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規院交通院:2024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4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規院交通院:2024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41頁).pdf(4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4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ANNUAL REPORT ON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 MAJOR CHINESE CITIES2024 年 12 月我們力爭通過大數據分析,客觀、系統呈現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主要特征。因數據覆蓋面、推算方法等原因,相關指標值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所載全部內容僅供參考。影響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使用狀況的因素眾多,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的評價與診斷還需持續深入研究。未來期待與更多的合作伙伴共同挖掘數據價值,提高我國城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為建設人民滿意的城市獻策出力。聲明
2、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研究團隊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趙一新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規院副總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交通規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伍速鋒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副院長康浩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智能交通與交通模型所,所長冉江宇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報告負責人王森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廖璟瑒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張凌波工程師城市交通研究分院王慧項目經理程呈數據產品經理劉小雄數據產品經理趙奎技術工程師崔文斌技術工程師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王震坡教授秘書長劉鵬副教授副秘書長李陽高級工程師執行秘書長康醫
3、飛高級工程師研究員周磊助理工程師研究員董方正助理工程師研究員邵來鶴助理工程師研究員康彥霞助理工程師研究員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目 錄C o n t e n t s編制說明31中心城區解析241.11.21.31.42.12.22.32.42.54.14.24.3編制背景數據來源城市選取對象及指標說明規模 7布局10快充服務12服務效能14綜合評估18月總體需求特征 23直流充電需求特征 26保有端充電便利性分析3023455對策建議城際解析3.13.23.3結構及規模 20沿線布局 20服務效能 215.15.25.3加強規劃 34引導直流35升級住區3611.1 編制背景22023
4、年,中國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保有量從2022年的520.9萬臺增加到2023年的859.6萬臺,同比增幅超過65%。其中,私人充電樁的增量高達245.8萬臺,占充電樁總體增量的72.6%,私人充電樁總體占比也從2022年的65.5%增加到2023年的68%。同時,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滲透率超過30%,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從2022年的1310萬輛增長到2023年的2041萬輛,同比增幅達到56%,車樁比由2022年的2.5進一步下降至2023年的2.4。國家層面繼續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和相關政策,明確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其中,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
5、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作為指導充電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不僅明確了發展目標等總體要求,還提出要優化完善城際、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和農村地區四張充電網絡,加快居住區等重點區域充電設施建設,以社會化參與和標準化建設等舉措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同時加強車網互動、大功率充電、智能有序充電等科技創新引領,提出壓實主體責任、完善稅費政策、強化要素保障等措施,最終行業監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技術裝備和科技創新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表1-1 國家充電基礎設施相關政策發布情況(部分)2024年中國主要城市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報告延續了去年報告的框架,在北京市案例部分針對直流充電需求特征深化了相關分析,并加
6、強了兩年指標的縱向比較。希望從實證案例出發,歸納提煉充電基礎設施在空間發展與運營效能等方面的特征和變化趨勢,為提高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對充電基礎設施的管控能力與治理水平提供必要支撐。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時間時間發布主體發布主體名稱名稱主要內容主要內容2023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發改綜合2023545號)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加強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推進社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共享,加大充電網絡建設運營支持力度,推廣智能有序充電等新模式,提升充電基礎
7、設施運維服務體驗。2023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構建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319號)針對布局不夠完善、結構不夠合理、服務不夠均衡、運營不夠規范等問題,提出優化完善城際充電網絡、城市群都市圈充電網絡、“兩區三中心”為中點的城市充電網絡和有效覆蓋的農村地區網絡,加快居住區、公共重點區域建設,提升運營服務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加大支持保障力度。202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國辦函202370號)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茖W布局、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換電模式推廣應用。推動居住區內公共充
8、電設施優化布局并執行居民電價,研究對充電基礎設施用電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2023年10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9部委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若干意見(交運發2023144號)結合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日間補電需求,在日間設置部分時段執行低谷電價。利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公共汽電車場站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企業在保障安全運營前提下,面向社會開放充電服務。2023年11月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委關于啟動第一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的通知確定北京等15個城市為此次試點城市,聚焦公務用車、城市公交車等多個領域進行新能源汽車推廣,推廣數量預計超過6
9、0萬輛,建設公共充電樁超70萬個,換電站超7800座。加快應用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換電等,新技術新模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構建系統化的政策標準支持體系。2023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4部委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融合互動的實施意見(發改能源20231721號)2025年我國車網互動技術標準體系初步建成,充電峰谷電價機制全面實施并持續優化。力爭參與試點示范的城市2025年全年充電電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私人充電樁充電電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報告所用的充電基礎設施數據主要來自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維圖新”)。截至2023年12月底,四維圖新的充電基
10、礎設施平臺共有127萬臺公共充電樁,其中公共開放樁(即“公用樁”)約116萬臺,與充電聯盟平臺的公共開放樁整體規模相對接近,因此本次報告將主要以公用樁為分析對象。報告所用的大城市中心城區電動汽車保有量及北京市不同類型純電動汽車充電需求統計指標主要由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提供。充電設施靜態數據充電站屬性:名稱,空間,所屬類別,直流樁和交流樁數量。所屬類別:中心城區范圍標識,對外開放標識,服務用地類型標識。其中,對外開放標識均通過四維圖新外業現場調查予以核實;服務用地類型標識主要綜合外業驗證、POI信息提取及名稱分詞等技術,劃分為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三種。數據時間:截至2023年12月底。充電
11、設施動態指標設施使用率,車均充電時長,充電服務車輛數:以實際提供充電服務為準進行指標提取。特征日選擇:中心城區解析選取2023年10月1日和10月4日(國慶節)、10月9日-22日(常規周)。城際解析選取2023年9月30日至10月6日(國慶節)。北京市直流充電需求特征解析選取2023年9月29日-10月6日(國慶節)和10月16日-10月22日(普通常規日)。電動汽車相關統計指標電動汽車保有量:截至2023年12月底,以2023年10月-12月間車輛夜間常停放地點為車輛歸屬點做統計提取。月總體需求特征指標:取2023年10月為特征月,以純電動汽車為對象,分車型統計車輛在該月的行駛里程、充電次
12、數、充電電量和充電時長等。充電便利性指標:取2023年10月為特征月,以純電動汽車為對象,統計車輛在夜間常停放地點500米半徑范圍內的充電次數占月總充電次數的比例,以及在夜間常停放地點500米半徑范圍內有(無)充電行為的車輛比例。平均續航里程:表示在車輛實際運行環境下,純電動汽車平均消耗100%SOC所能行使的實際里程。平均充電功率:車輛單位時間(小時)充電電量,反映車輛充電過程的平均功率。次均充電時長:車輛月充電時長與月充電次數的比值,反映車輛平均單次充電所耗費的時長。百公里耗電量:表示純電動汽車在實際運行環境中,車輛平均每行駛100公里所消耗的電量,單位是kWh/100km。次均充電行駛里
