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新材料行業專題研究:顯示材料專題1全產業鏈協同不斷加強核心顯示材料國產化進程現狀-240114(2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非金屬新材料行業專題研究:顯示材料專題1全產業鏈協同不斷加強核心顯示材料國產化進程現狀-240114(21頁).pdf(2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 非金屬新材料非金屬新材料 證券證券研究報告研究報告 2024 年年 01 月月 14 日日 投資投資評級評級 行業行業評級評級 強于大市(維持評級)上次評級上次評級 強于大市 作者作者 鮑榮富鮑榮富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0120003 熊可為熊可為 分析師 SAC 執業證書編號:S1110523120001 資料來源:聚源數據 相關報告相關報告 1 非金屬新材料-行業研究周報:北交所材料專題:科強股份,專注高性能橡膠 領 域,持 續 推 薦 凱 盛 科 技 2024-01-08 2
2、 非金屬新材料-行業研究周報:工信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4 年)發布,持續推薦凱盛科技 2024-01-01 3 非金屬新材料-行業研究周報:北交所材料專題:民士達,芳綸紙龍頭持續推薦凱盛科技 2023-12-24 行業走勢圖行業走勢圖 顯示材料專題顯示材料專題 1:全產業鏈協同不斷加強,全產業鏈協同不斷加強,核心顯示核心顯示材料國產化進程材料國產化進程現狀現狀 新型顯示材料分類及行業特點新型顯示材料分類及行業特點 新型顯示材料分為功能材料、玻璃材料、配套材料及柔性高分子材料 4 大類,具體包含光刻膠、有機發光材料、偏光片、玻璃基板、光掩膜版、PI 漿料等產品,具有投入大、
3、技術流程長、投資風險高等特點。下游顯示行業屬于資金及技術密集型產業,隨著新型顯示材料及設備的突破而不斷升級??傮w來看,目前我國的新型顯示材料甚至原材料大部分依賴進口,關鍵材料基本由美日韓等國把控。新型顯示材料的國產化進程新型顯示材料的國產化進程:關鍵材料“卡脖子”,部分材料低端國產化:關鍵材料“卡脖子”,部分材料低端國產化 我國新型顯示產業投資超萬億元,隨之而來的是我國新型顯示專用材料本土產值逐年提升,目前的市場占有率約在 30%左右;其中,液晶材料、光學膜、靶材、電子化學品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光刻膠、掩膜版等方面需要補強,基板材料、有機蒸鍍材料等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各細分材料領域仍然普遍存在低
4、端實現國產化但高端仍被卡脖子的問題。新技術應用下如何實現彎道超車?我們認為核心材料和設備是關鍵。工信部歷年的 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 將顯示材料中的光學級膜材料、聚酰亞胺材料、超薄柔性玻璃等材料列為重點。從投資端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上層戰略的層層推進,2023 年,我國顯示產業瞄準 IT 等高端顯示領域,OLED、Micro LED 等前沿技術,玻璃、偏光片等上游領域持續擴充產能,全年新建產線總規模超過千億元。投資建議:投資建議:我們通過對四大我們通過對四大顯示顯示材料的梳理,總結出以下三材料的梳理,總結出以下三點點顯示材料相顯示材料相關的投資思路關的投資思路。1)從材料本身的國產化程
5、度看,綜合市場規模的大小。我們建議關注國產化程度較低的環節如顯示光刻膠、OCA 光學膠、OLED 發光材料等,標的公司有斯迪克、關注正在 IPO 輔導的公司博硯電子等。同時短期可以關注 1-10放量的柔性玻璃(UTG),重點推薦凱盛科技重點推薦凱盛科技(600552.SH)(電子組聯合覆蓋)。2)從更上游的原材料角度看,顯示光刻膠的重要原材料如色漿、樹脂等的國產突破也十分重要,如寶麗迪、強力新材等,越上游雖市場規模天花板相對更低同時利潤也相對更高。3)從下游的未來發展趨勢看,OLED 滲透逐步增加,MiniLED 技術逐年發展,可作為長期投資跟蹤方向。根據最新工信部發布的 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
6、示范指導目錄(2024 版),可關注 OLED 關鍵材料發光層材料、傳輸層材料,相關標的萊特光電、激智科技(持有相關公司盧米藍股份)等,MiniLED反射膜龍頭長陽科技(688299.SH)。風險風險提示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OLED 滲透不及預期、國產化進程不及預期 重點標的推薦重點標的推薦 股票股票 股票股票 收盤價收盤價 投資投資 EPS(元元)P/E 代碼代碼 名稱名稱 2024-01-12 評級評級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2022A 2023E 2024E 2025E 600552.SH 凱盛科技 11.79 買入 0.15 0.12 0.29 0.44
7、78.60 98.25 40.66 26.80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注:PE=收盤價/EPS -21%-16%-11%-6%-1%4%9%14%2023-012023-052023-09新材料50滬深300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2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新型顯示行業的前世今生新型顯示行業的前世今生.4 1.1.中國的新型顯示發展之路.5 1.2.顯示行業周期底部,技術微創新賦能新市場.6 1.3.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滲透與迭代+開創新紀元.7 2.新型顯示:一代材料,一代設備,一代產業新型顯示:一代材料,一代設
8、備,一代產業.9 2.1.配套材料:未國產化環節較多,為重點關注領域.11 2.2.顯示玻璃材料:高端產品仍落后,UTG 有望領先行業.13 2.3.顯示功能材料:德國日本占主導,OLED 材料不斷更迭.14 2.4.柔性顯示高分子材料:PI 逐步實現進口替代.15 3.產業鏈標的公司:關注國產化程度較低產業鏈標的公司:關注國產化程度較低&即將放量環節即將放量環節.17 3.1.凱盛科技:UTG 行業領先.17 3.2.強力新材:光刻膠上游關鍵材料生產廠商.18 3.3.斯迪克:OCA 光學膜.18 4.風險提示風險提示.20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 1:顯示技術的百年發展.4 圖 2:全球顯示
9、面板出貨.4 圖 3:2016-2022 年全球顯示面板產值.4 圖 4:2022 年不同顯示面板技術占比(產值口徑).5 圖 5:中國新型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6 圖 6:液晶顯示板進出口貿易差額.6 圖 7:液晶顯示板進出口單價.6 圖 8:LCD 面板銷售情況及歷史復盤.7 圖 9:QLED 結構圖.8 圖 10:MiniLED 結構.8 圖 11:技術發展加速,多種類齊頭并進.9 圖 12:中國大陸顯示專用材料本地化金額及自給率.10 圖 13:上游材料配套發展仍存在不足.10 圖 14: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中顯示材料的變化(2024vs.2021).10 圖 15:LCD
