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20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20頁).pdf(20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1福建省金融運行報告(2023)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1貨幣政策分析小組內容摘要2022年,福建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四個更大”2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克服超預期因素影響,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全省金融系統認真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發力、靠前發力,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持續加大。經濟增長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投資一是投資、消費持續復蘇消費持續復蘇,對外貿易保持增長對外貿易保持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工業投資貢獻較大,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高速
2、增長;消費品市場逐步復蘇,線上消費占比提高;進出口總額保持增長,貿易順差擴大。二是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二是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工業生產形勢良好,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幅比全國高2.1個百分點,38個大類行業中有25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符合轉型升級方向的新動能行業利潤保持增長,電氣機械和設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70.3%、汽車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0.7%;服務業企穩向好,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長4.0%,生產性服務業表現突出。三是新產業新業態繼續壯大三是新產業新業態繼續壯大,高質量發高質量發展取
3、得新成效展取得新成效。新動能快速成長,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1%,增幅比全國高9.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提升;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年末實有經營主體戶數同比增長11.6%。四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四是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9%,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9%,漲幅比上年回落2.0個百分點,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是主要因素。五是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五是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52.0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3.2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萬元,名義增長6.0%。六
4、是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六是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全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9%、9.6%、5.5%。民生領域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教育支出同比分別增長19.8%、14.5%、8.5%。金融運行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貸款保持合理增長。一是貸款保持合理增長。2022 年末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7.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0%,全年新增貸款 7479 億元。多渠道探索合力推進全省普惠金融發展,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1.2 萬億元,同比增長 24.5%;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 165.7 萬戶,比年
5、初增加 9.2 萬戶。全年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73%,同比下降 35 個基點。二是人民幣貸款利率創新低二是人民幣貸款利率創新低。全年人民幣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80%,同比下降 40 個基點,創 2008 年以來新低,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3.90%,同比下降 41 個基點,創 2015 年以來新低。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 2.29%,同比下降 6 個基點。三是結三是結1自 2023 年 8 月 18 日起,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分行。本報告主要反映 2022 年的經濟金融情況,正文中涉及的相關機構表述仍沿用 2022 年名稱。22021 年 3 月,
6、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親臨福建考察,明確提出“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上取得更大進步,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更大作為,在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上邁出更大步伐,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實現更大突破”的“四個更大”重要要求。2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普惠性工具的精準滴灌功能持續增強,年末再貸款再貼現余額 1087 億元,全年累計發放額 1564 億元,惠及經營主體近 10 萬戶。聚焦重點領域,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持續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再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加大保經營主體力度,全面落實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
7、息政策,為全省 85 萬戶普惠小微企業減免貸款利息 16 億元。四是金融市場高效運行,銀行間市場發債平穩增長。四是金融市場高效運行,銀行間市場發債平穩增長。全年社會融資新增規模、跨境收支、結售匯規模和人民幣跨境結算金額均創歷史新高;票據融資大幅增長;全年福建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籌資 2806 億元,創新運用綠色債券、鄉村振興債券、科創票據、房地產并購債券和房企“第二支箭”(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募集資金 145 億元;推動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補充資本金,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全年發行金融債券 1305 億元。五是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序發展,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五是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序發展,保險保障能
8、力有效增強強。證券期貨機構運行穩定,上市公司規模和融資渠道繼續優化,年末全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 170 家,全年新增 8 家,直接融資 2697 億元,同比增長 25.3%。保險業規模保持較高增速,年末保險公司總資產同比增長 11.5%,連續 5 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民生保障能力顯著提高,全年累計承擔風險總額 163.5 萬億元,累計賠付支出 447 億元,同比增長 4.0%。六六是區域金融安全穩定屏障筑牢夯實是區域金融安全穩定屏障筑牢夯實。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持續完善,中小銀行改革發展穩步推進,風險預警、早糾和處置繼續強化,全省繼續保持無高風險金融機構良好態勢。七是金融改革創新持續推進七是金融改革創
9、新持續推進,兩岸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兩岸融合發展成效顯著。寧德、龍巖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形成一批有特色、可持續、易推廣的創新成果。兩岸征信交流合作持續深化,全年臺胞、臺企獲得授信 130 億元,同比增長 16.5%;臺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政策紅利繼續釋放;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同比大幅增長 135.0%。八是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高八是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高,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支付體系建設成效持續顯現,云閃付用戶數達 2060 萬戶,用戶滲透率達56.6%。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力度不斷加大,金融司法環境持續改善,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得
10、到有效保障。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截至年末,全省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商戶門店 16.0 萬個,累計開立錢包 486.2 萬個,累計交易金額 1544 億元。2023年福建省金融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助力加快構建福建新發展格局,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展現福建作為。一是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信貸總量平穩增長,落實好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助力實現促消費、擴投資、帶就業的綜合效
11、應。二是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牽引帶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民營小微、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四大經濟”等福建特色重點產業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支持福建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三是深入推進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繼續支持福建融入RCEP、“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閩臺優勢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拓展臺企資本項目便利化試點成效。四是統籌促發展與防風險,推進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努力保持全省無高風險金融機構的良好局面。3目錄一、金融運行情況一、金融運行情況.5(一)銀行業穩健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高.5(二)多層次資本市場有
12、序發展,直接融資功能持續提升.8(三)保險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8(四)金融市場高效運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歷史新高.9(五)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高,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10二、經濟運行情況二、經濟運行情況.11(一)投資、消費持續復蘇,對外貿易保持增長.11(二)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12(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3(四)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13(五)重點城市房價企穩,多舉措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4三、預測與展望三、預測與展望.15附錄:附錄:.17(一)2022 年福建省經濟金融大事記.
