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安徽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1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內容摘要2022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安徽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穩妥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了經濟穩定向好和社會大局穩定,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取得重大成就。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5萬億元,同比增長3.5%,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4萬元,較上年增加3927元,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
2、安徽省金融業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認真貫徹穩健的貨幣政策,扎實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把穩增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從經濟發展來看,三大需求穩步回升,產業結構更趨優化,經濟增長內生動能邊際改善。一是固定一是固定資產投資資產投資穩定穩定增長增長,制造業投資明顯提速制造業投資明顯提速。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9.0%。其中,制造業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分別增長21.5%、19.6%,分別高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5個和10.6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44.8%。二二是是消費品市場消費品市場復蘇向好復蘇向好,升級類商品消費活躍,升級類
3、商品消費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萬億元,同比增長0.2%。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2.8倍,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2.4倍。三是出口保持三是出口保持較快較快增長,增長,外貿外貿經營經營主體活力增強主體活力增強。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8.9%、16.4%;進口額同比下降1.9%。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1.1萬家,較上年增加909家。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4088億元,同比增長15.7%,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4.3%。四是工業生產四是工業生產平穩向好平穩向好,重點優勢行業發展態勢良好。,重點優勢行業發展態勢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
4、比增長6.1%。其中,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8%,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69.9%,較上年提高12.2個百分點。五是服務業五是服務業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新興服務業增勢較好。,新興服務業增勢較好。全年服務業增加值2.3萬億元,同比增長2.2%,拉動經濟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以互聯網信息技術、商務服務等新興行業為代表的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5.9%。六是財政收入平穩增長,重點六是財政收入平穩增長,重點領域支持保障有力領域支持保障有力。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89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比增長9.9%,高于年
5、初增長7.0%左右的預期目標。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79億元,同比增長10.4%,增速為近三年新高。其中,科學技術、交通運輸、教育支出同比分別增長22.2%、18.7%、8.0%,支出結構更加優化。七是居民消費七是居民消費價格穩中略升價格穩中略升,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0%,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上漲3.2%、4.0%。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9.0萬人,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1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本報告主要反映
6、 2022 年的經濟金融情況,正文中涉及的相關機構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稱。2從金融運行來看,一是一是信貸總量和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直接融資穩健擴容直接融資穩健擴容。2022年末,安徽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7萬億元,同比增長15.0%;全年增加8796億元,同比多增2254億元。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萬億元,同比多增2091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本外幣貸款比重為74.0%。全年全省發行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1676億元,在公司信用類債券中占比近六成,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二是貨幣政策二是貨幣政策工具工具精準精準滴灌滴灌,信貸投向持續優化信貸投向
7、持續優化。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功能,突出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2022年,全省累計發放再貸款再貼現1632億元,共惠及經營主體15萬余戶;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10億元;落地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減息總額9億元,惠及97萬余戶普惠小微經營主體;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碳減排貸款105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27億元;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29億元;214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獲得332億元項目資本金支持。2022年末,全省普惠小微、涉農、制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分別增長24.5%、19.4%、23.2%,分別高于各項貸款增速9.5個、4.4個、8.2個百分點。三是三是引導利率
8、穩步下行引導利率穩步下行,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要求,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2022年安徽省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23%,同比下降0.42個百分點。四是金融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四是金融市場體系不斷完善,資產規模穩健增長資產規模穩健增長。2022年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同比增長12.0%。證券、期貨機構整體實力和經營水平不斷提升,保險業平穩運行,全年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418億元,同比增長2.8%,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五是金融改革創新五是金融改革創新穩步推進穩步推進,區域金融改革區域金融改革進進入新階段入新階段。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