13、程:即月行駛里程與月充電次數的比值,表示車輛在兩次連續充電之間平均行駛的距離。1.2 數據來源3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橫向和縱向比較:聚焦36座城市靜態指標篩選條件:四維圖新平臺記錄的充電樁規模大于1000臺的城市。動態指標篩選條件:(1)中心城區動態公用樁占比超過20%,動態公用樁點位數超過30個;(2)中心城區動態公用樁900米半徑覆蓋率超過20%。結合兩年報告數據,以2022年充電樁相關指標作為基期,對比報告期2023年同等指標數據,分析兩年間充電基礎設施的變化趨勢。選取36座大城市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包括: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南京市、天津市、
14、成都市、杭州市、武漢市、西安市、鄭州市、重慶市、青島市、東莞市、廈門市、大連市、太原市、常州市、無錫市、昆明市、濟南市、溫州市、蘇州市、長沙市、南昌市、寧波市、泉州市、??谑?、煙臺市、石家莊市、福州市、貴陽市、合肥市、蘭州市、南寧市、莆田市城市分類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為依據,更新城市分類,將36座城市劃分為7座超大城市、12座特大城市、11座型大城市和6座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深圳市、重慶市、成都市、天津市特大城市:西安市、長沙市、杭州市、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昆明市、蘇州市、東莞市、濟南市、青島市、大連市I型大城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廈門市、合肥市、南昌市、貴陽市
15、、無錫市、福州市、寧波市、常州市、太原市型大城市:??谑?、蘭州市、溫州市、煙臺市、莆田市、泉州市以“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為標準,36座城市中包括25座南方城市和11座北方城市。南方城市:深圳市、上海市、??谑?、廣州市、武漢市、長沙市、成都市、南京市、杭州市、昆明市、廈門市、重慶市、合肥市、寧波市、東莞市、福州市、南寧市、貴陽市、蘇州市、南昌市、溫州市、無錫市、常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北方城市:北京市、天津市、鄭州市、西安市、太原市、濟南市、青島市、石家莊市、蘭州市、大連市、煙臺市北京市域分區說明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區、西城區其他城區:朝陽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郊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
16、、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密云區、延慶區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1.3 城市選取41.4 對象及指標說明編制說明I n t r o d u c t i o n1公共樁公用樁直流樁交流樁專用樁市域中心城區中心城區建成區分析對象中心城區解析:面向城市中心城區建成區的公用樁城際解析:面向城市群一定區域內主要高速公路沿線的公用樁。本次報告提取上海市、蘇州市、無錫市、常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長三角區域的代表,提取廣州市、深圳市、東莞市境內的高速公路作為珠三角區域的代表。相關名詞及指標解釋公共樁:建設安裝在相對開放的區域,為所有社會車輛或特定集團內部車輛提供
17、充電服務的充電樁。服務車種包括私家車、公交車、出租車、環衛車等。直流樁: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將交流電轉換為可調直流電,為電動汽車充電。由于輸出功率較大,能夠實現快速充電,即為“快充樁”。交流樁:固定安裝在電動汽車外,與交流電網連接,需要通過車載充電機,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電動汽車充電。受車載充電機的限制,交流充電樁的輸出功率較小,充電時間較長,即為“慢充樁”。公用樁:對社會車輛開放的公共充電樁。專用樁:僅供特定車輛群體使用的公共充電樁。公用樁密度:中心城區范圍內為單位建設用地面積的公用樁數量,城市群范圍為單位城際高速公路長度經過的沿線公用樁數量,數量以終端數為準。車公樁比:在各類新能源汽
18、車中,四類乘用車(包括私人、出租、公務、租賃)是公用樁使用的主要車型,其余如公交客車、環衛車、物流車等更多使用專用樁進行充電。本次報告以中心城區的四類乘用車為對象,統計四類電動乘用車總數與公用樁樁數的比值。公用樁覆蓋率:中心城區范圍內以公用樁900米半徑覆蓋的建設用地面積與建設用地總面積之比。城市群范圍以公用樁30、50公里間距覆蓋的高速公路長度與城際高速總長度之比。平均樁數利用率:充電站內提供充電服務的樁數與公用樁總量的比值。平均時間利用率:充電站內所有公用樁的充電工作時長與一天內可提供服務總時長的比值。平均周轉率:充電站全日實際服務的車輛總數與公用樁總數的比值。平均充電時長:充電站所有公用
19、樁的充電工作時長與實際服務車輛數的比值。圖1-1 城市空間范圍示意圖圖1-2 充電樁研究類型560.050.0100.0150.0200.0深圳市上海市??谑袕V州市武漢市長沙市成都市南京市鄭州市西安市天津市杭州市昆明市廈門市重慶市合肥市寧波市北京市太原市東莞市福州市南寧市貴陽市濟南市青島市石家莊市蘇州市南昌市蘭州市溫州市無錫市常州市泉州市大連市莆田市煙臺市2.1 規模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間公用樁密度差距仍然顯著,超大特大城市公用樁密度較高36座主要城市公用樁的平均密度為34.3臺/平方公里。深圳、上海、???、廣州和武漢排名靠
20、前,公用樁密度超過47臺/平方公里。公用樁密度低于10臺/平方公里的城市有3座,分別為大連、莆田以及煙臺。超大城市的公用樁平均密度最高,為66.8臺/平方公里,其次為特大城市32.9臺/平方公里,I型和II型大城市的公用樁平均密度不足25臺/平方公里。圖2-1 36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分布(單位:臺/平方公里)均值:34.370.050.0100.0150.0200.0250.0鄭州市西安市天津市北京市太原市濟南市青島市石家莊市蘭州市大連市煙臺市深圳市上海市??谑袕V州市武漢市長沙市成都市南京市杭州市昆明市廈門市重慶市合肥市寧波市東莞市福州市南寧市貴陽市蘇州市南昌市溫州市無錫市常州市泉州市莆田市北方
21、南方南方城市公用樁配置規模整體優于北方城市按地域統計,25座南方城市的平均公用樁密度為38.3臺/平方公里,高于11座北方城市的均值25.1臺/平方公里。規模密度排在前八位的均是南方城市,泉州、常州等在南方城市中排名靠后的城市,其公用樁密度仍然高于大連、煙臺等北方城市。圖2-2 南北方城市公用樁密度對比(單位:臺/平方公里)2.1 規模8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中心城區保有車型以四類乘用車為主,其中私人乘用車占比進一步提升36座城市四類乘用車的占比平均為88.6%,其中私人乘用車占比平均達到56.6%,相對去年提升3.6個百分點,繼
22、續占據最主力車型的地位。36座城市中心城區四類乘用車與新能源汽車整體保有量占比排序中,杭州、上海、青島超過95%,占據前三。其中,私人乘用車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中占比處于40.1%至77.1%區間,北京、南寧、上海、天津、溫州等城市私人乘用車占比位居前五位。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10%20%30%40%50%60%70%80%90%100%北京市南寧市上海市天津市溫州市青島市??谑心喜泻戏适衅翁锸惺仪f市煙臺市大連市常州市鄭州市寧波市杭州市武漢市東莞市貴陽市無錫市南京市西安市蘇州市成都市長沙市廣州市泉州
23、市深圳市重慶市濟南市蘭州市昆明市太原市福州市廈門市私人乘用車出租乘用車公務乘用車租賃乘用車其他乘用車占比(%)私人乘用車占比(%)圖2-3 36座城市中心城區車輛保有情況部分城市的車公樁比超過8.0,公用樁增長調控須優先關注綜合研判36座城市中心城區的車公樁比均值為6.91。其中,南寧、青島、溫州等公用樁密度排名靠后的城市,車公樁比排名也相對靠后。而上海、廣州、成都等公用樁密度排名靠前的城市,車公樁比排名卻相對靠后,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些超大特大城市新能源乘用車的發展進程更快。上述兩類城市的公用樁配置均須結合車輛的發展變化情況、私人樁的增長情況和公用樁的運行效能情況等綜合決策。圖2-4 36座城市
24、車公樁比(單位:輛/臺)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南京市太原市深圳市泉州市武漢市昆明市蘭州市南昌市寧波市蘇州市常州市??谑写筮B市合肥市長沙市貴陽市無錫市福州市重慶市東莞市煙臺市廈門市鄭州市濟南市莆田市西安市石家莊市南寧市青島市成都市上海市溫州市廣州市北京市杭州市天津市均值:6.912.1 規模:年度變化中心城區公用樁密度大幅提高,城市間差距持續擴大與2022年相比,36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增長幅度較大,由26.5臺/平方公里增加到34.3臺/平方公里。南寧、貴陽、濟南和寧波等8座城市的公用樁密度相對增長率超過50%,其中南寧市公用樁密度相對增長
25、率最高,達到88%。深圳、???、上海和武漢等8座城市的公用樁密度絕對增幅超過10臺/平方公里,其中深圳市的公用樁密度增量達到46.8臺/平方公里,而排名靠后的煙臺市公用樁密度增量僅為1.8臺/平方公里,差距進一步拉開。從地域分布看,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平均分別增長4.7臺/平方公里和9.1臺/平方公里,南方城市在公用樁建設力度上遠超北方城市。表2-1 36座城市公用樁密度年度變化(單位:臺/平方公里)9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排名2023年度 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 相對增長率深圳市1201.7154.946.8030%上
26、海市270.456.713.7024%??谑?58.344.114.2+132%廣州市452.045.06.9-115%武漢市547.035.012.0+434%長沙市645.938.07.9021%成都市745.633.711.9+335%南京市845.239.25.9-315%鄭州市944.736.87.9-221%西安市1041.535.56.0-217%天津市1140.731.39.4030%杭州市1238.429.39.1031%昆明市1334.422.811.6+551%廈門市1432.728.14.7-117%重慶市1531.324.07.3+130%合肥市1628.324.93
27、.4-214%寧波市1728.217.211.0+564%北京市1825.824.51.3-35%城市名稱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 相對增長率太原市1924.823.31.5-26%東莞市2024.417.86.6+137%福州市2123.618.05.6-131%南寧市2223.512.511.0+788%貴陽市2322.513.39.2+469%濟南市2422.113.38.8+266%青島市2521.520.21.3-67%石家莊市2621.417.04.4-326%蘇州市2720.015.14.9-332%南昌市2818.413.74.7-335%蘭州市2918.31
28、2.75.6-144%溫州市3017.110.96.2+157%無錫市3116.511.84.8-141%常州市3212.07.94.1+152%泉州市3310.68.22.3-128%大連市349.25.93.3+155%莆田市358.97.21.8-125%煙臺市366.64.81.8038%車公樁比總體小幅下降,北京、廣州、杭州、天津等城市持續偏高與2022年相比,36座城市車公樁比小幅下降,由7.03輛/臺減少至6.91輛/臺。寧波、常州、貴陽等6座城市車公樁比相對降幅超過10%,南寧市車公樁比相對降幅最高達到34%。南京、太原、深圳、泉州、武漢的車公樁比小于5.0車/公樁,連續兩年排
29、名靠前。北京、廣州、杭州、天津的車公樁比大于10.0車/公樁,連續兩年排名靠后,其中廣州、北京和天津的車公樁比持續升高。表2-2 36座城市車公樁比年度變化(單位:輛/臺)城市名稱排名2023年度 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 相對增長率南京市14.13.80.308%太原市24.33.90.4012%深圳市34.44.8-0.4+1-9%泉州市44.84.80.0+1-1%武漢市54.85.0-0.2+1-4%昆明市65.05.4-0.4+4-7%蘭州市75.15.2-0.1+1-2%南昌市85.15.6-0.5+4-9%寧波市95.16.6-1.5+11-23%蘇州市105.25.5-0.4
30、+1-7%常州市115.25.8-0.6+3-10%??谑?25.25.6-0.4+1-8%大連市135.25.10.1-62%合肥市145.24.50.8-1117%長沙市155.35.20.1-62%貴陽市165.67.6-1.9+9-26%無錫市175.76.2-0.6-1-9%福州市186.26.6-0.4+3-6%城市名稱排名2023年度 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 相對增長率重慶市196.36.5-0.1-1-2%東莞市206.47.8-1.4+6-18%煙臺市216.56.40.1-42%廈門市226.66.10.5-78%鄭州市237.06.60.3-15%濟南市247.27.
