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光智庫:2024充電產業出海研究報告(5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霞光智庫:2024充電產業出海研究報告(57頁).pdf(5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充電產業出海研究報告充電產業出海研究報告研究范圍及定義 本報告討論的范圍為海外充電樁市場和中國充電樁產業鏈出海。本報告所述“新能源車”、“新能源汽車”、“EV”,如無特別說明,均指BEV純電+PHEV插電式混動8座以下四輪乘用車。歐盟和美國對充電站、樁定義不同。本報告統一將Recharge/Charging Point(CP)、Charge Port、Charger和EVSE計為充電樁,充電樁數指的是可供同時充電的車輛數;將Charging Pool、Location、EVCS統一計為充電站。在新能源領域,歐美一般按用途和排量將汽車大概分類為:LDV:輕型車,可簡單等用于乘用車,美國聯邦EPA
2、指額定滿載質量(GVWR)8500磅以下的車輛,歐洲指乘用車Cars+面包車Vans。本報告如無特別說明,在相應市場下所述“乘用車”、“LDV”,均指各自定義的LDV;HDV:中/重型車,美國行業和加州指滿載14001-60000磅的車輛,歐洲HDV指3.5噸以上的貨車或8座以上的客車,本報告如無特別說明,所述“貨/客車”、“中大型營運車”、“商用貨車”和“HDV”,指的是以上各自定義的HDV。歐美將充電速率分為交流一級(AC L1)和二級(AC L2,典型為7kW)、直流快充(DCFC,典型為50kW和150kW)三種,其中公共充電采用后兩種功率。所述“慢充”一般指AC L2,“快充”指DC
3、FC,“超快充”為150kW以上的DCFC。2目錄01.Contents02.03.04.05.06.研究背景研究背景歐洲充電市場歐洲充電市場美國充電市場美國充電市場東南亞充電市場東南亞充電市場充電出海產業充電出海產業鏈鏈典型企業典型企業充電是EV普及的最大障礙EV成本下降后,充電基礎設施成為發展關鍵015EVEV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折點從政策驅動到市場驅動的轉折點 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興起源于歐美主導的零碳排目標,交通領域的碳排放占比雖然不高,但車輛作為消費品,是最容易進行可再生能源替代的品類之一。BCG曾在2020年準確預測(雖然具體銷量預測每年都在上調),汽車油改電進程在2023年起將
4、出現轉折,這一情況符合目前EV市場的變化趨勢。因為EV初始研發投資巨大,需要政府層面的產業支持,另一方面消費市場在初期也需要政策激勵來培育。一旦產業鏈成型,市場步入增長,各國政策就開始逐漸退坡,后續政府的角色逐漸淡化,EV發展將交給市場來主導。目前全球EV產業技術已趨成熟,消費市場迅速增長,整體EV滲透率已達17%,全球EV發展從2024年起將從政策驅動的早期階段步入市場驅動的增長階段。發電發熱31%交通15%農林畜牧業15%制造和建造13%逸散排放7%建筑6%工業7%垃圾3%其他3%2022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來源:OurWorldinData20182019202020212022202
5、32024202520262027202820292030EV滲透率汽油柴油HEVPHEVBEVMHEV數量(百萬)政策驅動TCO和消費驅動滲透率(%)數據來源:BCG全球汽車銷售占比6全球全球EVEV普及的三大關鍵普及的三大關鍵 在市場驅動的前提下,不考慮政策補貼等影響成本的因素,要說服消費者購買EV替代油車,需要在各方面提供至少不輸于油車的使用體驗。影響普及EV的主要有三個關鍵因素:綜合持有成本,續航里程以及充電體驗。行業普遍認為對比油車,普及電車的價格線約為3.6萬美元,里程線為291英里,充電時長上限是半小時。數據來源:IEATCO綜 合 7 年 持 用 成 本 油 車包 括 購 買+
6、補 能+維 保 等 價 格 線:4 6 9 k m/2 9 1 英 里補能充 電 的可 及 性 可 靠 性 便 捷 性 加 油 充 電 速 率:0-8 0%98%客戶支持響應快設備維護及時便捷性充電速率快付款便捷支持跨網一卡漫游9蛋雞問題:充電增長面臨比蛋雞問題:充電增長面臨比EVEV更復雜的挑戰更復雜的挑戰 在公共充電樁數量上,除了荷蘭、韓國、中國外,全球主要EV市場車樁比均高于10:1這一歐盟設定的合理上限,且逐年升高,充電樁增長跟不上EV增長的情況越發突顯;海外市場快充數量存在較大缺口。荷蘭、韓國雖然充電樁總量保持了和EV一致的增長,卻是以犧牲快充占比來達成的。挪威盡管優先布局快充,但是
7、車樁比高達34:1,充電依然緊張。除了中國在充電總量、增長速率、快充占比等方面基本達到發展需求外,海外市場均面臨各自的重大挑戰;在充電體驗上,海外市場大部分也在及格線以下,實際可用充電樁比率低,付款、連接等問題頻出。無法獲得一致的標準化充電體驗,預計短期內將持續成為用戶痛點??梢钥闯?,不同市場對蛋雞問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不少國家選擇先推動EV的普及,通過催生的市場需求來引導充電發展,這就會導致短期內充電投資不足。由于充電站盈利比EV更困難,不僅需要政策激勵來提振市場參與的積極性,更要求政府直接主導投資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巨大,與刺激消費所需的投入相比,不可同日而語。這不僅僅體現在初始建設
8、投資階段,隨著技術日新月異、新EV不斷推出,充電站后續的及時維護、設備升級及軟件更新也是難點。充電基礎設施的挑戰,比推廣EV更大更復雜,所以充電必然成為EV普及的最大阻礙。數據來源:IEA數據來源:IEA可 及 性便 捷 性可 靠 性EV車主曾因公充樁連接失敗或設備問題導致無法充電20.8%72.5%大灣區的公共快充樁能夠正常使用8天后無一例問題得到改善,不可用充電樁仍不可用數據來源:J.D.Power,2023Q1數據來源:UCBerkeley,2022.21186個不可用的充電樁,主要問題依次為:無法付款充電啟動失敗充電線太短屏幕損壞網絡問題接口損壞10%5%10%15%20%25%30%
9、35%40%45%中國挪威日本美國西班牙意大利英國德國法國韓國荷蘭各國快充在公充樁數量中的占比2021年2022年海外28國2022年平均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9202020212022各國公充車樁比澳大利亞德國美國英國中國荷蘭韓國歐盟2030年目標10全球充電市場指數分析框架全球充電市場指數分析框架EV激勵政策的數量和力度支持EV/充電的行政管理法規燃油車的禁售/歧視政策零碳排路線圖是否明確詳細充電基礎設施投資在GDP占比政府支持力度EV市場成熟度人均EV保有量EV滲透率(銷量占比)在售EV車型豐富度數量種類價位2030年預測人均EV保有量充電樁使
10、用率電費成本油價CAPEX投資成本其它服務的變現機會盈利預期充電基礎設施水平可用的公充樁數量通信和配電網絡的可靠性相關標準規范的完備程度詳細合理的地方建設規劃2030年預測公充樁數量前五加權分值/5分英國3.8德國3.6中國3.4西班牙3.4法國3.2前五加權分值/5分挪威3.5荷蘭3.5中國3.5法國3德國2.8前五加權分值/5分中國3.4泰國3.4荷蘭3.2西班牙3挪威3前五加權分值/5分中國3.5荷蘭3.5加州3.4加拿大3.4新加坡3.4數據來源:Arcadis11全球充電市場指數一覽全球充電市場指數一覽政 府 支持 力 度E V 市場 成 熟度盈 利 預期充 電 基 礎設 施 水 平
11、排名數據來源:Arcadis11歐洲充電市場觀察政府推動充電設施高速增長,但仍顯滯后并面臨諸多挑戰0213EVEV保有量全球第二,即將進入大眾市場保有量全球第二,即將進入大眾市場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之一,歐洲在各國政策的大力推動下,陸路交通領域的能源轉型進展迅速。雖然歐洲乘用車市場整體在逐年萎縮,但新能源汽車銷量及份額雙升,銷量滲透率從2018年不足3%迅速增長至2023年的23%。2023年歐洲*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910萬輛,其中純電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IEA預計2030年歐洲將有58%的乘用車是新能源車,達5600萬輛。隨著疫情導致的供應鏈緊缺的問題得到解決,新能源車銷量
12、連續15個月同比增長超10%,預計2024年其銷量將超過混動油車,成為乘用車銷量第二大類別,占比四分之一以上??邕^25%的滲透率門檻,意味著新能源車市場受眾將從早期嘗鮮人群過渡到大眾人群。據BNEF預計,至2026年歐洲純電汽車銷量將達到500萬輛,銷量占比40%以上。隨著電池成本不斷下探,新上市EV相對同價位舊款車款續航有所提升,里程焦慮即將緩解,充電焦慮繼而成為純電汽車普及的最大阻礙。按歐盟零碳排目標,2035年將全面停售內燃機汽車。對比加油站的普遍布局,EV的高速增長對充電基礎設施提出了較大挑戰。數據來源:ACEA-2 4 6 8 10 12 2018201920202021202220
13、23年1-10月百萬歐洲*新能源汽車累計注冊量BEVPHEV0 2 4 6 8 10 12 14 16 0%5%10%15%20%25%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年1-10月百萬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乘用車新注冊量新能源占比數據來源:ACEA汽油36%柴油12%HEV26%PHEV8%BEV15%其它3%2023年1-10月歐洲*新注冊乘用車能源類別占比數據來源:ACEA*本頁圖中所指歐洲為歐盟27國+歐貿聯4國+英國,占歐洲乘用車市場份額90%以上 E V 市 場14充電樁數量激增,但落后于充電樁數量激增,但落后于EVEV增長,并遠低于預期增長,并遠低于預期 歐洲自2
14、022年Q3起,充電樁數量每季度新增約5萬個,近三年平均增長率約50%,其中快充占比近五年在9%12%之間浮動,即充電設施的功率基本維持與數量同步增長。從絕對數量上,歐洲是僅次于中國,擁有最多充電樁的地區。但歐洲充電樁數量增長依然沒有跟上EV增長的步伐,歐洲EV銷量占比全球超三分之一,而充電樁數量占全球不足18%。歐盟歷年充電樁的增長率,除2022年持平外,均低于EV增長率。2016-2022年歐洲新能源車保有量增長了17倍,而充電樁數量只增長了6倍。目前歐盟27國約有63萬可用公共充電樁(AFIR定義),但要達到2030年碳減排50%的目標,充電樁數量至少需達到340萬個,才能滿足EV增長的
15、需求。盡管2022年比2021的歐洲整體車樁比有所緩解,歐盟平均車樁比為13:1,但歐洲EV將進入大眾市場,EV增長依舊強勁。而目前充電樁數量增長逐年放緩,且歐洲各國發展極不均衡,EV先行國家如挪威、德國、英國等,車均樁數和車均功率均遠低于于歐盟平均水平。EV越多且越成熟的市場,充電樁不足的情況越突顯,車樁數量差距將繼續拉大,離歐盟計劃的10:1的車樁比目標越來越遠,充電緊張的情況恐將長期持續。數據來源:EAFO快充在2019年前指大于22kW的快充,2020年起指DC快充2023年按1-10月數據測算數據來源:IEA數據截至2023年4月00.511.522.533.540510152025
16、303540挪威德國美國英國西班牙歐盟法國波蘭比利時全球意大利中國荷蘭歐洲各國車樁比及車均功率對比EV/EVSEkW/EV數據來源:EuroNews0%2%4%6%8%10%12%14%01020304050607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歐盟充電樁數量充電樁數快充*占比0%20%40%60%80%100%12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歐洲新能源車及充電樁數量增長率EV保有量增長率公充樁數增長率 充 電 數 量15充電樁分布高度集中,人口充電樁分布高度集中,人口集中地區充電普及率低集中地區充電普及率低
17、以上數據來源:ChargeUp Europe數據來源:gridX69999240228107565320010381601724643以上數據來源:Eurobarometer122,00065,60030,00029,000590021,00011,00015,00053004100111,72187,67483,31737,18634,38025,64522,78420,01211,0557716荷蘭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葡萄牙歐盟前十國公共充電樁數量變化2021202224%18%18%8%7%5%5%4%11%荷蘭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奧地利比利時其他2022年歐盟各
18、國公共充電樁數量占比歐盟每十萬人公充樁數歐洲人均充電功率(kW)2022年荷、法、德三國的公共充電樁數量在歐盟中占比達60%,加上英國(約8.2萬個),歐洲的充電樁分布高度集中于這四個國家。歐盟外的英國、挪威和瑞士,加上歐盟充電樁數前八名國家,這11國在整個歐洲中充電樁數量占比超過9成。截至2023年4月荷蘭有133800個公共/半公共充電樁,德國于7月1日宣布開放超過10萬個公共充電樁,達100838個,合計容量4.5GW,法國截至6月23日公充樁達101680個,已超過德國。除荷蘭外,充電樁數領先的國家,增長率也普遍較高。歐盟整體人均樁數為106,從人均維度上各國發展差異更大,如荷蘭按人口
19、和面積計,其充電樁密度遠超其它歐盟國家。按人均EV和人均充電樁數的維度區分,歐洲國家的充電可及度可分為四個層級:一為荷蘭、盧森堡和瑞典,EV和充電數量雙高,是成熟市場;二為奧地利、丹麥和瑞士,即將進入普及階段;三為德國、法國、比利時和芬蘭,仍需保持高速增長;其它國家則仍處于起步階段。這體現了歐洲充電市場增長過程中,地區間極不均衡的情況。這種不均衡也體現在,人口集中地區的人均充電功率較低。歐洲各地的人均充電功率從人均不足1千kw的東歐到人均超過2萬kw的北歐,各國內部的差異也巨大。如奧地利集中于西部,瑞士南部的人均功率高出數倍,蘇格蘭遠高于英國其他地區,各國的首都及周邊人均功率均低于全國。充電分
20、布不均,也是阻礙EV普及的重要因素。盧森堡瑞典荷蘭瑞士丹麥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英國愛爾蘭斯洛文尼亞葡萄牙意大利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波蘭斯洛伐克捷克羅馬尼亞克羅地亞立陶宛希臘05010015020025030035005001000150020002500充電樁/每10萬人EV/每10萬人歐洲各國充電普及度(每10萬人充電樁和EV數維度)充 電 分 布家充需求低于預期,消費者更在意多場景充電的便捷性家充需求低于預期,消費者更在意多場景充電的便捷性數據來源:P3 Analysis公充DC 公充AC 歸屬AFIR工作場所住宅歐盟公私充電樁數量預測(百萬)80%10%2%8%2022年歐盟充電樁分布住