9、試驗區于2022年11月獲批落地。黃山市、蚌埠市分別申創國家級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綠色金融改革試驗區。六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六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完善,金融生態環境持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優化續優化??v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加大中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建設力度,打造具有“征信+互聯網+融資對接+政策對接”功能的信用信息服務平臺。不斷完善支付結算金融基礎設施,保障社會資金高效安全流轉。持續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深入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教育,金融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七是金融風險七是金融風險防范化解能力不斷提升防范化解能力不斷提升。持續加強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密切關注中小銀
10、行風險邊際變化,扎實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實施,進一步增強防范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能力。展望未來,安徽具有國家戰略疊加、制造業基礎良好、科教資源豐富、歷史人文深厚、生態環境優良、區位交通優越等六大優勢,但也面臨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大部分地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等問題。預計2023年安徽經濟運行將保持平穩態勢,投資、消費以及進出口實現穩定增長,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安徽省金融系統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認真貫徹穩健貨幣政策精準有力的要求,加大對小
11、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為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提振市場信心,增強發展后勁,推動經濟運行向穩向好,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3目錄一、金融運行情況一、金融運行情況.5(一)銀行業穩健運行,信貸總量保持穩定增長.5(二)證券業發展穩健,業務規模不斷提升.7(三)保險業增長良好,保障功能穩步提升.7(四)融資總量合理增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8(五)金融改革創新穩步推進,改革進入新階段.9(六)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完善.9二、經濟運行情況二、經濟運行情況.9(一)三大需求穩步回升,經濟增長內生動能邊際改善.10(二)三次產業高質量協
12、同發展加快推進,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12(三)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3(四)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就業形勢保持穩定.13(五)財政收入平穩增長,重點領域支出保障作用持續增強.14(六)房地產市場供需轉弱,低位運行.14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15附錄:附錄:.17(一)安徽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7(二)安徽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18專欄專欄 1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地見效 助力基礎設施建設穩定宏觀經濟大盤.6專欄 2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推動消費有力復蘇.11表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5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
13、6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7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8表 5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8表 6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8表 7支付體系建設情況.9圖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5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5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64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7圖 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8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9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率.10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0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11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11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14、率.12圖 12居民消費價格和生產者價格變動趨勢.13圖 13財政收支狀況.14圖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14圖 15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145一、金融運行情況2022 年,安徽省金融系統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扎實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用足用好各項貨幣政策工具,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保險保障功能穩步提升,各項金融改革深入推進,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完善,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持,為安徽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一)銀行業穩健運行,信貸總量
15、保持穩定增長1.1.銀行業資產規模平穩增長。銀行業資產規模平穩增長。2022 年末,安徽省銀行業資產總額 9.5 萬億元,同比增長12.0%。其中,法人銀行業資產總額 3.8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2%;占全省銀行業總資產的 39.5%,占比與上年末基本持平。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機構個數(個)從業人數(人)資產總額(億元)一、大型商業銀行237345319321710二、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91231093320三、股份制商業銀行355905682600四、城市商業銀行51912188148981五、城市信用社0000六、小型農村金融機構3020345141901884七
