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CDRF):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報告(2023)(41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CDRF):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報告(2023)(41頁).pdf(41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圖 S4:樣本國家區域分布及 WEDI 得分情況圖 S5:比較 WEDI 與 HDI 圖 S6:比較 WEDI 與 GDI 圖 S7:比較 WEDI 與 GGGI 圖 1:樣本國家地理分布 圖 2:樣本國家收入水平分布 圖 3:樣本國家女性金融賬戶擁有情況 圖 4:樣本國家每 10 萬人中死于暴力的人數 圖 5:樣本國家 WEDI 得分的分布 圖 6:樣本國家 WEDI 得分地理分布 圖 7:不同地區樣本國家的 WEDI 平均得分 圖 8: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的 WEDI 平均得分 圖 9:比較 WEDI 與 GII 圖 10:G7 國家的 WEDI 得分 圖 11:APEC 成員國的 WED
2、I 得分 圖 12:OPEC 國家的 WEDI 得分 圖 13:SCO 國家的 WEDI 得分 圖 14:金磚國家的 WEDI 得分 圖 15:樣本國家健康指數得分地理分布 圖 16:樣本國家教育指數得分地理分布 圖 17:樣本國家經濟參與指數得分地理分布 圖 18:樣本國家社會參與指數得分地理分布 圖 19:樣本國家決策參與指數得分地理分布 圖 20:比較 WEDI 與 HDI 圖 21:比較 WEDI 與 GDI 圖 22:WEDI 得分與經濟發展水平 圖 23:比較 WEDI 與 GGGI 圖 24:女性預期受教育年限與經濟參與 專欄與表格目錄專欄 1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關注的性別
3、平等問題 專欄 2 關于女性地位的社會認知 表 1:維度、指標與權重 表 2:樣本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概況(2020 年)表 3:不同地區樣本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概況(2020 年)表 4: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分維度的評分(2020 年)表 5:不同地區樣本國家分維度的評分(2020 年)表 6: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健康指數得分 表 7:不同地區樣本國家健康指數得分 表 8: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教育指數得分 表 9: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經濟參與指數得分 表 10: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社會參與指數得分 表 11:不同地區樣本國家社會參與指數得分 表 12: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決策參與指數得分 0405060
4、6262731323334353636394041424344454647495050515254141423252829373844454647484849目錄TABLE OF CONTENTS執行摘要1.引 言2.維度和指標體系2.1 度量女性賦權與發展2.2 WEDI 的維度和指標框架3.數據和樣本情況3.1 樣本概況 3.2 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概況4.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4.1 WEDI 的全球概況 4.2 新型國家集團的女性賦權與發展 4.3 分維度的考察 4.4 比較 WEDI 與其他發展指數5.結論與行動建議5.1 主要發現和啟示 5.2 行動建議附錄 附錄表 1:女性
5、賦權與發展指數(WEDI)得分與排名 附錄表 2:樣本國家女性健康指數得分與排名 附錄表 3:樣本國家女性教育指數得分與排名 附錄表 4:樣本國家女性經濟參與指數得分與排名 附錄表 5:樣本國家女性社會參與指數得分與排名 附錄表 6:樣本國家女性決策參與指數得分與排名 附錄表 7a:樣本國家 WEDI、HDI、GDI、人均 GDP、人均 GNI、GGGI 排名比較 附錄表 7b:樣本國家 WEDI、HDI、GDI、人均 GDP、人均 GNI、GGGI 排名差異 附錄表 8:縮寫表 附錄圖 1:各國人均 GDP 與女性勞動參與率的關系 課題團隊致謝01091313172626 303333 39
6、 44 505353 5759596163656769717273747576圖目錄圖 S1:樣本國家地理分布圖 S2:樣本國家 WEDI 得分的分布 圖 S3:樣本國家收入水平分布及 WEDI 得分情況 02020303執行摘要1995 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上,來自 189 個國家的政府代表通過了里程碑式的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強調“賦予婦女權力和她們在平等基礎上充分參加社會所有領域,包括參加決策進程和掌握權力的機會,是實現平等、發展與和平的基礎”。然而,在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發布二十多年以后,回望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看到的是喜憂參半的圖景。從全球整體看,在性別平等以及女性發展的一
7、些方面,如健康、教育和減貧,取得了實質性的重大進展。但是,在女性領導力和決策參與方面,性別平等以及女性發展進步顯得緩慢而有限。不僅如此,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女性在孕產婦死亡率、童婚、青春期孕產、割禮、貧困、營養不良、遭遇性暴力等問題上挑戰仍然嚴峻。一些重大的自然、技術和社會變化,也在威脅女性可持續發展的前景。識別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領域存在的突出風險,對于幫助各國以及國際社會共同采取有力的政策舉措、促進女性發展十分必要。但是綜合性的統計、監測和評估的不足,仍是制定性別平等和女性發展政策的重要障礙。此外,現有研究中,較多關注性別平等問題,對女性發展問題重視不足。這些都不利于女性應對自身的發展挑戰
8、以及在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積極作用。本報告旨在建立一個新的女性賦權與發展評價框架,并以指數化的方式對世界各國女性賦權與發展狀況進行掃描,為相關的政策制定和議程的推進提供洞察。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Womens Empowerment and Development Index,以下簡稱“WEDI”)的構建充分吸收了北京宣言和行動計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以及世界人權宣言等重要國際文件和倡議的精神和主張。指數編制采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人類發展的基本理念,堅持全生命周期視角,聚焦時代性的女性發展問題,兼顧規范性和實證性,強調評價邏輯的一致性,同時考慮公平與發展、機會與結果。圖 S1
9、:樣本國家地理分布WEDI 包括健康、教育、經濟參與、社會參與、決策參與五個維度。其中,健康和教育是人類發展最基本的能力,是開展各類功能性活動的前提。經濟參與、社會參與和決策參與是女性能力在經濟、社會和決策參與這三大具體領域的應用。圍繞五個維度,選取了 21 項具體指標,指數評分參考 UNDP 人類發展指數(HDI)的計算方法。WEDI 的評價有較好的國別覆蓋率,利用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公開的數據,構建了包含 117 個國家的女性賦權與發展數據庫。2020 年,這 117 個國家的總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 82.9%,經濟總量占全球的 89.4%。0201執行摘要執行摘要04032020 年,117
10、 個國家 WEDI 的平均得分為 0.6976。其中,有 30 個國家得分在 0.7-0.8 之間,此外各有 25 個國家得分在 0.6-0.7、0.8-0.9 之間,各國得分分布接近于正態分布。從國別看,瑞典女性賦權與發展水平最佳,WEDI 評分達到了 0.9354 分。得分超過 0.9 的國家還有芬蘭、挪威、冰島、奧地利。在樣本國家中,阿富汗的指數得分最低,僅為 0.3733 分,是唯一得分低于 0.4 的國家。WEDI得分低于 0.5 分的國家還有塞拉利昂、尼日利亞、布基納法索、毛里塔尼亞、巴基斯坦、貝寧和約旦??傮w上看,收入水平更高的國家,WEDI 得分也更高。高收入國家平均得分超過
11、0.8,中高收入國家平均得分接近 0.7,中低收入和低收入國家平均得分均在 0.6 以下。但是,收入水平并非 WEDI 得分的唯一決定因素。從區域看,得分水平較高(超過 0.80)國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在得分前十名的國家中,有八個來自歐洲地區,其中北歐五國(瑞典、冰島、挪威、芬蘭、丹麥)全部入圍,這說明歐洲地區尤其是北歐國家在女性賦權與發展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得分排名最后十位的國家,有六個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三個來自南亞。圖 S2:樣本國家 WEDI 得分的分布圖 S3:樣本國家收入水平分布及 WEDI 得分情況圖 S4:樣本國家區域分布及 WEDI 得分情況執行摘要執行摘要不同得分區間
12、國家分布0605報告比較了不同國家集團的得分情況。G7 國家各維度平均得分都高于樣本國家平均水平,也略高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表現最突出的領域是健康,而在決策參與和經濟參與上則相對薄弱。亞太經合組織(APEC)國家在各領域的平均分數均顯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教育最為明顯。APEC 國家女性決策參與的得分為 0.61,經濟參與得分為 0.70,是相對薄弱的短板。OPEC 國家平均的女性賦權與發展水平要低于樣本國家平均水平。除了健康、教育與全球平均水平接近外,在女性決策參與、經濟參與和社會參與上都存在突出的挑戰,不過 OPEC 國家中也有例外,譬如委內瑞拉、阿聯酋的 WEDI得分都在 0.7 以
13、上,居樣本國家中上水平。上海合作組織(SCO)成員國 WEDI 得分以及各維度得分均低于樣本國家平均水平。其中,在教育、社會參與、健康領域與全球的差距較小,主要的短板還在于經濟參與以及決策參與上。金磚五國(BRICS)整體表現與樣本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在女性教育和社會參與方面的表現卻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女性健康、經濟參與、決策參與的表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女性決策參與是金磚國家與全球平均水平相差最大的領域,平均得分為 0.51。我們將 WEDI 與其他發展指數以及性別平等的指數進行了比較,可以發現 WEDI 的結果具有穩健性和強解釋性,更能客觀和全面評價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情況。WEDI 與人
