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交運設備行業自動駕駛系列專題之一:自動駕駛提速布局明日之星-20200424[4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交運設備行業自動駕駛系列專題之一:自動駕駛提速布局明日之星-20200424[41頁].pdf(4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1 證券研究報告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2020年04月24日 交運設備 增持(維持) 林志軒林志軒 執業證書編號:S0570519060005 研究員 021-28972090 劉千琳劉千琳 執業證書編號:S0570518060004 研究員 021-28972076 邢重陽邢重陽 021-38476205 聯系人 1新坐標新坐標(603040 SH,買入買入): 業績逆市增業績逆市增 長,海外市場持續增長長,海外市場持續增長2020.04 2 比亞迪比亞迪(002594 SZ,增持增持): 業績符合預期,業績符合預期, 半導體擬引入戰投半導體擬引入戰投2020.04 3均勝電子
2、均勝電子(600699 SH,買入買入): 汽車電子業汽車電子業 務有望快速發展務有望快速發展2020.04 資料來源:Wind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提速提速,布局明日之星布局明日之星 自動駕駛系列專題之一 政策驅動政策驅動+車型推出車型推出,中國自動駕駛發展有望加速,中國自動駕駛發展有望加速 2020 年2030 年是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十年” ,政策驅動下全球自動駕 駛技術有望快速發展。2020 年 2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 11 部委聯合 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提出了 2025 年實現有條件智能駕駛汽 車的規?;a(L3 級別)的愿景。3 月 9 日,工信部在官網公示汽車 駕駛
3、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該標準規定了汽車駕駛自動化 系統的分級原則和技術要求,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支撐。我們認為國 內車企的 L3 級別可量產車型有望在 2020-2021 年逐漸推出,政策驅動疊 加產品推出,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有望加速。 國內國內外外 L3 級別可量產車型有望在級別可量產車型有望在 2020-2021 年推出年推出 目前國內外各車企高端的車型已經實現 L2 級別輔助駕駛的配置, 我們認為 未來高級自動駕駛系統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2020-2021 年將有可量產 L3 級別車型推出, 2025 年左右有望推出高度自動駕駛 L4 級別車型。 廣汽、 上汽、長安均有望
4、在今年推出 L3 級別可量產車型,其余車企有望在 2021 年實現該目標。谷歌 Waymo 和通用 Cruise 處于領先水平。Waymo 將于 2020 年推出 L4 級自動駕駛系統,搭載車型為捷豹 I-Pace。通用于 2019 年推出 L4 級可量產車型 Cruise AV,受法規影響至今未實現量產,計劃于 2022 年推出 L5 級可量產車型 Cruise Origin。 中國自中國自動駕駛企業處于世界第一梯隊動駕駛企業處于世界第一梯隊 簡單從加州路測數據來看,我們認為中國的百度、小馬智行、Auto X、 Plus Ai 自動駕駛水平居于世界第一梯隊, 谷歌的Waymo和通用的 Cru
5、ise 自動駕駛技術世界領先。 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領先的主要原因是我國互聯 網技術發達,AI 方面人才儲備不少。百度和國內多家車企如長城、吉利、 比亞迪等都有合作。 通用的領先技術將來有望用在上汽通用的產品上, 利 好上汽集團的發展。 小馬智行與廣汽集團是合作伙伴, 有助于廣汽自動駕 駛長期發展。 L2+車型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車型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ADAS、智能駕駛艙產業鏈首先受智能駕駛艙產業鏈首先受益益 由于 L3 級別自動駕駛量產尚需法規出臺,L4、L5 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 AI 技術突破才有可能商用化,短期推出 L2+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成為國 內外車企的首選。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國內
6、合資和自主車企都會加快提升 輔助駕駛和智能駕駛艙的配置,ADAS 產業鏈和智能駕駛艙產業鏈有望快 速發展。受疫情影響,上游零部件的收入和利潤也隨之下滑,但疫情后智 能座艙和智能網聯產品供應商業績和估值都有望回升。我們推薦配置智能 座艙和智能網聯產品供應商德賽西威、華域汽車、均勝電子,智能車燈核 心標的星宇股份,智能網聯汽車檢測稀缺標的中國汽研。 風險提示:汽車銷量不及預期;自動駕駛政策法規推出不及預期;自動駕 駛技術發展不及預期。 EPS (元元) P/E (倍倍) 股票代碼股票代碼 股票名稱股票名稱 收盤價收盤價 (元元) 投資評級投資評級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