16、、財務公司61889506八、信托公司11911001九、郵政儲蓄17951550376340十、外資銀行41511390十一、新型農村機構384459395070十二、其他9173814396合 計855712575194890168營業網點機構類別法人機構(個)注:營業網點不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總部數據;大型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新型農村機構包括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數據來源:安徽銀保監局。2.2.存款
17、保持穩定增長存款保持穩定增長。2022 年末,安徽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7.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2.5%,增速較上年末提高 1.9 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 8328 億元,同比多增 1927 億元。分部門看,住戶存款增勢強勁,全年新增 7024 億元,占本外幣各項存款增量的 84.4%,同比增長20.4%,高于本外幣各項存款增速 7.9 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同比增長 3.5%;廣義政府存款余額同比增長 3.2%;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同比增長 7.3%。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3.3.貸款增長較快貸款增長較快。2022 年末,安徽
18、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6.7 萬億元,同比增長15.0%;較年初增加 8796 億元,同比多增 2254億元,為全省穩住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從期限結構看,2022 年末,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 23.5%,高于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8.5 個百分點。從信貸投向看,2022 年末,全省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涉農貸款、制造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 24.5%、19.4%、23.2%,分別高于本外幣各項貸款增速 9.5 個、4.4 個、8.2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6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
19、4.4.表外業務收縮表外業務收縮。2022 年,安徽省表外融資減少 358 億元,同比少減 353 億元。其中,委托貸款全年增加 232 億元,同比多增 259 億元;信托貸款減少 342 億元,同比少增 368 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 248 億元,同比少增 274億元。5.5.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化。2022 年,安徽省推動金融機構落實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要求,持續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紅利,發揮行業自律約束作用,維護市場競爭秩序,推動貸款利率穩中有降。全年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92%,同比下降 0.41 個百分點,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
20、.23%,同比下降0.42個百分點。專欄 1 推動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落地見效 助力基礎設施建設穩定宏觀經濟大盤2022 年,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用足用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聚焦基礎設施領域建設,構建協調聯動工作格局,推進建立金融服務長效機制。撬動有效投資,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助力穩定經濟大盤。一一、立足系統謀劃立足系統謀劃,形成形成“一盤棋一盤棋”工作格局工作格局。成立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專班,助力項目盡快在皖落地。構建協調聯動機制。會同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召開全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多部門協調推進聯席會,通過安徽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多部門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工作方案,共同加
21、強對項目建設金融服務情況的監測調度和信息共享。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積極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問題。建立政銀合署辦公機制。聯合省發改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構建“3+3 全方位合作機制”,制定關于建立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工作協調推進機制的方案,選派業務骨干組成由縣到市的服務團隊,幫助 3 家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做好項目對接、跟進、效果監測等全流程工作。二、強化金融服務,保障資金高效落地。二、強化金融服務,保障資金高效落地。建立全程督辦機制,明確“政策性資金先投+商業性貸款跟投”的總體思路,全面構建“3 家開發性政策性銀行+6 家國有銀行+N 家商業銀行”聯系調度機制,向金融機構實時推送各類政策支持清
22、單,要求“全覆蓋”對接走訪,引導商業銀行積極介入,同步做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后的配套貸款跟進等工作,確保項目從對接落地到完工運營各環節的金融服務不間斷。制定高效落實機制。建立以人民銀行各市分支機構為主、金融機構為輔的項目推進機制,通過制度化監測,動態掌握全轄項目資本金、銀行貸款資金的使用節奏和用途。開展政策實施效果評估。多維度評估轄內新政策新工具支持項目情況,及時反映項目建設進展和資金投入匹配度、地方政策要素保障問題、項目建設效益及還款情況,確保不出現重大遺漏、不缺失重要信息與不忽視風險事項。三、統籌要素保障,加快重大項目推進步伐。三、統籌要素保障,加快重大項目推進步伐。發揮政策性開發性
23、金融工具撬動作用。2022 年,安徽省已有 214 個重大項目建設獲得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資金 332 億元,占項目資本金總額的比重為28.5%,有效彌補了項目資本金缺口,更好地撬動有效投資,助力穩定全省宏觀經濟大盤。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有力助推資金精準滴灌,聚焦盈利能力較弱的公益性、保障性項目,包括生活垃圾污水處理、保障房租賃以及市政產業園、產業集群配套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有效緩解部分項目資本金難安排、難到位的困難局面,靶向投放形成基礎設施實物工作量,提高社會效應,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占比單位:%7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數據來
24、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6.加強風險監測和協調處置加強風險監測和協調處置。持續加強經濟金融形勢研判和金融風險監測評估,密切關注中小銀行風險邊際變化,不斷提升防范化解區域性金融風險能力。扎實推進存款保險制度實施,聚焦社區、農村等重點區域開展針對性宣傳,最大程度發揮存款保險的積極作用。2022 年,安徽省妥善應對金融風險挑戰,牢牢守住了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7.7.跨境人民幣業務量增面擴跨境人民幣業務量增面擴。用足用好跨境人民幣政策,建立銀企“一對一”對接輔導機制。制定 關于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 支持安徽涉外經濟保穩提質的意見,優化跨境人民幣使
