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6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62頁).pdf(6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騰訊智慧交通|騰訊研究院2024年發展報告中國eVTOL產業前言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具有產業鏈條長、應用場景復雜、使用主體多元、涉及部門和領域多等特點,既包括傳統通用航空業態,又融合了以無人機為支撐的低空生產服務方式,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技術賦能,與更多經濟社會活動相融合,形成了一種容納并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綜合經濟形態,具有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征,發展空間極為廣闊。通過新技術賦能,發展以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為代表的低空經濟,是未來航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是安全高效環保的綜合立體交通和低空融合飛行
2、的主要內容,是全球爭相布局、積極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2021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提出發展“低空經濟”,“低空經濟”概念被首次寫入國家規劃。規劃綱要從國家層面加強了對低空經濟建設的頂層設計,低空經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熱潮。2023年12月11日-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2023年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部委聯合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綱要提出面向城市空運、應急救援、物流運輸等應用場景,加快eVTOL等創新產品應用,形成以典型
3、場景為導向的電動航空器供給能力、運營支持能力和產業化發展能力,打造新經濟增長極。鼓勵開展綠色航空示范運營,推動eVTOL實現商業運營。加快將eVTOL融入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建立統一的空地智聯管理平臺,打造低空智聯網,初步形成安全、便捷、綠色、經濟的城市空運體系。在這一系列的政策推動之下,全社會對包括eVTOL在內的低空經濟產業予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各地政府陸續出臺大量的低空經濟支持政策,研究機構、社會資本和企業加大低空經濟相關資本投入、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而低空經濟和eVTOL又是一個隨著技術、政策、法規快速變化的領域,社會公眾、政府機關、行業從業人員、相關研究人員等亟須對最新的產業發展有
4、系統性的深入了解。這一行業也涉及到適航航空器開發、運營,國際合作,融資和資本運作等需要向歐美傳統強國借鑒經驗,行業更需要有國際化的視野和開闊思路。前言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2024為此,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聯合騰訊研究院組織相關領域的國內外專家編寫了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系列報告,將行業發展現狀、挑戰與機遇展現給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研究人員和相關專家和領導,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是其中一冊,它全面總結了年度eVTOL產業發展總體概況,反映了行業發展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匯總了機型研發、投融資、政策法規相關進展和統計數據,資料詳實。2024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中的原始數據
5、來自公開信息源,各相關單位網站和媒體公開報道等,相關統計資料及調研得到了工信部、民航總局相關部門及聯盟會員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對所有支持本報告出版的單位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除注釋來源的數據外,文中數據均為編者自行收集分析。本報告內容及文章,如需轉載請事先與作者或編委會聯系并征得同意。如轉載或引用本報告內容,必須是以非商業用途為使用目的的引用,不得對內容原意進行曲解、修改,必須保留本報告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刊載時均須注明出處。報告編輯過程中,得到了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運輸所低空經濟室、中國民航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低空經濟與低空交通研究中心、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等
6、單位的支持。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歐盟工作委員會、中國法國工商會、意大利航空航天企業協會在編寫涉外部分內容時給予了大量支持,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誠摯歡迎業內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中國 eVTOL產業發展報告編委會 2024年4月 前言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2024序言在智能化、綠色化的社會浪潮推動下,低空經濟正以其獨特的戰略地位,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質生產力。低空經濟以低空飛行活動為核心,融合了無人駕駛飛行、低空智聯網等技術,是空域資源、市場需求與創新技術相互作用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它以萬億級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引領著新一輪的產業變革,成為經濟發
7、展的新引擎之一。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作為推動低空經濟發展的核心,以其革命性的技術優勢,重塑我們對空中交通的認知。eVTOL的出現,預示著空中通勤、緊急救援、貨物運輸乃至個人出行方式的全面革新。它將極大地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為社會就業、創新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深遠的社會影響。在區域的發展中,未來eVTOL將與現有的交通系統實現深度融合,形成立體化、智能化的交通網絡,推動城市交通體系的全面升級,為構建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系統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一歷史性的進程中,我們有幸成為低空經濟數字化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騰訊作為互聯網科技公司,非常幸運能有機會參與低空經濟的數字化建設,提供技
8、術支持和解決方案。我們期待與低空產業界的同仁們,共同在eVTOL領域開展深入的研究與創新,參與技術突破與應用實踐,推動eVTOL融入城市交通的脈絡之中,助力我國構建更加智能、高效、綠色的智慧城市和交通系統。本報告全面剖析了我國eVTOL產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深入探討eVTOL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如何通過跨行業合作、數字技術的應用、地面智慧交通的經驗,共同推動eVTOL技術的創新與應用。我們相信,低空經濟必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新動力。騰訊研究院院長 司曉 序言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2024目錄CONTENTSPART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0
9、1PART02中國eVTOL產業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111619PART03全球政府產業支持政策及落實情況PART04eVTOL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目錄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2024PART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3PART06中國 eVTOL 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36PART07eVTOL 和 UAM 的未來發展趨勢附錄1縮略語和術語表39PART08結論和建議4952目錄2024年中國eVTOL產業發展報告2024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PART01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發展eVTOL的意義1.1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現有交
10、通中的道路擁堵和空氣污染等問題日益嚴峻。在此趨勢下,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電動垂直起降器應運而生。eVTOL技術使用通過電力推動來源,可以避免傳統直升機內燃機產生的污染,對減少碳排放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同時,eVTOL垂直起降所帶來的便利性,也為未來交通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可能。eVTOL作為應用大量新興技術的航空器,將帶動航空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等高端制造業發展,促進相關產業鏈的優化升級。eVTOL航空器的廣泛應用,也將為航空物流、低空旅游、航空醫療救援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和創新帶來機遇,促進服務業向高品質、高效率
11、方向轉型升級。eVTOL產業還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于相關研發工作,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為人才培養提供新的平臺和機遇,培養更多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發展eVTOL產業還將推動基礎研究的加強,甚至促進一些“卡脖子”問題背后的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這也是科技自立自強、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礎。發展eVTOL可以推動產業升級,實現發展未來產業的關鍵性技術突破盡管中國的傳統通用航空產業在制造業和運營業方面尚未達到預期的發展水平,但在eVTOL的關鍵支撐技術領域,中國已經展現出競爭優勢。這些技術包括但不限于動力電池、電機、自動駕駛系統、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寬帶通信數據鏈路以及5G-A/
12、北斗和物聯網等。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不僅在這些技術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而且還培養了大量民用航空器設計和制造領域的專業人才?;谶@些堅實的基礎和優勢,如果能夠充分利用這些條件,中國完全有能力培育出一個在全球市場上具有競爭力的新興產業,類似于智能聯網電動車行業的發展模式。發展eVTOL產業,是中國航空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歷史機遇通過發展eVTOL產業,可以貫徹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和工作任務,以下將展開說明。eVTOL02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轉向質量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
13、量并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光伏、鋰電和電動汽車等產業作為經濟結構重大調整中的“替代性”產業,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在經濟規模和產業帶動方面,還需更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eVTOL產業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eVTOL航空器可以促進區域間的交通連接和人員流動,加強區域間的經濟聯系和合作,進而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展eVTOL產業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eVTOL因具備與直升機相似的性能特點,但運營成本顯著低于傳統直升機,這使得在自然災害發生后,eVTOL能有效地進行人員和物資快速投送。eVTOL在市政管理、警務