7、18 2019E 2020E 2021E 002920 德賽西威 36.11 增持 0.76 0.53 0.77 1.16 47.51 68.13 46.90 31.13 600699 均勝電子 19.42 買入 1.43 0.77 0.74 0.87 13.58 25.22 26.24 22.32 600741 華域汽車 20.19 增持 2.55 2.05 1.83 2.04 7.92 9.85 11.03 9.90 601799 星宇股份 99.59 增持 2.21 2.86 3.29 4.26 45.06 34.82 30.27 23.38 資料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19) (12)
8、 (6) 1 8 19/0419/0619/0819/1019/1220/02 (%) 交運設備滬深300 重點推薦重點推薦 一年內行業一年內行業走勢圖走勢圖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行業行業評級:評級: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4 月 24 日 2 正文目錄正文目錄 自動駕駛提速,布局明日之星 . 5 政策出臺,標準確立,自動化駕駛發展有望加速 . 6 國內戰略目標:2025 實現有條件智能汽車規?;a . 6 國內主要任務:建立領先的技術、基礎設施和法律法規體系 . 6 美國和歐洲:多項政策、法案支持自動駕駛發展 . 7 中國自動駕駛等級劃分標準確立,為法規出臺做鋪墊. 9 中
9、國自動駕駛標準有望于 2021 年實施 . 9 美國 SAE 標準中,L3 級別要求略高于國內 . 10 自動駕駛提速,國內車企在行動 . 12 領先車企逐步推出 L3 級別自動駕駛車型 . 12 上汽集團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L4 級智能重卡示范運營 . 13 長安汽車“北斗天樞”計劃為綱,推出 L3 級別量產車型 UNI-T . 15 廣汽集團計劃分四階段實現無人駕駛,Aion LX 可實現 L3 級別自動駕駛. 16 長城汽車 I-Pilot 智慧領航,四階段實現無人駕駛 . 17 吉利汽車計劃分五階段實現智能駕駛,icon 實現 L2+級別自動駕駛 . 17 比亞迪打造 D+開放平臺,
10、引領汽車業態從封閉走向開放 . 18 國外谷歌 Waymo、通用 Cruise 處于領先水平 . 19 中國自動駕駛企業處于第一梯隊,車企稍顯保守 . 20 L3 級別量產需法規出臺,L2+輔助駕駛成為量產首選 . 22 智能網聯化提速,ADAS 和智能駕駛艙產業鏈發展迅速 . 23 普通超聲波雷達單價低,高端泊車雷達需求增長快 . 27 激光雷達成本高,L3 級別以上車型量產后市場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 27 毫米波雷達行業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 27 車用芯片行業增長迅速,芯片供應商升級至 Tier12 . 28 算法領域是自動駕駛系統關鍵因素,產業鏈各方均有布局 . 29 中國車聯網行業迎來
11、快速發展 . 30 智能座艙成為差異化重點,產業鏈快速發展 . 31 投資建議:推薦配置智能座艙和智能網聯供應商 . 34 德賽西威:智能座艙核心標的,智能網聯閃耀新星 . 34 華域汽車:穩健的傳統業務助力智能網聯業務發展,估值提升有望 . 35 均勝電子:全球領先的汽車安全和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 35 中國汽研:國內智能駕駛檢測和路測評價稀缺標的 . 37 星宇股份:ADB 大燈有望受益自動駕駛發展,量價齊升 . 38 風險提示 . 39 rQqPmMsOrMoQmOqRyQpOsR7NbP6MtRpPmOoOeRoOtPjMmOqO8OrQqQNZqMwOMYrNzQ 行業研究/
12、深度研究 | 2020 年 04 月 24 日 3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 中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愿景 . 6 圖表 2: 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主要任務 . 7 圖表 3: 美國車聯網協會對自動駕駛發展的預測 . 7 圖表 4: 歐洲自動駕駛規劃:目標是 2030 年步入完全自動駕駛社會 . 8 圖表 5: 中國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有望于 2021 年正式實施 . 9 圖表 6: 中國:駕駛自動化等級劃分流程及判定方法 . 10 圖表 7: 美國 SAE 自動駕駛分級標準 . 11 圖表 8: 各車廠自動駕駛規劃及合作對象 . 12 圖表 9: 國內典型自動駕駛車型功能與配置亮點 . 13 圖
13、表 10: 上汽集團與產業鏈上下游多家領先企業進行了深入合作 . 14 圖表 11: 上汽自主車型 Marvel X . 14 圖表 12: 上汽集團 5G 智能重卡 . 14 圖表 13: 長安汽車與領先的 IT 及汽車零配件企業深入合作 . 15 圖表 14: 長安汽車 UNI-T . 15 圖表 15: 長安汽車 UNI-T 內飾 . 15 圖表 16: 廣汽 Aion LX . 16 圖表 17: Aion LX 內飾 . 16 圖表 18: 長城哈弗 F7x . 17 圖表 19: 長城哈弗 F7x 內飾 . 17 圖表 20: 吉利汽車 ICON . 18 圖表 21: 吉利汽車