13、17(二)2022 年福建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18專欄專欄 1“一品一智慧 一貸一未來”專項行動“貸”動縣域經濟、服務“閩”生.7專欄 2立足市場出實招 穩步推進福建跨境人民幣業務擴面增量.14表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5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發生額.6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8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9表 5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10表 6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10表 7支付體系建設情況表.10圖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5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6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
14、化.6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6圖 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94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11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增長率.12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12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12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12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13圖 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13圖 13財政收支狀況.14圖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14圖 15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145一、金融運行情況2022 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
15、圖,為福建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面對疫情等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福建省金融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精準發力、靠前發力,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融資結構持續改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序發展,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區域金融改革扎實推進,有力支持福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超越。(一)銀行業穩健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進一步提高1.銀行業規模平穩增長銀行業規模平穩增長。2022 年末,福建省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 13
16、.4 萬億元,同比增長8.8%;營業網點 6545 個,從業人員 12.6 萬人,法人機構 145 個。全省 145 家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經營總體穩健,年末總資產、總負債同比分別增長 10.0%、10.5%;平均資本充足率 14.9%;撥備總體充足,平均撥備覆蓋率達 306.1%。表 12022 年銀行業金融機構情況注:“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包括村鎮銀行;“其他”包含金融租賃公司、消費金融公司、民營銀行;“資產總額”不含興業銀行省外分支機構數據。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銀保監局。2.各項存款各項存款增速創歷史新高增速創歷史新高。20
17、22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 7.3 萬億元,同比增長 17.5%,增速較上年提高 7.4 個百分點;新增存款 1.1 萬億元,同比多增 5132 億元。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 2.1 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較上年提高 4.0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圖 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增長變化3.貸款貸款保持合理增長保持合理增長。2022 年末,全省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 7.5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0%,增速較上年末低 2.4 個百分點;新增貸款 7479 億元,同比少增 556 億元。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 12.8%,比全省平均水
18、平高 1.8 個百分點。普惠領域信貸投放普惠領域信貸投放“量增、面擴、價降量增、面擴、價降”。2022 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 1.2 萬億元,同比增長 24.5%;普惠小微貸款戶數達 165.7 萬戶,同比增加 9.2 萬戶。2022 年,全省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73%,同比下降 35 個基點。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力度增強。創設“鄉村振興貸”,至年末全省發放 1616 筆,金額 32 億元,加權平均利率 3.89%;創新開展“一縣一品 貸動閩生”專項行動,落地 62 個項目,覆蓋中小微企業、制造業與科技創新、農業經營主體、海洋經濟、林業經濟、閩臺合作等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福建經濟
19、特色板塊,年末專項行動項目貸款余額合計 2611 億元;年末全省本外幣涉農貸款余額 1.8 萬億元,同比增長 9.6%。6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圖 2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增長變化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圖 3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增速變化4.人民幣貸款人民幣貸款利率創新低利率創新低。2022 年,福建省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高效運行,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全省貸款利率總體下行。全年人民幣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80%,同比下降 40個基點,創 2008 年以來新低,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3.90%,同比下降 41 個基點,創 2015年以來新低。有效落實存款利