14、航空等公共服務領域同樣展現出廣泛的應用潛力。其高效的運營效率和較低的運行成本,有望在未來的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和緊急響應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發展eVTOL產業有助于提升國家救援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通過技術交流與產業鏈共享,可將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產品向海外出口,將國外先進技術引進來。為建設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也將建設更有利于全球共贏的經濟生態。發展eVTOL產業,可以打造科技強國形象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提出到2025年,國產民用飛機節能、減排、降噪性能進一步提高,航空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綠色航空產業發展取得階段
15、性成果,安全有效的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中國將建成完整、先進、安全的綠色航空制造體系,實現可持續航空燃料在國產民用飛機的示范應用,電動通航飛機的商業應用,eVTOL的試點運行,氫能源飛機的可行性驗證。同時,以無人化、電動化、智能化為技術特征的新型通用航空裝備將實現商業化、規?;瘧?,綠色航空基礎設施的標準規范和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將有效支撐綠色航空生產體系、運營體系的建設。發展eVTOL產業,帶來航空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03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航空器研發、生產、銷售以及低空飛行活動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
16、運營、飛行保障、衍生綜合服務等領域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暗涂铡笔侵复怪狈秶瓌t為真高1000米以下,可根據不同地區特點和實際需要具體劃設高度范圍”的空域。隨著低空領域應用的不斷深化,管理部門和業內普遍認可將高度進一步提升。低空經濟的構成從產業鏈條角度看,主要由制造、飛行運行、基礎設施保障和綜合配套服務產業構成。傳統通用飛機和直升機、無人機、eVTOL類航空器是低空經濟的關鍵載體。低空經濟1.2“低空”的邏輯基礎是:(1)最新一代航空器倡導使用新能源技術,而電動航空或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受限于電池能量密度,需要精算能量使用,只能降低飛行高度,留下更多能量巡航或起降。(2)大部分城市空中交通
17、、無人機作業任務,由于飛行距離短,在太高高度飛行并不合理。(3)中高空由傳統民航運輸航空使用,在新航空器類型未能充分證明其安全特性、經濟價值前,無法在影響民航運輸的條件下大規模使用中高空空域。從產品和服務特性、以及產業集群出現時間角度看,低空經濟產業生態有三個核心:(1)傳統通用航空產業,目前產業規模超百億元,有4-5萬從業人員,這一產業已經在全球發展超百年。在應急救援、航空人才儲備培養、警務航空等領域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眾多低空經濟業態發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如飛行服務站、無人機空域管控服務、通用機場等)。(2)無人機產業,其制造業和運營及配套服務產業規模均超千億元,有50萬以上從業人
18、員,在我國在近20年內興起發展、迅速壯大。它由民營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極具活力。市場驅動下,我國消費級和工業級無人機已在全球建立了一定的產業優勢。(3)新興的eVTOL,城市空中交通(UAM)和區域空中交通(RAM)產業,采用新能源(電動/油電混動/氫動力等)、自動駕駛、分布式推進等全新概念和技術,提供傳統航空器無法實現的近似到門、成本更低的出行服務,創造了新需求和新市場。這一行業剛剛興起,主要企業存續不足5年,從業人員不到1萬人,其中主要整機研發制造企業從業人員約5000人。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它都是最熱門的領域,具備很大發展和應用潛力。04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圖1-1
19、,歐洲的IAM航空器運行分類空中交通:IAM/AAM/UAM/eVTOL1.3Innovative Air Mobility,也即“創新型空中交通”,它是歐洲使用的一個概念。由EASA于2022年6月30日,通過征求意見2022-06號,引入無人機運行法規框架-允許以“特殊”類型運行的可載人創新型空中交通,無人機系統進行初始適航和持續適航取證引入(NPA 2022-06 Introduction of a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the operation of drones-Enabling innova-tive air mobility with manned
20、VTOL-capable aircraft,the IAW of UAS subject to certifica-tion,and the CAW of those UAS operated in the specific category)。EASA的IAM定義是:安全、可靠、可持續性的空中客貨運運輸方式,可以通過最新一代技術集成到多式聯運系統中(the safe,secure and sustainable air mobility of passengers and cargo enabled by new-generation technologies integrated into
21、 a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system.)。也即,在EASA的體系內,IAM是包含了載人eVTOL/城市空中交通,也包含載物的無人機;它既包含了UAM(城市空中交通,典型產品如Joby S4),也包含RAM(區域空中交通,典型產品如Lilium Jet)。歐洲未來產業發展規劃、政策法規標準體系建立都在IAM、IAS這一體系基礎上開展;它的概念定義和內涵與中國和美國均有一定差異。IAM05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歐洲同樣也不使用eVTOL這一術語。同樣在NPA 2022-06中,EASA引入了VCA(VTOL-Ca-pable Aircraft
22、)的概念:動力驅動重于空氣的航空器,但不是飛機或旋翼機,能夠通過升力或推力裝置完成垂直起降(a power-driven,heavier-than-air aircraft,other than aeroplane or rotorcraft,capable of performing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by means of lift or thrust units used to provide lift during take-off and landing.)。VCAAdvanced Air Mobility,即“先進空中交通”。這一概念最早由
23、NASA引入,現行概念源于2021年5月美國國會AAM協調與領導法案的定義(AAM Coordination and Leadership Act),也即AAM是一種使用先進技術航空器在管制和非管制空域飛行,在美國境內兩點之間運輸人和財產的交通運輸系統,這些航空器包括電動航空器、eVTOL(AAM is a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at moves people and property by air between two points in the United States(U.S.)using aircraft with advanced technologie
24、s,including electric aircraft,or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eVTOL)aircraft,in both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airspace.)。AAM協調與領導法案是授權、指導和規范美國交通部及下屬聯邦航空局(FAA)就產業規劃和落地、安全、基礎設施、法規政策制定和執行等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和工作組、落地執行的法律依據。2023年7月18日,FAA正式發布了AAM的近期實施規劃(2024至2028年,Innovate28),也即Advanced Air Mobility(AA
25、M)Implementation Plan。美國的AAM概念很寬泛,它包含飛行服務半徑75英里/121km的大都市區域內的UAM,也包括75-500英里/121-805km的區域空中交通RAM;它包含eVTOL,也包含電動短距起降的eSTOL和電動常規起降的eCTOL;它包含載人eVTOL,也包含載物的無人機。AAM概念最核心的理念是新技術應用,近期主要關注于:電動驅動、分布式動力系統、高度自主和自動化的空管系統和運控系統、自動駕駛技術等。AAMUAMUrban Air Mobility,也即“城市空中交通”,其核心概念要素,在2016年10月27日發布的06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
26、力2024Uber Elevate白皮書快速推進到未來按需城市空中交通(Fast-Forwarding to a Future of On-Demand Urban Air Transportation)中已有所體現。2018年6月24日,NASA發布的城市空中交通空域融合概念和考慮因素(Urban Air Mobility Airspace Integration Concepts and Considerations)中,將UAM定義為在城市內可以安全、高效運行的載人或無人空中交通運行模式(define as safe and efficient air traffic operation
27、s in a metropolitan area for manned aircraft and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經過多年發展,基于業界普遍共識,由FAA、NASA和產業界共同提出了現行概念,也即UAM是AAM的子集,它關注于城市內和周邊區域的飛行,典型任務距離不超過75英里/121km。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也即“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VTOL的概念自二戰中直升機技術的成熟而逐漸得到關注,二戰后一度有電動化改裝直升機的廣泛討論和嘗試?,F代eVTOL概念興起源于2009年,NASA發布了Mark Mo
28、ore的博士論文NASA海鸚電動尾坐式VTOL飛機概念(NASA Puffin Electric Tailsitter VTOL Concept)Puffin的視頻,它一周內在YouTube的點擊量達到64.8萬次,成為一個典型的網絡病毒式傳播案例。Mark Moore提出的電動驅動的高可靠性和效率、低發動機重量和維護、低冷卻阻力和體積要求、非常低的噪音和振動水平,以及零排放等現代eVTOL設計理念得到了廣泛傳播。eVTOL與UAM或城市空中交通的關系,前者是根據動力和構型特點劃分的一種航空器;后者是指一種空中運輸系統。由于城市特殊的運行環境限制,要實現門到門,或準門到門的空中交通運輸,具備垂
29、直起降能力的航空器將成為絕對主力。而eVTOL由于其清潔環保、低噪音、低成本、智能化等特性,將成為城市空中交通的主要運行航空器類型。本報告關注于中國未來eVTOL產業發展,它以載人eVTOL類航空器為主要載體,它是中國低空經濟的一個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中國的低空經濟、歐洲的IAM和美國的AAM,都是新歷史時期,基于各自不同國情、現實產業能力和技術手段,提出各自的未來航空產業經濟發展思路和概念。沒有高下之分,愿大家以更開放的心態和開闊的視野,充分借鑒歐美工業強國經驗,共同推動產業發展進步。eVTOL07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eVTOL航空器的分類1.4全球范圍內在研的eVT
30、OL整機型號很多、形態各異,分類方法和維度也很多,可以基于運行模式、載荷分類和用途、動力能源、整機構型等進行分類。比如,可以根據動力形式劃分為油電混動、電動、氫燃料電池、氫內燃機、太陽能等。但最常見的還是根據整機構型劃分,劃分為矢量推進/傾轉、升力+巡航/復合翼、多旋翼類eVTOL和其它(eSTOL、eCTOL等)類型。在城市運行,使用最多的是對起降場地要求最低的eVTOL,eSTOL/eCTOL類航空器要少的多。eVTOL分為以下幾類:圖1-2,歐洲的IAM航空器運行分類在不同使用階段,通過改變推力方向,實現垂直起降和巡航。其動力可以是源于傾轉旋翼/螺旋槳、也可以涵道風扇等。典型機型如Lil
31、ium Jet(傾轉涵道)、Joby S4(傾轉旋翼)、Archer Midnight(傾轉旋翼)、華羽先翔“鴻鵠”(傾轉旋翼)、沃飛長空AE200-100(傾轉旋翼)、DufourAerospace Aero 3(傾轉機翼)、小鵬匯天全傾轉技術驗證樣機(傾轉機翼)等。這種設計性能潛力最大,速度、航程、爬升率等指標有優勢;但機械設計和飛控系統復雜、開發和試飛難度大、研制風險和成本較高,設計和適航取證周期長,對團隊工程能力要求高。傾轉類構型和復合翼(升力+巡航型)構型相比,它的優勢在最大200-300km的城市空中交通任務內并不顯著;但如執行更遠距離任務,則性能優勢越發明顯。(1)矢量推進型(T
32、ilt-X)08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eVTOL 與新質生產力1.5eVTOL 作為城市空中交通和低空經濟的 核心,代表著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向“新”而行、向“實”發力。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產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拉動有效投資、創造消費需求、提升創 新能級的新領域新賽道,將成為經濟增長新的重要引擎。發展eVTOL 和城市空中交 通產業,就是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 業鏈上,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升力和巡航用的旋翼和螺旋槳是獨立的,分別實現垂直起降和巡航
