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2023年企業并購市場回顧-中國醫藥和生命科學行業(34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普華永道:2023年企業并購市場回顧-中國醫藥和生命科學行業(34頁).pdf(34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2023年企業并購市場回顧中國醫藥和生命科學行業目錄目錄總體趨勢概覽總體趨勢概覽4醫藥醫藥8 頭部交易9 交易類型10 細分賽道11 國內戰略投資12 財務投資14 海外并購15 IPO17 授權交易18醫療器械醫療器械23 頭部交易24 交易類型25 細分賽道26 國內戰略投資27 財務投資29 海外并購30 IPO3212報告中所列示數據說明報告中所列示數據說明 報告中數據除注明外均基于湯森路透、投中數據、亞洲創業基金期刊、公共新聞及普華永道分析提供的信息 湯森路透與投中數據僅記錄對外公布的交易,有些已對外公布的交易有可能無法完成 報告中提及的交易數量指對外公布交易的數量,無論其交易金額是
2、否披露 報告中提及的交易金額僅包含已披露金額的交易(在報告中稱為“披露金額”)“國內”是指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特別行政區“海外并購”是指中國大陸企業在境外進行收購“入境并購”是指境外企業收購國內企業“私募股權基金交易”特指交易金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由財務投資者進行的股權交易,或主要由私募股權基金管理公司進行的交易,也包含了由金融機構和集團公司進行的本質是私募股權投資性質的交易“風險投資基金交易”特指交易金額在1,000萬美元以下由財務投資者進行的股權交易,以及未披露交易金額但由財務投資者進行的股權交易“戰略投資者”指并購公司后將其納入其現有經營范圍的公司投資者(相對于“財務投資者”)
3、“財務投資者”指以通過未來出售獲利為目的進行并購的投資者,主要包括但不僅限于私募股權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前言3總體趨勢概覽4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受宏觀環境影響,醫藥及生命健康行業融資并購交易趨緩。2023年醫藥及生命健康行業整體交易金額較2022年略下降約2.3%至240億美元;披露交易數量共計1197宗,較2022年也有小幅降低。整體行業相較疫情爆發期間(2020-2021)而言,行業融資并購有所放緩。中國醫藥及生命科學行業總體并購交易數量及金額概覽中國醫藥及生命科學行業總體并購交易數量及金額概覽總體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總體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百萬美元數量受宏觀環境影響,行業
4、交易并購趨緩受宏觀環境影響,行業交易并購趨緩21,798 35,067 34,436 19,476 17,882 3,087 8,028 10,075 7,173 6,129 409 635 782 683 678 179 293 471 542 519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45,000 50,00020192020202120222023交易金額 醫藥交易金額 醫療器械交易數量 醫藥交易數量 醫療器械19,019 32,987 3
5、2,198 19,476 17,882 2,779 2,080 2,238 409 635 782 683 678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20192020202120222023交易金額特大交易交易數量5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受到了市場流動性、醫療反腐行動等因素影響,醫藥行業各板塊承壓,2023年交易數量為678筆,而披露交易金額較2022年小幅下降8%至179億美元;平均交易規模亦處于五年以來低位,財務投資
6、人出手相對審慎,而行業內企業逐漸開始利用行業低估契機進行業務布局,但整體傾向于中小型標的。2019年至年至2023年中國醫藥行業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年中國醫藥行業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醫藥醫藥】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安進入股百濟神州平均交易規模平均交易規模(百萬美元)(百萬美元)44/*4155/*5253/*47數量*剔除安進百濟神州 交 易 后 2019年全年的平均交易規模為4,700萬美元*剔除百濟神州交易后2020年全年的平均交易規模為5,200萬美元*剔除云南白藥戰投交易后2021年全年的平均交易規模為4,100萬美元百萬美元29百濟神州定向增發云南白藥戰投上海醫藥1.
