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設備行業深度:核電為什么我們現在看好核電-240526(25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電力設備行業深度:核電為什么我們現在看好核電-240526(25頁).pdf(25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證券研究報告|行業深度 2024 年 05 月 26 日 電力設備電力設備 核電:為什么我們現在看好核電核電:為什么我們現在看好核電 高穩定性和清潔性高穩定性和清潔性為為核電提供核電提供基荷特征,基荷特征,有望和風光一起實現雙碳目標有望和風光一起實現雙碳目標。核電具有持續穩定電力供應的能力,與風光等新能源互為補充、協同發展,可以有效支撐大規模新能源上網消納,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據國家能源局報道,2060 年電力系統要實現碳中和,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應達到 90%以上,核電發電量應接近 20%。核電從發電機理上來講,
2、屬于非化石能源,具備碳排放量少,清潔性高,安全穩定,利用小時數高等特點,是雙碳政策下首選清潔能源之一。華龍一號和華龍一號和 CAP 機組機組領先全球領先全球,四代四代核電穩步推進中核電穩步推進中。當前核電商業以三代為主,我國已自主掌握“華龍一號”、CAP1000、國和一號等三代核電技術,且自主三代核電綜合國產化率達到 90%以上。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第四代核電技術的研發,其中采用四代超高壓氣冷堆核電技術的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于 2012 年 12 月正式開工,2021 年 12 月首次實現并網發電,是全球首座投入商業運行的第四代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3、2024 年開始核電設備進入密集交付周期,帶動業績提升。年開始核電設備進入密集交付周期,帶動業績提升。在核電作為基荷能源的背景下,當下我國核電進入常態化發展,核準量級有望維持高位。從 2019 年至今,我國陸續核準 17 個三代核電項目,合計 34 臺核電機組,其中 2022-2023 年核準密集,年均達到 10 臺,預計未來 10 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 10 臺核電機組,市場需求持續不斷。截至 2024 年 4 月,我國在建核電項目達 26 臺機組,疊加 2024 年中國核電投資計劃首超千億元,達 1215.53 億元,同比 52%,全國核電投資進入加速期。核電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從核準到 FC
4、D 到設備進場通常在 56 年左右,隨著前期核電項目的陸續開工和土建的完成,我們預計從 2024 年起,核電設備企業開始密集進入設備交付期,有望迎來業績明顯提升。國內核電技術成本國內核電技術成本優勢明顯、技術領先優勢明顯、技術領先,“一帶一路”有望帶來核電出海一帶一路”有望帶來核電出??臻g空間。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動力堆信息系統的數據,截至 2024 年 5 月 21日,全球在建核電反應堆 59 座,總凈裝機容量為 61.64GW,其中除中國外,總計 34 座核電反應堆在建,裝機容量為 35.34GW,約占全球建設57%。中國目前可用于出口的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堆型有華龍一號和國和一號。據
5、國家能源局預測數據,需求端,到 2030 年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新建上百臺核電機組,共計新增核電裝機 1.15 億千瓦。每出口 1 臺核電機組需要 8 萬余臺套設備,單臺機組投資約 300 億元,我國核電出海需求空間廣闊。建議關注建議關注。項目核準后直接開啟項目施工建設,核電建設廠商中國核建中國核建,核工程建設領域規模大、專業化程度較高;低碳屬性能源運營商中國核電、中國核電、中國廣核中國廣核,擁有豐富的核電廠址儲備、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核電主設備生產商上海電氣、東方電氣上海電氣、東方電氣,全面覆蓋國內已有的核電技術路線;核電閥門市占率高的中核科技、江蘇神通中核科技、江蘇神通,核電核心主設備佳
6、電股份佳電股份,主設備蒸汽發生器 U 型管的久立特材久立特材,核電核心零部件生產廠商海陸重工。海陸重工。風險提示:風險提示:核電核準不及預期;核電出口不及預期、國家政策變動風險。增持增持(維持維持)行業行業走勢走勢 作者作者分析師分析師 楊潤思楊潤思 執業證書編號:S0680520030005 郵箱: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1、電力設備:24Q2 已至,如何看待海外戶儲去庫進展?2024-05-19 2、電力設備:美國商務部啟動東南亞雙反調查,國軒高科發布三大電池新品2024-05-19 3、電力設備:2024Q1 海風開工 13GW,海風建設超預期2024-05-16-48%-32%-16%0%
7、16%2023-052023-092024-012024-05電力設備滬深300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重點標的重點標的 股票股票 股票股票 投資投資 EPS(元)(元)P E 代碼代碼 名稱名稱 評級評級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2023A 2024E 2025E 2026E 601611.SH 中國核建 0.59 0.76 0.86 1.00 10.14 10.04 8.88 7.64 601985.SH 中國核電 0.55 0.61 0.67 0.71 13.33 15.48 14.03 13.