14、類發展指數(HDI)在排序上有良好的一致性,這符合理論的預期。人類發展水平越高的國家,WEDI得分也越高,兩者具有高度相關性。聯合國性別不平等指數(GII)和世界經濟論壇的性別差距指數(GGGI)都提供了度量性別發展不平等的指數,但是兩者的結果排序存在很大的差別。與 GGGI 相比,WEDI 與 GII 有更好的一致性。這表明,WEDI 與 GGGI 相比,更穩健和居于中道。以盧旺達為例,在 WEDI 中排序為第 80位,比其人類發展指數排名高 30 位,比其人均GDP 和人均國民收入排名高 34 位。但是,在世界經濟論壇的 GGGI 排名中,盧旺達高居第 7位,性別平等表現要優于奧地利、荷蘭
15、、加拿大、比利時和丹麥。進一步分析比較 WEDI 和 GGGI 與HDI、GII、人均GDP和人均GNI排序的相關系數,可以發現 WEDI 與上述所有指標的相關性都要高于 GGGI。不僅如此,世界經濟論壇 GGGI 指數過于集中在 0.6-0.8 的分值區間(見圖 S7),會導致少許分值變動導致排名劇烈波動的情況,缺乏穩定性??梢钥闯?,性別發展指數(GDI)與 WEDI 呈正相關關系,兩者之間關系特征由 U 形曲線右側所揭示,即隨著性別發展指數的提升,WEDI 呈加速提升的態勢。但是,GDI 得分普遍集中在 0.8 之上,這將削弱該指數的評價和政策引導功能。圖 S5:比較 WEDI 與 HDI
16、圖 S6:比較 WEDI 與 GDI圖 S7:比較 WEDI 與 GGGI執行摘要執行摘要0807通過對有關國家 WEDI 得分的分析,當前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挑戰最嚴峻的主要還是低收入以及中低收入的國家和地區。研究也發現,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都存在薄弱環節和具有相對優勢的領域,因此,要重視不同國家的良好經驗與實踐,相關的經驗與實踐可以為全球應對女性賦權與發展的挑戰提供重要的啟示。此外,不同維度之間也存在發展不平衡,全球女性在健康和教育領域發展表現相對突出,在決策參與、經濟參與和社會參與上相對滯后。性別平等的政策舉措在推動女性賦權與發展上可以并且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女性的賦權與發展并不是隨著經
17、濟社會結構變化而自然、自動地提升的。很多與女性賦權發展相關的指標,如收入、城鎮化水平、年齡結構等與女性賦權發展的關系不是線性。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過程中,并非所有的女性以及女性的所有方面都會得到積極的改變,在一些階段、一些領域可能會出現停滯或退步。而實施有利于性別平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舉措,在促進女性持續、穩定地實現賦權與發展上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在經濟社會事務中女性參與機會的開放,并不需要等到一定的收入水平才能實現,相反,更早的公平的機會開放更有利于釋放一個社會的發展潛能,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實踐表明了這一點。性別平等是釋放社會發展動能和活力的最低成本的手段,但要克
18、服各領域長期存在的性別偏見并不容易,需要在社會層面積極推進有利性別平等的新文化構建,很多社會都在不同程度地作出努力,但是收到的成效不一。因此,應該充分利用新型國家集團作為平臺,加強在性別平等和女性發展上的政策溝通與合作,將性別議題納入合作的政策議程,形成務實有效的行動策略和方案?;谇笆龅姆治龊陀懻?,本報告對全球層面推動女性賦權與發展有以下建議:第一,把女性賦權與發展作為優先事項。促進占總人口一半的女性的賦權與發展,不僅有利于女性,也有利于社會全體人群,可以立即收獲性別平等紅利。把促進女性賦權與發展作為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以及國際發展合作的關鍵和優先事項。第二,積極推動全球層面的性別統計改革
19、,整合性別統計框架,完善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監測與評估體系。需要完善性別統計的指標體系,支持統計體系提升能力,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利用大數據等手段改革統計方法,完善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監測和評估分析。在近中期,應優先完善 SDGs 中與性別相關的統計和監測評估。第三,更精準地瞄準最不發展國家中的最急迫需要幫助的人群。在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為女童提供普遍的基礎教育,降低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擴大女性進入市場經濟的機會是需要優先考慮的。此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這些國家成年女性提供低成本的中等以上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也是值得優先考慮的選擇。第四,加強女性賦權與發展國際經驗和知識的共享。不同地區、不同經
20、濟社會背景的國家在推動女性賦權與發展上都有獨特的經驗和做法。要建立和完善國際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發展的交流網絡,促進相關經驗和知識的共享。第五,積極構建平等和相互賦權的新性別文化。性別平等和促進女性賦權不是兩性排斥和分裂,而是包容和團結。要積極倡導通過相互賦權和促能,為兩性在社會中更好地發揮潛能提供更大的空間。第六,為促進女性賦權與發展提供充分的資源保障。女性經濟社會參與能力的提升,需要在醫療衛生、教育、就業和創業、職業技能培訓等多方面的資源投入。在很多國家,還需要額外的資源支持以彌補歷史上的積欠。這些不僅需要各國政府在公共預算中予以支持,還需要來自企業部門、社區以及民間組織的資源投入。第七,重
21、視制度性的參與機會公平開放。在擴大女性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參與方面,并非總是需要物質資源的投入,制度性的改革可以起到持久的影響,并且成本更低。這些制度性的機會開放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社會習俗和規范方面的非正式制度。第八,發揮新型國家集團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的合作平臺作用。很多新型國家集團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表現出了共性特征,這提供了政策上相互理解的基礎。與此同時,各國在促進性別平等以及女性發展上又各有所長。執行摘要執行摘要10引言09引言1990-2020 年間也從每十萬活產 385 例下降到 223 例。另一方面,在一些領域女性發展以及兩性平等的進步顯得遲緩。在女性參加國家立法機構、行政部門以
22、及大型企業中擔任高級職務的比例盡管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總體還保持在較低的水平。傳統的社會性別觀念根深蒂固,女性在遭遇暴力、經濟參與等方面的進步也不容樂觀。女性發展的某些挑戰在特定的地區表現得尤為嚴峻。譬如,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南亞地區女性在孕產婦死亡率、童婚、青春期孕產、割禮、貧困、營養不良、遭遇性暴力等問題上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但是一些問題也突出存在于發達國家,譬如在一些北歐國家女性自殺率也長期居高不下,此外女性勞動力市場參與率低也在許多發達國家長期存在。當前,一些重大的自然、技術和社會變化,也在威脅女性可持續發展的前景。氣候變化、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調整、地緣政治沖突、技術變革
23、、百年未遇的公共衛生危機等因素,正在深刻重塑我們的社會,各種不確定性的疊加,對女性的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嚴峻的挑戰。一些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削弱了過去 20 多年全球女性在消除貧困和饑餓上所取得的成果。在疫情中,一些地區女童退出教育以及早婚等問題也重新復燃。氣候變化深刻影響了廣大從事傳統農林牧漁行業的女性的生計,貿易戰和逆全球化的舉措也使得女性參與非農就業的機會受到威脅,這些都是當下不容忽視的問題。識別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領域存在的突出風險,對于幫助各國以及國際社會共同采取有力的政策舉措、促進女性發展十分必要。但1995 年,在北京召開的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上,來自189 個國家的政府代表
24、通過了 北京宣言和行動綱要,強調“賦予婦女權力和她們在平等基礎上充分參加社會所有領域,包括參加決策進程和掌握權力的機會,是實現平等、發展與和平的基礎”。為呼應北京世界婦女大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于同年發布了 人類發展報告 1995:性別平等的革命,提出“若是沒有性別平等,人類發展岌岌可?!?,見 人類發展報告 1995:性別平等的革命,牛津大學出版社,紐約(英文版,第 1 頁).”。這些主張反映了國際社會對性別平等、女性賦權與發展的基本共識。然而,當我們在二十多年后重新審視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狀況,可以說是令人喜憂參半。一方面,從全球范圍看,性別平等和女性發展在一些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在教育領
25、域(特別是初等和中等教育),越來越多的社會都確保了男、女性擁有平等的入學機會。由于營養的普遍改善、醫療衛生技術的提高和服務的普及,女性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持續的提升。1995 年2019 年,全球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從65 歲增加到 73.4 歲,孕產婦死亡率在01引 言“Report on the Fourth World Conference on Women”,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UNDOC/GEN/N96/273/01/PDF/N9627301.pdf?OpenElement原文“Human development,if not engend
26、ered,is endangered”,見 人類發展報告 1995:性別平等的革命,牛津大學出版社,紐約(英文版,第 1 頁).UNESCO.(2020).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20:Gender and Education for All:The Leap to Equality.UNESCO Publishing.世界婦女報告:全球女性生活出現改善 但實現性別平等任重道遠|聯 合 國(un.org),https:/www.un.org/zh/desa/gender-stat,各國人均預期壽命(),https:/ World
27、s Women 2020:Trends and Statistics.Executive Summary.https:/worlds-women-2020-data-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Gender Statistics|DataBank(worldbank.org);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uicide rates(who.int).The Worlds Women 2020:Trends and Statistics.Executive Summary.https:/worlds-women-2020-data