10、面板結構示意圖.11 圖 16:平板顯示掩膜版曝光示意圖.11 圖 17:中國大陸 LCD 光刻膠國產化率.11 圖 18:國內光刻膠及原材料相關公司梳理.12 圖 19:全球掩膜版市場規模.12 圖 20:中國掩膜版市場占比.12 圖 21:一代材料到一代產業:UTG 技術.14 圖 22:中國 OCA 光學膠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占比情況.15 gZ9UpWmZNA9UnXdUMAnPtRmO6McM6MnPoOoMtPeRrRqReRoPsP7NmNnNxNoOnNvPmOnM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3 圖 23:OCA 光學膠產業
11、鏈.15 圖 24:各環節國產化程度及主要廠家.17 圖 25:2018-2023 前三季度凱盛科技經營情況.18 圖 26:UTG 盈利預測.18 圖 27:2018-2023 前三季度強力新材經營情況.18 圖 28:光刻膠的組成成分.18 圖 29:2018-2023 前三季度斯迪克經營情況.19 圖 30:公司 OCA 光學膜產品的拓展歷程.19 圖 31:公司 OCA 相關產品.19 表 1:國內高世代基板仍落后于國外企業.13 表 2:主要柔性玻璃廠家.14 表 3:主要顯示功能材料公司.15 表 4:柔性顯示高分子材料.16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
12、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4 1.新型顯示新型顯示行業行業的前世今生的前世今生 顯示技術發展復盤:顯示技術發展復盤:百年發展,百年發展,人類人類認知世界的第二個窗口。認知世界的第二個窗口。面板顯示技術經歷了彩色顯像管、等離子技術再到如今的 LCD、OLED 的上百年的發展,新技術層出不窮。CRT:從第一臺電視機產品到落幕持續:從第一臺電視機產品到落幕持續 70 余年。余年。1897 年,物理學家卡爾費迪南德布勞恩發明了陰極射線管(CRT),是世界上最早的電子顯示器,在此基礎上,1939 年第 1臺黑白電視機誕生,隨著屏幕越做越大,CRT 的笨重、尺寸受限、不能移動等缺點也愈發明顯。LCD:
13、滿足更大尺寸、更輕便的時代需求。滿足更大尺寸、更輕便的時代需求。1968 年,美國科學家發明了動態散射模式液晶顯示(DSM-LCD),主要用于手表、計算器、傳呼機;2003 年,LCD 大幅調價,CRT逐漸被淘汰。目前,LCD 技術已較為成熟。OLED:技術進步加快,目前技術進步加快,目前 LCD 與與 OLED 共存。共存。1987 年當時柯達公司的鄧青云博士發明了 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從此 OLED 技術正式登上舞臺。從技術上來說 OLED更具優勢,但目前還無法實現大規模的大尺寸應用。iPhoneX 采用 AMOLED 屏后,OLED技術便被再一次推到了風口下,在小尺寸應用上開
14、始逐漸擴張市場份額。此外,此外,目前顯示行業已經研發出更先進的 MicroLED、miniLED 等技術,在各項性能上其表現更為優異,但由于關鍵的影響量產的技術還未解決,還未能得到大范圍推廣。圖圖 1:顯示技術的顯示技術的百年百年發展發展 資料來源:歐陽鐘燦.中國新型顯示技術發展之路J.科技導報,2023,41(19):92-95.,orientdisplay 官網,中科院官網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行業數據顯示,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產值由 2016 年的 1049.2 億美元增長至 2021 年的超2500 億美元,2022 年由于市場宏觀環境回落至 1985 億美元。圖圖 2:全球顯示全球顯示面板
15、面板出貨出貨 圖圖 3:2016-2022 年年全球顯示面板全球顯示面板產值產值 資料來源:立鼎產業研究網,AVC 產業鏈洞察公眾號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eet-china,中國電子報公眾號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LCDCRTOLED196819871971TN-LCDDSM-LCD發明OLED1996第一臺OLED顯示器2013第一臺商用OLED 電視1990sLCD筆記本電腦2003年,LCD大幅調價,CRT逐漸失去性價比18971939第一臺CRT黑白電視機陰極射線管20202000198019601940192019001951彩色顯像管其他如Micro OLED、min
16、iLED、MLED、QLED、光場顯示、微顯示等2012中國最后一家CRT顯示器退出11.522.5320192020202120222023E(億平方米)01000200030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億美元)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5 LCD 和和 OLED 是顯示技術中的中流砥柱是顯示技術中的中流砥柱。根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的數據,2022 年,LCD 器件(面板)產值約 704 億美元,占比約 64%;OLED 器件(面板)產值約325 億美元,占比依然近 30%???/p>
17、見,在新型顯示領域,LCD 憑借超高的性價比,牢牢占據著主流地位,而不斷成熟的 OLED 技術持續拓展應用領域,行業地位也在穩步上升。圖圖 4:2022 年不同顯示面板技術占比(產值口徑)年不同顯示面板技術占比(產值口徑)資料來源:央廣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注:數據為約數 1.1.中國的新型顯示發展之路中國的新型顯示發展之路 21 世紀初,LCD 技術在中國大陸興盛發展。2003 年,中國顯示企業的代表京東方以 3.8億美元收購韓國現代電子的液晶業務,隨后開啟了“逆襲”的 20 年。1)探索階段。20 世紀末,中國顯示產業艱難起步,規模小、研發資源分散、研究基礎薄弱。在產業化方面主要以引進日韓舊
18、產線、合資建廠為主,產業鏈建設不完善,人才短缺,技術創新能力不強。2003 年,京東方收購了韓國現代電子的液晶業務,同年 9月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一條 5 代線(2005 年 5 月量產),結束了中國無自主液晶屏的時代。在新技術研發方面,清華大學 1996 年成立 OLED 項目組,以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等代表的企業在布局 LCD 產線的同時都在加緊部署OLED 產業。2)突破階段。中國顯示產業初步形成規?;l展,產線越來越多,基板尺寸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先進,應用越來越廣泛,同時培育了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惠科等企業,解決了中國顯示產業“少屏”的問題。隨著多條 G
19、8.5/G8.6 及 G10.5 代線的先后量產,LCD 產能保持高位增長。2017 年中國大陸地區液晶面板無論是營收還是出貨面積均已居全球第 1 位。與此同時,我國顯示面板企業積極布局 AMOLED(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產業化。3)引領階段。中國顯示企業在 LCD 領域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打破了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面板制造業長期的“鐵三角”格局。根據集微咨詢(JWInsights)統計,2022 年,中國大陸地區 LCD 面板產能全球占比超過 62%。2017 年,國內首條,世界第 2 條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產線在成都京東方實現