31、3-0.10-2%莆田市257.78.4-0.8+5-9%西安市267.96.51.4-722%石家莊市278.27.90.303%南寧市288.613.0-4.5+7-34%青島市299.17.12.0-627%成都市309.38.11.2-215%上海市3110.08.71.3015%溫州市3210.113.5-3.4+4-25%廣州市3310.58.22.3-428%北京市3411.28.82.4-227%杭州市3511.312.2-0.8-2-7%天津市3613.612.51.1-2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
32、00.0%天津市上海市成都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重慶市西安市長沙市杭州市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昆明市蘇州市東莞市濟南市青島市大連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廈門市合肥市南昌市貴陽市無錫市福州市寧波市常州市太原市??谑刑m州市溫州市煙臺市莆田市泉州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型大城市城市規模越大,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水平越高從地理區位上看,南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平均值均為81%,總體差異較小,在城市規模分類中公用樁的覆蓋率差別體現得更加明顯。其中,超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最高為91.5%,特大城市次之為86.6%,顯著高于型大城市和型大城市。0.0%20.0%40.0%60.0%80.0%100.0%天津
33、市西安市長沙市上海市成都市杭州市深圳市廣州市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石家莊市北京市南寧市昆明市蘇州市??谑袕B門市東莞市濟南市合肥市重慶市蘭州市南昌市青島市貴陽市無錫市福州市溫州市寧波市常州市大連市太原市煙臺市莆田市泉州市2.2 布局10注:標注為城市規模分類的指標均值91.5%86.6%76%65.1%圖2-5 36座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分布圖2-6 不同城市規模的公用樁覆蓋率比較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超過80%,莆田、泉州等城市排名靠后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的平均覆蓋率為80.8%。其中,公用樁覆蓋率超過90%的有天津、西安、長沙、上海等10座城市,天津、西安、長沙和上海4座城市覆蓋率超過95%
34、。公用樁覆蓋率較低的城市中,溫州、寧波和常州等8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小于70%,泉州市的公用樁覆蓋率最低,僅為47.8%。均值:80.8%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南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總體同步增長與2022年相比,11座北方城市和25座南方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均值分別提高3.7%和3.8%。其中,北方城市增幅較大的以蘭州、煙臺、大連為代表,南方城市增幅較大的城市以常州、南寧、無錫為代表。2.2 布局:年度變化11圖2-7 南北方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年度變化比較公用樁覆蓋率穩步提升,常州、無錫、蘭州、南寧等城市公用樁覆蓋率增幅顯著
35、36座城市的公用樁覆蓋率均值從2022年的77%增長至2023年的80.8%,相對變化率仍然遠小于公用樁密度,體現出規模增長到一定階段后覆蓋率不易增長的特點。以深圳為例,其公用樁密度增加46.8臺/平方公里,但覆蓋率僅增加0.8%。今年所有城市公用樁覆蓋率排名變化不大,公用樁覆蓋率均呈現增量變化,其中蘭州(9.7%)、常州(9.3%)、南寧(8.8%)、無錫(8.2%)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提升顯著??傮w上,2022年公用樁覆蓋率排名相對靠后的城市,2023年度增幅相對較大。表2-3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覆蓋率年度變化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36、s i s2城市名稱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天津市197.1%95.1%2.0%0西安市296.5%94.7%1.8%0長沙市395.5%94.1%1.4%+1上海市495.1%94.7%0.4%-2成都市594.3%93.3%1.0%0杭州市693.9%91.7%2.2%+2深圳市793.5%92.7%0.8%-1廣州市893.3%91.9%1.4%-1鄭州市992.6%91.1%1.5%0武漢市1092.4%89.7%2.7%0南京市1189.6%86.9%2.7%+2石家莊市1289.3%88.4%0.9%0北京市1389.2%89.0%0.2%-2南寧市1487.1%
37、78.3%8.8%+4昆明市1587.1%82.8%4.3%0蘇州市1687.0%82.0%5.0%0??谑?785.4%83.5%1.9%-3廈門市1883.4%81.9%1.5%-1城市名稱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東莞市1982.7%77.7%5.0%0濟南市2080.1%75.4%4.7%+2合肥市2178.5%76.9%1.6%-1重慶市2278.1%73.3%4.8%+1蘭州市2377.9%68.2%9.7%+3南昌市2477.7%72.9%4.8%0青島市2575.9%75.6%0.3%-4貴陽市2675.7%69.7%6.0%-1無錫市2772.1%63.9%8
38、.2%+3福州市2870.9%66.5%4.4%-1溫州市2968.9%64.0%4.9%0寧波市3068.7%64.8%3.9%-2常州市3167.8%58.5%9.3%+1大連市3266.1%58.4%7.7%+1太原市3365.3%61.3%4.0%-2煙臺市3460.2%52.4%7.8%0莆田市3550.6%46.5%4.1%0泉州市3647.8%42.8%5.0%00.0%2.0%4.0%6.0%8.0%10.0%12.0%蘭州市煙臺市大連市濟南市太原市天津市西安市鄭州市石家莊市青島市北京市常州市南寧市無錫市貴陽市東莞市泉州市蘇州市溫州市重慶市南昌市福州市昆明市莆田市寧波市武漢市南
39、京市杭州市??谑泻戏适袕B門市廣州市長沙市成都市深圳市上海市北方南方0.0%20.0%40.0%60.0%80.0%100.0%天津市上海市成都市深圳市廣州市北京市重慶市西安市長沙市杭州市鄭州市武漢市南京市昆明市蘇州市東莞市濟南市青島市大連市石家莊市南寧市廈門市合肥市南昌市貴陽市無錫市福州市寧波市常州市太原市??谑刑m州市溫州市煙臺市莆田市泉州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I型大城市型大城市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廈門市濟南市泉州市貴陽市蘭州市西
40、安市莆田市昆明市鄭州市成都市重慶市煙臺市青島市廣州市南昌市溫州市福州市東莞市大連市石家莊市杭州市蘇州市無錫市長沙市常州市南寧市天津市寧波市太原市南京市武漢市北京市合肥市??谑猩虾J猩钲谑兄绷鞴脴墩急?20kW以上充電樁數直流公用樁夯實主體地位,廣州、重慶、長沙等超大特大城市大功率直流樁規模居前列36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值達到66.9%,其中77%的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超過60%,89%的城市直流公用樁占比超過50%,直流快充在公用樁中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夯實。廈門市的直流公用樁比例仍然位居所有城市之首,上海、深圳仍然排在末位。平臺數據顯示,廣州、重慶、長沙、青島等8座城市的中心城區,120kW
41、以上可識別充電樁數均超過3000臺,以超級充電樁為代表的大功率快充樁規模領先于其他城市,可滿足極速補電需求,降低用戶的充電焦慮。2.3 快充服務 超大特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范圍更廣,合肥、深圳、武漢等城市需優化直流公用樁布局36座城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均值達到76.4%,覆蓋范圍較廣。從城市規模分類看,北上廣深等超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平均覆蓋率接近87%,遠高于其它規模城市。其中,天津市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最大,達到92.9%。特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均值僅次于超大城市,達到82.6%。型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均值最低,僅為61.6%。與所有公用樁覆蓋率相比,合肥、深圳、武漢和濟南等4座城市的直
42、流公用樁與所有公用樁覆蓋率差值大于10%,直流樁的空間布局可進一步優化完善。圖2-9 不同城市規模的中心城區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比較12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圖2-8 36座城市中心城區直流公用樁87.0%82.6%70.9%61.6%2.3 快充服務:年度變化13直流公用樁占比和覆蓋率基本同步增長36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值從2022年的61.8%增加至2023年的66.9%,總體增幅達到5.1%。其中,33座城市的直流公用樁占比均呈現增長趨勢,僅杭州、深圳和寧波的直流公用樁占比下降,南寧、貴陽和無錫3座城市的占比增幅超過10%,
43、其中無錫連續兩年直流公用樁占比增幅超10%。直流公用樁覆蓋率方面,36座城市均值總體增長5.2%,覆蓋率增幅超過占比增幅的城市數量相對去年有所減少。南寧、常州、蘭州和濟南直流公用樁覆蓋率較2022年度增加超過10%,西安、??诤袜嵵莸?1座城市的增幅不超過3%。表2-4 36座城市中心城區直流公用樁占比及覆蓋率年度變化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占比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覆蓋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變化廈門市188.2%85.9%2.3%01880.7%78.2%2.5%-2濟南市282.5%74.6%
44、7.9%+62372.5%61.2%11.3%+4泉州市382.2%80.7%1.5%-13647.4%42.3%5.1%-1貴陽市481.6%66.6%15.0%+112571.8%65.3%6.5%-2蘭州市581.6%76.6%5.0%02173.7%62.1%11.6%+4西安市681.4%77.2%4.1%-2193.8%90.9%2.9%0莆田市780.6%80.4%0.2%-43547.6%42.0%5.6%+1昆明市880.5%75.2%5.2%-11284.8%79.2%5.6%+1鄭州市977.1%76.2%1.0%-3789.9%87.3%2.6%+1成都市1076.7%
45、71.0%5.7%0490.9%88.4%2.5%0重慶市1175.3%72.6%2.7%-22075.1%70.3%4.8%0煙臺市1275.2%67.0%8.2%+23455.9%49.0%6.9%0青島市1372.8%66.3%6.4%+32472.4%73.0%-0.6%-5廣州市1472.5%69.9%2.6%-2889.9%87.7%2.2%-2南昌市1572.2%63.6%8.7%+22273.2%66.7%6.5%0溫州市1671.9%70.1%1.8%-53063.6%59.2%4.4%-1福州市1769.1%62.8%6.3%+12668.1%62.3%5.8%-2東莞市1
46、869.0%62.7%6.2%+11979.1%73.4%5.7%-1大連市1968.9%61.9%7.0%+13260.6%51.7%8.9%0石家莊市2068.2%60.1%8.1%+41582.4%79.0%3.4%0杭州市2167.6%69.2%-1.6%-8690.0%88.4%1.6%-2蘇州市2265.9%61.6%4.3%-11482.9%76.4%6.5%+3無錫市2365.5%53.3%12.2%+52767.6%58.2%9.4%+3長沙市2464.9%61.2%3.7%-2392.6%90.2%2.4%-1常州市2563.8%54.9%8.9%03162.9%49.8%
47、13.1%+2南寧市2662.6%45.9%16.7%+71682.2%67.1%15.1%+5天津市2761.8%54.9%7.0%-1292.9%89.7%3.2%+1寧波市2860.0%60.3%-0.3%-52964.7%60.7%4.0%-1太原市2959.1%53.8%5.3%-23360.3%55.9%4.4%-2南京市3056.2%50.7%5.5%0987.6%83.6%4.0%+1武漢市3154.9%53.2%1.6%-21384.7%80.4%4.3%-1北京市3253.7%50.0%3.8%-11084.9%84.5%0.4%-1合肥市3349.4%41.9%7.5%+
48、12865.9%61.8%4.1%-2??谑?446.9%46.9%0.0%-21781.7%79.1%2.6%-3上海市3533.1%30.5%2.6%0590.1%87.5%2.6%+2深圳市3614.3%15.1%-0.8%01184.9%80.9%4.0%0直流公用樁覆蓋率城市名稱直流公用樁占比整體效能絕對值偏低,上海、深圳、武漢、合肥等城市亟待提升36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和平均周轉率分別為11.0%、54.7%和3.0,平均充電時長為55.0分鐘。其中,平均時間利用率不足10%的城市有14座,平均樁數利用率不足50%的城市有12座,平均周轉率不足3的城市有17
49、座。深圳、武漢、合肥、上海等城市的多項效能指標均排在末位,與城市公用樁中直流占比偏低等因素有關。莆田、廈門等城市的公用樁效能類指標排名居于前列,充電基礎設施在規模、布局、結構等方面的發展緊密貼合充電需求的變化訴求。0.0%20.0%40.0%60.0%80.0%100.0%莆田市太原市無錫市青島市廈門市貴陽市煙臺市泉州市濟南市溫州市重慶市福州市廣州市鄭州市蘭州市常州市成都市蘇州市杭州市西安市大連市東莞市天津市長沙市南昌市南京市石家莊市北京市寧波市昆明市南寧市??谑猩虾J泻戏适形錆h市深圳市均值:54.7%圖2-11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樁數利用率0.0%5.0%10.0%15.0%20.