8、13 003816.SZ 中國廣核 0.21 0.24 0.25 0.26 14.64 17.04 16.09 15.50 000777.SZ 中核科技 0.58 0.79 1.02 1.36 25.18 21.20 16.49 12.37 002438.SZ 江蘇神通 0.53 0.68 0.86 0.98 22.56 19.18 15.31 13.33 000922.SZ 佳電股份 0.67 0.80 0.95 1.09 15.32 16.27 13.77 11.99 002255.SZ 海陸重工 0.40 0.51 0.59 0.67 13.09 11.59 9.89 8.75 資料來源
9、: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注:上述公司預測采用 wind 一致預期 eZbUcWbZfY9WeUfV8ObPbRoMqQpNsOiNrRtOfQpNvN9PoOxPMYsOsMNZmMzQ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內容目錄內容目錄 1、核電:清潔、穩定、安全、具備基荷能源基礎.5 1.1 核電是雙碳政策下首選清潔能源之一.5 1.2 核電具備基荷特征,能源轉型背景下大有可為.9 2、國內核電技術處世界前列,四代核電穩步推進中.12 2.1 我國自主掌握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三代核電技術.12 2.2 四代核電研發順利,處商業化
10、初期.15 3、2024 年開始核電設備進入密集交付周期,帶動業績提升.19 4、國內核電技術成本顯著低于海外,核電出海需求空間廣闊.22 風險提示.24 圖表目錄圖表目錄 圖表 1:核電站工作示意圖.5 圖表 2:核裂變示意圖.6 圖表 3:核聚變示意圖.6 圖表 4:核島及常規島.6 圖表 5:2019 年核電站設備投資成本構成.7 圖表 6:核島設備投資成本占比.7 圖表 7:常規島設備投資成本占比.7 圖表 8:各堆型冷卻劑和慢化劑對應情況.8 圖表 9:全球核電站使用的主要堆型對比.8 圖表 10:截至 2024 年 5 月 21 日,世界在運各類型核電裝機占比.9 圖表 11:截至
11、 2024 年 5 月 21 日,世界在建各類型核電裝機占比.9 圖表 12:每生產一度電,發電需要排放的碳當量,單位:g.10 圖表 13:各大能源利用小時數對比,單位:小時.10 圖表 14:全球天然鈾歷史產量變化.10 圖表 15:中國核電發電量占比及核電裝機容量預測.11 圖表 16:2030 年核電裝機容量預測.11 圖表 17:核電四代技術主要特點及堆型.12 圖表 18:核電四代技術發展歷程.13 圖表 19:截至 2023 年底,第三代核電技術研發與商業部署情況.13 圖表 20:核電技術發展歷程.14 圖表 21:截至 2023 年底,三代核電投運/并網情況.15 圖表 22
12、:截至 2023 年底,三代核電總計 44 臺機組在建.15 圖表 23:第三代和第四代核電站的目標及要求對比.16 圖表 24:六種四代核能技術方案對比.17 圖表 25:不同技術下單堆規模對比.17 圖表 26:不同技術下出口溫度對比.17 圖表 27:超高溫氣冷堆示意圖.18 圖表 28:我國超高溫氣冷堆燃料元件示意圖.18 圖表 29:2019-2023 年我國核電核準及開工項目數(只統計大堆).19 圖表 30:2014-2023 年中國核電在運及在建機組數量情況統計(臺).19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1:
13、2014-2023 年中國核電在運及在建裝機容量情況統計(萬千瓦).19 圖表 32:中國大陸地區核電廠分布.20 圖表 33:2008-2024Q1 核電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21 圖表 34:2018-2023 年中國核電投資計劃.21 圖表 35:截至 2024 年 5 月 21 日,全球在建核電反應堆容量及核電反應堆數量.22 圖表 36:國內外核電機型造價對比(比投資).23 圖表 37:各類核電技術成本.23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1、核電核電:清潔、穩定、安全、清潔、穩定、安全、具備基荷能源基礎具備基荷能源基礎
14、1.1 核電核電是是雙碳政策下首選清潔能源之一雙碳政策下首選清潔能源之一 核電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核電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在核裂變過程中,快中子經慢化后變為慢中子,撞擊原子核,發生受控的鏈式反應,產生熱能,生成蒸汽,從而推動汽輪機運轉。核電站與我們常見的火力發電站一樣,都用蒸汽推動汽輪機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以壓水堆為例對核能發電的原理進行說明:主要依賴 4 大設備,核燃料在反應堆反應堆內發生裂變而產生大量熱能,高溫高壓的一回路一回路冷卻水把這些熱能帶出反應堆,并在蒸汽發生蒸汽發生器器內把熱量傳給二回路二回路的水,使它們變成蒸汽,
15、蒸汽推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整個過程的能量轉換是由核能轉換為熱能,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再轉換為電能。一回路:一回路:反應堆堆芯因核燃料裂變產生巨大的熱能,高溫高壓的冷卻水由主泵泵入堆芯帶走熱量,然后流經蒸汽發生器內的傳熱 U 型管,通過管壁將熱能傳遞給 U 型管外的二回路,釋放熱量后又被主泵送回堆芯重新加熱再進入蒸汽發生器。水這樣不斷的在密閉的回路內循環,被稱為一回路。二回路:二回路:蒸汽發生器 U 型管外的二回路水受熱變成蒸汽,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機做功,把熱能轉換為電力;做完功后的蒸汽進入冷凝器冷卻,凝結成水返回蒸汽發生器,重新加熱成蒸汽。這個回路循環被稱為二回路。圖表 1:核電站工作
16、示意圖 資料來源:上海市電子電器技術協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核電核電按照發電技術按照發電技術主要分為核裂變與核聚變兩種方式主要分為核裂變與核聚變兩種方式,目前核能發電利用的是核裂變能。目前核能發電利用的是核裂變能。核裂變是指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在特定條件下分裂為兩個或多個較輕原子核,同時釋核裂變是指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在特定條件下分裂為兩個或多個較輕原子核,同時釋放大量能量和更多中子的過程。放大量能量和更多中子的過程。鈾-233、鈾-235 鈾-238 和钚-239 是目前廣泛運用的裂變反應核燃料。核裂變的產物主要是中等元素的原子核以及中子,不產生任何溫室氣體污染空氣和粉塵。核聚變反應核聚變反應是是兩個