20、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存款利率跟隨市場利率變動。2022年,全省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 2.29%,同比下降 6 個基點。受美聯儲加息等因素影響,美元存貸款利率明顯上升。2022 年,全省美元定期存款加權平均利率 1.77%,同比上升 108 個基點;美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2.73%,同比上升 163 個基點。表 22022 年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各利率區間發生額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圖 4金融機構外幣存款余額及外幣存款利率5.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力支持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薄弱環節。一是普惠性工具
21、的精準滴灌功能持續增強。2022 年末,全省再貸款再貼現余額 1087億元,全年累計發放額 1564 億元,惠及經營主體近 10 萬戶;通過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提供激勵資金 18 億元,撬動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 999 億元。二是聚焦重點領域,支持經濟轉型升級。2022 年,省內金融機構累計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項目 321 個,發放貸款189 億元;累計運用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支持項目 63 個,發放貸款 13 億元;全年運用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企業 2299 家,發放貸款310 億元;全年運用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支持項目 105 個,發放貸款 55 億元。三
22、是聚焦紓困幫扶,加大保經營主體力度。全面落實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政策,全省為 85 萬戶普惠小微企業減免貸款利息 16 億元。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7支行與福建省財政廳等部門聯合推出四期、金額合計 500 億元紓困增產增效專項資金貸款,傾斜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全年全省金融機構累計發放紓困貸款 407 億元、加權平均利率 3.15%、支持企業 1.8 萬家。6.金融改革金融改革開放持續開放持續深化。深化。一是寧德、龍巖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形成一批有特色、可持續、易推廣的創新成果。2022 年末,寧德、龍巖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分別增長 29.5%、30.5%,居全
23、省第四、第三位;涉農貸款余額增長均達 20.7%,全省最高?!皩幍率修r村生產要素流轉融資服務機制”“龍巖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等 5 項成果,“上杭縣穩企紓困服務實體經濟金融模式”“金融干部掛職鄉鎮與鄉村振興融資能力提升工程”等 6 項成果分別入選福建省第三、四批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可復制創新成果,并在全省范圍復制推廣。二是緊抓福建區域特色,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持續深化兩岸征信交流合作,2022 年,省內金融機構累計查詢在臺信用信息 1225 筆,發放貸款 29 億元;373 位臺胞、232 家臺企獲頒金融信用證書,獲得授信130 億元,同比增長 16.5%。進一步改進臺胞臺企賬戶服務,2022 年
24、,全省累計交易筆數達 2791筆,金額 2 億元。推動臺資企業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試點政策紅利繼續釋放,2022 年,全轄(不含廈門)共有57家臺資企業辦理662筆試點業務,金額 4 億美元。三是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快速增長。2022 年,全省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地區)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 1298 億元,同比增長63.7%。大宗商品貿易領域人民幣使用快速增長。2022 年,全省原油、鐵礦石、銅、大豆等大宗商品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 410 億元,同比增長130.5%。有效落實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試點政策,促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2022 年,福建省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達 994 億
25、元,同比大幅增長 135.0%,占同期全省跨境人民幣業務總量的 11.2%。7.區域金融安全穩定屏障筑牢夯實。區域金融安全穩定屏障筑牢夯實。推動成立福建省金融風險化解委員會,出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問責辦法,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持續完善。配合省政府制定深化農信社改革方案,中小銀行改革發展穩步推進。繼續強化風險預警、早糾和處置,建立擠兌風險聯合防控工作機制,穩妥處置河南村鎮銀行事件外溢影響,全省繼續保持無高風險金融機構良好態勢。專欄 1“一品一智慧 一貸一未來”專項行動“貸”動縣域經濟、服務“閩”生2022 年初,為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進一步加大對福建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的金融支持,中國人民銀行福
26、州中心支行牽頭財政、林業、農業農村、海洋漁業等 7 個省廳部門創新開展“一縣一品貸動閩生”專項行動,整合金融、財政、產業力量支持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共落地62 個行動項目,覆蓋 15 個福建特色經濟板塊。2022 年末,全省專項行動領域貸款余額合計 2611 億元,比行動啟動時增加 507 億元;貸款加權平均利率 4.61%,比行動啟動時降低 68 個基點;政府性融資擔保放大倍數 4.3 倍,較年初提高 1.1 倍,有力實現“貸動福建發展、服務民生改善”。一一、“幾家抬幾家抬”合力合力,優化縣域經濟發展整體環境優化縣域經濟發展整體環境。聯合省財政、工信、農業農村等部門印發專項行動工
27、作方案,搭建跨部門重點任務推進框架;人民銀行各縣級支行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充實財政貼息獎補、融資擔保增信、風險補償等力量,完善產業發展的配套支持與縣域信貸投放的政策支撐。62 個專項行動項目中,有 20 個項目得到財政貼息支持,52 個通過政策性擔保公司等增信機制獲得信用支持。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也積極發揮作用,牽頭建立風險分擔互助機制,共同優化縣域經濟發展環境。二二、科技賦能科技賦能,依托信息平臺提升金融服務質效依托信息平臺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省內各級人民銀行聯合相關部門打造一批具有福建特色的金融科技創新項目,加大涉企信息和政務數據共享對接;鼓勵各金融機構充分依托企業信息平臺、行業性數據平臺等金融