33、。典型機型如Boeing PAV、Wisk Aero Cora、沃蘭特VE25-100、億維特ET9等。這種設計在性能和成本投入、研發周期和研發風險、對團隊工程能力要求等方面取折中結果,是目前最受關注的技術方向。復合翼構型航空器在飛行中遇到風切變、失控、失速等情況時,能夠立即啟動獨立升力系統,在空中懸停并受控下降著陸,這個功能的實現需要動力系統的準備及響應時間極短,而傾轉構型需要數秒到數十秒的傾轉過程,無法實現這一保護功能;依靠機翼升力滑翔比旋翼自轉懸停著陸也更安全,也即復合翼構型安全特性比傾轉(矢量推進型)更優。這種設計是在性能和成本投入、研發周期、對團隊工程能力要求等方面取折中結果,是目前
34、最受關注的技術方向。(2)升力+巡航型(Lift+Cruise)無巡航用螺旋槳,完全通過控制多旋翼的升力大小實現飛行。典型機型如Volocity、LIFT Hexa、SkyDrive SD-03、億航EH216-S、零重力ZG-ONE等。這種設計工程技術難度低、研發周期短、投入要求低;但性能和提升空間有限,尤其是航程和速度性能顯著低于另外兩大類構型,使用場景和商業化前景受限。在噪聲控制、地面損傷控制等方面尚無突破性解決方案,初創公司大多采用多旋翼構型。(3)多旋翼型(Multi-copters)如全新設計或基于現有機型改裝的電動、氫燃料電池直升機。其成本和自動駕駛特性相對于直升機會有一定提高,
35、但仍然有噪音偏大等問題。典型機型如Rotor Technologies的基于R44改裝的R550X;Janut的Journey是一種全新設計的電動高速復合直升機。(4)其它類型eVTOL航空器09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發展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產業,就是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eVTOL產業,就是貫徹落實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和工作任務。具體而言:發展eVTOL有助于推動產業升級,實現發展未來產業的關鍵性技術突破;推動我國航空產
36、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抓住引領全球的重要歷史機遇;加速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激發市場壯大的新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提升國家備災、應急、救援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打造科技強國形象,增強文化輸出能力和影響力。雖然eVTOL技術還處于發展初期,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eVTOL有望成為未來城市交通和航空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eVTOL產業,被業界認為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系統闡述了新質生產力的深刻內涵和主要特
37、征,指明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方向和實踐路徑。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把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將其定義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1001eVTOL、低空經濟與新質生產力2024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PART11中國民航局印發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在2022年和2030年的兩階段發展目標。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寫入國家規劃。2021年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加快培育海島、郵輪、低空、沙漠等旅游業態,釋放通用航空消費潛力。中國民航局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發展路
38、線圖V1.0(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先載貨后載人,先通用后運輸,先隔離后融合的發展路線。2022年2.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eVTOL產業和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的支持。近年來,國家圍繞通用航空、無人機、低空經濟、綠色制造等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奠定了中國城市空中交通發展和eVTOL航空器應用落地的政策環境。為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首次列入國家空管委2000年工作計劃。2010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關于深化我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正式啟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新的低空空域管理模式。圖2-1,空域管理改革的歷程 資料來源
39、: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進展及展望(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通用航空分會孫衛國,2023)1202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2024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下,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支持低空經濟和eVTOL發展的政策措施。其中,較有代表性有深圳市、上海市、廣州市、成都市、合肥市等地方。以下僅以深圳市為例簡要介紹地方政府促進低空經濟和eVTOL發展的政策方案。深圳市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近兩年來密集出臺支持政策,開展大量改革創新和試點。2022年,出臺深圳市低空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2023年,首次將“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出臺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
40、施。2024年,深圳經濟圖2-2 深圳市區級層面頒布的低空經濟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根據網絡公開資料整理得到。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無人機包括無人駕駛載人eVTOL的運行將進入“有法可依”的規范化發展新階段。2024年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印發綠色航空制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年,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實現試點運行,設立低空經濟示范區,開展eVTOL商業示范運營等。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空域用戶定義并提出空域用戶的權利、義務規范,標志著我國空域放開有了實質性的突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低空經濟
41、定位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民航局發布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將空域劃分為管制空域和非管制空域兩大類,其中非管制空域是傳統通航飛機、新能源航空器、小型無人機飛行空域,也是低空經濟發展的空間。2023年1302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2024圖2-3,現行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來源:根據公開材料整理。2023年12月21日,民航局發布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下稱分類方法)將空域劃分為管制空域和非管制空域兩大類,涵蓋A、B、C、D、E、G、W七小類空域。管理空域方式在進一步國際靠攏。根據分類方法,管制空域分別為A、B、C、D、E五類空域,非管制空域為G、W兩類空域。A類空域劃設范圍為標準氣壓高
42、度6000米至20000米;B類空域劃設在民用運輸機場上空,C空域劃設在建有塔臺的通用航空機場上空;D類空域劃設范圍為標準氣壓高度高于20000米;E類空域是在A、B、C、G類空域以外,根據運行需求和安全要求選擇劃設的空域。根據分類方法,G空域指B、C類空域以外真高300米以下的空域,以及平均海平面高度低于6000米,對民航公共運輸飛行無影響的空域;W空域指G類空域內真高120米以下的空域。真高即是以飛機正下方地點為基準平面的高度。12月11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打造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G、W空域是傳統通航飛機、新能源航空器、小型無人機飛行空域,也是低空經濟發展的空間。特
43、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除了市級層面的政策舉措之外,龍華區、寶安區、福田區、鹽田區、龍崗區、南山區等市區,相繼印發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行動方案或扶持措施。這些政策為深圳市低空經濟規劃了發展藍圖,健全了管理機制,制定了發展目標,提出保障措施。這種改革創新的力度、范圍和深度,為全國全行業發展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1402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2024國家空中交通管理領導機構負責空域管理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研究制定空域管理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統一管理全國空域資源。設辦事機構,負責國家空中交通管理領導機構的日常事務工作。2023年11月2日,國家空中交
44、通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3年12月3日。它明確了空域管理機構職責:地區空中交通管理組織協調機構組織協調本地區空域管理工作,負責國家空中交通管理領導機構交辦的其他事項和本地區空域管理其他事項。設辦事機構,負責地區空中交通管理組織協調機構的日常事務工作。國家分級設立空中交通管理聯合運行機構,負責本責任區空域管理有關事項。未設立空中交通管理聯合運行機構的,有關空中交通管理機構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相應空域管理事項。它也明確了空域的分級、分類和動態配置。綜合考慮飛行規則、空域環境、航空器性能、空
45、中交通服務等因素,空域分為管制空域(A、B、C、D、E類)和非管制空域(G、W類)。綜合考慮空域限制類型、使用用途等因素,空域分為空中禁區、空中限制區、空中危險區、空中保留區、航路航線、進出境點、等待空域、空中放油區、試飛空域、訓練空域、防空識別區、臨時空域等。國家建立空域動態配置、靈活使用制度,通過調整部分空域等級、類型和空域管理主體(空中交通服務主體),優先滿足國家安全需求,盡可能減少空域限制,確??沼蛸Y源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它還對空域審批、報備使用制度、空域釋放、空域評估、空域保障等做了規定。1502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2024第二章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
46、境全球政府產業支持政策及落實情況PART16當前,世界主要國家均十分重視eVTOL和低空經濟的發展,正采取多種舉措推動城市交通空中革命的爆發,力爭搶占發展先機。其主要措施包括:例如,美國總統拜登于2022年10月簽署AAM協調與領導法案,強調美國要在城市空中交通行業占據世界領導地位。2023年3月,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發布國家航空科技優先事項白皮書,其中即包括eVTOL等內容。將eVTOL/UAM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統籌規劃例如,歐盟的“地平線2020(Horizon 2020)”和“歐洲地平線(Horizon Europe)”兩期計劃,孵化出來多個城市空中交通相關的項目和企業。到
47、2022年底,歐洲地平線計劃征集資助的與IAM相關項目超過100個,涉及U-Space和UAM、按需分配空域容量和空域動態劃分管理、航空AI應用、網絡化自動化ATM系統、虛擬化和網絡數據共享、空地融合和自主技術、性能管理和網絡影響評估等。政府設立相關大型科研創新項目例如,美國NASA開展了很多eVTOL/UAM落地應用必須的關鍵性技術研究;還撥款資助了很多中小型研究項目,帶動全國高校和科研機構研究能力提升,比如NASA資助多所大學開展eVTOL氣動聲學研究。英國的航空航天技術研究所(ATI)和皇家學會也領導了大量eVTOL/UAM相關科技研究項目。歐盟委員會則為很多整個歐洲可以利用的技術研發和