17、輕原子核在極高溫度和壓力下結合成一個更重的原子核,同時釋兩個輕原子核在極高溫度和壓力下結合成一個更重的原子核,同時釋放出巨大能量放出巨大能量。氘和氚是聚變反應的主要核燃料,反應結束后生成氦。從聚變反應機理來看,反應只產生惰性氣體氦和中子射線,比裂變反應更加清潔。無論是裂變還是聚變,生成物都沒有二氧化碳,也不含其他會導致溫室效應的氣體。2024 年 05 月 26 日 P.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核裂變示意圖 圖表 3:核聚變示意圖 資料來源:國際原子能機構新聞和宣傳辦公室,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核智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國盛證券研究所 核電站核電站主
18、要主要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由核島和常規島組成。核裂變電站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核島,包括反應堆廠房、輔助廠房、核燃料廠房和應急柴油機廠房。二是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廠房和海水泵房。壓水堆核電站主要由核島、常規島和電站配套設施(BOP)等組成。核島由核反應堆廠房和核輔助廠房構成,其中核反應堆廠房的安全殼是核電站的重要安全構筑物。安全殼一般為帶有半圓形頂的圓柱體鋼筋混凝土建筑,能夠承受地震、臺風等各種外部沖擊,是核電站的第三道安全屏障,確保反應堆的放射性物質不釋放到外部環境。圖表 4:核島及常規島 資料來源:中國核電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核島設備制造是核電國產化核心,核島設備制造是核電國產化核心
19、,投資成本過半投資成本過半。核島設備核心產品技術難度大、質量要求高、資金投入多等原因導致核島設備的進入壁壘極高,因此整體成本更高,占比達58%,且盈利性更高。常規島設備由于發電原理與火電、水電等其他發電站相似,設備具備一定的通用性,因此常規島設備的市場競爭程度較高,盈利性較低。輔助系統設備市場中民營企業較多,由于無特殊的技術要求,技術壁壘低,市場參與者較多且競爭激烈,毛利率水平偏低。2024 年 05 月 26 日 P.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5:2019 年核電站設備投資成本構成 圖表 6:核島設備投資成本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20、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7:常規島設備投資成本占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國盛證券研究所 各種核電堆型的區別主要在于反應堆的冷卻劑和中子慢化劑的不同。按照冷卻劑的不同可分為輕水堆(分為沸水堆和壓水堆)、重水堆、氣冷堆等,按照中子慢化劑的有無,可分為熱中子堆、快中子堆。我國目前核電站采用的堆型有壓水堆、重水堆、高溫氣冷堆和快中子堆。核島58%常規島22%輔助系統20%壓力容器23%主管道及熱交換器20%蒸汽發生器17%核極閥門12%冷卻主泵8%堆內構件6%控制棒驅動機構4%核燃料傳送機3%核級線纜3%穩壓器2%安住箱和硼注箱2%汽輪機管道/冷凝器閥門發電機汽水分離再熱
21、器其他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8:各堆型冷卻劑和慢化劑對應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核電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9:全球核電站使用的主要堆型對比 堆型名稱堆型名稱 燃料燃料 冷卻劑冷卻劑 慢化劑慢化劑 原理及技術特點原理及技術特點 壓水堆(PWR)濃縮 UO2 水 水 把輕水(普通水)加壓后能降低沸點,加壓水在 325的高溫下仍能保持液體狀態。PWR 在其一回路系統中使用加壓水吸收熱量,之后在二回路系統中降低氣壓釋放熱量。沸水堆(BWR)濃縮 UO2 水 水 沸騰輕水在反應堆壓力容器內直接產生飽和蒸汽的動力堆。沸水
22、堆與壓水堆同屬輕水堆,都具有結構緊湊、安全可靠、建造費用低和負荷跟隨能力強等優點。重水堆(HWR)天然 UO2 重水 重水 重水堆能高效、充分的利用核燃料,但體積比輕水堆大,建造費用高,重水昂貴,發電成本比較高。石墨氣冷堆(GCR)天然 UO2 CO2 或氦氣 石墨 用石墨慢化,二氧化碳或氦氣冷卻的反應堆。近期的研究集中在氦氣冷卻的高溫氣冷堆(HTGR)上。石墨水冷堆(LWGR)濃縮 UO2 水 石墨 堆芯和循環回路龐大,難以設置安全屏障,運行比較復雜??熘凶釉鲋扯眩‵BR)濃縮UO2、PuO2&UO2 液態鈉 無 由快中子引起鏈式裂變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能轉換為電能的反應堆??於言诜磻屑认?/p>
23、裂變材料,又生產新裂變材料,而且所產可多于所耗,能實現核裂變材料的增殖。資料來源:中國廣核招股說明書,國盛證券研究所 壓水堆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商用堆型。壓水堆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是目前世界上最普遍的商用堆型。據 IAEA 數據,截至2024年5月21日,世界31個國家在運核電機組共計441臺,裝機容量395.87GW。世界 15 個國家在建核電機組共計 59 臺,裝機容量為 61.64GW。世界 31 國在運 441 臺核電中,壓水堆 311 臺,裝機容量 297.2GW,占比 75%。世界 15 國在建 59 臺核電中,壓水堆 51 臺,裝機容量 55.67
24、GW,占比 90%。2024 年 05 月 26 日 P.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0:截至 2024 年 5 月 21 日,世界在運各類型核電裝機占比 圖表 11:截至 2024 年 5 月 21 日,世界在建各類型核電裝機占比 資料來源:IAE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AEA,國盛證券研究所 1.2 核電具備基荷特征核電具備基荷特征,能源轉型背景下大有可為能源轉型背景下大有可為 核電是基荷能源,具有持續穩定電力供應的能力,可以有效緩解新能源波動對電網的沖核電是基荷能源,具有持續穩定電力供應的能力,可以有效緩解新能源波動對電網的沖擊。擊。核電與風光等
25、新能源互為補充、協同發展,可以有效支撐大規模新能源上網消納,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據國家能源局數據,2060 年電力系統要實現碳中和,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應達到 90%以上,核電發電量應接近 20%。核電清潔高效,是少有的優質能源。核電清潔高效,是少有的優質能源。核電從發電機理上來講,屬于非化石能源,具備碳排放量少,清潔性高,安全穩定,利用小時數高等特點。核電每度電碳排放量在所有能源中最低。核電每度電碳排放量在所有能源中最低。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發布的報告顯示,每生產一千瓦時電力(即一度電),煤炭發電需要排放 357 克碳當量,光伏發電需要排放 76.4