7、2023年交易數量678宗,與2022年交易量基本持平,平均交易規模從2,900萬美元下降至2,600萬美元;2023年依然無特大交易,且大額交易量變少:披露的超過1億美元的交易下降至33筆,占全年交易金額的52%(2022年為41筆,占比為52%);2.就交易類型而言,2023年國內戰略投資上升趨勢顯著,交易數量占比逐漸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產業資本通過并購整合形成規模效應,持續協同上下游及各細分領域的優質資源。財務投資者交易占比有所下降,2023年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占本年交易的50%,面對資本寒冬,機構投資者在做決策時更加審慎;3.細分賽道方面,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賽道依然領跑,交易數量和交易金
8、額均為六成左右。然而不同于之前對創新的盲目追逐,個性化創新標的成為投融資市場熱點。多肽藥物風口來襲,未來多肽產業鏈上中游企業將迎來業績增長期;4.阿斯利康收購亙喜生物,是首個外資藥企全資收購中國biotech的交易。同時授權交易蓬勃發展,尤其是出海交易,中國藥物研發管線規模展現出蓬勃增長的態勢,海外授權為海外交易帶來新的投資方式,對于國內創新藥企而言,資金來源的補充將不再單一依賴于股權融資。交易特征交易特征26行業交易并購或將觸底反彈,戰略投資占比上升行業交易并購或將觸底反彈,戰略投資占比上升3,087 8,028 10,075 7,173 6,129 179 293 471 542 519
9、-100 200 300 400 500 60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20192020202120222023交易金額交易數量6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受海外加息、國內醫療反腐等宏觀因素影響,醫療器械行業交易數量和金額較上年有所回落,分別為519筆和61億美元;但隨著反腐預期逐步消化,以及創新器械支持政策的頒發,行業情緒有所回暖,整體趨于穩定2019年至年至2023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醫療器械醫療器械】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1.2023年交易數量
10、從2022年542宗下降至519宗,大額交易數量縮緊的情況下,頭部企業仍然能夠獲得大額融資,而小型交易數量依然有較大發展空間,平均交易規模從1,300萬美元下降至1,200萬美元,導致總交易金額減少;2.頭部交易金額較上年有所下降,前十大交易金額合計23億美元,占總體披露交易金額的37%(2022年前十大交易金額為28億美元,占比39%)?!巴对缤缎 币廊皇且患壥袌鐾顿Y機構的共識,2023年醫療器械融資A輪及以前融資占總投資數量近一半,但類似于天使+、天使+等“拆分式”融資現象流行;3.財務投資者對醫療器械板塊投融資交易數量占比降低,下降至56%(2022年占比超七成),投資機構在投資醫療器械
11、企業方面更加謹慎。國內戰略投資者交易數量占比上升至38%(2022年占比為19%),產業知名機構紛紛下場與企業尋求合作,產業基金與企業的產業協同成為2023年國內戰略交易的主力軍;4.由于海外市場定價和盈利空間可觀,2023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上漲至25筆,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在醫??刭M壓力下尋求海外市場突破機會;同時,海外頭部公司正通過并購中國本土企業加碼中國市場;5.2023年多個細分領域的大額融資更為稀缺,大額融資主要集中在心血管、手術機器人、基因測序儀、CDMO 等賽道;同時,資本關注的賽道更多元,挖掘細分領域例如顯微外科手術機器人等藍海機會交易特征交易特征數量數量百萬美元百萬美元平
12、均交易規模平均交易規模(百萬美元)(百萬美元)1321271712創新與出海主題不變,整體交易趨勢有所回落;國內戰略投資者占比上升,早期投資仍火熱創新與出海主題不變,整體交易趨勢有所回落;國內戰略投資者占比上升,早期投資仍火熱7醫藥標的名稱標的名稱投資機構投資機構交易類型交易類型細分領域細分領域交易金額交易金額(百萬美元)(百萬美元)上海萊士海爾集團上市公司股轉轉讓血制品亙喜生物阿斯利康控制權收購細胞治療療法華潤醫藥建信投資、農銀投資、工銀投資、交銀投資、中銀投資等定向增發醫藥B2B 派林生物勝幫投資控制權收購血液制品九洲藥業建投投資、臨海金融投資、泰康資產管理、人壽資產、君和立成投資等定向增
13、發創新藥CDMO企業和仿制藥生產海森生物穆巴達拉投資、康橋資本A輪投資心血管領域藥物藥明合聯Invesco、General Atlantic、卡塔爾投資局、UBS基金、紅杉中國等基石投資 生物偶聯藥物生工生物德福資本、CPE源峰、景林投資、華蓋資本、國開科創等戰略融資引物探針、試劑及耗材重慶醫藥工銀投資、中銀投資、建信投資債轉股醫藥批發蘭州佛慈甘肅省國投要約收購中醫藥制劑8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前十大交易金額合計約61億美元,占總體交易金額的34%;交易標的大多為上市公司。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下,頭部企業或借市場估值回調時機加強控制權、擴張業務邊界,或通過增發、上市補充
14、彈藥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行業資源整合,依然是2023年醫藥頭部交易的主旋律2023年前十大金額交易案例年前十大金額交易案例頭部交易頭部交易12345678910上市公司仍構成頭部投融資主要標的上市公司仍構成頭部投融資主要標的271 274 291 300 315 372 560 740 1,200 1,759 211 212 175 163 277 9 6 8 3 6 169 384 546 483 356 20 33 53 34 39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20192020202120222023國內戰略交易國外戰略投資者入境交易財務投資者交