48、項目提供資金支持。比如,歐盟撥款1200萬歐元,研究eVTOL/UAM的垂直起降場。政府和科研機構直接資助研究項目例如,日本無人機基金(Drone Fund),是日本首家專注于無人機初創企業的基金。主要投資無人機和AAM 生態的項目,包括日本的eVTOL開發商SkyDrive、teTra,以及大阪世博會的eVTOL運營項目。設立專項資金或基金3.全球政府產業支持政策及落實情況1703全球政府產業支持政策及落實情況2024對于一些資金需求量比較大的項目,政府還會提供政策性貸款和融資支持。例如2013年11月,美國進出口銀行(EXIM)宣布批準向BETA Technologies提供1.69億美元
49、貸款,支持其eVTOL總裝工廠建設。2023年5月,歐洲投資銀行(EIB)向德國物流無人機制造商和服務商Wingcopter GmbH提供4000萬歐元準股權投資。政策性貸款和融資支持各主要國家還針對eVTOL/UAM領域創業者制定了一系列的輔導計劃。如2023年8月,英國研究與創新局啟動AAM創業輔導計劃,確定了最多達25家中小型企業、創業團隊參加,正式啟動未來飛行投資準備計劃。提供孵化器或加速器支持第一種方式是,國家資本的直接參與可以發生在項目的各個階段。主要國家對企業的直接投資或資金支持,甚至可以不占股份,以獎勵的方式進入。第二種方式是,大型國家主權基金對成熟企業項目的投資,通常都帶有產
50、業導入扶持的特性。第三種方式是,由國家政策性銀行或金融機構投資背書,再引導國家產業資本、金融資本對本國頭部eVTOL和UAM的研發制造、運行相關項目進行投資。大型企業或國家資本參與企業投資美歐等主要國家已啟動大量eVTOL/城市空中交通示范運營項目,積極推進論證、評估和優化eVTOL運行和城市空中交通的建設方案?;趯嵺`經驗,FAA、EASA、JCAB等摸索出來起降場、充電設施等必要基礎設施的建設要求和標準;與其它行業頭部企業一起研究運行概念、監管方式、運行標準、機構間的責任分工和工作界面劃分等,為城市空中交通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試點運行項目目前,地方政府的資金支持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給落地
51、eVTOL/UAM企業配套,招商引資和鼓勵eVTOL/UAM企業落地發展兩個方向。例如,2023年11月,加州eVTOL開發商AIBOT從加州競爭力撥款計劃獲得1500萬美元支持。其他政策還有提供優惠土地價格、配套資金跟投、擔保貸款等。地方政府的獎勵和補貼1803全球政府產業支持政策及落實情況2024eVTOL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PART194.eVTOL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羅蘭貝格的市場預測數據根據2020年10月Roland Berger的預測(Urban Air Mobility|USD 90 billion of potential:How to capture a share of th
52、e passenger drone market),到2025年全球UAM中投入使用的載客無人機數量有望達到3000架,2050年這一數值有望增至16萬架,總飛行里程達到188億公里(每公里銷售額4.787美元)。廠商億航智能時的科技EveArcherLilium機型EH216-SE20MidnightLilium Jet售價239萬元/41萬美元800萬元/113.54萬美元375萬美元450萬美元650萬美元表4-1,2023年在售eVTOL機型簽約銷售價格。注:(1)美元:人民幣匯率為2023年平均匯率7.0467。(2)航空器價格為官方定價。圖4-2,羅蘭貝格預測,2020-2050年
53、UAM運營市場規模及收入結構。2004eVTOL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20242018年預測2030年eVTOL/UAM行業將形成300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2040年,eVTOL/UAM行業規??赡軐⑦_到1.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規模4300億美元,占全球市場份額28%。2050年,市場規模達到90420億美元,最悲觀的預測,市場規模為23400億美元。不過,2021年摩根士丹利調低了對市場的預測(Morgan Stanley Research,Urban Air Mobility eVTOL/Urban Air Mobility TAM Update:A Slow Take-Off,But S
54、kys the Limit,2021年5月6日)。它預測中國將是全球最大eVTOL/UAM單一市場,預計2030年前約260億美元;2040年,eVTOL/UAM行業規??赡軐⑦_到10010億美元;2050年,市場規模達到90420億美元,最悲觀的預測,市場規模為234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的預測數值考慮測算模型的細分市場結構設計。它包含了(1)對汽車和共享出行市場替代;(2)運輸物流,比如偏遠地區的小型包裹快遞運送;(3)對航空公司現有載客短程航線運輸的替代;(4)軍事用途市場的價值。以美國市場為例,到2050年,市場總規模預測為24500億美元,其中,對汽車共享出行、運輸物流分別占比重為5
55、8.42%和40.88%。真正源于原航空市場的營收占比非常低。以美國市場為例,到2050年,市場總規模預測為24500億美元,其中,對汽車共享出行、運輸物流分別占比重為58.42%和40.88%。真正源于原航空市場的營收占比非常低。摩根士丹利的預測數值如此之高,需要考慮到它的測算模型的細分市場結構設計。它包含了(1)對汽車和共享出行市場替代;(2)運輸物流,比如偏遠地區的小型包裹快遞運送;(3)對航空公司現有載客短程航線運輸的替代;(4)軍事用途市場的價值。以美國市場為例,到2050年,市場總規模預測為24500億美元,其中,對汽車共享出行、運輸物流分別占比重為58.42%和40.88%。真正
56、源于原航空市場的營收占比非常低。表4-3,摩根士丹利預測,2020-2025全球UAM行業可實現市場規模和區域市場規模。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市場預測數據2104eVTOL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2024表4-4,摩根士丹利預測,2020-2025全球UAM行業可實現市場規模和區域市場規模。2204eVTOL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2024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PART23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中國的eVTOL/UAM整機發展受到了2016年11月Uber發布快速駛入按需城市空中交通白皮書,并引發資本界投資熱潮和產業界廣泛討論的影響。2017年中國出現了幾個標志性事件
57、:(1)11月13日,吉利汽車集團收購了美國太力公司(Terrafugia),正式進軍飛行汽車行業,最終引發了吉利在低空經濟和eVTOL領域的一系列布局,比如投資Volocopter、成立合資公司沃瓏空泰、啟動自研整機項目AE200等。它代表著中國傳統行業關注并重資投入進入eVTOL行業,中國eVTOL行業的國際化發展。(2)峰飛航空科技研發團隊在上海成立,開始載人eVTOL的研發,并于2021年完成1億美元融資。它意義是代表著中國科創公司進入eVTOL領域。吉利和峰飛,后來直接影響了時的、沃蘭特等企業,以及資本機構的進入。國內有30家以上企業進入eVTOL整機研發領域。不完全統計,現有15家
58、載人eVTOL整機研發企業完成數千萬元以上融資;有15家完成1:1樣機下線并投入測試。中國的eVTOL整機企業大部分為科技型初創公司,甚至有5家成立不滿3年進入了1:1原型機測試階段。相比歐美頭部企業,中國eVTOL整機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歷史更短、融資規模也更小,更需要得到政府和資本界的支持、全行業的團結互助。在我們調研的32家eVTOL整機企業中,采用復合翼方案的有15家(46.9%),采用傾轉/矢量推進方案的有11家(34.3%),采用多旋翼方案的有11家(34.4%)。對比美國垂直飛行協會(VFS)的統計,中國整機企業更傾向于采用復合翼方案。國內頭部企業發展現狀5.1(1)科技型初創公司
59、(3)汽車行業相關機構(4)無人機產業企業(2)大型航空航天國企下屬機構如時的、沃蘭特、覽翌等如商飛北研、航空研究院/602所、中航通飛等如清華大學車輛學院、北理工、大眾中國、廣汽研究院、吉利沃飛、小鵬匯天等如深圳凌悅、天津斑斕等中國eVTOL整機企業主要有以下幾類:24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按照航空器型號合格審定程序要求,首先eVTOL整機研發單位與局方共同確定適航審定基礎、適用的規章(不同設計特征的航空器器適用的規章條款有差異)、簽署安全保障合作計劃(PSP)(PSP不針對具體的型號,只規定用于管理和指導項目適航工作的總體原則和方法。PSP規定用于制訂產品合格審定計劃的總
60、體程序、總體管理時間進度和預期目標,為后續合格審定計劃編制和實施提供通用原則和方法。如使用委任體系、制造符合性檢查、交流溝通、解決爭議問題的一般方法和程序以及評估項目過程的一般準則),提交審定計劃(CP,PSCP(如有必要),同時建立和完善標的公司設計保證系統,以保證設計、試驗、制造、試飛等研發和制造過程均按與局方達成一致的審查計劃進行。中國民航局對設計制造過程的審查包括:計算分析報告、參與目擊試驗(試驗室試驗、機上地面試驗、飛行試驗等)、制造符合性檢查等。局方認可設計制造符合適航規章要求后,頒發型號合格證。目前,在EASA和FAA的指導文件中eVTOL適航條款有100條左右,但很多符合性驗證
61、方法仍有待探索。所以,eVTOL航空器的審定周期通常會略長于傳統通用飛機,但比大型商用飛機要短一些。適航取證的一般性程序和要求2023年10月12日,中國民航局為億航頒發了全球首個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證。整個過程歷時約3年,為后續型號審定和取證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中國eVTOL研發企業和資本機構帶來了積極鼓勵。此外,中國民航局在2024年3月22日也為峰飛航空科技研制的V2000CG eVTOL頒發了TC,成為率先取得TC的噸級以上eVTOL無人駕駛航空器,也是中國民航系統頒發的首個無人駕駛噸級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證。V2000CG采用復合翼構型,最大起飛重量2噸,純電動力,自主駕駛,
62、運載能力等同小型直升機,適用航程200km。隨著貨運版航空器商業化交付后在各種場景落地應用、積累更多的飛行數據,將有助于推動其載人版航空器的發展進程。峰飛航空的eVTOL已完成過萬架次的轉換飛行。除了億航216之外,還有多個在研型號也在接受或完成了中國民航局的審定,主要在審定的eVTOL航空器進展如下:中國eVTOL航空器適航取證的進展機型億航EH216峰飛航空V2000CGTC申請2020.122022.09局方受理申請2021.012022.09頒發專用條件2022.022023.05批準CP2022.092023.05試飛驗證完成2023.082024.02頒證2023.102024.0
63、325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在航空應用領域,動力電池總成最關鍵的特性是高安全性、輕量化,而eVTOL的起降功率輸出特性還要求增強大功率性能。這些特性反映到參數指標上即為電池系統熱失控起火概率(高安全性)、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輕量化)、電池系統功率密度(高功率)。這些指標與常規動力電池很不一樣,航空動力電池需要做全新開發;而由于距eVTOL/UAM航空器大規模量產還需一段時間,整機或電池廠商必須墊付研發費用;由于eVTOL/UAM產量遠不能與電動汽車相比,所以,航空用動力電池總成的單價要高的多。由于eVTOL整機開發項目處于快速迭代過程中,也要求配套電池廠商能做到敏捷開發,相對于
64、傳統供應商一年以上開發周期,最快的半年做到小批量生產,這對供應商是很高的要求;另外,也要求電池廠商遵循Do311等航空標準和開發流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定制化開發的復雜性和成本。盡管如此,國內eVTOL/UAM用電池依然呈現出激烈的競爭態勢,有很多電池廠商愿意為eVTOL/UAM整機項目做定制化開發。表5-1,國內主要在審定eVTOL整機型號進展情況。來源自網絡。機型沃飛長空AE200時的科技E20御風未來M1沃蘭特VE25TC申請2022.112023.11局方受理申請2022.112023.102024.01(M1B)2023.09頒發專用條件2023.12批準CP試飛驗證完成頒證國內產
65、業鏈發展現狀5.1.1.1 電池5.1.1序號麻省固能安徽盟維新能源榮盛盟固利寧德時代SES上海公司負責eVTOL/UAM業務性能可達400Wh/250循環。Do311認證電芯密度305Wh/kg。銳翔RX系列商飛等峰飛Joby、Archer配套企業通過Do311認證。2020年已向電動飛機領域的客戶首次供應樣品,隨后完成樣件認證;2023年將第一代三元產品交付給終端客戶。能量密度285Wh/kg,最高時速320km/h,單次最長巡航250km;工況測試,電芯可實現10000次以上循環。2023年4月發布了凝聚態電池,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2023年7月與商飛成立合資公司。公司和產品介
66、紹公司12345孚能科技26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表5-2,來源: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中國的民機航電設備研發基礎較為薄弱,使用FAA/EASA所接受的ARP4754A的民機航電開發方法和流程,具備適航工程經驗的公司很少。這也與過去我國商用飛機、傳統通用航空器研發項目較少有關。對于RTCA/EUROCAE相關的要求和標準、方法等,如ARP4761A民用機載系統和設備進行安全性評估過程的指南和方法、ARP4754B/ED-79高度綜合化或復雜飛機系統的認證考慮、ARP5150/5151商用飛機安全性評估、Do-297/ED-124綜合模塊化航空電子系統(IMA)開發指南和認證考慮、
67、Do-254A/ED-80機載電子硬件的設計保證指南、Do-178C/ED-12B機載系統和設備認證的軟件考慮,以及Do-160G機載設備環境試驗等,我們的行業企業掌握和理解總體上落后于歐美同行,但這種能力只能通過型號項目鍛煉真正提升。5.1.1.3 航電和機載和機體結構配套得益于中國發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中國eVTOL/UAM配套的電機、電控等子系統發展具備先天優勢和堅實的基礎。國內多個整機公司只能從國外購買配套電機和驅動,保障整機產品開發,如采購Safran EngineUS、Magnix電機等。近年來,隨著行業的發展火熱和日趨成熟,越來越多的電機、電控配套企業愿意加入到航空供應鏈中。5.
