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MGF):2024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商業銀行的角色研究報告(38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MGF):2024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商業銀行的角色研究報告(38頁).pdf(38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2024年9月Transition finance supporting just transition:The role of commercial banks課題總指導:馬駿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主任、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課題組成員:何曉貝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副主任邵丹青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研究專員張靜依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研究專員彭作剛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總經理陳暉萌 中
2、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副總經理張明哲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綠色金融處負責人、授信政策處(行業研究處)處長宋丹丹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綠色金融處高級風險副經理王潔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綠色金融處雷鵬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綠色金融處謝振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綠色金融處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成立于 2021 年,致力于宏觀金融與綠色金融的政策研究,努力成為相關領域的世界一流智庫,為國內政府部門與監管機構提供高水平的政策研究成果及建議,同時積極推動相關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本實驗室長期開展宏觀金融與綠色金融的自主研究,同時接受各級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和
3、金融機構的課題委托。實驗室積極參與和支持人民銀行和監管機構在宏觀金融和綠色金融方面的研究,近年的研究重點包括宏觀經濟、金融風險、轉型金融、綠色金融、綠色金融科技、氣候政策、貨幣政策等。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授信管理部是該行碳達峰碳中和暨綠色金融工作牽頭管理部門。近年來,郵儲銀行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可持續金融、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加快建設一流的綠色普惠銀行、氣候友好型銀行和生態友好型銀行,連續獲得中國銀行業協會綠色銀行評價先進單位。授信管理部圍繞可持續金融、綠色金融和氣候融資等領域開展研究,先后參與承擔人民銀行“綠色貸款專項統計完善”、“大數據在綠色信貸服務中的應用”、綠色普惠金融、雄安新區
4、綠色金融機制建設、商業銀行氣候融資研究等課題研究。版權聲明:本報告版權屬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報告文字、圖表或者觀點的,應注明“來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宏觀與綠色金融實驗室”。執行摘要.6一、公正轉型的資金機制以及商業銀行的角色.101.公正轉型目前主要由財政資金和慈善資金支持.102.開發性金融機構提供優惠性資金,同時需要撬動更多社會資本.123.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尚未發揮.13二、商業銀行將公正轉型納入轉型金融管理體系的原則性框架和挑戰.161.商業銀行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的構建.161.1 健全治理體系,創新體制機制.171.2
5、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戰略引領.171.3 優化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機制.181.4 健全激勵約束,優化資源配置.191.5 加大產品創新,支持低碳轉型發展.201.6 應用金融科技,加強風險管理.211.7 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協作.222.商業銀行構建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面臨的挑戰.222.1銀行對于公正轉型的內涵及其與金融的關系認知不足.222.2 缺乏公正轉型金融標準體系的指引.232.3 轉型金融貸后管理缺乏公正轉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的輔助.232.4 大部分企業尚未制定完整可信的轉型計劃,公正轉型活動缺乏 信息披露.232.5 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商業可持續性有待提高.23目 錄三、.轉型金融
6、工具中的公正轉型指標設置以電力行業為例.241.碳中和目標下的電力行業轉型及其就業影響.242.電力行業的轉型現狀及轉型金融產品.253.電力企業的公正轉型指標設計.27四、建議.331.政府部門與金融監管機構.332.高碳行業的企業.343.商業銀行.354.專業服務與研究機構.36參考文獻.37目 錄6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實現碳中和的過程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對不同地區、行業和群體會產生不同性質以及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高碳產業密集地區、高碳行業的企業(包括供應鏈上的小微企業)及其從業人員會承擔較大的轉型壓力。這些潛在的、不均衡的社會經濟影響有可能會加劇社會不平等,亦不符合
7、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1,同時有損于碳中和政策的公正性與有效性。國際層面,聯合國框架下的氣候行動正給予公正轉型越來越高的關注,其中就業與員工福利是核心維度。自 2010 年首次正式提出氣候議題中的“公正轉型”概念以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締約方大會(COP)持續關注公正轉型議題,發布了一系列指南文件和原則聲明2,包括在巴黎協定序言明確“政府應關注勞動力的公正轉型以及創造體面優質的工作機會”3,以及在 COP27 期間成立公正轉型工作組。國內層面,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問題。習近平主席在 2021 年領導人氣候峰會的講話中強調,國際社會應“探索保護環境
8、與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的協同增效,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外交部部長王毅在 2022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高級別會議的致辭中強調“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推進高質量公正轉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強調要“以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為底線,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平穩過渡,切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和群眾正常生產生活”。實現公正轉型需要產業、財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金融等多個部門的協同合作,其中,資金機制至關重要。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根據相關研究測算,八大高碳行業4實現就業人口公正轉型的總成本近兩1.“氣候行動”是第13個聯合國可持續
9、發展目標(SDG),同時氣候行動不應損害其他16個目標,特別是與其關聯度較高的“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無貧窮”“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減少不平等”“健康和福祉”以及“可持續城市和社區”等。2.包括國際勞工組織2016年發布的面向所有人的環境可持續經濟和社會公正轉型指南、UNFCCC 2020發布的勞動力公正轉型與創造體面優質工作崗位報告、COP26大會上歐盟及15個發達國家政府聯合發布的支持全球公正轉型聲明與原則等。3.UNFCCC.The Paris Agreement,2015.4.全國碳市場計劃逐步納入的八大高碳行業: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國內民用航空。執行摘要7
10、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萬億元,而現有的社會保障和就業財政支出僅能覆蓋其中 0.3%左右5。因此,絕大部分的公正轉型資金需求需要通過市場化的金融機制撬動社會資本來滿足。轉型金融在支持我國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商業銀行在其中具有關鍵角色。G20 轉型金融框架已經將“公正轉型”確立為轉型金融的五大支柱之一,中國人民銀行也正積極牽頭建立我國的轉型金融體系。在轉型金融政策體系加速建立與完善的背景下,商業銀行作為最主要的金融機構,支持公正轉型不僅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而且對于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具有實質性意義,有利于機構自身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我國不少商業銀行在綠色金融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但