26、克,水力發電需要排放 64.4 克,風能發電需要排放 13.1 克,核能只需要排放 5.7 克。在同等能源情況下,核能的高能量密度特性可以釋放更多能力,而在同等發電水平下,核能又能排出最少的碳量。核電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核電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我國高度重視核電發展,將安全性列為首位。核電站在設計和建設的過程中,一般會采用縱深防御來提高其安全性,將放射性物質置于多道屏障之下。同時 2017 年我國發布了核安全法,我國的核安全管理水平,核安全監管能力和核應急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核電發電穩定性高,核電發電穩定性高,利用小時數長。利用小時數長。換料周期在 1 年-1.5 年,這確保了核電擁有更長的持
27、續運行時間。2023 年核電利用小時數為 7670,約為風電的 3.45 倍、火電的1.72 倍、光伏的 5.96 倍。BWR16%FBR0%GCR1%高溫氣冷堆0%LWGR2%PHWR6%壓水堆75%BWR4%FBR4%PHWR2%壓水堆90%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2:每生產一度電,發電需要排放的碳當量,單位:g 圖表 13:各大能源利用小時數對比,單位:小時 資料來源:國家原子能機構,IAEA,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國家能源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核能發電不依賴與自然狀況,核能發電不依賴與自然狀況,原
28、料供應充足,可原料供應充足,可穩定穩定供電供電。風力發電的效率高低取決于風資源的豐富程度,包括場址所在地的風速和空氣密度;光伏發電的效率則由光資源決定,包括場址所在地的日照時間和日照強度。而天氣不可控的特性,使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的供電能力波動幅度較大。兩者年發電利用小時遠低于核電。核能發電以鈾為燃料,在燃料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可以穩定持續產電;截至 2021 年 1 月 1 日,開采成本低于260 美元/kgU 的已查明鈾資源總量為 791.75 萬噸鈾,能夠滿足全球核電中長期發展的天然鈾需求。圖表 14:全球天然鈾歷史產量變化 資料來源:后疫情時代世界天然鈾供需結構與我國天然鈾供需趨勢_張曉等,
29、國盛證券研究所 核電站所受地域限制相比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更小,并且單位土地的供電量更大。核電站所受地域限制相比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更小,并且單位土地的供電量更大。風力發電站和光伏發電站的地址選取主要考慮發電資源的分布。風電站的選址取決于風能資源的分布,一般在高原、山區、海岸線和開闊的平原等地帶;光伏電站的選址則與光照條件密切相關。在光照充足、氣候溫暖的地區,光伏電站具有較好的適應性。目前我國的核電站雖然大多建設于沿海地域,但其受自然條件限制較小。此外,核電站的土地利用效率較高。以風電場為例,100 萬千瓦的風電場需要占地近 600 平方公里,而我國大亞灣核電站的發電功率為近 200 萬千瓦,面積僅為
30、 2 平方公里。在土地資源較為緊張的省份,建設核電站是最優解。國內外核電需求共振國內外核電需求共振,至,至 2030 年,年,預計預計國內國內/全球年均新增裝機量達全球年均新增裝機量達 11/18GW。截至 2023 年底,我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 55 臺,總裝機容量為 57GW,核準及在建核電機050100150200250300350400煤電水電光伏風電核電碳當量/kwh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風電光伏水電火電核電-15%-10%-5%0%5%
31、10%15%20%01020304050607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天然鈾產量(ktU)yoy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組 36 臺,總裝機容量為 44 GW;全年核電發電量 44 萬 GWh,占全國累計發電量近 5%。根據中國核學會預測,2030、2035、2050 年核電裝機規模達到 131GW、169 GW、335GW,發電量占比達到 10.0%、13.5%、22.1%;對應 2024-203
32、0 年、2031-2035 年、2036-2050 年均核電新增裝機量達 11、8、7GW。據 IEA 數據,2030 年全球核電裝機量達541GW,則 2024-2030 年年均裝機量達 18GW,CAGR 達 4%。圖表 15:中國核電發電量占比及核電裝機容量預測 圖表 16:2030 年核電裝機容量預測 資料來源:中國核學會,國家能源局,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EA,國盛證券研究所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0%5%10%15%20%25%20232030E2035E2050E核電裝機容量(GW)核電發電量占比01002003004005006002015 20
33、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30ENuclear power capacity(GW)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2、國內核電技術國內核電技術處處世界前列,四代世界前列,四代核電穩步推進中核電穩步推進中 2.1 我國自主掌握我國自主掌握華龍一號華龍一號、國和一號等國和一號等三代核電技術三代核電技術 全球三代核電陸續商用,四代核電穩步研發中全球三代核電陸續商用,四代核電穩步研發中。1942 年 12 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建成的世界第一座反應堆驗證了可控的核裂變鏈式反應的科學可行性
34、。第一代核能系統是二十世紀 5060 年代,基于軍用核反應堆技術,由美國、前蘇聯、加拿大、英國等國家,設計、開發、建造的首批原型堆,用于發電或生產裂變材料。第二代的核電機組類型主要有壓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和改進型氣冷堆等。目前全世界范圍正在運行的絕大部分商用核電站均采用第二代核電技術,其中壓水堆、沸水堆和重水堆分別占目前總機組數的 61%、21%和 10%。第三代核能系統的開發始于上世紀 90 年代,首次建成的采用第三代技術的核電機組是日本 1997 年投入運行的柏崎刈羽核電廠的兩臺先進型沸水堆機組(ABWR)。第四代核能系統在反應堆、燃料循環方面有重大的革新和發展。2000 年,
35、美國首次提出了第四代反應堆計劃,即規劃在 2030 年左右投入市場的新一代核能系統。目前第四代核能系統最具發展前景的反應堆有六種:氣體冷卻快堆(GFR)、鉛冷卻快堆(LFR)、鈉冷卻快堆(SFR)、熔鹽堆(MSR)、超臨界水冷堆(SCWR)和超高溫氣冷堆(VHTR)。第四代核電技術仍處于商業化應用早期階段。圖表 17:核電四代技術主要特點及堆型 技術類別 起始時間 主要特點 主要堆型 第一代核電技術 20 世紀50 年代-60 年代中期 多為早期原型機,使用天然鈾燃料和石墨慢化劑。證明了核能發電的技術可行性,具有研究探索的試驗原型堆性質。設計上比較粗糙,結構松散,盡管機組發電容量不大,一般在
