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2025年度策略報告:關注順周期和成長-250103(4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機械行業2025年度策略報告:關注順周期和成長-250103(49頁).pdf(4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 http:/1信達機械行業 2025 年度策略報告:關注順周期和成長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2證券研究報告行業研究行業策略報告Table_Author王銳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執業編號:S1500523080006郵箱:韓冰機械行業分析師執業編號:S1500523100001郵箱:寇鴻基機械行業研究助理郵箱: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CINDA SECURITIES CO.,LTD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甲127號金隅大廈B座郵編:100031Table_Title信達機械行業信達機械行業 2025 年度策略報告年度策略報告:關注關注順周順周期和成長期和成長Tab
2、le_ReportDate2025 年 1 月 3 日Table_Summary行業整體回顧行業整體回顧:自 2024 年度第一個交易日始(2024.1.2),截至 2024年 12 月 31 日,滬深 300 指數錄得 14.68%漲幅;機械(中信機械行業指數)指數錄得 3.53%漲幅,走勢弱于滬深 300 指數,2024 年度工業企業利潤表現較弱,結構上部分權重股票漲幅較弱,專精特新領域或表現較好。分板塊來看,機械行業內部行情出現較大程度的分化。2024 年至今(2024.1.2-2024.12.17),漲幅排名前三板塊分別為核電設備/紡織服裝機械/工業機器人及工控系統,漲幅分別為+38.
3、7%/+34.7%/+31.6%;跌幅排名前三位板塊分別為 3C 設備/鋰電設備/機床設備,跌幅分別為-21.5%/-13.1%/-5.4%,行業內部整體呈現較大分化,漲幅靠前板塊增長遠超其余子版塊,機床設備、3C 設備、鋰電設備等景氣度顯著承壓。2024 年前三季度,機械行業(中信)毛利率達 22.2%,凈利率達 5.97%,行業盈利能力小幅承壓,整體仍處于 2018 年來較高區間內,我們預計后續隨工業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邊際回暖。工程機械工程機械:當前歐美等國已陸續步入降息周期,國內穩增長訴求或維持工程機械內需韌性。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競爭力及制造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工程
4、機械出海戰略持續落地,主流工程機械產品的海外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在工程機械公司海外拓展及工程機械電動化產業趨勢下,看好我國綜合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長期增長空間,且國務院推動老舊設備更換政策持續推進,我們判斷挖機內銷有望持續改善,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可期。以挖掘機等主流品類內銷需求整體回升,叉車等出口品類需求具備韌性??紤]設備更替等因素,行業亦逐步進入回升周期。當前時點下,工程機械企業增長確定性較高,盈利能力改善概率較大,建議關注行業中期機會(2-3 年維度),重視國內主機廠利潤率改善。工業氣體行業工業氣體行業:工業氣體作為工業血液,伴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其應用領域或將逐步拓展,其中電子特氣或存在更好
5、結構性增長機會。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當前氣體巨頭仍占據全球工業氣體市場主要份額,我國企業亦在國內競爭中有所突破,行業長期存在較大國產替代空間,具備走向海外機會。我們看好國內工業氣體重點公司于大宗氣體集中度提升、電子特氣國產化浪潮下持續成長,25 年工業氣體或整體受益于順周期經濟復蘇。木工機械行業木工機械行業:傳統上認為一手房銷售對于家居家裝需求有較大影響,但近年來隨著新房市場交易逐步下滑,行業逐步進入存量房時代,家居消費需求開始逐步更多受到二手房翻新及自住室內改造影響,此外板材作為裝修的理性消費與性價比之選,非居民端應用亦日益廣闊。我們預計后續陸續過渡至二手交易翻新和存量市場消費的主導市場。木