14、ICON 內飾 . 18 圖表 22: 比亞迪秦 Pro . 18 圖表 23: 比亞迪宋 Pro EV . 18 圖表 24: 國外主要車廠自動駕駛規劃及合作對象 . 19 圖表 25: 2019 年加州自動駕駛路測里程及“脫離”次數情況 . 20 圖表 26: 2019 年各企業每脫離一次路測里程數 . 21 圖表 27: 中國 ADAS 行業規模 . 23 圖表 28: 各階段自動駕駛相關配置 . 23 圖表 29: 自動駕駛各階段對感知硬件需求. 24 圖表 30: 中國 ADAS 產品滲透率一 . 24 圖表 31: 中國 ADAS 產品滲透率二 . 24 圖表 32: 自動駕駛功能
15、模塊示意圖 . 25 圖表 33: 自動駕駛全產業鏈主要廠商 . 26 圖表 34: 國內毫米波雷達市場空間 . 28 圖表 35: 國內毫米波雷達出貨量情況預計. 28 圖表 36: 國外毫米波雷達企業 . 28 圖表 38: 2017-2023 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統計情況及預測 . 30 圖表 40: 智能駕駛艙上下游構成 . 31 . 32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4 月 24 日 4 圖表 42: 智能駕駛艙各構成滲透率預測 . 33 圖表 43: 智能駕駛艙行業空間及復合增速測算 . 33 圖表 44: 2015 年車載娛樂系統全球競爭格局 . 33 圖表 45:
16、2017 年國內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主要廠商銷售額情況 . 33 圖表 46: 國內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主要廠商. 33 圖表 47: 德賽西威營業收入情況 . 34 圖表 48: 德賽西威歸母凈利潤情況 . 34 圖表 49: 華域汽車營業收入情況 . 35 圖表 50: 華域汽車歸母凈利潤情況 . 35 圖表 51: 均勝電子收入情況 . 36 圖表 52: 均勝電子歸母凈利潤情況 . 36 圖表 53: 新一代交互式娛樂信息系統 . 36 圖表 54: 完整的智能網聯座艙解決方案 . 37 圖表 55: 中國汽研營業收入情況 . 37 圖表 56: 中國汽研歸母凈利潤情況 . 37 圖表 57:
17、 星宇股份營業收入情況 . 38 圖表 58: 星宇股份歸母凈利潤情況 . 38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4 月 24 日 5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提速提速,布局明日之星布局明日之星 2020 年年2030 年是自動駕駛發展的年是自動駕駛發展的“黃金十年”“黃金十年” ,政策驅動政策驅動下全球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快速下全球自動駕駛技術有望快速 發展發展。 2020年 2 月,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等 11 部委聯合印發了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 提出了 2025 年實現有條件智能駕駛汽車的規?;a(L3 級別) ,2035 年全面將建成中 國標準的智能汽車體系的愿景。美國和歐洲也推出
18、了多項政策、法案支持自動駕駛發展。 美國車聯網協會預計 2020 年配備半自動功能汽車滲透率有望更快提升,20252030 年, 大多數汽車達到全自動化,更多消費者會使用共享出行。根據歐盟的自動駕駛規劃,2020 年部分 L3 或者 L4 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有望投放市場, 2020 年所有新車都實現聯網, 2030 年有望步入全自動駕駛社會。 中國出臺自動駕駛分級標準中國出臺自動駕駛分級標準,為后續法律法規出臺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支撐為后續法律法規出臺和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支撐。3 月 9 日,工信部在官網公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該標準規定了汽 車駕駛自動化系統的分級原則
19、和技術要求,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提供支撐。國際自動駕駛 分級標準大多采用 SAE 分級標準。L3 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是自動駕駛的分水嶺。美 國 L3 級別自動駕駛規定駕駛者可以放開手、放開眼,但不能深度休息,而國內有條件自 動駕駛標準是在某些特定場景下,可以放開手、放開眼。 由于由于 L3 級別自動駕駛量產尚需級別自動駕駛量產尚需法規出臺,法規出臺,L4、L5 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 AI 技術突破才有技術突破才有 可能商用化可能商用化,短期推出,短期推出 L2+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成為國內外車企的首選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成為國內外車企的首選。從我們以上 的總結可以看出,自