50、0%莆田市廈門市廣州市太原市泉州市福州市青島市無錫市煙臺市貴陽市蘭州市成都市重慶市大連市西安市蘇州市東莞市常州市杭州市溫州市長沙市濟南市南昌市鄭州市石家莊市天津市北京市南京市南寧市??谑袑幉ㄊ猩虾J欣ッ魇形錆h市合肥市深圳市均值:11.0%圖2-10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時間利用率142.4 服務效能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0.01.02.03.04.05.06.07.0廈門市莆田市廣州市福州市泉州市無錫市成都市太原市重慶市貴陽市西安市青島市蘇州市長沙市東莞市煙臺市杭州市南昌市鄭州市蘭州市溫州市常州市大連市濟南市石家莊市北京市
51、南京市寧波市昆明市天津市南寧市??谑形錆h市上海市合肥市深圳市均值:3.0圖2-12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周轉率0.020.040.060.080.0100.0120.0深圳市天津市大連市??谑心蠈幨猩虾J刑m州市煙臺市青島市常州市北京市濟南市石家莊市南京市太原市溫州市寧波市泉州市莆田市蘇州市杭州市貴陽市東莞市合肥市武漢市昆明市廣州市南昌市無錫市重慶市鄭州市長沙市西安市成都市福州市廈門市15圖2-13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分布(單位:分鐘)均值:55.02.4 服務效能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表2-5 36座城市
52、中心城區直流及交流公用樁整體服務效能指標對比直流公用樁的服務效能顯著高于交流公用樁按直流和交流分別統計,直流公用樁在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周轉率等三項服務效能指標上均顯著高于交流公用樁。交流公用樁的平均充電時長約為158.5分鐘,是直流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的3.4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吸引力。表2-6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分業態類型的公用樁整體服務效能指標對比公建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服務效能高于單位類和居住類建筑按公用樁服務的周邊業態統計,公建類建筑周邊配置的公用樁在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周轉率上最高,居住類和單位類建筑周邊的公用樁在平均時間利用率、周轉率方面相對接近
53、。平均充電時長則呈現出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的遞減特征,與公建類建筑、單位類建筑中直流樁配置比例較高有關。服務效能指標直流公用樁交流公用樁平均時間利用率13.1%6.7%平均樁數利用率66.5%28.3%平均周轉率4.10.6平均充電時長(分鐘)46.9158.5服務效能指標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平均時間利用率10.6%10.4%12.3%平均樁數利用率49.1%53.6%62.1%平均周轉率2.62.93.5平均充電時長(分鐘)65.355.150.7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排名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莆田市莆田市186.4%60.9%25.5%11
54、9.7%16.5%3.2%25.44.90.6太原市太原市269.7%71.3%-1.6%415.1%14.8%0.3%84.03.50.5無錫市無錫市368.6%67.4%1.2%813.6%14.2%-0.6%64.04.1-0.1青島市青島市468.4%54.6%13.8%713.7%10.7%3.0%123.32.70.6廈門市廈門市568.3%64.8%3.5%217.2%17.4%-0.1%16.25.90.2貴陽市貴陽市665.7%38.0%27.7%1013.0%8.3%4.7%103.72.21.4煙臺市煙臺市765.4%53.6%11.8%913.2%9.7%3.5%163
55、.02.20.8泉州市泉州市864.3%72.3%-8.0%514.8%15.7%-0.9%54.14.6-0.5濟南市濟南市964.3%62.1%2.2%2210.4%12.4%-2.0%242.73.6-0.9溫州市溫州市1064.0%63.0%0.9%2010.6%14.8%-4.2%212.84.7-1.9重慶市重慶市1163.1%58.3%4.9%1312.3%11.9%0.4%93.73.60.1福州市福州市1263.0%55.4%7.6%613.9%15.3%-1.4%44.55.1-0.6廣州市廣州市1360.4%59.6%0.8%316.0%16.2%-0.2%34.65.0
56、-0.4鄭州市鄭州市1460.4%42.8%17.6%249.7%6.1%3.6%193.01.61.4蘭州市蘭州市1559.1%65.5%-6.4%1112.8%13.4%-0.7%202.93.2-0.3常州市常州市1658.1%55.2%3.0%1811.0%11.0%0.0%222.83.0-0.2成都市成都市1757.2%50.6%6.5%1212.7%13.5%-0.8%74.04.5-0.5蘇州市蘇州市1856.5%51.4%5.1%1611.7%12.3%-0.6%133.33.4-0.2杭州市杭州市1955.8%57.9%-2.2%1910.7%13.7%-3.1%173.0
57、3.9-1.0西安市西安市2055.1%53.2%2.0%1511.9%10.9%0.9%113.73.30.4大連市大連市2155.1%54.3%0.9%1412.2%12.4%-0.2%232.72.9-0.2東莞市東莞市2252.0%55.8%-3.8%1711.2%15.0%-3.7%153.24.4-1.2天津市天津市2351.5%47.1%4.4%269.0%9.2%-0.2%301.92.3-0.3長沙市長沙市2451.2%60.3%-9.1%2110.6%12.9%-2.3%143.34.1-0.8南昌市南昌市2549.3%41.4%8.0%239.9%7.1%2.8%183.
58、02.20.7南京市南京市2647.7%41.2%6.5%288.0%7.7%0.3%272.12.2-0.1石家莊市石家莊市2746.7%47.1%-0.4%259.2%9.4%-0.2%252.42.5-0.1北京市北京市2846.6%35.7%10.8%278.9%6.8%2.1%262.31.60.7寧波市寧波市2943.9%44.8%-0.9%317.2%9.3%-2.1%282.02.7-0.8昆明市昆明市3043.5%49.5%-6.0%336.8%8.7%-1.9%292.02.3-0.3南寧市南寧市3142.2%54.5%-12.3%297.9%13.8%-5.9%311.8
59、3.3-1.5??谑泻?谑?237.8%35.8%2.0%307.8%7.6%0.2%321.71.8-0.1上海市上海市3337.3%36.1%1.2%326.9%7.3%-0.4%341.61.7-0.2合肥市合肥市3435.5%41.3%-5.8%355.3%8.4%-3.0%351.52.3-0.8武漢市武漢市3532.5%42.3%-9.8%345.6%7.9%-2.3%331.62.6-0.9深圳市深圳市3624.0%19.3%4.7%364.6%4.1%0.5%360.60.8-0.2城市名稱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16疫情后服務效能并非全面提升,部分城市效能指標全
60、面下降與2022年度相比,36座城市公用樁的平均樁數利用率提高3%,平均時間利用率和平均周轉率小幅下降,分別降低0.3%和0.2。北京市、青島市、西安市等9座城市的三項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全面提升,其中北京市、青島市和貴陽市等6座城市的平均樁數利用率增加超過10%,貴陽市、重慶市和鄭州市等5座城市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增加超過3%。南寧市、長沙市、武漢市等11座城市的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全部下降,其中南寧市、長沙市和武漢市平均樁數利用率下降超過9%,平均時間利用率下降超過2%。表2-7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2.4 服務效能:年度變化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61、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平均充電時長總體變化不明顯36座城市的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同比增加2.3分鐘,總體變化不大。25座城市的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相對去年增加,其中增幅最大的深圳市較去年增加36.7分鐘,天津市較去年增加8.9分鐘,溫州市較去年增加8.7分鐘。11座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減少的城市中,鄭州市減幅最大,較去年減少8.1分鐘。17交流樁效能提升明顯,居住類業態建筑周邊服務效能提升更顯著36座城市2023年直流樁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和平均周轉率較2022年分別下降0.9%和0.2,平均樁數利用率較2022年增加1.4%。交流樁的各項指標較2022年均有所提升,平均時間利用率、
62、平均樁數利用率和平均周轉率分別增加了1.5%、7.3%和0.1。業態分類方面,居住類建筑周邊公用樁的各項服務效能指標相對其它兩類建筑提升更加顯著,平均時間利用率增幅達到1.5%,平均樁數利用率的增幅超過8%。表2-9 36座城市中心城區直流交流充電樁年度變化對比2.4 服務效能:年度變化表2-10 36座城市中心城區不同業態建筑周邊公用樁服務效能指標年度變化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表2-8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公用樁平均充電時長年度變化(單位:分鐘)城市名稱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城市名稱2023年度2022年度變化量深圳市深圳
63、市110.473.836.7莆田市莆田市52.448.93.5天津市天津市67.959.08.9蘇州市蘇州市51.751.70.0大連市大連市64.561.13.4杭州市杭州市51.650.21.4??谑泻?谑?4.061.32.7貴陽市貴陽市50.953.8-2.9南寧市南寧市63.759.83.9東莞市東莞市50.748.81.9上海市上海市63.560.92.5合肥市合肥市50.651.3-0.7蘭州市蘭州市62.859.83.1武漢市武漢市50.244.65.6煙臺市煙臺市62.862.9-0.1昆明市昆明市50.055.0-4.9青島市青島市59.456.52.9廣州市廣州市49.7
64、46.33.4常州市常州市56.152.53.6南昌市南昌市48.546.12.5北京市北京市55.860.1-4.2無錫市無錫市48.449.9-1.5濟南市濟南市55.149.85.3重慶市重慶市48.147.50.6石家莊市石家莊市54.355.2-0.9鄭州市鄭州市47.555.6-8.1南京市南京市54.151.13.0長沙市長沙市46.845.41.4太原市太原市54.161.2-7.1西安市西安市46.547.9-1.3溫州市溫州市53.845.18.7成都市成都市45.342.82.6寧波市寧波市52.748.93.8福州市福州市44.343.40.9泉州市泉州市52.649.
65、63.0廈門市廈門市40.342.1-1.92023年2022年2023年2022年平均時間利用率13.1%14.0%6.7%5.2%平均樁數利用率66.5%65.1%28.3%21.0%平均周轉率4.14.30.60.5平均充電時長(分鐘)46.947.3158.5169.0服務效能指標直流公用樁交流公用樁2023年2022年變化量2023年2022年變化量2023年2022年變化量平均時間利用率10.6%9.1%1.5%10.4%9.9%0.5%12.3%11.7%0.6%平均樁數利用率49.1%40.7%8.4%53.6%46.2%7.4%62.1%55.2%6.9%平均周轉率2.62.