28、科技平臺開展專項行動。據初步統計,全省超 90%的縣域已對接應用國、省、市三級各類信息平臺,幫助金融機構利用大數據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各金融機構也充分運用已有的線上信貸產品,為專項行動提供快速便捷的信貸服務,切實提升金融服務縣域經濟和鄉村振興發展質效。三三、因地制宜因地制宜,以個性化以個性化、優質化的金融產品服務縣域經濟發展優質化的金融產品服務縣域經濟發展。人民銀行各縣級支行積極用好再貸款資金,推動央行資金直達實體。62 個專項行動項目中,有 21 個項目以“再貸款+”模式更大力度降低專項行動領域融資成本。各金融機構深入調研當地產業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整合金融產品,規劃符合產業發展需要的專項信貸資
29、源,對接再貸款和省級優惠政策。同時,加快建設金融服務驛站、信用村和8信用園區、線上購銷平臺,延伸農村地區融資、信用、銷售等金融、民生服務觸角,引導宏觀性惠企政策真正惠及微觀經營主體。四四、評估激勵評估激勵,錘煉隊伍激發動力錘煉隊伍激發動力。調動和發揮各級分支機構和金融機構的主觀能動性,合理設計“定性+定量”評估考核體系,將評估激勵作為推動工作的正向指揮棒。金融機構和各級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也以多樣的評估激勵方式推動專項行動形成你追我趕的工作氛圍。組織開展系統內“一縣一品 貸動閩生”業務競賽活動,全省各級人民銀行共 78 家單位、136 名員工參賽,其中縣級支行人員占比88.0%。通過表彰先進、樹立
30、典型,有效激發調動一線工作積極性并錘煉鍛造隊伍。五、宣傳推廣,提升專項行動社會影響力。五、宣傳推廣,提升專項行動社會影響力?!耙豢h一品 貸動閩生”專項行動以帶動地方信貸增長的實際成效獲得地方政府及經營主體的充分肯定,專項行動被列入 2022 年福建省第二批優化營商環境典型經驗做法。通過各類媒體渠道充分宣傳展示專項行動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效,做大專項行動“朋友圈”,做寬專項行動覆蓋面。聯合福建省政府新聞辦召開“一縣一品 貸動閩生”專題新聞發布會,近 275 萬人在線收看。舉辦全省專項行動“十大項目”票選活動,共有 155 萬人次瀏覽、投票,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和支持。(二)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序發展,直
31、接融資功能持續提升1.證券期貨機構運行平穩證券期貨機構運行平穩。2022 年末,全省共有證券期貨機構 749 家,其中,法人證券公司4 家、法人期貨公司 5 家、法人基金管理公司 4家、區域性股權市場 2 家。全省法人證券公司資產總額 2615 億元、凈資產 623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9.9%、20.2%。全省法人期貨公司資產總額 646億元、凈資產 65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20.5%、14.2%。2022 年,全省證券營業部實現證券交易額 27.0 萬億元,同比下降 11.2%;期貨營業部實現期貨交易額 17.6 萬億元,同比下降 12.8%。已登記備案私募基金管理人 584 家,較去年
32、同期減少 21 家;管理基金 4040 只,同比增長 27.7%;管理規模 3250 億元,同比增長 6.4%。2.銀行間市場發債銀行間市場發債平穩增長平穩增長。一是企業發債金額較上年小幅增加。2022 年,全省共有 90 家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 403 期,籌資 2806 億元,金額同比增加 46 億元。二是債券品種持續創新。17 家企業創新運用綠色債券、鄉村振興債券、科創票據、房地產并購債券和房企“第二支箭”等募集資金 145 億元。安踏體育成功發行民營企業綠色熊貓債券 5 億元,寧德時代新能源成功發行綠色中期票據 50 億元;廈門象嶼集團成功發行用途類科創票據 10 億元;建
33、發房地產集團成功發行 4 期房地產并購債券 25 億元;金輝集團運用民營房企“第二支箭”成功發行中期票據 12 億元。三是推動金融機構金融債券發行,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2022 年,全省發行金融債券 1305 億元,同比增加 303 億元。3.上市公司規模和融資渠道繼續優化。上市公司規模和融資渠道繼續優化。2022年末,全省共有境內上市公司 170 家,全年新增8 家;直接融資 2697 億元,同比增長 25.3%;總市值 3.2 萬億元,同比下降 18.5%;新三板掛牌企業 220 家,總股本 153.2 億股,可交易股本 95.4億股;境外上市公司 101 家。全省區域性股權市場(海峽股
34、權交易中心、廈門兩岸股權交易中心)累計掛牌展示企業 13767 家,較上年末新增 956家,同比增長 7.5%;累計幫助企業實現融資 225億元。表 32022 年證券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福建證監局。(三)保險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保險保障能力有效增強1.保險業規模保險業規模保持較高保持較高增增速速。2022 年末,全省保險公司總資產 4390 億元,同比增長 11.5%,連續 5 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375 億元,同比增長 6.2%。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 359 億元,同比增長 9.4%;人身險保費收入1016 億元,同比增長 5.1%。92.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服務實體經濟成效
35、明顯。2022 年,全省信用保證保險保費收入 31 億元,同比增長 11.6%;賠款支出 20 億元,同比增長 20.4%。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福建分公司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職能,承保福耀玻璃、福建百宏、紫金礦業等企業海外投資項目,累計實現保費收入 5 億元,保險金額 256 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6.7%和 5.7%。積極服務“三農”事業發展,農業保險實現保費收入 10 億元,同比增長 15.3%,賠付支出 8 億元,同比增長 17.5%。保險機構加大投入,基本實現農村基礎設施服務全覆蓋,創新產品對接鄉村振興保險需求,提供保險保障約 44 億元,支付賠款756.0 萬元。人身險公司(不含廈門)
36、970 款人身險產品在不加收保費情況下將新冠肺炎納入保障范圍,覆蓋 4.7 萬家企業,并發放保單質押貸款,年末余額 281 億元。3.民生保障民生保障能力顯著提高能力顯著提高。2022 年,全省累計承擔風險總額 163.5 萬億元,同比增長 39.0%,累計賠付支出 447 億元,同比增長 4.0%。福建省保險業(不含廈門)積極參與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為 520.3 萬人次提供商業養老保險保障約 1.4 萬億元;為 486.0 萬 60 周歲以上老年人提供意外、健康保險保障 4.8 萬億元;為客戶管理養老保障資金規模約 21 億元;落地個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和個人養老金試點。健全多層次
37、醫療保障體系,各設區市(不含廈門)職工補充醫療保險與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覆蓋 3365.8 萬人,賠付金額 24 億元;推出全省統一定制型保險“惠閩?!?,首期承保近 250 萬人。持續擴大臺胞臺企風險保障,為臺胞臺企提供風險保障合計 739億元、同比增長 120%。表 42022 年保險業基本情況數據來源:福建銀保監局。(四)金融市場高效運行,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歷史新高1.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歷史新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歷史新高。2022 年,全省社會融資規模新增 1.1 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14.6%。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 7996 億元,增量占比為 69.7%;表外融資下降 403 億元