6、工機械龍頭產值具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3備可觀的成長空間。煤炭機械行業煤炭機械行業:當前我國原煤產量較高。長期看,煤炭機械更替需求客觀存在,短期看,我們認為,25 年煤炭價格影響及前期煤炭利潤高企,煤企集中更換設備的邊際影響將較 24 年有所減弱,當前,天地科技、鄭煤機具備較高股息率,23 年股息率分別達 5.15%/6.64%。賬面資金充裕,建議重點關注。機床行業:機床行業:機床行業規??臻g廣闊,國內機床需求有望在新能源汽車、3C、工程機械、半導體、航空航天等下游投資帶動下逐步復蘇,同時設備更新政策催化機床更新替換。從競爭格局看,中高端數控機床仍被外資主導,伴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7、國產廠商技術產品不斷突破,國產替代趨勢將持續,同時國產廠商海外發展存在更大空間。刀具行業刀具行業:刀具作為機械加工的耗材,在順周期復蘇中率先受益。國內刀具廠商一方面在中高端市場對歐美、日韓品牌不斷替代,另一方面在刀具整包方案、刀具材料等方面橫縱向拓展,有望打開更大發展空間。檢測行業檢測行業:檢測行業景氣度已筑底,長期增長邏輯未發生變化,景氣回升可期。在頭部企業積極改善管理,與此同時外延并購獲政策支持,行業格局優化有望加速的背景下,前景較為廣闊。紡織服裝設備行業紡織服裝設備行業:紡織服裝終端需求偏弱,但結構亮點突出,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和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新模式帶動下,“小單快反”的柔性供
8、應鏈快速滲透,帶動了數碼印花機、快反王平縫機、一線成型針織橫機、快單王平縫機等產品的快速發展。機器人行業機器人行業:機器人需求空間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我們持續看好機器換人和國產替代趨勢、人形機器人創新突破下的機器人產業鏈機遇。投資建議投資建議:建議重點關注順周期和成長板塊:1)工程機械行業:建議關注徐工機械、柳工、三一重工、恒立液壓、山推股份等。2)工業氣體行業:建議關注:杭氧股份、陜鼓動力、華特氣體、金宏氣體、中船特氣等。3)木工機械行業:建議關注:弘亞數控、南興股份。4)煤炭機械行業:建議關注:天地科技、鄭煤機。5)機床行業:紐威數控、國盛智科、浙海德曼、秦川機床、海天精工、創世
9、紀、科德數控等。6)刀具行業:建議關注華銳精密、歐科億、中鎢高新、鼎泰高科、新銳股份等。7)檢測行業:建議關注華測檢測、廣電計量、信測標準、鋼研納克、譜尼測試等。8)紡織服裝設備行業:建議關注:宏華數科、大豪科技、杰克股份、慈星股份、愛科科技等。9)機器人行業:建議關注埃斯頓、匯川技術、拓普集團、三花智控、雙環傳動、恒立液壓、綠的諧波等。風險因素風險因素: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制造業投資增速不及預期,外貿沖擊超預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4目 錄1 機械行業 2024 年全年行情回顧.71.1 全年 PMI 圍繞榮枯線上下波動,后續制造業或邊際回暖.71.2 2024 市場整體承壓,機械走
10、勢弱于大盤.81.3 機械行業營收穩步增長,利潤表現略有承壓.102 工程機械:行業盈利能力提升,外需市場強韌.102.1 工程機械行業回顧:營收小幅提升,盈利能力持續增強.102.2 子版塊銷量分化,行業迎來更新周期.123 工業氣體:國產替代長坡厚雪,順周期背景下有望復蘇.153.1 國產替代長坡厚雪,電子特氣快速增長.153.2 下游應用領域景氣分化,2024 年氣體價格居于低位.174 木工機械:關注建筑存量時代與后市場機會.185 煤炭機械:關注行業高股息紅利機會.206 機床:出口持續增長,內需有望復蘇,設備更新政策催化.236.1 內需:下游行業需求復蘇可期,設備更新政策推動替換
11、.246.2 出口:國內企業加速布局,提升全球市場份額.287 刀具:順周期率先受益,國產替代持續,海外布局譜新篇.297.1 順周期復蘇率先受益,主要下游需求回暖.297.2 政策支持和自主可控驅動,國產替代進程持續.307.3 市場廣闊,海外布局提供中期成長空間.318 檢測:景氣和估值筑底,行業整合有望加速.328.1 長期向好趨勢不變,短期景氣筑底待反轉.328.2 政策鼓勵并購重組,行業整合或加速.328.3 頭部企業積極修煉內功,估值低位有望修復.349 紡織服裝設備:轉型強于復蘇,結構亮點突出.359.1 終端消費需求偏弱,行業庫存基本回歸正常.359.2 服裝生產和盈利修復,投
12、資意愿提升.379.3 消費結構亮點凸顯,生產制造方式迫切轉型.3810 機器人:需求空間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3910.1 人工成本上漲疊加招工困難,制造業機器換人需求迫切.3910.2 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國內政策加碼支持.4010.3 國產替代空間大,看好國內企業技術突破實現快速發展.42投資建議.43風險因素.47表 目 錄表 1:工程機械分類及基本介紹.11表 2:設備更新政策梳理.26表 3:并購重組支持政策梳理.33表 4:華為入局人形機器人時間線.41表 5:工業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政策支持.42表 6:工程機械行業公司盈利預測.43表 7:工業氣體板塊行業公司盈利預測.