11、是在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方面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課題組建議,商業銀行應建立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將公正轉型原則有機融入公司治理、戰略、制度、執行、參與等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我國商業銀行開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目前還面臨一些瓶頸和挑戰。一是銀行對于公正轉型的內涵及其與自身業務的關系認知不足;二是缺乏納入公正轉型原則的轉型金融監管政策(包括轉型活動界定標準)的指引;三是轉型金融貸后管理缺乏公正轉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的輔助;四是高碳企業普遍尚未制定可信的轉型計劃,公正轉型活動信息披露不足;五是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商業可持續性有待提高。針對其中公正轉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缺位的問題,課題組以電力行業為例,研究了轉
12、型金融工具中的公正轉型指標應如何設置。課題組認為,銀行可以通過將公正轉型原則融入掛鉤類轉型金融工具來開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具體而言,課題組建議商業銀行在掛鉤類轉型金融貸款和債券中,首先設置“低碳轉型”方面的核心績效指標(KPI)與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SPT),在此基礎之上設置補充性和激勵性的“公正轉型”績效指標和目標。充分發揮商業銀行支持公正轉型的潛力,需要有關各方協同解決瓶頸、克服挑戰。為此,課題組提出以下建議:1.政府部門與金融監管機構(1)中央政府層面明確界定我國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政策目標與內涵、明確重點事項,建立產業、財政、金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等各部門協同支5.袁佳,陳波,吳瑩
13、,劉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公正轉型對我國就業的挑戰與對策J.金融發展評論,2022(01):44-51.DOI:10.19895/ki.fdr.2022.01.005.8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持公正轉型的政策框架;(2)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部門將公正轉型原則納入轉型金融政策體系,包括轉型金融標準、信息披露要求、產品與市場建設、激勵政策等各方面,從而打消銀行開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顧慮、提高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商業可持續性;(3)地方政府通過制定地方層面轉型金融標準、搭建企業ESG大數據平臺、提供政策激勵等手段為商業銀行支持公正轉型創建更好的外部環境。2.高碳行業的企業(1)龍頭企業、上市公司發揮引領示
14、范作用,提升公正轉型意識,研究制定可信的轉型計劃;(2)在轉型計劃中,企業不僅要評估轉型計劃對于自身員工的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再培訓計劃、轉崗計劃、再就業支持計劃、提前退休計劃、失業保障金等),還要評估自身轉型對于供應鏈上小微企業的影響,并通過可持續供應鏈管理幫助供應鏈上小微企業共同實現公正轉型與可持續發展;還應評估公正轉型有關資金需求并制定融資計劃,從而更好地與商業銀行溝通合作公正轉型融資安排。(3)定期評估并披露低碳轉型與公正轉型的進展,從而解決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可委托第三方機構對企業的公正轉型績效進行認證和披露,提高公正轉型信息披露的可信度。3.商業銀行(1)積極提升公
15、正轉型意識、理解公正轉型與轉型金融的關系,構建涵蓋治理、戰略、制度政策、產品創新、風險管理以及參與等不同層面的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并加強分支行機構的相關能力建設;(2)在貸款審批階段要求轉型融資主體提供保底性的公正轉型評估與承諾;(3)加強與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外部力量的溝通合作,深入調研轉型企業客戶的公正轉型需求及現狀,設置科學合理的公正轉型績效指標與目標,并與轉型金融產品的融資條件相掛鉤,既要避免給轉型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又要針對企業公正轉型給予實質性激勵和支持;9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4)探索將掛鉤類公正轉型金融工具與養老金融、再就業貸款、教育培訓貸款、供應鏈金融等產
16、品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服務轉型潛在影響對象。(5)若是小微企業直接作為轉型融資主體,銀行可遵循“相稱性原則”,對小微企業適用簡化版的轉型主體認定標準,重點確保其低碳轉型績效而無需增加額外的公正轉型方面要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為積極轉型的小微企業提供轉型金融服務,包括將普惠金融服務向此類小微企業傾斜。4.專業服務與研究機構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專業機構針對我國的公正轉型體系以及重點行業的轉型路徑進行深入研究,為有關激勵政策、金融工具以及企業制定公正低碳轉型計劃提供技術支持,并加強與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轉型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溝通合作(包括聯合研究、宣傳教育、能力建設等活動),形成各方協同支持公
17、正轉型的良好機制與環境。10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公正轉型的資金機制以及商業銀行的角色一碳中和目標下,未來三四十年,我國的電力、工業、交通、建筑等高排放部門必須不斷脫碳轉型。這一轉型不僅對高碳行業的企業以及高碳產業密集的省市造成經濟壓力,而且對勞動力市場也將產生深刻影響。據 IEA(2021)測算,在中國“3060”雙碳目標下,到 2030 年,化石能源供應與電力行業將減少約230 萬個崗位,清潔能源行業則將新增 360 萬個崗位6。工業、交通、建筑等其他行業的低碳轉型對就業崗位的影響可能不會如此顯著,但是這些行業實現碳中和目標所需的技術轉型對從業者技能轉換的要求也將越來越高。地區經濟結構、企業
18、業務與技術以及勞動力的低碳轉型都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全球在公正轉型方面存在巨大資金缺口,特別是在轉型任務艱巨、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欠發達的新興市場國家。2060 年之前,新興市場國家需要至少 94.8萬億美元的投資,才能同時實現碳中和與維持經濟增長,各國財政與慈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這一需求7。因此,需要撬動社會資本,使其在公正轉型融資方面發揮主體作用。但是目前支持公正轉型的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慈善捐贈等公共資金;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發起或參與的公正轉型項目有利于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支持公正轉型,但是在操作層面仍面臨一些瓶頸與挑戰,有待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商業銀行在支持公正轉型方面的探索則剛剛起步,巨大潛力亟待
19、挖掘與發揮。1.公正轉型目前主要由財政資金和慈善資金支持西方發達國家較早關注并實踐公正轉型,主流方式是設立公正轉型基金。這些基金專注于為受轉型影響較大的地區、社區及居民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低成本資金支持或捐贈;資金基本來源于財政資金、社會非盈利基金和社會捐贈,因此一般不追求財務回報,而是關注公正轉型方面的社會效益。資助范圍主要包括低碳經濟和商業、研究活動、員工技能培訓項目等,部分公正轉型基金的6.IEA.An Energy Sector Roadmap to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R.September 2021.7.Standard Chartered.Just i
20、n time:financing a just transition to net zeroR,2022.11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案例如表 1-1 所示。表1-1:公正轉型基金案例公正轉型基金資金來源支持范圍歐盟公正轉型基金(EU Just Transition Fund)歐盟預算資金支持歐盟內受轉型影響最大的地區以避免不平等:-對中小企業的生產性投資-研究和創新活動-環境修復項目-清潔能源項目-工人的技能提升-現有碳密集設施的改造項目(如果可以實現減排和保護就業)美國公正轉型基金(Just Transition Fund)洛克菲勒家族基金、JPB基金會等非營利基金會、社會捐贈支持美國煤炭資源
21、型社區的轉型發展,為相關非政府組織與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社區低碳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開發-創業相關交流與資源分享活動-煤炭工人再就業培訓項目-“后煤炭”經濟開發項目愛爾蘭國家公正轉型基金(National Just Transition Fund)碳稅收入、其他政府資金支持高碳產業密集地區的低碳轉型發展:-綠色企業孵化器-研究和創新活動-旅游和遺產保護項目-再就業培訓與技能提升項目德國盧薩蒂亞結構轉型基金聯邦政府注資(在德國聯邦預算內設立),未來可能引入捐贈基金支持盧薩蒂亞地區由煤炭資源型經濟向低碳經濟的公正轉型:-商業發展-學術研究-市政和基礎設施-公民和社區資料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但