25、用環境。2022 年,安徽省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合計 1357億元,同比增長 15.5%,其中,經常項目與直接投資項下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金額 1160 億元,同比增長 29.8%。(二)證券業發展穩健,業務規模不斷提升1.1.證券市場平穩發展證券市場平穩發展。2022 年末,安徽省 2家證券公司總資產 1752 億元,同比增長 5.8%。營業收入 58 億元,同比下降 21.6%;利潤總額 27億元,同比下降 20.6%。全省證券分支機構從業人員數 4744 人,同比增長 5.1%。A 股證券賬戶1569 萬戶,同比增長 10.4%。證券交易金額 13.9萬億元,同比增長 3.9%。2 2.期貨
26、市場較為活躍期貨市場較為活躍。2022 年,安徽省 3 家期貨公司期貨交易量 5.1 億手,成交金額 30.6萬億元,風險管理業務收入 89 億元。全年全省期貨經營機構共開展“保險+期貨”項目 117 個,業務規模共計 12 億元。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注:當年國內股票(A 股)籌資額含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數據來源:安徽證監局。(三)保險業增長良好,保障功能穩步提升1.1.保險業務穩步發展保險業務穩步發展。2022 年末,安徽省共有 2 家保險法人機構和 72 家省級分支機構,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 1418 億元,同比增長 2.8%。全年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 191.3 萬億元,同比
27、增長 34.1%,賠付支出 563 億元,同比增長 8.3%。2.2.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持續優化。2022 年,安徽省財產險業務中非車險業務占比 33.1%,人身保險保障型業務占比 84.2%,占比較上年分別提高 2.8 個、4.2 個百分點。大病保險將參保人醫保報補比例提高 18.9%?!昂匣荼!薄巴罨荼!钡绕栈菪捅kU產品共計為296萬人次群眾提供風險保障12.08萬億元。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安徽銀保監局。(四)融資總量合理增長,金融市場穩健運行1.1.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多增,信貸占比提高社會融資規模同比多增,信貸占比提高。2022 年,安徽省社會融資規模 1.2
28、萬億元,同比多增 2091 億元。投向實體經濟的本外幣貸款新增較多,占社會融資規模的 74.0%,同比提高 6.4個百分點。直接融資增加 2886 億元,同比少增422 億元,其中企業債增加 979 億元,同比多增74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增加192億元,同比少增 239 億元;政府債券增加 1715 億元,同比少增 258 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圖 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2.2.債券市場穩健發展債券市場穩健發展,債務融資工具穩健擴債務融資工具穩健擴容容。2022 年,通過建立重點企業發債現場調研機制、優化風險監測機制等措施,推動安徽省債券市場穩健發展。全年全省人民銀
29、行管理債券 5006億元,其中債務融資工具 1676 億元,在全省公司信用類債券中占比近 60.0%。用途類科創票據、科創資產支持票據、“碳資產”債券、農墾類企業革命老區及專項鄉村振興債券等相繼在皖落地。積極參與中小銀行金融債余額管理試點工作,指導徽商銀行成功發行線上簿記小微企業專項金融債,推動奇瑞徽銀汽車金融公司成功發行貨運物流主題金融債。3.3.貨幣政策工具提質增效貨幣政策工具提質增效,精準支持實體經精準支持實體經濟。濟。2022 年末,安徽省再貸款再貼現余額 1093億元,全年累計發放 1632 億元,惠及 15 萬余戶經營主體。及時將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支持工具。
30、全年累計發放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激勵資金 10 億元。全年落地普惠小微企業貸款階段性減息總額 9 億元,惠及 97萬余戶普惠小微經營主體。推動新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精準快速落地。全年全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碳減排貸款 105 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貸款 27 億元;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 29 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新政策工具使用取得積極進展。全年全省共計 214 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獲得 332 億元項目資本金支持。表 5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4.4.票據融資總量保持增長票據融資總量保持增長,貼現利率穩中有貼現利率穩中有降。降
31、。2022 年,安徽省票據融資總量(含承兌、貼現、轉貼現)7197 億元,同比增長 20.7%。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貼現利率逐漸下行。全年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1.9%,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表 6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單位:%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票據買斷票據回購12.424.042.142.5521.753.401.711.8231.623.341.451.6441.493.311.381.85貼 現轉貼現季度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9(五)金融改革創新穩步推進,改革進入新階段1.1.多方聚力協調配合多方聚力協調配合,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持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持續
32、深化續深化。2022 年,安徽省積極推廣碳中和掛鉤貸款、共同富裕貸、知識產權評價增信融資等經驗和做法,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能力和水平。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于 2022 年 11 月獲批落地。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支持黃山市、蚌埠市分別申創國家級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2.2.政策聯動持續增強政策聯動持續增強,金融支持自由貿易試金融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驗區建設穩步推進。2022 年,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簡稱“安徽自貿區”)圍繞全省改革開放大局,統籌安全與發展,改革開放“排頭兵”和“試驗田”作用不斷顯現。
33、2022 年,安徽自貿區內銀行機構辦理經常項目購付匯、收結匯及劃轉等手續 1.4 萬筆,業務規模 68 億美元,惠及企業 44 家,同比分別增長 3.7 倍、2.7 倍、0.3 倍;為安徽自貿區內企業提供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服務辦理筆數 1438 筆,業務規模 40 億美元,惠及企業 89 家。(六)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不斷完善1.1.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2022 年,安徽省建成全省統一的“征信+互聯網+融資對接+政策對接”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并不斷優化,實現省市平臺互聯互通、用戶互認、數據共享、業務互通。2022 年末,平臺已入駐金融、類金融機構