20、量產。目前,我國的 LCD 產業從“缺芯少屏”走向全球領先,已經取得優勢地位;柔性 OLED 技術正快速追趕,核心競爭力與日俱增;MLED、QLED 等前瞻顯示技術與國外基本同處第一梯隊。64.0%30.0%6.0%LCDOLED其他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6 圖圖 5:中國新型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中國新型顯示行業的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歐陽鐘燦.中國新型顯示技術發展之路J.科技導報,2023,41(19):92-95.,中國日報中文網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我我國液晶顯示板進口規模整體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國液晶顯示板進口規模整體呈現不斷下降
21、的趨勢(2012 年年-2021 年)年),2021 年進口規模達到 17.56 億個,同比下降 6.73%。從進出口角度,液晶顯示板的貿易逆差從 2008 年的 217億美元轉變為 2021 年的順差 65 億美元,標志著我們從“少屏”到“產屏大國”的轉變.。從進出口單價看,我國也不斷進行顯示技術的升級,出口單價顯著提升。圖圖 6:液晶顯示板液晶顯示板進出口貿易差額進出口貿易差額 圖圖 7:液晶顯示板進出口液晶顯示板進出口單價單價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1.2.顯示行業周期底部,顯示行業周期底部,技術技術微創新賦能新市場微創新賦能新市場 復盤
22、整個顯示行業發展,除了與宏觀經濟周期密切相關以外,從顯示面板行業本身來說,周期的形成受到高世代線對低世代線的替代的影響。隨著產業升級,新進入國家或地區會布局更高的世代線,對現有的低世代線進行降維打擊,所以整體面板產能一直在增長。其次是面板成本的下探,伴隨著顯示產業鏈完善、技術升級、效率提升,在企業相互競爭下,面板成本持續下探。從市場供需變化來看,供應/需求端偶發事件導致供需關系失衡,會帶來面板行業周期性轉變,如面板行業在疫情期間經歷了罕見的 13 個月以上的單邊上漲行情且到達高點后至今下跌幅度明顯。技術研發行業進展2025202020152010200520002003年,京京東方收購韓國現代
23、電子液晶業務BOE 5代線量產1996,清華成立OLED 項目組探索期2017,中國液晶面板第一突破期引領期國內首條6代AMOLED 生產線量產2011,BOE 8.5代TFT-LCD線量產全球首條10.5代TFT-LCD線量產(BOE)2022,三星退出LCD市場三星2008,逆勢加碼投資2007,全球首個AMOLED投產折疊屏產品出現,顯示進入新形態2022,中國LCD面板全球占比超62%2014,大陸第一條AMOLED 生產線量產-300-200-1000100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億美元)0.0
24、5.010.015.020.025.020052010201520202025(美元/個)進口單價出口單價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7 今年以來,LCD 大尺寸液晶面板銷售價格反彈較為明顯,顯示器面板價格暫無明顯好轉。據 Omdia,面板廠商(尤其是中國大陸面板廠)正考慮在 2024 年第一季度將產線稼動率大幅降至約 60%以下,以往要等到面板價格跌到廠商無法接受(賠錢)時,才開始調降產能利用率,這一波則是價格承壓初期中國大陸廠就啟動大幅減產,預計這將對面板價格走勢形成支撐。圖圖 8:LCD 面板面板銷售情況及歷史銷售情況及歷史復盤復
25、盤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中期看,產品矩陣不斷向著中期看,產品矩陣不斷向著“更大”與“更強”“更大”與“更強”發展為企業的生存之道發展為企業的生存之道。據洛圖科技,2023年三季度,全球大尺寸交互平板顯示面板出貨量為 105.6 萬片,相比 2022 年同期上漲了21%,出貨面積同比增長 18.7%。電視面板通常與大尺寸交互平板顯示面板共用相同世代的產線,23 年三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為 58.6M 片,同比下降 3.7%;但出貨面積同比上漲了 11.8%,面板大廠們都紛紛在大尺寸面板布局。觀察各個面板廠出貨情況,23 前三季度僅有大陸系面板廠出貨量保持增長,臺系以
26、及韓系均出現下降態勢,韓系廠商更是在逐步退出 LCD 業務,僅剩 LGD(樂金顯示)以廣州工廠 8.5 代產線供應 86 寸為主。1.3.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新型顯示技術的發展趨勢:滲透與迭代:滲透與迭代+開創新紀元開創新紀元 趨勢一:現有成熟技術的不斷迭代趨勢一:現有成熟技術的不斷迭代/滲透滲透 1)LCD 技術不斷迭代,主要朝超廣視角、超低反射、高對比、高刷新、高色域和高亮度等功能演進。京東方首發的 16K 超高清 110 英寸顯示屏實現 16K 超高分辨率,將畫面顯示細膩度在 8K 基礎上進一步提升 4 倍。2)OLED 不斷滲透,手機率先大規模應用。根據勢銀膜鏈數據,2023 年全年
27、 OLED 手機滲透率將達到 50.8%,2026 年將超過 60%。Omdia 預計,伴隨蘋果計劃在平板和筆電上使用 OLED 屏幕,OLED 在筆電、平板的滲透率將快速增長到 2028 年的 14%。其次,SDC 作為目前盈利最高的顯示巨頭,2023 年三季度利潤達到了 105.1 億人民幣,其高利潤的來源,正是高端顯示產品銷售的增加,為了避免競爭,SDC 早已放棄了 LCD面板產線與低世代 OLED 產線,針對未來顯示以及中大尺寸 OLED 面板等高利潤的產品投入研發,近日,三星也表示將會將研發方向轉為“無 FMM”型 OLED,生產 17英寸以上的尺寸 OLED 面板,進一步布局高端顯
28、示產品。趨勢趨勢二二:下一代下一代顯顯示技術示技術謀篇布局謀篇布局 1)AMOLED 技術領域,京東方第 8.6 代 AMOLED 生產線項目預計將在 2026 年第四季度0.050.0100.0150.0200.0250.02010-062010-122011-062011-122012-062012-122013-062013-122014-062014-122015-062015-122016-062016-122017-062017-122018-062018-122019-062019-122020-062020-122021-062021-122022-062022-122023-
29、06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億美元)(美元/片)TFT-LCD面板全球銷售額液晶電視面板:50寸液晶顯示器面板:27寸液晶電視面板:32寸價格底部區域“宅家經濟”疫情影響價格漲幅較大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8 實現量產。產品主要定位于中尺寸 AMOLED 面板,采用區別于現有 6 代 AMOLED 面板的技術路線,主要應用于中高端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 IT 類產品。2)Micro-LED 技術領域,面板廠正全力推進 Micro-LED 技術和工
30、藝的開發,目前已在高透明、曲面、窄邊框、透明度可調等技術方向上取得突破。據中國電子報,天馬微電子發起成立了 Micro-LED 生態聯盟,并投建了一條從巨量轉移到顯示模組的全制程Micro-LED 生產線。Omdia 預計到 2028 年,全球 Micro-LED 顯示器的出貨量將從 2020年微不足道的水平飆升至近 1550 多萬片。3)MiniLED 技術領域,在傳統 LED 市場競爭激烈,MicroLED 終極顯示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MiniLED 成為如今 LED 企業競相布局的重點技術。2023 年多個相關項目進入竣工狀態,終端市場看,MiniLED 技術在電視、顯示器、車載顯示的