22、是,財政資金和慈善資金遠遠不能滿足公正轉型的資金需求。一方面,慈善資金的總體規模太小且不確定性較高。另一方面,目前面臨嚴峻轉型挑戰的國家和地區往往自身財政能力有限,加之近幾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財政已經承受較大壓力、甚至面臨政府債務危機,難以拿出足夠資金支持公正轉型。即使是歐盟,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預算吃緊,從而將公正轉型基金的預算砍掉一半以上。就我國而言,相關研究測算表明,八大高碳行業實現就業人口公正轉型的總成本近兩萬億元,而現有的社會保障和就業財政支出僅能覆蓋其中 0.3%左右8。8.袁佳,陳波,吳瑩,劉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公正轉型對我國就業的挑戰與對策J.金融發展評論
23、,2022(01):44-51.DOI:10.19895/ki.fdr.2022.01.005.12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2.開發性金融機構提供優惠性資金,同時需要撬動更多社會資本2019 年的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上,多家多邊開發銀行(MDBs)共同發布了一份高級別聲明9,其中包括“與國家級開發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共同開發支持公正轉型的融資和政策戰略以實現經濟的多元化和包容性”。2021年 COP26 期間,九家多邊開發銀行共同發布多邊開發銀行公正轉型高級別原則10。該原則聚焦于將氣候行動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推動長期的經濟改革,撬動公共和私人資本,降低負面的經濟社會影響并增加機會,以
24、及確保轉型計劃的包容性和透明性等。在落實這些倡議與原則方面,歐洲投資銀行(EIB)已經開展了一些實踐。歐盟 2020 年推出的“公正轉型機制”(JTM)共三大支柱,除了前面已經論述過的歐盟公正轉型基金之外,另兩大支柱分別為“投資歐盟”下的公正轉型計劃(InvestEU JTS)與歐洲投資銀行的公共部門貸款工具(PSLF)。其中,InvestEU JTS 基于歐盟預算提供的擔保,由歐洲投資銀行以及一些成員國的國家級開發銀行提供優惠性貸款,同時撬動社會資本,投資于具有經濟可行性的公正轉型項目;PSLF 則由歐洲投資銀行為那些欠缺經濟可行性的公正轉型項目提供總計 100 億歐元的優惠性貸款(如表 1
25、-2 所示)。表1-2:歐盟公正轉型機制的第二、三支柱第二/三支柱資金機制支持對象第二支柱:“投資歐盟”下的公正轉型計劃(InvestEU JTS)歐盟預算提供擔保,歐洲投資銀行以及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法國儲蓄銀行、西班牙官方信貸銀行等國家級開發銀行提供優惠性貸款,同時撬動社會資本。預計共規模為100-150億歐元。具備經濟可行性的公正轉型項目,包括:可持續基礎設施、新能源與能效提升、數字化、小微企業等。第三支柱:公共部門貸款工具(PSLF)歐洲投資銀行提供100億歐元優惠性貸款,歐盟預算撥款15.25億歐元。欠缺經濟可行性的公正轉型項目,包括:環境修復與保護、寬帶網絡基礎設施、供
26、水與污水處理設施、能效提升、健康基礎設施、教育基礎設施、技能培訓等。來源:課題組根據公開資料整理。9.High Level MDB Statement,2019.10.MDB Just Transition High-Level Principles,2021.13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又如,氣候投資基金(CIF)于 2021 年發起 25 億美元的加速煤炭轉型(Accelerating Coal Transition)投資計劃(簡稱“CIF-ACT”),旨在幫助煤炭依賴型發展中國家11退役煤炭資產,同時為受影響的工人和社區提供再培訓和再就業的資源支持,并讓他們參與當地能源轉型的決策咨詢過程。例
27、如,CIF-ACT 項目在印尼承諾提供 6 億美元的贈款和優惠貸款,以期撬動 22 億美元的多邊開發銀行資金以及 13 億美元的商業資本,共同支持印尼煤電廠加速退役以及清潔能源發展,同時通過再培訓等計劃保證在這一過程中至少 90%的退役煤礦和煤電廠工人獲得可持續的收入12。3.商業銀行的重要作用尚未發揮在支持公正轉型方面,商業銀行至少可以通過兩個渠道發揮作用。一是通過混合融資機制參與政府或開發性金融機構發起的公正轉型項目,支持化石能源依賴地區的經濟結構轉型發展,支持當地的非高碳企業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從而幫助高碳行業從業人員在非高碳行業順利再就業。例如歐盟公正轉型機制的第二支柱(“投資歐盟”
28、下的公正轉型計劃)以及氣候投資基金的加速煤炭轉型(ACT)計劃中對于清潔能源產業和小微企業的支持,這兩個計劃的落實都需要商業銀行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二是創新公正轉型金融產品支持高碳企業轉型。G20 轉型金融框架已經將“公正轉型”確立為轉型金融的五大支柱之一,即轉型融資主體應分析并降低轉型有關的負面經濟社會影響。例如,銀行在設計轉型金融工具(轉型掛鉤類貸款和債券等)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時,除了核心的低碳轉型 KPI,應同時嵌入合理的公正轉型 KPI,并將公正轉型方面的可持續績效目標(SPT)與融資條件相掛鉤,從而鼓勵高碳企業在轉型過程中同時考慮公正因素?;蛘邔⑥D型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相結合,例如
29、將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利率與轉型KPI相掛鉤,從而支持供應鏈上的小微企業積極轉型。由于篇幅的限制,本報告之后的部分將聚焦第二個渠道(即商業銀行的公正轉型金融產品)進行論述和分析。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開展轉型金融業務支持高碳企業公正轉型不僅是社會責任的體現,而且對于銀行的全面風險管理具有實質性意義,是符合銀行長期利益的選擇。在全球凈零目標下,商業銀行自身也面臨著實現凈零的壓力。對于金融機11.目前納入計劃第一階段的發展中國家包括南非、印度、印尼和菲律賓。12.CIF.Factsheet:Accelerating coal transition(ACT)investment plan for Indon
30、esiaEB/OL.Oct 2022.14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構來說,其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范圍三的排放,即資產組合的排放。為了實現資產組合的凈零排放,除了將資金更多配置到綠色領域、更少配置到高碳領域之外,針對組合中現有的高碳資產,相較于直接撤資,支持其進行低碳轉型往往是更可行與合適的途徑。而在支持高碳企業低碳轉型的過程中,如果因為企業轉型活動產生負面社會效益(例如員工安置不善)而導致一些社會事件,則會影響企業的聲譽甚至直接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營,進而阻礙企業成功轉型、增加企業的違約概率,對銀行造成損失。正因如此,科學碳目標組織(SBTi)在其 2022 年發布的金融部門科學凈零目標設定基礎13中
31、就指出,“金融機構應發揮自身優勢影響其他主體,通過投資活動支持全經濟范圍的減碳和公正轉型,而不僅僅是降低投資組合的溫室氣體排放”。在實踐層面,國際上已經有部分領先商業銀行將支持高碳行業的公正轉型提上議程。例如,匯豐銀行于 2021 年 12 月宣布新的煤電政策,強調了公正轉型的重要性,承諾在退煤的同時支持當地經濟轉型發展14;渣打銀行在 2022 年公布的凈零路徑15中,強調新興市場持續的經濟增長和向可再生能源轉型是同等重要的,提出將與油氣行業客戶溝通其轉型計劃并進行公正性評估。又如,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與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在創新公正轉型金融產品方面進行了創新性探索。法
32、國外貿銀行在其轉型金融工具箱中明確了公正轉型融資的募集資金用途,并設計了主要針對員工就業、技能與補助方面的評價指標(如表 1-3 所示)。表1-3:法國外貿銀行的轉型金融工具箱在公正轉型方面的規定及相關指標公正轉型:減少轉型的負面社會影響積極/再培訓措施補償措施募集資金用途退出高碳資產前的培訓和再培訓項目職業建議幫助員工尋找新工作輔導和指導創業和創造新的崗位維持一定程度的收入失業補貼工作地變動補貼提前退休計劃13.SBTi.Foundations for science-based net-zero target setting in the financial sectorR.April 2
33、022.14.https:/ Chartered.Our Path to Net ZeroR,2022.15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公正轉型:減少轉型的負面社會影響結果及影響指標受益的員工數(按年齡、性別和學歷分類)保留的崗位數(再)培訓小時數(再)培訓的員工數退出高碳資產X個月內,在企業內部或外部找到新工作崗位的員工數當地經濟指標來源:課題組根據法國外貿銀行公開資料整理。荷蘭合作銀行與可口可樂公司合作的可持續發展掛鉤供應鏈金融項目則是將轉型金融與供應鏈金融相結合從而支持小微企業轉型的良好示范??煽诳蓸饭镜娜珒r值鏈排放中超 90%都來自于供應鏈。因此,為了實現自身制定的2040 年全價值鏈凈零目
34、標,可口可樂公司要求其供應商采取三項減排行動:1)設定 SBTi 目標并獲得認證;2)使用 100%的可再生能源電力;3)向可口可樂披露碳足跡數據;此外,還針對供應商的 ESG 評分設定 KPI。在此基礎之上,可口可樂公司與荷蘭合作銀行于 2022 年合作落地全球飲料業首個可持續掛鉤的供應鏈金融項目,以激勵和支持可口可樂的供應商加速氣候行動。該項目中,可口可樂供應商獲得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的融資利率與其可持續 KPIs(前述三項減排行動以及 ESG 評分)掛鉤。若供應商達成預設的可持續 KPIs 目標,則可以獲得更優惠的融資利率。但是,類似法國外貿銀行與荷蘭合作銀行的公正轉型金融工具目前僅是個別案
35、例。盡管以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SLL)和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為代表的轉型金融工具在近幾年已有較快發展,但是現有案例僅考慮環境氣候(E)效益和社會(S)效益這兩者之一,沒有把 E 和 S 這兩個維度相結合進行綜合考量。其中針對低碳轉型設置KPI的SLL和SLB,尚未同時納入公正轉型有關指標。因此整體而言,商業銀行在如何將公正轉型納入轉型金融業務方面仍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公正轉型金融產品與服務亟待創新與推廣。16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商業銀行將公正轉型納入轉型金融管理體系的原則性框架和挑戰二很多商業銀行已經建立比較健全的綠色金融體系,但是在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方面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商業銀行應該