68、1.1.2 動力系統序號正力新能中創新航力神電池Molicel能元科技電芯能量密度325Wh/kg臺灣鋰離子電池制造商Joby小鵬匯天X3Vertical配套企業實現了在滿足鋁殼形態下電芯320Wh/kg的高能量密度,滿足20%SOC,12C放電、5C恒流大倍率放電性能。為小鵬匯天飛行汽車X3研發提供9系高鎳/硅體系電池動力電池,X3已在2022年10月成功首飛。國內已完成402Wh/kg半固態電池開發。高性能動力電池總成定制化開發,包能量密度200Wh/kg。高性能電池動力大圓柱電池及“”電池系統能量密度350Wh/kg,支持9分鐘快充。BMS、BMS+電池包一體化產品。固態鋰電池,電芯能力
69、密度達到450Wh/kg,億航、高瓴資本等投資。已經深耕無人機動力電池多年已經深耕無人機動力電池多年公司和產品介紹力神電池牛瓦時克億維鋰電安徽銳能科技公司67891011121314151617Inx(原欣視界)兵器北方 瑟福能源衛藍新能源中電科18所27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eVTOL 城市群運營試點進展5.1.2.1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eVTOL/UAM運營基礎設施是與整機對應的另外一個熱門賽道,在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參與企業和資本機構,主要有以下幾類:(1)起降場/機場設施建設運營單位,大部分是國有單位,如機場集團、政府平臺公司,典型的如上海華東無人機基地、安徽通航控股集
70、團;(2)起降場設施規劃、設計和建設,典型的如浙江圣翔、天津航大智安、廣東新正等;(3)空管系統研發、數據開發和管理、數字化基礎設施,典型的如騰訊、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珠海安擎、空中跳動;(4)空管服務服務單位,按照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統一政策部署,省一級設置綜合飛行服務總站,接受強監管,它可以再下設多個A/B類分站提供空管服務。典型企業如河南空管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浙江省低空飛行服務中心等。我國各地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粵港澳大灣區的進展最為迅速。大灣區具備應用先行、政策護航的優勢,通過培育產業鏈、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有望成為全球低空經濟的引領者?;浉郯拇鬄硡^是世界四大灣區之一,聚集了近9
71、000萬人口,經濟總量超14萬億元,是擁有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龐大城市群?;浉郯拇鬄硡^“9+2”城市群融合發展,是與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并列的全國經濟增長發動機?;浉郯拇鬄硡^傳統的通用航空產業發達,擁有通航制造業的國家隊領導性企業中航通飛,也擁有中信海直、南航通航等直升機運營頭部企業?;浉郯拇鬄硡^培育了大疆、順豐豐翼、極飛等無人機頭部廠商;也涌現出億航智能、小鵬匯天、廣汽等eVTOL行業參與者,且通過政策和場景先行先試吸引了德國eVTOL制造商Lilium落地?;浉郯拇鬄硡^的低空市場需求非常巨大,且日趨加大,應用場景多元,可以容納很多家運營企業提供不同的服務:(1)產業類需求:大灣區目前的通航需求主
72、要集中在石油海上平臺飛行和港口直升機引航,占據全國90%的業務量。(2)商業需求:觀光娛樂、跨境飛行、城際飛行、空中通勤、空中擺渡等新業態模式快速增長。Sky Shuttle和Heliservices等直升機運營公司在香港、澳門、深圳長期開展直升機高端擺渡。(3)公共服務需求:無人機、載人級eVTOL在醫療救護、山區搜救、水下救援、火災救援等應急領域存在巨大的潛力。(4)區域發展需求:大灣區內部經濟發展水平不一,通過空中交通走廊或網絡強化核心城市和縣域鄉村的連接,結合旅游觀光等商業模式為縣域鄉村發展提供新的產業和就業機會,促進低空發展與鄉村振興結合。5.1.1.5 基礎設施5.1.22805國
73、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圖片:德國Lilium亞洲區域總部將落地深圳寶安 來自網絡長三角城市群是中國經濟水平發展最高的區域,發展eVTOL產業的基礎與粵港澳大灣區類似,但也有很多不同。長三角城市群的規模更大,經濟體量更大,GDP占到全國的1/5,人口有2.35億。制造業角度考慮,長三角城市群相比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更雄厚的傳統航空航天產業集群,也是中國最大的商用飛機研發生產基地,擁有大量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以及眾多211/985理工類高校。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通用航空機場、無人機試驗院校、航空航天院校和科研院所數量較多。當前長三角成為中國eVTOL和UAM創業氛圍最濃厚、科技創新企業最多
74、的地區,有利于研發企業的試飛測試、研發和試飛的協同。長三角的eVTOL運行和城市空中交通試點動作還在早期階段,只在少數城市做過驗證試飛或演示飛行活動。合肥組建了全國首個城市“場景創新促進中心”,為創新資源找場景。以“駱崗公園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范項目”為例,2023年12月,億航EH216-S落地駱崗公園,進行全球商業運行首次飛行演示。5.1.2.2 長三角城市群29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根據美國垂直飛行協會(VFS)統計,截至2024年3月底全球共有983型eVTOL概念產品,其中48%為多旋翼型,16%為升力+巡航型,36%為矢量推進型。eVTOL航空器因為采用了大量創新
75、性特性設計,缺乏工程經驗和案例可以借鑒,很多基礎性研發和驗證都需要設計團隊完成,與常規通用航空器設計非常不一樣。典型的23部通用飛機設計需要20-60萬工時完成立項到取證的工作;而eVTOL則需要數十萬,甚至200萬以上的工時。這也推高了研發成本。很多初創公司對此并沒有足夠認識,造成一再推延所設定的EIS(Enter-into-Service)目標。據統計,只有29%的項目能進入縮比機驗證階段,只有5%的項目能進入全尺寸原型機研發階段。2024-2026年將成為eVTOL從研制階段轉向規模商業化運行的關鍵時期,主要頭部企業都規劃將其型號在這一時期投入使用。國外頭部企業發展現狀5.2表5-3,國
76、外主要頭部企業eVTOL機型的EIS時間。序號研發單位型號取證和EIS時間Joby AviationArcher AviationWisk AeroEVE Air MobilityWhisper AeroBeta TechnologiesOverairJauntSupernalLiliumVolocopterVertical AerospaceAirbusCrisalion MobilityAscendanceSkyDrive12345678910111213141516S4MidnightGeneration 6EveThe Whisper JetCX300 Alia-250Butterfl
77、yJourneyS-A2JetVoloCity/VoloRegionVX4CityAirbus NextGenIntegrity 6AteaSD-05202520252030前2026未公布2025 20262028202820282025年EASA取證 2026年初商業運營2024/20262027未公布未公布20272025取證 2026大規模商業運營國外產業鏈發展現狀5.2.1.1 電池動力電池技術對于新能源汽車、船舶、機器人等產業發展具有基礎性支撐作用。航空動力電池是一種特化的動力電池,針對航空器需求和飛行作業環境進行了優化,它的發展需要依托于整個大的動力電池產業環境。世界各國對動力電
78、池重點發展并提出了發展目標,典型路線如下:5.2.130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5.2.1.2 動力系統eVTOL航空器動力系統多采用了分布式電動推進系統(DEP),少數會考慮使用氫動力、油電混動動力。電機雖然功率密度大、結構簡單、維護要求低、布局要求低可以避免很多機械結構問題;但考慮到電池能量密度過低,動力系統重量占比還是要高于傳統航空器。電機作為適航航空器的動力裝置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所以,幾乎所有電機型號并沒有適航認證。各國民航主管當局和工業界在通力合作,加速這一進程。由于電驅動是新興的動力形式,國外提供這類產品的企業主要有以下幾種:美國:美國能源部(USABC)更新了20
79、23年先進電池的發展目標,重點發展快充動力電池,要實現80%SOC充電時間15分鐘的同時,單體能量密度達到275Wh/kg,成本目標降至75美元/kWh。韓國:韓國電池產業協會2018年制定的動力電池路線圖,2020年之后電池能量密度增速放緩。在壽命等指標上有明顯提升。到2025年,單體能量密度為330Wh/kg,循環壽命1000次。傳統大型航空工業供應商,基于自有儲備技術和相關部門進行研發設計,典型的如Safran。初創企業,它們通常從各種大學、大型企業孵化而來,典型的如Evolito。中國:中國在2017年發布的節能于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引導下,實現了動力電池技術的重大突破,2019年單體
80、能量密度實現240Wh/kg(硬殼)、260Wh/kg(軟包),成本降至1元/Wh,有望實現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300Wh/Kg目標。同時我國在第十三個五年計劃設置了新能源汽車重點研發專項(2016-2020),從動力電池新材料新體系、高比能鋰離子電池、高功率長壽命電池、動力電池系統、高比能二次電池、測試評估六方面支持動力電池的技術研發,產業化的鋰離子電池比能量達到300Wh/Kg以上,成本降至0.8元/Wh以下,新型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達到400Wh/Kg以上,新體系電池的比能量達到500Wh/Kg以上。在中國制造2025中提出的動力電池發展目標,2020年單體電池的比能量達到300
81、Wh/Kg,2025年達到400Wh/Kg,2030年達到500Wh/Kg(電芯能量密度)。31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5.2.1.3 航電和機載設備配套5.2.1.4 基礎設施eVTOL航空器更強調高度自主化和自動化、與空管系統和運控系統的高度協調、全面應用AI/云計算等最新信息技術、使用更多的傳感器、更全面的落實整機健康狀況管理、使用空地數據鏈和衛星數據鏈等;這些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應用,又給予很多初創科技公司發展機遇,所以,這一領域呈現出幾個特點:傳統機載設備配套廠商依然發揮骨干中堅作用;新興初創公司充滿活力,在各個細分領域尋找機遇;有很多跨行業而來的大型企業進入,爭奪這一增
82、量市場。傳統機載設備配套企業擁有豐富的適航機載設備研發經驗,大部分eVTOL整機企業通常選擇其配套核心航電設備,降低整機取證風險和周期。這類企業通常有非常完善的產品矩陣,典型的如Honeywell、Garmin??缃邕M入這一領域的企業典型的如Inmarsat,其主業是海事衛星服務、衛星通訊系統,但最新一代航空器需要使用衛星通訊,Inmarsat順其自然的進入eVTOL配套市場。新興初創公司大都集中在自主飛行、AI、網絡通訊安全等領域,作Tier 2級別的供應商,比如Daedalean的AI自主飛行產品客戶為Honeywell等航電企業;也有少數直接服務整機廠商的,如Near Earth Aut
83、onomy直接服務于Volocop-ter。eVTOL實現落地應用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主要涉及有:機場/起降場、充電、加氫、空管設備、氣象、數字化等幾大類關鍵基礎設施。機場設施領域的企業主要有兩大類:(1)傳統民航機場、大型直升機場的運營管理單位;(2)科技創新公司。前者通常掌握了客流資源甚至是壟斷性的地理位置資源,現有設施可以經改造適應eVTOL運營,也有雄厚的資本和成熟的運營管理團隊,對民航法規標準程序有充分的理解,一般采取與后者合作的方式進入這一市場。典型的如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集團、慕尼黑機場、英國倫敦希斯羅機場。后者則將eVTOL起降場當做自身發展的重大機遇,愿意積極與整機廠家、局方對
84、接掌握客戶需求和法規政策要求,全流程參與到eVTOL起降設施的選址、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中。大型企業收購其它專業公司、或成立合資公司以獲得相關能力,典型的如Rolls Royce收購西門子的電力和混合動力航空航天推進業務eAircraft,成為飛機電動和混合動力推進系統供應商。32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eVTOL充電基礎設施企業主要由電網公司、電氣設備公司、機場公司等幾類組成。與電動汽車類似,eVTOL航空器目前并無統一充電標準,比如Joby、Beta Technologies制定了不同的標準,在起降場地為它們充電,則必須安裝不同類型的充電樁。國外主要標準有由GAMA領導的
85、CCS充電標準(Combined Charging System,聯合系統充電標準),支持者主要是Archer Aviation、Beta Technologies、Volo-copter,Overair、Wisk Aero、Eve Air Mobility和Lilium;以及由Joby Aviation制定的GEACS充電標準(Global Electric Aviation Charging System,全球電動航空充電系統標準)。相對于充電,氫能源產業鏈在全球發展進度更慢,配套更加缺乏。eVTOL加氫基礎設施企業主要由氫能源產業鏈企業、其它轉型能源企業等組成。eVTOL航空器運行,意味
86、著在人口密集區域上空的低空航線,開展常態化、大流量的載人飛行活動。這與先前民航的運行活動大不相同,所需技術手段也將有很大差異。它要求有更加精細化、網格化的低空氣象預報支撐,掌握全新算法和預報模型、氣象激光雷達等技術的企業紛紛嶄露頭角。數字化/IT基礎設施。eVTOL航空器的重要特性是高度自動化、自主化、數字化。它需要大量的IT基礎設施支撐,比如云計算、數字孿生、AIGC等以支撐應用層能力建設。由于目前尚未有國外載人eVTOL完成適航取證,且配套的運營法規、標準并未制定完畢,歐美主要工業強國在一些條件較完備的區域開展eVTOL/城市空中交通的試運行、概念驗證,為未來大規模運行摸索經驗。在一些灣區
