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計到2020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實現全球覆蓋,利用35顆衛星組成的網絡,提供10米以下的定位精度(一米或更小,區域增強)。雖然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向全球用戶免費提供GPS信號,但中國一直在尋求部署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以便(1)結束對GPS的軍事依賴,滿足國家安全要求(2) 建立商業化的衛星導航下游產業,利用快速擴張的市場優勢;(3)通過部署僅有的四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中的一個,實現國內和國際威望,鞏固中國作為領先航天大國的地位,打開國際合作的大門。北斗在其政府空間活動白皮書中一直被稱為中國的頂級空間項目之一。
2、北斗系統正式成為3GPP移動通信組織標準支持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銷量在我國國內導航定位終端產品銷量的占比在2016年前,始終高達90%以上,2016年占比達到96.2%,2016年后有所下降,2018年占比達到73.6%,仍然占有較高市場份額。反觀全球,根據 GSA2019年發布的數據顯示,亞洲及俄羅斯地區在衛星導航授時、應急救援、航海、航空領域的普及情況落后于北美和歐洲地區。足以可見,我國衛星導航終端產品在產業應用情況上過度倚重智能手機側,其他產業應用場。
3、全球來看,衛星移動通信的主要客戶目標包括海上用戶、航空用戶、陸地用戶、M2M 用戶以及政府用戶。由于我國人口密度高,陸地上基站覆蓋較為全面,而在海洋和空中基站覆蓋受限,因此我國民用衛星通信市場主要在海洋和航空市場。公司衛星通信領域布局深入,動中通產品覆蓋了目前衛星通信從 L 頻段、S 頻段、Ku 頻段到 Ka 頻段的各主流頻段,形成了機載、船載和車載各種系列化產品,支持海事通信、天通系統、VSAT 系統等各種衛星通信系統,且在民航、船載領域積累了成熟的商業化經驗,形成了一定的先動優勢。近年來我國不斷加速通信衛星系統。
4、 板卡用于接收信號后進行信息處理,是高精度終端設備的核心器件,占終端設備成本約60%,板卡根據功能可劃分為測量型板卡及導航型板卡:測量型板卡的定位精度較導航型板卡高,為厘米級,因此算法復雜性及技術難度高于導航型板卡,多用于測后數據處理 板卡技術及性能接近國際主流水平,國產替代潛力大:中國板卡市場份額早期多由天寶(Trimble)等國外企業占據,隨著中國高精度OEM板卡技術不斷發展,中國國產OEM板卡市場份額持續提升,代表企業包括合眾思壯、司南導航、北斗星通、華測導航等 衛星導航產業鏈中游產值在衛星導航產業鏈占比約為4。
5、從產業鏈環節來看,上游主要為基礎器件等,中游包括終端集成與系統集成,下游主要為運營服務。近年來我國產業鏈產值重心逐漸向中下游轉移,2019 年衛星導航定位上游市場規模達到 342 億元,同比+3.7%,占整體比重為 9.9%,相較于 2016 年大幅降低;中游市場規模達到 1582 億元,同比+10.5%,占整體比重為45.9%;下游市場規模達到1525.94億元,同比+21.6%,占比為44.2%。華測主營中下游的終端及解決方案,并通過 SWAS 等積極進入運營服務領域,有望受益產業中心轉移。細分來看,中游市場主要包括終端集成與系統集成,下游則為運營服務: (1)。
6、北斗標準化助力市場健康發展新版國家衛星導航標準體系即將完成,指引標準化工作。2015 年,中國衛星導航管理辦公室完成并發布了北斗衛星導航標準體系表(1.0 版),覆蓋衛星導航基礎、工程、應用層面,有力地支撐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和應用產業化發展。隨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發展和進步,2019 年啟動了國家衛星導航標準體系修訂工作,目前北斗衛星導航標準體系表(2.0 版)完成征求意見,預計將盡快正式完成。新的北斗衛星導航標準體系公布,將為未來北斗標準化工作提供頂層指導依據。北斗衛星導航各級標準逐步完整。以國家衛星導航標準體系。
7、 2020年是意料之外的一年,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疫情之前,人力資源部的工作艱巨,但在2020年之前表現出敏捷性和領導能力。COVID-19的到來使失業率飆升至自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組織不得不奮力爭取 使員工可以在家工作或確保工作環境安全。那只是一年中的第一季度,持續不斷地發生劇變??梢岳斫獾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