15、易海外并購并購交易數量(并購交易數量(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9,597 10,136 7,558 5,549 6,112 2,971 179 356 913 1,651 8,465 23,472 23,956 11,027 8,689 765 1,280 2,565 1,987 1,43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20192020202120222023國內戰略交易國外戰略投資者入境交易財務投資者交易海外并購9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1)2023年財務投資占整體交易量約為53%,較以往
16、的70%有所下降,投資者對生物醫藥賽道的關注更加理性,出手更為審慎,財務投資金額較2022年下降近26%;2)2023年國內戰略投資人交易活躍度大幅提升,數量增長70%,戰略投資人利用行業低估值契機穩健布局;3)海外并購交易的數量略有增加,中國企業尋求出海機會;4)國外入境戰略投資雖占比仍較小,但數量和金額均有所增長并購交易金額(并購交易金額(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交易類型交易類型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數量數量35,06734,436409635782683678戰略交易占比上升,業內玩家入場戰略交易占比上升,業內玩家入場21,79819,47617,882179 348 519 462
17、401 177 199 149 140 154 13 63 86 47 69 40 25 28 34 54 -200 400 60020192020202120222023生物制藥及基因技術傳統制藥醫藥外包醫藥流通10,963 20,859 21,296 11,911 10,913 7,784 9,276 9,467 5,319 3,466 1,217 3,809 3,046 1,181 1,867 1,835 1,123 626 1,065 1,635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20192020202120222023生物制藥及基因技術傳統制藥醫藥外
18、包醫藥流通10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處于疫后恢復期,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由高熱度回歸理性,生物制藥及基因技術等創新賽道仍為交易并購主流,但整體投融資事件數及金額均不及去年;確定性較高的傳統制藥、醫藥外包、醫藥流通等子版塊,交易數量均有所提升。小核酸藥物、基因治療及細胞治療等新興療法,依然是醫藥行業投資的主旋律。按賽道分類醫藥行業并購交易金額按賽道分類醫藥行業并購交易金額 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細分賽道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細分賽道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1.雖然資本投資對醫藥領域的投資回歸理性,但醫藥創新依舊是投資的關注點。小核酸藥物、基因治療及細胞治療等新興療法仍受關注
19、,同時合成生物學、AI制藥等新技術也持續保持了高熱度討論,讓生物制藥及基因技術賽道在醫藥行業保持主體地位;2.傳統醫藥行業利空出盡,2023年整體交易數量有所回歸,整體交易以戰略投資為主,多為非控制權收購;3.出于降本增效的考慮,有資源的醫藥企業收并購綜合能力較強的醫藥外包公司,實現縱向一體化,從而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客戶黏性;4.醫改政策大范圍展開,醫藥流通領域的頭部企業加速并購進行資源整合,增強行業內部規模經濟效應,醫藥流通交易的金額和數量有所增加。交易特征交易特征35,06721,79834,43619,476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按賽道分類醫藥行業并購交易數量按賽道分類醫藥行業并購交易數量 2
20、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409635782數量數量68317,882678創新主旋律未變,但逐漸趨于理性;確定性賽道交易有所回升創新主旋律未變,但逐漸趨于理性;確定性賽道交易有所回升11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國內戰略交易整體都有提升,2023年披露交易277筆,相比2022年上升約70%,但是小額交易居多,整體交易金額相比去年上升幅度僅約10%。國內戰略投資利用行業低估契機穩健布局,尤其在新興的生物醫藥與基金技術領域,彌補自身弱項、通過融資并購實現第二曲線增長,成為戰略投資人共識國內戰略投資者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國內戰略投資者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 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國內
21、戰略交易國內戰略交易數量數量平均交易規模平均交易規模(百萬美元)(百萬美元)453443*/3148百萬美元百萬美元*剔除云南白藥戰投交易后2021年全年的平均交易規模為3100萬美元229,597 10,136 7,558 5,549 6,112 211 212 175 163 277 -50 100 150 200 250 30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20192020202120222023交易金額交易數量戰略投資小步快跑,利用行業契機積極布局戰略投資小步快跑,利用行業契機積極布局12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醫藥創新是政策