66、40.32.92.70.23.53.40.2平均充電時長(分鐘)65.362.92.455.155.5-0.450.751.9-1.2服務效能指標居住類單位類公建類182.5 綜合評估多指標綜合排名:廣州、廈門穩居前2,杭州、天津等城市綜合排名下降顯著對36座城市中心城區的公用樁規模、布局、結構、效能類指標進行加權打分和綜合排序,廣州、廈門連續兩年穩居前2,太原、西安、成都、福州、長沙穩居前10。無錫、泉州、貴陽、青島、煙臺等城市綜合排名上升幅度較大,而杭州、東莞、天津、溫州、南寧等城市綜合排名下滑顯著。其中,深圳、武漢、南京等城市呈現出“樁多面廣、效能較低”的特點,莆田、青島、煙臺等城市呈現
67、出“樁少面窄、效能較高”的特點。廣州、成都、西安等城市公用樁密度雖然靠前,但車公樁比排名落后,規模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無錫、太原等城市雖然與同類城市相比綜合排名靠前,但布局、結構等部分指標仍然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表2-11 36座城市中心城區多指標綜合排名列表中心城區解析C e n t r a l-c i t yA n a l y s i s2城市名稱2023綜合排名公用樁密度車公樁比公用樁覆蓋率直流樁占比平均樁數利用率平均時間利用率平均周轉率2022綜合排名廣州市廣州市143381413331廈門市廈門市214221815212泉州市泉州市333436385513無錫市無錫市4311727
68、2338619太原市太原市5192332924810西安市西安市61026262015116成都市成都市7730510171273福州市福州市82118281712647長沙市長沙市96153242421144蘇州市蘇州市102710162218161311莆田市莆田市11352535711214貴陽市貴陽市1223162646101034重慶市重慶市1315192211111399蘭州市蘭州市1429723515112021青島市青島市1525292513471229鄭州市鄭州市169239914241920煙臺市煙臺市1736213412791636南昌市南昌市18288241525231
69、833東莞市東莞市19202019182217158杭州市杭州市2012356211919175深圳市深圳市211373636363623南京市南京市2281113026282727昆明市昆明市2313615830332917大連市大連市243413321921142331常州市常州市253211312516182235石家莊市石家莊市262627122027252525武漢市武漢市2755103135343324濟南市濟南市2824242029222415天津市天津市29113612723263012北京市北京市301834133228272630??谑泻?谑?131217343230322
70、8上海市上海市3223143533323422合肥市合肥市331614213334353526寧波市寧波市34179302829312832溫州市溫州市353032291610202116南寧市南寧市36222814263129311819直流樁在高速公路沿線繼續保持絕對主體的地位,部分高速公路直流樁占比進一步提升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的高速公路沿線直流公用樁占比由96%增長至98%,珠三角廣深莞區域保持98%不變,兩者均保持高位。其中,滬蘇錫常區域的江宜、常臺、滬武高速直流樁占比增長較快,分別提升4%、6%、4%。廣深莞區域的廣臺高速直流占比增長較快,達到11%。相較廣深莞區域,滬蘇錫常區域高速
71、沿線公用樁規模實現反超廣深莞區域高速公路沿線的單位里程公用樁配置規模保持在0.24臺/公里,滬蘇錫常區域從0.18臺/公里增長至0.31臺/公里。其中,廣深莞區域的機場第二高速、廣臺、廣州環城高速等7條高速超過0.4臺/公里,廣州環城高速沿線的樁數增長最迅猛。滬蘇錫常區域的滬蓉、杭州灣環線、滬陜等9條高速超過了0.4臺/公里,杭州灣環線、滬渝、通錫、繞城北、申嘉湖高速沿線的樁數增幅超過100%。3.1 結構及規模城際解析Inter-cityAnalysis320表3-1 典型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配置指標年度變化匯總3.2 沿線布局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30公里間距覆蓋范圍穩步增長,50公里基本實
72、現全覆蓋滬蘇錫常區域高速公路沿線公用樁的30公里和50公里間距覆蓋長度比例分別為85.7%和99.0%,廣深莞區域的覆蓋比例分別為87.7%和99.4%。與2022年相比,兩區域30公里間距覆蓋長度比例同比繼續增長,50公里間距基本實現全覆蓋。區域高速公路名稱直流占比單位里程樁數(臺/公里)2022年2023年同比增長2022年2023年同比增長長三角滬蘇錫常滬蓉高速公路94%94%0%0.520.520%杭州灣環線高速公路100%100%0%0.401.40250%滬陜高速公路100%100%0%0.370.6576%常嘉高速公路100%100%0%0.360.5964%繞城西南線100%1
73、00%0%0.340.5253%江宜高速公路86%90%4%0.330.4639%常臺高速公路87%93%6%0.310.5577%長深高速公路100%100%0%0.280.3318%滬渝高速公路100%100%0%0.270.57111%滬武高速公路89%93%4%0.220.3664%沈海高速公路100%100%0%0.210.3776%京滬高速公路100%100%0%0.200.3365%揚溧高速公路100%100%0%0.190.190%滬蘆高速公路100%100%0%0.190.190%滬金高速公路100%100%0%0.180.180%滬宜高速公路100%100%0%0.130.
74、130%通錫高速公路100%100%0%0.130.26100%繞城北線100%100%0%0.120.80567%上海繞城高速公路100%100%0%0.100.100%申嘉湖高速公路100%100%0%0.090.18100%珠三角廣深莞機場第二高速公路100%100%0%2.602.600%廣臺高速公路80%91%11%0.911.0010%沈海高速公路100%100%0%0.550.37-33%莞佛高速公路83%84%1%0.550.574%大廣高速公路95%95%0%0.490.5614%京港澳高速公路100%100%0%0.480.5310%濟廣高速公路100%100%0%0.48
75、0.528%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100%100%0%0.280.27-4%廣州環城高速公路100%100%0%0.260.91250%廣河高速公路100%100%0%0.230.3448%樂廣高速公路100%100%0%0.210.210%廣州繞城高速公路100%100%0%0.200.3155%廣深沿江高速公路100%100%0%0.200.200%武深高速公路100%100%0%0.190.190%從莞深高速公路100%100%0%0.090.090%國慶假期高速公路沿線的充電焦慮局部加劇,長三角區域充電焦慮度整體更高以高速公路整體和沿線各充電站國慶假期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定義充電焦慮度,充電時
76、間利用率越高充電焦慮度越高。統計發現,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的滬宜、長深等4條高速平均時間利用率超過50%,珠三角廣深莞區域僅樂廣1條高速平均時間利用率超過50%。對比2022年,滬宜高速、揚溧高速、江宜高速沿線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出現明顯增長,華南快速、廣河高速等的平均時間利用率明顯下降。具體到高速公路沿線各充電站點,平均時間利用率超過50%的站點在長三角滬蘇錫常區域有26座,在珠三角廣深莞區域僅有4座。其中,常合高速茅山服務區充電站、長深高速天目湖服務區充電站(深圳方向)、京滬高速陽澄湖服務區充電站(北京方向)、京滬高速無錫梅村服務區充電站(上海方向)、京港澳高速瓦窯崗南行充電站、正果停車區、新安
77、服務區等點位效能漲幅較高,充電焦慮明顯。國慶假期滬蘇錫常城際高速公路網充電利用效率總體提升,但充電效能分布不均仍較明顯與2022年相比,滬蘇錫常區域國慶期間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從31.5%提升至34.1%,但不同線路、不同場站間的充電效能差異性仍然較大。例如,上海繞城北線的平均時間利用率僅為6.5%,且同比出現下降;而滬宜、揚溧、江宜高速沿線的充電時間利用率分別達到了65.5%、56.9%和51.2%。具體到服務區站點,常合高速芙蓉服務區(合肥方向)充電站的時間利用率僅為20.6%,而位于同一高速上的茅山服務區充電站的時間利用率高達83.3%。21城際服務Inter-cityServices3圖3
78、-1 滬蘇錫常城際各高速國慶假期充電樁時間利用率對比3.3 服務效能表3-2 典型城際高速線路平均時間利用率排序前5名區域高速公路名稱平均時間利用率(2022年)平均時間利用率(2023年)長三角滬蘇錫常滬宜高速公路40.5%65.5%長深高速公路57.3%57.5%揚溧高速公路27.0%56.9%江宜高速公路20.2%51.2%京滬高速公路46.8%49.8%珠三角廣深莞樂廣高速公路63.3%65.3%武深高速公路30.5%41.2%華南快速53.7%35.7%莞佛高速公路29.2%33.7%廣河高速公路49.1%32.5%區域充電站名稱單站平均時間利用率(2022年)單站平均時間利用率(2
79、023年)長三角滬蘇錫常常合高速茅山服務區充電站(常熟合肥雙向)60.3%83.3%長深高速天目湖服務區充電站(深圳方向)53.9%79.7%京滬高速陽澄湖服務區充電站(北京方向)54.4%79.6%京滬高速無錫梅村服務區充電站(上海方向)62.9%77.4%滬宜高速宜興高塍服務區(宜興方向)充電站33.6%71.8%珠三角廣深莞樂廣高速花城服務區廣東交通集團電動汽車充電站63.3%65.3%正果停車區北行電動汽車充電站39.3%63.9%京港澳高速瓦窯崗南行充電站36.0%59.2%新安服務區電動汽車充電站34.8%51.4%京珠高速南沙停車區充電站42.7%46.7%表3-3 典型城際高速
80、充電站平均時間利用率排序前5名65.5%57.5%56.9%51.2%49.8%46.7%45.7%42.4%39.6%36.0%29.2%29.6%26.1%25.0%25.1%23.8%19.1%17.6%9.9%6.5%0.0%10.0%20.0%30.0%40.0%50.0%60.0%70.0%平均時間利用率(2022年)平均時間利用率(2023年)2223新能源車輛運行情況全面恢復,充電需求同比大幅增長隨著疫情結束,2023年新能源汽車的運行和充電需求全面恢復。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統計數據表明,2023年工作日日均出行量達6044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增加0.7%;城際客運日均82.5