21、宅工作場所公充DC公充AC 歐洲在可見的未來,充電樁數量中占絕大多數的仍是家用自充樁。2022年歐洲非家充的充電樁數量僅占二成,但消費者調研顯示,絕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消費者仍對家充以外有更高需求(超過25%),特別是在意大利、西班牙和波蘭,一半的消費者傾向于在公共充電站和工作場所充電。對家充的需求低于預期,是由于不少歐洲城市老區的居民,沒有固定的室內車位,不具備安裝家充的條件,只好使用路邊慢充作為夜間充電。此外還有購置安裝費用方面的考慮,因此對私人充電樁的政策補貼也有助于家充的普及。工作場所是僅次于家充的充電場景,只要工作地有條件的車主,都會日常使用工作地充電,與之相符的是,2022年的工作場所
22、充電樁數量占比與公充樁相當,預計未來普及速度快于公充。大部分歐洲國家的消費者最習慣于在傳統加油站找充電樁,而多數消費者更愿意在需要時即可就近充電,并不在意充電樁在哪,尤其是比利時和法國的消費者對充電場景并無明確傾向。家工作路上/公共充電站其它EV消費者最傾向于在哪充電?數據來源:Deloitte,2023年 EV消費者在外充電最常用的場景?EV專用充電服務站傳統加油站的充電樁商場/賣場路邊充電樁其它停車場任意地點汽車經銷店南非西班牙土耳其英國波蘭意大利法國德國比利時奧地利 充 電 場 景充電地點從不每月每天或每周家用插座51%21%28%私人充電樁33%19%48%工作地充電樁60%20%20
23、%半公共充電樁(商店,餐飲等)27%61%12%公共快充(高速停車區、加油站等)22%68%10%公共慢充(路邊或公共停車場)20%59%21%歐盟BEV車主充電地點及頻率數據來源:EAFO,2022年數據來源:Deloitte,2023年 1617多種接口標準并行,多種接口標準并行,DCDC建設滯后,充電體驗不佳建設滯后,充電體驗不佳 歐盟有12%的充電樁是DC快充,但各國快充占比差異較大:荷蘭作為歐洲擁有最多充電樁數的國家,其公充基本均為AC L2;德國充電樁數排名歐洲第二,擁有歐盟最多的150kW超快充,但目前幾無大眾價位車輛支持超快充;法國充電樁的維護狀況相對較差,慢充占比大且功率低,
24、不可用的充電樁占比達20%。各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不一,且由于此前發展重點為中大型城市內充電,快速路旁DC偏少,快充不足的問題依舊突出,局限了新能源車的多場景應用及普及。歐洲擁有全球最多最復雜的充電接口,此前有SAE標準的J口和日標的CHAdeMO(如歐洲暢銷多年的日產Leaf),后歐洲推行Type2 AC(Mennekes)和CCS2,因而歐洲大部分公共充電站,只有CCS2和Type2,不支持CHAdeMO。市場領頭羊特斯拉在歐洲上市的新車也被迫提供專供的改版CCS接口,老款Model S/3等則均需要轉接頭,而老款美產電動車提供Type1的J口+CCS1,需用轉接頭接入Type2+CCS2,
25、但無法享受同等速率。接口兼容問題會大大影響不同品牌車輛在公共充電站的充電效率。未來歐標有望逐漸成為統一的充電標準,但考慮老款新能源車及舊充電站的兼容,多種接口在歐洲仍將長期并存??紤]到歐洲大陸跨國交通頻繁,DC不足、公充樁狀況參差不齊、可靠性差、接口較多且不兼容的問題,將極大影響新能源車長途駕行的體驗,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這也促使歐盟聯合各國政府致力于統一接口和充電技術標準。數據來源:P3 Analysis數據來源:ChargeUp Europe100%97%96%96%95%93%91%90%88%87%87%83%82%81%80%80%78%78%72%72%70%70
26、%68%67%64%50%31%0%3%4%4%5%7%9%10%12%13%13%17%18%19%20%20%22%22%28%28%30%30%32%33%36%50%69%馬耳他荷蘭比利時塞浦路斯盧森堡希臘丹麥法國瑞典意大利奧地利斯洛文尼亞德國西班牙愛爾蘭匈牙利立陶宛芬蘭斯洛伐克保加利亞葡萄牙波蘭捷克克羅地亞羅馬尼亞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歐盟27國AC/DC充電樁數量占比ACDC5%7%77%11%HPC 150 kWDC 150 kWAC 7.4 kW AC 7.4 kW 歐盟各充電技術的充電樁數量份額1德國10.2%2芬蘭8.6%3克羅地亞6.5%4保加利亞6.4%5丹麥5.2%AC1荷
27、蘭97.00%2比利時95.60%3盧森堡94.90%4希臘93.40%5丹麥90.70%1羅馬尼亞32.20%2捷克27.80%3波蘭26.90%4克羅地亞26.50%5葡萄牙25.10%HPCDCACACLevel 1AC Level 2DC快充電壓120V單相交流240V單相交流208V600V三相交流功率1.41.9kW2.519.2kW(典型為7kW)90kW(典型為50kW)240kW(典型為150kW)場景家用普通插座家用墻充/公充/工作場所充電站速率3-5英里/小時10-20英里/小時20-30分鐘充達80%接口J1772J1772/Type 2CCS2/CHAdeMO北美日本
28、歐洲及其他大部分地區中國全球除歐洲外歐洲主流不同充電技術及接口標準對比數據來源:LifeWire 充 電 技 術類別總數可用率AC8925584%DC150kW678880%DC150kW694682%法國公共充電樁可用率數據來源:Avere,2023年6月 18超快充興起,補充用戶需求缺口,超快充興起,補充用戶需求缺口,將是市場將是市場突破口突破口 消費者調研顯示,大部分歐洲國家一半以上的用戶只愿意為公共充電等待40分鐘以內。這與AC充電的速度不符,需要更多50kW以上DC公充才能滿足用戶需求,特別是增長型市場如西班牙、波蘭和意大利的用戶耐性最低,超過四成用戶希望在20分鐘內充至80%。對比
29、這些國家的150kW以上超快充,從數量和占比的布局均低于德法,快充的供需缺口較大。而且荷蘭、法國、瑞典等先行國家平均充電功率較低,甚至如法國有近四成AC功率如同家用充電樁,亟待升級。傳統能源企業背景的充電運營商主要集中建設AC站點,而主打超快充的IONITY最近風頭正勁,Fastned、Aral等各大運營商也隨之紛紛將建站重點放在快充和超快充上,隨著歐盟法案對TEN-T的每公里快充數量提出明確規定,及支持高電壓充電的EV普及,快充的缺口預計將被迅速補上,150kW以上的超快充建設將成為各大運營商的爭奪焦點??斐湫枨笈c充電場景相關,同時,EV越普及,長途需求越高。未來的快充增長點,一方面來自新建
30、主干快速道路的超快充站點,另一方面來自于城市交通樞紐的目的地補能的充電站升級,這對無家充用戶尤為重要。數據來源:EAFO數據截至2022年年底數據來源:Deloitte576857942834366666774259903779492659474165431982201419815099175582384327919398245883789420141237755462818043962600268591919115651209273117976332593542760218125227619531691034136681210573843388939313963967194544740197
31、229159916291541120629672031137341731374726435951941895629337225510942811440174波蘭葡萄牙芬蘭奧地利丹麥西班牙瑞典意大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歐盟各國不同功率的充電樁數量占比AC 22kWDC 50kWDC 50-150kWDC 150-350kWDC 350消費者期望在公共充電站將EV從0充到80%所花的時間120分鐘20-40分鐘41-60分鐘西班牙南非意大利土耳其法國比利時英國波蘭德國奧地利數據來源:gridX歐洲各主要CPO的功率分布(kW)BEV家充在家工作公充AC公充DC用戶在新能車主中占比日均里程(km)通勤
32、有75%15%5%5%30%43無0%55%20%25%8.4%不通勤有85%0%5%10%21%26無0%0%45%55%7.3%法國BEV用戶補能(kWh)的各場景占比數據來源:ICCT 充 電 技 術RECharge用戶*2022年充電數據次均充電時長28min次均充電量18.35kWh3-22kW充電次數20次/月/樁55-149kW充電次數192次/月/樁150-350kW充電次數79次/月/樁數據來源:RECharge,*挪威、瑞典和芬蘭19充電運營商市場高度分散,充電運營商市場高度分散,重資產重資產+輕資產模式組合輕資產模式組合 歐洲充電市場處于百花齊放的階段,共計有數百個大小充
33、電網絡運營商(CPO)和充電服務提供商(MSP),小至僅有一個充電站的個體商,大到售出50萬個充電設施的EVbox這樣的充電方案提供商。因此歐洲前十名的CPO市場份額合計不足25%,處于高度分散的市場階段。盡管歐洲市場一體化程度高,但受限于支付方式、充電場景習慣、市場成熟度等方面的本地化差異,各國市場的運營商構成各不相同,如法國人青睞Total、英國喜歡Pod Point和ShellRecharge、EnBW在德國和奧地利表現良好,北歐則有Mer,荷蘭充電市場競爭激烈,知名企業Fastned、Allego均出自荷蘭。位居前列的CPO企業,大部分在歐洲運營覆蓋不超過6個國家,并未形成歐洲一體的充
34、電網絡。因此大部分運營商均與其它友商達成協議,相互開放充電網絡,為自身客戶提供全歐漫游服務。各運營商的起家背景也各不相同,粗略分為供電企業、石化企業、車企、硬件組裝商和軟件商幾類。如Enel是意大利能源巨頭,Allego起源于荷蘭電力企業,Mer脫胎于挪威水電企業;Total、Shell的Recharge/Ubitricity、Bp Pulse、Aral Pulse均利用現有加油站增設充電站;Freshmile和Virta擅長智能充電解決方案和移動軟件服務等;EVbox是重要的充電設施組裝商;IONITY是歐洲幾大車企合資共建的充電網絡;而雷諾和特斯拉則是車企自建充電服務。不同的背景意味著各運
35、營商業務強項的差異,也將在未來競爭中起到重要影響。歐洲公共充電站的產權和運營大多是分離的,所有權一般歸屬于市政、私有產權主和社區,實力雄厚的CPO可投資自建充電站,一般以技術起家的CPO則與充電站產權方合作,提供代運營服務,并通過聯合漫游,擴展服務網絡。除此之外,還有第三方充電地圖APP提供商(EMSPs),提供搜索排隊和付費等服務,本身不運營充電站,也可憑借用戶流量通過漫游整合線下充電資源。數據來源:gridX數據來源:gridXTeslaEnel XVirtaAllegoEVBoxFreshMileVattenfallBe ChargeThreeforce Mer0.00%0.50%1.0
36、0%1.50%2.00%2.50%3.00%3.50%4.00%4.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TeslaEnel XVirtaAllegoEVBoxFreshMileVattenfallBe ChargeThreeforce Mer歐洲前十CPO的充電樁數量占比充電樁數份額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05001,0001,5002,0002,500TeslaIonityEnBWVirtaAllegoEnel XMerAral PulseRechargeTotal Energies歐洲前十CPO的充
37、電容量份額MW份額CPO主要分布國家主要建網模式背景Tesla歐洲多國自建車企IONITY德國自建德國車企合資EnBW德國、捷克自建德國國有Virta英法德、希臘等8國代運營芬蘭創業Allego荷蘭等歐洲多國代運營+協議荷蘭供電企業AllianderEnel X意大利自建+代運營Enel電力集團Mer挪威、瑞典、奧地利、德國代運營挪威水電企業StatkraftAral Pulse德國自建Aral能源集團Recharge英國等歐洲多國自建+協議Shell石化集團Total Energies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自建Total石化集團EVBox歐洲多國代運營代建Engie能源集團FreshMil
38、e法國代運營法國創業Be Charge意大利自建+協議Eni石油集團Fastned荷蘭、英法德、比利時、瑞士自建荷蘭創業Pod Point英國和愛爾蘭自建+代運營英國創業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及ChangeMap歐洲部分CPO的基本情況 充 電 市 場20歐盟法案對充電建設起到重要指導和規范作用歐盟法案對充電建設起到重要指導和規范作用 充電基礎設施涉及跨國協同,因此歐盟的角色在推動充電普及方面尤為重要:1,確保各國有明確的充電基礎設施目標、預算和實施計劃,與EV普及目標一致,并最終達成交通領域的零碳排目標;2,統一全歐的充電技術、接口及規范要求;3,對各國計劃實施起到監督、指導和協調作用;4,通
39、過CEF為跨國建設/研究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針對充電等替代動力基礎設施,頒布了兩個關鍵的政策工具,即TEN-T全歐交通網絡管理條例,和AFIR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法規。這兩個法規是歐洲綠色法案和Fit for55政策框架的組成部分,旨在推動補能基礎設施與電動化交通同步發展,解決充電和EV相互牽制的問題。特別是最近正式實施的AFIR,對各成員國的公充站數量增速和布局提出了具體要求,甚至規范了計費支付方式、軟硬件等各方面標準,并強化了對重型商用電車的支持。歐盟還計劃在2027年前建立全歐實時數據庫,反映所有充電站的可用狀況,等待時間和價格。數據來源:ECA歐盟關于充電基礎設施的關鍵法
40、規替代燃料戰略建立標準化的替代動力補能網絡TEN-T管理條例建立跨歐洲的清潔能源的核心交通網絡,包括鐵路、道路、水運和海運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指令 AFID到2025年建設“合適數量”的充電和補能點,要求各成員國建立相應的國家級政策框架,并設立本國目標路線及資金計劃替代燃料基礎設施實施計劃到2025年在TEN-T的核心網絡,為跨境長途水陸路交通布局通用的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法規草案 AFIR對2014年指令進行修正,并升級為法規,作為Fit for 55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建立更詳細的法規框架,提出草案供成員國討論歐洲綠色法案為達到2025年歐盟的1300萬輛零碳排車輛目標,預計需
41、要1百萬個公共充電站和補能站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法規 AFIR在2021年框架基礎上,首次明確了強制性的最低實施目標,對替代燃料基礎設施提出了具體的統一規范,于2023年10月并生效202120232017201920142013AFIR法規對各成員國充電基礎設施的要求乘用車LDV:充電站規模要求 乘用車LDV:充電站密度要求 2024年起,成員國需始終保持以下比例(如本國EV乘用車滲透率超過15%,可適當降低):BEV:1.3kW/車PHEV:0.8kW/車時限范圍功率規模/60km150kW的快充數量/60km2025年底TEN-T 核心網絡雙向沿途400kW12027年底TEN-T 核心網絡