13、44表 8:木工機械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44表 9:煤炭機械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45表 10:機床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45表 11:刀具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45表 12:檢測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46表 13:紡織服裝設備行業公司盈利預測.46表 14:機器人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47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5圖 目 錄圖 1:制造業 PMI 表現(%).7圖 2: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7圖 3:國內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8圖 4: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8圖 5: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8圖
14、 6:中信機械行業指數與滬深 300 指數漲跌幅對比.8圖 7:中信一級行業指數漲跌幅情況.9圖 8:中信機械行業三級子版塊漲跌幅情況.9圖 9:機械行業(中信)整體營業收入情況.10圖 10:機械行業(中信)整體歸母凈利潤情況.10圖 11:機械行業(中信)毛利率情況(%).10圖 12:機械行業(中信)凈利率情況(%).10圖 13:工程機械行業(中信)整體營業收入情況.11圖 14:工程機械行業(中信)整體歸母凈利潤情況.11圖 15:工程機械行業(中信)整體毛利率情況.11圖 16:工程機械行業(中信)整體凈利率情況.11圖 17:工程機械出口情況.12圖 18:挖掘機歷年內銷情況.1
15、3圖 19:挖掘機歷年外銷情況.13圖 20:叉車歷年內銷情況.13圖 21:叉車歷年外銷情況.13圖 22:汽車起重機歷年內銷情況.13圖 23:汽車起重機歷年外銷情況.13圖 24:壓路機歷年內銷情況.14圖 25:壓路機歷年外銷情況.14圖 26:裝載機歷年內銷情況.14圖 27:裝載機歷年外銷情況.14圖 28:挖掘機行業周期(假設更新需求滯后 9 年).14圖 29:工業氣體下游行業分布情況.15圖 30:電子特氣下游行業分布情況.16圖 31:電子特氣和特種氣體行業歷年市場概況.16圖 32:歷年中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情況.16圖 33:工業氣體全球市場競爭格局.17圖 34:中國特
16、種氣體市場競爭格局.17圖 35:氮氣、氧氣均價處于市場低位區間.17圖 36:部分區域氬氣價格表現.17圖 37:近年粗鋼產量情況.18圖 38:近年半導體銷售情況.18圖 39:近年乙烯產量情況.18圖 40:近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情況(億千瓦).18圖 41: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增速與家具行業收入數據對比.19圖 42:裝修需求來源.19圖 43:弘亞數控、南興股份歷年營收、利潤概況.19圖 44:穩態情形下,木工機械行業市場或進一步擴容.20圖 45:煤炭機械行業種類分類.20圖 46:秦皇島動力煤(元/噸)(Q5500)綜合交易價變化情況.21圖 48: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工業增加值指數累計
17、同比變化(%).22圖 4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變化(%).22圖 50:中國煤炭機械行業主要公司營收情況.22圖 51:中國煤炭機械行業主要公司利潤情況.22圖 52:原煤產量.22圖 53:天地科技、鄭煤機股息率表現.22圖 54: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3圖 55:通用設備制造業主要工業產品 1-11 月產量增速(%).23圖 56:金屬切削機床產量(萬臺)及增速.23圖 57:金屬成形機床產量(萬臺)及增速.23圖 58:國內機床出口數量及增速.24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6圖 59:國內機床出口金額及增速.24圖 60:金屬切削機床市場規模及增速
18、.24圖 61:2024 年金屬切削機床市場規模季度增速及預期.24圖 62:2024Q2 金切機床下游行業變動.25圖 63:新能源汽車銷量當月和累計同比(%).25圖 64: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增速.25圖 65:汽車制造業和電子設備制造業產能利用率(%).25圖 66:挖掘機銷量月度增速.25圖 6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5圖 68:國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及增速.26圖 69:年度機床出口金額及增速.28圖 70:機床出口均價(千美元/臺).28圖 71:部分上市機床企業海外業務收入占比(%).29圖 72:部分上市機床企業研發人員數量占比(%).29圖 73:制