22、發力點也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深諳此道的產業及國資背景戰略投資者增多,并利用行業低估契機,紛紛涉足生物制藥及基因技術領域,使其成為國內戰略投資者的主戰場;中藥、化學藥、產業鏈上游的原料藥等賽道整合趨勢促使2023年交易數量穩中有升;醫藥流通領域橫向收購產業鏈整合成為交易并購動因;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是醫藥外包行業企業選擇并購的一大重要原因國內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國內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 制藥交易金額(制藥交易金額(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國內戰略交易國內戰略交易細分領域細分領域百萬美元百萬美元國內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國內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 制藥交易數量(制藥交易數量(2019年至年至2023年)
23、年)數量數量3,920 4,162 2,278 1,329 3,750 5,014 4,431 4,570 3,049 1,299 661 714 606 712 499 2 829 104 459 564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20192020202120222023生物制藥及基因技術傳統制藥醫藥流通醫藥外包66 71 72 58 136 113 108 75 72 77 30 21 20 23 38 2 12 8 10 26 -50 100 15020192020202120222023生物制藥及基因技術傳統制藥醫藥流通醫藥外包政府政策助力
24、創新藥發展,生物制藥和基因技術成戰略投資者主戰場,醫藥外包并購助力降本增效政府政策助力創新藥發展,生物制藥和基因技術成戰略投資者主戰場,醫藥外包并購助力降本增效13后疫情時代,PE交易熱情逐漸恢復理性。2023年PE交易數量與去年持平,投融資金額略有下降;投資逐漸趨向于臨床后期/商業化階段的項目,追求確定性趨勢明顯;細分領域方面,一體化的CXO龍頭企業依舊是關注重點,被海外驗證過的創新藥賽道(如多肽、ADC、小核酸等)領域投資也逐漸活躍;VC交易數量來看大幅度下滑,出手趨于謹慎財務投資者交易數量及金額財務投資者交易數量及金額財務投資者交易財務投資者交易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數量數量來源:湯森路透、投
25、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8,377 23,335 23,724 10,783 8,391 89 138 232 245 298 77 230 278 187 187 92 154 268 296 169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20192020202120222023交易金額 PE交易金額 VC交易數量 PE交易數量 VC財務投資人出手更為審慎,在不確定中尋找相對的確定性成為財務投資人出手更為審慎,在不確定中尋找相對的確定性成為2023年的主題年的主題93 21 386 121 119
26、509 415 1,599 1,169 807-164 844 580 697 504 2 3 4 3 9 13 13 31 22 18 5 17 18 9 12 -5 10 15 20 25 30 35-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20192020202120222023財務投資者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香港企業財務投資者民營企業14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醫藥行業披露海外融資并購交易量為39宗,交易金額超14億美元,其中業內企業貢獻明顯。國際市場空間廣闊,國內企業積極海外布局將帶來更多機會。海外并購交易數量與交易金額海外并購交易數量與交
27、易金額 按投資者性質分類按投資者性質分類海外并購海外并購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數量數量交易金額交易數量業內企業海外投資并購有所回暖業內企業海外投資并購有所回暖15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和基因療法仍是熱門領域;美國、歐洲仍為海外并購熱門地區。2022年醫藥行業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案匯總年醫藥行業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案匯總海外并購海外并購時間時間投資方投資方投資者類型投資者類型標的公司標的公司投資行業投資行業交易金額交易金額(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標的地區標的地區2023-11-07百明信康民企制藥Diater Laboratorio de Diagnostico y Aplica
28、ciones Terapeuticas SA 抗體藥物-過敏癥治療和免疫療法診斷161 西班牙2023-03-27General Catalyst,紅杉中國等投資機構ArriVent靶向藥物-腫瘤生物藥155.00美國2023-01-06仙樂健康民企制藥Best Formulations營養補充劑125.16美國2023-05-09凱輝基金、Abingworth、Petrichor等投資機構Ascend細胞基因治療CDMO117.50英國2023-05-19雙湖資本投資機構Ray Therapeutics靶向藥物-基因治療藥物100.00美國歐美地區仍是主要并購地區歐美地區仍是主要并購地區16
29、來源:Wind數據、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醫藥行業IPO市場延續了2022年低迷態勢,隨著2023年A股IPO節奏放緩,A股IPO數量和上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一半以上;對于自己的募資能力很有信心、容易得到國際投資認可的企業,選擇了在審批相對寬松的港股或美股上市,2023年在納斯達克和港股上市的醫藥企業均有增加中國醫藥行業公司中國醫藥行業公司IPO匯總(匯總(2019-2023年)年)IPO受IPO政策收緊影響,2023年醫藥板塊企業上市數量共26家,低于2021年的57家和2022年的36家,下降顯著。2023年在科創板上市的醫藥企業數量并不多,并且時間都集中在上半年;北交所醫藥企業的