20、主車企已經把駕駛輔助和智能駕駛艙作為差異化的核心產品,而國內 合資稍顯落后。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國內合資和自主車企都會加快提升輔助駕駛和智能駕 駛艙的配置,ADAS 產業鏈和智能駕駛艙產業鏈有望快速發展。 隨自動駕駛級別提升,駕駛輔助功能逐步增加,感知領域硬件需求和芯片算法單車價值量隨自動駕駛級別提升,駕駛輔助功能逐步增加,感知領域硬件需求和芯片算法單車價值量 增加明顯。增加明顯。 根據中汽協預計, 2020 年中國 ADAS 產品滲透率有望達到 50%, 市場規模 878 億元左右。自動駕駛產業鏈分為感知、決策、執行三個環節。從 ADAS 到自動駕駛,感知 領域硬件需求增加,達到 L3 級別后
21、單車感知硬件需求趨于穩定。因此 L2+級別車型滲透 率提升,L3 級別車型逐步量產,首先受益的是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攝 像頭等感知領域硬件。 根據英飛凌 2019 年年報數據, ADAS 系統汽車芯片的單車價值為: L2 級別 100 美元,L3 級別 400 美元,L4 級別 550 美元。隨自動駕駛級別提升,芯片算 法供應商也有望迎來快速增長。在利好政策、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驅動下,我國車聯網產 業進入 “快車道” , 前瞻技術研究院預計到 2020 年, 車聯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2000 億元, 同比+32%。 智能駕駛艙成為差異化重點,產業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智能駕駛艙成為差
22、異化重點,產業鏈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智能駕駛艙主要構成包括車載信 息娛樂系統(主要是前座中控屏) 、液晶儀表盤、后座中控屏、抬頭顯示(HUD) 、流媒體 后視鏡、語音控制等。智能座艙中各項功能集成整合為一個系統,在一套芯片和軟件驅動 下實現全部功能。智能座艙成為國內自主品牌車型的差異化競爭優勢。我們認為為了提升 車型的競爭力,智能駕駛艙從高端車型向中低端車型的滲透進程將會加快。據我們測算, 2020 年智能座艙的單車價值量在 9350 元左右。國內智能駕駛艙 2025 年市場空間有望突 破 1000 億元,2021-2025 年復合增速 15%。 受疫情影響,2020 年 Q1 乘用車銷量同比下
23、滑超過 40%,上游零部件的收入和利潤也隨 之下滑,但疫情后智能座艙和智能網聯產品供應商業績和估值都有望回升。我們推薦配置 智能座艙和智能網聯產品供應商德賽西威、華域汽車、均勝電子,智能車燈核心標的星宇 股份,智能網聯汽車檢測稀缺標的中國汽研。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4 月 24 日 6 政策出臺政策出臺,標準確立標準確立,自動化駕駛發展有望加速自動化駕駛發展有望加速 2020 年 2 月 28 日, 國家發改委會同 11 個國家部委聯合發布了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 該戰略指明了 2025 年實現有條件智能汽車規?;a, 203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 面建成的愿景
24、,指出發展核心技術、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等智能汽 車發展的主要任務,并宣布了加強組織實施、完善扶持政策等保障舉措。我們認為該戰略 表明國家中央層面發展智能汽車的決心和方向,利好智能汽車產業鏈發展。 國內戰略目標:國內戰略目標:2025 實現有條件智能汽車規?;a實現有條件智能汽車規?;a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提出的戰略目標為:到 2025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 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 動駕駛的智能汽車規?;a,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25、,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 等) 實現區域覆蓋,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展開應 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2035-2050 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 成。 圖表圖表1: 中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愿景中國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愿景 時間表時間表 愿景目標愿景目標 2025 年年 - 基本形成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 安全體系。 - 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規?;a。 - 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 取得智能交通系統和智慧城市相關設施建設的積極進展。 - 實現車