36、30 萬千瓦之內,但體積較大。且在設計中沒有系統、規范、科學的安全標準作為指導和準則,因而存在許多安全隱患,發電成本也較高。美國希平港核電站、德累斯頓核電站、英國卡德霍爾生產發電兩用的石墨氣冷堆核電廠、前蘇聯APS-1 壓力管式石墨水冷堆核電站、加拿大 NPD 天然鈾重水堆核電站等 第二代核電技術 20 世紀60 年代-90 年代 是較為成熟的商業化反應堆,使用濃縮鈾燃料,以水作為冷卻劑和慢化劑,其堆芯熔化概率和大規模釋放放射性物質概率分別為 10-4和 10-5量級。反應堆壽命約 40 年。在第一代核技術的基礎上,它實現了商業化、標準化等,單機組的功率水平在第一代核電技術基礎上大幅提高,達到
37、百萬千瓦級。目前全世界在運核電機組大多數使用第二代技術或其改進型。壓水堆(PWR)、沸水堆(BWR)、加壓重水堆(PHWR)、石墨氣冷堆(GCR)、及石墨水冷堆(LWGR)等 第三代核電技術 20 世紀90 年代至今 第三代核電技術指滿足美國“先進輕水堆型用戶要求文件”(URD)和“歐洲用戶對輕水堆核電站的要求”(EUR)的壓水堆型技術核電機組,是具有更高安全性、更高功率的新一代先進核電站。其堆芯熔化概率和大規模釋放放射性物質概率分別為 10-7和 10-8量級。反應堆壽命約 60 年。先進沸水堆(ABWR)、非能動先進壓水堆(AP600/AP1000)、歐洲壓水堆(EPR)及華龍一號、國和一
38、號、俄羅斯的 vver 技術 第四代核電技術 21 世紀 2000 年美國首次提出了第四代核反應堆計劃,規劃在 2030 年后投入市場推廣建設。目標是滿足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極少的廢物生成、燃料增殖的風險低、防止核擴散等基本要求。預計將有封閉的核燃料產業鏈,提高核燃料使用效率,或將使用錒元素作為燃料,顯著降低核廢料半衰期,提高核能使用的安全性。石島灣核電站(HTR-PM)(目前處于在建過程)資料來源:中國廣核招股說明書,能源新媒,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18:核電四代技術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GIFR
39、&D Outlook for Generation IVNuclear Energy Systems,國盛證券研究所 全球已開發并實現商業部署的三代核電技術包括以下幾種堆型:全球已開發并實現商業部署的三代核電技術包括以下幾種堆型:美國同日本聯合開發的先進沸水堆 ABWR(由于采用沸水堆技術的國家并不多,ABWR 技術原先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推廣的設想未能實現);美國開發的先進壓水堆 AP1000;俄羅斯開發的先進壓水堆 VVER;法國和德國聯合開發的歐洲壓水堆 EPR;韓國開發的先進壓水堆 APR-1400;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先進壓水堆“華龍一號”(HPR1000)、“國和一號”(CAP14
40、00)。圖表 19:截至 2023 年底,第三代核電技術研發與商業部署情況 資料來源:能源新媒,國盛證券研究所 華龍一號是我國自主掌握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是我國自主掌握的第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其堆芯熱功率為 3180 兆瓦,采用三環路核蒸汽供應系統設計。2021年 1 月 30 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建福清核電站 5 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成為繼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之后真正掌握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目前我國核電裝備制造產業已形成了每年 10 臺/套百萬千瓦級壓水堆主設備的制造能力,且自主三代核電綜合國產化率達到
41、90%以上。截至 2024 年 4 月,國內外有 5 臺“華龍一號”機組已投運,有 13 臺正在建設?!皣鸵惶枴保▏鸵惶枴保–AP1400)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技術。CAP1400 是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下,在消化、吸收 AP1000 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創新,進一步提升電廠容量、優化總體參數、平衡電廠設計、重新設計關鍵設備,安全性、經濟性均優于 CAP1000 的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皣鸵惶枴倍研緹峁β蕿?040 兆瓦,采用兩環路核蒸汽供應系統設計,目前其示范工程 2 臺機組均已在山東榮成已經部署等待部署正在
42、研發華龍一號(中國)國和一號(中國)CAP1000(中國)AP1000(美國)VVER1200(俄羅斯)VVER-Toi(俄羅斯)APR-1400(韓國)EPR(法國)ABWR(日本)APWR(日本)Atmea1(日本)APR-1000(韓國)ESBWR(美國)ACPR1700(中國)CAP1700(中國)VVER-1500(俄羅斯)VVER-1800(俄羅斯)EPR1000(法國)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開工建設。圖表 20:核電技術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中廣核,國盛證券研究所 美國美國 AP1000 核電技術:核電技術:是
43、兩環路先進壓水堆技術,堆芯熱功率為 3415 兆瓦,它的最大特點是采用了非能動的安全理念,設計的非能動安全系統利用自然界物質固有的物理特性(重力、自然對流、擴散、蒸發、冷凝等)帶走堆芯的余熱,事故工況下 72 小時內操縱員不必采取動作,降低了人因錯誤,提高了安全性,同時簡化了系統、減少了設備和部件數量,經濟性上也有較強競爭力。2018 年 9 月,AP1000 全球首堆浙江三門核電廠 1 號機組率先在我國建成投產。法德法德 EPR 核電技術:核電技術:是四環路壓水堆核電技術,堆芯熱功率為 4250 兆瓦,屬于改進型核電技術,總體采用循序漸進式而不是革新式的設計改進原則,其主回路、主設備、安全系
44、統、輔助系統及其它主要系統的設計都是參考成熟的有運行經驗的設計方案。2018年 12 月,臺山核電廠 1 號機組投入商業運行,成為率先建成投產的 EPR 全球首堆。俄羅斯俄羅斯 VVER-1200 核電技術:核電技術:是四環路壓水堆核電技術,堆芯熱功率為 3200 兆瓦,屬于改進型核電技術,采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理念,可實現事故后 24 小時無需操縱員和外部電源支持。與 VVER-1000 技術相比,經濟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提高,主設備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和蒸汽發生器的壽命從 30 年延長到 60 年,高度自動化和新技術的使用,使機組運行人員數量大幅減少。2024 年 05 月 26 日 P.