30、上市數量趕超科創板,憑借5家上市企業僅次于創業板7家;多家醫藥企業在2023年終止了IPO進程,由于證監會發布階段性收緊IPO政策,2023年醫藥企業終止IPO的數量達39家;2023年證監會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通知,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赴境外上市,并且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企業的備案進程已大大加快,提振海外市場融資預期。IPO洞察洞察上市數量上市數量 按上市板塊按上市板塊億人民幣億人民幣數量數量2 3 5-12 1 9 5 21-15 2 1 13 20 1 15 7 3 11 16 1 7-1 7 2 5 9 2 -5 10 15 20 25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證港股納斯達克2019年2020年2
31、021年2022年2023年93.6 83.6 60.9 12.9 12 9 3 2 -5 10 15-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生物醫藥及基因技術傳統制藥醫藥外包醫藥流通募集總金額上市數量2023年年IPO市場低迷,市場低迷,A股股IPO數量銳減數量銳減3363861072279123 106401613107422203366257951127710612459311634333563326971453702040608010012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92020202120222023首付款-國外轉
32、國內首付款-國內轉國外首付款-國內轉國內交易數量-國外轉國內交易數量-國內轉國外交易數量-國內轉國內17來源:雅法全球醫療研究,雅法資本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中國醫藥交易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出海交易數量首次超過引進交易,躍居第一。由于一級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惡化以及IPO數量大幅萎縮,2023年中國跨境引進交易再創新低;而中國出海交易數量創下歷史新高;中國境內交易數量持續降低2019-2023 中國醫藥授權交易數量及首付款金額中國醫藥授權交易數量及首付款金額總體醫藥授權交易趨勢概覽總體醫藥授權交易趨勢概覽1.中國跨境引進交易:在經歷了2022年交易量大幅下跌至近5年最低后,2023年繼續下跌47%
33、,再創新低。一級市場融資環境持續惡化,IPO數量大幅萎縮,公司現金儲備不足。2.中國出海交易:中國出海交易數量較2022年增長80%,創下歷史新高。2023年,首付款超過1億美金的重磅出海交易高達8起,整體交易金額大幅上漲107%,首付款總金額超過22億美元。以首付額計,2023年全球醫藥BD十大交易中,中國出海交易占據5席。(未包含聯拓與BMS的3.5億美元交易)。3.中國境內交易:交易數量下降18%,首付款總金額增長18%。交易特征交易特征257科倫博泰-Merck3筆交易首付款首付款百萬美元百萬美元950百濟神州-Novartis2筆交易200信達生物-Eli Lilly180天境生物-
34、AbbVie3.51132.1出海交易出海交易43.317.60.635.228.2跨境引進跨境引進8.63.64.13.14.7境內交易境內交易交易數量交易數量500康方生物-Summit800百利天恒-BMS400和黃醫藥-Takeda200榮昌生物-Seagen首付款平均值首付款平均值(百萬美元百萬美元)18來源:雅法全球醫療研究,雅法資本及普華永道分析百利天恒與BMS就雙抗ADC項目達成的交易,首付款8億美元,總金額84億美元,成為2023年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的授權交易頭部交易頭部交易1.2023年中國跨境引進與境內交易的引進方大多為大型制藥公司。Biotech相對2022年交易活躍
35、度繼續走低,需要更加良好的融資環境支持。2.中國醫藥創新厚積薄發,出海交易從交易數量與金額上全面大幅提高。超過1億美金的巨額交易有8起。3.百利天恒與BMS就雙抗ADC項目達成的交易,首付款8億美元,總金額84億美元,成為2023年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大的授權交易。近3年來,多起重磅出海交易均來自ADC領域,更加彰顯中國在該領域創新的地位。轉讓方轉讓方受讓方受讓方受讓方受讓方所在區域所在區域領域領域資產階段資產階段 總金額總金額 首付款首付款Arcutis華東醫藥美國免疫領域III期臨床94930Lib Therapeutics海森生物美國心腦血管領域III期臨床32520MC2 Therape
36、utics華東醫藥歐洲免疫領域批準上市 5216BioLineRx譽衡生物歐洲腫瘤領域批準上市 28015ATGC華東醫藥韓國醫美領域III期臨床3013中國跨境引進前中國跨境引進前5大首付款交易大首付款交易轉讓方轉讓方受讓方受讓方受讓方受讓方所在區域所在區域領域領域資產階段資產階段 總金額總金額 首付款首付款百利天恒Bristol-Myers Squibb美國腫瘤領域III期臨床8,400800和黃醫藥 Takeda日本腫瘤領域批準上市 1130400西比曼Janssen Biotech美國腫瘤領域II期臨床245245誠益生物 AstraZeneca英國代謝領域I期臨床2,010185翰森
37、制藥 GSK美國腫瘤領域II期臨床1,710185中國出海前中國出海前5大首付款交易大首付款交易轉讓方轉讓方受讓方受讓方領域領域資產階段資產階段總金額總金額首付款首付款澤璟制藥遠大生命科學其他領域III期臨床18637益方生物正大天晴腫瘤領域II期臨床7837科濟藥業華東醫藥腫瘤領域III期臨床17929德琪醫藥翰森制藥腫瘤領域批準上市10428康乃德先聲藥業自免領域III期臨床14521中國境內交易前中國境內交易前5大首付款交易大首付款交易單位:百萬美元*未包含聯拓與BMS的3.5億美元交易0510152020192020202120222023臨床前I期臨床II期臨床III期臨床批準上市1
38、9來源:雅法全球醫療研究,雅法資本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跨境引進交易量僅成交31筆,在2022年減少52%的基礎上繼續大幅減少47%;巨大的跌幅主要受一級市場融資環境和IPO趨嚴的影響,資產收購能力顯著下降中國跨境引進交易中國跨境引進交易(License-in)連續兩年大跌連續兩年大跌按交易資產階段看中國跨境引進交易的首付款金額與交易數量按交易資產階段看中國跨境引進交易的首付款金額與交易數量百萬百萬美元美元交易數量交易數量年份年份臨床前臨床前 I期臨床期臨床 II期臨床期臨床 III期臨床期臨床 批準上市批準上市20193.73.23.210.10.020200.90.46.97.32.12