19、造業 PMI(%).29圖 74:PPI 同環比變化(%).29圖 75:汽車產量及增速.30圖 76:中國刀具市場消費規模及增速.30圖 77:2022 年中國刀具市場競爭結構.30圖 78:中國刀具進口變化.31圖 79:全球切削刀具市場規模及增速.31圖 80:國產刀具出口規模及占比.31圖 81:全球檢測市場規模及增速.32圖 82:中國檢測市場規模及增速.32圖 83:國內小微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及占比.33圖 84:國內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收入及占比.33圖 85:華測檢測銷售利潤率和費用率(%).34圖 86:廣電計量銷售利潤率和費用率(%).34圖 87:華測檢測、廣電計量 PE
20、(TTM).35圖 88:國內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及增速.35圖 89:城鎮居民人均衣著累計消費支出及增速.35圖 90:美國服裝零售商和批發商銷售增速.36圖 91:歐元區 20 國零售銷售指數同比變化.36圖 92:美國服裝批發商庫存及增速.36圖 93:美國服裝零售商庫存及增速.36圖 94:美國零售和批發商庫銷比.36圖 95:國內服裝產量及同比增速.37圖 96:中國服裝出口金額及增速.37圖 97:國內紡織行業盈利情況.37圖 98:國內服裝行業盈利情況.37圖 99:國內紡織業和服裝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38圖 100:紡織機械及零件出口金額和增速.38圖 101:直播電商市場規
21、模及增速.38圖 102:全國網上穿類零售額同比.38圖 103:宏華數科數碼直噴印花機.39圖 104:杰克股份快反王.39圖 105: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元).40圖 106:工業機器人產銷量(臺).40圖 107:全球工業機器人存量及增速.40圖 108:特斯拉 Optimus 發展時間線.40圖 109:Tesla 發布的“Bumble C”人形機器人.41圖 110:OpenAI 支持的 1X 推出的 NEO Beta 人形機器人.41圖 111:中國機器人市場國產化率(%).42圖 112:2022 年各類機器人國產化率(%).42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71
22、 機械行業 2024 年全年行情回顧1.1 全年 PMI 圍繞榮枯線上下波動,后續制造業或邊際回暖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從 2024 年 1-12 月 PMI 表現來看:1、2 月 PMI 居于榮枯線以下,3、4 月 PMI 回升至榮枯線以上;5-9 月 PMI 整體居于榮枯線以下,10、11、12 月 PMI 則回升至榮枯線以上。12 月,制造業 PMI 指數為 50.1,相比 11 月下降 0.2pct。全年來看,制造業 PMI 呈現波動態勢,訂單指數相較生產指數略顯疲軟。2024 年 1-11 月,我國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累計同比增速達 9.30%,保持較強韌性,但增速相較 24 年上
23、半年整體有所回落,整體仍處于近兩年來較高區間,受益于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及設備更替相關產業政策,我們預計制造業投資增速或仍將保持韌性?;胺康禺a投資表現分化:基建及房地產投資表現分化:1)廣義口徑來看,1-11 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同比增速達9.39%,狹義口徑來看,1-11 月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速達 4.2%,廣義口徑增速擴大,狹義口徑增速持續放緩。2)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承壓,1-11 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為-10.4%,降幅較 2024 年初持續擴大。圖圖 1:制造業制造業 PMI 表現(表現(%)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2: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
24、同比增速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8從工業企業生產利潤及產成品存貨情況來看從工業企業生產利潤及產成品存貨情況來看:1)2024 年,3 月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轉負,4-7 月回正,8-9 月利潤下降幅度擴大,9 月單月同比降幅達-27.1%,10 月降幅開始縮窄,我們預計后續降幅或仍將持續縮窄。2)2024 年,工業產成品存貨增幅整體呈上升態勢,年末我們預計增幅放緩。2-7 月,工業產成品期末同比增速由 2.4%上行至 5.2%,7-10 月,增速則由 5.2%下行至 3.3%,主動去庫過程延續,我們預計未