45、1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1:截至 2023 年底,三代核電投運/并網情況 資料來源:能源新媒,國盛證券研究所 至至 2023 年底總計年底總計 44 臺三臺三代核電機組在建中。代核電機組在建中。據能源新媒數據,截至 2023 年底,全球第三代核電技術約有 18 個型號,目前已經實現商業部署的型號有 9 種,已經建成機組26 臺。全球在建核電機組 58 臺,總裝機容量 5986.7 萬千瓦,全球在建第三代核電技術44 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 5174.9 萬千瓦,占全球在建核電機組數量的 75.0%,占全球在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的 84.1%。圖表 22:
46、截至 2023 年底,三代核電總計 44 臺機組在建 資料來源:能源新媒,國盛證券研究所 2.2 四代核電研發順利,處商業化初期四代核電研發順利,處商業化初期 四代核電安全性較三代有較大幅度提升。四代核電安全性較三代有較大幅度提升。第四代核電站的主要開發目標主要有:核能的可持續發展,即通過對核燃料的有效利用,實現提供持續能源,并實現核廢物的最少化;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度降低堆芯損傷的概率集成度,并具有快速恢復反應堆運行的能力,取消在廠址外采取應急措施的必要性;提高經濟性以及防止核擴散。安全性提升是四代核電的主要特征之一。第四代核電站應該能證明不會發生堆芯的嚴重損壞,并確保不會由超標的廠外釋
47、放,不需要廠外響應,即便遇上地震、海嘯、颶風等自然災害,四代核電站應該也能保證其安全性,即堆芯不會發生嚴重損害且不會有含輻射物質泄漏。機型/臺數設計商核電站/機組名稱AP1000(5臺)西屋公司三門1#、2#,海陽1#、2#,沃格特勒3#EPR(3臺)法馬通臺山1#、2#,奧爾基洛托3#VVER-1200(6臺)俄原公司新沃羅涅日2-1#、2-2#,列寧格勒2-1#、2-2#,白俄羅斯1#、2#APR1400(6臺)韓國電力公司新古里3#、4#,巴拉卡1#、2#、3#,新蔚珍1#華龍一號(5臺)中核集團福清5#、6#,卡拉奇2#、3#,防城港3#ABWR(4臺)通用-日立,東芝柏崎刈羽6#、7
48、#,志賀2#,濱岡5#機型/臺數設計商核電站/機組名稱VVER-1200(14臺)俄原公司波羅的海1#,盧普爾1#、2#,阿庫尤1#、2#、3#、4#,徐大堡3#、4#,田灣7#、8#,埃爾達巴1#、2#、3#VVER-Toi(2臺)俄原公司庫爾斯克2-1#、2-2#APR1400(4臺)韓國電力公司新古里5#、6#,新蔚珍2#,巴拉卡4#AP1000(1臺)西屋公司沃格特勒4#CAP1000(5臺)國家電投三門3#、4#,海陽3#、4#,徐大堡1#,陸豐5#、6#,廉江1#EPR(3臺)法馬通弗拉芒維爾3#,欣克利角C 1#、2#華龍一號(11臺)中核&中廣核防城港4#,漳州1#、2#、3#
49、,太平嶺1#、2#,三澳1#、2#,昌江3#、4#、石島灣-擴建-1#國和一號(2臺)國家電投國核示范1#、2#ABWR(2 臺)通用-日立、東芝島根3#,大間町1#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6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3:第三代和第四代核電站的目標及要求對比 參數 單位 第三代核電站 第四代核電站 電站可利用率%87 95 投資 美元/千瓦 1300(百萬千瓦的大型核電站)1475(60 萬千瓦的中型核電站)1000 建造周期 月 54(百萬千瓦的大型核電站)42(60 萬千瓦的中型核電站)(從第一罐混凝土到商業運行)36(從第一罐混凝土到反應
50、堆啟動試驗)堆芯損壞頻率 1/堆年 1.0 x10-5 1.0 x10-5 需證明不會發生堆芯嚴重損環 嚴重事故放射性物質釋放額率 1/堆年 1.0 x10-6 對于非能動核電站,只需提供簡單的廠外應急計劃 不會有超標的廠外釋放,不需廠外響應 運行和維修費 美分/千瓦時 1.3(百萬千瓦的大型核電站)1.6(60 萬下瓦的中型核電站)1.0 資料來源:中科院物理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我國投運世界首座第四代商業運行核電站,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先全球我國投運世界首座第四代商業運行核電站,第四代核電技術領先全球。四代技術包括六種堆型:氣體冷卻快堆(GFR)、鉛冷卻快堆(LFR)、鈉冷卻快堆(SFR)、熔鹽
51、堆(MSR)、超臨界水冷堆(SCWR)和超高溫氣冷堆(VHTR)。中國參與六種堆型中除開氣體冷卻快堆之外的五種堆型研發。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于 2012 年 12 月正式開工,2021 年 12 月首次實現并網發電,是全球首座投入商業運行的第四代核電站,標志著我國在第四代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標志性成果。2017 年 12 月 29 日,我國鈉冷快堆示范工程 1 號機組在福建省霞浦縣土建開工,計劃于 2023 年建成,2 號機組也已經于 2020 年正式開工建設??於巡捎昧朔悄軇拥耐6鸭夹g,也就是在遇到意外事故要
52、停堆的情況下,只需要靠溫度變化或者重力,就能實現主動停堆,而不需要人為干預。除了更安全,快堆的主要優勢是可以充分利用鈾資源,鈾資源利用率可以比三代堆提高 60 倍以上。我國的一體化快堆在 2040年前后有望開始規?;l展,成為新開工的核電機型主力,解決我國核能可持續發展、核燃料長期安全有效供應的問題。2023 年 6 月 7 日,甘肅省武威市的 2MWt 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已獲得由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運行許可證。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7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24:六種四代核能技術方案對比 中子譜 冷卻劑 溫度()壓力 燃料 燃料循環 裝機
53、容量(MWe)氣冷 快堆 快中子 氨 850 高 U-238 和部分 U-235 或 Pu-239 閉式,現場 1200 鉛冷 快堆 快中子 鉛或 鉛-鉍 480-800 低 U-238 和部分 U-235 或 Pu-239 閉式,地區 20-180、300-1200、600-1000 熔鹽堆 熔鹽快堆 快中子 氟化鹽 700-800 低 鹽中的 UF 閉式 1000 先進高溫堆 熱中子 氟化鹽 750-1000 UO固體顆粒 開式 1000-1500 鈉冷快堆 快中子 鈉 550 低 U-238 和 MOX4 閉式 30-150、300-1500、1000-2000 超臨界水冷堆 熱中子或快
54、中子 水 510-625 極高 UO 開式(熱中子);閉式(快中子)300-700、1000-1500 超高溫反應堆 熱中子 氦 700-950(后繼將達到1000)高 UO菱柱或球形 開式 250-300 資料來源:中國核網,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25:不同技術下單堆規模對比 圖表 26:不同技術下出口溫度對比 資料來源: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Generation IV Nuclear Energy Systems,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A Technology Roadmap for Generation IV Nuclear Energy Systems,
55、國盛證券研究所 高溫氣冷堆高溫氣冷堆的的核反應堆中慢化劑是石墨,冷卻劑是惰性氣體氦。核反應堆中慢化劑是石墨,冷卻劑是惰性氣體氦。高溫是指反應堆堆芯采用石墨、陶瓷等耐高溫材料,使得堆芯溫度可以達到將近 1000 攝氏度;“氣冷”則是指反應堆采用惰性氣體氦氣進行堆芯冷卻和傳熱,不同于傳統核電站的“水冷”方式,氦氣在高溫環境下不容易與反應堆中的其他物質發生反應。固有安全性高:固有安全性高:我國的超高溫氣冷堆采用球狀堆芯,其核燃料元件是耐高溫全陶瓷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18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包覆顆粒燃料球,直徑 6 厘米,最外層是石墨層,里面是基體石
56、墨粉,這就是核反應的慢化劑,石墨粉中分散著 12000 個四層全陶瓷材料包覆的、直徑 0.9mm 的核燃料顆粒。石墨球燃料元件在 1650的高溫條件仍能有效阻擋放射性的泄露,而設計表明,即使遇到極端事故,堆內溫度也不可能達到這個溫度以致堆芯融化的情況。因此超高溫氣冷堆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附加附加經濟效益經濟效益高高:其堆芯出口的工作溫度高,可以在不產生二氧化碳的情況下制氫;高溫還可以向工業領域供熱,用于石油化工、煤氣化等領域。圖表 27:超高溫氣冷堆示意圖 圖表 28:我國超高溫氣冷堆燃料元件示意圖 資料來源:中科院物理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科院物理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2024 年