34、185 家,私募股權基金 129 支,發布金融產品 2324項,注冊用戶 119.1 萬戶,解決融資需求 42.3萬筆,涉及金額 2.3 萬億元??v深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各金融機構創新推出 17 款專屬信貸產品以及 9 款專屬保險產品,累計授信 71.8萬戶(個)、授信金額合計 628 億元,累計放貸23.6 萬戶(個)、貸款金額 270 億元。2.2.支付服務水平持續提升支付服務水平持續提升。2022 年,安徽省支付系統高效、安全運行,保障社會資金高效安全流轉。全年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 1.1 億筆,增速與上年持平,金額 135.3 萬億元,同比增長102.8%。其中大額實時支付系統
35、處理金額 132.5萬億元。深入推進“長春花”適老化支付服務特色銀行網點建設,全省共設立適老化支付服務特色銀行網點 594 家,開設老年人支付服務便捷窗口 8086 個,便捷窗口銀行網點覆蓋率達 99.1%。表 7支付體系建設情況20213659276.70.0634717.80.17931.20.132482.00.020223671177.40.21325419.21.17405.3-0.1 27704.0-0.1當年小額支付系統處理業務數(萬筆)同比增長(%)當年小額支付系統業務金額(億元)同比增長(%)當年大額支付系統處理業務數(萬筆)同比增長(%)當年大額支付系統業務金額(億元)同比
36、增長(%)2582.33112.7年份支付系統直接參與方(個)支付系統間接參與方(個)支付清算系統覆蓋率(%)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3.3.金融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保障。2022 年,安徽省持續推進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全年全省 12363 呼叫中心共接收金融消費者投訴7791 筆,受理咨詢 7127 筆,均依法依規處理。廣泛開展集中性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普及,建成 5家省級金融教育示范基地。持續完善普惠金融工作機制,創新開展六安市霍山縣新時代普惠金融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范區建設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二、經濟運行情況2022 年,安徽省經濟穩定向好,全年
37、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5 萬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3.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7.4 萬元(折合 1.1 萬美元),較上年增加3927 元。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10(一)三大需求穩步回升,經濟增長內生動能邊際改善1.1.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產業升級態勢持續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產業升級態勢持續。2022 年,安徽省深化投資“賽馬”、“管行業必須管投資”、多部門常態化要素會商等機制,堅持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作為投資工作主抓手,基本建成市場化、專業化招商力量體系。全年新開工 50 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 56 個,較上年增加51 個。其中,百
38、億元以上制造業項目 10 個。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 9.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 22.5%,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 21.8%,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5%。分領域看,制造業和基礎設施投資同時發力。2022 年末,全省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 21.5%,高于固定資產投資 12.5 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 44.8%?;A設施投資同比增長 19.6%,高于固定資產投資 10.6 個百分點。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 6812 億元,同比下降 6.2%。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率2.2.社會消費復蘇向好社會消費復蘇向好,升級類
39、消費需求持續升級類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釋放。2022 年,安徽省著力搭建優質促消費平臺,舉辦促消費活動 5200 場、銷售額 320 億元;累計發放消費券 7 億元,撬動各地消費 240 億元。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0.2%。其中,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 6087 億元,同比增長 0.8%。從消費類型看,新業態與新模式并舉,綠色智能商品消費需求持續釋放。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 2.8 倍,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同比增長 2.4 倍,智能手機、可穿戴智能設備同比分別增長 98.5%和 86.1%。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
40、額及其增長率3.3.外貿躍升激發新動能外貿躍升激發新動能,外資集聚展現新質外資集聚展現新質效效。2022 年,安徽省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強政策優服務,積極打造高水平經貿交流合作平臺,引領帶動全省高水平對外開放。全年全省進出口總額達 7531 億元,外貿規模再創年度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8.9%。其中,出口額 4764 億元,同比增長 16.4%;進口額 2767 億元,同比下降1.9%。出臺穩外貿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有效激發各類外貿經營主體活力,全年全省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達 1.1 萬家,較上年增加 909 家。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 4088 億元,同比增長 15.7%,占全省進出口總
41、額的54.3%。搶抓RCEP生效機遇,上線“安徽省 RCEP 企業服務公共信息平臺”,深入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全年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進出口 2095 億元,同比增長17.0%,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 27.8%;對 RCEP 貿易伙伴進出口 1989 億元,同比增長 10.0%,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 26.4%。深入推進“徽動全球”萬企出海行動,穩定和擴大外商在皖投資。全年全省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 22 億美元,同比增長17.8%。11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專欄 2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推動消費有力復
42、蘇2022 年,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引導金融機構合理增加消費信貸,促進接觸型消費加快恢復,不斷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2 萬億元,同比增長 0.2%。一、聚焦一、聚焦經營經營主體,有效激發小微企業發展活力。主體,有效激發小微企業發展活力。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在吸納就業、增強經濟活力、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多措并舉精準幫扶小微企業,有效減少消費市場隱憂。一是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臺金融助企紓困發展的若干措施制造業融資財政貼息專項實施細則安徽省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舉措,加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