28、- 20 多年在女性發展上的進步,幫助不同國家識別自身在女性發展上面臨的薄弱環節、關鍵挑戰和風險,形成行動的共識,為推進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助力。評估框架的設計充分借鑒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指數、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性別發展指數以及世界經濟論壇性別平等指數等主流指數的編制框架與方法,以及相關專題研究所關注的女性賦權與發展的實質性議題,指標設計時也重點考慮到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多維度發展需求。評價所依托的數據來源主要為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公開信息。本報告余下部分的內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介紹女性賦權與發展評估框架以及指標體系;第三部分介紹納入評估的 117 個經濟體經濟、社會以及女性發展方面
29、的基本情況;第四部分展示和討論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總體狀況以及在健康、教育、經濟參與、社會參與和決策參與五個維度的情況,并在國家以及國家群體之間進行分析比較;第五部分總結報告并提出全球在女性賦權與發展方面需要行動的優先領域。13維度和指標體系1402維度和指標體系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包含 17 個全球發展目標,指導 20152030 年全球發展工作??沙掷m發展目標 5 提出要“實現性別平等,為所有婦女、女童賦權”,具體包括 9 個方面:5.1 在全球消除對婦女和女童一切形式的歧視。5.2 消除公共和私營部門針對婦女和女童一
30、切形式的暴力行為,包括販賣、性剝削及其他形式的剝削。5.3 消除童婚、早婚、逼婚及割禮等一切傷害行為。5.4 認可和尊重無償護理和家務,各國可視本國情況提供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社會保護政策,在家庭內部提倡責任共擔。5.5 確保婦女全面有效參與各級政治、經濟和公共生活的決策,并享有進入以上各級決策領導層的平等機會。5.6 根據 國際人口與發展會議行動綱領 北京行動綱領 及其歷次審查會議的成果文件,確保普遍享有性和生殖健康以及生殖權利。5.7 根據各國法律進行改革,給予婦女平等獲取經濟資源的權利,以及享有對土地和其他形式財產的所有權和控制權,獲取金融服務、遺產和自然資源。5.8 加強技術特別是信息
31、和通信技術的應用,以增強婦女權能。5.9 采用和加強合理的政策和有執行力的立法,促進性別平等,在各級增強婦女和女童權能。除了目標 5 之外,在 SDGs 的很多其他目標中,都突出強調了為“所有人”和性別平等問題。如目標 1“無貧窮”中,提出“到 2030 年,確保所有男女,特別是窮人和弱勢群體,享有平等獲取經濟資源的權利”;目標 4“優質教育”中,提出到 2030 年,確保所有男女童獲得優質幼兒發展、看護和學前教育,確保所有男女童完成免費、公平和優質的中小學教育,確保所有男女平等獲得負擔得起的優質技術、職業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學教育。應該說,性別平等作為核心的原則貫穿于 SDGs 的始終。來源:
32、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專欄 1:可持續發展目標(SDG)關注的性別平等問題維度和指標體系2.1 度量女性賦權與發展2022 年,全球總人口歷史性地突破 80 億大關。其中,女性人口大約 40 億人,相當于 1974 年的全球總人口。如何為全球 40 億女性提供公平和支持性的條件,提高女性的發展能力和主體性,促進她們充分參與發展進程并公平地共享發展成果,對于女性自身、她們的家庭以及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至關重要。沒有占總人口一半的女性的發展,全球的可持續發展是不完整也是不可能的。1948 年,聯合國通過了 世界人權宣言,性別平等作為基本人權以國際法的形式確認下來。75 年過去,從 婦女政治權利公約
33、 到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從 墨西哥宣言 和 世界行動計劃、到 2000 年提高婦女地位內羅畢前瞻性戰略(簡稱 內羅畢戰略)、再到 北京宣言和行動計劃和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SDGs)(見專欄 1),我們見證了全球層面的社會性別主流化進程,以及在消除性別不平等、強化賦權、促進發展上所形成的重要全球性共識。在這些重要的文件和倡議中,提高女性的可行能力(capabilities,如教育水平、技能和健康水平)、消除對女性的歧視、平等地獲得生產資源和公共服務、平等地參與經濟活動并消除職業隔離、男女平等地分擔家庭責任、平等地參與政治活動和決策、免受暴力對待等,都是在全球擁有廣泛共識的女性賦權與發展
34、維度。1615維度和指標體系維度和指標體系Methods for measuring womens empowerment(cgiar.org);Sundstrom et al.(2017):“Womens Political Empowerment:A New Global Index,19002012”.World Development,Volume 94,June 2017,Pages 321-335當然,為了簡化起見,這里沒有區分教育內容和質量可能存在的差別,以及性別內部的不平等情況。見 Jacques Charmes&Saskia Wieringa(2003)Measuring W
35、omens Empowerment:An assessment of the Gender-related Development Index and the Gender Empowerment Measure,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4:3,419-435,DOI:10.1080/146498803200012577;Hanny Cueva Beteta(2006)What is missing in measures of Womens Empowerment?,Journal of Human Development,7:2,221-241,DOI:1
36、0.1080/14649880600768553 以及相關的其他討論。別差距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GGGR),成為全球監測性別平等的有影響力的公共產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于 2009 年提出社會制度和性別指數,測量社會制度中(如正式與非正式的法律、社會規范及習俗等)對女性歧視的社會制度和性別指數(Social Institutions and Gender Index,SIGI)。在 2010 年,UNDP 的 人類發展報告 引入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簡稱 GII)以代替性別權力指數。此外,像國際糧食政策
37、研究所(IFPRI)以及一些大學研究機構還推出了女性在農業領域的賦權指數、女性政治賦權指數等。這些探索對于評估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態勢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是也存在一些顯見的不足。譬如,以上具有全球性影響的性別發展評價指數更多側重于性別之間的平等,但是對于發展關注不足。以教育為例,如果一個社會男性和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均為10年,另一個社會男性和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2年,雖然兩個社會在教育上一樣平等,從發展角度看后一個更為可取。不僅如此,即便在平等領域,也更多重視了經濟性因素,對非經濟性的維度重視和關注不足。為了有效地推動女性賦權與發展進程,改革統計體系并加強分社會性別的統計監測和評估至關重要
38、。這也是為什么 內羅畢戰略 北京宣言與行動計劃 等全球女性發展綱領性文件,以及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等機構都倡導和推動各國開展性別統計的原因。自1990 年起,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每五年推出的 世界婦女:統計與趨勢,也為世界各國把握女性發展的態勢以及各國性別統計實施進展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此外,世界銀行、聯合國人口基金、世界衛生組織等也積極拓展和完善基于性別的女性賦權與發展統計體系,并不斷加強國家間、地區間在性別統計上的合作。性別統計的進步為更全面地評估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狀況提供了支持。鑒于廣泛和突出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一些國際組織推出對女性賦權與發展的指數化評價。從1995 年起,聯合國開發
39、計劃署發布的 人類發展報告 增加了性別發展指數(Gender Development Index,GDI)和性別權力指數(Gender Empowerment Measure,GEM)。同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提出性別平等指數(Gender Parity Index,GPI)。世界經濟論壇于 2006 年開始發布“全球性1817第四,兼顧規范性和實證性。在指數設計時,不僅考慮相關維度和指標在理論上的重要性與合理性,同時考慮相關指標以及數據的可獲得性、對于政策實踐的指導意義等。第五,單調性與一致性原則。在 WEDI 構建過程中,力求做到納入考察的指標對于女性福祉的涵義是明確而清晰的
40、,對于具體國家在相關領域表現的評價,也體現出這一點。由于女性在各領域的參與,在很大程度上受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以及文化背景的影響,一些常用的指標(如女性的勞動參與率)通常會給出模糊甚至自相矛盾的價值判斷,在 WEDI 的指標選取中力求消除此類問題。第六,同時考慮公平和發展。很多性別相關的綜合性指數都聚焦在性別平等和公平上,這是必要的,因為性別不平等是長期制約女性發展最緊迫的問題之一。但是,公平的重要性并不能取代對女性賦權與發展本身的重要性。從發展的角度看,女性在各個領域選擇權的擴大以及可行能力的提升,即使不與男性相比較,也具有內在的重要性。因此,與國際上同類的指數相比,WEDI 納入更多反映發展的
41、指標。第七,同時考慮過程與結果、手段與目標。發展不僅僅是收入的提高,收入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賦權同樣既是過程又是結果,盡管關于賦權的概念和內涵有多樣化的理解,但是被人們所廣泛接受的是,賦權是促能(enable)的過程,擴展了人們參與人類中重要決定的機會空間和能力。2.2 WEDI 的維度和指標框架本報告嘗試推出一個關于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綜合性指數(Womens Empowerment and Development Index,WEDI)。在構建指數時,考慮了以下方法和原則:首先,指數的構建基于人類發展方法(human development approach)。UNDP 在人類發展報告
42、1990中,將發展定義為“擴展人的選擇的過程”。人類發展有很多維度,如活得健康長壽、受教育以及獲得體面生活所必需的資源,這也是 UNDP 構建人類發展指數(HDI)的三大構成要素。在選擇WEDI 的維度和指標時,重點選擇人類發展中普遍公認的具有基本(basic)、基礎(fundamental)和普遍性(universal)方面。其次,堅持生命周期的視角。在人的一生中,每個階段都有特定的脆弱性和需求,而且人生的各個階段是不可以分割的,人的早期階段發展的情況會深刻地影響到更晚階段的發展。此外,通過家庭和社會代際傳遞,更早世代人的發展也會影響當代人的發展。因此,WEDI 的維度以及指標選取中,盡可能