39、0216.98.47.914.75.120221.12.63.416.65.920231.40.03.512.56.1中國跨境引進交易的首付款金額(按階段平均值)中國跨境引進交易的首付款金額(按階段平均值)單位:百萬美元雖然2023年市場繼續調整,海外生物醫藥資產價值并沒有相應持續走低。以首付款計,除首付款均值最高的三期臨床階段資產價值出現25%跌幅外,其他階段資產首付款均價都有小幅增加。海外生物醫藥資產價值已處低位,投資價值凸顯,這也是海外并購頻繁的原因。資產引進交易出現“兩頭大,中間小”的現象,即以“便宜”的臨床前和“安全”的三期/上市階段資產為主。交易數量排名前三的藥企分別為:華東醫藥(
40、4筆),維健醫藥(3筆),和海森生物(2筆)。01020304020192020202120222023-5 10 15 20 25 302019 2020 2021 2022 20232019 2020 2021 2022 20232019 2020 2021 2022 20232020 2022 2023歐洲美國亞洲其他臨床前I期臨床II期臨床III期臨床批準上市未披露0510152019202020212022202305010015020020192020202120222023臨床前I期臨床II期臨床III期臨床批準上市20中國創新藥出海自2020年開始爆發,2023年出海交易總首付
41、款達到22.2億美元,較2022年大漲107%,占全年生物醫藥授權交易(境外引進、出海及國內交易)總金額的90%。從交易資產階段來看,2023年出海交易資產階段更加均衡中國創新藥出海中國創新藥出海(License-out)更上層樓更上層樓來源:雅法全球醫療研究,雅法資本及普華永道分析按交易資產階段看中國出海交易的首付款金額與交易數量按交易資產階段看中國出海交易的首付款金額與交易數量百萬百萬美元美元交易數量交易數量2023年首付款超過1億美金的出海交易高達8起,同比2022年僅為2起。按交易對手所在區域看出海交易的階段按交易對手所在區域看出海交易的階段54793510從交易對手所在區域來看,中國
42、與歐洲企業間的交易數量首次超過美國躍居第一,主要體現在早中期臨床階段產品的交易上。歐美主流市場之外,中國的授權交易依然以成熟產品為主,交易量有小幅增加,但仍處低位。21從2022到2023年,中國境內交易數量下跌18%(45筆降至37筆),交易首付款總金額上升18%(9500萬美元增至1.12億美元)。境內交易資產階段早中晚期各占1/3,更均衡。交易多為biotech或小型藥企將產品授權給臨床能力與銷售能力更強的大藥企;腫瘤仍為交易最熱領域,但領域呈多元化趨勢,感染領域和罕見病領域緊隨其后中國境內交易(中國境內交易(Domestic)資產階段更加均衡;交易領域多元)資產階段更加均衡;交易領域多
43、元來源:雅法全球醫療研究,雅法資本及普華永道分析境內交易交易資產階段占比境內交易交易資產階段占比近近5年中國醫境內交易的治療領域分布年中國醫境內交易的治療領域分布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92020202120222023臨床前I期臨床II期臨床III期臨床批準上市0204060801001201401602019202020212022202322醫療器械232023年前十大交易金額合計23億美元,占總體披露交易金額的5%(2022年前十大交易金額為28億美元,占比39%),頭部交易金額較上年有下降。國外新興療法受機構追捧,前十大交易中近半數為國
44、外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獲知名行業投資人融資;出入境交易成為2023年頭部交易主題頭部交易頭部交易來源:雅法全球醫療研究,雅法資本及普華永道分析2023年前十大金額交易案例年前十大金額交易案例標的名稱標的名稱投資機構投資機構交易類型交易類型細分領域細分領域交易金額交易金額(百萬美元)(百萬美元)秋時Quasar博裕資本控制權收購器械CDMO百德醫療ExcelFin Acquisition Corp SPAC微波消融醫療器械心脈醫療通用技術資本、IDG資本、中安資本、熙誠金睿等定向增發主動脈及外周血管介入醫療器械Cellares Koch Disruptive、德誠資本、DFJC 細胞療法規?;a研
45、發CMR Surgical 匯橋資本集團、Watrium、RPMI Railpen等D+手術機器人Noah MedicalProsperity7 Ventures、軟銀、老虎基金等B手術機器人德國德賽診斷 邁瑞醫療控制權收購生化試劑新華醫療建投投資、處厚基金、中金公司等定向增發感染控制及消毒智能化設備與系統闊然基因Eastwin8 Pte Ltd控制權收購腫瘤分子診斷試劑康諾思騰道合科技投資、聯想創投戰略融資軟組織手術機器人及其他??剖中g機器人123456789106023692552551651501271261251172023年前十大交易金額下降,國外新興療法受熱捧,境外細分領域融資成頭
46、部交易主題年前十大交易金額下降,國外新興療法受熱捧,境外細分領域融資成頭部交易主題241)財務投資者依舊是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主導,但受宏觀環境影響,交易數量較上年下降了30%,交易金額下降26%,出手相對審慎;2)國內戰略投資發力,交易數量創近五年新高,交易仍以謀求協同效應為主;3)中國醫療器械企業及資本積極布局海外先進技術,海外并購金額及數量都持續上漲;4)入境交易量較上一年持平交易類型交易類型按交易類型分類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金額按交易類型分類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金額 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3,08710,0758,0287,173百萬美元百萬美元6,129按交易類型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