81、萬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6%;市民出行方式結構中,私家車的出行比例從22.7%增至23%,日均出行強度達28.4車公里/日,較2019年提高2.2%。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77.3萬輛,同比增加10.6萬輛。乘用車、客車、專用車在2023年10月的平均行駛里程分別達到2036.1km、3340.3km、2870.4km,同比分別增長42.3%、31.0%、57.7%;平均月充電次數分別達到12.7次、44.6次、31.8次,同比分別增長11.1%、10.8%、26.1%;平均月充電電量分別達到322.6kWh、2051.3kWh、1158.1kWh,同比分別增長19.3%
82、、6.8%、28.4%。工程專用車和環衛專用車在運行和充電行為方面增長最為顯著。工程專用車的車均月行駛里程、月充電次數和月充電量分別達到2160.8km、21.1次和997.2kWh,同比分別增長253.1%、147%和164%;環衛專用車的三項指標分別達到1668.1km、25.1次和1017.2kWh,同比分別增長104.3%、80.4%和56.7%,體現出專用車輛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維護場景中使用頻率的大幅提升。乘用車方面,出租乘用車在所有車型中運行強度最高,月行駛里程和月充電電量分別達到6226.6km和948.9kWh,同比增幅和絕對數值均遠超其他乘用車型,體現了高負荷的運營特點。租
83、賃乘用車月行駛里程達到4591.4km,工作負荷僅次于出租乘用車,相對去年增長31.7%。2023年北京市出租乘用車、租賃乘用車和公務乘用車的車均月充電次數分別達到42.1次、28.9次和20.7次,高出私人乘用車1-3倍,顯示出更為頻繁的充電需求。公路客車和通勤客車同樣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車均月行駛里程分別達到2872km和2089.7km,相對2022年分別增長84.2%和54.5%,車均月充電量分別達到1608.3kWh和1073.5kWh,相對2022年分別增長34.5%和25%,反映出在旺盛的市場需求下,頻繁充電成為支撐日常運營的必要保障。公交客車的增長相對穩健,月行駛里程和月充電
84、電量分別達到3770.8km和2361.3kWh,分別增長30.5%和7.8%。4.1 月總體需求特征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乘用車:補電行為相對依賴慢充,能效進步明顯2023年10月,北京市乘用車的平均充電功率分布在8-16kW之間,次均充電時長分布在1.6-3.2小時之間,補電行為仍然主要依賴慢充,具體與四類乘用車的使用場景密切相關。營運類乘用車通常需要在白天時段快速充電,以最大限度地縮短充電時間,應對
85、高頻次的使用需求,因此租賃乘用車和出租乘用車的平均充電功率高于私人乘用車和公務乘用車,次均充電時長較短。非營運類乘用車更多依賴于通勤場景的慢充設施,充電體驗較為平穩。其中私人乘用車次均充電時長為3.2小時,同比下降8.6%;平均充電功率為8.4kW,與去年相比增長19.9%,在乘用車中仍然處于最低水平。新能源乘用車在整體運行效率和充電性能上表現出顯著的進步,尤其體現在“次均充電行駛里程”和“百公里耗電量”兩項指標上。私人乘用車的次均充電行駛里程169.6km,在所有車型中位居第一。四類乘用車的百公里耗電量從2022年的18-19kWh下降至2023年的15-16kWh,電能利用效率進一步提升。
86、其中,出租乘用車的百公里耗電量在四類乘用車中表現最佳,有效保障其在長時間高強度運營下的經濟性。24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4.1 月總體需求特征客車:快充功率總體增幅最高,車輛小型化發展趨勢明顯四類客車較大的車身質量和載客量要求,伴隨長時間、高頻次的運營場景,使其基本依靠直流充電進行快速補能。數據顯示,客車平均充電功率達63.3kW,高于乘用車及專用車。其中,公交、旅游、通勤、公路等四類客車的平均充電功率分
87、別達到69.5kW、38.5kW、39.8kW、51.2kW,次均充電時長分別僅為0.6、1.4、1.4、1.6小時。與去年相比,新能源客車平均充電功率同比增長17.5%,整體增幅高于乘用車和專用車。其中,公交客車的次均充電時長同比下降23.2%,充電功率同比提升22.7%,功率提升幅度最顯著。同時,2023年北京市新能源客車的百公里電耗由2022年的75.3kWh降至61.4kWh,平均實際續航里程同比下降5%。其中,公交、旅游、通勤、公路客車的百公里耗電量分別達到62.6kWh、60.8kWh、51.4kWh和56kWh,與去年相比分別下降17.4%、18.3%、19.1%和27%。除了能
88、耗技術進步外,今年新能源客車市場呈現出的小型化變化趨勢也是重要影響因素,小型客車因其較低的購置和運營成本,成為推動整個客車市場增長的主力。北京市的常規公交出行比例由2019年的15.3%下降至2023年的10%,平均公交線路長度同比由23.9km下降至23.1km,公交客車市場整體對大電池長續航需求下降,車輛配置趨向小型化。2023年發布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交通發展建設規劃提出結合道路條件、線路功能和客流需求等因素,優化調整公交車型結構北京公交集團規劃到“十四五”末,12米級以下車輛將占88%以上,體現出能源利用高效經濟的需求變化趨勢。專用車:物流、環衛、工程車輛快速補電需求較高,能耗降幅總
89、體最顯著統計指標顯示,北京市物流、環衛和工程等三類車輛的平均充電功率均提升至30kW以上,同比去年增長率均超過10%,快速補電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其中,物流車輛的月均行駛里程和月充電電量分別高達3101.8km和1202.3kW,月均充電次數達到33.3次,體現出其高頻次、長時間的運營特性,需要依賴直流快充保障其高效的日常運輸服務。而郵政車輛的平均充電功率僅從2022年的4.2kW增長至2023年的4.3kW,基本延續通過慢充方式完成補電,與該類車輛較低的月均行駛里程和較低的運營強度相關。與新能源乘用車和客車類似,專用車的百公里電耗指標與去年同比均明顯下降,工程、環衛、物流和郵政專用車2023年
90、的百公里電耗指標分別下降了25.2%、23.3%、19.4%和26.2%。25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表4-1 北京市純電動汽車分車型總體需求特征對比表264.2 直流充電需求特征近幾年,北京市通過打造“充電友好之都”逐步提升其在超充領域的影響力,而深圳市依靠成熟的新能源產業鏈和政府支持,作為“超充之都”脫穎而出,成為全國超充站建設的標桿城市。本節將充電功率劃分為60kW以下、60-120kW、120-25
91、0kW、250kW以上四個功率段,分別對應從普通直流充電到高功率充電的不同技術應用場景,比較北京市與深圳市在直流充電領域充電需求特征的差異。北京市直流充電需求逐級穩步發展,深圳市高功率充電發展彎道超車從2023年250kW以上充電場景的應用規???,北京市和深圳市的高功率充電市場均處于起步階段,深圳市的高功率充電需求高于北京市。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2023年10月典型日高功率充電車次總量僅占直流充電總車次的2.8%。深圳市250kW以上充電需求總量達到北京市的近兩倍,高功率充電在直流充電總車次中的占比達到4.5%,比北京市高出1.7個百分點。在120kW-250kW和60-120kW兩個區段,北
92、京市典型日的充電車次數在直流充電總次數中分別占比12.1%和21.9%。而深圳市典型日在中高功率和中等功率段的充電車次數在直流充電總次數中分別占比2.2%和14.6%,規模和占比均低于北京市。兩座城市在60kW以下區段的充電需求均占據主導地位。其中,北京市和深圳市典型日在該區段的充電車次占比分別為63.2%和78.7%??傮w上,深圳市在直流快充發展方面繞過中高功率和中等功率兩個區段,在250kW以上高功率區段率先發力,呈現出高功率充電需求高于中高功率充電需求的“超車”特征。而北京市的直流充電發展相對平穩有序,呈現出規模隨功率區間的升高逐級降低的特征。圖4-1 2023年北京市和深圳市典型日分功
93、率段充電需求結構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60kW以下60-120kW120-250kW250kW以上北京市深圳市250kW以上高功率段:充電需求均以私人乘用車、公務乘用車和物流車為主,兩城市排序方面存在差異從車型結構看,北京市和深圳市的高功率充電需求均集中在私人乘用車、公務乘用車和物流車領域,其它車型占比很少。北京市25
94、0kW以上充電需求中,私人乘用車和公務乘用車占據前兩位,物流車排在第三位,在高功率充電總車次中占比分別達到77.0%、13.2%和7.4%。與北京不同的是,深圳市的高功率充電需求主要集中在私人乘用車和物流特種車領域,公務乘用車排在第三位,三者在高功率充電總車次中占比分別達到65.9%、17.9%和13.4%。從每個車型的分功率構成指標看,北京市新能源私人乘用車和物流車的高功率充電車次占比分別為6.3%和1.8%,遠低于深圳市的13.2%和6.8%,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深圳市高功率設施的發展對上述兩類主要車型的吸引力更強。當前與高功率充電設施適配的800V架構多應用于20萬以上乘用車,核心應用場景集
95、中在長途出行及高增值充電需求,因而兩地的高功率充電需求主要為私人乘用車和公務乘用車,對成本敏感性較高的出租乘用車和租賃乘用車并未彰顯出較高的需求。同時,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深圳市依托寶安國際機場、跨境口岸、保稅港區等基礎設施和政策措施承接了大量高附加值的貨運需求,2023年其快遞業務量排名全國第三位,物流快遞運輸需求遠超北京市,一定程度上使深圳市物流車高功率段充電需求出現斷崖式領先。120-250kW中高功率區段:車型構成相對單一,北京市以公交客車為主,深圳市工程特種車排名第一從120-250kW功率區段的車型構成看,公交客車是北京市中高功率充電需求的構成主體,典型日充電車次占該功率區段