43、覆蓋女性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突出挑戰和發展需求。第三,堅持問題導向的原則,與時俱進地反映女性在當代社會的發展需求以及存在的基本問題。譬如,在教育領域,隨著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公平已經不再是突出的挑戰,高等教育上的性別平等成為需要給予優先關注的領域。對千年發展目標(MDGs)到 SDGs 關于教育領域性別平等要求,也可以發現后者的要求明顯提升了。維度和指標體系維度和指標體系Fukuda Parr(1991).這里,基本是對每個人都必不可少的(如基本需求),基礎是指人類發展的某一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普遍性強調的是這些方面是所有人在生命周期的特定的階段都需要的。見
44、 Oxaal,Z.and Baden,S.(1997):“Gender and empowerment:definitions,approaches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Brighton;以及 Raj A,Dey AK,Lundgren R,and the EMERGE Team.(April 2021).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Womens Empowerment.Evidence-based Measures of Empowerment
45、 for Research on Gender Equality EMERGE.Center on Gender Health and Equity(GEH)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San Diego,CA.https:/emerge.ucsd.edu/wp-content/uploads/2021/04/emergeconceptualframework-to-measure-empowerment.pdf2019基于上述考慮,在本報告中,WEDI 的編制重點考慮了五個方面的基本維度:健康、教育、經濟參與、社會參與、決策參與。其中,健康和教育是人
46、類發展最基本的能力(capabilities),是人類開展各類功能性活動(functioning activities)的前提。經濟參與、社會參與和決策參與是女性能力在經濟、社會和公共管理決策這三個具體領域的實踐應用。需要指出的是,女性決策參與更多關注女性在決策體系中參與的情況,這不是女性政治地位的反映,后者包括更廣泛的基礎性被憲法賦予的各類權利以及實踐。參考國際上重要指數編制的一般方法,在 WEDI 編制時,賦予五個維度同等的權重。各維度的相關指標以及權重如下(見表 1):健康。在健康維度下,共包含五個指標:(1)女性出生預期壽命。該指標反映女性群體整體的健康水平,是影響人群健康長壽各類因素
47、綜合的結果。(2)五歲以下女童死亡率。該指標反映女性兒童在生命早期階段的生存狀況。(3)孕產婦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體現了女性在生產時面臨的生存風險,可以反映女性在孕期和生產時得到醫療衛生服務和技術支持的情況。(4)青春期生育率。青春期生育在許多國家仍然突出存在,包括一些發達國家,早婚仍然以文化習俗為由被允許。青春期生育剝奪了女童受教育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發展的機會,并對其長期參與經濟與社會活動造成負面影響。(5)女性自殺率。在本報告中,我們不僅關注女性在肉體上的健康,也關注女性在精神健康上面臨的挑戰和壓力。自殺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并有深刻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原因,但是自殺選擇背后都反映出在心理和精神
48、條件下,未來可能獲得的受教育年數,該指標更關注當前低齡女性的未來受教育機會。(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知識經濟和信息時代,無論是從女性自身發展的需要看,還是從滿足經濟和社會對人力資本和成員素質的要求看,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變得迫切。(4)女性與男性高等教育入學率之比。該指標反映女性與男性在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上的差距。教育維度的四個指標中,前兩項反映了當前和未來的教育結果,維度內權重均為 0.3。高等教育是社會發展后對教育的更高需求,后兩項反映了女性高等教育機會獲取及公平情況,維度內權重分別為 0.2,兩項權重總計 0.4。上的危機和壓力,因此我們用該指標來反映一個社會女性面臨的精神壓力。這
49、一組指標既關注女性整體的健康結果,同時關注從生命早期到青春期、成年期的健康情況,以及精神健康情況。由于總體健康水平(出生預期壽命)已經反映了各個階段健康風險及其后果,因此我們賦予其更高的維度內權重(0.6),其他四個指標的維度內權重均為 0.1。教育。教育維度包括四個指標,分別是:(1)25 歲及以上女性接受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該指標反映人群中女性實際獲得教育的情況,與廣為使用的成人識字率相比,該指標更能反映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對教育的要求。(2)女性預期受教育年限。該指標反映女性在現行教育體系和教育維度和指標體系維度和指標體系涂爾干自殺論、休謨論自殺。在一些研究中,將出生性別比作為女性生命
50、權和健康權的重要指標,這樣的考慮有重要的理由。但是,考慮到不同的社會對于胚胎生命權以及女性墮胎權等存在較大的法律和倫理爭議,本報告沒有將該指標納入對女性健康的度量中。2221經濟參與。經濟參與包括五個指標:(1)女性失業率。失業率反映了有意尋找工作但未找到工作的人口比例。在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女性退出勞動力市場是常見現象,女性勞動參與率總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而下降。然而,受文化習俗、參與機會等因素的影響,很多中低收入經濟體的女性勞動參與率也并不高。此外,在發達經濟體中,女性勞動參與率也存在很大分化(見附錄圖 1)。但是,因自身和家庭有經濟需求而欲尋找工作的女性來說,失業反映了更
51、實質性的經濟剝奪。(2)女性預期收入水平。女性預期收入水平反映了女性經濟參與中的分配結果,更高的預期收入水平有助于女性獲得更多支撐體面生活水平的資源。(3)男女薪酬差異。職業隔離和因為顯性或隱性性別歧視導致的同工不同酬,是一種切實的經濟剝奪。(4)女性辦理創業的成本。自主創業也是女性參與經濟的重要方式,創業便利性可以為更多女性實現經濟自主和獨立提供機會。(5)15 周歲以上女性擁有金融機構或線上金融賬戶的比例。擁有金融賬戶有助于女性因為消費以及投資獲得貸款、進行儲蓄以及自主支配資金,是反映經濟獨立性的重要指標。在經濟參與維度中,女性失業率和女性預期收入水平的維度內權重分別為 0.2 和 0.3
52、,前者反映的是經濟參與機會,后者反映參與的結果。男女薪酬差異的權重占 0.2。女性辦理創業的成本、女性擁有金融賬戶的比例都是女性經濟參與的方式,也是提高女性經濟參與水平的重要支撐條件,維度內權重分別為 0.15。社會參與。社會參與方面包括五個指標:(1)女性社會地位認知評價。該認知評價反映出一個社會對女性社會角色的普遍認知,共包含 14 個方面的問題(見專欄 2)。(2)社會福利支持。該指標為“過去 12 個月中個人從政府獲得任何付款的被調查者的百分比”,這里的付款包括工資、養老金以及各類補貼和轉移支付。在本報告中,用該指標反映女性得到公共福利支持的整體水平和受保障情況,公共的保障有助于女性更
53、無后顧之憂地參與經濟社會活動。(3)每十萬人命案數。命案發生率代表社會整體的暴力活動水平。在人類社會的各類暴力活動中,通常婦女和兒童最深受其害,因此本報告用該指標反映女性社會參與環境的安全水平。(4)女性產假天數和(5)男性產假天數。產假反映了社會對保護女性權益的切實承諾,也反映了生育成本在政府和社會各方的分擔情況。在社會參與維度,對女性地位的社會認知占據了最多的維度內權重,達到 0.4,主要是考慮到該指標下已經囊括 14 項女性社會參與的基本形態。女性所獲得的社會福利支持和所處環境的暴力活動水平,均屬于女性社會參與的外部條件,權重分別為 0.2。男、女性產假反映了家庭生育上的責任承擔及其制度
54、化安排,權重總計也為 0.2。維度和指標體系維度和指標體系在一些國家,沒有明確規定法定的女性或男性產假天數,但是提供了配偶雙方共享的假期。2423決策參與。決策參與主要關注女性參與公共部門決策的情況,主要包括三個指標:(1)國家議會/立法機構中女性的比例。(2)部長級及以上高級職位中女性的比例。這兩個指標反映了女性擔任立法機構以及行政機構高級職位的情況。(3)公共部門女性成員比例。該指標根據各國政府、軍隊和公共部門中領取工資和養老金的男性和女性人口比例計算所得,可以作為公共部門中女性成員比例的近似替代,反映女性參與一般公共事務管理的情況。決策參與維度包括三個指標。女性在國家議會/立法機構的比例
55、、擔任部長級以上高級行政職位的比例,反映的是女性參與高層級決策的情況,這也是被普遍認為可能存在透明天花板的領域,因此兩個指標的維度內權重分別為 0.4。此外,女性在公共部門任職往往是高層決策的前提,權重為 0.2。反映出社會對女性角色普遍認知的 14 個問題:1.女性是否可以申請護照 A woman can apply for a passport2.女性是否可以成為家主 A woman can be head of household3.女性是否可以自由選擇住所 A woman can choose where to live4.女性是否可以找到工作 A woman can get a jo
56、b5.女性是否可以獲得離婚判決 A woman can obtain a judgment of divorce6.女性是否可以開立銀行賬戶 A woman can open a bank account7.女性是否可以注冊企業 A woman can register a business8.女性是否可以簽訂合同 A woman can sign a contract9.女性是否可以走出家門 A woman can travel outside her home10.女性是否可以出國旅行 A woman can travel outside the country11.女性是否可以在晚上工作
57、 A woman can work at night12.女性是否可以從事危險工作 A woman can work in a job deemed dangerous13.女性是否可以從事工業工作 A woman can work in an industrial job14.女性是否擁有再婚權利 A woman has rights to remarry來源:世界銀行調查問卷專欄 2:關于女性地位的社會認知維度和指標體系維度和指標體系在不同的國家,對公務員或公職人員的界定存在很大的差別,公務人員的薪資也并不都通過政府財政支持來解決。2625數據和樣本情況數據和樣本情況WEDI 的計算借鑒了
58、人類發展指數的方法。對于每一個指標,通過設定該指標對實際政策有意義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實現無量綱化,所有指數的得分在 0,1 之間。每一維度得分是標準化的指標得分與對應權重乘積之和,WEDI 總分是各維度得分的幾何平均。3.1 樣本概況基于對前述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標體系的思考和分析,本報告利用世界銀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婦女署、聯合國人口基金、世界衛生組織等機構公開的數據庫,構建了包含 117 個國家的擁有完整數據的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數據庫。2020 年,這 117 個國家的總人口占全球總人口的 82.9%,經濟總量占全球的 89.4%,總體上具有較好的樣本覆蓋。圖1 反映了這些國家的地理分
59、布和人口、經濟發展水平的情況。03數據和樣本情況表 1:維度、指標與權重圖 1:樣本國家地理分布注:在地圖中,顏色越深表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圓圈越大表示人口占全球比重越高。2827在樣本國家中,屬于高收入(high income)經濟體的有 46 個,中等偏上經濟體 33 個,中等偏下以及低收入經濟體 38 個,占樣本國家的比例分別為 39.31%、28.20%和 32.48%(見圖 2)。的 4 倍多,而中等偏下收入經濟體的人均 GNI 僅為中等偏上經濟體的 1/3。從城鎮化率看,高收入經濟體平均而言超過 3/4 的人口居住在城鎮里,在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這一比例是 2/3 左右,而中等偏下收