42、雙向沿途600kW250%TEN-T 全面網絡雙向沿途300kW12030年底TEN-T 全面網絡雙向沿途300kW12035年底TEN-T 全面網絡雙向沿途600kW2重型車HDV:充電站密度要求 時限范圍功率規模350kW的快充數量2025年底15%TEN-T 網絡雙向沿途1400kW1城市樞紐900kW12027年底50%TEN-T 核心網絡雙向沿途2800kW250%TEN-T 全面網絡雙向沿途1400kW12030年底TEN-T 核心網絡雙向沿途3600kW/60km2/60kmTEN-T 全面網絡雙向沿途1500kW/100km1/100km城市樞紐1800kW1數據來源:ICCT
43、數據來源:TENtec,藍點為超快充充電點,黃圈為城市樞紐,不同顏色路線為九條核心道路干網:Atlantic,Baltic-Adriatic,Mediterranean,North Sea-Baltic,North Sea-Mediterranean,Orient-East Mediterranean,Rhine-Alpine,Rhine-Danube,Scandinavian Mediterranean.TEN-T九條核心道路干網、城市樞紐及150kW的快充分布公共充電站要求 2024年起,所有充電站需滿足無注冊充電和付費,并采用電子支付(信用卡刷卡和無接觸支付卡,或二維碼);50kW及以上
44、的充電樁必須按kWh計費,并可按分鐘收取空占費;50kW以下的充電樁,應優先按kWh計費;收費透明、無價格歧視,并有明確和醒目的價格明細公示;2024年10月前,所有公共充電樁需接入互聯網;2024年4月起,新建/改造的公共充電樁必須支持智能充電;2025年4月前,所有DC公充樁必須配有固定充電線。政 策 法 規21各國全面鼓勵充電站投資,主要市場政策體系完備各國全面鼓勵充電站投資,主要市場政策體系完備 歐洲各國都為EV轉型劃撥了專用的政策激勵資金,也用于補貼充電設施投資。其中法國在2016年成立了全歐最大規模的補貼基金計劃ADVERNIR,第二期2020-2023年預算達1億歐元,提供豐富的
45、補貼方案。奧地利、意大利和西班牙均有類似的激勵基金計劃,促進汽車零碳排目標實現。荷蘭則擁有歐洲最全面和詳盡的激勵體系,預算分布于不同機構的不同補貼方案,從不同方面,確保資金用于符合政策導向的個人或機構。除丹麥和希臘以外,主要的EV市場國家均為公共充電站提供了購買和安裝設施的費用補貼,部分國家補貼力度逐年減少,并向高功率快充傾斜。除了政策激勵,在幾個主要的充電市場,如德國、荷蘭和英國等,政府出臺和修訂了一系列法案和法規,從投資、土地、技術和服務標準、監管要求等各方面建立了完善細致的政策框架,以期規范市場并提高競爭水平。荷蘭更是聯合地方政府和機構,成立了NAL,統籌協調各區的充電基礎設施項目。先行
46、國家均在歐盟的要求基礎上,對充電站提出了更為具體的標準,例荷蘭將要求2024年所有充電樁可用率達到99%以上,英國要求所有CPO接受信用卡刷卡及Apple和Google Pay,并要求所有充電樁支持在線查詢實時狀態(占用/空閑/不可用)。數據來源:FleetEurope歐洲各國對充電站的主要激勵政策 商用公共充電站商用公共充電站家用充電點家用充電點奧地利奧地利e-MobilityOffensivee-MobilityOffensive計劃計劃DC商用卡車充電站:最高3萬歐元購置補貼充電站:900歐元/樁購置補貼,上限30%成本 單/雙家庭住宅:600歐元購置補貼 多單元住宅且充電站采用OCPP
47、技術協議:900-1800歐元購置補貼比利時比利時采用OCPP協議并在政府備案的公共充電站:購置過程的稅費150%返還采用OCPP協議且100%使用可再生能源:30%個人所得稅抵免購置成本,最高1500歐元/人/樁丹麥丹麥無購置補貼,按0.13歐元/kWh減免運營過程的稅費無芬蘭芬蘭11kW,最高30%的購置補貼22kw,最高35%購置補貼社區私有充電站:最高9萬歐元購置補貼購置個人充電樁:最高300歐元稅費返還法國法國ADVENIRADVENIR計劃計劃22年4月起,50%的購置成本補貼,最高2700歐元安裝增值稅優惠等其它多種補貼和激勵個人充電樁:最高960歐元/樁的稅費抵免多住宅共有充電
48、站:50%最高1160歐元的購置成本補貼德國德國最高4.5萬元購置補貼工作場所充電免稅聯邦和地方提供多項額外補貼 私有充電站:900歐元購置基金 部分地區提供額外補貼/基金希臘希臘無私有充電站:500歐元購置基金愛爾蘭愛爾蘭路旁充電設施:最高5千歐元建設基金私有充電站:最高600元購置補貼意大利意大利Eco-BonusEco-Bonus計劃計劃最高3千歐元退稅 私有停車場內安裝符合能效要求的充電站:110%購置補貼,最高2千歐元 私有停車場內充電站:50%購置補貼,最高2千歐元荷蘭荷蘭最高36%的購置補貼最高75%的購置稅費返還大部分地區居民可申請免費安裝就近的公共充電點西班牙西班牙MOVES
49、MOVES計劃計劃50kW:小型企業最高55%購置補貼,中型企業45%,大型企業35%5千人以上的市政:70%個人購置基金5千人以下的市政:80%個人購置基金英國英國 申請補貼名額,最高75%購置補貼,上限40個充電站/企業 首年運營稅費優惠2022年5月起,為公寓居民和租客提供75%個人購置補貼,最高350英磅瑞典瑞典50%購置補貼50%個人購置補貼,最高1.5萬克朗波蘭波蘭22kW:最高25%購置補貼每個交流(3.7kW)充電站應配備符合DIN EN 62196-2標準的Type 2 接口每個直流(22kW)充電站應配備符合DIN EN 62196-3標準的Combo 2(CCS2)接口用
50、戶無需與服務提供商簽訂任何合同,即可無障礙地自助充電和付費。免費充電站時無需進行身份驗證;現場可進行現金支付或非現金支付(信用卡);提供在線支付(二維碼、APP或網站),支持至少一種在線支付系統(即 PayPal、信用卡或其他),且無任何附加費用。計費要求:技術要求:董事會每年兩次成員代表會議執委會及秘書發起、協調、監督調整地區項目辦公室協調落地各地行動計劃工作小組安全,物流,智能充電,開放協議和開放市場股東成員包括荷蘭國家相關部門、電力機構、市政府、省政府、市政聯合會等下轄6個協會,分別落實可再生能源、交通電氣化、制造和進口等方面項目荷蘭國家充電基礎設施計劃(NAL)架構德國LSV法規對充電
51、站的部分要求概述數據來源:RVO數據來源:BMWK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涉及內容涉及內容NSVNSV 低壓配電規范低壓配電規范要求新建充電站必須由配電公司向政策申請獲批后方可施工BauGBBauGB 聯邦建筑條例聯邦建筑條例對市政方的土地規劃提出了詳細要求,包括充電站的土地使用許可相關規定LSVLSV 充電站規范充電站規范對充電站的用戶授權、付費、使用、技術等各方面進行了詳細規范EichrechtEichrecht 標準計量法標準計量法要求使用統一標準的聯網計費設備,以滿足統一計價、準確計價、透明計價和數據備查需求德國對充電站管理的法規框架數據來源:BReg 政 策 法 規22歐洲充電市場展望:歐洲
52、充電市場展望:20242024拐點已到,此后局面大不同拐點已到,此后局面大不同歐洲*整體EV滲透率不斷上升,2023年10月已達到23.8%,預計2024年初即跨過25%的門檻,這就意味著歐洲的EV市場整體已進入大眾普及階段,大多數消費者將在購買汽車決策中,把EV納入選擇范圍,問題已從要不要買EV變成買什么EV??缭竭@一從早期嘗鮮人群到大眾主流人群的鴻溝,將帶來整個EV相關行業和市場格局的重大轉變,隨之將帶來公共充電行業和市場的重大轉變:1.對于產權方,由于EV滲透率增長,商業場地方的停車場“觸電”動力變強,公充站選址從政府醫院學校等,變成住宅和商業地產、寫字樓、連鎖零售和餐飲、休閑娛樂場館等
53、盈利性場地,充電成為吸引客源/入駐的要素,工作場所和目的地充電將越來越普及,充電樁從成本負擔變成加分項,最終成為必需配置。2.對于CPOs,參與方數量和規模雙升,競爭加劇,投資火熱,將會有少數企業跨過規?;T檻,明確的利潤空間開始顯現,投資規模和集中度都將上升,將從野蠻生長進入劇烈洗牌,最后市場集中,先行市場的強勢CPO將迅速擴張至低滲透率國家,推動其他市場加速發展,未來兩三年將普遍出現并購整合,EMSP和CPO的界限愈加模糊,全歐范圍將由幾個跨國的大型CPO或由一兩個協會聯盟,分別在不同區域占據壟斷性地位。而且充電市場將從中心城市拓展到人口更少的地區,將從車流量大的充電場所拓展到更小眾的目的
54、地/場景,意味著邊際成本將上升,將淘汰一批小規模成本效率較低的玩家。3.對于消費者市場,充電場景和技術也將面臨重大轉變,EV普及意味著越高比例的車主無法家充,而且EV使用場景更多樣和復雜,因而對各種場景的公共充電需求上升,對更高功率的DC需求上升。充電受眾擴展到主流人群,她們耐心更差、不信賴更強、更怕麻煩,高功率充電、智能充電、分時計費和即插即充等充電技術和方式的應用將提速,充電體驗將不斷優化,最終消費者會像對移動通信、加油等服務一樣,在可及性、可靠性、便利性三方面要求統一的充電體驗,對較差的充電體驗沒有容忍度,用腳投票淘汰落后者,從充電焦慮變得要求更高,最終零容忍??偟膩碚f,此前充電市場是通
55、過私人充電樁來解決“有”的問題,而此后需要滿足多場景充電,因而需要解決“快”和隨時隨處充電的問題。的歐洲EV車主表示,是否有充電樁,將影響他們選擇去哪購物和出游 小 結數據來源:EAFO,2022年CPO:數量規模雙升,投資加速競爭整合產權方:“觸電”動力增強消費市場:對充電體驗的要求向加油看齊消費者 從 充電焦慮 變得 要求更高 再到 零容忍度 行業 從 野蠻生長 到 洗牌整合 到 寡頭壟斷配置充電樁 從 成本項 變成 加分項 成為 必需項日均充電次數/樁平均充電功率次均充電時長/樁充電樁使用率日均充電量3-550-70kW30min5-10%80-100kWh10-1280-100kW15
56、-20%300kWh15-20min數據來源:McKinsey2030年預計歐洲公充樁的充電量上升3倍,使用率增加1倍2023年2030年49%57%的歐洲EV車主表示,如果目的地有充電設施,會增加他們到訪的頻次數據來源:Shell,2023年調研歐洲EV車主對公充站最大的需求充電速度/提高更高功率,越快越好使用和付費的便利性(充電卡/app)按kWh計費(而非按次/分鐘)12323中國企業在歐洲充電市場的機遇和挑戰中國企業在歐洲充電市場的機遇和挑戰 歐洲充電市場法規完善,政策支持強,市場高速增長,到2030年新增充電站數量將是目前的四倍以上,無論是規模還是成熟度,都高于其他市場,且各國市場聯
57、通度高,是目前最優質的海外充電市場。為達成2030年目標,歐洲基礎設施的硬件及建設投資預計將達到2400億歐元,包括新建充電站、升級電網和擴大可再生能源規模三方面,預算配比分別為60%、15%和25%。充電網絡運營商CPOs是目前歐洲最主要的市場參與者,而CPOs目前均處于投資回收前期,受限于規模,大部分未達盈利點,且面臨高居不下的電價、用戶對充電體驗的更高要求和政府日益嚴苛的標準,有較強動力將部分運營外包至成本更低的服務提供商,以及尋求更具性價比的設備供應方。因而圍繞著CPO的B2B服務存在諸多機遇,包括設備制造組裝、基于云計算的設備/能源管理、智能充電、充電配儲、即插即充技術和充電接口升級
58、等。這些方面,從巨量規模的中國新能源市場已磨礪出眾多經驗豐富的老兵,有機會間接參與高速發展的歐洲充電市場,并從中獲益。在電網升級和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國在儲能、風光電的產業鏈均有較強的成本優勢和豐富經驗。對于將電車用作儲能來調峰填谷的技術,中國企業有先發優勢。部分歐洲電網較老舊,輸配電能力參差不齊,當電動汽車,尤其是電動卡車普及率達到一定程度,充電站的功率需求將超過低壓電網的承載能力,需要對配電端進行中壓電網的建設改造。而且歐洲清潔能源占比高,電動車充電高峰又與居民用電高峰重合,對調峰調頻的需求較大,這也是中國儲能企業的機會。但是,除了制造端,歐洲充電市場對中國企業來說并不友好,最重要的阻礙有:
59、1,貿易保護。歐洲整個新能源市場是由政策催生的,各級政府撥出專用款項,用于支持零碳排實施計劃,政府在融資、規劃和規范等方面充當了大甲方,最重要的產業驅動來自于政府引導,優先考慮的是扶植本地產業和供應鏈安全,經濟性和效率在現階段是次要的,所以成本因素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優先級降低,而中國企業的性價比優勢可能由于政策歧視而減弱。2,本地化挑戰。充電行業和地產、公共事業密切相關,這些都有明顯的本地化特征,充電行業的利益相關方眾多,從聯邦-州-市等各級政府機關到電力公司到地方及社區居民,歐洲電力市場化程度高,輸配電企業較多,歐洲場地方的產權情況復雜,各地用戶習慣差異較大,這些都對本地市場的熟悉度提出了很高
60、要求。數據來源:IEA數據來源:McKinsey 小 結歐洲充電基礎設施目標所需的充電樁數量、投資和電力20212025203060001600105004x為達到AC和DC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目標,每周需要新增的充電充電樁數量增長4倍歐洲每周新增充電樁數計劃數據來源:McKinsey智能充電V2G/V2B本地化貿易保護機遇挑戰MGS充電接口設備/能源云管理即插即充設備升級分時/浮動計費超快充中壓配電(光)儲充一體電網升級供應鏈安全嚴苛標準美國充電市場觀察地區發展兩極化,公充可靠性將成最大掣肘0325EVEV進程落后于進程落后于歐盟中國歐盟中國,仍處早期發展階段,市場割裂,仍處早期發展階段,市場割
61、裂 在拜登IRA法案刺激下,2022年Q4起美國新能源車增長提速,2023年1-11月BEV+PHEV銷量超126萬輛,市場滲透率近10%,同比增長58%。2023年保有量預計將達到500萬輛,但在整個美國乘用車中僅占比不足1.8%,目前仍是小眾品類,離EV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按零碳排路線目標,美國到2030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需超過一半,保有量需超過3000萬輛,占比12%。但按NREL預測,美國到2030年僅有1500萬輛新能源車,占比僅6%。這一數字歐盟和中國分別在2025年和2024年就能達到,美國汽車油改電進程遠慢于歐盟和中國。同時,美國各地區的發展步伐有著巨大差異。加州占了全美近
62、一半的EV銷量,在新能源轉型中一騎絕塵,無論是可再生能源占比、EV滲透率和保有量、人均EV量等,都遙遙領先于其它州。而BEV數量最少的北達科他州僅有600輛,對比第三名德州的14.9萬輛,兩極化極其嚴重。從市場份額上,特斯拉長期占據大半壁江山,其它前十名車企的份額在2%6%之間,同樣也呈現高度集中的特征。數據來源:NREL數據來源:ANL數據來源:InsideEVs E V 市 場數據來源:AFDC,截至2022年美國各州BEV保有量903,600149,00084,700600240047,00028,000620045,600168,0008007600各州EV保有量/全美 Top3加州1