47、易數量按交易類型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數量 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數量數量179293471542519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1,6725,5226,3044,1483,0762,0451,7161,4051,7195091,7071,0961,2092434852312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8832019164452020202120222023國內戰略交易國外投資者入境交易財務投資者交易海外并購104205355417292567484103199440100200300400500600152019102020131202
48、131920223252023國內戰略交易國外投資者入境交易財務投資者交易海外并購戰略投資發力,穩健布局,謀求協同戰略投資發力,穩健布局,謀求協同252023年,其他細分領域成為新的熱點,耗材仍為第一大賽道但交易金額較上年下降了約39%,體外診斷及影像領域交易金額持續下滑;與此同時交易并購細分賽道格局持續多樣化,再生材料、微球、上游材料、空間組學等各細分領域百花齊放。創新前沿領域,如手術機器人、人工心臟、傷口修復等成為資本投資新方向,心血管介入器械、基因測序、CDMO吸收了大量融資。細分賽道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細分賽道投資并購交易趨勢概覽8,0283,08710,075 179293471百萬
49、美元百萬美元7,173數量數量542按賽道分類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金額按賽道分類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金額 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按賽道分類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數量按賽道分類醫療器械行業并購交易數量 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7383026378118611116274576479424103626203378281717061039180514032016288301000200030004000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514體外診斷影像耗材其他6,129297514712611217285374654579148107
50、9988111123235243050100150200250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體外診斷影像耗材其他5192023年醫藥投資熱點多樣,再生材料、微球等細分領域繁榮,創新領域如手術機器人受熱捧年醫藥投資熱點多樣,再生材料、微球等細分領域繁榮,創新領域如手術機器人受熱捧262023年,國內戰略交易數量大幅上升,產業知名機構紛紛下場與企業尋求合作,產業基金與企業的產業協同成為2023年國內戰略交易的主力軍;于此同時,2023年由于細分賽道的多樣化,市場更熱衷于創新醫療產品,早期融資增多,并頻繁出現天使+、天使+等“拆分式”融資現象,因而小額交易增加,平均交易金額下降國
51、內戰略交易國內戰略交易百萬美元百萬美元平均交易規模平均交易規模(百萬美元)(百萬美元)202816數量數量14國內戰略投資者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國內戰略投資者并購交易數量與金額 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8832,0451,7161,4051,719748419905001,0001,5002,0002,5003,0000501001502002505620192020202110320222023交易數量交易金額92023年戰略交易數量激增,產業基金與企業協同主導;市場熱衷創新醫療產品,早期融資增多,年戰略交易數量激增,產業基金與企業協同主導;市場熱衷創
52、新醫療產品,早期融資增多,小額交易頻發小額交易頻發272023年國內戰略性融資交易頻發,國內出現大量技術革命及創新科技,疊加創新器械支持政策的頒發,細分賽道的多樣化帶來大量資金,國產替代有望成為未來投資新趨勢;同時頭部企業利用資金優勢,尋求創新標的,為未來發展儲備能量;持續縱向整合,戰略投資大量向產業鏈上游進軍國內戰略交易國內戰略交易-細分領域細分領域數量數量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 交易金額(交易金額(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戰略投資者投資領域 交易數量(交易數量(2019年至年至2023年)年)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18
53、45315351362662563124947798815612676753616414205171,05305001,0001,5002,00020192020202120222023302體外診斷影像耗材其他812222144641113211819232235243928479902040608010020192020202120222023體外診斷影像耗材其他科技革新與政策助力細分賽道,國產替代成投資新寵,頭部企業尋求創新,戰略投資向上游延伸科技革新與政策助力細分賽道,國產替代成投資新寵,頭部企業尋求創新,戰略投資向上游延伸282023年PE交易數量持續攀升,而VC早期投資數量較上年快
54、下降過半,2023年VC交易數量較2022年下降40%,但2023年VC交易金額較2022年上漲143%,得益于2023年早期投資火熱且大部分交易金額有所披露。IPO基石投資及上市前融資等較后期交易有所減少,整體交易金額下降;就投資領域而言,手術機器人、心血管介入耗材、人工心臟及基因測序吸金不少,其他新興領域如微波消融器械、創傷修復等亦獲投資青睞財務投資者交易財務投資者交易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注:PE/VC是以金額為分類標準的,PE是1,000萬美金以上的交易,VC是1,000萬美金以下的交易)數量數量財務投資者交易數量及金額財務投資者交易數量及金額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5,42