87、城市群人口密集、經濟發達,政府財政能力雄厚,而產業和資本也有實力和興趣參與未來城市空中交通變革,愿意搶占未來發展的先發優勢;且城市密集分布互相串聯,擁有推廣eVTOL的最佳場景,在這些地區對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的運行探索最為積極。世界主要城市群相關布局和發展現狀如下:硅谷灣區正在成為全球先進空中交通的“創新之都”,已集聚了美國實力最強的一批eVTOL制造商:Joby、Archer、Wisk、Elroy、Kitty Hawk、Alef Aeronautics、Cora、Hoversurf、Vimana Global、Opener、Vahana,也吸引了來自華盛頓的Supernal設立研發中心
88、、韓國的Plana Aero設立總部。國外eVTOL城市群運營試點進展5.2.25.2.2.1 加州硅谷灣區:加速成為全球eVTOL產業創新之都33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2023年11月,Volocopter在曼哈頓中心直升機場(DMH)完成了首次驗證飛行。Archer通過與連鎖FBO Atlantic合作,獲得紐約區域的運營基礎設施支持。2022年11月,Archer與美聯航確定首先啟動Newark國際機場與曼哈頓中心直升機場連接服務。2023年2月,Blade Air Mobility與Beta Technologies聯合完成了Alia 250 eVTOL的運行驗證飛行
89、。Blade訂購了20架Alia 250,未來將用于連接肯尼迪國際機場和曼哈頓。2023年11月,Joby在紐約驗證了從曼哈頓到肯尼迪國際機場的航線飛行,并進行了多次飛行演示。達美航空和Joby一直與紐約港務局和紐約市經濟發展公司合作,規劃初空中出租車服務運行落地,包括為eVTOL在肯尼迪國際機場和拉瓜迪亞機場提供基礎設施。Joby還與大紐約區域內多家直升機場和FBO達成合作,架設充電樁等設施。Uber是最早提出空中出租車計劃的共享汽車公司,而這個遠景逐步變成現實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計劃從2026年開始在舊金山國際機場為往返機場的乘客提供電動飛機出租服務。此外,硅谷在航空航天研發的實力雄厚,NAS
90、A在硅谷設立的埃姆斯研究中心(Ames Research Center)創立于1939年,持續推進未來交通系統、新型交通工具的研究和開發。加州伯克利大學的航空未來實驗室(Aviation Futures Lab)、斯坦福大學的智能系統實驗室(Intelligent Systems Laboratory)也在研究基于eVTOL的未來交通系統和可持續交通解決方案。馬斯克的火箭發射公司SpaceX也關注到這個行業,投資了飛行汽車公司Alef Automotive,其飛行汽車Model A獲得了FAA頒發的特殊適航證,用于展覽、研究和開發等用途。5.2.2.2 紐約大都市區:城市空中交通起源地領先啟航
91、eVTOL最先將部分取代通航直升機已成為業界共識,紐約大都會區是全球最繁忙的直升機運行空域,也是全球城市空中交通的起源地。紐約灣區是眾多eVTOL制造商的必爭之地和運營推廣的首發城市。大紐約都會區的通航基礎設施和網絡發達,擁有7座運輸機場和20余座通用機場,應用場景主要是公務機和直升機客運。紐約都市區還有許多直升機場,其中最繁忙的三個位于曼哈頓,紐約3個大型樞紐機場和曼哈頓之間開通了直升機客運服務,實現了曼哈頓和3個紐約機場之間的8分鐘通達。通航業發展歷史長使得公眾對空中交通的接受度高。紐約灣區是全美高凈值人群和高端商務人士的集聚區,具有全美甚至全球最發達的通航運營產業。3405國內外eVTO
92、L產業發展現狀20245.2.2.3東京大都市區:以綜合性規劃為牽引發展AAM東京灣區集聚了全日本實力最強的eVTOL企業SkyDrive以及積極投入到空中交通領域的本田、豐田等汽車企業,且有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聯合企業共同推進eVTOL的研發。以東京灣區為起點,日本正在大力發展AAM。日本很早制定AAM的發展路線圖日本的先進空中交通:我們的發展和超越,路線圖提出了日本2025年在大阪世博會上啟動先進空中交通服務、2030年實現eVTOL空中出租車及重型貨運無人機業務全面商業化的目標。東京灣區有多家通航公司,提供包括私人飛機、直升機旅游觀光、醫療救援、警務支援等服務,城市服務保
93、障方面東京僅用5年時間構建了通用航空救援救護體系,這一過程在歐美國家歷經20年。日本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作為運營主體參與的方式,探索eVTOL的城市空中交通場景運行,實現路徑非常穩健,工作落實的非常細致。2022年,日航、三菱和兼松株式會社(日本十大商社之一)聯合向日本政府提交了一份在東京都市區啟動AAM試點運營的項目提議。它連接東京市中心主要交通運輸樞紐、機場、島嶼,提供運輸服務和觀光飛行,并通過2023年的直升機示范運營和2024年的eVTOL和著陸飛機示范運營,研究運營問題/盈利能力等方。項目為期3年,主要工作內容是:確定與AAM運營相關的問題和解決方案。調研、驗證商業模式等。確定在高層建
94、筑物密布的東京,提供高頻次空中交通服務,所需起降場的施工、必要條件和運行相關的問題。評估東京城市空中交通市場規模、業務持續性問題。估計計劃開通的航線,以及未來可能開辟的航線的銷售額和運營成本。使用直升機開展城市通道和景區場景運行演示驗證在三菱地產公司擁有或管理的設施中建造兩個直升機場,提供觀光航班和兩個直升機場之間的交通/包機服務。利用eVTOL對未來運輸服務的商業案例進行可行性研究。啟動eVTOL演示驗證擴大2023年運營的直升機機場,考慮與英國Skyports合作建設垂直起降場。驗證和評估eVTOL飛行和地面運行,如起飛/降落控制和模擬,值機和安全檢查,安全管理和周邊地區的態勢感知等。20
95、22年2023年2024年表5-4,日本航空公司(JAL)的東京eVTOL運行項目工作計劃3505國內外eVTOL產業發展現狀2024第二章中國eVTOL和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中國eVTOL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PART36目前,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行業發展主要面臨行業管理政策、法規、標準亟待完善。缺乏驗證和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研發周期長、工作量大、資金需求大。中國的eVTOL研發企業,團隊工程能力更弱,符合民航適航標準的航空器的研發,主要集中在近20年,擁有完整的機型研發經歷的人員基數不像具有發達航空產業的歐美國家。此外,研發制造的配套供應鏈不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足。主要是網絡化的
96、起降場、充電樁、配套電網改造,以及新一代空管基礎設施、氣象保障設備等。具體包括以下幾點:eVTOL飛行器的設計和制造涉及到眾多領域的技術,如電池技術、電動機、復合材料、自動駕駛等。這些技術的發展對于提高eVTOL飛行器的性能至關重要。然而,中國在這些領域的研發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技術研發目前,全球范圍內對于eVTOL飛行器的法規和標準尚未完全統一。中國在這方面的立法和制定標準的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行業管理政策、法規、標準亟待完善,這給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小的挑戰。美國在2024年3月,確定Joby S-4的最終適航審定標準,為后續類似機型審定確定了工作框架和方向;類似的,全球各國
97、均在摸索。美國完整的運行法規也沒有正式推出,主要內容沿用傳統通航運營的要求。我國的相關法規、標準也仍然處于摸索和試點階段。eVTOL飛行器的安全性是一個重要的關注點。在飛行器設計、制造和運營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安全風險,確保旅客和地面人員的安全。如何在技術上解決這些安全問題,是當前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eVTOL飛行器的運營需要相應的基礎設施支持,主要是網絡化的起降場、充電樁、配套電網改造,以及新一代空管基礎設施、氣象保障設備等。如起降場地、充電設施等。在中國,這方面的建設仍然滯后,需要大量投資和時間來完善。同樣,受限于過去國內適航型號較少,配套企業的項目和鍛煉較少。比如,開發航電、機載設備、
98、軟件的企業,經歷過取證,對Do-160/178/254的要求、開發方法、程序能充分掌握的企業鳳毛麟角。法規和標準安全風險基礎設施滯后整機研發制造的配套供應鏈不完善3706中國 eVTOL 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2024隨著全球eVTOL行業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國的eVTOL企業需要在技術創新、產品性能、成本控制等方面不斷加強,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雖然eVTOL飛行器被認為是未來城市交通的一種解決方案,但公眾對這種新型交通工具的接受程度仍有待提高。民眾需要對eVTOL的安全性、噪音等環境影響有更全面、深入的認識,才能建立信任。這需要eVTOL整機廠家和運營單位開展更多的演示
99、試飛活動、推廣活動,逐步建立。如何讓更多人認識到eVTOL飛行器的優點和安全性,是行業發展需要面臨的挑戰。我國符合民航適航標準的航空器的研發,主要集中在近20年,擁有完整的機型研發經歷的人員基數不像具有發達航空產業的歐美國家。很多整機制造企業有數年后取證、大量交付的商業計劃,但是運行需要多個專業的人員支撐。比如,eVTOL短期內無法實現全自主駕駛,還需要有飛行員操縱,則數千、數萬名飛行員。我國面臨如何在數年內完成培養,相應的標準、培訓大綱、訓練設備如何確定等問題。機務、航務、簽派等專業也有類似需求。中國的eVTOL研發企業,團隊工程能力更弱。但這是短期內無法快速提升的,只能通過型號鍛煉,用一代
100、人的時間耐心追趕。eVTOL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包括研發、生產、運營等各個環節。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如何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是中國eVTOL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eVTOL大量采用了新技術,缺乏驗證和現成經驗可以借鑒,研發周期長、工作量大、資金需求大。典型的歐美頭部企業,融資量都在10億美元以上,預計完成取證和量產,將需要花費20億美元以上。對于中國企業,人工成本要低一些,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內,仍將是10億元人民幣以上的量級。我國符合民航適航標準的航空器的研發,主要集中在近20年,擁有完整的機型研發經歷的人員基數不像具有發達航空產業的歐美國家。中國的eVTOL研發企業,團隊
101、工程能力更弱。但這是短期內無法快速提升的,只能通過型號鍛煉,用一代人的時間耐心追趕。部分技術的成熟度和EIS時間節點不匹配。有一些項目選擇了復雜、前沿性的技術方案,開發工作量大、技術風險高、技術儲備不足,但設定的取證和投入商業運營的節點很激進。典型的如高階輔助駕駛(SVO)、復雜傾轉旋翼方案等。中國eVTOL企業對噪音的管理能力也不足,也未有足夠重視。公眾接受度市場競爭融資難工程技術人員經驗不足人才匱乏3806中國 eVTOL 產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2024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PART39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技術發展趨勢7.1 技術層面的分析,我們對
102、主流eVTOL廠商、科研機構和高校、行業主管單位等提出的eVTOL技術發展趨勢進行了梳理、分析研究。將近期內可以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的技術趨勢匯總介紹如下。矢量推進型(Tilt-X)eVTOL的旋翼以可傾轉的方式兼顧懸停和巡航,在不同飛行階段采用不同的推進方式。它因為存在過渡狀態過程,增加了總體設計的復雜性,犧牲了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矢量推進型eVTOL可實現更高的飛行速度和更遠的航程。更大的航程可以讓運營商的業務模式有更大的靈活度,更少的充電次數帶來更高的任務響應速度和日利用率;更高的飛行速度意味著可以進入更多時效性任務市場,如應急救援、醫療救援。當前,eVTOL在醫療救援市場被詬病的一點
103、就是巡航飛行速度大大低于常規直升機。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產業界對電動航空器設計理解的加深,工程技術實力雄厚的頭部廠商將大幅度提高矢量推進型eVTOL的可靠性,這種eVTOL屆時也將成為主流構型。圖7-1,近期影響eVTOL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預測,資料來源:騰訊研究院。矢量推進型eVTOL將成為主流構型技術路線7.1.140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圖7-2,eVTOL電推進系統的優勢,資料來源:騰訊研究院。應用涵道風扇設計的機型進一步增加7.1.2電力推進系統向更高效、更輕量、更安全的方向發展7.1.3涵道風扇設計有很多優點,如對航空器附近人員提供保護、涵道環括作用有利
104、于降噪設計和城市場景運行、涵道能夠在螺旋槳的流場中產生可觀的附加拉力進而提高動力系統的效能;但是,涵道風扇也有很多不足和設計難點,阻礙了它的應用推廣。涵道風扇會占用額外的結構重量,而它又對強度和剛度要求很高,這就造成了制造成本和難度的問題。部分廠商將涵道集成到機體或機翼上,讓兩者結構融合,降低重量、提高剛性和強度,典型的如AscendanceAtea、HorizonCavoriteX5/X7、AirMule。此外,涵道轉子與涵道壁的間隙要求非常高(轉子半徑的1%,甚至更?。┮驗闃?涵道間隙是系統的關鍵參數,決定了涵道的環括作用大小,間隙越小則效率越高,實際間隙大小是在成本與效率之間平衡的結果。
105、它就造成涵道的設計、制造和維護要求遠高于開放式螺旋槳,進而非??简瀍VTOL整機設計團隊實力和供應鏈的能力。這也是當前涵道類eVTOL企業較少的原因之一,但隨著行業發展,很多問題將得到緩解。再就是涵道的阻力問題,槳盤位置對涵道風扇系統氣動特性的影響體現在氣流品質和槳-涵道間隙2個方面。合適的槳盤位置應處于間隙盡可能小、且距離唇口相對較遠,以保證涵道的良好環括及整流作用。則涵道壁截面的增大,會造成全機浸潤面積增大和阻力增大;采用數量很大的嵌入式涵道,是一個解決思路。Lilium Jet在100m 距離處的噪音水平預測降低了6dB(A),相同基礎設施的乘客吞吐量幾乎提高4倍,這是涵道風扇設計優勢的