36、在充分借鑒綠色金融管理體系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建立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本章首先從治理體系、戰略規劃、制度體系、評估與激勵、產品創新、風險管理、參與(engagement)等維度分析商業銀行應如何建立納入公正轉型原則的轉型金融管理體系;其次識別了商業銀行建立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公正轉型標準體系和監測評價體系缺位、企業維度公正轉型相關信息披露不足、商業可持續性有待提高等方面。1.商業銀行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的構建商業銀行建立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應將公正轉型原則有機融入公司治理、戰略、制度、執行、參與(與其他利益相關方溝通合作)等經營管理的各個層面(如圖 2-1 所示)。圖2-1
37、:商業銀行將公正轉型納入轉型金融管理體系的原則性框架來源:課題組編制17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1.1.健全治理體系,創新體制機制商業銀行應完善納入公正轉型原則的轉型金融治理框架,將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發展相關戰略融入治理體系,建立由董事會、高管層、監事會對轉型金融工作的統籌領導,總行主責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同,分支機構及控股子公司貫徹執行轉型金融工作的推進機制。具體來說,商業銀行董事會統籌制定轉型金融與支持公正轉型相關的戰略規劃,負責審議公正轉型金融發展重大決策及全局性事項;監事會監督評估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發展戰略目標的執行進程及實施成效,并將其納入年度監督重點工作范圍;管理層根據董事會決議,
38、制定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發展的目標,建立機制和流程,明確職責和權限,有效配置資源,對轉型金融工作進行總體部署;指定轉型金融管理及研究的牽頭部門和協同部門,并由各專業部門推動公正轉型金融政策制定、業務營銷、產品創新、內控管理、信息披露等各項工作逐級落實;各相關分支機構建立并完善轄內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發展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根據所在區域資源稟賦和經濟發展特點,在重點分支機構成立轉型金融示范行、公正轉型金融專營機構、公正轉型金融特色網點等,配備轉型金融專業人員,聚焦當地碳密集型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此外,采取面授培訓、網絡培訓、視頻培訓等多種方式面向全行開展
39、轉型金融與公正轉型主題培訓,普及專業知識,提升轉型金融業務的工作能力??紤]到我國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特點,應將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納入黨委會的決策議程。1.2.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戰略引領商業銀行應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及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以支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主線,深刻認識到公正轉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強化戰略引領,加強頂層設計,自上而下推動公正轉型金融發展。首先,商業銀行應在評估氣候轉型對銀行客戶影響的基礎上,將發展轉型金融列入到全行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并將公正轉型原則納入轉型金融發展戰略體系,在全面落實國家碳密集型行業轉型政策的基礎上,積極引導支持煤電、鋼鐵、有色金屬等碳密集產業低碳
40、轉型和公正轉型,與利益相關方一道積極應對轉型過程可能帶來的對就業、弱勢群體等方面的負面影響,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其次,商業銀行應在科學調研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業務特點明確涵蓋轉型金融發展與支持公正轉型的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設定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18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業務在全行整體業務中的比重、增長速度及質量目標。與此同時,因地制宜分解轉型金融發展目標任務,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探索試點,形成示范效應。最后,商業銀行應明確推動轉型金融發展與支持公正轉型的具體舉措,配置相應資源保障轉型金融與支持公正轉型發展戰略規劃落地落實。如通過金融科技手段構建環境氣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提升公正轉型金融風險管理能
41、力;探索企業低碳轉型和公正轉型的量化方法和工具,建立科學、系統的轉型金融發展評估機制;配置相應的財務資源、人力資源和科技信息資源保障商業銀行支持公正轉型與轉型金融業務的發展等。1.3.優化政策制度,健全管理機制商業銀行應切實落實國家相關戰略部署,借鑒國際慣例、準則和良好實踐,健全納入公正轉型原則的轉型金融發展政策制度。從授信政策制定、轉型金融產業目錄和轉型公正性指標體系構建、授信管理流程、公正轉型金融相關數據系統管理等方面,不斷完善商業銀行參與公正轉型的政策制度基礎。一是加快制定轉型金融專項政策。商業銀行應印發轉型金融發展與支持公正轉型活動相關的指導意見和行動方案,確定全行推進轉型金融業務、服
42、務公正轉型的工作主線,細化發展轉型金融業務、支持公正轉型的實施路徑,支持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公正轉型。二是優化行業授信政策指引。商業銀行應強化轉型金融相關的行業指導,從客戶與項目準入標準、相關風險及緩釋措施等方面為業務開展提供針對性指導。對轉型金融重點關注的“棕色”產業和碳密集型產業,實施差異化、動態的行業信貸政策。積極支持鋼鐵、有色金屬等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煤電、煤炭等碳密集型產業低碳轉型發展,對符合支持條件的企業不盲目抽貸、斷貸,防止“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引導資金流向單位能耗降低、技術升級改造、能源保供等重點領域。與此同時,高度關注傳統產業和碳密集型產業改造升級和低碳轉型過程中的就業
43、、貧困等民生保障問題,推動企業高質量公正轉型。三是制定轉型金融支持目錄和轉型公正性指標體系。目前人民銀行牽頭起草了鋼鐵、煤電、建材、農業等四個領域的轉型金融支持活動目錄,條件成熟時將公開發布。在地方層面,湖南省金融監督管理局編制了轉型金融支持目錄分類指南,中國人民銀行湖州市中心支行等印發了湖州市轉型金融支持目錄(2023 年版),區域性的目錄為制定全國性的統一目錄提供了重要參考。與此同時,工商銀行湖州分行與湖州市金融辦發布了湖州市融資主體公正轉型評估辦法(試行),在融資主體的公正轉型評估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為進一步推動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在全國范圍的發展,商業銀行應在監管機構的19轉型金融支持公
44、正轉型指導下,在G20 轉型金融框架對轉型活動的界定標準及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的要求的基礎上,結合產業發展和企業生產經營實際,主動探索和建立全行轉型金融產業指導目錄,設計企業公正轉型衡量指標,如轉型保留的工人人數、員工接受再培訓人數等,明確轉型金融支持的細分行業、低碳轉型技術路徑以及轉型過程中的公正性要求,為企業低碳轉型和公正轉型指明方向。四是編制重點行業低碳轉型目標規劃指南。針對碳密集型企業轉型目標設置不清晰的難點,商業銀行應依據各重點行業協會發布的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目標,引導企業設置優于行業指引目標的短期和中長期轉型目標,提升企業低碳轉型行動的可信度,嚴防“假轉型”風險。五是將融資主體公
45、正轉型情況納入到全流程授信管理過程中。公正轉型實際上屬于 ESG 中的 S(社會)支柱和 G(治理)支柱,涉及到社會風險和治理風險,商業銀行應將公正轉型納入到 ESG 管理體系中,將包括公正轉型因素在內的 ESG 風險納入評級準入、貸前調查、貸中審查、合同管理、放款管理、貸后管理等授信業務全流程,并對客戶的 ESG 風險進行動態管理。銀行若監測到企業公正轉型評估指標中出現負面表現時,應當啟動轉型風險管理相關的應對措施。六是加強公正轉型金融相關數據系統建設。在公正轉型金融相關信貸統計管理方面,商業銀行應在轉型金融標準以及轉型公正性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形成公正轉型金融相關信貸統計制度,在業務系統中進
46、行公正轉型金融相關貸款標識維護,提升轉型金融業務相關的數據質量。1.4.健全激勵約束,優化資源配置商業銀行應構建系統、完善的內部激勵機制,調動各分支機構針對煤炭、煤電、鋼鐵、化工等碳密集型行業開展轉型金融業務、支持公正轉型的積極性。商業銀行可以從績效考核、信貸規模、內部資金轉移定價(FTP)、審查審批、經濟資本、內部審計等方面加大資源配置。一是強化考核激勵。在全行年度經營計劃中單列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金融相關信貸業務發展計劃,將總行部門及各分支機構的轉型金融及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發展情況列入績效考評指標體系,提升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業務在綜合評分中的權重;制定公正轉型金融特別獎勵措施,對公正轉型金融