63、2.7%得州8.9%佛羅里達6.4%其他州平均1.5%2023年BEV銷量滲透率Top3加州27%華盛頓州20%哥倫比亞特區19%其他州平均8%數據來源:AFDC,截至2022年數據來源:EVadoption,截至2023Q3特斯拉56%雪佛蘭6%福特6%現代5%其他27%2023年1-10各企BEV銷量份額26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EVEV增速,是最主要的發展瓶頸增速,是最主要的發展瓶頸 美國截至2023年底有16萬個公共充電樁(相當于平均每州僅3000個),年增長率逐年放緩至2023的12%,與EV增長的差距越來越大,導致車樁比在2023年近30:1,遠高于歐盟平均1
64、3:1和中國7.3:1的公充車樁比。美國充電缺口拉大,要滿足2030年EV保有量的充電需求,未來七年美國充電樁的增長率需要提高3倍以上,即平均每年增加至少5萬個充電樁,特別是DC充電樁數量需要增加近1倍。政府已撥款數十億美元用于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目標到2030年新建50萬個充電樁,但目前來看成效并不顯著,充電樁不足將成為美國EV普及的最大障礙。充 電 數 量本頁數據來源:AFDC,2023年增長率按前三季度測算*含工作場所等半公共充電樁4541261524231529271937131335241488887106121112206121570626053033359425481905100
65、618436301174117997013450221816821236117679525140641671770359958129927影響充電分布的因素復雜,導致地區差異巨大,難以統籌影響充電分布的因素復雜,導致地區差異巨大,難以統籌 美國各地充電分布極不平衡,充電樁數量最多和最少的州相差4000倍,人均充電樁最多和最少的州也相差15倍。一般充電分布與EV滲透率、保有量和人口密度相關,但美國除此之外,還有多種復雜因素共同作用。充電發展和人口分布不匹配:美東地區人口集中,但EV滲透率高于20%的縣基本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和科羅拉多;充電站最多的十個城市,只有三個排名全美人口前十;充電樁數量前十名
66、的州和人均樁數前十重合度低。這和歐洲中國東南亞完全不同。部分原因包括:美國新能源政策由州級政府而非聯邦政府起主導作用,各州隨政治立場對EV支持力度迥異,加州作為民主派大本營,對新能源態度激進,而部分保守州甚至叫停新能源項目以保護當地農業;東西兩大電網互不聯通,德州有自己獨立的電網,也影響了充電基礎設施的統籌均衡發展;中北部地區是充電中空地帶,這和政治保守、農業優先及城鎮間距遠有關,同時北部山區冬季寒冷,也影響了EV普及。充電設施數量最多的是加州、紐約州、德州、佛羅里達和麻省,僅麻省和紐約州與EV增長匹配度相對較好,而其余三州雖然充電樁數量多,但仍跟不上EV增長,因而車均樁數全美排名倒數。相鄰地
67、區的充電分布落差大,意味著用EV跨區旅行困難,對于長途出行首選駕車的美國市場,充電樁分布不足局限了EV發展。充 電 分 布城市州充電站L1慢充樁L2慢充樁DC快充樁洛杉磯加州1,641294,537262圣地亞哥加州825142,089306亞特蘭大喬治亞6071951,33392爾灣加州59101,05699圣何塞加州57731,476226奧斯汀德州57331,114127舊金山加州461201,236129西雅圖華盛頓459481,047138堪薩斯城密蘇里436384611波士頓麻省39688038美國各州充電站數量分布美國城市充電站數量Top10美國各州每百輛BEV充電樁*數量EV滲
68、透率美國各縣EV滲透率數據來源:USAfacts,202349,87711,1789,7688,6927,0415,8855,4605,0645,0284,586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佛羅里達州得克薩斯州馬薩諸塞州華盛頓州科羅拉多州佐治亞州馬里蘭州弗吉尼亞州美國2023年各州充電樁*數Top10數據來源:AFDC數據來源:USAfacts,2023數據來源:AFDC,2022年數據來源:USAfacts,2023139.7104.770.768.560.959.459.257.556.456.3佛蒙特州加利福尼亞州馬薩諸塞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羅得島州夏威夷州俄勒岡州馬里蘭州華盛頓州美國2023年各州
69、每10萬人樁數Top10數據來源:Governing*按美國能源部定義,Ports數量指的是可供同時充電的車輛數,因此多口充電樁可能會被記為2個充電樁首次頒布國家標準,對資助項目提出最低規范要求首次頒布國家標準,對資助項目提出最低規范要求數據來源:FHWA 美國涉及EV充電基礎設施的重要法案有兩個,IRA和BIL法案。BIL下設兩個投資計劃,共計撥款75億美元,分配給各州和地方政府,用于直接資助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支持替代燃料走廊AFC沿線的充電站;IRA為充電站建設提供稅收抵免,側重于支持美國制造和關注低收入和鄉鎮等弱勢民眾。此前針對美國充電站的建設、運營和維護沒有統一的國家標準,各充電設
70、施在可用性、可靠性和兼容性方面參差不齊,因此美國能源部和交通部于2023年2月聯合發布美國國家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標準和要求,對充電站的軟硬件、運營、交易和維護各方面設定了詳細的最低標準規范,這是獲得NEVI計劃等聯邦資助的前提。按規定要求,特斯拉宣布向非特斯拉車輛開放部分超充站網絡,并逐步于2024年實現全面開放。美國國家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標準和要求 充 電 政 策28類別類別要求要求充電端口數量充電端口數量 AFC沿線充電站:至少有四個聯網DC快充端口 其他位置充電站:至少有四個聯網充電端口接口類型接口類型 DC快充必須支持CCS1 ACL2必須支持J1772功率水平功率水平 DC快充必須支持2
71、50-920V AFC沿線DC快充=150kW ACL2=6kW可用性可用性AFC沿線充電站必須全年7x24開放付款方式付款方式除非永久免費,否則充電站應對非會員開放,并不得基于付款方式或會員資格限電限流設備認證設備認證 所有充電器: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國家認可測試實驗室(NRTL)的認證 DC快充和ACL2充電器:美國保險商實驗室(UL)電動汽車充電系統設備相關標準的認證 ACL2充電器:能源之星認證價格公示價格公示價格明細需在充電前實時清晰展示,并按kWh計費可靠性可靠性每個充電口的平均年正常運行時間須大于97%其它其它物理安全和網絡安全、技術人員、客戶服務、客戶數據隱私、充電軟硬件和通信
72、標準、數據提交數據來源:DOT,2023年12月政策名稱政策名稱內容內容兩黨基礎設施法兩黨基礎設施法BILBIL2021年11月簽署,分別為NEVI計劃和CFI靈活資助兩個計劃,撥款50億和25億美元。另外把EV充電基礎設施也納入2021年交通部頒布的STBG地面交通資助計劃,并為交通部、能源部和環保局提供資金,用于推動校車、渡船、港口、國內電池生產和回收等EV相關項目。通脹縮減法案通脹縮減法案IRAIRA2022年8月簽署,IRA是美國最大規模的氣候相關投資計劃,旨在激活美國制造和提高就業,重點在于提高EV和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側重于低收入人群和鄉鎮地區。通過交通部、能源部、環保局、住建部和
73、財政部提供多個EV相關投資計劃拜登政府關于充電基礎設施的重要法案數據來源:DOT替代燃料走廊(AFC)的EV基礎設施部分(第七輪)已完成建設中聯邦投資計劃聯邦投資計劃+各級政府補貼,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各級政府補貼,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聯邦政府基于歷次法案,設立了多項充電投資計劃,交由聯邦各部門每年將預算分配給州政府,再由州政府分配給地方。例如,BIL法案下設立的兩項資金計劃,由聯邦交通部的高速局(FHWA)分配給各州交通部,各州交通部按項目分配給地方政府機構或非盈利組織,用于直接投資建設充電站。資助對象均為地方政府機構、社區和非盈利組織等產權方,不直接提供給私營部門。但公共電力公司為用戶提
74、供充電設施購置補貼的,可以向州級電力監管委提出申請,按一定比例獲得充電站收益分成。除了聯邦資助、稅收抵免和補貼外,各級政府也會額外增設州級、縣級和市政補貼方案。這些補貼大都會關注充電平權問題,對基礎設施投資水平低的社區進行傾斜??傮w來說,雖然美國的政策框架不如歐盟國家完善,但已趨明確和詳細,可以預期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起到更大的推動作用。充 電 政 策29投資分配主體投資分配主體資助計劃名稱資助計劃名稱內容內容申請人申請人交通部DOT充電和燃料基礎設施競爭性資助計劃CFICFI是依據BIL法案設立的靈活資助計劃,總計預算25億美元,用于在AFC和其他地區建設充電和清潔動力基礎設施。至少50%資金
75、必須用于鄉鎮、中低收入社區項目及人均停車位少的社區。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機構國家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定向投資計劃NEVI依據BIL法案設立的定向資助計劃,將在2022-2026年間投資合計50億美元,優先用于在每50英里AFC道路的1英里范圍內的充電站,包括采購、建設、運營和維護充電站及聯網信息化建設(政府承擔80%的項目成本),AFC建設完成后再用于其它地區的充電站。聯邦交由FHWA聯邦高速局分配每年預算給各州,各州交通部需提交資助項目的年度計劃。州政府緩解擁堵和改善空氣質量計劃CMAQ依據潔凈空氣法案設立的靈活資助計劃,用于資助緩解擁堵和改善空氣質量的交通運輸項目,充電基礎設施也包括在內。預算由F
76、HWA每年分配給各州交通部,由州政府選擇要資助的項目州政府、地方政府機構和非盈利組織重建美國基礎設施資助計劃RAISE通過交通部投資道路、鐵路、交通樞紐和港口項目,主要用于支持跨部門多治轄權下的地方項目,包括充電基礎設施。鄉鎮、貧困等指定地區的項目,由聯邦政府100%承擔凈成本支出;城市項目承擔80%。州政府、地方政府機構和交通運營方其他主要資助項目聯邦土地可及性計劃、公交和公交設施的定向資助計劃州政府、地方政府機構能源部DOE車輛技術辦公室的靈活資助計劃由車輛技術辦公室不定時宣布可以申請資助的項目主題和預算,向EV相關領域傾斜靈活州級能源計劃每年分配預算給各州,定向資助州級能源項目,可包括交
77、通領域的能源轉型項目各州能源辦公室國內稅務署IRS聯邦稅收抵免依據IRA法案,2032年底前建設的乘用車充電基礎設施可得成本30%的稅收抵免,上限10萬美元,要求建設地區的貧困率20%以上,家庭收入中位數低于全美中位數80%。消費者購買家用充電設施最高可得1千美元稅收抵免非盈利組織、私企和個人環保局EPA柴油排放減少計劃DERA州政府、地方政府機構和公有運輸機構清潔校車計劃主管校車的當地政府機構農業部USDA鄉鎮設施貸款和資助計劃社區和非盈利組織鄉鎮節能計劃能源供應商等數據來源:DOT聯邦各部門涉及EV充電的主要資助計劃技術技術用戶類型用戶類型金額金額L2L2非居民最高2千美元/接口L2L2政
78、府和非盈利組織最高3千美元/接口DCDC快充快充商業公充站最高3.5萬元/站數據來源:AFDC科羅拉多州某電力公司提供的補貼方案項目類型項目類型指定援助社區指定援助社區指定援助社區外指定援助社區外DCDC快充站快充站80%項目成本,最高8萬美元/站75%項目成本,最高7萬美元/站L2L2充電站充電站6500美元/接口6000美元/接口L2L2充電站(多單元住宅)充電站(多單元住宅)7500美元/接口7000美元/接口數據來源:AFDC北部加州政府提供的補貼方案政策政策內容內容類型類型EVEV充電公示和停車管理規定充電公示和停車管理規定2023年起所有公共充電站必須公示所有收費明細。停車占位但不
79、充電的個人將處以124美元罰款。政府指令條例EVEV充電站社區資助計劃充電站社區資助計劃由華盛頓交通部設立資助計劃,提供給地方政府、電力公司用于在鄉鎮、寫字樓、多單元住宅、學校等地建設充電站(DC快充優先)。多單元住宅多單元住宅EVEV充電站管理規定充電站管理規定EV普及目標:2023年銷售和注冊的所有乘用車必須為電動汽車強制性強制性EVEV充電站建設標準備充電站建設標準備所有新建筑至少10%的停車位(最少1個車位),必須配有L2EV充電樁。充電容量應至少滿足20%停車位的需求。替代燃料基礎設施資助計劃替代燃料基礎設施資助計劃華盛頓州交通部提供競爭性資助,用于建設西海岸高速沿線的充電基礎設施投
80、資資助大眾集團和解金分配大眾集團和解金分配由華盛頓州生態局分配15%的大眾環境改善基金,用于采購、安裝、運營和維護EV充電基礎設施。最高1萬美元/接口,最多10個接口NEVINEVI資助州級計劃資助州級計劃華盛頓州交通部需負責選擇資助項目并每年提交投資分配計劃類型類型最大接品數量最大接品數量 每接口的基礎資助每接口的基礎資助平權地區的額外補貼平權地區的額外補貼L2L220$7,5002,500DCDC快充快充6$85,000$25,000用戶類型用戶類型充電樁類型充電樁類型補貼金額補貼金額居民居民$100居民、商業和工業居民、商業和工業能源之星認證,且無線聯網$500華盛頓州商務部社區EV充電
81、站資助用戶類型用戶類型標準補貼標準補貼對低投入社區的補貼對低投入社區的補貼商業商業60%項目成本,最高$12,00080%項目成本,最高$16,000多家庭住宅多家庭住宅80%項目成本,最高16,000100%項目成本,最高$20,000Clark公共電力公司的L2充電樁補貼Tacoma公共電力公司的L2充電站補貼華盛頓州關于充電基礎設施的相關政策和激勵數據來源:AFDC三大頭部三大頭部+眾多長尾,眾多長尾,CPOCPO爭奪戰場轉向爭奪戰場轉向DCDC快充快充數據來源:AFDC由于目前美國充電市場仍處于早期擴張階段,仍不斷涌現新進入者,尚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美國公充網絡運營市場同時呈現頭部集
82、中&長尾分散兩種特征:AFDC統計,截至2024年1月全美共有44個充電運營商,67%的充電樁屬于ChargePoint、特斯拉和Blink三大CPO,其它CPO規模與之相比差距較大,還有13%的充電站點是各自獨立運營的,未納入任何充電網絡。特斯拉有Destination慢充和SuperCharger超快充兩個網絡,前者主要分布于車主目的地如餐飲、酒店等,后者主要在高速路旁,憑借可靠便捷的充電體驗(即插即充),占據美國近六成快充市場份額。以上暫限特斯拉車主使用,2024年將開放給其它車主,由于兼容性問題功率受限、需要注冊app和轉接頭等,短期內對市場沖擊較小。但依照其高于充電行業的用戶滿意度,
83、未來會有大量用戶轉投特斯拉,給CPO們帶來很大壓力。ChargePoint布局歐美14個國家,是目前海外最大的充電網絡之一,充電站覆蓋廣,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美國各充電CPO有不同的充電技術側重:ChargePoint、Blink、ampUp和Volta等以慢充為主,DC占比均在5%以下,因而主要布局人口集中的城區 Telsa以SuperCharger為主,Electrify America和EVgo主打快充網絡,主要布局于城際公路沿途和交匯點 隨著聯邦AFC政策的實施,資源將階段性地向DC快充傾斜,這將是以DC為主的CPO彎道超車的機會。充 電 市 場30數據來源:各公司官網53.0%13.1