43、環節,積極穩住市場信心。二是推動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授信權限下放和拒貸提級管理“雙向改革”。出臺關于抓好穩經濟措施落地金融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銀行下放更多授信審批權限至基層網點、提高審貸放貸效率。三是打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勞動競賽特色金融品牌。會同有關部門持續開展“貸動小微 普惠暖企”金融服務小微勞動競賽和“貸動小生意 服務大民生”金融支持個體工商戶發展專項活動,在全省金融部門聚力營造金融助企紓困的濃厚氛圍。2022 年末,安徽省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24.5%,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貸款戶數同比增長 21.9%。二二、聚焦減費讓利聚焦減費讓利,降低降低經營經營主體綜合融資成本主體綜合
44、融資成本。一方面,持續推動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在擴內需、穩經濟的政策指導下,金融機構適度加大消費信貸投放力度,不斷優化信貸結構,提升貸款生息水平,推動貸款利率明顯下降。2022 年 12 月份,全省金融機構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55 個基點。另一方面,有序推進轄內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工作,進一步引導支付行業向實體經濟讓利,2022 年安徽省累計為 89.9 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費讓利 2 億元。三三、聚焦重點行業聚焦重點行業,促進文旅行業恢復發展促進文旅行業恢復發展。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會同省發改委、省文化和旅游廳等部門印發安徽省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
45、展若干政策措施關于做好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行業恢復發展的通知,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對文旅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文旅企業提供差異化的金融服務。二是加大銀企對接力度,會同省文化和旅游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安徽銀保監局建立文旅和數字創意項目企業融資需求庫,實行定期更新和推送制度,目前,已入庫重點項目 75 個、重點企業及中小微企業 314 家。三是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單列 20 億元再貸款額度,引導地方法人銀行對文旅行業的信貸支持。轄內金融機構不斷推出個性化金融服務,如推出“徽州民宿貸”“景點收費權質押貸款”“演藝門票收入質押貸款”等多種金融產品。2022 年末,安徽省住宿和餐飲業
46、貸款余額 178 億元,同比增長 0.5%;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貸款余額 130 億元,同比增長 8.6%,較上年提升 6.3 個百分點。四四、聚焦大宗消費聚焦大宗消費,加強對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加強對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一方面,指導金融機構繼續加大房地產業融12資支持,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積極支持剛性、改善性以及新市民群體購房需求。另一方面,不斷提升對轄內汽車金融公司的精準支持力度和服務質效,通過支持其發行金融債和資產支持證券等方式滿足其合理融資需求,同時,鼓勵汽車金融公司推出“新能源專項產品”等消費類金融產品,進一步釋放汽車金融促消費的潛能。(二)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加快推進,
47、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2022 年,安徽省實施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行動計劃,積極穩妥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取得顯著成效。農業、工業穩定增長,服務業保持恢復,體現了穩中有進的特點。第一產業增加值3514 億元,同比增長 4.0%;第二產業增加值 1.9萬億元,同比增長 5.1%;第三產業增加值 2.3 萬億元,同比增長 2.2%,分別拉動經濟增長 0.3 個、2.0 個、1.2 個百分點。1.1.糧食豐收筑牢農業基本盤糧食豐收筑牢農業基本盤,產業鏈建設邁產業鏈建設邁上新臺階上新臺階。2022 年,安徽省多措并舉推進“兩強一增”行動落細落實,引領帶動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全面加速。全年糧食播種面積
48、 1.1 億畝,較上年增加 7 萬畝,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目標任務;糧食總產量 4100 萬噸,較上年增加 13 萬噸,實現“十九連豐”。全年建成高標準農田 515 萬畝,“小田變大田”改造 511 萬畝,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 83.0%。建成省級農業農村大數據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數字農業工廠 105個、數字農業農村應用場景 1213 個,全年農村產品上行網銷額超 1000 億元。全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 1.6 萬億元。大力發展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綠色食品產業全產業鏈產值跨越萬億元臺階,達 1.1 萬億元。綠色食品產業新增項目1914 個,投資總額 4362 億元,同比增長 1
49、23.3%。形成較為完備的秸稈糞污“兩利用”、化肥農藥“兩減量”、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兩回收”政策體系,秸稈、糞污利用率分別達 92.0%、82.0%,化肥、農藥施用量實現“七連降”。2.2.工業經濟發展趨勢向好工業經濟發展趨勢向好,高新技術產業增高新技術產業增添發展新動能添發展新動能。2022 年,安徽省工業企業發展韌性增強,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彰顯。全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1%。其中,高新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0.3%;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2.8%,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貢獻 69.9%,較上年提高 12.2“兩強一增”行動,即科技強農、機械強農
50、、促進農民增收行動。個百分點。大力推動制造業“提質擴量增效”,實施制造業協同創新行動。全年培育省制造業創新中心 10 家、企業技術中心 203 家。成功舉辦2022 世界制造業大會、首屆世界集成電路大會、第五屆世界聲博會,簽約項目567個、總投資3794億元。全面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提前半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蓋,畝均稅收和畝均營業收入分別為 16.6 萬元、355.1 萬元。工業互聯網賦能提速,新增國家級特色平臺 6 個;爭創國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廠 6 戶,培育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 206 個。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率3.3.服務業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服