31、滲透率不斷加大。技術上看,MiniLED 使用的是小尺寸藍光 LED 燈珠,對玻璃擴散板的要求或將更高。4)量子點技術領域,量子點電致發光(QLED)印刷顯示技術被認為是未來成長最快的新型平板顯示技術,其兼具 OLED 全固態、色彩表現力強、能耗低、超薄、無視角限制、工作溫度范圍寬、抗震性能優異、易于實現柔性顯示和 LCD 長使用壽命、高亮度、低成本等諸多優點。同時,由于具有可大面積成膜、功耗低、光譜易于調節等優良特性,QLED 還可以作為一種理想的平面光源,在未來節能環保綠色照明領域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圖圖 9:QLED 結構圖結構圖 圖圖 10:MiniLED 結構結構 資料來源:納晶科
32、技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康寧顯示科技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9 2.新型顯示新型顯示:一代材料,一代設備,一代產業:一代材料,一代設備,一代產業 從材料功能性角度,新型顯示材料分為顯示功能材料、顯示玻璃材料、柔性高分子材料、從材料功能性角度,新型顯示材料分為顯示功能材料、顯示玻璃材料、柔性高分子材料、顯示配套材料四大類顯示配套材料四大類。1)顯示功能材料是具有特定光電功能的材料,影響顯示器件響應時間、視角、亮度、分辨率等顯示性能。隨著顯示與超高清視頻、柔性、傳感、印刷電子等技術交叉融合,顯示功能材料的
33、“性能-成本-壽命”平衡要求不斷提升,功能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不斷凸顯。2)顯示玻璃材料是新型顯示產業的關鍵功能性材料,主要包括 TFT-LCD 玻璃基板、OLED玻璃基板、觸摸屏蓋板玻璃、柔性玻璃、導光板玻璃等。隨著顯示器件高清化、全色化、大屏化、柔性化趨勢凸顯,顯示玻璃材料理化與功能特性持續提升,向大尺寸、高性能、可卷曲和功能化趨勢發展。3)柔性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柔性基底與蓋板高分子材料、電致發光/變色高分子材料、感光性聚酰亞胺材料、感光全息記錄高分子材料等。柔性高分子材料的功能性、實用性決定其在柔性顯示中的戰略地位。4)顯示配套材料是具有優良的電學、磁學、光學、熱學、聲學、力學、化
34、學、生物學功能及其相互轉化功能的用于非結構目的的高技術材料。隨著顯示技術加速創新迭代,顯示器件制程的高精密、高可靠、高集成,顯示配套材料的結構與表觀性能需求將不斷提高。一代顯示材料決定一代顯示器件,新型顯示的自主創新必然以相關材料的創新為基礎。一代顯示材料決定一代顯示器件,新型顯示的自主創新必然以相關材料的創新為基礎??v觀顯示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歷程,進入 21 世紀后以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TFT-LCD)為代表的第二代數字平板顯示技術逐漸成為主流。為應對需求,顯示基板尺寸在不斷擴大,目前G8.5 代線及以上的大尺寸生產線成為主力,相應的半導體/真空工藝技術難度更高,對于資源的需求和投入也更大。隨
35、著第五代移動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出現,新型顯示與超高清視頻、柔性、傳感、印刷電子等技術交叉融合,豐富了新型顯示終端產品體系。例如,印刷顯示、Mini/Micro-LED 顯示、激光顯示、電子紙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和產品基本具備了產業化條件,引導了顯示材料、器件、裝備到制造技術在內的整個顯示產業鏈的全面技術革新。圖圖 11:技術發展加速,多種類齊頭并進技術發展加速,多種類齊頭并進 資料來源:賽迪智庫,天風證券研究所 總體看,我國顯示產業依然處于“大而不強”的局面,對外具有較高的對外依存度,如部分關鍵材料依靠進口,國內主要從事加工制造,處于整個顯示產業鏈條的底端,技術含量較低且利
36、潤微薄。與新型顯示關鍵材料相關的核心基礎專利技術集中于歐美企業,產品和工藝方面的核心專利技術主要由日本和韓國的企業掌握。TFT-LCD 顯示的高端液晶材料由德國、日本企業長期壟斷,曝光機由日本企業壟斷,TFT-LCD 用玻璃基板大部分依賴美國、日本廠商進口。OLED 顯示發光材料依賴美國、日本、韓國等企業進口。激光顯示商用化的核心材料,包括三基色發光材料、成像材料同樣依賴進口。對于印刷顯示這一未來大尺寸/柔性 OLED 顯示的主流技術,材料墨水主要由日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0 本、德國和美國公司主導。圖圖 12:中國大陸顯示專用
37、材料本地化金額及自給率中國大陸顯示專用材料本地化金額及自給率 圖圖 13:上游材料配套發展仍存在上游材料配套發展仍存在不足不足 資料來源:賽迪研究院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賽迪研究院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從政策層面看,工信部頒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中,對比 2024 及2021 年版本,我們可以發現,超薄柔性玻璃、顯示用 PI、光學級膜材料等材料一直受到上層部門重視。此外,2024 年顯示相關材料中新增了 OLED 用發光層材料、傳輸層材料以及用發光層材料、傳輸層材料以及MiniLED 反射膜兩種新材料反射膜兩種新材料,表示了國家層面對未來 OLED 及更新的顯示技術關鍵
38、材料的重視。圖圖 14: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中顯示材料的變化(目錄中顯示材料的變化(2024vs.2021)資料來源:工信部官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29033345958869589245%49%51%53%54%56%0%20%40%60%02004006008001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億元)本地化金額本土化率液晶材料光學膜有機蒸鍍材料光刻膠掩模版電子化學品基板材料靶材具備一定規模存在差距需要補強1 TFT-LCD 用偏光片PVA 的保護膜1TFT-LCD 用偏光片PVA 的保護膜2 超薄柔性玻璃2超薄柔性玻璃3 有機
39、發光半導體顯 示用玻璃基板3有機發光半導體顯示用玻璃基板4柔性顯示蓋板用透 明聚酰亞胺5液晶顯示用聚酰亞胺(PI)取向劑6OLED 基板用電子級聚酰亞胺材料7光學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膜8光學級三醋酸纖維薄膜(TAC)基膜9光學級聚乙烯醇(PVA)膜6 OLED 用發光層材料、傳輸層材料10 液晶聚合物(LCP薄膜)7 MiniLED 反射膜11 平面顯示用高純鉬管靶12 G8.5 代線及以上新型顯示用玻璃基板13 平板顯示用光刻膠及其關鍵原材料和配套試劑14 光掩膜版20214顯示用聚酰亞胺及取向劑光學級膜材料52024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
40、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1 2.1.配套材料:未國產化環節較多,為重點關注領域配套材料:未國產化環節較多,為重點關注領域 顯示配套材料主要包括靶材、光刻膠、掩膜版、光學膜、偏光片等。圖圖 15:LCD 面板結構示意圖面板結構示意圖 圖圖 16:平板顯示平板顯示掩膜版掩膜版曝光示意圖曝光示意圖 資料來源:勢銀膜鏈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路維光電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光刻膠方面,光刻膠方面,主要分為彩色光刻膠、黑色光刻膠、TFT 正性光刻膠和觸摸屏用光刻膠,顯示用彩色光刻膠是顯示面板制備中核心的原材料,其對液晶面板顯示效果(如分辨率、色彩、對比度等)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彩色和黑色光刻膠核