57、05 月 26 日 P.19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3、2024 年開始核電設備進入密集交付周期,帶動業績提升年開始核電設備進入密集交付周期,帶動業績提升 前期核準項目筑底前期核準項目筑底2024年核電年核電設備設備需求需求,2024年有望迎來核電年有望迎來核電設備加速交付設備加速交付。從2019年 2023 年底,我國陸續核準 34 臺核電機組,其中 2022-2023 年核準密集,年均達到10 臺。核電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從核準到 FCD 到設備進場通常在 56 年左右,隨著前期核電項目的陸續開工和土建的完成,我們預計從 2024 年起,核電設備企業開始密集進入設
58、備交付期,有望迎來業績明顯提升。圖表 29:2019-2023 年我國核電核準及開工項目數(只統計大堆)資料來源:中國能源報,國家能源局,生態環境部東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浙江在線國企,臺州科學技術局,國家電投,百年建筑網,北極星核電網,中國核電網,惠州市人民政府,界面新聞,國家核安全局,中國能源新聞網等,國盛證券研究所 我國在建核電機組我國在建核電機組 26 臺臺,數量保持全球第一。數量保持全球第一。截至 2024 年 04 月,我國現有在建核電機組 26 臺,保持全球第一。2022 年、2023 年連續兩年,每年核準 10 臺核電機組,中國將進一步加快擴大裝機規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未來
59、 10 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 10臺核電機組。核電建設進入高質量發展軌道。圖表 30:2014-2023 年中國核電在運及在建機組數量情況統計(臺)圖表 31:2014-2023 年中國核電在運及在建裝機容量情況統計(萬千瓦)資料來源: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國盛證券研究所 02468101220192020202120222023核準項目開工項目數0102030405060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在運機組在建機組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2014 2015 2
60、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在運機組在建機組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20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2:中國大陸地區核電廠分布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部,國盛證券研究所 核電核電訂單屬于長周期項目,核電站前期準備預計訂單屬于長周期項目,核電站前期準備預計 4 年左右,后續建設預計年左右,后續建設預計 45 年。年。規劃一個核電站建設需要從前期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是一個持續而漫長的過程??傮w大致分為幾個部分:廠址規劃、廠址可行性研究、成立項目公司、開始 EPC 合同談判并同期進行核島長周期設備采購。根據各集
61、團的發展規劃,項目會按先后優先次序,有序推動各項目的推進速度。對于具體規劃的核電站項目,其建設過程也較為復雜,主要包括總體設計、核島主設備采購、中短周期設備采購、FCD 審批、電站施工和建成運行等環節。在當下核電核準和建設加速的背景下,我們預計整體周期有望縮短。2023 年開始核電投資額大幅增長年開始核電投資額大幅增長,2024 年年中國核電投資計劃首超千億元中國核電投資計劃首超千億元,再次說明,再次說明2024 年開始核電設備年開始核電設備有望有望進入密集交付周期,帶動業績提升進入密集交付周期,帶動業績提升。2023 年我國在建核電工程穩步推進,全年新開工核電機組 5 臺,核電工程建設投資完
62、成額 949 億元,創近五年最高水平。根據中國核電發展規劃和 2024 經營計劃,中國核電 2024 年投資計劃總額為1215.53 億元,同比 52%,而中國核電 2021-2023 年投資計劃總額分別為 339、506、800 億元,中國核電投資計劃大幅上漲,表明核電 2024 年加速發展。2024 年 05 月 26 日 P.21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3:2008-2024Q1 核電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 圖表 34:2018-2023 年中國核電投資計劃 資料來源:wind,國盛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核電公司公告,國盛證券研究所 -40%-20%0
63、%20%40%60%8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200820112014201720202023核電投資額(億元)yoy-30%-20%-10%0%10%20%30%40%50%60%7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中國核電投資額(億元)yoy 2024 年 05 月 26 日 P.22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4、國內核電技術成本顯著低于海外,核電出海需求空間廣闊國內核電技術成本顯著低于海外,核電出海需求空間廣闊 海外核電海外核電在建在建
64、需求大需求大,約占全球建設,約占全球建設 60%。根據 IAEA 數據,截至 2024 年 5 月 21 日,全球可運行的核電反應堆為 416 座,總凈裝機容量達到 374.6GW。全球在建核電反應堆59 座,總凈裝機容量為 61.64GW,其中除中國外,總計 34 座核電反應堆在建,裝機容量為 35.34GW,約占全球建設 57%。全球在建核反應堆按照技術分,壓水堆為主要堆型(51 座),其他還有快中子增殖反應堆(FBR)、加壓重水反應堆(PHWR)和沸騰水反應堆(BWR)。圖表 35:截至 2024 年 5 月 21 日,全球在建核電反應堆容量及核電反應堆數量 國別 總凈裝機容量(MW)核
65、電反應堆數量(座)中國 26301 25 印度 5398 7 土耳其 4456 4 埃及 4400 4 俄羅斯 3850 4 英國 3260 2 韓國,共和國 2680 2 日本 2653 2 孟加拉國 2160 2 烏克蘭 2070 2 法國 1630 1 巴西 1340 1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974 1 斯洛伐克 440 1 阿根廷 25 1 總計 61637 59 資料來源:IAEA,國盛證券研究所 中國目前可用于出口的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堆型有華龍一號和中國目前可用于出口的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堆型有華龍一號和國和一號國和一號,成本成本優勢明顯。優勢明顯。華龍一號在 2014
66、 年通過了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反應堆通用安全審查(GRSR),一舉提高了“華龍一號”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認可度。經濟性方面,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目前在核電研發、設計、設備制造、工程建設以及運營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中國的二代機型成本優勢顯著,華龍一號的造價約為 1.6 萬元/KW,AP1000由于之前設計沒有固化及設備制造的問題造價約為 2 萬元/KW。由于采用了完全非能動設計理念,相比傳統電廠,“國和一號”做了許多“減法”,安全級閥門、管道、電纜、泵、控制裝置、抗震廠房總量分別約減少 50%、80%、85%、35%、70%和 45%。國外在建核電造價大幅高于國內國外在建核電造價大幅高
67、于國內。國外近期在建核電造價水平普遍大幅高于國內,不同機型間存在不小差異。以中美 AP1000 為例,美國 AP1000 首堆造價水平為國內 AP1000首堆的 4 倍,預計批量化造價水平也將是國內的 2.53 倍。國內外核電造價水平相差大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人工工資水平以及核能行業生產和管理流程的差異,使得國外的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顯著高于國內。二是我國核電建設節奏雖有起伏,但保持連續建設,建造隊伍相對穩定、經驗豐富并有序傳承,而國外核電建設已停滯數十年,建造隊伍斷檔,建造能力弱化,建造工期延長,除了人材機等資源消耗增加之外,建設期利息等財務成本進一步增加。2024 年 05 月 26