84、%9.4%6.2%3.1%2.2%2.0%1.6%1.5%1.4%0%10%20%30%40%50%60%0510152025303540ChargePoint非網絡BlinkTesla DestinationTesla SuperChargerVoltaEV ConnectSHELL_RECHARGEEVgoElectrify America千美國各CPO充電站數量占比充電站數份額美國主要CPO一覽大眾集團(美國)全資2016公共DC快充納斯達克上市創業公司2009充電軟硬件一體化納斯達克上市創業公司2010公共DC快充殼牌石油子公司2010公共充電站硅谷創業公司2018充電解決方案特斯拉能
85、源+充電+儲能20032C充電解決方案后被施耐德收購2009EMSP+充電解決方案企業背景創立于主要業務CPO加拿大創業公司2009充電解決方案美國電動車企2009車主充電服務Adventure&Waypoints美國創業企業2007充電解決方案CPO充電樁數量數量份額DC構成ChargePoint6563636%4.1%特斯拉合計3670720%64.6%Blink1930511%1.1%獨立站2480914%5.4%Evconnect50573%17.5%Electrify America43372%94.7%數據來源:AFDC美國CPO充電樁數量前五Tesla SuperCharger6
86、0%Electrify America11%EVgo8%ChargePoint7%非網絡3%其它11%美國各CPO的DC快充樁數量占比ChargePoint44%非網絡16%Blink13%Tesla Destination9%EV Connect3%其它15%美國各CPO的L2慢充樁數量占比數據來源:AFDC*本頁提及ChargePoint均包括旗下SemaConnect快充標準之爭驟然生變,美國充電市場有望大一統快充標準之爭驟然生變,美國充電市場有望大一統 目前美國公共充電仍以AC L2慢充為主,只有約10%的非特斯拉充電站支持快充,各CPO布局快充較晚,數量增長緩慢。北美現行三種快充接口
87、標準,CCS1、CHAdeMO和NACS。類似歐洲,CCS1向下兼容慢充接口,但比CCS2的功率上限更低,是北美和韓國的主流接口標準。CHAdeMO由日本車企采用,逐步從北美和歐洲淡出。此前特斯拉擁有自己專屬的充電接口,與其它品牌車不兼容。但隨著特期拉車主的增多,特斯拉開放了NACS標準,并努力推行其為統一充電接口。2023年可謂NACS開始替代CCS的元年,獲得了十多家車企、五家主流充電網絡和三個州政府的支持,SAE也承認NACS為行業標準。特斯拉在美國EV市場是唯一頭部,美國路上每10輛電動汽車,有6輛是特斯拉。因而一旦開放NACS,CPO們有較強動力吸引特斯拉車主,提高充電樁利用率。而且
88、現有CCS快充站體驗強差人意,與特斯拉supercharger形成鮮明對比,各大車企也希望利用特斯拉充電網絡的開放,加強自己車主的充電可靠性,進而鼓勵EV普及,盡管與特斯拉存在競爭關系,但也不得不暫時合作。這顯然也有助于提高特斯拉充電網絡的利用率,進一步增加其CPO市場份額。然而,CCS1仍是聯邦政府和FHWA資助要求的最低快充標準,因此多接口共存的情況仍將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而且J3400(NACS)技術認證標準剛發布不久,轉接頭、車企接口、通信協議、軟硬件兼容性等都需要較長時間通過測試和認證,真正普及最快也在2025年。不過在車企和CPO的雙螺旋推動下,NACS有望最終取代CCS/J177
89、2,成為新的北美統一充電接口標準。充 電 技 術31數據來源:InsideEVs83.7%10.7%8.8%10.8%0%10%20%30%40%50%60%70%80%90%0102030405060J1772CCSCHAdeMONACS千公共充電站各類技術份額數量占比數據來源:AFDC*合計大于1是因為部分充電站同時支持多種充電技術ACL1ACL2DC快充6英里/小時60英里/小時100-200英里/小時美國現有充電接口技術數據來源: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120VAC240VAC480VDC1.2-1.9kW3.3-19.2kW50kW300-1500
90、美元400-6500美元1萬-7.5萬美元電壓功率充電里程接口類型硬件成本普通民電插座干衣機插座公充站僅公充站電源2022.112023.22023.52023.62023.62023.6特斯拉公開其充電接口技術,并改名為NACS(北美充電標準),意欲取代CCS1/SAE J1772,成為北美新的統一充電接口標準美國交通部FHWA頒布充電基礎設施標準,要求NEVI資助的快充項目必須配有CCS1接口福特首先與特斯拉牽手,宣布新上市的2025款EV將全部自帶NACS接口,并給目前的福特EV車主免費贈送CCS1-NACS轉接頭通用、大眾、奧迪、奔馳、現代等十多家車企紛紛宣布2025年起在北美上市的E
91、V將配備NACS接口充電網絡EVgo、ChargePoint、Blink和Electrify America宣布旗下充電樁將提供NACS接口德克薩斯、華盛頓和肯塔基三州宣布計劃強制要求充電站在CCS1基礎上,必須配有NACS接口,否則無法獲得州級充電資助。其中肯塔基和德克薩斯分別于6月和8月正式頒布BP Pulse采購1億美元的特斯拉快充設備用于其充電網絡擴建2023.8SAE將NACS微調后命名為SAE J3400,并將加速推動其標準認證,標志著NACS正式從企業標準變為行業標準2023.12充電標準之爭進展公共充電滿意度差,可靠性和支付體驗亟待提高公共充電滿意度差,可靠性和支付體驗亟待提高
92、 美國充電用戶滿意度越來越低,尤其是快充網絡2023年滿意度均有明顯下滑,側面體現EV增長和充電落后的矛盾加劇。行業頭部CPO普遍滿意度都不高,這也和市場情況相符。特斯拉是滿意度最高的充電網絡,特別是快充體驗遠超行業。華盛頓郵報記者在2023年年底暗訪了洛杉磯126個CCS快充站(非特斯拉),遇到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充電樁可用率不高,充電兼容問題突出,以及付費體驗較差。2023年調研顯示,全美平均有20%用戶遇到充電排隊或充電樁損壞的情況,一般都是直接離開再找別的充電站。而美國用戶偏愛信用卡支付,但由于刷卡硬件供應商和通信條件參差不齊,導致付費體驗差。2023年搶樁排隊、充電站密度不夠等問題比20
93、22年嚴重程度明顯增加,EV增長導致的充電緊張已開始顯現。此外,從可靠性,便捷性等方面,美國的公充體驗離用戶預期依舊很遠,可能成為除法國外充電體驗最差的主要市場之一,亟待大力改善。充 電 用 戶32數據來源:J.D.Power支付方法中國 德國 印度 日本 韓國 東南亞 美國 信用卡/借記卡 17%47%28%51%57%31%56%手機APP53%40%45%36%32%52%25%預付訂閱計劃 9%7%15%8%4%9%9%會員積分 21%5%12%4%8%7%9%其他 0%1%0%1%0%1%1%EV消費者最傾向的支付方式數據來源:Deloitte68967466065163953568
94、0667639633577560661665618617578535Tesla DestinationVoltaChargePoint行業平均SemaConnectBlinkAC L2充電用戶滿意度評分(/1000)202120222023733680659644592739674644614573739654606569538Tesla Supercharger行業平均ChargePointElectrify AmericaEVgoDC充電用戶滿意度評分(/1000)202120222023充電速度太慢充電站內的充電樁不足(總被占用)充電站感覺不太安全充電樁不可用或損壞缺乏信用卡刷卡器充電位
95、被油車或不充電的EV占用充電費用太貴充電站相距太遠EV車主對公共快充最不滿意的點0%5%10%15%20%25%30%35%40%45%50%數據來源:PluginAmerica127%充電樁不可用126個充電站中,常見充電樁顯示無法使用、維修中、充電出錯等310%付費有問題仍有充電樁僅限現金支付,信用卡刷卡經常無法使用,每個充電網絡都需要下載各自的app,并進行一系列復雜的信息填寫和驗證2“握手”失敗很普遍即便是可用充電樁也經常會遇到充電失敗、識別車輛失敗等問題。新車型不斷涌現,充電樁阤有新舊,軟硬件、通信協議不兼容,導致充電接口和車接口無法成功握手。洛杉磯CCS公共充電常見問題數據來源:W
96、SJ占用時間長,利用率低,場景匹配度待提升占用時間長,利用率低,場景匹配度待提升數據來源:EV WATTS 辦公場所和零售商業是擁有最多公充樁的充電場景。有50%以上的EV車主至少每周會在辦公地點充電一次,如排除不通勤的車主,實際比例更高,說明工作地充電是通勤車主的必需。公共充電的使用頻次較低,但是對DC快充的偶發性需求較大。對于零售、休閑等商業場所,需要考慮是主要服務就近人群,還是遠途經過的EV車主,由此設置不同的慢/快充比例。目前公充DC的使用率較低,原因之一是,大部分用戶把充電作為停車附帶的事項,大部分公充場景下,只有一半的充電樁占用時間是實際用于充電的。DC快充的充電時間和占用時間分別
97、為0.9小時和1.6小時,AC L2 則是3.1小時/8.7小時。這也導致前述用戶不滿的原因之一即充電樁閑時占用問題,因而公充DC的閑時占樁費是必需考慮的解決方案之一,有助提升使用率。用戶不滿的另一個原因充電太慢,也體現在單次充電量并不高。一是因為兼容性問題,車樁之間的通信協議“握手”問題,并不能達到車輛及充電樁最大功率,二是美國此前有近70%的充電次數都是免費的(EV Watts),來自于20%免費樁或30分鐘的限免時長,而這些免費充電大多功率偏低。充 電 場 景33單家庭35%辦公室15%多家庭14%零售10%醫院學校5%車隊運營5%公共停車場5%市政5%休閑場所3%酒店2%其它1%各場所
98、充電樁數量占比每天每周每月很少從不0%5%10%15%20%25%30%35%數據來源:PluginAmericaEV車主在工作場所充電的頻率每天每周每月很少從不0%10%20%30%40%50%數據來源:PluginAmericaEV車主使用公共充電的頻率24%56%43%60%57%23%38%48%65%59%55%單家庭辦公場所多家庭零售醫院學校車隊運營公共停車場市政休閑場所酒店其它各場所實際充電時間/插入接口時間的平均比例數據來源:EV WATTS充電電量充電時間充電樁使用率充電次數AC L2DC快充kWh/次(中位數)10.0kWh/次(中位數)20.1連接時間實際用于充電57%連
99、接時間實際用于充電34%使用率7%使用率18%平均充電次數/樁/月7.3平均充電次數/樁/月5.4數據來源:EV WATTS2020-2023年間充電樁基礎數據69%47%71%62%35%7.2KW7.2 KW 50KW平均實際充電功率/額定功率數據來源:Borlaug,B.,Yang,F.,Pritchard,E.,Wood,E.,Gonder,J.,2023.Public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uti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Transport a
100、nd Environment 114,103564.34美國新能源市場的割裂性將成重大發展瓶頸美國新能源市場的割裂性將成重大發展瓶頸 和歐洲不同,美國人口密度差異巨大,人口集中于東北部和西海岸,這就導致EV和充電的發展也非常割裂,甚至大部分市場機構會把加州單獨作為一個市場來分析。然而快充站作為基礎設施,需要匹配路網而不是集中于城區。美國人跨州出行優先駕車,但中西部是EV出行的鴻溝,大平原和西弗吉尼亞等處也零散分布一些充電“沙漠”,這些中空帶在EV發展的下一個階段進入大眾市場后,將嚴重削弱EV對比油車的優勢。這種割裂也體現在公充網絡上,特斯拉用戶不滿較少,但是其它公充的體驗問題,特別是可靠性問題
101、日益突出。以上問題存在社會、政治和行業多方面的復雜成因,短期內不易得到解決,將長期阻礙EV普及。目前美國EV發展尚處于早期,從主銷車型和2024新款車型來看,EV的主要消費者還是富裕階層,這也體現在充電分布問題上。盡管政府在EV和充電政策上向少數族裔、貧困社區和鄉鎮地區等傾斜,但成效暫不顯著。有一部分原因是拜登政府對本國制造或自貿國制造的堅持,短期內會導致成本上升,進而拉高了EV和充電設施的價格門檻,補貼和抵稅并不能持續解決這一差距。中國產業鏈是解決平權問題的優選方案之一。但目前和電動汽車一樣,中國在充電方面的企業,除非在美國本土或墨西哥建廠,否則很難從美國市場分一杯羹。小 結已 完 成建 設
102、 中DC快充站分布及替代燃料走廊(AFC)數據來源:AFDC,2024.170%的充電樁分布于最富有的縣,96%分布于白人為主的縣數據來源:Bumper Study,2023.5充電中空帶加州 vs 美國其他地區公充可靠性差特斯拉 vs 其它CPO網絡充電平權問題白人富有社區 vs 其它人群主要挑戰人均年收入$35,331人均年收入$35,331人均年收入$31,076人均年收入$28,088人均年收入40個接口,25%快充)印尼PLN(國電公司)主導2025年6千個充電站,1萬個換電站設定服務費上限PLN提供接網費和電費優惠等越南VinFast政府層面無目標基礎的建設和火災安全規范無馬來西亞
103、國有+市場化CPOs2025年1萬個充電站建設要求和行政指南 最高RM2500稅收減免新加坡 市場化CPOs2030年6萬個充電站針對充電供應商、運營商、場地方的完備規范政府承擔50%建設補貼,最高4千新幣注冊費20%-80%減免EV制造、進口和投資激勵EV購置激勵泰國下調E4W、E2W整車和組裝進口關稅,免征企業所得稅3-8年7-15萬泰銖購置補貼,減免消費稅印尼公司所得稅100%減免(投資額3500萬美元以上)或50%減免(投資額7003500萬美元)對進口未完全拆裝(IKD)和完全拆裝(CKD)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為0%增值稅減免越南進口原料和零部件免關稅消費稅降至1-3%,BEV免車輛注
104、冊費馬來西亞2023年前CBU進口整車免關稅,2025年前CKD進口組裝免關稅本地充電設備制造減免所得稅最高RM2500個人稅收減免新加坡無1萬-2.5萬購置補貼+注冊費和路稅減免東南亞各國對充電設施的相關政策東南亞各國對EV產業和消費激勵政策對比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EV產業鏈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菲律賓鎳礦開采加工動力電池半導體E4W制造E2W制造東南亞EV產業鏈各國分布數據來源:PwC東南亞主要汽車工業區39印尼充電建設進展緩慢,馬來西亞后來居上印尼充電建設進展緩慢,馬來西亞后來居上 馬來西亞2021年即制定了2025年建成1萬個充電樁的目標,此前充電樁建設進展緩慢,于2023年提速,月均