51、務業延續穩定恢復態勢,新興動能增勢新興動能增勢強勁強勁。2022 年,安徽省大力實施三產“鍛長補短”行動計劃,推動服務業鍛造長板、補齊短板,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加快構建現代服務產業體系。全年服務業增加值 2.3 萬億元,同比增長 2.2%,拉動經濟增長 1.2 個百分點。分類型看,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2.4%,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1.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7.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4.2%。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5.6%。其中,以互聯網信息技術、商務服務等新興行業為代表的其他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5
52、.9%;以多式聯運、節能環保、平臺經濟為代表的新動能加快釋放,13全省 62 家規模以上多式聯運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44.6%,113 家規上節能環保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3.6%,33 家規模以上互聯網平臺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30.3%。4.4.深化深化“一改兩為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全面提升工作效能,經營主體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2022 年,安徽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深化,營商環境明顯改善。扎實開展“新春訪萬企、助力解難題”“優環境、穩經濟”活動,出臺支持經營主體紓困發展、金融助企等系列舉措,全年全省“為企
53、服務”平臺收集辦理企業訴求 25.6 萬件、辦結率 98.7%,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 1277 億元,發放穩崗返還資金 21 億元。5.5.有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有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生態環境質量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續改善。2022 年,安徽省建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實施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節能降碳能效提升等“碳達峰十二大行動”。推進能源綜合改革創新試點,國內首座兆瓦級氫能綜合利用示范站投入運行,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 647 萬千瓦。污染防治成效得到鞏固,空氣質量總體穩定向好。全年全省 PM2.5 平均濃度 34.9 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 81.8%,國考斷面水
54、質優良比例 86.1%。聚焦“健康森林”行動,持續大力推進長江、淮河、江淮運河、新安江生態廊道和皖南、皖西生態屏障建設工程,全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 34 萬畝。環巢湖十大濕地全面建成,皖江國家森林城市群規劃任務全面完成,在長三角森林面積中“安徽綠”約占三分之一。(三)物價保持平穩運行,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1.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結構性變化特征結構性變化特征顯現。顯現。2022 年,安徽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0%,增速較上年提高 1.1 個百分點。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食品煙酒、其他用品及服務、衣著、生活用品及服務、醫療保健是推動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55、同比分別上漲5.3%、2.8%、2.7%、2.0%、1.3%、1.0%、0.9%。居住價格同比下降 0.2%。2.2.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放緩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放緩,有力緩解企業有力緩解企業成本壓力成本壓力。2022 年,安徽省加強增產增供,促進“一改兩為”是指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產需對接,基本實現了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漲幅回落,工業品出廠價格與購進價格之間的“剪刀差”有所收窄,企業成本壓力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2022 年,全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 3.2%,增速較上年回落4.5 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4.0%,增速較上年回落 7.5 個
56、百分點。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12居民消費價格和生產者價格變動趨勢(四)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就業形勢保持穩定1.1.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小。2022 年,安徽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 萬元,同比增長 6.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同比增長 3.9%,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 0.4 個百分點。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9%、6.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同比分別增長2.8%、4.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差距較上年縮小 86 元。2.2.就業形勢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就業形勢逐步改善,民生保障有
57、力有效。2022 年,安徽省全力推動實施就業促進暖民心和創業安徽行動,推進充分就業社區建設,發布“2+N”招聘 5.3 萬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 69.0萬人,全省失業保險穩崗返還 21 億元。尤其是在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方面,安徽省實施了百萬大學生興皖行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達94.9%。14(五)財政收入平穩增長,重點領域支出保障作用持續增強1.1.高效統籌財政資源,收入增長高于預期高效統籌財政資源,收入增長高于預期。2022 年,安徽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3589 億元,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比增長 9.9%,高于年初增長 7.0%左右的預期目
58、標。其中,稅收收入 2247億元,同比增長 5.0%,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62.6%。2.2.財政支出結構更加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加優化,有力支撐經濟社有力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會高質量發展。2022 年,安徽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8379 億元,同比增長 10.4%。聚焦民生關切和短板弱項,撥付 860 億元辦好 20 項民生實事,投入 61 億元支持實施 10 項暖民心行動。醫療衛生短板有力補齊,全省財政衛生健康支出 807 億元、同比增長 10.3%,統籌 11 億元支持安徽省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有力解決省內看病難、患者外流的難題。全省科學技術、交通運輸支出同比分別增長 22.2%、18.