25、來增速或將進一步收窄。全年來看,工業企業盈利情況或已逐步度過低點,并轉向邊際回暖。全年來看,工業企業盈利情況或已逐步度過低點,并轉向邊際回暖。圖圖 4: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圖圖 5: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同比(%)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1.2 2024 市場整體承壓,機械行業走勢弱于大盤自 2024 年度第一個交易日始(2024.1.2),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滬深 300 指數錄得 14.68%漲幅;機械(中信機械行業指數)指數錄得 3.53%漲幅,走勢弱于滬深
26、 300 指數,2024 年度工業企業利潤表現較弱,結構上部分權重股票漲幅較弱,專精特新領域或表現較好。圖圖 3:國內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國內基建和房地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6:中信機械行業指數與滬深中信機械行業指數與滬深 300 指數漲跌幅對比指數漲跌幅對比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9分行業來看,2024 年(2024.1.2-2024.12.31)在 30 個中信一級行業中,漲幅排名靠前板塊主要為銀行/非銀行金融/家電/通信/商貿零售,跌幅靠前板塊主要為綜合/醫藥/農林牧漁/消費者服務/食品飲料,機械行業指數的漲跌幅排名第 19 名
27、,2024 年度漲跌幅排名在各行業中整體居于中下游水平。分板塊來看,機械行業內部行情出現較大程度的分化。2024 年(2024.1.2-2024.12.31)漲幅 排 名 前 三 板 塊 分 別 為 紡 織 服 裝 機 械/高 空 作 業 車/核 電 設 備,漲 幅 分 別 為+28.5%/+28.1%/+23.2%;跌幅排名前三位板塊分別為 3C 設備/鋰電設備/機床設備,跌幅分別為-22.3%/-18.5%/-13.1%,行業內部整體呈現較大分化,漲幅靠前板塊增長遠超其余子版塊,機床設備、3C 設備、鋰電設備等景氣度顯著承壓。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7:中信一級行
28、業指數漲跌幅情況中信一級行業指數漲跌幅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8:中信機械行業三級子版塊漲跌幅情況:中信機械行業三級子版塊漲跌幅情況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01.3 機械行業營收穩步增長,利潤表現略有承壓宏觀經濟弱復蘇背景下,機械行業整體營收及歸母凈利潤略有承壓。2024 年前三季度,機械行業(中信)實現營業收入總計達 1.73 萬億元,同比+4.63%,實現歸母凈利潤總計達1.09 千億元,同比-3.82%;2023 年全年,機械行業(中信)實現營業收入總計達 2.22 萬億元,同比+5.58%,實現歸母凈利潤 1.34 千億元,同比+9.05%,行業
29、營收穩步增長,利潤表現略有承壓。圖圖 9: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信)(中信)整體營業收入情況整體營業收入情況圖圖 10: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信)(中信)整體歸母凈利潤情況整體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我們預計全年盈利能力保持穩定:2024 年前三季度,機械行業(中信)毛利率達 22.2%,凈利率達 5.97%,行業盈利能力小幅承壓,整體仍處于 2018 年來較高區間內,我們預計后續隨工業行業整體盈利能力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邊際回暖。圖圖 11: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信)(中信)毛利率情況毛利率情況(%)圖圖 12:機械行業:機
30、械行業(中信)(中信)凈利率情況凈利率情況(%)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2 工程機械:行業盈利能力提升,外需市場強韌2.1 工程機械行業回顧:營收小幅提升,盈利能力持續增強工程機械被廣泛應用于基建、地產等領域,由于投資對我國經濟有重要拉動作用,故工程機械行業的整體經營概況往往被視為經濟的晴雨表,且具備前瞻性。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1按主要用途分類,工程機械大致可分為挖掘機械、鏟土運輸機械、起重機械、壓實機械、樁工機械、鋼筋混凝機械、路面機械、鑿巖機械和其他工程機械等類。而挖掘機是工程機械中最