96、總量的79.1%,而深圳市公交客車在該功率區段的充電需求占比僅為1.7%。從車輛的充電功率構成看,北京市公交客車28.9%的充電需求集中在120-250kW功率段,而深圳市公交客車中僅有0.7%的充電需求集中在中高功率段。截至2023年底,北京市新能源公交車接入量是深圳市的近2.5倍,車均中高功率充電車次是深圳市公交的84.4倍,反映出北京市公交場站120-250kW直流快充樁的配置相對充足。由于北京市公交客車的日均行駛里程通常在150-200km,日均補電需求在100-150kWh,當前120-250kW的主流設備能夠滿足公交車運營過程中的快速補電需求,采用250kW以上高功率設施的緊迫度和
97、必要性并不充分。相對而言,工程特種車和私人乘用車是深圳市中高功率段充電需求的主要貢獻車型,分段占比分別達到53.1%和30.9%。其中,深圳市工程特種車有27.6%的直流充電比例在120-250kW區間,顯著高于北京市工程特種車的1.8%。60-120kW中等功率段:北京市車型構成仍然單一,深圳市車型構成趨向扁平化與中高功率區段的車型構成類似,北京市的公交客車和私人乘用車在60-120kW中等功率段仍然占據前兩位,典型日充電車次分別占該功率區段總量的48.2%和34.6%。此外,物流特種車的充電車次在該功率區段的占比達到11.2%,其余車型的充電需求占比均不超過3%。274.2 直流充電需求特
98、征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與北京相比,深圳市在該功率區段的充電需求車型構成相對均衡,出租乘用車、私人乘用車、公交客車、工程特種車分別占該功率區段總量的31.7%、29.2%、12.7%和9.2%,物流特種車、公務乘用車和環衛特種車占該功率區段總量的比例都在4.7%以上。從各車型的分功率構成看,北京市旅游客車和公交客車在60-120kW的充電比例均高于30%,私人乘用車和物流特種車在60-120kW的充電比例
99、均高于20%。深圳市公交客車、通勤客車、工程特種車和環衛特種車在60-120kW的充電比例均高于29%,私人乘用車、出租乘用車、旅游客車、公路客車等在60-120kW的充電比例均高于15%。比較結果顯示,北京市的旅游客車和物流特種車在60-120kW的充電比例顯著高于深圳市,而深圳市的出租乘用車、通勤客車、環衛特種車、工程特種車在60-120kW的充電比例顯著高于北京市。60kW以下普通直流功率段:兩城市的車型構成均趨向扁平化,所有車型在該功率區段的充電需求均最高60kW以下直流充電樁作為當前快速補能的供給主體,為各類車輛均可提供服務,因而該功率區段的各車型構成比例相對更加均衡,呈現出扁平化的
100、分布特征。其中,北京市的私人乘用車、公交客車、物流特種車、出租乘用車在該功率區段的充電次數占比排在前四位,分別達到35.7%、20.4%、14%和13.5%。與北京不同的是,深圳市的出租乘用車在該功率段占據首位,充電次數占該功率段總量的33%以上,而私人乘用車、租賃乘用車、物流特種車、公務乘用車的占比分別達到18.4%、14.2%、12.9%和12%,表現出顯著的結構性差異。無論是乘用車、客車還是專用車,所有車輛類型在該功率區段的充電需求占比均高于其它功率區段,其中大部分車型在該功率區段的充電需求占比均高于60%,具體構成方面兩座城市仍然存在一定差異。例如,深圳市78.1%的旅游客車使用60k
101、W以下功率段充電,而北京市旅游客車的這一比例僅為47.3%,表明北京市旅游客車更傾向于使用更高功率的充電設施進行補電。同時,北京市的通勤客車、環衛專用車、工程專用車等則普遍依賴普通功率直流快充,該功率區段的充電占比高出深圳市同類車型至少20個百分點。28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4.2 直流充電需求特征圖4-2 2023年北京市和深圳市典型日各充電功率段車型構成情況a.北京市b.深圳市0%20%40%60%8
102、0%100%私人乘用車出租乘用車公務乘用車租賃乘用車公交客車公路客車旅游客車通勤客車物流特種車環衛特種車工程特種車郵政特種車0%20%40%60%80%100%60kW以下60-120kW 120-250kW250kW以上0%20%40%60%80%100%60kW以下60-120kW 120-250kW250kW以上29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4.2 直流充電需求特征圖4-3 2023年北京市主要車型分功
103、率段充電車次占比對比圖4-4 2023年深圳市主要車型分功率段充電車次占比對比0%20%40%60%80%100%60kW以下60-120kW120-250kW250kW以上0%10%20%30%40%50%60%70%80%90%100%60kW以下60-120kW120-250kW250kW以上30居住區充電設施建設發展瓶頸凸顯,充電便利性整體下滑2023年北京市私人乘用車在夜間常停放地點500米半徑范圍內,充電次數占比均值為49.1%,同比下降6.9%。保有端500米半徑范圍內沒有充電行為的私人乘用車數量占比達到34.3%,同比增加3%。私人乘用車充電便利性的整體下滑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
104、一方面,居住區私樁的發展嚴重滯后于私人乘用車的增速。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平臺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新能源私人乘用車接入量由2022年的50.9萬輛增加至2023年的65.4萬輛,同比增長28.4%。而中國充電聯盟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私樁保有量在2022至2023年間僅增長了13.8%,發展速度低于私人乘用車保有量增速14.6個百分點。北京市在1994年、2002年、2015年分別更新了居住區機動車停車配建標準,按照最新標準,既有居住區中車位配建不足現象相對普遍,限制了私人充電樁的進一步普及。同時,既有居住區電網預留容量不足,后期電力設施改造成本較高,難以支撐大規模的私人充電樁建設。有序充
105、電、統建統營等普及度有待提高,電網的峰谷潛能尚未充分挖潛。此外,居住區物業管理部門通常因充電樁施工影響環境、易引發業主投訴、安全管理責任等問題存在顧慮,多以電力容量不足、不符合消防安全為由拒絕用戶申請,進一步延緩了私樁建設進度。另一方面,疫情后居民出行恢復常態,出行頻次的增加和出行線路的豐富帶動了目的地充電需求的增長,而辦公地、商場、景區等目的地公共充電設施的快速擴張和共享開放,為居民常態化補電提供了其它途徑,一定程度上導致居住區常停放地充電比例的相應下降。例如,特斯拉于2023年4月在中國大陸試點開放部分非特斯拉車輛使用其充電站,蔚來和小鵬、極氪等10余個汽車品牌達成充電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提
106、升了原公共充電樁的使用效率,使用戶更便利地在覆蓋廣泛的目的地端充電,減少了對居住區等長期停放地的依賴。4.3 保有端充電便利性分析核心功能區充電便利性下滑最顯著,郊區的充電便利性仍然優于城區將北京市純電動私人乘用車按照夜間常停放地點所屬的行政區進行統計,發現位于首都核心功能區的私人乘用車,其保有端500米半徑內的充電次數占比從2022年的44%降至2023年的32.0%,無充電行為的車輛占比從42.7%大幅升至54.5%,反映出老舊小區眾多的首都核心功能區內寸土寸金,供給側增設充電設施的難度越來越大,車樁矛盾隨著車輛銷售滲透率的迅速提升而越發凸顯,充電便利性下降最明顯。其它城區的電動私人乘用車
107、保有端500米內的充電次數占比從52.9%下降至46.2%,無充電行為的車輛占比也從34.2%上升至38.1%,充電便利性降幅小于核心功能區。相對城六區,郊區的充電便利性仍然保持較高水平,降幅區間相對最小,電動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內充電次數占比從2022年的61.2%小幅下降至55.1%,無充電行為的車輛占比僅從25.9%微幅上升至26.8%,與郊區居住區停車配建相對充足、電網預留容量相對充足等因素有關。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108、 a l y s i s431圖4-5 北京市分區私人乘用車充電便利性對比圖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l y s i s40.0%10.0%20.0%30.0%40.0%50.0%60.0%70.0%首都核心功能區其它城區郊區202320220.0%10.0%20.0%30.0%40.0%50.0%60.0%70.0%首都核心功能區其它城區郊區20232022a.保有端500米半徑內充電次數占比b.保有端500米半徑內無充電行為
109、車輛占比將所有鄉鎮街道按照保有端500米半徑內充電次數占比均值從高到低排列,可以發現保有端充電便利性排名前25的鄉鎮街道全部位于郊區,充電次數占比均值都在68%以上,同比2022年僅出現5%左右的輕微回調。與之相比,2023年保有端充電次數占比均值排名末25位的街道均值為29.4%,同比出現約10%的回調,空間分布上幾乎全部集中于中心城區,其中核心功能區和其它城區街道數量分別占比76%、16%,去年同期該占比數值分別為60%、28%,反映出保有端充電供需短板進一步向首都核心功能區集中。各鄉鎮街道保有端500米范圍內無充電車輛占比的數據反映出類似特征,排名前25位的均值為9.0%,全部分布在郊區
110、,充電便利性較差的25個街道均值高達58.0%,且全部集中在中心城區,核心功能區占比76%。郊區的鄉鎮街道中,順義區的北石槽鎮、昌平區的流村鎮以超過77%的保有端500米半徑充電次數占比均值位列前茅,同樣昌平區流村鎮、順義區龍灣屯鎮和大興區長子營鎮等鄉鎮的保有端500米半徑無充電行為的車輛占比均不超過6%。然而,部分郊區鄉鎮的保有端充電便利性須結合充電樁下鄉等專項活動提升,例如密云區的古北口鎮、通州區的新華街道保有端500米半徑充電次數占比分別僅為28.6%和31.6%,排名倒數第8和倒數第22。城六區的鄉鎮街道中,東城區的景山街道、前門街道,西城區的新街口街道和德勝街道等街道,保有端500米
111、半徑充電次數占比均值均低于29%,其中前門街道、新街口街道、交道口街道首次出現在充電便利性排名末25位,其保有端500米內充電次數占比分別位列倒數第一、倒數第三和倒數第七,惡化趨勢值得關注。景山街道、德勝街道、朝陽門街道、月壇街道、廣安門街道的充電便利性同比亦未出現好轉,持續位列榜單末位。保有端500米內無充電車輛占比的指標顯示,廣安門內街道、前門街道無充電車輛占比高達64%以上。朝陽區、海淀區部分街道,如小關街道、清華園街道等,保有端500米內無充電車輛占比也高達56.4%、59.5%。然而,朝陽區部分街道的充電設施建設較好的彌補了去年在充電便利性方面的不足。例如,在2022年保有端充電次數
112、占比分別位列倒數第26位、第23位的大屯街道、香河園街道,在2023年的占比分別達到41.6%和38.7%,同比沒有出現明顯下滑,相對排名有較大提升。麥子店街道、望京街道、太陽宮地區甚至出現逆勢上揚,保有端充電次數占比分別達到48.0%、44.4%、41.3%,同比增長14.3%、3.3%、3.2%。4.3 保有端充電便利性分析32圖4-6 北京鄉鎮街道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范圍內充電次數占比均值排序專題:北京市電動汽車充電特征解析B e i j i n g sE l e c t r i cV e h i c l eC h a r g i n gC h a r a c t e rA n a