41、心技術由日韓企業壟斷,從產品的下游應用來看,仍集中在 LCD 用光刻膠的國產供應,在 OLED 產品上基本還未實現國產化,主要以進口為主。1)彩色光刻膠的主要生產商有住友化學、DNP、東洋油墨、奇美等公司;2)黑色光刻膠集中度更高,黑色光刻膠的主要生產商有東京應化、新日鐵化學、三菱化學等公司,占全球總產量的 90%;3)正性光刻膠主要生產廠家有日本東京應化(TOK)、默克、東麗、東晉,大尺寸 a-si(非晶硅)LCD 面板用 TFTArray 正性光刻膠已實現國產化,國產化率達到 60%。隨著 TFT(薄膜晶體管)向 LTPS(低溫多晶硅)等高端技術發展,面板對正性光刻膠的解像度、耐熱性要求不
42、斷提高,高端 LTPS-TFTArray 用正性光刻膠國產化率為零,主要供應商為默克和東京應化。AMOLED 顯示用于像素分隔(PDL)、平坦化層(PLN)的正性光刻膠僅由日本東麗供應,處于壟斷地位。圖圖 17:中國大陸中國大陸 LCD 光刻膠國產化率光刻膠國產化率 資料來源:勢銀膜鏈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0%20%40%60%80%100%總體正性光刻膠黑色光刻膠彩色光刻膠PS/OC光刻膠中國大陸海外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2 此外,光刻膠所需關鍵原材料(樹脂材料(樹脂材料等等)目前仍處于國外壟斷的局面。隨著國內顯示產業的飛速
43、發展,通過技術引進或者自行研發的方式,國內顯示光刻膠材料企業例如雅克科技、鼎材科技、欣奕華、博硯等正步入國產材料替代的“快車道”;原材料方面寶麗迪、強力新材、圣泉集團分別在顯示光刻膠色漿/光刻膠樹脂上有所突破。圖圖 18:國內國內光刻膠光刻膠及原材料及原材料相關公司梳理相關公司梳理 資料來源:各公司公告,勢銀膜鏈公眾號,每經網,欣奕華材料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掩膜版掩膜版方面方面,平板顯示領域應用的掩膜版分為兩種:TFT-LCD 顯示面板制程中 Array 段和CF 段,使用以玻璃為基礎材料的曝光 Photomask;OLED 顯示面板在制作發光部件時,以金屬為基本材料的 ShadowMas
44、k。據 SEMI 測算,2022 年全球掩膜版市場規?;厣?52億美元,2023 年全球掩膜版行業整體市場規模約為 54 億美元;若假設顯示領域占比維持在 30%左右,則可推算出全球顯示領域掩膜版行業規模在 110 億元左右。圖圖 19:全球掩膜版市場規模全球掩膜版市場規模 圖圖 20:中國中國掩膜版市場掩膜版市場占比占比 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注:人民幣兌美元貨幣匯率按照 7 估算 資料來源:華經情報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1)競爭格局方面,根據 Omdia 數據,2020 年全球各大光掩膜廠商平板顯示光掩膜的銷售金額前五名分別為美國的福尼克斯、日本的 SKE 和 HOYA、韓
45、國的 LG-IT 和國內的清溢光電(688138.SH),此外我國掩膜版上市企業還有路維光電(688401.SH)等;更進一步,其中 AMOLED 用精細金屬掩膜版(FMM)技術難度高,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凸版印刷株式會社與韓國 PKL 株式會社占領高端產品壟斷地位,關鍵原材料超薄因瓦合金(Invar,1020m)全球僅日立金屬株式會社可生產供應。2)高精度掩膜版是生產 AMOLED/LTPS 及高分辨率 TFT-LCD 顯示屏的關鍵要素,隨著中國大陸 AMOLED/LTPS、高世代面板線的陸續投產,對高精度、大尺寸的掩膜版需求將公司相關產品詳細情況寶麗迪光刻膠顏料分散液成功研發紅色納米色漿,
46、已完成部分光刻膠色漿樣品驗證強力新材LCD 顯示光刻膠樹脂及單體、LCD 及半導體光刻膠光引發劑主要客戶包括長興化學、旭化成、昭和電工、住友化學、JSR、TOK、三菱化學、LGC、三星 SDI 等全球知名光刻膠生產商圣泉集團 合成樹脂及復合材料光刻膠用線性酚醛樹脂等產品打破國外壟斷原材料光刻膠江蘇先科產品主要涵蓋半導體前驅體材料、光刻膠及光刻膠配套試劑等黑色光刻膠(BM)、彩色光刻膠(RGB)、PS、正性光刻膠等博硯顯示光刻膠,半導體KrF、ArF光刻膠等欣奕華鼎材科技 OLED有機發光材料及顯示用光刻膠材料2023年彩膠的設計產能提升至3000噸多款自研彩色光刻膠產品得到京東方、TCL華星等
47、頭部客戶認可,實現穩定量產顯示光刻膠已具備年生產50006000噸的生產能力,二期完成后產能將達到接近10000噸的水平,正膠和OC膠正在開發中收購LG化學部分彩色光刻膠資產和江蘇科特美控制權雅克科技010020030040020222023E全球掩膜版(億元)顯示領域(億元)23%5%ICLCDOLEDPCB其他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3 大幅增加。中國大陸掩膜版的發展滯后于平板顯示投資的增長,特別在 AMOLED/LTPS等高精度掩膜版上國產化率不足,仍嚴重依賴進口,國產替代的空間較大。靶材方面,靶材方面,全球僅有奧地利攀時公
48、司、德國世泰科公司、德國賀利氏公司、日本愛發科株式會社、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日本日礦日石金屬株式會社等少數幾家公司掌握靶材的先進制備技術。其中全球鉬靶材供應商主要包括奧地利攀時公司、德國世泰科公司;鋁靶材大部分市場份額由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日本愛發科株式會社占據;氧化銦錫(ITO)靶材主要由日本日礦日石金屬株式會社、日本三井礦業株式會社、比利時優美科集團公司供應;銅靶材由日本愛發科株式會社、日本日礦金屬株式會社主要供應。我國靶材行業龍頭企業包括江豐電子、阿石創、隆華科技等。偏光片方面偏光片方面,中國、日本、韓國的企業占據了偏光片市場的多數份額。杉金光電市場占比25%(全球領先),日本住友化
49、學株式會社市場占比 22%,韓國三星 SDI 有限公司市場占比12%,日本日東電工株式會社市場占比 9%。CINNO Research 預測,2025 年中國大陸地區的偏光片產能將占據全球產能總量的 63%,中國大陸偏光片廠商的產能占比提升到 58%,成為全球偏光片產業重要的一環。進一步,偏光片上游核心原材料三醋酸纖維薄膜(TAC)和聚乙烯醇(PVA)基膜被日企壟斷供應,日本富士株式會社占全球 TAC 膜市場份額的 53%,日本可樂麗株式會社 PVA 膜供應量約占到全球供應量的 80%。2.2.顯示玻璃材料:顯示玻璃材料:高端產品仍落后,高端產品仍落后,UTG 有望領先行業有望領先行業 顯示玻
50、璃是信息顯示產業的關鍵基礎材料之一,主要包括 TFT-LCD 玻璃基板、OLED 玻璃基板、低溫多晶硅(LTPS)玻璃基板、柔性玻璃等??傮w來看,目前高世代玻璃基板及高端蓋板玻璃產能仍集中在美日等企業。LCD 和 OLED 基板為基礎材料,目前市場主流為 8.5 代及以上高世代玻璃基板產品,其主要技術掌握在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日本電氣等企業中,上述企業占據了全球 LCD/OLED玻璃基板 90%以上的市場份額。LTPS 玻璃基板可作為 OLED 載板玻璃,工藝技術含量高,全球市場被美國康寧(Lotus 系列)、日本旭硝子(AN-100、AN-Wizus)壟斷,國際市場占比 90%以上。彩虹股