60、入經濟體則剛剛過一半。從產業結構看,收入水平越低的經濟體,平均而言有更高第一產業比重,而第二產業的比重則有隨收入水平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倒 U 型”曲線特征(見表 2)。在本報告所考察的 117 個樣本國家中,可以看到國家群體間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上存在顯著的差異。樣本國家中,高收入國家的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平均達到 29685.7 美元,是中等偏上收入經濟體表 2:樣本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概況(2020 年)圖 2:樣本國家收入水平分布數據和樣本情況數據和樣本情況30293.2 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概況在 2000 年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上,聯合國成員國代表帶著對新千年的期冀,提出了聯合國千年發展
61、目標(MDGs),呼吁各個國家和國際發展機構采取行動,為世界各地的兒童、婦女和男子提供食物、教育、保健和經濟機會。在千年發展目標中,性別平等被格外強調,除了目標 3“促進兩性平等并賦予婦女權力”的諸項要求之外,在目標 1“消除極端貧窮和饑餓”、目標 2“實現普及初等教育”、目標 3“降低兒童死亡率”、目標 5“改善產婦保健”上,都有重要的性別涵義。隨著 2015 年千年發展目標實施到期,包括 17 個目標的更全面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進一步擴展和升級了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發展的承諾。從北京世界婦女大會的綱領和行動計劃,到 MDGs 和 SDGs 更加具體化的目標和愿景,反映出性別主流
62、化、性別平等正在成為全球性的共識。從總體上看,在21世紀的前20年,全球女性在賦權與發展上取得了重要的進展,但是在具體領域、指標以及地區上還存在顯著的不平衡。在健康領域,婦幼保健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人口的預期壽命和健康預期壽命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從 1990 年到 2020 年,全球五歲以下女童死亡率從每千名出生嬰兒中約 76 人下降到約 38 人,孕產婦死亡率降低了 42.18%。同期,全球青春期生育率有所下降,反映出教育普及、女性就業和改善生活條件的影響,其從 1990 年的 61.9 每 1000 女性下降到 2020 年的 44.9 每 1000 女性。然而,一些低收入和發展中國家仍然面
63、臨較高的青春期生育率挑戰。不同年齡群體女性生存狀況的改善,帶來了壽命的穩步增長,從 2000 年到 2019 年,全球女性預期壽命增加了 6 歲多,從 2000 年的 66.8 歲增加到 2019 年的 73.4 歲。而同期健康預期壽命也從 58.3 歲增加到 63.7 歲。分地區看,北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最高,2020年人均GNI達到53891.4美元,是歐洲和中亞經濟體、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體的 2 倍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地區是經濟發展水平最低的地區,人均 GNI 分別為 2236.3 美元和2555.9 美元,這兩個地區城鎮化水平平均未超過 20%,第一產業占增加值的比例均接近 20%
64、。從地區比較看,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在城鎮化率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占比等指標上相近,但是前者的人均 GNI 是后者的 3 倍多(見表 3)。表 3:不同地區樣本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概況(2020 年)數據和樣本情況數據和樣本情況注:地區分類參考了世界銀行的劃分方法。Life expectancy for women Data by WHO region,Women and Health,WHO.https:/apps.who.int/gho/data/view.main.WOMENLEXREGv?lang=en3231獲得公共的社會保障以及確保人身的安全,對于女性擴大社
65、會參與十分重要,但是世界各國在女性社會參與上的認知以及參與環境的建設上差別很大。在樣本國家中,14 項有關女性社會角色的認知中,大約 33.3%的國家都獲得了滿分,這是令人鼓舞的。但是要將這些認知轉化為切實的社會行動,還存在較大的距離。整體上看,公共的社會福利計劃在全球都有所擴大,在樣本國家中,過去 12 個月中 15 歲以上從政府獲得各類福利性和薪資付款的女性比例平均在 35%。此類福利制度安排并不完全取決于經濟收入水平,在蒙古國,15 歲以上女性獲得福利性和薪資付款的比例超過 90.0%。充滿暴力和不安全的環境是限制女性社會參與的重要因素,從樣本國家看,全球每 10 萬人平均的暴力死亡人數
66、為 5.45,其中牙買加高達 47.26。新加坡在該項指標上表現突出,僅為 0.17,顯示出良好的社會治理水平。在發展中國家里,中國表現優異,每 10 萬人暴力死亡人數僅為 0.50,是世界上最為安全的國家之一(見圖 4)。帶薪產假制度反映出社會對女性權益的切實支持,男性產假也是鼓勵男性承擔家庭責任的重要舉措,為女性和男性提供產假成為普遍的現象,全球女性帶薪產假平均天數為188 天,男性為 62 天。女性參與公共決策既是女性權利的內在組成部分,也是進一步保障女性權利、促進女性發展的重要條件。從全球看,與20年前相比,女性在參與公共事務決策上有進步,越來越多的女性進入公共部門工作,但是女性在高層
67、決策參與上的進步還相對緩慢。本報告考察了從政府和公共部門領取薪金和養老金的女性比例。截至 2020 年,在樣本國家中,從政府、軍隊和公共部門領取養老金的人員中女性占比達到 45.78%,接近一半;在國家議會/立法機構中女性比例約為 26.59,仍然存在性別不平等問題。盡管一些國家取得了顯著進展,但全球范圍內女性在決策層仍未得到充分代表。在政府行政體系中,女性擔任部長級及以上職位的比例平均約為 25.60%,女性在高級政府職位中仍面臨著性別不平等的挑戰。教育領域的性別公平進展迅速而且是實質性的。自 1995 年以來,全球女童入學率從 73%上升至 89%,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進步尤為顯著。在初等
68、和中等教育入學機會上,全球基本實現了性別平等。女性高等教育的入學率也在增加。據世界銀行的統計,在有數據的 176 個國家和地區中,2021 年平均有 63.63%的 25 歲女性受過中等以上的教育,女性的預期受教育年限平均達到 13.58 年,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平均達到 48.01%,大約 70%國家和地區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和男性相同甚至更高。隨著教育體系的擴展和完善,未來女性在教育領域的平等挑戰更多體現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專業學習以及在科技研發領軍人才的培養方面。與健康和教育領域相比,女性在經濟參與方面的進步相對緩慢。傳統上,很多研究用女性的勞動參與率來反映女性的經濟
69、參與。聯合國發布的2020 年世界婦女:趨勢與統計顯示,目前全球只有不到一半婦女進入勞動力市場,這一數字在過去 25 年里幾乎沒有變化。但從具體國家看,女性勞動參與率呈現出不同的趨勢。中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從 1990 年的 73.4%下降至 2020 年的 60%左右。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如日本、瑞典,近年來女性勞動參與率還有相當幅度的上升。這表明,雖然女性勞動力市場的參與率與收入水平總體呈負相關關系,但是勞動參與率受多重因素的影響,其變化是非線性的。因此,本報告中,我們更關注女性失業率這一指標。從女性失業率看,2020 年樣本國家女性失業率平均在 8.75%左右,與男性的 6.85%相比,女性更
70、容易暴露在失業風險之中。性別之間在經濟參與的不平等,更深刻地體現在收入差距上。據聯合國數據,2020 年,樣本國家中女性的收入約為男性的 77%左右。性別薪酬差距是由于多種因素,包括職業歧視、教育不平等、家庭角色壓力等。雖然許多國家采取了性別平等政策,但縮小薪酬差距仍是一個持續挑戰。投資于教育、消除職場歧視、提供平等職業機會等措施對實現性別平等的薪酬至關重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到 2020 年樣本國家中仍有接近 1/3 的 15 歲以上年齡女性沒有自己的金融賬戶(見圖 3)。圖 3:樣本國家女性金融賬戶擁有情況圖 4:樣本國家每 10 萬人中死于暴力的人數數據和樣本情況數據和樣本情況25 年
71、飛速發展后女童教育面臨新冠疫情威脅 _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Gender Statistics|DataBank(worldbank.org)在有數據的 189 個國家中,有 45 個國家都獲得了滿分;在 117 個樣本國家中,有 39 個國家獲得滿分,占比為 1/3。3433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本報告基于女性健康、教育、經濟參與、社會參與、決策參與五個維度評分計算得出全球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WEDI)。與其他性別公平與發展評價指數相比,WEDI 更強調參與機會與結果
72、的統一、平等與發展的統一。這樣一個多維度的評價框架,為不同國家、區域提供了檢視自身在女性發展上短板的機會。4.1 WEDI 的全球概況本報告中 WEDI 的得分反映了 117 個樣本國家在 2020 年的性別賦權與發展情況。由于在樣本中,發達國家所占的比重明顯高于其在全球的實際比重,而發達國家在性別賦權與發展上表現普遍較好,這提高了樣本國家性別賦權與發展的平均水平,2020 年全部樣本 WEDI 得分為 0.6976。從得分情況看,有 30 個國家得分在0.7-0.8 之間,此外各有 25 個國家得分在 0.6-0.7、0.8-0.9 之間(見圖 5)。從國別看,瑞典女性賦權與發展水平最佳,W
73、EDI 評分達到了 0.9354 分。得分超過 0.9 的國家還有芬蘭、挪威、冰島、奧地利。在樣本中,阿富汗的指數得分最低,僅為 0.3733 分,是唯一得分低于 0.4 的國家。在 WEDI得分低于 0.5 分的國家還有塞拉利昂、尼日利亞、布基納法索、毛里塔尼亞、巴基斯坦、貝寧和約旦(見附錄表 1)。女性賦權與發展水平的分布,呈現出一定的區域特征。圖 6 展示了 WEDI 在全球的分布情況。不難發現,得分水平較高(超過 0.80)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北美。在得分前十名的國家中,有八個來自歐洲地區,其中北歐五國(瑞典、冰島、挪威、芬蘭、丹麥)全部入圍,這說明歐洲地區尤其是北歐國家在女性賦權與發
74、展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得分排名最后十位的國家,有六個國家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三個國家來自南亞,南亞與非洲女性的賦權與發展水平還有極大的有待進一步提高的空間。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04圖 5:樣本國家 WEDI 得分的分布圖 6:樣本國家 WEDI 得分地理分布對于部分國家缺失 2021 年份數據的,我們參照了國際組織相關指標和指數編制的方法,用相近年份的數據替代。不同得分區間國家分布3635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規則,將 117 個國家按其地理位置的空間分布劃分為 7 個地區類型,即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國家、南亞地區國家、中東和北非地區國家、歐洲和中亞地區國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國家、北美