26、用無線通信網絡區域覆蓋。 - 逐步開展新一代車用無線網絡再部分城市、高速公路的應用。 - 實現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網絡的全覆蓋。 2035 年年 - 全面建成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 - 逐步實現智能汽車強國愿景。 資料來源:工信部,華泰證券研究所 國內主要國內主要任務任務:建立建立領先的領先的技術技術、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和和法律法規法律法規體系體系 按照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 ,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目前的主要任務包括: 1、構建協同開放的智能汽車創新體系構建協同開放的智能汽車創新體系,其中包括突破關鍵基礎技術(主要包括復雜系統 體系架構、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控制、人機交互及人機共駕、車路交互、網絡安全
27、等 基礎前瞻技術) 、完善測試評價技術、并開展應用示范網點; 2、構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構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主要包括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車載高 精度傳感器、車規級芯片、智能操作系統、車載智能終端、智能計算平臺等產品研發;并 逐步推動新技術的轉化引用; 3、構建完備的智能汽車基礎設施體系構建完備的智能汽車基礎設施體系,主要包括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推 動 5G 與車聯網的協同建設,建設廣泛覆蓋的車用無線通訊網絡,建設覆蓋全國的車用高 精度時空基準服務能力,建立覆蓋全國路網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統等; 4、構建系統完善的智構建系統完善的智能汽車法規標準體系,
28、能汽車法規標準體系,包括健全法律法規,完善技術標準,推動認 證認可等; 5、構建智能汽車產品監管體系和網絡安全體系構建智能汽車產品監管體系和網絡安全體系,包括車輛產品管理(準入、檢驗、登記、 召回等) ,以及車輛使用管理(包括智能汽車標識、身份認證等) ; 6、構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車網絡安全體系構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車網絡安全體系,包括安全管理,網絡防護和數據安全等。 綜上所述, 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是推動中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發展和行業規范化運 營的綱領性文件,有利于產業上下游在共同的戰略框架和發展路徑上協調一致,提升全行 業的研發效率,共同基礎設施建設從而降低全行業成本,打造中國模式的自動駕駛
29、生態系 統,努力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建立中國技術標準和發展模式。 行業研究/深度研究 | 2020 年 04 月 24 日 7 圖表圖表2: 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主要任務中國智能汽車發展的主要任務 目標體系目標體系 主要任務主要任務 一、構建協同開放的智能汽車技術創新體系。 1、突破關鍵基礎技術 2、完善測試評價技術 3、開展應用示范試點 二、構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 4、増強產業核心競爭力 5、培育新型市場主體 6、創新產業發展形態 7、推動新技術轉化應用 三、構建先進完備的智能汽車基礎設施體系。 8、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規劃建設 9、建設廣泛覆蓋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 10、建設覆蓋全國的車用高精度時空基準服務能力 11、建設覆蓋全國路網的道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統 12、建設國家智能汽車大數據云控基礎平臺 四、構建系統完善的智能汽車法規標準體系 13、健全法律法規 14、完善技術標準 15、推動認證認可 五、構建科學規范的智能汽車產品監管體系 16、加強車輛產品管理 17、加強車輛使用管理 六、構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車網絡安全體系 18、完善安全管理聯動機制 19、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20、加強數據安全監督管理 資料來源:工信部,華泰證券研究所 美國和歐洲美國和歐洲:多項政策、法案:多項政策、法案支持自動駕駛發展支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