59、7%,有力支撐二產“提質擴量增效”、區域創新發展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皖北振興等全省重大戰略任務落實。3.3.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發力減稅降費政策持續發力,經營經營主體獲得感主體獲得感明顯增強明顯增強。2022 年,安徽省精準實施財政穩經濟政策,頂格執行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 1277 億元。落實落細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緩解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壓力。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13財政收支狀況(六)房地產市場供需轉弱,低位運行1.1.商品房商品房市場供給回落市場供給回落,施工施工、竣工面積均竣工面積均同比下降同比下降。2022 年,安徽省商品房竣工面積 5945萬平方
60、米,同比下降 15.2%,增速較上年回落 52.7個百分點。全省商品房施工面積 4.1 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2.8%,增速較上年回落16.9個百分點。2.2.商品房商品房交易量回落交易量回落,銷售面積與金額銷售面積與金額均均同同比比下下降。降。2022 年,安徽省商品房銷售面積 747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 28.6%,增速較上年回落 38.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 5488 億元,同比下降32.6%,增速較上年回落 43.4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圖 15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2023 年是全面貫
61、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安徽具有國家戰略疊加、制造業基礎良15好、科教資源豐富、歷史人文深厚、生態環境優良、區位交通優越等六大優勢,但也面臨著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大部分地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偏低等問題。預計安徽經濟運行將保持平穩態勢,投資、消費以及進出口實現穩定增長,社會民生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安徽省金融系統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認真貫徹穩健貨幣政策精準有力的要求,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
62、展等領域支持力度,為推動安徽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奮力譜寫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新篇章。16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總纂:馬駿黃敏統稿:孟凡征姚豐執筆:王宗鵬李維穎張馳童菲張薇薇楊瑋瑋提供材料:盧星辰鄭巧珍韓雪嬌李陽柳攀盧璐冉莎莎姚析王雅靜何曉暢胡小文王安坤朱媛媛陳雪雪王樹棽孔燕燕藍蘭17附錄:(一)安徽省經濟金融大事記4月20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進一步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的若干政策和舉措(皖政辦明電20226號)。5月1日,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生效施行,鼓勵自貿試驗區進行差別化探索,優化體制機制,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了法治保障。6月2日,安徽省政府發布穩住
63、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方案(皖政202262號),為市場主體減負擔、增活力,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7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等9部門聯合主辦“安徽省供應鏈金融助微大會”,啟動“安徽省供應鏈金融助微行動計劃”。8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印發關于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 支持安徽涉外經濟保穩提質的意見(合銀發202284 號)。9月20日,2022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合肥開幕。本屆大會以“制造世界 創造美好”為主題,大會促成合作項目567個、投資總額3794億元。1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八部門印發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興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
64、區獲批落地。12月8日至9日,李克強與世界主要經濟金融組織負責人在安徽省黃山市舉行第七次“1+6”圓桌對話會。會議主題是“加強多邊合作,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2月22日,安徽省委召開經濟工作會議。12月30日,我國在建規模最大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引江濟淮工程”試通水通航,該工程總投資913億元,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18(二)安徽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表 12022 年安徽省主要存貸款指標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19表 220012022 年安徽省各類價格指數單位:%數據來源:中國經濟景氣月報、安徽省統計局。20表 32022 年安徽省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