47、業務增長較好的分支機構給予費用獎勵。二是從信貸規模、FTP 等方面,加大資源傾斜力度。商業銀行應在統籌配置全行信貸規模時,設置公正轉型金融貸款專項額度,貸款專門用于碳密集型行業低碳轉型和公正轉型的企業,對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的貸款給予 FTP 優20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惠,通過優惠性的轉型貸款調動企業低碳轉型的積極性。三是在審查審批上,設置差別化審批權限及審批流程,建立授信審批綠色通道管理機制,優化審批方式,提高公正轉型金融業務辦理效率,優先滿足符合條件的公正轉型金融相關信貸的投放需求。四是采取差異化的經濟資本計量政策,將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相關的信貸納入優惠經濟資本配置范圍,對符合國家政策、
48、監管要求的轉型金融業務降低經濟資本調節系數。五是加強內部審計。內部審計應跟進全行轉型金融發展情況,重點關注授信審批、發放審核和貸后管理環節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相關信貸要求的執行情況,針對審計發現的典型性問題進行通報,推動審計發現的問題及時得到改進。1.5.加大產品創新,支持低碳轉型發展盡管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金融產品目前尚沒有統一的框架與原則,但商業銀行陸續開展了轉型金融產品的創新和嘗試,除了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再貸款等政策工具支持的貸款外,轉型金融產品包括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低碳轉型債券等,公正轉型金融產品目前來說則相對較少??沙掷m發展掛鉤貸款(Sustaina
49、bility-Linked Loan,簡稱 SLL)是服務于轉型金融活動的債務融資工具之一,在融資主體設置可持續發展關鍵績效指標(KPI)和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SPT)等預期應實現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礎上,通過將貸款條款(例如利率)與 SPT 的完成情況相掛鉤,從而支持和激勵融資主體向可持續轉型。KPI 與 SPT 的設置較為靈活,高耗能企業可與單位產值能耗指標掛鉤,高碳排放企業可與單位產值碳排放等指標掛鉤。轉型金融中企業 KPI 與 SPT 的設定應貼合企業低碳轉型痛點,能夠量化掛鉤貸款產生的碳減排效益??沙掷m發展掛鉤債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簡稱 SLB)
50、是服務于轉型金融活動的債券融資工具之一,與可持續貸款類似,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也會預先設置可持續發展相關的 KPI 和 SPT,如碳排放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等,通過發行和募集條款的設置使投資者與融資者之間達成一致的目標,如果 KPI未在約定時間達到預設的 SPT,將觸發債券條款變動。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參考SLB 的模式,設置發行人低碳轉型相關 KPI 與 SPT 并與債券條款相掛鉤,若限時內未達到 SPT,將觸發條款的調整。商業銀行應在轉型金融產品實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將公正轉型要素嵌入21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掛鉤類轉型金融產品,在貸款或債券協議中,科學設置公正轉型方面的 KPI 和SPT,并將
51、 SPT 的完成情況與融資利率或其他融資條件進行掛鉤,引導轉型企業積極進行公正轉型,降低轉型的潛在負面影響。例如郵儲銀行在以火力發電為主的企業落地了全國首筆公正轉型貸款。該筆貸款將用于公司轉型發展過程中,為員工提供輪崗和操作資格培訓,以提升員工專業技能和就業能力,從而實現勞動力的公正轉型。與此同時,商業銀行應加強與轉型企業、員工、社區等方面的溝通交流,為轉型企業提供公正轉型相關產品的咨詢服務;為社區、員工提供養老金融、再就業貸款、教育培訓貸款等產品??偟膩碚f,目前已有的轉型金融產品仍處于創新探索階段,商業銀行應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多樣化的融資需求,不斷豐富和完善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金融產品。目
52、前的轉型金融產品大多通過降低融資利率等優惠政策引導和激勵企業進行低碳轉型,但尚未對申請轉型融資的企業或項目提出公正轉型方面的準入要求。未來在產品設計中,在審批階段應要求融資主體提供保底性公正轉型評估與承諾。1.6.應用金融科技,加強風險管理轉型金融和公正轉型金融支持的是碳密集型行業的低碳轉型和公正轉型,除企業發展本身存在的經營風險外,還存在低碳轉型的不確定因素,相對于其他信貸項目,轉型金融相關的信貸業務風險復雜、較難把控。商業銀行需要突破傳統風險管理方法,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構建企業動態轉型綜合信息庫、風險預警系統、ESG 風險管理體系,前瞻性評估碳密集型企業轉型風險。構建企業動態轉型綜合信息庫
53、。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業務涉及到的主體較多,包括但不限于商業銀行、企業、政府機關、社會中介機構等,各參與主體雖然職責不同,但都需要實時掌握轉型企業的信息。通過區塊鏈平臺實現所有參與轉型金融各個主體對轉型企業和金融信息的共享,確保轉型金融所有發生的信息的真實性,有助于提升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與此同時,區塊鏈上數據可追溯性的特點促使各轉型金融參與主體對行為進行自我約束,有利于防范轉型金融中的風險。構建轉型金融風險預警系統。商業銀行在開展轉型信貸業務過程中,利用數字化科技手段可更高效地識別轉型風險,通過構建以數據信息為指標體系的風險預警系統,實時對轉型金融服務對象的風險現狀及可能的風險進行預測。通
54、過金融科技賦能,降低數據獲取、處理的時長和人工成本,加強過程監測管理,不斷優化轉型金融信貸全流程。健全 ESG 風險管理體系。商業銀行應將氣候風險和公正轉型相關的社會風22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險納入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增加與低碳轉型和公正轉型相關的風險評估指標,根據風險相關指標和企業可持續經濟活動投入產出數據實時跟蹤企業轉型活動;運用信用風險監控系統,開展 ESG 風險管理,積極促進小微企業等客戶環境信用修復。推動企業碳核算試點工作,有序開展碳密集型行業氣候風險壓力測試,評估商業銀行應對氣候轉型風險的能力。1.7.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協作公正轉型涉及多方利益相關者,只有關鍵利益相關方通力合作,才能
55、創造良好的內外部條件,順利實現公正轉型。除了要與轉型企業加強溝通協作之外,商業銀行還應與政府有關部門、當地社區、銀行同業以及其他類型金融機構積極溝通協作。例如,銀行機構應該積極與政府有關部門溝通合作,為公正轉型營造有利環境;與銀行同業機構以及銀行業協會加強公正轉型金融方面的交流,共同提升銀行業開展公正轉型金融的意識與業務水平;與政府支持的擔保公司合作,推動政府支持的擔保公司開發支持公正轉型活動的擔保產品,為符合轉型條件的碳密集型企業以及低碳轉型項目提供風險分擔機制,從而提升公正轉型項目融資的成功率或降低融資成本。2.商業銀行構建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面臨的挑戰當前國內銀行業尚未將公正轉型原則納入
56、到戰略發展規劃和金融管理體系中,可參考的經驗相對缺乏,除了銀行自身的認識與能力欠缺之外,我國在公正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公正轉型監測評價體系、信息披露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給商業銀行構建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帶來了一定的挑戰。2.1 銀行對于公正轉型的內涵及其與金融的關系認知不足由于國內外話語體系以及發展階段的差異,公正轉型在過去較長時期是國際社會關注重點之一,而我國社會各界(包括商業銀行)對于公正轉型的概念和內涵了解不多。目前國內的商業銀行即使聽過公正轉型這一概念,也對其內涵認知不足,導致心存疑慮,或者認為公正轉型只是政府部門或公益組織的事情而與商業銀行無關,沒有認識到商業銀行在其中應該發揮的重要作用
57、,以及支持公正轉型對于商業銀行自身實現凈零與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此外,由于公正轉型概念尚未普及,對于銀行機構尤其是中小銀行的一線工作人員而言,公正轉型金融較為前沿,對相關概念、內涵及其與自身業務的關系認識不足,尚不具備開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能力。23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2.2.缺乏公正轉型金融標準體系的指引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在綠色金融業務方面取得的飛速發展,主要得益于政府有關部門自上而下地推動,其中首先是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 年版)界定了我國綠色經濟活動的范圍,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 年版)更加準確科學地界定了綠色項目類別,為綠色債券發展建立了基
58、本框架,為商業銀行識別綠色項目提供了重要參考。公正轉型以轉型金融為基礎,因此,轉型金融標準體系是公正轉型制度規則的基礎,目前中國人民銀行牽頭起草了鋼鐵、煤電、建筑建材、農業等四個行業的轉型金融標準,水泥、化工等其他重點碳密集型行業的轉型金融標準體系尚未構建。因此,目前商業銀行在開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方面缺乏納入公正轉型原則的轉型金融標準的指引,因此存在顧慮,即使有個別創新案例的探索,也不容易大規模進行推廣落地。2.3.轉型金融貸后管理缺乏公正轉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的輔助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商業銀行綠色貸款的統計制度,并將綠色貸款統計結果納入對于商業銀行的考核評價體系之中。與此類似,完善的統計、監測、