51、份 2021 年半年報顯示,未來我國基板玻璃年總需求約 4.7 億平方米,其中G8.5+基板玻璃需求約 3億平方米,國產化制造配套供應能力不足 3%,市場空間較大。表表 1:國內高世代基板仍落后于國外企業國內高世代基板仍落后于國外企業 時間時間 公司公司 規格規格 2008 彩虹 G6 2018M5 康寧 全球第一條 G10.5(合肥)2019M6 凱盛集團 國內首個 G8.5 2020 彩虹 G8.5 2021M5 康寧 G10.5(武漢)2021M11 康寧 G10.5(廣州)2023M2 彩虹 G8.5 二期 資料來源:電子信息產業網文章(作者古月、江勇),中國新聞網,天風證券研究所 蓋
52、板玻璃蓋板玻璃方面,方面,蓋板玻璃具有高硬度、耐劃傷及防指紋等特性,對顯示面板起到支撐保護作用。目前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德國肖特、日本電氣硝子高端蓋板玻璃市場占比分別為 60%、15%、10%、5%,行業整體集中度高。目前,國內南玻、東旭光電等已能生產中高端產品。柔性玻璃方面,柔性玻璃方面,美國康寧、德國肖特、日本旭硝子及電氣硝子株式會社等玻璃公司已陸續研發出系列柔性玻璃產品,但全球柔性玻璃一次成型產業化技術尚未成熟應用,凱盛科技一次成型技術可期,走在行業前列。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4 表表 2:主要柔性玻璃廠家主要柔性玻璃廠家
53、 公司公司 產品產品 厚度厚度/m 玻璃成分玻璃成分 美國康寧 Willowglass 100 無堿鋁硅酸鹽玻璃 德國肖特 AF32eco 25100 硼鋁硅酸鹽玻璃 D263Teco 70250 硼硅酸鹽玻璃 XensationFlex 70 鋰鋁硅酸鹽玻璃 日本旭硝子 Spool 4050 鈉鈣硅酸鹽玻璃 日本電氣硝子 G-Leaf 30 堿鋁硅酸鹽玻璃 凱盛科技 30 資料來源:國資委官網,彭壽,洪偉,秦旭升,蔣文玖,黃毅.我國信息顯示關鍵材料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2,24(4):85-93.,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圖 21:一代材料到一代產業:一代材料到一代產業:UTG 技術
54、技術 資料來源:柔性顯示基板材料研究進展,維科網,PConline 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2.3.顯示功能材料:顯示功能材料:德國日本占主導,德國日本占主導,OLED 材料不斷更迭材料不斷更迭 顯示功能材料主要包括液晶材料及 OLED 發光材料等。液晶材料顯示領域應用中一般以高性能混合液晶材料為主,由多種單體液晶調制成混合液晶,是液晶面板的關鍵核心材料,其制程中的關鍵技術為材料合成,技術難度較大,形成了較高的技術壁壘。德國默克及日本 JNC、日本油墨株式會社占據全球 50%的市場份額,其中默克處于全球絕對領先地位。OLED 發光材料是 OLED 器件的核心材料,是一類光電材料的統稱,其包括多種功
55、能的材料,以中小尺寸 AMOLED 顯示為例,所用的 OLED 材料包括 15 種左右,包括發光層材料和傳輸電荷的功能層材料等。目前韓國樂金化學、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默克集團、美國環宇等相關企業掌握 OLED發光材料核心專利,OLED 發光材料蒸鍍設備被日本佳能特機株式會社、韓國 SunicSystem公司、韓國先進自動化株式會社三大公司所壟斷。我國 OLED 行業發展晚于國外,目前在OLED 中間體和前端材料已實現國產化,但更關鍵的終端材料的核心技術和專利仍掌握在海外少數廠商手中,我國發光層材料國產化率不足 5%,國內主要企業有奧萊德、萊特光電、鼎材科技等。此外,OLED 發光材料仍在不斷
56、升級。據 CINNO,全球各材料廠家正競相研發新一代 OLED藍色發光材料,同時表示預計在 2024 年-2025 年期間可實現實用化。如果發光材料可順利實現實用化,將有助于提升面板的諸多性能,如提高色域、降低發光功耗、延長壽命等??祵?,0.1mm旭硝子,50m肖特,0.03-1.1mm洛玻,0.25mm蚌埠玻璃設計院,0.2mm首款折疊屏手機發布三星首款折疊屏手機發布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UTG技術相關產品量產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5 表表 3:主要主要顯示功能材料顯示功能材料
57、公司公司 液晶材料液晶材料 OLED 材料材料 國外 德國默克及日本 JNC、日本油墨株式會社 韓國樂金化學、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默克集團、美國環宇 國內 誠志永華、八億時空、飛凱材料 奧萊德、萊特光電、鼎材科技 資料來源:彭壽,洪偉,秦旭升,蔣文玖,黃毅.我國信息顯示關鍵材料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2,24(4):85-93.,各公司公告,立鼎產業研究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2.4.柔性顯示柔性顯示高分子高分子材料材料:PI 逐步實現進口替代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柔性顯示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柔性基底高分子材料、膠黏劑高分子材料、感光全息記錄高分子材料等。1、在柔性基底高分子材料領域中,柔
58、性 OLED 器件主要使用聚酰亞胺(PI)漿料,黃色PI 在柔性 OLED 導光板里主要應用于基板材料和輔材,CPI(透明 PI)膜主要應用蓋板材料和觸控材料。美國杜邦、日本東麗、日本鐘淵化學、日本宇部興產等少數企業幾乎壟斷市場供應,國內目前武漢柔顯、中科玖源、蘇州聚萃(彤程新材收購其 12%股權)、道爾頓、蘇州尊爾等材料企業有布局。透明聚酰亞胺(CPI)薄膜因其高透光、耐彎折、耐摩擦等特性,主要用于柔性蓋板領域,主要供應商包括韓國科隆集團公司、美國杜邦公司、美國 Nexolve 公司、日本三菱瓦斯株式會社和日本鐘淵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等,國內公司主要包括瑞華泰。CINNO Research 預測
59、,至 2025 年,全球柔性 AMOLED 基板 PI 漿料市場總規模將超過 4 億美元。2、在膠黏劑高分子材料領域,OCA 光學膠是一種在光學器件和顯示屏組裝中廣泛使用的透明膠,具有高透明度、低殘留物、抗 UV、高粘性、高彈性等優點,能夠提供優異的光學性能和可靠的封裝效果。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電子消費品市場的不斷擴大,OCA 光學膠在電子行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 OCA 光學膠行業應用領域的具體情況來看,主要分布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領域,占比分別為 52.9%、27.3%。行業格局看,美國 3M 和德國德莎公司形成第一梯隊,基本壟斷行業高端市場,日本、韓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企業屬第二梯隊
60、,一二梯隊合計市場占有率超 80%。在光學透明樹脂(OCR)領域,目前主要生產商包括美國杜邦公司、美國陶氏化學公司、韓國元化學公司、日本共立理化學研究所株式會社、日本出光興產株式會社等企業。國內相關企業有凡賽特、斯迪克、寶麗新材等。圖圖 22:中國中國 OCA 光學膠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占比情況光學膠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占比情況 圖圖 23:OCA 光學膠產業鏈光學膠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公眾號,天風證券研究所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6 3、感光全息記錄高分子材料的核心材料是摻雜菲醌的甲基丙烯