113、l y s i s4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北石槽鎮流村鎮木林鎮西集鎮安定鎮龍灣屯鎮梓辛鎮李遂鎮長子營鎮西田各莊鎮青云店鎮興壽鎮大孫各莊鎮軍莊鎮魏善莊鎮永樂店鎮崔村鎮馬坡地區十三陵鎮大榆樹鎮于家務回族鄉陽坊鎮漷縣鎮北藏村鎮河南寨鎮東花市街道東華門街道北新橋街道新華街道廣安門外街道天橋街道首都機場街道展覽路街道燕園街道金融街街道清華園街道白紙坊街道小關街道大柵欄街道天壇街道東四街道月壇街道古北口鎮交道口街道朝陽門街道德勝街道景山街道新街口街道廣安門內街道前門街道LAST25TOP25圖4-7北京鄉鎮街道私人乘用車保有端500米范圍內
114、無充電車輛占比均值排序0.0%10.0%20.0%30.0%40.0%50.0%60.0%70.0%廣安門內街道前門街道朝陽門街道新街口街道交道口街道景山街道大柵欄街道白紙坊街道清華園街道德勝街道東四街道月壇街道安定門街道天壇街道小關街道天橋街道廣安門外街道金融街街道東花市街道三里屯街道燕園街道呼家樓街道展覽路街道海淀街道牛街街道河北鎮漷縣鎮張鎮劉家店鎮河南寨鎮峪口鎮軍莊鎮王辛莊鎮于家務回族鄉南獨樂河鎮北房鎮張坊鎮永樂店鎮梓辛鎮馬坡地區大榆樹鎮安定鎮西田各莊鎮大孫各莊鎮木林鎮西集鎮北石槽鎮長子營鎮龍灣屯鎮流村鎮TOP25LAST254.3 保有端充電便利性分析3334對策建議S u g g e
115、 s t i o n s55.1 加強規劃重點面向中心城區開展充電設施專項規劃的滾動編制,實現迭代閉環管控2023年隨著疫情結束,社會經濟活動迅速恢復,出行和生產需求同步回升。交通部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高速公路9座及以下小客車出行量大幅增長,二季度較疫情前同期增長27%。本次報告統計結果顯示,部分高速公路國慶期間沿線的充電需求較2022年有大幅提升,以北京市為代表的車輛端充電需求增長顯著。然而以36座大城市為代表的中心城區,疫情后公用樁的服務效能并非全面提升,部分城市的效能類指標甚至全面下降。多數城市中心城區的公用樁在發展規模、空間布局、功率結構和服務效能之間長期未實現良好的平衡,突
116、出表現為規模增長過快、空間盲區織補不夠精準、功率結構向直流快充傾斜、服務效能徘徊不前甚至出現下降,僅僅依靠自下而上的市場力量已經不足以實現充電設施的有序發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19號文”提出,應加強充電基礎設施發展頂層設計,堅持應建盡建、因地制宜、均衡合理,科學規劃建設規模、網絡結構、布局功能和發展模式,依據國土空間規劃推動充電基礎設施規劃與電力、交通等規劃一體銜接。建議各地政府在落實指導意見的過程中,充分認識新能源汽車銷售滲透率快速增長的變化趨勢和快速充換電、智能有序充電等新技術不斷更新的升級趨勢,以中短期為周期編制充電設施專項規劃,重點指導近期各片區充電設施的規模管控,明確公共充電樁應當
117、重點織補的服務盲區,合理確定地區適宜發展的大功率直流充電場景,科學制訂主要車型充電場景的服務模式,以服務效能等指標的后評估指導充電設施專項規劃的滾動編制,形成迭代閉環的規劃管控模式。其中,充電設施的規模管控應以各地區分類型新能源車輛的增長變化趨勢、充電行為特征和空間場地約束等為依據,以車樁比和車公樁比等指標為主、公共樁密度等指標為輔提出整體規模區間要求。公共充電設施的布局應結合私人充電樁的配置狀態、既有公共充電設施的服務半徑和服務效能等情況,提出公共充電設施宜重點織補的片區單元、規模區間、建議類型和建議點位。將服務效能等指標引入規劃管控指標體系,是滾動編制規劃、及時調整年度建設計劃的重要抓手,
118、能夠彌補需求增長、技術發展等快變量研判的不足,促進充電設施供需間的匹配。在要素統籌方面,充電設施專項規劃應重點加強與停車設施、電力設施、加油加氣站等專項規劃間的銜接,滿足充電設施與配套電網建設用地、停車用地、加油加氣站用地的整合發展空間訴求,同時為車網互動、大功率充電等技術應用奠定基礎。35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55.2 引導直流推動大功率充電設施等直流快充市場健康有序發展當前以超充為代表的大功率充電技術作為國家戰略技術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極大提升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能速度,改善了用戶的補能體驗,是直流充電的重要發展方向。本次報告通過分析和對比北京市、深圳市各種車型不同
119、功率段的直流充電構成特征,發現當前使用250kW以上大功率直流充電的車型非常有限,不同城市的車型需求構成存在差異。建議主要城市在推進大功率充電設施建設實施的過程中,結合本地特色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推進地方大功率充電相關標準的編制,保障大功率充電有序落地。相較于深圳市在其地方標準中加入防潮濕、防霉變、防鹽霧等普適南方沿海氣候環境的評價指標,北京市等北方城市應更加側重防寒、防沙塵等北方特有的氣候挑戰,通過差異化的標準編制確保各地充電設施在極端條件下的長期穩定運行。在前瞻性方面,深圳市通過聯合華為數字能源等本地產業鏈龍頭企業,率先發布了超充設備分級評價體系,對超級充電設備充電服務能力、噪音、效率、防
120、護等級等各項技術指標建立了分級評價指標體系,從體驗、能效、可靠性、可維護性、信息安全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評價。其他城市可引入符合本地實際的創新技術制定相應的標準體系,在超充技術應用中保持領先,增強在新能源汽車充電領域的行業話語權。在兼容性方面,各地應加強與車企、電網公司、設備供應商的合作,統一地方充電規范和設定不同檔次的設備評價標準,確保各類技術路徑的車企能夠找到適配方案,從而推動超充設施的廣泛應用和優化運營。從北京和深圳案例看,物流車輛作為商用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功率月充電量較大,是推動大功率充電向商用車領域擴展的核心增量市場,也是交通領域碳減排的主要貢獻來源。然而高昂的投建成本、配套基礎設施
121、的不足以及電價和充電位等問題,在樁端阻礙了超充的普及,導致商用車快速補電需求未得到充分釋放。大量商用車僅配備與普通快充樁匹配的快充接口,無法充分發揮超充設備的高功率優勢。建議在物流園區、景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高需求場景規劃布局大功率充電設施,鼓勵已建成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公交場站等場所對物流車輛等其它商用車開放共享,同時重點面向物流園區等大功率適配場景片區進行電力擴容,緩解高峰負荷壓力,降低超充站的建設成本,確保其能夠高效使用。此外,2023年城市公共客運需求從長距離、大載客量逐漸向短距離、多頻次的出行模式轉變,小型公路客車、旅游客車和公交客車能夠滿足定制化、短途化的線路需求,成為中短途運輸和靈活
122、運營的優先選擇。為順應營運類客車小型化的發展趨勢,建議加強論證高功率充電設備對營運類客車的適用性,支持在營運類客車場站布局“雙槍、多槍”的快充設施,滿足其運營靈活性和經濟性的要求,進一步推動城市交通的低碳化和智能化發展。36對策建議S u g g e s t i o n s55.3 升級住區推廣新興服務模式,統籌解決居住區充電樁建設與管理難題隨著私人電動汽車銷售滲透率的不斷提升,中心城居住區內停車空間、電力容量等不足問題日益凸顯,以北京市為代表的居住區充電便利性下降問題在全國具有一定代表性。多數既有居住區推行的隨車配樁模式不僅導致既有居住區充電改善的實施難度進一步加大,背后衍生的小區充電安全性
123、隱患也值得高度重視。針對居住區迫切的充電優化改善需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予以指導,不僅提出要創新居住區充電服務商業模式,開展“統建統服”,鼓勵“臨近車位共享”“多車一樁”等新模式,還指出要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及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等,因地制宜推進既有居住區充電設施建設改造,整合推進停車、充電等設施建設,同步開展配套供配電設施建設。本報告長期跟蹤的居住類建筑周邊公用樁服務效能類指標顯示,2023年所有效能相對2022年均進一步提升,顯著高于私人充電樁效能?!敖y建統服”等模式引導下建設的公用樁,在安全監管和應急響應等方面更有保障。為全面有效推廣“統建統服”、“散建
124、統管”等服務模式,一方面,建議推動充電樁智能化相關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及團體標準的制定,明確技術規范、功能要求及互聯互通標準,避免企業間因技術路徑分化而形成技術孤島和市場割裂。另一方面,建議國家和地方出臺激勵政策,提高存量充電樁智能化改造升級的補貼力度,在車企隨車配樁等環節明確新增充電樁產品的智能化要求和補貼優惠政策,引導居民自愿更新和使用智能充電樁,促進居住區智能充電樁的推廣和普及。同時,完善居住區充電服務企業的準入機制和獎懲機制,支持和引入經驗豐富、技術先進、抗風險能力強的充電運營企業管理充電設施,建立與服務質量掛鉤的準入、退出、業績審核和淘汰機制,促進運營商有序競爭和規范發展,實現居住區充
125、電設施統一運營、統一服務、統一管維,保障小區充電設施“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續”。在全國范圍推動“統建統服”、“智能樁改造”等示范小區的建設和評比工作,引導城市間相互借鑒典型案例,共同提升居住區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的建設和管理水平。建議各級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加快完善充電樁監管平臺接入機制,實現居住區場景的全覆蓋。其中,城市、區縣等政府監管平臺宜逐步明確要求,將居住區企業統管的充電樁優先接入充電設施監管服務平臺,尚未納入統管的私人充電樁宜結合智能充電樁的更新逐步有序接入,逐步實現片區級老舊樁更新淘汰的提醒、居住區充電樁供需空間匹配狀態的評估、車網互動推動基礎的研判等功能,為居住區周邊500米半徑內統籌推動電網擴容、統籌推進居住區周邊公共充電樁的布局等措施奠定基礎。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9號10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