59、評價指標體系是對轉型金融以及公正轉型實施情況和相關風險進行監測分析的基礎。然而,目前尚未形成統一的公正轉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商業銀行對企業進行公正轉型評估時,在指標選取、指標權重分配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疊加不同區域、行業和社區等方面的差異,商業銀行在貸后管理中難以評估企業或項目踐行公正轉型的績效是否達標,給銀行風險防控和預警帶來一定的挑戰。2.4.大部分企業尚未制定完整可信的轉型計劃,公正轉型活動缺乏信息披露目前企業普遍對轉型金融的理解不足,對支持低碳轉型和公正轉型的金融工具也不熟悉,對相關產品和激勵政策的不了解使得企業缺乏意愿制定完整可信的轉型計劃并披露公正轉型相關信息。同時,國內尚
60、未有權威性的企業公正轉型披露指南,企業在公正轉型信息披露方面缺乏指引和參考,現有的信息披露隨意化和分散化,給商業銀行對企業進行公正轉型評估帶來很大挑戰。2.5.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商業可持續性有待提高目前,商業銀行大規模開展公正轉型業務可能面臨貸款還款來源不清晰等問題。公正轉型通常意味著解決碳密集型行業的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公益屬性較強,難以產生經濟效益。如何提升公正轉型金融的商業可持續性是融資企業和商業銀行面臨的挑戰。24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轉型金融工具中的公正轉型指標設置以電力行業為例三如前文所述,商業銀行在支持公正轉型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公正轉型金融產品尚不成熟、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但
61、在轉型金融產品納入公正轉型考量方面也面臨一些挑戰,尤其是目前國內尚未形成統一的公正轉型評價與監測指標體系,商業銀行對企業進行公正轉型評估時,在指標選取、指標權重分配等方面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例如,要求高碳企業保障員工就業與福利的指標若設置不當,則不僅會對企業造成不必要的約束、降低企業成功轉型的概率,而且會讓企業承擔一部分本應由政府承擔的職責。因此,如何在轉型金融產品和服務中設置科學合理的公正轉型指標從而納入 KPI 并與融資條件相掛鉤,需要足夠的分析和研究。本章以我國低碳轉型重點行業之一的電力行業為例,基于電力行業在碳中和目標下的轉型路徑及就業影響,梳理分析以煤電為主營業務的電力企業的低碳轉
62、型及金融支持現狀,同時結合國外經驗,提出針對電力行業的轉型金融工具在公正轉型指標設置方面的建議。1.碳中和目標下的電力行業轉型及其就業影響電力行業目前的碳排放占我國碳排放總量約 46%16,是實現碳中和目標最重要的減排行業。當前,我國的電力結構仍以火電為主,但是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新能源發電在電力結構中的占比已經顯著提升。2010-2022 年,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從 19%提升至 36.2%;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從 26.5%提升至49.7%17。針對“十四五”期間,中央政府制定了頗具雄心的目標以進一步提升非化石能源發電在電力結構中的比重?!笆奈濉爆F代能源體系規劃(發改能源2022210
63、號)明確,“到 2025 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 39%左右”?!笆奈濉笨稍偕茉窗l展規劃(發改能源20211445 號)提出,“2025 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 3.3 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期間,16.中國碳核算數據庫(CEADs)17.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R.25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過 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睂崿F碳中和目標意味著我國電力行業的就業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一項研究18顯示,我國電力行業2020年的就業規模約 102 萬,其中煤電行業約 54
64、萬19;基于我國電力行業低碳轉型路徑和就業因子的預期變化進行測算,與 2020 年的水平相比,2030 年煤電行業的就業規模將減少 30%,到 2060 年將減少 95%(減少到 2.88 萬人)(具體如表 3-1 所示)。表3-1:電力部門就業規模變化預測(單位:萬人)類別2020年2025年2030年2050年2060年2020-2060的變化煤電54.0047.7037.5611.872.88-51.1(95%)水電2.592.632.561.821.47-1.1(43%)風電13.9524.6733.7752.7947.06+33.1(237%)光伏17.5034.2352.7199.
65、3796.80+79.3(453%)核電1.752.212.864.454.42+2.7(152%)生物質能發電12.0022.8326.5922.2518.42+6.4(54%)合計101.79134.27156.06192.54171.05+69.2(68%)注:該數據僅包括發電端,即各種發電類型運維階段創造的就業機會,不考慮產業鏈相關的設備制造、項目建筑與供應端產生的就業。來源:北大能源研究院&UNDP(2023)。2.電力行業的轉型現狀及轉型金融產品在碳中和目標下,電力部門一方面需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電力,另一方面需要推動煤電由主體性電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的基礎保障性和
66、系統調節性電源轉型。對于目前主營業務為煤電的電力企業(以下簡稱“煤電企業”)來說,則需要進行業務多元化,關鍵是在平衡保供目標與減碳目標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轉型路徑,一方面積極布局新能源發電業務,逐步降低煤電業務占比,另一方面提升煤電效率、降低供電煤耗,實現碳排放總量與碳排放強度的雙降,最終轉型成為一家綠色零碳的綜合能源企業。在碳中和目標與主管部門的政策要求指引下,煤電企業正積極沿著發展非18.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走向公正轉型的未來:中國綠色轉型對就業的影響R.2023年6月.19.該數據僅包括發電端,即各種發電類型運維階段創造的就業機會,不考慮產業鏈相關的設備制造、項目建
67、筑與供應端產生的就業。26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化石能源業務以及煤電“三改聯動”兩大方向進行低碳轉型。以國內最大的煤電上市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能國際”)為例,華能國際近年來積極發展非化石能源發電業務,風電和光伏裝機容量持續增長,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從 2015 年的 12.73%提升至 2022 年的 26.07%;同時大力推進煤電機組“三改聯動”,2022 年實現全部燃煤機組達到超低排放標準,生產供電煤耗為 287.69 克千瓦時,同比下降 3.01 克/千瓦時;2022 年度的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 1.4%20。煤電企業進行低碳轉型需要大量資金支持,主要包括新建項目資金與技術改造
68、資金。新建項目包括光伏、風電發電廠和儲能裝置,單個項目資金需求常達上億元;技術改造包括現役煤電機組的“三改聯動”改造與維護,項目投資額較?。ǘ鄶翟诎偃f級別)但項目數量較多。針對以上資金需求,商業銀行為煤電企業發放的轉型類貸款以及承銷煤電企業發行的轉型類債券可以成為重要的融資工具。目前已有不少煤電企業積極利用已有的政策支持工具降低轉型融資成本,并開始探索通過轉型類貸款與債券支持自身的低碳轉型發展。例如,華能國際在其年報中披露 2022 年利用了碳減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以及發行轉型債券為公司低碳轉型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又如,2022 年天津銀行為天津國投津能發電有限公司發放了首筆“
69、碳表現掛鉤”貸款,貸款利率與企業的碳減排表現相掛鉤(利率隨著碳減排表現的提升而降低)。2021 年郵儲銀行承銷山西國際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規模 5 億元的債權融資計劃,融資利率與企業的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相掛鉤(若企業未按時完成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則利率上調)。煤電企業發行的低碳轉型掛鉤/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大多為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火電單位供電煤耗等,在此基礎之上確定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SPT)并與票面利率或期限掛鉤(如表 3-2 所示)。表3-2:煤電企業發行的低碳轉型掛鉤/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不完全例舉)債券類型發行人關鍵績效指標(KPI)掛鉤機制低碳轉型
70、掛鉤債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華電金沙江上游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新增水電裝機規模第5個計息年度的票面利率與SPT完成度相掛鉤20.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報告27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債券類型發行人關鍵績效指標(KPI)掛鉤機制可持續掛鉤債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華能國際浙江公司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容量若未完成SPT,則最后一個計息年度的票面利率上調10個基點。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京津冀區域公司單位火電平均供電煤耗若未完成SPT,則第2個付息日贖回全部債券。廣東惠州平海發電廠有限公司1.通過碳市場履約實現碳排放合規2.火電平均供電煤耗若未完成SPT,則最后一個計息年度的票面利率上