75、洲地區國家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梢园l現,區域板塊之間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存在較大的差異(見圖 7)。2020 年北美洲(僅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 WEDI 平均得分最高,達到 0.8640,歐洲和中亞地區緊隨其后,平均得分也在 0.8 以上。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平均表現也較好,得分達到 0.7313。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女性賦權與發展水平相對最落后的兩個地區,得分均在 0.60 以下。WEDI 得分之間的區域差距,很大程度上和相關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一定關系,但又不是完全由經濟發展水平決定。從圖8看,收入水平越高的國家組別,平均的 WEDI 得分越高。但是,如果進一步分地區看,收入水平越
76、高的國家其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甚至還低于低收入的地區,收入不是決定女性賦權與發展女性的賦權與發展水平與社會性別平等有緊密的聯系。將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性別平等得分與 WEDI 比較,不難看出,總體上性別更平等的地區 WEDI 得分水平也更高。如果僅考慮歐盟國家,2020 年WEDI 得分為 0.8340。而在性別平等水平較低的地區,WEDI 的得分也很低。圖 9 清晰地反映出 WEDI 與性別不平等指數(GII)之間這種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圖 7:不同地區樣本國家的 WEDI 平均得分圖 8: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的 WEDI 平均得分圖 9:比較 WEDI 與 GII水平的唯一重要因素
77、,公共政策以及社會文化傳統可以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譬如,南亞國家的人均 GNI 要高于撒哈以南非洲,但是 WEDI 平均水平卻低于后者。中東與北非地區的人均 GNI 是拉丁美洲與加勒比地區的兩倍多,但是 WEDI 得分卻要更低。此外,歐洲與中亞地區的人均 GNI 不到北美地區的一半,但是在 WEDI 上兩者的差距卻要小得多,前者為后者的 96.66%。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原文”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3”見 http:/reports.weforum.org/global-gender-gap-report-2
78、023,第 6 頁3837表 5:不同地區樣本國家分維度的評分(2020 年)收入水平更高的國家大部分維度的平均得分都更高,而且不同維度之間的水平也更均衡。在高收入國家,得分最高的維度(健康)和最低的維度(決策參與)平均分值之差為 0.2858。在低收入國家,得分最高的維度(健康)和最低的維度(教育)分值之差為 0.333。這意味著,在低收入國家,不僅女性各維度賦權與發展的水平低,而且不同維度之間的發展也更不平衡。在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女性賦權與發展的薄弱領域表現得也不一樣。女性決策參與的平均得分在高收入以及中低收入國家群體中都是最低的,在所有國家樣本中的平均得分也是各維度中最低的,這意味著提升
79、女性的決策參與水平仍是當前具有全球緊迫性的事務。但是在低收入國家群體中,平均得分最低的維度為教育。教育不僅是基礎性的人類發展結果,也是促進其他人類發展維度的重要因素,這意味著,對于低收入國家來說,提升女性的教育水平仍需要放在政策優先日程上。對于中高收入水平的國家來說,平均得分最低的是經濟參與和決策參與。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遷,女性經濟參與的方式和水平也發生變化,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鞏固女性的經濟參與,是許多中高收入國家需要面對的挑戰(見表 4)。分地區看,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女性發展上最需要投入力量改變的地區。但是在南亞,女性賦權方面最突出的短板是決策參與和經濟參與,兩個維度的得分分別
80、為 0.3554 和 0.4834。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教育和經濟參與的得分最低,分別為 0.4826 和 0.5390(見表 5)。表 4: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分維度的評分(2020 年)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40394.2 新型國家集團的女性賦權與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興起了很多新型的國家間合作溝通的平臺和機制。參與其中的國家通常共享某些觀念,有共同的利益和立場,在全球事務上表現出某種行動的一致性和協同性。這些國家集團成為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這些國家集團的女性賦權與發展狀況進行分析,有助于拓展和深化這些國家集團內的女性發展合作。G7是由加拿大、
81、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美國、日本等七國組成的國家集團。2022年,G7 國家的 GDP 達到 43.77 萬億美元,占全球的比重達到 43.1%。鑒于 G7 在全球秩序中重要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這些國家女性賦權與發展的模式在全球經常具有引領性作用。從 WEDI 得分看,G7 國家各維度平均得分都高于樣本國家平均水平,也略高于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見圖 10)。此外,G7 國家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表現最突出的領域是健康,相對薄弱的短板則是在決策參與和經濟參與上。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經濟合作論壇,也是該地區最高級別的政府間經濟合作機構。APEC 包含 21 個成員,包括發
82、達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中國、美國、日本、泰國、印度尼西亞等 19 個國家成員和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兩個地區經濟體。目前,亞太地區也是全球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也在經歷快速的變化。從 WEDI 得分看,APEC 成員國在各領域的平均分數均顯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教育最為明顯。APEC 成員國女性決策參與得分為 0.61,經濟參與得分為 0.70,是相對薄弱的短板(見圖 11)。圖 10:G7 國家的 WEDI 得分圖 11:APEC 成員國的 WEDI 得分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APEC 成立于 1989 年 11 月,中國作為主權國家于 1
83、991 年加入。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4241上海合作組織(SCO)是成立于 2001 年的永久性政府間組織。目前,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SCO 成員國 WEDI 得分以及各維度得分均低于樣本國家平均水平。其中,在教育、社會參與、健康領域與全球的差距較小,主要的短板還在于經濟參與以及決策參與上(圖 13)。圖 13:SCO 國家的 WEDI 得分圖 12:OPEC 國家的 WEDI 得分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于 1960 年,是亞非拉石油生產國為協調成員國石油政策、反對西方石油壟斷資本的剝削和控制而建立的
84、國際組織,對全球能源格局和國際經濟秩序有重要影響。OPEC 國家平均的女性賦權與發展水平要低于樣本國家平均水平。除了健康、教育與全球平均水平接近外,在女性決策參與、經濟參與和社會參與上都存在突出的挑戰,這意味著女性的潛能在這些國家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見圖 12)。不過,在 OPEC 國家中,也有一些國家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表現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如委內瑞拉和阿聯酋的 WEDI得分分別達到 0.7333 和 0.7293,在 117 個國家中分別居于第 47 位和第 50 位,均屬于中等偏上水平。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4443從具體指標看,各國在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上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對于低收
85、入國家來說,降低五歲以下女童死亡率仍是十分迫切的任務,此外青春期生育率居高不下也是需要重視和加以解決的問題。高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在各項健康指標上總體表現都較好,健康指標總得分也較為接近,分別為0.9466和 0.8820。但是,女性自殺率長期偏高也是高收入國家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見表 6)。4.3 分維度的考察健康全球女性在健康領域平均得分最高,而且在高收入國家和低收入國家之間表現相對平等。在樣本國家中,塞浦路斯居于第一位,塞拉利昂居于最末位。在排名前十的國家中,近一半分布在地中海東岸和北岸附近;排名最低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見圖 15、附錄表 2)。金磚國家(BRICS)最初由
86、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五個大型新興市場經濟體組成。金磚國家女性賦權與發展的整體表現與全球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在女性教育和社會參與方面的表現卻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女性健康、經濟參與、決策參與的表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中,女性決策參與是金磚國家與全球平均水平相差最大的領域,平均得分為 0.51(圖 14)。圖 14:金磚國家的 WEDI 得分圖 15:樣本國家健康指數得分地理分布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表 6: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健康指數得分2023 年 8 月,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上,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宣布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