106、一個案例。eVTOL通常采用分布式電推進系統,能有效提升航空器的氣動效率、運載能力、環保型和魯棒性。電推系統未來將向更高效、更輕量、更安全的方向發展,具體而言,包括:高壓平臺的應用和普及,提高電壓降低線束直徑,進一步提高功率元器件IGBT的效率,軸向磁通電機取代徑向磁通電機以降低體積和重量,提高電源模塊和驅動模塊的效率等。41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目前絕大多數eVTOL機型都采用成熟的、功率密度較高的鋰電池。它能在現有約束條件下,在重量、安全特性、航程性能、適航取證進度、成本之間獲得較好折中。從長期看,氫燃料電池的能量密度可以達到鋰電池的百倍,但是,氫能產業鏈條和
107、生態建設慢于純電路線,制氫、儲運等存在很多問題。氫燃料電池瞬間放電能力較差,并不太適合eVTOL這種瞬時功率要求高的場景??傊?,短期內氫電/氫內燃機路線應用不會太多?,F在和未來一段時間內,電池能量密度遠不能與傳統航空燃油相比,現有的較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包括Lilium Jet所使用的IonBox的硅陽極鋰電池,電芯能量為330Wh/kg;寧德時代在研的凝聚態電池,能達到500Wh/kg,但預計商用還需要1-2年。由于能量密度低,電池包重量過大,現有eVTOL航空器普遍存在有效荷載、航程和續航時間的局限。電池循環數和壽命、充電時間特性也嚴重限制了eVTOL航空器高頻率起降和增加運行成本。未來主機和
108、電池開發廠商將綜合權衡能量密度、放電功率、充電時間、循環數和壽命、安全特性等指標,逐步提高鋰電池性能;廠商也將開發新的電池類型,如固態電池。鋰離子電池自20世紀90年代發明以來得到廣泛應用,在成本和性能之間有較好的平衡。但由于其性能限制以及環境和供應鏈問題,下一代電池技術仍在不斷發展和創新。鋰電產業基本上由中日韓三國占據產能絕對主導地位,其它工業強國則試圖在新一代電池技術上進行突破,搶占產業發展先發優勢。固態電池被普遍認為是下一代電池技術,被美國、歐盟、韓國和日本等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列為國家發展戰略。固態電池利用固態電解質(SSE)取代了易燃的有機液體電解質,理論上更安全;SSE還可以與傳
109、統鋰離子電池中不用的其他陰極和陽極材料配對,與高壓陰極材料及高容量鋰金屬陽極兼容,有可能使能量密度超過1000Wh/L。固態電池循環壽命更長、更耐用、工作溫度范圍更寬、堆疊緊密、電池設計簡化、機械特性可能更靈活。電池技術不斷突破、性能全面提升7.1.4表7-3,典型的頭部廠商考慮選擇清潔能源動力形式的比較。數據來源:Lilium Battery Webinar,2023年11月。指標電池Battery綠氫e-Hydrogen碳中和合成燃料e-Fuel一級能量效率73%22%0.36美元/kWh1.7美元/kWh3400km13%2.8美元/kWh1600km0.5美元/kWh1100km(20
110、40年)2000km(2050年)電力成本千瓦時成本(軸功率)航程42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城市空中交通運行環境復雜,面臨城市地形地貌復雜、建筑物及附屬設施眾多、局部氣象條件多變、電磁環境惡劣、低空鳥群飛行等情況。為應對這些挑戰,eVTOL飛行器需要感知周圍環境(如其他飛行器、地面障礙物、天氣狀況等)并根據環境信息做出相應決策。它需要有更強的態勢感知和空中避障技術支撐,包括障礙物探測和分類、障礙物定位及路徑預測與碰撞風險分析、避障策略選擇和航線重新規劃等技術,涉及感知傳感器、多源信息融合、智能目標識別、障礙物危險評估與避障決策等專業領域。傳統通用航空器加裝ADS-
111、B、TCAS等設備實現自動安全間隔保持、規避周圍危險;而在未來復雜空間環境下、大空中交通流的運行將難以達到必要安全標準。很多研究機構和廠商已經在探索基于UWB、激光雷達、視覺避碰、4D雷達、合成孔徑雷達、5G-A/智能物聯網、氣象激光雷達等設備和基礎設施的新一代態勢感知與空中避障技術的研發、驗證和試點應用。有一些通用性技術,如根據幾何空間相對運動矢量進行避障決策、利用無碰撞路徑規劃代替避障決策、基于AI的目標視覺識別,已經在汽車自動駕駛和避碰、無人機自動駕駛和避碰等領域有了廣泛的應用,也向城市空中交通應用場景延伸。國家和地區相關發展戰略和規劃電池產業戰略日本韓國美國歐盟中國2030二次電池產業
112、發展戰略加快技術開發,率先實現固態電池等下一代電池技術商業應用,占領下一代電池市場。2023-2028年投入2.33億美元,爭取提前實現固態電池、鋰硫電池、鋰金屬電池商用化。實現示范和規?;瘋€性化電池技術,加大固態鋰電池方面的研發布局,加快產業化進程。明確2030年研究和創新優先事項,確定關鍵技術主題,包括第4代鋰離子電池(固態鋰離子電池、固態鋰金屬電池等)?!凹涌旃虘B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已列入“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攻關工程”。鋰電池2021-2030國家藍圖電池戰略研究議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固態電池相關戰略和措施表7-4,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固態電池國家發
113、展戰略概況。態勢感知與空中避障技術逐漸應用于城市空中交通7.1.543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低空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標準化建設和數字化網聯能力,包括服務低空的通導監(CNS)能力、輔助飛行的微氣象和電磁環境服務、提供低空起降和充電的各類地面設施、管控非合作目標的手段等。低空基礎設施應該具備數字化網聯能力,為低空經濟的全鏈條運行和運營提供全自動化、全智慧化的數字化基礎。全新一代的空天地一體化CNSiM(通訊、導航、監視、情報、氣象)能力的主要技術手段有包括但不限于:地面5G移動公網(5G-A)、寬帶通信網、數據鏈和低軌衛星互聯網等通信手段;地基增強系統GBAS、星基增
114、強系統SBAS、慣導、視覺導航、UWB、激光雷達、4D雷達、GNSS導航和融合導航等導航手段;一/二次雷達、ADS-B、無線信標、RemoteID、光電探測、通感遙一體等監視手段;氣象激光雷新一代汽車技術類似,eVTOL也強調高度智能化、自主化的特性。智能駕駛技術是eVTOL實現智能化和自主化飛行的核心,這包括使用先進的飛行控制系統進行起飛、飛行和降落,以及在復雜氣象條件下的自動駕駛。eVTOL采用視覺、激光雷達、4D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傳感器技術,以及新一代通訊技術增強環境態勢感知能力,實現多源信息融合,通過AI、大數據、云計算、高性能機載芯片對環境信息分析處理,形成飛行決策。各大廠商普遍強調
115、逐步通過有人駕駛、有人駕駛+簡化航空器操縱(SVO)、半自主飛行,最終實現eVTOL航空器完全自主飛行。不過,實現自主飛行還需要相當長的一個過程,進度相對較快的Wisk Aero計劃在2028年試運行eVTOL載人自主飛行。低空經濟的發展和推進依賴于底層各類低空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低空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和成熟為低空交通的高效、有序、安全的運行提供保障。低空經濟運行于沒有附著物相對自由的低空空域,因此有別于傳統交通基礎設施,低空交通天然對數字化技術有非常強烈的訴求和依賴,低空交通飛行保障的數字化體系建設成為重中之重。隨著低空飛行活動持續增加,低空交通飛行的保障體系的重要性日益顯現,相關的數字系統
116、建設也伴隨政府和產業界的投入增加而提速。騰訊也在積極探索前沿數字技術在低空領域的多元應用,構建了覆蓋“低空基建數字化網聯、空域數字化管控、低空數字化監管、協同數字化服務、算力數字化支撐、安全數字化保障”的低空交通數字化體系:智能駕駛技術實現自主飛行任重而道遠7.1.6低空交通數字化體系建設提速7.1.7低空基建數字化網聯44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數字化空域是低空經濟有效管控的關鍵措施。通過數字孿生、城市CIM、三維地理信息地圖等技術,構建空域、城市、設施、無人機等實時數字孿生系統,支撐“安全、協同、高效”的數字空域,推動低空空域從“可通達”到“可計算”到“可管控”
117、到“可運營”性質的數字化變革??沼驍底只芸?,為空域劃設、空域管制、空域網格、空域容量、航路劃設、航班排序、導航規劃、飛行監測、沖突探測、沖突解脫、運行仿真、場站規劃、風險規避、應急處置、非合作目標監管等低空業務提供數字化基礎??沼驍底只芸氐涂諗底只O管達、四維高分辨率數值氣象預報系統;滿足民航運行/交通管理要求的自動化機場、一體化機巢、自動化充電站、自動化應急降落點等。低空數字化監管是低空交通和管理全自動化運行和運營的突出表現。低空運行監管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各類低空運行要素的大數據匯聚,包括但不限于精確的城市三維空間地理模型、權威的管制空域和電子圍欄數據、完整的高空航路航班數據和低空航路
118、航線數據、全面的低空飛行計劃清單、實時的各類低空飛行器運行軌跡、可靠的空中氣象和電磁等運行環境、完善的地面通導監和機場機巢狀態、動態的地面客流車流等影響因素等,經過大數據的清洗、加工、匯聚、整理,通過AI分析和預測,向運營人、民航空管、政府監管等部門提供各類低空數字化監管服務,并通過數字孿生大屏等技術,在各單位的業務監控中心展現低空運行運營的綜合態勢。圖7-5,騰訊數字孿生技術在低空空域的應用,資料來源:騰訊研究院。45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低空經濟關聯方之間的必須保持好數字化協同。低空經濟涉及無人機制造和銷售、軍民航管理、地方政府監管和場景應用的方方面面,跨部門
119、、跨產業、跨主體、跨地區、跨服務人、跨空域的數字化協同服務也越發重要。數字化的低空交通系統需要向低空業務關聯方提供全面的、實時的、安全的低空協同數據服務。數字化低空交通系統需要實時采集獲取并相互協同以下相關信息:通導監運行和保障信息、管制空域和適飛空域信息、航線航路規劃和調整信息、飛行申請和沖突信息、飛行計劃信息、飛行計劃沖突和協調信息、地面影響因素信息、緊急避讓服務、應急保障服務等,系統需要構建一套完整的空域數字化協同服務基礎能力,保障低空經濟業務的安全開展。協同化服務同時還包含向公眾和消費者可開放的低空飛行支撐的能力服務。協同數字化服務算力數字化支撐隨著低空經濟業務的完善擴展,低空經濟業務
120、系統對算力需求越來越龐大,算力分散在“云”、“網(空天地)”和“端(飛行器)”三個不同部分。低空經濟數字化涉及空域、飛行器、航路航線、氣象、飛行計劃、空間計算、孿生仿真、風險評估與預測、AI識別、視頻分析等大規模的低空各類業務計算,涉及對城市低空十萬乃至百萬架以上飛行器的自動化監管和智慧化服務,其對算力要求是非常巨大的。數字化的低空交通體系,底層需要有成熟、可靠、超大規模計算的云網邊端分布式的算力平臺的支撐,滿足低空經濟的生產、監管、運營、服務的智慧化運行要求。算力數字化支撐的關鍵技術,主要包含:飛行器自身的智能化算力、基礎的云平臺技術(計算、存儲和網絡的虛擬化)、容器化、微服務、大數據技術、
121、人工智能AI技術、物聯網技術、數據庫技術(關系數據庫、內存數據庫、時序數據庫、地理信息數據庫等)、低空智能化管控和服務算法、邊緣段的通感算力等。46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安全數字化保障低空經濟的運行保障,涉及到空域管理、民航運行、城市三維空間、無人機飛控、企業運行和個人隱私等一系列涉及公共、企業、個人的關鍵業務和隱私數據,安全保障非常關鍵。數字化的低空交通體系包含地面遍布全市的低空通導監設備、分布式的低空感知和計算節點、空中大量的無人機及其網絡數據通道以及低空交通管理云平臺,整體涉及到的安全環境比較復雜。低空安全數字化保障,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惡意攻擊防護、通信
122、鏈路安全、飛行器飛控安全以及非合作目標的反制等方面,都要有全面的數字化安全防護手段。騰訊聚焦低空交通數字化體系建設需求,基于豐富的數字化政企服務經驗,提出面向未來低空交通的數字化框架。騰訊的低空數字化解決方案,為低空空域管理和運營提供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工具,為低空經濟各關聯方提供全數字化的智能管理手段和運營服務,為政府和行業主管部門提供強有力的管理和決策依據。圖7-6,騰訊低空數字化框架:算力數字化+空域數字化+協同數字化+監管數字化+安全數字化47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來發展趨勢2024載人客運是eVTOL的發展方向和核心場景,但市場啟動需要一段導入和培育期EASA認為,與公路運
123、輸相比,乘坐空中出租車發生致命事故的風險更低,通行時間平均節省15-40分鐘,緊急/醫療運送時間節省70%以上,并且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eVTOL現階段最主要的應用是替代直升機在測繪、消防救援、電力巡線、警用巡查、安防、醫療救護、搜救、海上石油鉆井等領域的應用。載人客運雖是eVTOL的核心發展方向,但在市場成熟前,eVTOL應用首先將在貨運物流、城市服務、消防救災等場景中啟動運營,待各項技術成熟、政策完善和市場接受度提高后,大規模進入載客運營。許多公司和機構在構思和研究空中交通的共享出行模式。eVTOL的航程性能將持續提高,電力驅動的空中交通將從城市向區域出行轉變受限于當前電池能量密度不足
124、,eVTOL普遍定位于城市或城市群內交通出行工具。但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eVTOL續航里程增加,RAM市場啟動會水到渠成,也將成為利潤更好的業務。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因素會加速eVTOL作為對高鐵、輪船的補充/替代,實現高效的城際交通:城際和區域出行的單位經濟效益高、為客戶節省的時間多、所需的飛行頻率和機隊密度較城市內飛行低、對城市社區的噪音影響小。eVTOL機型適航取證有序推進,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加速構建頭部eVTOL企業的機型將在2025-2026年大量完成取證,并投入市場化運營。在此背景下,上游供應商、基礎設施、運營商、空管和航行保障服務商、維修商、人員培訓機構、金融服務機構等都將加速布局