38、。企業直接融資力度顯著增強,地方政府債發行力度繼續加大。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圖 5社會融資規模分布結構2.貨幣市場貨幣市場交易規??焖贁U大交易規??焖贁U大。2022 年,全省銀行間同業拆借、債券回購、現券交易三項成交總額 106.4 萬億元,同比增長 26.5%。其中,拆借市場凈流入資金 1.2 萬億元,債券市場凈流入資金 10.0 萬億元。3.票據融資票據融資大幅增長大幅增長。2022 年,全省票據融資總量(含承兌、貼現、轉貼現)1.7 萬億元,同比增長 46.9%。全年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1.77%,同比下降 88 個基點;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 1.72%,同比下降 92 個
39、基點。4.跨境收支、結售匯規模和跨境收支、結售匯規模和人民幣跨境人民幣跨境結算結算金額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均創歷史新高。2022 年,全省跨境收支總額40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5%,結售匯總額 2563億美元,同比增長 1.2%,跨境收支和結售匯規模均創歷史新高??缇呈罩ы槻?405 億美元,同比增長 80.4%;結售匯逆差 15 億美元,為近七年來首次逆差,主要源自貨物貿易順差收窄。全年全省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 8854 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96.1%。其中,經常項下收付金額 303510億元,同比增長 68.9%,資本項下收付金額 5818億元,同比增長 114.0%。表 520
4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業務量統計單位:億元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表 62022 年金融機構票據貼現、轉貼現利率單位:%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五)金融服務質效持續提高,金融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1.支付體系建設成效持續顯現。支付體系建設成效持續顯現。一是移動支付保持高質量發展。2022 年,福建省云閃付用戶數達 2060 萬戶,滲透率 56.6%(不含廈門)。全省縣域移動支付筆數突破 6000 萬筆、月均移動支付活躍商戶數 26 萬戶。二是支付服務有效助力鄉村振興。福鼎白茶云閃付溯源平臺的移動支付產供銷場景交易破 2 億元。打造集金融、電商、物流、政務、民生等“多位一體”
41、的綜合性普惠金融服務平臺“福農驛站”,對接水產養殖、茶葉培育等農村產業的支付結算及信貸需求,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三是支付手續費減費讓利政策成效顯著。引導銀行推出具有福建特色的降費舉措,在原優惠基礎上近 6 成銀行加大 8 個規定項目讓利幅度,超 5 成銀行共增設 32 個自主減費項目,近 95%的銀行擴大降費讓利對象范圍。自2019 年 9 月 30 日政策實施以來,全省累計降費規模超 11 億元,惠及 289 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四是支付清算系統安全高效運行。2022 年,支付清算系統可用率達 100%,全省銀行機構通過支付清算系統共處理業務 11.8 億筆,同比下降2.4%,金額
42、385.9 萬億元,同比增長 11.6%。五是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試點范圍持續擴大。福州、廈門、泉州、寧德、漳州為五個試點市,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廈門銀行為五家試點銀行,試點范圍已覆蓋全省所有自由貿易試驗區。截至 2022 年末,全省已開立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 2.2 萬戶,為 576 家企業平均減少開立賬戶 1.4 個,收付人民幣資金 1.7 萬億元、收付外幣資金 55 億美元。表 7支付體系建設情況表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2.社會社會信用體系信用體系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建設力度不斷加大。一是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2022 年,全省共評出1884 個信用村、
43、39 個信用鄉(鎮),省內各涉農金融機構累計為 722 萬戶農戶建立信用檔案,其中 398 萬戶累計獲得貸款 1.7 萬億元。二是持續開展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龍巖市“龍巖數字普惠金融服務平臺”累計成功對接企業和個人申請 3.9 萬筆,授信金額超過 88 億元。南平市累計評定 126 家園區信用示范企業,獲得銀行信貸授信約 171 億元,同比增長 3.0%。三是有效推廣應用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中征平臺)及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2022 年,全省經營主體在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累計登記擔保業務 38.3 萬筆,并創新林業碳匯、生豬活體、財政獎勵款權利抵(質)押等業務;累計推動全省 2
44、0家核心企業、3 家地方法人銀行與中征平臺系統對接,促進經營主體在中征平臺成交 1.2 萬筆、融資 3263 億元。四是推進跨境信用信息互通。推動福建品尚征信有限公司上線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地區)及 RCEP 國家企業的信用報告產品,查詢范圍覆蓋輻射 215 個國家(地區),截至 2022年末,累計為國內金融機構及征信機構等提供境外企業信用報告查詢 4679 筆,助力區域經貿互信及發展,幫助國內企業降低跨境交易和投資風險。3.金融司法環境金融司法環境持續明顯改善持續明顯改善。一是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制定服務創新型民營企業發展 24 條措施,推出 100 條涵11蓋“保立
45、審執破”的安商惠企舉措;運用“執破直通”機制,審結強制清算與破產案件 6202 件。二是深化金融司法與金融監管協同合作。作為集立案、審判、執行、調解全過程的一站式金融糾紛化解平臺,廈門金融司法協同中心全年共受理案件 2.0 萬件,受理標的 193 億元,辦結 1.9 萬件,結案率達 96.3%,審判執行時間縮短三分之二,執行到位率提升 3 倍,相關做法已向全國推廣。三是深入開展金融法治宣傳教育。印發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面向社會公眾多措并舉宣傳憲法、民法典、行政處罰法等重要法律法規和金融領域規章制度。突出數字普法,通過網絡平臺舉辦 2022 年福建省防范非法集資宣
46、傳月集中宣傳視頻活動,采用“云發布”形式全程同步在線直播,超 310 萬人次觀看。4.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全省人民銀行系統受理金融消費者投訴 3300筆,咨詢 5909 件,辦結率 98.5%。持續完善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累計建立 55 家金融糾紛調解組織。持續推進“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以金融廣告監測管理信息系統、“金融廣告隨手拍”微信小程序兩大平臺為依托,全年累計處置違法違規金融廣告線索 52 條。實施福建鄉村金融素養提升工程,推動創建 3 家省級金融教育示范基地,6 家社區金融教育服務站實施“金社工程”。持續開展金融知識宣