31、為重要品類,其應用范圍最廣,且在施工過程中最先進場,被視為產業鏈景氣度及經濟晴雨表的風向標。表表 1:工程機械分類及基本介紹:工程機械分類及基本介紹分類基本介紹挖掘機械斗挖掘機、多斗挖掘機、多斗挖溝機、滾動挖掘機、銑切挖掘機、隧洞挖掘機鏟土運輸機械推土機、鏟運機、裝載機、運輸車、平板車、自卸汽車起重機械塔式起重機、自行式起重機、桅桿起重機、抓斗起重機壓實機械輪胎壓路機、光面輪壓路機、單足式壓路機、振動壓路機、夯實機、搗固機樁工機械鉆孔機、柴油打樁機、振動打樁機、破碎錘鋼筋混凝土機械混凝土攪拌機、混凝土攪拌站、混凝土攪拌樓、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攪拌運送車、混凝土噴射機、混凝土振動器、鋼筋加工機械
32、路面機械平整機、地碴清篩機鑿巖機械鑿巖臺車、風動鑿巖機、電動鑿巖機、內燃鑿巖機、潛孔鑿巖機其他工程機械架橋機、氣動工具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工程機械行業整體營收及歸母凈利呈現結構性改善。2024 年 Q1-3,工程機械行業(中信)實現營業收入 2807.40 億元,同比+0.53%,實現歸母凈利潤總計 227.23 億元,同比+4.22%;2023 年全年,工程機械行業(中信)實現營業收入總計 3706.44 億元,同比+0.76%,實現歸母凈利潤總計 256.32 億元,同比+28.05%。行業利潤改善幅度顯著優于營收增速。行業毛利率和凈利率相較同期增長,盈利能力有望持續
33、提升。2024 年第三季度,工程機械行業(中信)毛利率達 24.7%,凈利率達 7.47%;2023 年全年,行業毛利率達 23.94%,凈利率達 7.33%,自 22 年行業自盈利低點回升后,行業盈利能力持續增強,我們判斷在設備大型化及出口持續景氣背景下,未來行業景氣度仍有望繼續提升。圖圖 13:工程工程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信)(中信)整體營業收入情況整體營業收入情況圖圖 14:工程工程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信)(中信)整體歸母凈利潤情況整體歸母凈利潤情況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15:工程工程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信)(中信)整體整體毛利率毛
34、利率情況情況圖圖 16:工程工程機械行業機械行業(中信)(中信)整體整體凈利率凈利率情況情況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2工程機械出口金額自一季度以來增速緩慢回升。2023 年全年工程機械行業累計出口金額485.5 億美元,較 2022 年增長 9.59%;2024 年以來,23 年較高基數背景下,工程機械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增速先降后升。24 年 4 月,工程機械出口金額累計同比增速降至 1.9%后,增速持續回升,1-11 月出口金額合計達 478.2 億美元,較 23 年同期同比+7.2%。在機械板塊中,行業景氣度在諸多權重板塊中居于較高水平。2.2 子版塊銷量分化,行業迎來更新周期24
35、 年來,各類工程機械景氣度分化,海外市場普遍相對更為強勁:1)挖掘機:內需表現優于外需,2024 年 11 月,挖掘機內銷 9020 臺,同比+20.5%,內銷占比達 51.3%。海外市場銷量8570 臺,同比+15.2%,海外市場銷量占比達 48.7%。1-11 月挖掘機國內銷量同比+10.78%,海外銷量同比-5.66%。全年趨勢來看,內銷增速逐步放緩,外銷增速同比持續回升。2)叉車:當前海外市場銷售維持高景氣度,2024 年 11 月,叉車內銷 60746 臺,同比-2%,海外市場銷量 44198 臺,同比+16.70%,海外市場銷量占比達 42.12%。1-11 月,叉車國內銷量合計同
36、比+4.34%,海外銷量合計同比+18.91%。內外銷景氣分化,外銷景氣度顯著高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17:工程機械出口情況工程機械出口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3于內銷。3)汽車起重機:海外市場景氣度較高,內需持續承壓。2024 年 11 月,汽車起重機內銷 620臺,同比-39.16%,外銷 697 臺,同比+27.4%,1-11 月,汽車起重機國內銷量合計同比-37.4%,海外銷量合計同比+20.76%。4)壓路機:外銷景氣度顯著優于內銷。2024 年 11 月,壓路機內銷 3
37、47 臺,同比-13.47%,外銷652臺,同比+49.5%。1-11月,壓路機國內銷量合計同比-15.69%,海外銷量同比+9.15%。5)裝載機:內銷增速略有承壓,外銷整體小幅增長。2024年11月,裝載機內銷同比-15.71%,海外市場銷量同比+16.10%,1-11 月,裝載機國內銷量同比+8.90%,海外銷量同比-2.21%。圖圖 18:挖掘機歷年挖掘機歷年內銷內銷情況情況圖圖 19:挖掘機歷年挖掘機歷年外銷外銷情況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20:叉車歷年:叉車歷年內銷內銷情況情況圖圖 21:叉車歷年:叉車歷年外