125、。同時帶動了航空、汽車、物流、新能源企業利用已有業務基礎進入行業。整機制造市場將進入整合期,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實力較弱的廠商面臨淘汰eVTOL的研發取證和市場推廣成本很高,而且盈利回收周期很長,是典型的航空制造業項目特征。隨著2025年頭部廠商型號大量取證和商業運營,融資和研發能力較弱的廠商面臨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增大。2023年,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投資的eVTOL制造商Kitty Hawk在融資、技術和商業化都有障礙的情況下選擇關閉。而KittyHawk投資的無人駕駛eVTOL制造商WiskAero,得到了原投資者波音的全資收購。應用市場發展趨勢7.24807eVTOL 和城市空中交通的未
126、來發展趨勢2024結論和建議PART49通過對全球和中國eVTOL和空中交通產業發展的回顧,以及未來發展展望,我們認為:eVTOL是一個值得發展的重要產業,它是科技創新性的產業,經濟回報前景廣闊;對上下游拉動作用巨大,其科研活動還能影響和推動其它產業的發展,是全球主要工業強國爭相發展的產業,也是當下投資機構最為關注的產業之一。不過,與歐美國家以及頭部企業相比,中國的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產業發展現狀還有很多不足,亟須政府和行業生態單位一起努力改善:中國的eVTOL整機研發制造企業規模仍然偏小,融資規模偏低。2023年,中國的頭部企業剛剛組成了億元俱樂部;而歐美的頭部企業標準是融資5億美元起步
127、。整機和配套企業適航工程經驗匱乏,而這沒有捷徑,只能通過型號項目逐步鍛煉。從企業面看中國的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產業缺乏大型航空公司的參與;而歐美的領導性航空公司幾乎全部下場;缺乏大型機場管理運營單位參與,像法蘭克福、慕尼黑、米蘭、倫敦等大型民航機場都與eVTOL/UAM產業合作建設起降場設施,而國內的大型民航機場要保守的多。中國的產業鏈協同和參與度不夠。需要補齊短板,增強全產業鏈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從產業鏈角度看相比歐美政府的實實在在政策支持,如訂單支持、直接資金補貼,促成本國頭部企業領跑全球,搶占行業發展優勢,中國政府可以考慮更積極的措施。需要由政府牽頭,對標歐美工業強國,制定初創企業
128、引導、孵化器和加速器服務、產業創新投資基金、運行概念驗證和運行試點、建立未來飛行挑戰大賽、關鍵通用性技術協同攻關等一攬子的支持性政策和行動措施,并落實到位。從政策面看由于缺乏行業上下游頭部企業參與支撐、企業缺乏適航工程經驗、制造業產業鏈配套不完善等因素,中國eVTOL/UAM企業項目估值偏低;受市場大環境影響,近年來社會資本投資相對保守,企業融資也更加困難。但中國是全球最大新興經濟體,市場潛在需求仍然巨大、發展機遇仍在;投資機構經過一段時間從資本面看5008結論和建議2024從國際合作角度看盡管存在地緣政治、貿易戰等因素影響,國際合作和開放性的市場仍然是培育強大的航空產業必須的。需要政府和全行
129、業堅持開放心態和對中國市場、產業和企業自信,需要引入更多的全球頭部企業和項目,以進一步促進中國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產業生態的高質量發展。只有充分競爭,才能促成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出現。引進特斯拉與中國電動車行業的高度發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還要推動中國eVTOL和城市空中交通產業鏈走出國門,為全球經濟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要在更廣闊的市場接受不同客戶的錘煉,有更開闊的視野和開放的心態,培養具有全球化經營能力的年輕一代,避免出現行業加拉帕格斯效應。調整,仍應關注eVTOL為代表的低空經濟和戰略新興產業項目,而國有投資機構更應在此過程中發揮好擔當作用。5108結論和建議2024附錄1.縮略語
130、和術語表縮略語術語或縮略語全稱中文AAMAFWERXAFHAAFRLAFTAAgility PrimeAMCANSPASAATCATIATMCAACAMPCDICPCRICRI-A-1CSDALDASADDPDEPDOAAdvanced Air MobilityAir CarrierAircraft Functional Hazard AssessmentAir Force Research LaboratoryAircraft Fault Tree AnalysisAcceptable Means of ComplianceAir Navigation Service ProviderAir
131、craft Safety AssessmentAir Traffic ControlUK Aerospace Technology InstituteAir Traffic ManagementUK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Continuous Airworthiness Maintenance ProgramCompliance Demonstration ItemCertification PlanCertification Review ItemCertification SpecificationDesign Assurance LevelDevelopment
132、 Assurance and Safety AssessmentDeclaration of Design and PerformanceDistributed Electric PropulsionDesign Organisation Approval先進空中交通美國空軍創新中心航空運營人航空器功能危害評估(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航空器故障樹分析敏捷至上項目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空中航行服務商航空器安全評估空中交通管制英國航空航天技術研究所空中交通管制英國民航局持續適航維修大綱符合性驗證項目適航取證計劃審定關注項目EASA適航審定基礎確認文件審定標準(規范)設計保證水平研制保證和安全性評估設計和
133、性能聲明分布式電動推進設計組織批準52附錄1縮略語和術語表2024/縮略語術語或縮略語全稱中文EASAeCTOLEPTSeSTOLETMeVTOLFAAFCSFDALFTPGMGTPHSVTOLIAMICAIDALIMALoIMBSAMC MoCMoUMRBRMVCANASNASDAQNIAREuropean Aviation Safety AgencyElectric Conventional Take-Off and Landing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Electric Short Take-Off and Land
134、ingUpper Class E Traffic Management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light Control SystemFunctional Development Assurance LevelFlight Test ProgramGuidance MaterialGround Test ProgramHigh Speed VTOLInnovative Air MobilityInstructions for Continuing AirworthinessItem
135、 Development Assurance Level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Letter of IntentModel-Based Safety AssessmentMeans of Compliance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Maintenance Review Board ReportManned VTOL-Capable AircraftNational Airspace SystemNational Institute for Aviation Research歐洲航空安全局電動常規起降環境保護技術規范電動短距起降E類以上
136、空域管制電動垂直起降聯邦航空局飛行控制系統功能研制保證等級試飛大綱指導材料地面測試大綱高速垂直起降項目創新空中交通持續適航指南項目研制保證等級綜合模塊化航電意向協議基于模型的安全評估符合性方法合作備忘錄維護審查委員會報告有人駕駛VTOL航空器美國國家空域系統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美國國家航空研究所53附錄1縮略語和術語表2024/縮略語術語或縮略語全稱中文NPANPRMNTSBNYSEPOAPSCPPSPPSSARAMSARPSCSCISPSFARSFHASPACSSASVOTAMTCUAMUSSOCOMUSSPUTMxTMNotice of Proposed AmendmentNotice of
137、 Proposed Rulemaking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New York Stock ExchangeProduction Organisation ApprovalPowered-LiftProject Specific Certification PlanPartner for Safety PlanPreliminary System Safety AssessmentRegional Air MobilityStandards and Recommended PracticesSpecial ConditionSingle Com
138、mon Info Service ProviderSpecial Federal Aviation RegulationSystem Level Functional Hazard Assessment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System Safety AnalysisSimplified Vehicle OperationsTotal Addressable MarketType CertificateUrban Air MobilityUnited Stat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U-Space Service
139、 ProviderUnmanned Traffic ManagementExtensible Traffic Management擬修改定法規通告法規制定通告美國國家交通安全委員會紐約證券交易所生產組織批準動力起降航空器專項合格審定計劃安全合作保障計劃初步系統安全性評估區域空中交通標準和建議實踐專用條件單一通用信息服務商特別聯邦航空條例系統級功能危害性評估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系統安全性分析簡化航空器操作可實現市場規模型號合格證城市空中交通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pace服務商無人系統交通管制可擴展的空中交通管理54附錄1縮略語和術語表2024/主編胡軼強 張雪琴執行主編顧問委員會Andrea Sp
140、iriti Franck Dubarry 啟媛(英文版)陳夢珂 賀群輝 陳維宣 陳楚儀 楊鐘靈姓 名單 位職務楊拴昌石靖敏范恒山翟永平司 曉廖小罕金 偉敖萬忠呂宜宏陳夢珂劉瓊吳緒亮王 強查曉剛李方正薛 濤狄 文馬 莉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歐盟工作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裝備工業司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專家指導委員騰訊戰略發展部騰訊集團/騰訊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中國民航局民航低空地理信息與航路重點實驗室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國家低空經濟融合創新研究中心騰訊智慧交通騰訊研究院騰訊研究院騰訊研究院騰訊研究院北京艾迪智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艾迪智聯科技有限責任
141、公司交通運輸部全國交通一卡通數據交換中心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航空運輸低空經濟室會長副巡視員主任高級顧問副總裁/院長原黨委書記、研究員主任副秘書長主任首席專家副總經理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經濟學顧問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國際資深專家總經理低空產業副總監副主任主任55姓 名單 位職務陳樹生李悅立劉爾冬崔龍舟 朱左斌曲德凱鄭 華薛傅龍邢建武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質量安全部浙江省航空護林管理站教授創新中心副主任適航委任代表試飛員/飛行教員主任主任首都機場集團商務航空管理有限公司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商務航
142、空服務分會副總工程師總干事副院長院長教授主任教授廣東省無人機行業協會清華大學跨界創新專家委員會名譽會長委員副院長常務副主任吳 翔張利國沙長安靳永發綦 琦朱新宇楊 蕤裴 彬覃 睿北京理工大學未來立體交通研究院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民航經營管理學院中國民航飛行學院航空電子電氣學院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中國民用航空華東區空中交通管理局浙江分局中國民航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用航空產業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航空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綜合規劃研究院產業促進中心嘉興南湖路空協同立體交通產業研究院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系研究中心院長研究員嘉興南湖路空協同立體交通產業研究院中國航空學會飛行汽車分會副院長副主任委員副站長張 磊漢高(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新興業務經理56王戰超中國航空工業民機系統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