61、酸甲酯有機聚合物(PQ/PMMA)。光學級 PMMA 材料在我國需求旺盛,全球主要生產廠商包括日本三菱化學、日本住友化學、法國阿科瑪等。我國在高純度的光學級 PMMA 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大多國內 PMMA 生產企業只能生產普通級別產品,高質量的光學級和抗沖級PMMA 仍然主要依靠進口,年進口量 20 萬噸左右。雙象股份(002395.SZ)是我國首家實現規?;慨a高端光學級 PMMA 材料的內資企業,現有光學級 PMMA 材料產能 8萬噸/年。表表 4:柔性顯示高分子材料柔性顯示高分子材料 PI 漿料漿料 OCA PMMA 國外 美國杜邦、日本東麗、日本鐘淵化學、日本宇部興產 美國 3M、德
62、國德莎 日本三菱化學、日本住友化學、法國阿科瑪、奇美 國內 武漢柔顯、中科玖源、蘇州聚萃、武漢依麥德、道爾頓、蘇州尊爾 斯迪克、凡賽特 雙象股份 資料來源:彭壽,洪偉,秦旭升,蔣文玖,黃毅.我國信息顯示關鍵材料發展戰略研究J.中國工程科學,2022,24(4):85-93.,各公司公告,eet-china 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7 3.產業鏈標的公司產業鏈標的公司:關注國產化:關注國產化程度程度較較低低&即將放量即將放量環節環節 通過上文對各個材料的梳理,液晶顯示作為當下主流的顯示產品,涉及功能、玻璃、配套及柔
63、性材料。大部分關鍵材料的國產化程度仍較低,其中部分產品的高端品種國產化程度極低。同時,我們梳理出以下三條投資思路:1)從材料本身的國產化程度看,綜合市場規模的大小。我們建議關注國產化程度較低的環節如顯示光刻膠、OCA 光學膠、OLED 發光材料等,標的公司有斯迪克、關注正在 IPO輔導的公司博硯電子等。同時短期可以關注 1-10 放量的柔性玻璃(UTG),重點推薦凱盛科技(電子組聯合覆蓋)。2)從更上游的原材料角度看,顯示光刻膠的重要原材料如色漿、樹脂等的國產突破也十分重要,如寶麗迪等,越上游雖市場規模天花板相對更低同時利潤也相對更高。3)從下游的未來發展趨勢看,OLED 滲透逐步增加,Min
64、iLED 技術逐年發展。根據最新工信部發布的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4 版),可關注 OLED 關鍵材料發光層材料、傳輸層材料,相關標的萊特光電、激智科技(持有相關公司盧米藍股份)等,MiniLED 反射膜龍頭長陽科技(688299.SH)。圖圖 24:各環節國產化程度及主要各環節國產化程度及主要廠家廠家 資料來源:前瞻經濟學人網,勢銀膜鏈公眾號,各公司公告等,天風證券研究所 注:市場規模數據除 OLED 為 23 年的預期之外,OCA 為 20 年斯迪克財報預計,其余均為估算的 22 年數據 3.1.凱盛科技:凱盛科技:UTG 行業領先行業領先 為什么用為什么用 UTG?UT
65、G 的優點:的優點:相比 CPI 材質,UTG 具有不易產生劃痕,觸摸手感更接近于用戶習慣的直板智能手機特點。另外,在透光性方面,由于 CPI 本身依舊是薄膜,透光率普遍小于 90%,而透光率超過 90%的 UTG 憑借著玻璃材質的先天優勢,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觀感體驗,未來 UTG 代替 CPI 成為折疊屏手機的一大核心部件已成為趨勢。行業數據看,23Q3 中國市場折疊手機蓋板采用 UTG 方案銷量占比 67%,同比大幅上升 23 個百分點,環比下降 7 個百分點,Q3 上市的 17 款折疊新品中有 14 款均采用 UTG 方案,占比高達 82%。凱盛凱盛 UTG 發展國內領先:發展國內領先
66、:2020 年 8 月 13 日,凱盛科技宣布開發出國內唯一全產業鏈國產化的“原片配方開發、原片生產、UTG 減薄、UTG 成型、柔性貼合”全套超薄柔性玻璃生產工藝技術。公司于 20 年 12 月公告,建設 UTG 一期項目(22 年已建成),并于 21 年3 月公告建設 UTG 二期的計劃(1500 萬片)。目前,公司 UTG 與多家終端廠商、面板企業等客戶都建立了良好合作。隨著二期項目的逐步落地,我們預計 23 年公司 UTG 產品將迎來放量,我們預計中性預期下有望增厚盈利 0.9 億元,若一次成型技術順利,利潤彈性將更大。光刻膠掩膜版靶材偏光片玻璃基板OLED發光材料 PI漿料/膜 OC
67、A膠市場規模(億元)97512092502035728100鼎材科技、欣奕華、博硯電子清溢光電(688138.SH)江豐電子杉金光電彩虹股份奧萊德瑞華泰斯迪克世名科技、寶麗迪路維光電(688401.SH)阿石創三利譜(002876.SZ)萊特光電凡賽特隆華科技鼎材科技寶力新材料國內主要廠家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8 圖圖 25:2018-2023 前三季度凱盛科技經營情況前三季度凱盛科技經營情況 圖圖 26:UTG 盈利預測盈利預測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凱盛科技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預測 注:凈利潤預測帶有
68、一定主觀性 3.2.強力新材:光刻膠上游強力新材:光刻膠上游關鍵關鍵材料材料生產廠商生產廠商 公司主要產品為光刻膠專用化學品,光刻膠用光引發劑(包括光增感劑、光致產酸劑等)和光刻膠樹脂等專用電子化學品是影響光刻膠性能的最重要原料。公司的產品按照應用領域分類,主要有印制電路板(PCB)光刻膠專用化學品(光引發劑和樹脂)、液晶顯示器(LCD)光刻膠光引發劑、半導體光刻膠光引發劑及其他用途光引發劑。公司目前營收構成以 PCB 光刻膠專用化學品為主,顯示用產品已經擁有一定規模,半導體產品是未來的看點。公司目前主要客戶包括長興化學、旭化成、昭和電工、住友化學、JSR、TOK、三菱化學、LGC、三星 SD
69、I 等全球知名光刻膠生產商。圖圖 27:2018-2023 前三季度前三季度強力新材強力新材經營情況經營情況 圖圖 28:光刻膠的組成成分光刻膠的組成成分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強力新材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3.3.斯迪克:斯迪克:OCA 光學膜光學膜 公司是功能性涂層復合材料的生產企業,處于產業鏈上游位置,主要從事功能性薄膜材料、電子級膠粘材料、熱管理復合材料及薄膜包裝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主要包括雙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聚酯(PET)薄膜、聚酰亞胺(PI)薄膜等薄膜基材生產企業,以及亞克力膠、硅膠等膠材料生產企業等。經營層面看,公司過去
70、三年營收規模在 15-20 億元,凈利潤在 21 年達到歷史高點(2.1 億元)。目前公司在積極向產業上游擴展,已能夠自制膠水及離型膜等原材料產品,以滿足自身對部分高端原材料的需求。公司與下游消費電子和汽車電子主要終端客戶建立了直接聯系,0.43 0.97 1.21 1.57 1.40 0.96 0.0020.0040.0060.0080.00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23Q1-3(億元)營業收入歸母凈利價格(元/片)數量(萬片)營收(億元)1055555.83悲觀10%凈利率0.58中性(中期)15%凈利率0.87樂觀(初期)20%凈利率1.17凈利潤(億元)
71、(1.00)4.009.00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23Q1-3(億元)營業收入歸母凈利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19 根據這些客戶對產品性能要求研究開發產品,然后終端客戶指定模切廠向公司采購。OCA 光學膠膜產品光學膠膜產品為斯迪克為斯迪克 2019 年的募投項目年的募投項目,2021 年在部分終端品牌實現突破,借助成本優勢,公司主動切入了返修市場和白牌市場。在研發投入項目中,“柔性顯示低介電光學粘接材料(即 OCA 產品)”正在開發,據公司,現有市場上產品均來自國外,國內尚未有成功量產的案例,開發