87、沙特、阿聯酋六國將于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成為金磚合作機制的成員國。4645分地區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健康問題挑戰最嚴峻。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在女性出生預期壽命、五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青春期生育率等指標的平均得分都在 0.7 以下。南亞國家在提升女性出生預期壽命上任務艱巨。北美洲國家、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國家、歐洲和中亞國家在降低女性自殺率問題上還存在較為明顯的短板。教育從全球看,教育領域的平均得分僅次于健康,但是在不同地區和收入水平國家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從具體國家看,北歐、北美以及前蘇聯和東歐轉型國家在女性教育上表現優異,居于全球前列(見圖16、附錄表 3)。此外,在高收入和中高收入
88、國家,男女性在高等教育入學機會上已經基本沒有差距,這是令人鼓舞的進步。低收入國家的教育發展問題最突出,25 歲及以上女性受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較低。不過,受益于新世紀以來普及基礎教育的努力,低收入國家女性預期受教育年限的得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相對較小。對于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高等教育還是一個奢侈品,女性高等教育入學率的得分僅為 0.0442和 0.2767(見表 8)。經濟參與在納入考察的五個維度中,經濟參與平均得分居于倒數第二位。而且在五個具體指標的平均得分上存在較大的差異。該經濟參與指數上,新加坡得分達到0.9488分位居第一,阿富汗僅0.3197分排名最末,此外中東和北非國家在該領
89、域的得分上也普遍偏低(見圖 17、附錄表 4)。圖 17:樣本國家經濟參與指數得分地理分布圖 16:樣本國家教育指數得分地理分布表 8: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教育指數得分表 7:不同地區樣本國家健康指數得分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4847表 9: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經濟參與指數得分分指標看,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在“女性辦理創業的成本”“女性失業率”這兩項的平均得分上得分普遍較高而且幾乎沒有差距(見表 9)。反映女性經濟參與結果的女性預期收入水平的得分也普遍偏低,即使是高收入國家,該項目指標的得分也僅為 0.4944。此外,男女薪酬差異指標上,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得分均低
90、于 0.7以下,中低收入國家男女薪酬差異的平均得分在不同收入組別中是最低的,僅為 0.4929。15 周歲以上女性擁有金融賬戶的比例在低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的得分均在 0.5 以下(見表 9)。在為女性提供公共福利支持上,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平均得分存在明顯差距,高收入國家的平均得分為0.6217 分,而低收入國家僅為 0.1034 分。該指標還僅僅關注公共福利覆蓋面,如果將公共福利支出水平納入考量,差距可能會更顯著。女性產假已經成為較為普遍性的制度安排,但是普遍還有提升空間,相比之下,各個國家在提供男性產假方面短板更明顯(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和中低收入國家)(見表 10)。在反映社會安全環境的
91、“每十萬人命案數”上,拉丁美洲地區平均得分最低,降低社會的暴力水平是該區域國家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見表 11)。社會參與在社會參與方面,不同收入水平國家對女性社會地位都有較高水平的認知,但是從認知轉化為支持女性社會參與的具體行動還有距離。從分維度指數得分看,塞爾維亞、蒙古以及北歐國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該領域上表現優異,埃及、喀麥隆、約旦、科威特、阿富汗和毛里塔尼亞等國家則排名靠后(見圖 18、附錄表 5)。表 10: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社會參與指數得分表 11:不同地區樣本國家社會參與指數得分圖 18:樣本國家社會參與指數得分地理分布決策參與目前,全世界已經有 140 多個國家在憲法中規定了
92、男女在政治和各項事務上的性別平等地位。在多數國家,女性參與政治事務在制度上并不存在障礙。在現實中,女性的決策參與尤其受社會傳統文化和認知偏見的影響。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5049表 12:不同收入水平樣本國家決策參與指數得分總體上看,在各國公共部門中,女性的參與成為普遍現象,但是女性要進入決策高層仍然任重道遠。在國會/立法機構的女性比例指標的平均得分上,除了中低收入水平國家明顯較低外(平等得分 0.4545),其他三類國家類別基本相當(平均得分在 0.5-0.6 之間)。在政府行政部門中,表現也與立法機構中女性占比的情況相當,中低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平均
93、得分最低,分別為 0.3825 和 0.4905(見表 12)。4.4 比較 WEDI 與其他發展指數通過將 WEDI 與其他度量性別平等以及社會發展的指標進行比較,對于政策討論也富有啟發性。從與人類發展指數(HDI)的比較看,WEDI 與 HDI 在排序上有較好的一致性。在排序最高和最低的10 個國家中,大部分國家兩個指數排序差異均 15 以內,只有黎巴嫩和約旦的 WEDI 得分排序顯著低于HDI 排序,相差超過 30 多位。在樣本國家中,塞爾維亞和摩爾多瓦的 WEDI 得分排序要超過 HDI 排序40 多位,表明這兩個國家在性別賦權與發展上有比總體人類發展更好的績效。但是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的
94、 WEDI 得分排名要比 HDI 排名低近 50 位(見附錄表 7a、7b)。此外,如果看 WEDI 與 HDI 得分之間的關系,也揭示兩者有很好的正相關關系。HDI 反映的是各性別在人類發展上的平均成就。UNDP 開發的性別發展指數(GDI)是在經過性別調整后的人類發展指數,根據分性別的出生時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大中小學綜合毛入學率、估計收入而計算出分值,分值越接近于1,表明人類基本能力發展中的性別差異越小,男女能力平等發展的程度越高??梢钥闯?,GDI 得分普遍集中在 0.8 之上,其與 WEDI 呈正相關關系,兩者之間關系呈 U 形曲線右側的特征,即隨著性別發展指數的提升,WEDI 呈加
95、速提升的態勢。圖 19:樣本國家決策參與指數得分地理分布圖 20:比較 WEDI 與 HDI圖 21:比較 WEDI 與 GDI提高女性在公共決策中的參與仍是一項需要全球努力推進的議程。從決策參與指數看,該項平均得分為 0.5843,是五個維度中得分最低的。高收入國家相對而言平均參與水平要高于收入更低的國家,但是差距并不十分顯著,得分最低的國家群體為中低收入國家,為 0.4808。從具體國家看,瑞典芬蘭居于前兩位,但是哥斯達黎加、盧旺達、南非也進入前 10 位。在決策參與方面,尼日利亞、斯里蘭卡、約旦、巴林和緬甸排名較為靠后(見圖 19、附錄表 6)。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
96、展指數:現狀與啟示但是,由于 GDI 衡量的是基本能力,大量的觀察樣本 GDI 得分集中在 1 附近,這可能會使得 GDI 作為政策引導工具的價值弱化。5251從WEDI 與人均 GDP、人均 GNI 的比較看,如前所述,總體上經濟發展水平更高的國家 WEDI 排名也靠前(見圖 22)。但是很多國家依靠良好的性別政策,在較低的收入水平上實現了較高的女性賦權與發展績效。其中,代表性的國家包括摩爾多瓦、塞爾維亞、格魯吉亞等,WEDI 得分排名比人均 GDP排名高出 40 多位;尼加拉瓜和阿爾巴尼亞的表現也不錯,排名高出 30 多位。聯合國性別不平等指數(GII)和世界經濟論壇的性別差距指數(GGG
97、I)都提供了度量性別發展不平等的指數,但是兩者的結果排序存在很大的差別。從對比看,在靠前國家的排序比較中,WEDI 的排名普遍在GII和GGGI之前;在靠后國家的排序比較中,WEDI的排名普遍在GII和GGGI排名之后。但是,與 GGGI 相比,WEDI 與 GII 的一致性更好,這表明,WEDI 與 GGGI 相比,更穩健和居于中道。以盧旺達為例,在 WEDI 中排序為第 80 位,比其人類發展指數排名(高 30 位),比其人均 GDP 和人均國民收入排名高 34 位。但是,在世界經濟論壇的 GGGI 排名中,盧旺達高居第 7 位,性別平等表現要優于奧地利、荷蘭、加拿大、比利時和丹麥。進一步
98、分析比較 WEDI 和 GGGI 與 HDI、GII、人均 GDP和人均 GNI 排序的相關系數,可以發現 WEDI 與上述所有指標的相關性都要高于 GGGI。以上對 WEDI 和其他評價性別平等與女性發展、經濟發展和人類發展的排序比較,提供了一些對政策有啟示的洞察。與 GDI 和 GGGI 相比,WEDI 提供相對穩健和一致的觀察結果。不過,僅僅比較排序也存在不足。在評價體系中,排序是均勻分布的,但是各個國家在某一領域的具體得分的分布不是均勻的,可能會出現由于得分分布不均勻,導致得分差距小但排序差距大,或者相反的情況。從圖 30看,GGGI 過于集中分布在 0.6-0.8 的區間。而圖 28
99、 則顯示,絕大部分樣本的 GDI 得分在 0.8 以上,且大量集中在 1 附近。相比之下,WEDI 的分布相對均勻而且具有較為典型的鐘形特征(見圖 5),因此可以避免分布過于聚集導致排序偏差波動較大的情形,在此情況下,指數在中間階段的微小變化不會引發排名之間的劇烈變化,從這個意義上看,WEDI 相比GGGI 和 GDI更具有穩健性(robustness)。圖 22:WEDI 得分與經濟發展水平圖 23:比較 WEDI 與 GGGI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現狀與啟示兩者排序差的平方和僅為 WEDI 與 GGGI 平方和的一半,而 GDI 與 GGGI 排名差距的平方和是
100、 WEDI 與 GGGI 平方和的兩倍左右。5453結論與行動建議結論與行動建議本報告對全球 117 個國家的女性賦權與發展進行了指數化評價。評價框架基于既有國際可比的相關統計和分析框架,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本報告所構建的 WEDI 仍然相對簡單,它捕捉了女性賦權與發展的一些關鍵的方面,但是并沒有涵蓋女性發展的全部重要方面。對于女性精神健康、免于家庭暴力、獲得社會支持等這些重要的方面,一些指標只能使用代理變量。盡管如此,通過對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區國家的女性賦權與發展水平進行量化評價,仍然可以發現當前全球女性在賦權與發展上面臨的一些不可忽視的挑戰,但也發現女性賦權與發展上新的機遇和力量在涌現