47、傳活動。堅持“行長說”系列品牌活動,連續兩年開展“99 識金”系列微視頻征集活動。召開“遏制金融違法犯罪筑牢金融安全屏障”專題新聞發布會,151 家媒體矩陣進行網絡直播,近 260 萬人在線收看。5.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進展順利。2022 年,福建省開通數字人民幣支付商戶門店 16.0 萬個,累計開立錢包 486.2 萬個,其中個人錢包 467.4萬個、對公錢包 18.8 萬個;累計交易(含兌換、轉賬、消費)2754.5 萬筆、金額 1544 億元。目前已實現零售商超、民生繳費、交通出行、文旅醫療等通用類場景全覆蓋,形成一大批涵蓋線上線下、可復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推動
48、“樸樸超市”“永輝生活”“e 福州”上線數幣錢包快付功能;廈門市出臺數幣應用激勵政策,在金融科技優秀項目評選中設置數幣獎勵項目,推動廈門市保障性商品房住房申請的公積金貸款以數幣形式發放;福州市成立數字人民幣產業聯盟,助力福建省產業生態建設;圍繞“促消費、穩經濟”主題,2022 年全省開展 5 場大型數幣促消費活動,發放數幣紅包超 4000 萬元,數幣消費券 2000 萬元,活動累計拉動消費超 1 億元。二、經濟運行情況2022 年,福建省全面落實“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著力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有力克服超預期因
49、素影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萬億元,同比增長4.7。第一產業增長 3.7;第二產業增長 5.4;第三產業增長 4.0。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6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增長率(一)投資、消費持續復蘇,對外貿易保持增長1.固定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平穩增長,工業投資貢獻較工業投資貢獻較大大。2022 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7.5%,比上年提高 1.5 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6.9%,占全省投資的 35.2%,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 73.2%;基礎設施投資增長 15.0%;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 11.0%;民間投資增長 5.2%。全省不斷加大傳統企
50、業技術改造,改建和技術改造投資增長 37.8%,占全省投資的 12.1%,比上年提高 2.7 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 11.7%。12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7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增長率2.消費品市場逐步復蘇消費品市場逐步復蘇,線上消費占比提高線上消費占比提高。2022 年,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2.1 萬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城鎮市場零售額增長3.6%;鄉村市場零售額增長 1.8%。線上消費占比提高,全省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總額增長 21.0%。石油消費拉動作用明顯,全省限額以上單位石油及制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5.9%,拉動限額以上社會消
51、費品零售額增長 1.5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銷售良好,全省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 78.7%,占全部汽車零售額的 12.7%,比上年提高 6.0 個百分點。外賣送餐增長迅猛,全省限額以上單位外賣送餐服務收入增長 31.3%,比上年提高 15.9 個百分點。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率3.進出口總額保持增長進出口總額保持增長,貿易順差擴大貿易順差擴大。2022年,全省海關進出口總額 2.0 萬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出口 1.2 萬億元,增長 12.3%;進口 7688 億元,增長 0.9%。貿易順差為 4453 億元,比上年擴大 1269 億元。全年實際
52、利用外商直接投資 5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民營企業進出口1.1 萬億元,增長 12.9%。對歐盟進出口 2466 億元,增長 19.4%。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9外貿進出口變動情況注:2021 年當年美元口徑的實際利用外資和增長率尚未公布。圖中 2021 年數據用當年平均匯率進行折算得到。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10實際利用外資額及其增長率(二)三次產業繼續修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1.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增長。2022 年,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5503 億元,同比增長 3.9%。其中,農、林、牧、漁業產值分別增
53、長 5.2%、5.0%、4.2%和 1.9%,主要農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全省糧食產量、豬肉產量、水產品總產量分別增長 0.5%、3.0%、1.1%。2.工業生產形勢良好,新動能、能源等行業工業生產形勢良好,新動能、能源等行業13不乏亮點不乏亮點。2022 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5.7%,增幅比全國高 2.1 個百分點,38 個大類行業中有 25 個行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高技術產業、裝備制造業增長較快,分別增長 17.1%、13.7%,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11.4 個、8.0 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 4071 億元,同比下降 6.9%,其中,符合轉型升級方向
54、的新動能行業利潤保持增長,電氣機械和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長 70.3%、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長 10.7%。能源行業利潤增長較快,2022年煤炭采選業利潤增長 55.0%、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增長 37.3%、電力行業利潤增長 69.6%。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3.服務業企穩向好服務業企穩向好,生產性服務業表現突出生產性服務業表現突出。2022 年,全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4.0%。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 8.0%、7.4%、6.7%,增速分別快于第三產業 4.0 個、3.4個和 2.7 個百分點。生產性服