72、低介電 OCA 可以打破國外壟斷,提升公司在柔性顯示材料方面的競爭力,增加核心競爭力。募投相關產能在 2022 年已建成,但 23 年由于下游需求的影響,產能利用率不及預期;我們認為,公司此產品未來潛力較大,作為該領域國產替代的排頭兵,放量或只是時間問題。圖圖 29:2018-2023 前三季度前三季度斯迪克斯迪克經營情況經營情況 圖圖 30:公司公司 OCA 光學膜產品的拓展歷程光學膜產品的拓展歷程 資料來源:wind,天風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公司歷年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圖圖 31:公司公司 OCA 相關產品相關產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天風證券研究所 0.005.0010.0015.0
73、020.0025.00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23Q1-3(億元)營業收入歸母凈利201920202021202223H1募投項目OCA光學膠膜在部分終端品牌實現突破,公司主動切入返修市場和白牌市場。具備產業化生產條件,是國內少數取得終端客戶認證并穩定供貨的材料廠商。OCA擴建及改造項目轉固受下游需求影響,業務開拓不及預期 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20 4.風險提示風險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顯示材料的下游終端為消費屬性產品,中游面板廠的稼動率和需求及行業供需相關,若下游需求不及預期則將傳導至材料
74、端的需求,價格也可能隨之受到影響。2、OLED 滲透不及預期:OLED 顯示技術目前主要在手機中滲透率較高,中大尺寸目前滲透率較低,而 OLED 發光材料等國產替代需求較強,且更優的技術對應的材料也普遍來說附加值更高。3、國產化進程不及預期:材料端多數產品國產化程度都較低,尤其是高端產品,國產材料導入需要一定時間,若進度不及預期則會直接影響對相關公司盈利水平的預測。行業行業報告報告|行業專題研究行業專題研究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責申明 21 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均
75、準確地反映了我們對標的證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一般聲明一般聲明 除非另有規定,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權均屬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及其附屬機構(以下統稱“天風證券”)。未經天風證券事先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發送或者復制本報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內容。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均為天風證券的商標、服務標識及標記。本報告是機密的,僅供我們的客戶使用,天風證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天風證券的客戶。本報告中的信息均來源于我們認為可靠的已公開資料,但天
76、風證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信息、意見等均僅供客戶參考,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征價邀請或要約。該等信息、意見并未考慮到獲取本報告人員的具體投資目的、財務狀況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時候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個人推薦??蛻魬攲Ρ緢蟾嬷械男畔⒑鸵庖娺M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家的意見。對依據或者使用本報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天風證券及/或其關聯人員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該等意見、評估及預測無需通知即可隨時更改。過往的表現亦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預
77、示和擔保。在不同時期,天風證券可能會發出與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天風證券的銷售人員、交易人員以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依據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頭或書面發表與本報告意見及建議不一致的市場評論和/或交易觀點。天風證券沒有將此意見及建議向報告所有接收者進行更新的義務。天風證券的資產管理部門、自營部門以及其他投資業務部門可能獨立做出與本報告中的意見或建議不一致的投資決策。特別聲明特別聲明 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天風證券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提及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因此,投資者應當考慮到天風證
78、券及/或其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影響本報告觀點客觀性的潛在利益沖突,投資者請勿將本報告視為投資或其他決定的唯一參考依據。投資評級聲明投資評級聲明 類別類別 說明說明 評級評級 體系體系 股票投資評級 自報告日后的 6 個月內,相對同期滬 深 300 指數的漲跌幅 行業投資評級 自報告日后的 6 個月內,相對同期滬 深 300 指數的漲跌幅 買入 預期股價相對收益 20%以上 增持 預期股價相對收益 10%-20%持有 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10%賣出 預期股價相對收益-10%以下 強于大市 預期行業指數漲幅 5%以上 中性 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5%弱于大市 預期行業指數漲幅-5%以下 天風天風證券研究證券研究 北京北京 ??诤??上海上海 深圳深圳 北京市西城區德勝國際中心B座 11 層 郵編:100088 郵箱: 海南省??谑忻捞m區國興大道 3 號互聯網金融大廈 A 棟 23 層 2301 房 郵編:570102 電話:(0898)-65365390 郵箱: 上海市虹口區北外灘國際 客運中心 6 號樓 4 層 郵編:200086 電話:(8621)-65055515 傳真:(8621)-61069806 郵箱: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路 5033 號 平安金融中心 71 樓 郵編:518000 電話:(86755)-23915663 傳真:(86755)-82571995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