%(其中出口增長 10
52、4.4%,進口增長 84.3%),四年時間里貿易規模接近翻倍。浙江省主要出口目的地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對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的出口增長超過一倍以上,主要的進口來源國是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從印度尼西亞的進口增長約 2.5 倍。27圖 36:圖 36:2019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占外貿比重單位:%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占外貿比重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圖 37:圖 37:2022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粵蘇浙桂云與東南亞六國外貿增速單位:%年第二季度粵蘇浙桂云與東南亞六國外貿增速單位:%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20
53、23 年第二季度,相比 2019 年同期,廣西省與東南亞六國的貿易增長了 39.0%(其中出口增長 52.2%,進口增長 18.3%),主要出口目的地是越南,出口占比將近 80%。自 2022 年 11 月起,因疫情關閉的部分貿易區逐步恢復通關,2022 年第四季度廣西對越南出口創新高,2023 年第一和第二季度同比增速 76%,保持了良28好的增長勢頭。另外對泰國的出口增長迅猛,連續四個季度增速超過 100%。新能源車、鋰電池等重點產品出口穩步增長。同期廣東省與東南亞六國的貿易增長了 33.2%(其中出口增長 62.7%,進口增長 7.6%),主要出口目的地是馬來西亞、越南和新加坡,對馬來西
54、亞的出口增長超過一倍以上,主要的進口來源國是馬來西亞、越南和泰國,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進口下降了約四分之一(圖 38)。圖 38:圖 38:2019 年第一季度-年第一季度-2023 年第二季度廣東向東南亞六國出口規模單位:億美元年第二季度廣東向東南亞六國出口規模單位:億美元數據來源:CEIC,北大匯豐智庫同期云南省與東南亞六國的貿易僅增長了 7.5%(其中出口下降 12.4%,進口增長 30.9%),主要出口目的地是越南和馬來西亞,向越南出口下降 30.9%,對馬來西亞的出口增長超過一倍以上,主要的進口來源國是泰國和越南,從泰國進口增長 178.8%,從越南的進口下降了超過 40%。部分原因
55、是原先受惠于邊境貿易出口農副土特產品和工業產品,在 RCEP 逐步實施后開始從邊境貿易轉型為一般貿易,云南省和越南之間的邊境貿易有所下滑。四、中國-東南亞合作機遇1.中國-東盟自貿區 3.0 版談判提速2023 年是習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亞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29體 10 周年。十年以來中國和東盟的經貿合作往來不斷深化,雙方互為最大貿易伙伴,互為重要的投資來源地和目的地。2022 年雙邊貿易額高達 9793 億美元,比2012 年增長了 145%,其中出口+179%,進口+105%。2010 年 1 月 1 日中國東盟貿易區作為發展中國家之間最大的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面啟動,中國對東盟
56、六國 93%產品的關稅降為零。2014 年 8 月,中國-東盟經貿部長會議通過了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要素文件,并正式宣布啟動升級談判。2015 年中國對中國東盟自貿區成員國全部產品(部分敏感產品除外)關稅降至零。2022 年 11 月中國與東盟共同宣布正式啟動中國東盟自貿區 3.0 版談判,2023年 2 月、4 月和 6 月已經舉行了三輪談判,雙方圍繞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貨物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競爭和消費者保護、中小微企業、法律和機制事務、標準技術法規與合格評定程序等多個領域展開全面持續的商討,共同提升中國東盟自貿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2.雅萬高鐵開通是中
57、國與印度尼西亞合作的旗艦項目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兩國高層互動頻繁,為推動兩國關系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有力指引和強大動力。2022 年 7 月印度尼西亞佐科總統訪華,2022 年 11 月習近平主席赴印尼巴厘島出席 G20 峰會,2023 年 7 月,習近平在成都會見來華訪問的佐科總統。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印尼“全球海洋支點”的國家發展構想高度契合為兩國深化全面合作打下重要的基礎。東南亞地區的首條高速鐵路、中國與印尼合作建設的雅加達至萬隆高速鐵路(雅萬高鐵)于 9 月 7 日正式開通運行,并于 10 月開始商業運營。該鐵路也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中國和印尼在雙邊貿易上有高
58、度的互補互利特征,也為雙方在投資和共建產業園方面提供了天然的合作基礎。以高鐵為代表的運輸設備及機電設備,占 2023 年上半年中國向印度尼西亞出口的 44%,同時礦產品和賤金屬及制品,占 2023 年上半年中國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總額的 70%。2023 年 1 月 19 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標志著中印尼“兩國雙園”正式落地。目前福州市的“兩國雙園”有在產工業企業 163 家,主要包括糧油食品、紡織化纖、輕工機械、能源精化、建筑建材等五大產業。30五、小結2023 年第二季度,東南亞六國的宏觀經濟整體表現較上季度有所放緩,制造業景氣度有所下滑,消費增速也下滑,
59、通脹水平回落。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經濟增長最為強勁,越南和馬來西亞受到外需收縮影響較大,泰國和新加坡經濟增長疲弱。從基本面角度,菲律賓、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的制造業,馬來西亞和越南的零售需求增長表現好,另外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的貨幣比較堅挺。提示注意以下風險因素:越南和馬來西亞的制造業,菲律賓的消費,馬來西亞和越南的匯率風險。東南亞六國的對外貿易在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速繼續下滑,兩位數負增長,外需疲弱對于東南亞經濟體的復蘇不太有利。中國和新加坡、越南之間的貿易聯系正在變得更為緊密。中國與東南亞的機電產品貿易份額繼續提升,同時燃料和鋼鐵進口猛增。中國在機電設備及零件、賤金屬及制品、化工產品、橡膠及其制品
60、等類別與東南亞行業內貿易非?;钴S,紡織原料及制品、雜項制品、車輛及運輸設備、石料及其制品(包括陶瓷玻璃等),中國的比較優勢最突出。另外,車輛及運輸設備、光學醫療儀器、皮革及制品、寶石及制品等類別商品是中國企業下階段繼續在東南亞拓展市場的重要方向。東南亞六國在礦產品、植物產品(包括水果蔬菜)、油脂及分解產品的比較優勢最為突出,是下階段中國繼續擴大進口的主要商品類別。分省而言,浙江、廣西與東南亞貿易增長表現突出,廣東、云南與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的貿易明顯具備增長潛力。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往來不斷提速,中國東盟自貿區 3.0 版談判已完成三輪商討,同時印度尼西亞與中國在資源、產業鏈方面有突出的互補性,在投資和產業協同方面正在積極推進合作。i截止 2022 年,東盟有 10 個成員國: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