105、增加200多個充電樁,預計2025年Q2完成目標。但相關規范并不完善,無法確保標準化的充電體驗。2023年10月政府發布了關于充電設施的指導規范(GPP EVCB),填補了政策空白。但這一規范重在行政審批、選址規劃,對于CPO的技術和服務規范要求涉及較少。馬來西亞的充電建設采取開放市場競爭的策略,隨著充電樁不斷增加,需要統一CPO的服務標準,建立充電網絡一體化查詢平臺,對政策跟進提出了高要求。充電站建設疾速推進的同時對運維的挑戰也更大,馬來人力部部長11月表示,由于EV充電屬于新興技術,全國持有充電設施維修證書的僅有一人。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能否跟上,也將影響用戶充電體驗。截至2024年1月,馬
106、來西亞擁有超過2千個充電樁,目標完成率20%,其中DC快充數量占比20%。這些充電樁大部分集中于馬六甲海峽沿岸,其中大吉隆坡和圍繞首都的雪蘭莪州的充電樁數占全國60%。和東南亞其它國家的情況類似,充電建設分布也不均衡,高度集中于人口密集的大都市。數據來源:PLANMalaysia充 電 市 場馬來西亞Sept2023Nov2023Jan2024已規劃充電站5406207503865充電樁數12461430202011241AC100711271591-DC239303429-完成率12.5%14.3%20.2%-雪蘭莪州Jan2024已規劃充電站2501158充電樁數6814187AC546-
107、DC135-全國占比33.7%37.2%吉 隆坡Jan2024已規劃充電站168397充電樁數5581388AC475-DC83-全國占比27.6%12.3%CPO基本情況ChargEV馬來最大CPO,成立于2015年,由GreenTech機構經營,下屬于能源科技環保部。提供會員年費或app現付JomCharge由EV Connection 公司經營,主要分布于巴生谷都市帶的高速路,可免注冊按次付費Gentari由國家石油公司在2022年成立,計劃到2026年在馬來和印度建設9千個公充站,與JomCharge合作提供充電和app服務Shell Recharge主要分布于殼牌加油站,也和Park
108、Easy 合作提供停車場充電,提供180kW超快充,可通過app預約Energi Elite專注于住宅區充電,是擁有最多高層公寓充電站的CPOTNB ELECTRONTNB國家電網公司與其它CPO合作建設了數個高速路充電站,作為示范項目數據來源:公開資料馬來西亞主要CPOs馬來西亞充電樁數量和分布5.44.45.320.114.215615.90%50%100%150%200%0510152025Oct-21May-22Dec-22Jul-23印尼車樁比及公充樁數量增長情況車樁比全球車樁比公充增長率57263183185930001700067000202120252030印尼充換電建設規劃充
109、電樁換電點數據來源:ESDMPLN,620現代,157三菱,17其它,52充電樁數量數據來源:PLN,截至2023年9月 印尼政府委托PLN國電進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而PLN也發布了2025年和2030年測算后的充電樁和換電站數量目標,但其建設進度一直落后于目標,也落后于EV增長,尤其在2023年BEV銷量增長提速后,車樁比陡增。截至2023年9月,印尼共有846個充電樁,大部分分布于爪哇,快充占比15%,其中歸屬PLN的充電樁占比約85%,而此前2022年11月已有439個充電樁和961個換電點,按目前年增長率無法完成2025年目標,因此PLN也在開放充電站的許可經營權,鼓勵社會資本合作共建
110、,但暫無明顯成效。充電基礎設施恐成印尼EV發展的最大阻礙之一。40泰國:優先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結構規劃合理泰國:優先建設充電基礎設施,結構規劃合理 泰國E4W和E2W的保有量占比都非常小,以BEV為主,而全國有一半的乘用車及7成BEV集中在大曼谷,因此充電基礎設施目前也集中在曼谷和周邊區域。泰國是以純電車為主的新能源市場,充電建設更為重要,其選擇在EV發展起飛之前就提前布局充電基礎設施,截至2023年9月全國已有8702個充電樁,有十多個CPO參與,因而盡管EV銷量猛增,車樁比仍達到10:1的良好水平。泰國的充電技術采用歐標,使用AC Type2慢充接頭和CCS2快充接頭,充電樁中目前的快充占
111、比較高,達到45%,優于全球大部分市場。這主要歸功于地方電力局PEA的布局,PEA在大曼谷以外的各省重點建設DC快充,超過八成充電樁都是快充樁。泰國的CPO參與者包括國企、大型跨國集團和CPO創業公司三類:MEA首都電力局和PEA地方電力局、PTT泰國石油和EGAT泰國電力屬“國家隊”;正大和EA集團屬跨國巨頭;Evolt、noodoe和Sharge+則是新能源創業企業,提供軟硬件解決方案,才算嚴格定義的CPO。從市場份額可以看出,除了PTT利用加油站迅速建設充電站以外,其它國企主要的目標是進行市政建設和落實政府規劃的作用,通過市場示范項目帶動其它參與者,充電建設主力仍是EA、Sharge等市
112、場化企業。因此泰國從站點布局、DC占比、市場架構、建設進展各方面均有合理規劃,其充電建設將成為普及EV的有力支持。充 電 市 場 10 76 0.4%1.7%3.3%13.4%0%2%4%6%8%10%12%14%-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20202120222023千泰國歷年新增新能源乘用車及滲透率BEVPHEVEV滲透率54.7%69.7%100.0%24.5%52.0%乘用車占比BEV占比PHEV占比摩托車占比BEV摩托車占比2023年新注冊車輛曼谷/全國數量占比以上充電相關數據來源:EVAT,截至2023年9月30日0.75%0.46%0.17
113、%0%0%0%0%0%1%1%1%1%0102030405060708090100BEVPHEV電摩千泰國新能源機動車保有量和占比保有量占比以上數據來源:DLTEV StationPluZ20%EA anywhere38%PEA Volta10%ReverSharger8%Evolt6%其它18%泰國充電樁數占比1,7005553,3395388582176922125252001588500充電樁數充電站點各CPO充電樁/站數量份額EV StationPluZEA anywherePEA VoltaReverShargerEvolt其它CC241%CHAdeMO4%AC L255%各技術充電
114、樁數量44.1%66.7%61.6%54.2%45.4%14.9%10.5%36.8%0.0%0.1%2.5%0.0%0.1%2.7%PEA VoltaALTERVIMEV StationPluZEleXEA anywhereReverShargerEvolt主要CPO快充占比CCS占比CHAdeMO占比背景業務范圍EV StationPluZ屬PTT泰國石油公司加油站內公充站EA anywhere 屬泰國可再生能源巨頭EA集團 公充站PEA Volta屬PEA地方電力公司首都外75個省的公充站ReverSharger屬創業公司Sharge充電解決方案Evolt英國CPO企業商業充電解決方案E
115、leX屬EGAT泰國電力公司市政公充樁ALTERVIM屬正大集團目的地快充站MEA EV屬MEA首都電力公司大曼谷區域公充站noodoe臺灣軟件科技公司為CPO提供充電解決方案泰國CPO簡介41東南亞目前明確的充電東南亞目前明確的充電出海出海機會在機會在E2WE2W換換電電 東南亞汽車市場基礎較差,EV發展仍處于相當早期的階段,雖然預期未來幾年將有較高增長,但政策環境、消費市場前景都尚不明朗,距離真正的EV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充電領域,東南亞各國政府均通過國有企業直接下場參與競爭,政府主導地位強勢,對于外資企業并不友好。因而EV充電領域的出海風險較大,提前布局并不一定能取得先發優勢。而作
116、為全球最大的兩輪車市場之一,對比EV,東南亞具備更好的E2W市場基礎和工業基礎,而主要的發展障礙TCO問題和里程問題,將隨著鋰電E2W近幾年的發展,比EV更早得到解決,所以E2W發展前景相較更明朗,而摩托車油改電路徑也在中國市場已被驗證,對于中資企業出海風險更小,市場規??捎^且確定。因而充電相關產業在東南亞出海前景更優,中國相關企業已具備大規模市場的豐富運營經驗,多種商業模式已較成熟,成本優勢短期內無法超越。E2W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從市場布局、業務結構、商業模式等方面和EV都不相同。東南亞市場的日常通勤里程,E2W一日一充即可滿足,意味著一般E2W用戶對公充幾無需求。而兩輪長途出行需求大的越
117、南,續航更高的電摩,也由Vinfast開啟了買車不帶電池、以租代買的銷售模式。隨著東南亞電商的興起,打車、物流、快遞和外賣的發展,帶動商用E2W的需求迅速提升,因而換電是E2W充電建設的主流方向,而換電主要服務對象是商用車隊,決定了東南亞E2W充電市場具有強烈的2B特性,成本和效率是選擇供應商的主要考量,這對于性價比高的中國企業機會較大。越南、印尼尤其重視E2W的發展,泰國和馬來西亞也是重要的兩輪車市場,東南亞交通領域的電動化優先放在兩輪車而非四輪汽車,印尼更是把換電站數量作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目標。但是這四國都有成型的本土CPO玩家,如越南由Vinfast主導充電站建設,就利用Vingr
118、oup的商業地產布局了不少兩輪車充電樁,包攬了從組裝、安裝到運維全程業務;而泰國、馬來的CPO不少也出自多元產業集團,涉足商業零售和房地產等,具有較強的場地方優勢,也有較雄厚的資本實力整合充電上下游產業。對于出海企業,更多角色是作為供應商而存在,而非直接下場競爭。印尼近兩年已有數個E2W換電的創業公司獲得大額投資,其中也不乏中國背景的資方,在高速增長且高度分散的換電市場,充當“賣水人”,風險更可控,收益更明確。而且換電是重資產行業,成本回收周期長,在全球貿易保護風潮下,未來不確定,也不適合直接參與投資建設。因此與本地主流企業合資建立硬件組裝代工換電生產線、外包軟件平臺開發和建設等B2B服務,是
119、充電領域主要的中企出海機會。小 結數據來源:McKinsey2030年東南亞充電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預測泰國越南印尼 印度 菲律賓馬亞西亞合計硬件制造組裝站點建設安裝運營軟件充電點運維用戶端應用預測市場規模(十億美元)預測EBIT利潤 率0.3-0.410-15%1-32-30.5-0.710-15%10-14%15-20%維護:10-14%運營:4-8%E2W銷量增長預測(千輛)數據來源:Bain本地企業主導低高低高中政策框架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足貿易保護本土和印度企業的競爭中國企業在東南亞E2W充電領域面臨的挑戰成本回收周期長前景不明朗充電產業鏈零部件生產充電設備制造CPO0543充電產業鏈:
120、核心設備制造和運營環節是核心充電產業鏈:核心設備制造和運營環節是核心充電樁產業上游為充電樁設備制造商,中游為充電樁制造,下游為充電運營商。上游:主要為充電樁設備元器件和零部件供應商。零部件包括充電模塊、配電濾波設備、熔斷器、斷路器、線纜、計費設備等,其中充電模塊又包含功率器件、磁性材料、電容等元器件。具體來看充電模塊的代表企業有英飛源、優優綠能、通合科 技、永聯科技、盛弘股份、華為、中興、特來電、英可瑞、麥格米特等企業。中游:主要為充電樁整樁生產商。參與主體包括電氣設備公司、第三方樁企、家電企業等,代表企業有盛弘股份、綠能慧充、永聯科技、易事特、科士達、英杰電氣、道通科技、炬華科技等。下游:主
121、要為海外充電服務運營商。具體運營商可分為專業化運營企業,電網/能源等企業,以及整車企業三大類。功率器件電感/電容傳感器/PCBDSP芯片結構件其它繼電器、接觸器監控計量設備主控板外殼鈑金件充電槍、線纜充電模塊上游:設備零部件生產中游:充電樁及充電設備直流電設備交流電設備換電站充電站整車企業下游:充電網絡運營服務充電收費檢測維修其它增值服務互聯網+數據來源:優優綠能招股書充電產業鏈圖譜44上游設備端:門檻低,同質化高,市場分散上游設備端:門檻低,同質化高,市場分散上游充電設備行業的進入門檻較低,產品同質化程度較高,行業充分競爭。目前國內充電樁設備生產領域的相關公司數量超過300家,供應商數量多,
122、市場高度分散,上游企業議價空間有限,企業毛利率較低。直流充電樁由功率單元、控制單元、計量單元、充電接口、供電接口及人機交互界面等構成。功率單元是指直流充電模塊,控制單元是指充電樁控制器,這兩個組件構成技術核心,另外結構設計也是整樁可靠性設計的關鍵點之一。直流充電樁功率:采用模塊式組合功率,單個充電模塊有15kW、20kW、30kW、40kW等功率,因此直流充電樁輸出功率一般為30kW、60kW、120kW、240kW、360kW、480kW等等。據中國充電聯盟,當前直流充電樁功率普遍在60kW以上。交流充電樁沒有充電模塊,只提供電力輸出,需連接車載充電機使用。交流充電樁需連接車內車載充電機直接
123、將交流輸入(220V/380V)轉成高壓直流輸出為電動汽車充電,只起控制電源的作用。交流充電樁功率較小,充電較慢,可分為單相(7kW為主)和三相(40kW為主)。受車載充電機功率限制,一般功率較小,充電較慢,主要功率有3.5kW、7kW、11kW、21kW、40kW等,市場上交流充電樁單相以7kW為主,三相以40kW為主。而直流充電樁將交流轉換為直流電輸出,直接為蓄電池充電,功率較大,充電速度快。類別部件代表企業充電設備制造商充電模塊英飛源、英可瑞、華為、維諦技術(原艾默生)、優優綠能、盛弘股份、科士達、中恒電氣、通合科技、奧特迅、英耐杰、許繼、國電南瑞、動力源、泰坦.監控裝備英飛源、許繼、國
124、電南瑞.濾波裝置盛弘股份、科陸電子、森源電氣.充電槍四川永貴、中航光電、沃爾.斷路器良信電器、北京北元.交流接觸器天水二一三、群英、(松下、泰克).直流熔斷器(巴斯曼、法雷).線纜接口萬馬股份、中航光電、南洋股份、深圳惠程、德合科技、智慧能源、中利集團、金杯電工.連接器永貴電器、中航光電、瑞安達功率器件(英飛凌).繼電器 宏發股份.風機(EBM).配電設備供應商 變壓器(西門子)、華瑞易能、特變.保護設備 安科瑞、許繼、恒凱電力.低壓開關配電設備 順天盛、威騰.電度表 許繼.管理設備提供商 電池 中航鋰電、光宇.管理輔助設備 思源電氣.監控計費 國電南瑞、奧特迅、炬華科技、(三星醫療)、東方電
125、子.顯示屏 拓普威 上游設備商分類及國內企業直流充電樁結構交流充電和直流充電示意圖 數據來源:優優綠能數據來源:電子工程世界數據來源:國海證券45上游設備端:充電模塊是充電樁的核心設備上游設備端:充電模塊是充電樁的核心設備 直流充電樁中充電模塊是核心元器件,占充電樁設備成本的50%。從工作原理和組成結構上看,新能源車在交流充電時的AC/DC轉換是在車內部由車載充電器實現的,因此交流充電樁結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而直流充電時,交流到直流的轉換過程需要在充電樁內部完成,因此需要靠充電模塊來實現。充電模塊影響著電路穩定性、整樁性能以及安全性,不僅提供能源電力,還進行交直流轉換、直流放大隔離等工作,決
126、定了充電樁的性能和效率,具有較高技術門檻。據優優綠能,2022年30kW充電模塊毛利率達35%。充電模塊市場較為集中,目前市場主流充電模塊廠家為英飛源、英可瑞、華為、維諦技術(原艾默生)、優優綠能、盛弘、科士達、中恒、通合、奧特迅,英耐杰等。其中,2019年英飛源市場份額占據30%。充電模塊成本呈下降趨勢。直流充電模塊由半導體功率器件,集成電路,磁性元件,PCB,電容,機箱風扇等組成。隨著技術進步,充電樁模塊成本不斷降低,根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直流充電樁的充電模塊成本已于2016年的1.2元/W下降至2020年的0.38元/W。充電模塊的市場空間與直流充電設備的市場空間呈正相關關系,而直流充電