55、36,1342,71870170215978881462773291960501001502002503003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831,602201999202020214,0011472022963582023交易數量 PE交易數量 VC交易金額 PE交易金額 VCPE交易增加,交易增加,VC早期投資減半,早期投資減半,IPO等后期融資減少,整體交易數量減少但交易金額上漲;手術等后期融資減少,整體交易數量減少但交易金額上漲;手術機器人、心血管介入耗材等領域受熱捧,新興領域亦受關注機器人、心血管介入耗材等領域受熱捧,新興領域亦
56、受關注292023年海外交易明顯上升,2023年海外并購交易25宗,交易金額達12億美元,手術機器人仍然是最受關注的賽道。多家分體式模塊化手術機器人在國內外獲得大額融資,香港企業及財務投資者均看好海外優質資產海外并購海外并購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數量數量海外并購交易數量與交易金額海外并購交易數量與交易金額 按投資者性質分類按投資者性質分類來源:湯森路透、投中數據及普華永道分析交易金額交易數量137146921625274633979333532166168771131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01234567891011121314151602019
57、902102020276620213712022212491020238香港企業香港企業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財務投資者財務投資者海外交易上升,手術機器人受熱捧,香港企業看好海外資產海外交易上升,手術機器人受熱捧,香港企業看好海外資產302023年,海外并購頭部交易由民營企業引領,行業相對較為分散,但略微集中在手術機器人領域,其他領域包括細胞療法規?;a、生化試劑、消毒等多領域;美國及歐洲依然是海外并購的主要目的地海外并購海外并購時間時間投資方投資方投資者類型投資者類型標的公司標的公司投資行業投資行業交易金額交易金額(百萬美元百萬美元)標的地區標的地區2023-08-24Koch Disrupti
58、ve、德誠資本、DFJ 民企Cellares 細胞療法規?;a方式255 美國2023-10-07匯橋資本集團、Watrium、騰訊民企CMR Surgical手術機器人165 英國2023-04-19Prosperity7 Ventures、軟銀、高領資本民企Noah Medical手術機器人150美國2023-07-29 邁瑞醫療民企DiaSys Diagnostic 生化試劑127 德國2023-02-28基巖資本、SOS投資、Espace CDPQ民企R-Zero消毒設備105美國2023年醫療器械行業主要海外并購案年醫療器械行業主要海外并購案312023年醫療器械行業共有7家醫療器
59、械企業上市,較2022年新增27家同比下降74%,覆蓋影像設備、手術器械、醫院醫療器械服務等細分領域。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出臺了“階段性收緊IPO”的政策,讓IPO審核嚴格IPO退出難度加大IPO數量數量來源:Wind數據;普華永道分析上市數量上市數量 按上市板塊按上市板塊2022年醫療器械行業上市數量和金額年醫療器械行業上市數量和金額 按細分賽道按細分賽道億人民幣億人民幣數量數量IPO洞察洞察科創板對于科創屬性和盈利能力要求較高,部分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擁有一定技術壁壘但市場天花板有限的硬科技企業,或者其所屬領域或產業鏈環節已過度擁擠,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的企業,登陸科創板難度更大。北交所
60、成為創新中小企業主陣地,但融資能力和融資規模有限,服務專精特新中小創新企業。2023年上市醫療器械企業主要為具有消費屬性和上下游相關的醫療器械企業。雖然2023年嚴肅醫療器械領域IPO企業有所縮減,但在強調國家戰略、科創屬性和三創四新等新定位下,掌握硬科技技術的醫療科技項目仍然是A股IPO主流。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公司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公司IPO匯總(匯總(2019年年-2023年)年)1-11-3-3 4 12-2 3 1 4 17-11-1 7 6 3 9 1-2 2 2-1 -5 10 15 20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證港股納斯達克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18.20-1
61、7.99 21.45-1-1 5 -5.00 10.00 15.00 20.00 25.00體外診斷影像耗材手術其他-1 2 3 4 5 6募集總金額上市數量2023年醫療器械上市企業數量大降,年醫療器械上市企業數量大降,IPO審核難度提升審核難度提升32數據收集方法與免責聲明數據收集方法與免責聲明本報告及新聞稿所列的數據可能會與前期新聞稿中的數據有所出入。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造成:交易確定或完成時,湯森路透和投資中國會定期更新其歷史數據;普華永道剔除了部分在本質上不是控制權的轉移,而是更接近于公司內部重組的交易;并對匯率數據進行了調整。所包括交易 收購上市及非上市企業所導致的控制權變化 對上市及
62、非上市企業的投資(至少5%所有權)公司合并 杠桿收購,管理層收購,管理層賣出 企業私有化 要約收購 資產分拆 通過上市分拆全資子公司 由于剝離公司、部門及營業資產導致母公司層面控制權變化 反向收購 重新注資 合資公司整體買入 合資 定向股份(Tracking stock)未包括交易 物業/個人物業中的房地產 傳聞的交易 在未收購100%股權時發售的收購額外股權的期權 商標使用權的購買 土地收購 基金市場股本募集 共同基金的股份購買 非企業私有化過程中,在公開市場回購或注銷上市公司股份 資產負債表重組或內部重組 新建項目投資 上市公司退市交易 破產接收或破產處置及拍賣特別鳴謝雅法全球醫療研究及雅法資本對本報告醫藥授權交易部分的貢獻,如對該部分有任何問題,敬請與他們聯系蔣曉陽,CFACEO&創始人 相文迪副總裁 特別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