71、調10個基點。來源:課題組基于Wind數據庫以及各債券募集說明書整理。3.電力企業的公正轉型指標設計盡管我國一些煤電企業已經開始利用可持續掛鉤的債券或貸款進行融資,但這些轉型金融產品均未納入公正轉型相關的指標。因此,債權人(主要是銀行)難以通過轉型金融工具督促和激勵轉型企業更好地平衡其低碳轉型計劃與社會影響,尤其是為員工轉型、轉崗和技能培訓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國外煤電企業在低碳轉型過程中對于公正轉型的考量與行動,以及轉型投融資計劃與實踐,值得我國煤電企業學習借鑒。例如,意大利國家電力集團制定了較為完整的轉型計劃,其中不僅包括分階段的轉型目標、轉型路徑與配套的內部治理機制以及轉型投融資計劃,還納入
72、了公正轉型的考量與具體行動(專欄 3-1)。專欄 3-1:煤電企業公正轉型的國際案例意大利國家電力集團意大利國家電力集團(以下簡稱“Enel 集團”)是意大利一家以電力供應和天然氣銷售為主業的多元能源公司。Enel 集團自 2008 年開始進行低碳轉型,到 2021 年其可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量的 51%,與 2017 年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 45%。首先,Enel 集團制定了清晰明確的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碳減排目標。包括 2024 年和 2030 年單位發電量的碳強度目標(獲得 SBTi 認證),以及將凈零目標(包括范圍一、二、三的排放)從 2050 年提前至 2040 年(如圖 3-1
73、所示)。28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圖3-1:Enel集團的短、中、長期碳減排目標資料來源:Enels Strategic Plan 2022-2024.其次,Enel 集團針對凈零目標制定了明確的轉型路徑,包括增加可再生能源裝機、逐步退出煤炭和天然氣業務,以及確保資本支出計劃與凈零目標保持一致(具體如圖 3-2 所示)。圖3-2:Enel集團的轉型路徑資料來源:Enels Strategic Plan 2022-2024.在資本支出與融資方面,Enel 集團自 2017 年以來已通過多筆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SLB)和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SLL)支持自身的綠色低碳轉型,此外還公布了短期(
74、2022-2024 年)與中期(2022-2030 年)的轉型投融資計劃。29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再次,為了順利沿著轉型路徑實現轉型目標,Enel 集團建立了相應的內部治理機制。包括明確董事會與高管的相應責任、在董事會設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部署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系統(ICRMS)、成立創新可持續職能(Innovability Function)部門、在所有國家的各業務線都建立專門負責可持續發展相關事務的團隊、遵循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和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等國際標準披露可持續與氣候信息、高管薪酬與可持續績效目標(包括低碳轉型目標)掛鉤等。最后,Enel 集團在其可持續發展
75、計劃中納入了公正轉型的考量,主要關注員工、社區、供應鏈以及清潔能源的可負擔性等維度(如表 3-3 所示)21。表3-3:Enel集團的公正轉型行動維度具體行動員工對煤炭業務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和內部轉崗,使其能夠在集團內部其他部門/崗位工作;實施自愿提前退休計劃;實施再培訓計劃。社區在各國大約有1600個項目支持當地社區可持續發展,包括基礎設施建設、教育培訓計劃,并與當地組織建立伙伴關系,促進區域發展。Futur-e項目通過改造退役電廠使社區受益。RenewAfrica倡議可以增加非洲可再生能源資金,提供清潔能源供應的同時以可持續的方式減少貧困、促進經濟發展。供應鏈提高供應商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包
76、括在招標中逐步將可持續發展從獎勵性指標轉化為強制性要求,目標是到2024年實現后者35%的覆蓋率。通過供應商發展計劃,提供比市場有利的條件,運用金融工具以及管理和技術培訓等框架內服務,鼓勵供應商進行可持續轉型,包括輔助供應商向可再生能源或能源效率等領域擴展新服務。創建職業課程,幫助供應鏈中專業技能過時的工人重新學習和提高技能??韶摀那鍧嵞茉闯兄Z在2015-2030年間通過項目提供可負擔的、可靠的、可持續的和現代的能源(SDG7),使2000萬人受益。截至2021年,已惠及1320萬人。在所有開展業務的國家,Enel集團重點支持最脆弱人群,通過政府支持的倡議為能源成本提供經濟支持;通過發展中國
77、家的項目,使更多的人獲得可負擔的清潔能源。資料來源:Enel Group.2021-2023 Sustainability Plan.21.https:/ 3-3 中的可持續供應鏈管理以及對于所在社區的支持則對企業有著更高的要求,我國的煤電企業在這些方面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在保證電力供應方面,鑒于煤電企業目前大多為國企,本身就面臨著來自政府部門的保供要求,因此不需要通過金融工具再對其提出同類要求。因此,秉持循序漸進和可操作性的原則,課題組建議針對我國煤電企業的轉型金融工具將“員工技能與就業”作為公正轉型方面的重點事項進行研究與指標設置。在員工相關公正轉型指標設置方面,全球報告倡議
78、組織(GRI)的行業披露標準,可以為我國煤電企業公正轉型指標設置提供一些參考(專欄 3-2)。專欄 3-2: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行業標準關于員工公正轉型的披露建議鑒于“退煤”對于全球氣候目標以及公正轉型的重要性,作為被廣泛采納與參考的國際性可持續信息披露標準制定者,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于2022年發布了煤炭行業的披露標準(GRI 12:Coal Sector 2022,下稱“GRI煤炭行業標準”),旨在幫助煤炭企業向利益相關方披露自身如何應對“退煤”的時代趨勢,包括如何向低碳經濟轉型以及如何管理這一過程產生的影響,從而支持煤炭行業實現公正轉型。GRI 煤炭行業標準列出了煤炭行業的
79、22 項可能的實質性議題,既包括減緩與適應氣候變化,也包括生物多樣性、廢棄物、水資源、經濟影響、當地社區、雇傭實踐等其他環境與社會經濟維度22,并明確了每一項議題的具體披露項。若煤炭企業采用該標準進行披露,則需首先核對確定 22 項議題中哪些對于自身而言是實質性議題,然后針對每一個確定的實質性議題,報告該議題下的所有披露項,或解釋不適用的原因。在 22 項可能的實質性議題中,與員工相關的實質性議題及具體披露項如表 3-4 所示。22.22項可能的實質性議題包括:溫室氣體排放;氣候適應、韌性和轉型;關閉和恢復;氣體排放;生物多樣性;廢棄物;水資源和污水;經濟影響;當地社區;土地和資源權利;原住民
80、權利;沖突和安保;資產完整性和重大事件管理;職業健康和安全;雇傭實踐;童工;強迫勞動和現代奴役;結社自由與集體談判;反歧視和平等機會;反腐??;向政府付款;公正政策。31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表3-4:GRI煤炭行業標準中員工相關的公正轉型披露要求實質性議題建議披露項氣候適應、韌性和轉型 政策、承諾和行動,以防止或減緩在向低碳經濟轉型時對員工和當地社區產生不利影響。關閉和恢復 有關運營變更的最短通知期 與員工在重大運營變更之前溝通的方法雇傭實踐 新進員工雇傭率和員工流動率 每名員工每年接受培訓的平均小時數 員工技能提升方案和過渡援助方案(例如重新部署、協助再就業、重新安置以及裁員補貼)來源:GRI
81、 12:Coal Sector 2022參考國外電力企業的公正轉型實踐經驗以及國際組織的披露建議,課題組建議商業銀行在針對煤電企業的轉型金融工具中首先設置低碳減排方面的核心績效指標(KPI)與目標(SPT),例如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比例)、碳排放總量(或強度)等,在此基礎之上設置員工相關公正轉型績效指標與目標作為補充,以激勵煤電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積極支持現有員工提升綠色技能,包括提供煤電清潔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知識技能培訓,盡量讓轉型過程中消失的崗位上員工在企業內部實現轉崗就業、盡量降低裁員規模。建議將該類指標作為補充性和激勵性指標。補充性是指商業銀行在約定期限首先考核煤電企業的低碳
82、轉型績效指標(“非化石能源發電”相關 KPI)完成情況,若企業沒有完成低碳轉型SPT,則利率調升、不再考核公正轉型績效目標;若企業完成了低碳轉型 SPT,則利率調降,然后進一步考核其公正轉型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激勵性是指在公正轉型績效目標的考核中,若企業完成了預設目標,則利率調降;但若企業未達成目標,利率不會調升。將公正轉型績效指標作為激勵性指標、而非提出硬性要求作為懲罰性指標,是為了避免對轉型企業造成過重的負擔,鼓勵企業力所能及地兼顧社會效益。煤電企業轉型融資的掛鉤指標設置建議如表 3-4 所示。32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表3-4:煤電企業轉型融資的掛鉤指標示例指標類型指標性質指標示例低碳轉型
83、KPI基礎性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比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例)碳排放總量(強度)公正轉型KPI補充性激勵性非化石能源電力技能培訓投入非化石能源電力技能培訓的受益員工數從煤電業務轉崗到非化石能源業務的員工數來源:課題組編制33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建議四實現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需要產業政策、財政政策、金融政策以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等一攬子政策工具發揮協同作用,也需要政府部門、轉型企業、金融機構以及專業服務與研究機構等多方利益相關者的共同參與及合作。其中,商業銀行作為我國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以及轉型企業最主要的融資來源,在撬動社會資本以彌補公正轉型資金缺口方面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商業銀行支持公