127、樁的市場空間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密切相關。在直流充電樁保有量方面,由于直流充電樁主要用于公共領域,公共直流充電樁保有量是直流充電樁保有量的主要來源。海外市場空間測算:預計2027年市場空間達230億元,對應未來5年CAGR達79%。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2021年數據來源:財信證券充電模塊50%APF有源濾波15%電池維護設備10%監控計費設備10%其他15%充電樁設備成本結構海外充電模塊市場空間測算1.20.60.50.40.3820162017201820192020直流充電模塊成本(元/KW)數據來源:中國充電聯盟46上游設備端:充電模塊發展趨勢上游設備端:充電模塊發展趨勢大功率大功率
128、+液冷散熱液冷散熱 快充趨勢下,充電模塊向大功率方向發展。800V或以上高壓平臺成為新能源車趨勢,大功率超充樁產業鏈走向成熟。大功率充電模塊提高充電系統集成度,進而降低充電樁的整體成本。要實現大功率充電,需要提升充電模塊的并聯數量,因而充電模塊的使用量將得到提升。充電模塊單瓦價格會隨功率提高而下降,其原因在于部分器件可以承受較高功率,功率提升后這些器件的成本可以被分攤,大功率充電模塊的產品價值量和盈利能力更高。由于充電樁內空間有限,單純增加充電模塊數量已不能滿足直流充電樁功率提升的需求,因此提高單個充電模塊的功率是充電模塊行業的必然趨勢。在邁向高功率充電的同時,散熱問題的解決成為關鍵。液冷散熱
129、的優勢將日趨凸顯,隨著技術進一步發展,液冷散熱模式預計成為行業發展趨勢。模塊散熱方式由風冷變為液冷。傳統充電樁采用直通風冷,即通過空氣進行熱交換降低模塊溫度,但由于內部元器件不隔離,在惡劣環境下,空氣會夾雜灰塵、鹽霧及水氣吸附在元器件表面,造成模塊故障。而液冷散熱采用全隔離防護技術,充電模塊內部器件通過冷卻液與散熱器進行熱交換,與外部環境完全隔絕,因此可靠性遠遠高于風冷散熱。另外,液冷散熱也應用在充電槍以及充電線纜上,即在充電槍及電纜內部增加冷卻液管道。目前,液冷充電模塊成本較高,但后期維護與檢修次數較少,降低運營成本,未來有望成為充電模塊的主流散熱方式。隨著技術的升級迭代,國內充電模塊企業正
130、加速海外市場認證,率先通過認證企業有望享受高彈性增長。且模塊出海難度低于整樁,更易開拓市場。由于海外產品要求較高、外銷售后服務成本相對較高、海外客戶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等原因,外銷產品定價會更高,盈利能力更強。數據來源:優優綠能數據來源:華夏EVmqqq充電模塊朝大功率方向發展 數據來源:中國充電聯盟風冷散熱液冷散熱散熱能力-相比風冷低10-20C噪音60db以上30db以下使用壽命3-5年10年以上防護等級IP20IP54運營維護3-6次/每年無需適用充電模塊適用30kw以下的充電模塊適用30kW以上的充電模塊風冷和液冷性能對比充電樁液冷系統應用部件:充電模塊、充電槍、充電線纜等 47中游:充
131、電樁制造競爭激烈,海外認證嚴格中游:充電樁制造競爭激烈,海外認證嚴格 在中游,主要分為充電樁設備和建設兩大類玩家。在設備端,主要包括直流充電設備生產商、交流設備生產商,以及無線充電設備、換電設備、車載充電機等設備。在建設端,主要為充電站EPC項目。中游充電樁制造行業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目前國內充電樁制造領域供應商數量已超過300家。國產品牌充電樁相較于海外品牌具有性價比高的優勢。通過對比海外品牌和國產品牌同一規格的充電樁產品,可以發現國產品牌的價格更低,具有較強的性價比優勢。以240V、50A的交流充電樁產品(12kW)在美國亞馬遜上的價格為例,ChargePoint(海外品牌)的充電樁價格為7
132、49美元,而道通科技(國產品牌)的充電樁價格僅為569美元。充電樁出口歐美通常需要進行CE認證或UL、FCC或ETL認證。歐盟對應的是CE認證,其認證周期較短;美國對應的是UL認證,其認證周期較長。充電樁出口歐盟國家必須要做LVD+EMC指令的CE認證,這是歐盟法律對產品提出的一種強制性要求。充電樁CE認證主要是對產品的安全進行認證,通常包括產品的電氣安全和機械安全。LVD指令的充電樁CE測試內容包括LVD絕緣、LVD高電壓、LVD剩余電流和LVD接地。EMC指令則是按照適當的安全測試標準進行測試,指出設備符合歐盟符合性聲明中的EMC指今2014/30/EU,并通過在文檔中列出這些標準和報告編
133、號,來表明該設備已經過歐盟安全標準的測試。充電樁出口美國通常要通過UL、FCC或ETL認證。UL認證是美國保險商試驗所認證的簡寫,是美國最有權威、世界上從事安全試驗和鑒定的較大的民間機構。UL認證屬于非強制性認證,主要是產品安全性能方面的檢測和認證,其認證范圍不包含產品的EMC(電磁兼容)特性。FCC認證是美國EMC強制性認證,電子電器類產品銷往美國均需要申請FCC認證。ETL認證是出口美國及加拿大所需的安全認證標志,表明已通過美國NRTL及或加拿大SCC的認可測試,與UL或CSA標志具有等同的效力。自2021年起,我國充電樁企業逐漸加速推出海外充電樁產品并獲得海外認證,對海外市場拓展產生積極
134、影響。道通科技在2021年就推出已通過歐標測試認證的Maxicharger系列交流樁產品,陸續拿到歐盟多國訂單并逐步交付。炬華科技面向歐美市場的充電樁產品,分別通過了CE認證和ETL認證。盛弘股份2022年與英國石油達成合作,成為首批進入英國石油中國供應商名單的充電樁廠家,并且其交直流樁已獲得歐盟CE認證,80kW直流樁獲得多個海外認證,國際市場競爭力強。數據來源:亞馬遜海外和國產品牌充電樁亞馬遜價格對比數據來源:舜歐國際檢驗認證中心 充電樁CE認證測試內容數據來源:舜歐國際檢驗認證中心 美國充電樁認證標識介紹 48下游運營端:多種模式結合,進入壁壘高下游運營端:多種模式結合,進入壁壘高按投資
135、和管理形式來劃分,充電樁網強行運營端的商業模式主要分三類,即充電運營商主導模式、車企主導/合作模式、第三方充電服務平臺主導模式。充電運營商主導模式以各類CPO為代表,專注于自有資產的運營,提供軟硬件充電解決方案,運營商按主體、服務提供方可細分為政府/電網企業、石化能源企業、車型聯盟、軟件運營商等類別;車企主導/合作模式以特斯拉為代表,為自有車主提供充電服務;第三方充電服務平臺主導模式以Chargepoint等為代表,通過第三方充電網絡鏈接用戶及資產型充電運營商。充電運營商主導模式下,由運營商完成充電樁業務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維護,并為用戶提供充電服務的運營管理模式。該模式的充電運營商高度整合產業鏈
136、上下游資源,協同參與充電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前期需要對場地、充電樁等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屬于重資產運營,對企業資金實力、綜合運營實力要求較高。盈利能力取決于單樁利用率和充電服務費。車企主導的運營模式分為自主建樁和合作建樁。自主建樁模式的盈利收益只有電費差價和服務費,并且客戶群體單一,只面向車企固定車主,充電樁利用率低,難以盈利,更加適合客戶數量龐大且核心業務穩定的車企;合作建樁模式,車企在和充電運營商合作建站,車企提供客戶群體,充電運營商提供能源供給與技術方面,達到雙方共贏。在第三方充電服務平臺模式下,服務平臺一般不直接參與充電樁的投資建設,而是通過自身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將不同的充電運營商
137、的充電樁接入到自家的平臺。以大數據、資源整合分配等技術打通不同運營商的充電樁,提高單樁利用率。通過“線上+線下”服務創新,為C端用戶提供充電、車后、生活等一站式充電服務,提升用戶充電體驗;同時,第三方充電服務商為B端運營商提供線上精細化運營服務和線下運維服務,促進充電服務提質增效。盈利收益模式主要來源于充電運營商分成服務費以及一些增值服務費。數據來源:易觀分析充電網絡運營的三種商業模式分類 充電運營商主導模式 車企主導/合作模式 第三方平臺主導模式 代表企業Fastned特斯拉Chargepoint商業模式 專注于自有資產運營,并與其他運營商和第三方平臺開展合作,以實現用戶端流量互補 基于汽車
138、銷售及自有平臺用戶,建立充電服務運營體系,形成自有用戶運營的生態閉環 通過第三方網絡鏈接用戶及資產型充電運營商,有獨立的用戶及商戶側運營體系;向車主及相關上下游平臺提供能源接口,保持開放性規則并獨立運營 主營業務 充電技術研發 充電設備制造 充電樁及配套設施投資建設 充電樁網絡運營 充電場站及設備維保 家用充電樁制造與銷售 自有用戶充電場景矩陣構建 自有公共充電網絡建設與運營 車輛側服務 與資產型充電運營商及第三方充電服務商合作打造自有充電服務生態等 第三方充電網絡建設及運營 充電場站精細化運營管理 充電場站運維服務 充電SaaS平臺 充電生態服務 能源服務 用戶增值服務 盈利模式 目前充電運
139、營商盈利模式單一,收入基本來自用電服務費,提高盈利能力關鍵在于提高單樁利用率 收入來自于電費差價和服務費 收入來自于充電運營商分成服務費及其他增值服務費 行業價值 加速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網絡構建 推動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推廣 高度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 新興充電技術迭代與應用 打造車輛服務生態閉環 拉動新能源汽車銷售 提升自有車主充電體驗及品牌歸屬感 提升用戶充電便利性 高效鏈接用戶與場站,提高充電場站利用率 促進不同充電運營商間信息互聯互通 提升場站運營商運營能力 聚合產業優質生態資源,促進服務提質增效 49下游運營端:未來趨勢下游運營端:未來趨勢運營模式革新升級運營模式革新升級 數據來源:
140、公開資料整理光儲充檢一體化電站應用圖 分體式充電堆逐步取代一體式充電樁。針對相同的充電場景,充電堆可以靈活調用模塊,可以提高功率利用率,而且可以提高翻臺率,進一步提高系統利用率。柔性充電堆依靠“功率融合+動態分配”解決單樁功率固化問題,適應差異化充電需求。光儲充一體化可有效緩解大規模充電樁用電對局域電網的沖擊,未來將呈現“變電站+充電站+數據中心站+直流配電站+光伏站+儲能站+加油+加氣+換電”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體發展趨勢?!肮鈨Τ錂z”是一種新型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設施,集成光伏、儲能、快充及電池檢測等設備。用戶在充電過程中,可實現電池檢測、車牌識別、雙向充/放電(V2G)、充電站孤島運行等功
141、能。此外,儲能系統可利用夜間低谷電價進行儲能,在充電高峰期通過儲能和市電一起為充電站供電,滿足高峰期用電需求,實現削峰填谷,即使在電網斷電時,儲能系統仍可為用戶提供充電服務。這可通過三種獲利模式,提升充電運營商的盈利能力: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降低用電成本;峰谷價差套利;容量電費管理。V2G下規?;妱悠嚳商峁㎝W至GW級以上功率,小時級持續放電時間,響應速度可達到秒級,兼具能量型和功率型儲能優勢,應用前景廣闊。優勢有助于實現碳中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環保,無碳排放減少對電網的沖擊目前單個直流快充樁的功率在60kw以上,一臺直流快充樁運行,大約相當于二三十個家庭的用電量,這對電網的沖擊是很大的。使
142、用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后,電能可以從儲能電池中獲取,儲能電池的使用有助于電網削峰填谷,相應地可以降低對電網的沖擊最大化電池的全生命周期價值退役的動力電池可以作為光儲充充電站的儲能電池,實現梯次利用,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電池回收的問題挑戰初始建設成本高據測算,6車位充電站的投資回收期大概是56年安全性問題火災隱患等光儲充一體充電站的優勢和挑戰數據來源:時代星云官網出海典型企業0651數據來源:Wind汽車綜合診斷產品51%TPMS產品18%軟件升級服務13%其他18%道通科技2022年業務營收占比數據來源:公司公告0%5%10%15%20%25%30%051015202520192020202120
143、223Q2023道通科技各市場營收構成(億)及毛利率北美市場中國及其他地區歐洲市場其他毛利率道通科技充電樁產品直流快充樁60-240kW交流樁Max21kw壁掛直流樁Max20kw直流超充樁360kW/480kW道通科技:產品力強,具備成熟的海外經銷網絡道通科技:產品力強,具備成熟的海外經銷網絡道通科技車樁兼容技術優勢硬件信號可靠提高信號穩定性,控制優質電能實測車型全歐日美本地實測團隊+全球汽修店輔助自主車樁通信技術7層車樁協議,云端+遠程,響應迅速車輛診斷數據沉淀專注汽車智能診斷、檢測分析18年99%一次充電成功率99.5%車型覆蓋以上數據來源:公司官網 道通科技是專業新能源汽車智慧充電綜合
144、解決方案提供商,重點布局海外,海外營收占比70%以上。汽車電子業務仍是主要營收來源,但自2021年起新能源產品業務增長迅速,2022年貢獻營收超過1億。其新能源系列產品主要包括交流樁、壁掛直流樁、直流快充樁、直流超充樁以及具備廣告運營功能一站式充電管理云平臺,平臺涵蓋運營、運維、智慧廣告以及ChargeAPP等四大交互功能模塊,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安全、快捷、智能的智慧充電檢測服務。道通科技基于公司原有的電池檢測技術,推出了充放電能力更優的交、直流充電樁,其中交流覆蓋7kW、10kW和12kW,直流覆蓋60kW、120kW快充、240kW快充、360kW和480kW超充產品,具有車樁兼容技術、安全
145、充電技術、智慧電池檢測技術等核心技術,具有充電更快、電池更安全、車樁兼容性好及運維成本更低等產品性能優勢。充電樁產品獲多國認證,包括美國UL、CSA、能源之星認證及歐盟CE、UKCA、MID認證等等,對比同等級MID友商產品,體積降低50-70%,整機成本降低30%,計量誤差度小于0.5%。其憑借產品性能優勢,充電樁產品陸續榮獲了“深圳國際充電站(樁)技術設備展覽會CPTE2021充電樁行業最佳產品設計獎”、2021EVE“南新獎”、“TV南德安全認證證書”、2022年德國IF設計獎、2022年德國“紅點獎”、2022年波蘭ZlotyMedal獎項以及2022年馬德里Galeria等獎項。海外