55、務業增勢較好,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 16.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 30.0%;研究和試驗發展業增長32.7%。4.新產業新業態繼續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產業新業態繼續壯大,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新成效。一是新動能快速成長。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17.1%,增幅比全國高 9.7 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 16.7%,占比高于全國 1.2 個百分點。二是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提升。規模以上工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 13.7%,增幅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 8.0 個百分點;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6.4%,同比提高 1.1 個百分點。三是經營主體不斷壯大。全
56、年新登記經營主體 114.0 萬戶,日均(按工作日計算)新登記企業 1177 戶,年末實有經營主體 711.95 萬戶,增長 11.6%。(三)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1.居民消費價格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溫和上漲。2022 年,全省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 1.9,漲幅比上年提高 1.2 個百分點。其中,食品煙酒上漲 2.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上漲 1.5%;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 4.9%,居住類上漲 0.9%,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 1.3%,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 1.4%;醫療保健上漲 0.3%。2.工業生產者價格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漲幅回落。2022 年,全省工業生
57、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 2.9,漲幅比上年回落 2.0 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上漲 5.2%,漲幅比上年回落 4.0 個百分點。全省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 3.9,其中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 10.7;燃料、動力類購進價格同比上漲 23.6%,農副產品類購進價格同比上漲 4.7%。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12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變動趨勢3.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就業形勢保持穩定。2022 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人數 52.0 萬人,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13.2萬人。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 萬元,名義增長 6.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58、5.4 萬元,名義增長 5.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2.5萬元,名義增長 7.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 2.15,比上年縮小 0.05 個百分點。(四)財政收支保持三個正增長,民生領域支出保障有力2022 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 5382 億14元,剔除增值稅留抵退稅因素,同口徑增長 1.9%。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3339 億元,同口徑增長 5.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5703 億元,增長9.6%。其中,社會保障和就業、衛生健康、教育支出同比分別增長 19.8%、14.5%、8.5%。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13財政收支狀況(五)重點城市房價企穩,多舉措推動房地
59、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1.重重點城市點城市房價房價企企穩穩。2022 年 12 月,福州、廈門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環比分別下降0.2%、0.1%,降幅較 11 月均收窄 0.1 個百分點;泉州新建商品房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漲 0.7%。2.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積極支持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堅持“房住不炒”,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大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截至 2022 年 12 月末,全省共開工棚改和公租房項目 5.63 萬套,開工率101.9%,基本建成 4.8 萬套。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60、 14商品房施工和銷售變動趨勢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圖 15主要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變動趨勢專欄 2 立足市場出實招 穩步推進福建跨境人民幣業務擴面增量2022 年,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總體要求,順應形勢發展,出臺政策靠前發力,引導商業銀行大力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取得顯著成效。2022 年,福建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 8854 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 96.1%。一、聚合力抓實施,著力推動一、聚合力抓實施,著力推動“一帶一路一帶一路”、RCEPRCEP 等重點區域跨境人民幣結算等重點區域跨境人民幣結算出臺關于促進 2022 年福建省
61、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會同國家外匯管理局福建省分局、福建省商務廳聯合出臺關于金融支持福建省全面對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指導意見,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重點推進“一帶一路”、RCEP 等重點區域的人民幣跨境使用,支持福建省“走出去”企業使用人民幣開展投資、并購等,指導各銀行機構在信貸結算等方面給予一定價格讓利。2022 年,福建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或地區跨境人民幣業務金額 1298 億元,同比增長 63.7%;其中,貿易項下業務金額 840 億元,同比增長 105.9%。全年福建與 RCEP 成員國跨境人民幣業務金額達15到 1018 億元,同比增長 34.1%;其中,貿