84、正轉型的重要作用與潛力目前尚未發揮,是因為存在一些內外部的瓶頸與挑戰,需要有關各方協同配合解決瓶頸、克服挑戰,才能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優勢與能力為公正轉型提供資金支持?;谇拔牡姆治?,課題組提出以下建議。1.政府部門與金融監管機構盡管公正轉型與我國“以人為本”“有序轉型”等有關政策原則在內涵上高度一致,但是由于中央政府目前對于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的內涵與范疇尚無明確表述和清晰界定,因此社會各界對于我國國情下的公正轉型尚沒有形成統一認識、也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進一步導致金融部門支持公正轉型缺乏明確的政策信號與指導。因此,建議中央政府層面明確界定我國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政策目標與內涵、明確重點
85、事項,并進一步建立產業、財政、金融、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等各部門協同支持公正轉型的政策框架。其中,產業主管部門應首先牽頭制定重點轉型行業(八大高碳行業、農業等)的碳中和轉型路徑,這既是金融監管機構出臺配套的金融支持政策以及金融機構落實轉型金融的前提,又是明確重點行業公正轉型事項與需求的基礎。在此基礎之上,建議人民銀行等金融監管部門將公正轉型原則納入轉型金融政策體系,包括轉型金融標準、信息披露要求、產品與市場建設、激勵政策等各方面,從而一方面為商業銀行發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提供指引、消除其疑慮,另一方面也通過將公正轉型要素納入考核評價、再貸款工具等激勵政策提升商34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業銀行開展公正
86、轉型金融業務的主動性以及有關業務的商業可持續性。此外,建議地方政府通過制定地方層面轉型金融標準、搭建企業 ESG 大數據平臺、提供政策激勵等手段為商業銀行支持公正轉型創建更好的外部環境。例如,地方層面轉型金融標準可以降低當地企業制定轉型計劃(包括公正轉型評估與應對措施安排)以及商業銀行識別轉型企業與項目的難度和成本;匯集不同政府部門數據搭建企業 ESG 信息平臺(其中 E 維度包括碳排放數據、S 維度包括員工就業等信息)可以降低商業銀行落實公正轉型金融業務在數據可得性與可信度方面的挑戰,為公正轉型表現較好的轉型企業提供更大的政策激勵23則可以支持商業銀行將資源進一步向公正轉型表現良好的企業傾斜
87、。2.高碳行業的企業轉型企業是實現碳中和目標下公正轉型的最重要的主體,也是商業銀行支持公正轉型的最關鍵抓手與服務對象。目前由于監管政策、轉型計劃方法學以及自身轉型意識等因素的制約,我國大部分需要轉型的企業都尚未制定完整、科學、可信的轉型計劃,進一步導致銀行缺乏有效信息來識別有潛力或者已經采取有力措施進行公正轉型的企業并提供資金支持。因此,建議我國需要轉型的重點行業(八大高碳行業、農業等)的龍頭企業、上市公司發揮引領示范作用,提升公正轉型意識,在學習借鑒國外的轉型計劃指南的基礎之上,積極與科研院所、專業服務機構等外部力量合作,研究制定適合我國國情和自身具體情況的企業轉型計劃。行業龍頭與上市公司一
88、般也是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建議這些大型企業在轉型計劃中,從公正轉型的角度,不僅要評估轉型計劃對于自身員工的影響并采取相應措施(再培訓計劃、轉崗計劃、再就業支持計劃、提前退休計劃、失業保障金等),而且將自身轉型對于供應鏈上小微企業的影響也納入評估,并通過可持續供應鏈管理(包括提供適當的培訓等能力建設)幫助供應鏈上小微企業共同實現公正轉型與可持續發展。同時建議轉型企業評估公正轉型有關資金需求與融資計劃,從而更好地與商業銀行溝通合作公正轉型融資安排。在制定了納入公正轉型要素的轉型計劃的基礎之上,轉型企業應定期評估并披露低碳轉型與公正轉型的進展情況,從而解決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轉型企業
89、可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自身的公正轉型表現進行認證和披露,提高公正轉型信息披露的可信度。23.例如,湖州市2023年出臺的針對轉型企業的貼息政策,若企業的公正轉型評估結果為正向,則補助金額上浮10%。35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3.商業銀行商業銀行目前對于公正轉型的內涵及其與自身的關系認知不足,同時面臨公正轉型評價體系不完善、監管和激勵政策缺失以及數據缺口等外部瓶頸。從銀行自身的角度,建議商業銀行積極提升公正轉型意識、理解公正轉型與轉型金融的關系,構建涵蓋治理、戰略、制度政策、產品創新、風險管理以及參與等不同層面的公正轉型金融管理體系,并加強分支行機構的相關能力建設。一方面,密切追蹤國家層面以及所在地區
90、的轉型金融政策進展,積極運用轉型金融標準和激勵政策探索公正轉型金融產品創新,并做好相應的信息披露工作;另一方面,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銀行內部的激勵約束機制(例如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經濟資本、績效考核等)調動資源發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并通過加強與轉型企業的溝通合作,提升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商業潛力與風險管理水平。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建議銀行在貸款審批階段要求轉型融資主體提供保底性的公正轉型評估與承諾。在轉型金融工具公正轉型指標設置方面,建議商業銀行加強與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外部力量的溝通合作,深入調研轉型企業客戶的公正轉型需求及現狀,設置科學合理的公正轉型績效指標(KPI)與目標(
91、SPT)并與轉型金融產品的融資條件相掛鉤,一方面需要避免給轉型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另一方面又針對企業進行公正轉型給予實質性激勵和支持。一是建議在轉型金融工具的設計中,首先設置低碳轉型 KPI,在此基礎之上設置公正轉型方面的補充性、激勵性指標。二是建議首先聚焦“企業內部員工的就業與福利”這一受企業轉型影響最直接的維度,之后再根據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逐步考慮納入企業轉型對能源電力供應、供應鏈、物價、社區發展或生物多樣性等其他相關維度的考量。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應與轉型企業積極溝通,幫助企業了解公正轉型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優勢特點以及相關要求,推動企業制定并披露公正轉型計劃及其實施情況。此外,商業銀行
92、還可通過將掛鉤類公正轉型金融工具與養老金融、再就業貸款、教育培訓貸款、供應鏈金融等產品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服務轉型潛在影響對象(轉型企業員工、供應鏈中的小微企業等),盡量降低負面沖擊、分享轉型收益。最后,若是小微企業直接作為轉型融資主體,則銀行應遵循“相稱性原則”(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對小微企業適用簡化版的轉型主體認定標準,重點確保其低碳轉型績效而無需增加額外的公正轉型方面要求。銀行在風險可36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控的前提下,為積極轉型的小微企業提供轉型金融服務,包括將普惠金融服務向積極轉型的小微企業傾斜,即是支持公正轉型的另一重要渠道。4.專業服務與研究
93、機構當前,社會各界(包括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公眾等)對于我國碳中和目標下的公正轉型尚未形成統一認識,相關定義、內涵、指標體系的缺失是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企業開展公正轉型活動并披露信息以及商業銀行開展公正轉型金融業務的關鍵制約因素。由于國情不同,因此國外已有的公正轉型經驗及其內涵和指標體系不能直接為我國所用,需要研究確定適合于自身國情的公正轉型體系。此外,作為轉型計劃的核心以及公正轉型指標與目標設置的基礎,不少重點行業的轉型路徑目前尚不清晰,成為企業制定轉型計劃的瓶頸。因此,建議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專業機構針對我國的公正轉型體系(定義、內涵、政策框架、指標體系等)以及重點行業的轉型路徑進行
94、深入研究,為有關激勵政策、金融工具以及企業制定公正低碳轉型計劃提供技術支持,并加強與政府部門、重點行業協會、轉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溝通合作(包括聯合研究、宣傳教育、能力建設等活動),形成各方協同支持公正轉型的良好機制與環境。37轉型金融支持公正轉型參考文獻袁佳,陳波,吳瑩,劉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公正轉型對我國就業的挑戰與對策J.金融發展評論,2022(01):44-51.DOI:10.19895/ki.fdr.2022.01.005.IEA.An Energy Sector Roadmap to Carbon Neutrality in ChinaR.September 2021.Standa
95、rd Chartered.Just in time:financing a just transition to net zeroR,2022.High Level MDB Statement(2019)MDB Just Transition High-Level Principles(2021)CIF.Factsheet:Accelerating coal transition(ACT)investment plan for IndonesiaEB/OL.Oct 2022.SBTi.Foundations for science-based net-zero target setting in the financial sectorR.April 2022.HSBC.How we are enabl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al to cleanEB/OL.2021.Standard Chartered.Our Path to Net ZeroR.2022.中國碳核算數據庫(CEADs)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中國電力行業年度發展報告R.北京大學能源研究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走向公正轉型的未來:中國綠色轉型對就業的影響R.2023.聯系我們: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京大學國發院承澤園校區 郵編:100871 電話:010-62755882 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