68、 日 P.23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圖表 36:國內外核電機型造價對比(比投資)資料來源:中國核工業,國盛證券研究所 圖表 37:各類核電技術成本 技術 項目 建設周期 成本 美國AP100 美國沃格特勒 3 號和 4 號機組采用 AP1000 機型 2013 年開工,預計 2023 年商運,工期達 10年 造價超過 12000 美元/kW,合理成本約 8000 美元/kW,批量化后成本有望降至 5000 美元/kW。芬蘭 EPR 芬蘭奧爾基洛托 3 號機組 2005 年開工,2022 年并網,工期達 17 年 6750 美元/kW 法國 EPR 法國弗拉芒維爾核
69、電廠 3 號機 2007 年開工,預計 2023 年并網,工期達 16年 預計造價約 7700 美元/kW。改進型EPR 單位造價約 5000 美元/kW。英國 EPR 英國欣克利角 C 核電廠 1、2號機組 分別于 2018、2019 年開工,預計 2027、2028 年并網,預計工期約 10 年 11100 美元/kW 印度VVER 印度庫丹庫拉姆核電 36 號機組 其中 3、4 號機組于 2017 年開工,計劃于2023 年完工,5、6 號機組于 2021 年開工,計劃于 2027 年完工 5200 美元/kW。資料來源:中國核工業,國盛證券研究所 中核集團中核集團、廣核廣核集團集團推動
70、華龍一號推動華龍一號出海出海,國家電投國家電投推動推動 CAP1400 出海,出海,海外核電需求海外核電需求空間空間打開打開。華龍一號海外示范工程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 2 號機組已投入商運,3 號機組已發電。其中 2 號機組創造了全球三代核電海外建設的最短工期,榮獲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案例。國家電投的 CAP1400 是中國核電“走出去”戰略的另外一個重要選項。據國家能源局預測數據,需求端,到 2030 年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新建上百臺核電機組,共計新增核電裝機 1.15 億千瓦。每出口 1 臺核電機組需要 8 萬余臺套設備,單臺機組投資約 300 億元。2024 年 05 月 26 日 P
71、.24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風風險提示險提示 國家政策變動風險:國家政策變動風險:如核電政策轉向保守,以及國內提高核電安全標準,則核電項目審批、建設進度將會變緩,核電建設需求降低。核電核準不及預期核電核準不及預期。核電行業復蘇的標志性時間為核電核準放開。在核電核準放開之后,新核電項目開工有望帶動設備商業績釋放。核電核準若沒有如愿放開,核電設備商訂單或將不及預期。中國核電出口不及預期中國核電出口不及預期。全球受福島核事故影響,核電建設放緩。核電出口取決于海外國家裝機需求。核電出口有望帶動產業鏈高速發展。若核電出口受阻,核電設備商業績或不及預期。2024 年 05 月
72、 26 日 P.25 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請仔細閱讀本報告末頁聲明 免免責聲明責聲明 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具有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僅供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于本公司認為可信的公開資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員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本報告中的資料、意見及預測僅反映本公司于發布本報告當日的判斷,可能會隨時調整。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本公司不保證本報告所含信
73、息及資料保持在最新狀態,對本報告所含信息可在不發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資者應當自行關注相應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報告內容客觀、公正,但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信息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本公司不就報告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咨詢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特定狀況,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報告內容,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投資者應注意,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本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也可能為這些公司正在
74、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財務顧問和金融產品等各種金融服務。本報告版權歸“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所有。未經事先本公司書面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報告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任何機構或個人如引用、刊發本報告,需注明出處為“國盛證券研究所”,且不得對本報告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或修改。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 本報告署名分析師在此聲明:我們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或相當的專業勝任能力,本報告所表述的任何觀點均精準地反映了我們對標的證券和發行人的個人看法,結論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響。我們所得報酬的任何部分無論是在過去、現在及將來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投資建議或觀點有直接或間接聯系
75、。投資評級說明投資評級說明 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投資建議的評級標準 評級評級 說明說明 評級標準為報告發布日后的 6 個月內公司股價(或行業指數)相對同期基準指數的相對市場表現。其中 A 股市場以滬深 300 指數為基準;新三板市場以三板成指(針對協議轉讓標的)或三板做市指數(針對做市轉讓標的)為基準;香港市場以摩根士丹利中國指數為基準,美股市場以標普 500 指數或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為基準。股票評級 買入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15%以上 增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 5%15%之間 持有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5%+5%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5%以上 行業評級 增持 相對同期
76、基準指數漲幅在 10%以上 中性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漲幅在-10%+10%之間 減持 相對同期基準指數跌幅在 10%以上 國盛證券研究所國盛證券研究所 北京北京 上海上海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永定門西濱河路 8 號院 7 樓中海地產廣場東塔 7 層 郵編:100077 郵箱: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南洋涇路 555 號陸家嘴金融街區 22棟 郵編:200120 電話:021-38124100 郵箱: 南昌南昌 深圳深圳 地址:南昌市紅谷灘新區鳳凰中大道 1115 號北京銀行大廈 郵編:330038 傳真:0791-86281485 郵箱: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 100 號鼎和大廈 24 樓 郵編:518033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