101、。此外,WEDI 在評價女性賦權與發展上相比于 GGGI 更具有穩健性。5.1 主要發現和啟示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問題表現最尖銳和突出的主要還在于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收入水平不是決定女性賦權與發展唯一重要的因素,但是收入的高低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國家公共和私人部門可以動員用于女性發展的資源。從地域上看,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女性賦權與發展的挑戰最嚴峻,但在具體領域表現得有差別。具體而言,南亞地區的經濟參與和決策參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教育和經濟參與挑戰表現得最尖銳。此外,在降低女童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方面,這兩個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也存在顯著的短板。但是,除了經濟因素之外,地理因素
102、以及文化傳統等因素,可能也相當程度上同時對經濟發展以及女性發展形成了制約。不僅如此,女性發展的不足也反過來制約這些地區國家可用的勞動力數量、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積累。不同收入水平的國家都存在薄弱環節和具有相對優勢的領域??傮w上看,低收入國家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水平也相對更低。但是,一些收入水平相對較低的國家以及轉型經濟體在社會參與、健康、教育上表現相對突出,如塞爾維亞和蒙古在社會參與方面、中亞轉型國家在教育方面都有較好的表現。而在一些發達國家,在經濟參與和女性健康的某些方面則存在短板。因此,要重視不同國家之間的良好的經驗與實踐,相關的經驗與實踐可以為全球應對女性賦權與發展的挑戰提供重要的啟示。從
103、 WEDI 得分看,全球女性在健康和教育領域發展表現相對突出,在決策參與、經濟參與和社會參與上相對滯后。健康和教育是人類發展最基礎性的能力。健康和教育水平的持續提升,將持續地使女性更有能力和意愿參與經濟社會事務以及公共決策。當女性能力的提升較快,并有可能通過積極地參與實現自身價值,同時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時,就需要一個社會更積極主動開放各領域的參與機會。以教育能力提升為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表的2023 性別社會規范指數報告中指出:縮小教育差距預計可以減少收入差距,實現男女教育平等的政策是有效的,其可以提高女性經濟方面的平等水平。本報告也有類似發現,各國女性預期受教育年限與經濟參與
104、水平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圖 24)。結論與行動建議05圖 24:女性預期受教育年限與經濟參與原文:”2023 GENDER SOCIAL NORMS INDEX Breaking Down Gender Biases Shifting social norms towards gender equality”,第 9 頁當然,僅僅靠教育領域的改進是不夠的。正如2023 性別社會規范指數報告所指出的,近年來教育方面的性別差距可能不再與收入方面的性別差距掛鉤,女性與教育有關的經濟差距可能已經被彌補,未來需要在其他方面優化政策措施,以增強女性在經濟參與方面的賦權和發展。5655性別平等的政策舉措在推
105、動女性賦權與發展上可以并且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女性的賦權與發展并不是隨著經濟社會結構變化而自然、自動地提升的。很多與女性賦權發展相關的指標,與收入、城鎮化、年齡結構等關系不是線性。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由傳統向現代轉變過程中,并非所有的女性以及女性的所有方面都會得到積極的改變,在一些階段一些領域可能會出現停滯或退步。而實施有利于性別平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舉措,在促進女性持續、穩定地實現賦權與發展上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在經濟社會事務中女性參與機會的開放,并不需要等到一定的收入水平才能實現,相反,越早的公平的機會開放越有利于釋放一個社會的發展潛能,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實踐表明了這一點。不能
106、忽視文化傳統因素在制約和促進女性賦權與發展的影響。文化傳統對于社會性別角色認知以及是否投資女性能力發展、擴大女性賦權具有持續深遠的影響。從 WEDI 分區域的比較討論中可以發現文化傳統(或者經過改造后的文化傳統)有利于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積極例子,也看到反面的例子。性別平等是釋放社會發展動能和活力最低成本的手段,但要克服各領域長期存在的性別偏見并不容易,需要在社會層面積極推進有利性別平等的新文化構建,很多社會都在不同程度地作出努力,但是收到的成效不一。一些國家集團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展現出了較強的共性。除了 APEC 之外,G7、OPEC、上合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國家集團在性別平等以及發展水平上展現
107、出很多共性,但在一些具體領域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這提供了國家之間達成政策共識的基礎以及相互學習借鑒的機會。結論與行動建議結論與行動建議5857積極構建平等和相互賦權的新性別文化。性別平等和促進女性賦權不是兩性排斥和分裂,而是包容和團結。要積極倡導通過相互賦權和促能,為兩性在社會中更好地發揮潛能提供更大的空間。為促進女性賦權與發展提供充分的資源保障。女性經濟社會參與能力的提升,需要在醫療衛生、教育、就業和創業、職業技能培訓等多方面的資源投入。在很多國家,還需要額外的資源支持以彌補歷史上的積欠。這些不僅需要各國政府在公共預算中予以支持,還需要來自企業部門、社區以及民間組織的資源投入。重視制度性的參
108、與機會公平開放。在擴大女性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參與方面,并非總是需要物質資源的投入,制度性的改革可以起到持久的影響,并且成本更低。這些制度性的機會開放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社會習俗和規范方面的非正式制度。發揮新型國家集團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的合作平臺作用。很多新型國家集團在女性賦權與發展上表現出了共性特征,這提供了政策上相互理解的基礎。與此同時,各國在促進性別平等以及女性發展上又各有所長。因此,應該充分利用新型國家集團作為平臺,加強在性別平等和女性發展上的政策溝通與合作,將性別議題納入合作的政策議程,形成務實有效的行動策略和方案。5.2 行動建議把女性賦權與發展作為優先事項。促進占總人口一半的女
109、性的賦權與發展,不僅有利于女性,也有利于社會全體人群,可以立即收獲性別平等紅利。把促進女性賦權與發展作為推進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以及國際發展合作的關鍵和優先事項。積極推動全球層面的性別統計改革,整合性別統計框架,完善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監測與評估體系。對于女性賦權與發展現狀與原因的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統計數據和信息的可獲得性。需要完善性別統計的指標體系,支持統計體系提升能力,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利用大數據等手段改革統計方法,完善女性賦權與發展的監測和評估分析。在近中期,應優先完善 SDGs 中與性別相關的統計和監測評估。更精準地瞄準最不發展國家中的最急迫需要幫助的人群。在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
110、為女童提供普遍的基礎教育,降低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擴大女性進入市場經濟的機會是需要優先考慮的。此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這些國家成年女性提供低成本的中等以上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也是值得優先考慮的選擇。加強女性賦權與發展國際經驗和知識的共享。不同地區、不同經濟社會背景的國家在推動女性賦權與發展上都有獨特的經驗和做法。要建立和完善國際促進性別平等和女性發展的交流網絡,促進相關經驗和知識的共享。結論與行動建議結論與行動建議6059附錄附錄附錄表 1:女性賦權與發展指數(WEDI)得分與排名6261附錄附錄附錄表 2:樣本國家女性健康指數得分與排名6463附錄附錄附錄表 3:樣本國家女性教育指數得分
111、與排名6665附錄附錄附錄表 4:樣本國家女性經濟參與指數得分與排名6867附錄附錄附錄表 5:樣本國家女性社會參與指數得分與排名7069附錄附錄附錄表 6:樣本國家女性決策參與指數得分與排名7271附錄附錄附錄表 7a:樣本國家 WEDI、HDI、GDI、人均 GDP、人均 GNI、GGGI 排名比較附錄表 7b:樣本國家 WEDI、HDI、GDI、人均 GDP、人均 GNI、GGGI 排名差異7473附錄附錄附錄圖 1:各國人均 GDP 與女性勞動參與率的關系附錄表 8:縮寫表76致謝75課題團隊本課題的研究得到了相關專家和機構的大力支持。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何達基教授、公婷教授
112、參與了課題研究方案、指標框架的設計,并與研究助理徐巖等為研究的開展提供了大量的國際數據收集工作,參與了課題結果的分析討論,對課題研究工作的推進作出了直接、重要的貢獻。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公司、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家庭發展基金、寶潔(中國)有限公司通過有關專項資金為課題提供了資金支持?!昂亲o康乃馨行動”發起人李錦與上海齊家合眾慈善基金會會長王亨達支持了課題相關專題研討活動。彭希哲、杜潔、陳雁、周智強、韋春艷、李碧菁、王艾英、劉慧等為課題研究工作提供了建設性的專業意見。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實習生丁一丹、于水益、何政彤、李婧軒等具體承擔了大量報告數據收集整理和圖表制作的工作。對以上個人和機構對課題相關工
113、作給予的支持予以衷心的感謝!致謝課題團隊課題組顧問盧 邁(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原副理事長)課題組組長方 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課題執行組長俞建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課題協調人朱美麗(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三部副主任)課題組成員趙崧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三部項目副主任)何 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三部項目主任)史雅帆(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公共關系部項目主任)報告執筆人俞建拖(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朱美麗(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三部副主任)趙崧妍(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三部項目副主任)何 偉(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三部項目主任)專家支持何達基(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主任、教授)公 婷(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