62、易項下業務金額 554 億元,同比增長 73.7%。二、重龍頭促實需,持續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覆蓋面二、重龍頭促實需,持續拓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覆蓋面梳理福建省內 500 家貿易、直接投資等重點企業名單,引導銀行機構“一對一”推廣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業務,充分發揮重點企業引領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跨境人民幣使用。2022 年,福建跨境人民幣結算量排名前 30 家外經貿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同比增長 75.1%,占所有企業業務總量的 56.5%;全年新增 4560 家企業開辦跨境人民幣業務,合計金額 471 億元,占全部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的 10.4%。三、優服務顯實效,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三、優服
63、務顯實效,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指導福建省銀行外匯與跨境人民幣自律機制出臺并不斷優化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業務便利化實施方案,通過創新準入機制、優化認定標準和準入流程、鼓勵無紙化操作、改進事后核查方式等措施,推動形成“銀行越合規越自主、企業越誠信越便利”的良性循環,切實提升跨境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水平。截至 2022 年末,全省優質企業名單擴大至 1033 家、辦理業務 2.7 萬筆、金額 2814 億元,占全部業務量的 31.8%。三、預測與展望2023 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義重大。福建省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
64、足,在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前期各項政策措施持續發力的背景下,今年經濟有望比上年整體好轉。一是產業轉型升級有序有效推進?,F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支柱產業持續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提效,專精特新企業不斷涌現,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扎實推進。二是城鄉加快融合發展。區域一體化建設進程提速,數字城市建設加快推進,老區蘇區振興步伐加快,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齊頭并進。三是改革和開放提速推動?!胺殴芊备母锍掷m深化,普惠金融改革成效明顯,“晉江經驗”進一步傳承弘揚,“絲路海運”聯盟持續發展壯大,閩港閩澳合作不斷深化,“僑”的優勢有效發揮。四是閩臺融合發展接續推進。對臺出口保持高增長
65、,新設臺資企業戶數、實際利用臺資金額規模較大。也要清醒看到,當前統籌發展和安全仍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外部需求不足將對我省產生更大影響;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下行慣性仍然存在;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壓力較大,產業鏈供應鏈堵點有待疏解;高質量發展態勢尚未完全形成,科技創新亟待加強,產業結構亟待優化,發展競爭力亟待提高,城鄉區域差距亟待縮??;土地、環境、碳排放、能耗等約束趨緊;疫情后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恢復不足,房地產、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需要關注。2023 年,福建省將緊扣“四個更大”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
66、展格局,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促進閩臺融合發展,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中展現福建作為。2023 年福建省金融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助力加快構建福建新發展格局。一是精準有力落實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信貸總量平穩增長,落實好
67、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引導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定價,助力實現促消費、擴投資、帶就業的綜合效應。二是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牽引帶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民營小微、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以及“四大經濟”等福建特色重點產業的金融支持,進一步傳承弘揚“晉江經驗”,支持福建實施“新時代民營經濟強省”戰略。三是深入推進高水平金融改革開放,繼續支持福建融入 RCEP、“一帶一路”建設,推進閩臺優勢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拓展臺企資本項目便利化試點成效。四是統籌促發展與防風險,推進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化解,努力保持全省無高風險金融機構的良好局面。16中國人民銀行福建省
68、分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總纂:張慶昉江濤許加銀統稿:沈理明黃寧執筆:徐清繆宇豐陳佳騰提供材料:游廉明阮玉盼楊敏李春玉林青劉建武張燕葉謝康何錦玲高宇輝余及堯張艷琳邢錦濤倪勝許偉達魏曉穎章媛邵昱曄林建松高曉倩黃開付余靜李志林榮杰林思灃等17附錄:(一)2022 年福建省經濟金融大事記1月11日,福建省首家省屬國有企業控股公司福建省招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3月24日,福建省紅十字會在福州設立第一個疫情防控專項基金興業證券疫情防控專項基金。3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宣布將福建省福州市(含平潭綜合實驗區)和廈門市納入第三批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4月14日,在全國首創具有“黨建+金融助
69、理+多社融合”特點的民辦非企業單位“龍巖市福農驛站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正式揭牌。7月12日,廈門金圓投資集團聯合相關單位發起全國首個“臺企金融服務聯盟”。7月23日-24日,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行。8月24日,2022年金融資本服務實體經濟福建創新發展大會在福州舉行。11月14日,福建銀保監局、廈門銀保監局、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13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若干措施。11月24日,以“新格局大資管綠色經濟”為主題的2022第三屆中國資產管理武夷峰會在南平舉行。12月12日,福建省進一步擴大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試點范圍,新增廈門、泉州、寧德、漳州四個試點地區,以及興業銀行、廈門銀行兩家試點銀行。18(二)2022 年福建省主要經濟金融指標表 12022 年福建省主要存貸款指標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19表 220012022 年福建省各類價格指數單位:%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福建調查總隊。20表 32022 年福建省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福建省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