146、采用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具備豐富的海外市場經驗。道通科技在2021年就推出已通過歐標測試認證的Maxicharger系列交流樁產品,陸續拿到歐盟多國訂單并逐步交付。經銷客戶包括大型連鎖零售商、充電樁經銷商、電商等;直銷客戶主要是新能源充電樁運營商、社區物業、充電樁安裝商等行業客戶以及終端用戶。經過多年發展與布局,公司已在全球主要銷售區域設立了銷售子公司,銷售網絡已覆蓋北美、歐洲、中國、亞太、南美、印度、中東、非洲等全球70多個國家或地區,初步形成了一體化全球營銷網絡。2022年6月,交流充電樁產品登陸全球主流線上電商亞馬遜美國站。美國市場大B客戶包括內華達州電力公司,小B客戶主要為運
147、營商EVgo。在北美市場,道通科技與實耐寶、博世同處第一梯隊,競爭格局較為穩定。充電樁產品入圍德國復興銀行KFW439/440/441補貼項目,奧地利聯邦氣候保護、環境、能源、交通、創新和技術部(BMK)的資助計劃,意大利能源機構GSE推薦產品,法國ADVENI-R家用充電設備財政項目推薦產品等。52炬華科技炬華科技 :充電樁產品種類齊全,海外業務增長可期:充電樁產品種類齊全,海外業務增長可期 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業從事能源物聯網設備和服務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智能電表龍頭供應商。公司主要業務分為智慧計量與采集系統、智能電力終端及系統、物聯網智能水表、智能配用電產品及
148、系統、智能充電設備、物聯網傳感器及配件等物聯網產品和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其中智能配用電產品及系統就包括電動汽車充電樁。智慧計量為核心業務,包括智能電能表和采集設備,2022年智慧計量與采集系統營收占比81.23%,達12.24億元。該業務客戶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及各省屬電網公司和海外電網公司,業務增長和電網投資規模、發展規劃密切相關。公司2006年即進入海外市場,并通過收購捷克LOGAREX公司強化在歐洲市場的競爭力。2019-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由12.52%提升至19.15%。智能配用電業務產品包括充電樁及系統、諧波治理設備、智能電氣,其業務占比逐年提升。智能配用電產品及系統收入從
149、2017年5184萬元增至2022年的1.12億元,收入占比從2019年5.8%上升到2022年的7.4%,有望成為公司第二增長極。充電樁產品包括塑殼交流充電樁、三相交流充電樁、一體式和分體式直流充電樁等。截至2023年4月,面向歐洲市場研發的歐標交流單、三相充電樁已經取得CE認證,美標交流充電樁已通過 ETL認證,美標便攜式交流樁和直流樁已根據美國最新技術要求送樣進行UL認證。作為國內少數通過歐標、美標兩大認證的廠商,炬華科技有望借助歐美市場發展,實現海外業務的顯著增長。數據來源:Wind數據來源:公司官網炬華科技主營業務 主營業務產品 智慧計量與采集系統 智能電能表(單相/三相表)、采集設
150、備(采集器、集中器、專變)智能配用電產品及系統 諧波治理、智能電氣、電動汽車充電樁及系統 智能電力終端及系統 電力監控終端設備、電氣安全終端設備、服務平臺軟件 物聯網傳感器及配件 主要包括電力變送器、互感器、變壓器等 智能流量儀表及系統 智能水表、流量計、智慧水務管理服務平臺 0%5%10%15%20%25%30%35%024681012141620192020202120222023H1炬華科技營收構成(億元)及毛利率智慧計量與采集系統智能電力終端及系統智能流量儀表及系統其他毛利率炬華科技智慧充電營運解決方案數據來源:公司公告53盛弘股份:盛弘股份:1212年充電樁研發經驗,年充電樁研發經驗
151、,PCS+PCS+充電雙領先充電雙領先 盛弘股份成立于 2007年,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主要業務涵蓋電能質量、電動汽車充換電、儲能微網、電池化成與檢測、工業電源五大板塊。2011年公司成立電動汽車產品線,擁有12年的充電樁研發制造經驗。2018-2022年,充電樁業務收入從1.87億元增至 4.26億元,4年CAGR 22.85%。2022年充電樁業務營收比重為 28.34%,近五年來毛利率穩定在35%左右。公司擁有超過210款專利技術,研發人員占比達30%,有6大生產研發制造基地,產品取得了中國電科院、信息產業部、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鑒衡、IEEE國際電工委員會、ETL、TUV、CE
152、、SAA、UL等多家機構權威認證。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數據,中國儲能PCS廠商中,盛弘股份的全球出貨量排名第六位。盛弘戶儲推出的多款戶用儲能逆變器通過TUV萊茵國際認證機構測試,獲得了包括安規CE認證IEC62109、IEC62477、EN61000,歐盟EN-50549、南非NRS、德國VDE-4105、英國G98/G99等多項安全及并網認證,成功進入德國、英國、南非、波蘭等國家的新能源市場。電能質量業務具有產品與品牌優勢,有望保持穩健增長。充電樁產品主要包括直流樁和交流樁、一體式和分體式等多種產品類型;充電樁模塊涵蓋 15kW、20kW、30kW、40kW 等功率等級。盛弘是國內首家在
153、大功率直流充電系統中具備交流側漏電保護功能的廠家,其第六代充電樁系統采用了TCU+CCU系統架構,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易用性與穩定性,且充電系統具備起火、水浸、傾倒等事故預警功能。盛弘充電樁產品安全性表現優異,穩定供貨多個下游客戶,包括運營商、設備商、車企領域龍頭廠商等,充電樁業務覆蓋全球54個國家。2020年公司與英國石油BP集團達成合作,成為首批進入BP供應商名單的充電樁廠家。歐洲是其目前海外拓展中的主要目標市場,美標認證正在推進中。盛弘股份營收構成(億元)盛弘股份充電樁業務毛利率SER 30kW充電模塊充電模塊直流充電機200-240kW一體機40-80kW一體機360-480kW分體機交流
154、充電樁Interstellar7/22kWMira 戶用 7kWCECECECECECECEULSER 30kW充電模塊60-160kW一體機160-240kW一體機CEUL盛弘股份海外充電產品線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數據來源:Wind數據來源:公司公告社會運營工程重卡城市公交商用車及工程機械換電城際公路目的地充電光儲充一體乘用車換電盛弘股份充電解決方案數據來源:公司官網54綠能慧充:自主掌握充電樁核心技術構筑品牌護城河綠能慧充:自主掌握充電樁核心技術構筑品牌護城河 前身為江泉實業,2022年通過全資收購綠能慧充向新能源業務轉型。綠能慧充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在2017年進軍新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行業并推出
155、第一代自主研發一體式直流充電產品,橫向拓展儲能、微網、數字能源平臺建設,積極發展光儲充一體化。公司主營充電設備及儲能產品,自主研發充電設備,主要分為充電樁、充電機、充電堆三類,實現7kW-720kW產品全覆蓋,產品適用于公用、專用、商業、地產等多場景。儲能產品方面,推出30kW/64kWh和107kW/215kWh的儲能系統,可應用于分布式儲能、集中式儲能,以及光儲充綜合能源管理等場景,同時推出光儲充一體化系統。公司自主掌握一系列新能源充電及儲能技術,例如充放電雙向靈活變換和控制技術、環星大功率柔性充電技術、云平臺和電動汽車間的多層安全防護及故障診斷技術、車、充、網、云的高可靠通信及控制技術、
156、動力電池管理及檢測關鍵技術及光伏、儲能、充電、放電、檢測一體化集成技術等。2022年充電樁銷售額為2.18億元,銷售量為7214臺,充電業務收入951.5萬元。海外充電樁市場開拓處于起步階段,營收占比不足0.1%,但是公司未來重點發力的方向之一。海外地區業務毛利率為39.1%,高于國內業務的毛利率20.4%。目前部分產品通過歐盟CE認證,積極拓展歐洲與東南亞市場。充電樁客戶資源豐富,可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產品服務,增強客戶粘性。公司憑借穩定的產品質量、靈活的定制化服務,已與眾多知名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綠能慧充營收業務構成(億元)數據來源:公司公告數據來源:公司官網01234562020202120
157、223Q2023電力和充電樁鐵路運輸和其它主要產品120/180kW直流充電樁240/320/360kW 雙槍直流充電機360/480/720kw直流充電堆60/120/180kW歐標一體式直流充電機光儲充一體化系統技術特點寬恒功率范圍300-1000V。支持狀態在線診斷和OTA遠程升級功能寬恒功率范圍300-1000V,支持雙槍同充,支持狀態在線診斷和OTA運程升級采用星環功率分配技術,充電功率靈活調配,支持HPC液冷充電終端,單槍最高輸出功600kW,適用未來超充車型集充電模塊、充電控制、計量計費、人機交互、通訊等功能為一體??蓪崟r監測充電狀態光伏發電、儲能、充電一體化設計,集成EMS,具
158、備自主能量管理功能,可拓展換電、V2G、電池檢測等技術適用場景適用于各類公交站、快充站、專用站等大功率充電場景適用于各美公交站、專用站等大功率快速充電場景適用于服務車輛類型繁多的充電場景。如公共充電站、多車種混合型專用站可為歐標電動汽車和日標電動汽車提供直流快速充電服務可廣泛應用于高速公路服務站、城市公共充電站、公交充電站等場景綠能慧充充電樁產品系列55數據來源:Wind數據來源:公司公告,2019年宏發股份:宏發股份:全球繼電器龍頭,高壓產品廣泛應用充電領域全球繼電器龍頭,高壓產品廣泛應用充電領域數據來源:國海證券類別類別單價單價應用領域應用領域功率繼電器功率繼電器3-5元/只家電、光伏、智
159、能家居、醫療工控繼電器工控繼電器/控制PLC及輔助儀表、機床及工業機械設備、升降機、變頻器、工業安全回路控制、信號線路切換電力繼電器電力繼電器10-20元/只智能電網汽車繼電器汽車繼電器3-5元/只汽車信號繼電器信號繼電器2-3元/只監控、消防報警、通信電源、智能樓宇高壓直流繼電器高壓直流繼電器100-1000元/只新能源汽車不同繼電器價格及應用領域 宏發股份成立于1984年,是我國最早生產繼電器的公司之一,經過三十余年的發展,實現繼電器產品全線覆蓋,成為全球繼電器龍頭。2022年占全球繼電器產品市場份額19.4%,全年生產繼電器、低壓電器等各類產品近30億只。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為99.3
160、億元,其中繼電器業務占比達90%,海外收入占比36.6%。宏發股份是繼電器行業首家主持制定國家標準并參與國際繼電器行業標準制定的企業,產品涵蓋功率、汽車、信號、工業、電力、新能源等多個品類,包含160多個系列,廣泛應用于家電、智能電網、新能源、軌道交通、工業控制、安防等領域。繼電器產品獲美國UL&CUL、德國VDE和TV、中國CQC等國內外安全認證,2020年繼電器市占率即實現全球第一。其營銷網絡覆蓋全球,已建立境外銷售機構10家,全球物流中心7個。憑借出色的質量及穩定的性價比優勢,宏發股份的客戶基本覆蓋國內外主流車企及電池廠。國內業務中已成功切入比亞迪、北汽、上汽、廣汽、蔚來、理想、小鵬等數
161、十家整車廠商以及CATL、國軒高科的新能源供應鏈;海外業務中,已成為特斯拉、奔馳、大眾、現代、豐田、保時捷、奧迪等海外標桿客戶新車型的定點供應。繼電器應用廣泛,不同應用的繼電器價格差異較大,而用于新能源汽車的高壓直流繼電器價值量較高。在新能源車的高壓快充趨勢下,宏發股份的高壓直流繼電器業務規模迎來快速增長,2019年公司高壓直流業務全球市占率達23%,位居全球第二。2022年高壓直流繼電器市場份額升至40.0%。目前公司高壓直流繼電器已經可以實現針對450-10000V等不同電壓等級充電樁,電流等級覆蓋150A、250A,以及600A/1kA超級充電樁的全配備,主要用于輸出電源控制、對地阻抗監
162、測、冷卻風扇控制、電磁鎖控制等方面。宏發股份近年來研發投入增速加快,2020年到2022年研發費用分別為3.81億元、4.95億元、6.02億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4.87%、4.94%、5.13%。專利方面,截至2022年底,宏發股份已獲得專利授權1813項,其中發明專利408項,國際專利116項,各項數據均位居行業領先。松下松下36%36%宏發宏發23%23%DensoDenso12%12%GlgavacGlgavac5%5%其他其他24%24%全球高壓繼電器市占率0%2%4%6%8%10%12%14%16%18%02040608010012020192020202120223Q
163、2023宏發股份營收(億)及毛利率宏發繼電器產品在充電樁中的應用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法律聲明本報告為霞光智庫制作,沒有經過霞光智庫的書面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復制、傳播或輸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任何未經授權使用本報告的相關商業行為都將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和其他法律法規以及有關國際公約的規定。版權聲明本報告所涉及的觀點或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證券或基金投資建議。本報告僅在相關法律許可的情況下發放,并僅為提供信息而發放,概不構成任何廣告或證券研究報告。本報告的數據、信息來源于公開資料,霞光智庫對該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做任何保證。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
164、霞光智庫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過往報告中的描述不應作為日后的表現依據。在不同時期,霞光智庫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或文章,霞光智庫均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狀態。同時,霞光智庫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讀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任何機構或個人應對其利用本報告的數據、分析、研究、部分或者全部內容所進行的一切活動負責并承擔該等活動所導致的任何損失或傷害。免責聲明霞光智庫2023年全面升級,將以中國制造業的全球化進程為主軸生產研究報告。報告將聚焦“海外市場、垂直行業、出海企業”三大方向,以此為有出海需求的企業、投資人、從業者等群體提供服務。霞光智庫聯系我們 Contact Us 聯系我們霞光社公眾號霞光智庫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