38、銷外銷情況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22:汽車起重機歷年汽車起重機歷年內銷內銷情況情況圖圖 23:汽車起重機歷年汽車起重機歷年外銷外銷情況情況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4作為行業風向標,我們預計 25 年及之后挖掘機更新需求或將持續增長。常規認為挖掘機使用壽命為 8-10 年,需求存在顯著的周期性。我們假設更新需求滯后 9 年,將此與銷售數據對比,2015 年為上輪銷售周期低谷,此后陸續回升,按 9 年更新周期,有望于 2024 年年開啟新一輪上行更替更新周期,我們看到 2024 年 1-11 月挖掘機國內銷量同比
39、+10.78%,海外銷量同比-5.66%。挖機內需或持續回暖。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24:壓路機歷年壓路機歷年內銷內銷情況情況圖圖 25:壓路機歷年壓路機歷年外銷外銷情況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26:裝載機歷年裝載機歷年內銷內銷情況情況圖圖 27:裝載機歷年裝載機歷年外銷外銷情況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28:挖掘機行業周期(假設更新需求滯后挖掘機行業周期(假設更新需求滯后 9
40、年)年)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5當前歐美等國已陸續步入降息周期,國內穩增長訴求或維持工程機械內需韌性。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競爭力及制造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工程機械出海戰略持續落地,主流工程機械產品的海外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在工程機械公司海外拓展及工程機械電動化產業趨勢下,看好我國綜合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長期增長空間,且國務院推動老舊設備更換政策持續推進,我們判斷挖機內銷有望持續改善,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可期。3 工業氣體:國產替代長坡厚雪,順周期背景下有望復蘇3.1 國產替代長坡厚雪,電子特氣快速增長工業氣體素有工業血液之稱,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工業氣體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鋼鐵/石油化工/
41、其他化學品/電子產品等領域,市場規模占比分別達 24%/18%/11.3%/11.2%,大宗氣體中:1)氧氣消費主要應用于冶金/機械制造/化工/污染治理等領域。2)氮氣消費主要應用于石油化工/電子/食品醫療/冶金等領域。3)氬氣消費主要應用于不銹鋼/機械加工/光伏/電子等領域,大宗氣體作為工業氣體基本盤大宗氣體作為工業氣體基本盤,其下游應用領域與經濟周期關聯性較強其下游應用領域與經濟周期關聯性較強。圖圖 29:工業氣體下游行業分布情況(工業氣體下游行業分布情況(2023 年)年)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注:圖表展示挖掘機更新需求滯后
42、9年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6電子特氣被稱為半導體行業之食糧,氣體純度要求較高,其主要應用于超大規模集成電路(IC)、平面顯示器件(LCD、LED、OLED)、太陽能電池等高端工業領域。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統計,集成電路/顯示面板/LED/光伏為其主要應用領域,分別占據電子特氣下游需求的43%/21%/13%/6%。特種氣體是在特定領域中應用的,對純度、品種、性質有特殊要求的氣體。電子特氣行業作為特種氣體市場重要組成部分,2018-2023 年,電子特氣在特種氣體的市場占比均在 45%以上,2023 年特種氣體/電子特氣市場分別為 496/249 億元,我們認為,特種氣體行業或仍將持續受
43、益于我國產業政策,其行業空間有望持續增長。圖圖 30:電子特氣下游行業分布情況:電子特氣下游行業分布情況圖圖 31:電子電子特氣特氣和和特種氣體特種氣體行業歷年市場概況行業歷年市場概況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撼地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我國工業氣體行業相較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增速較快。我國工業氣體行業市場規模于 2018年達 1350 億元,2023 年則增長至 2129 億元,歷年增速均在 7.5%-11%之間,穩健增長態勢,我們認為在工業投資維持韌性情況下,工業氣體市場仍將持續擴容。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全球工業氣體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空氣化工、
44、太陽日酸、林德普萊克斯、液化空氣集團等外資企業中,林德普萊克斯占比最大,約為 21%,液化空氣集團占比圖圖 32:歷歷年中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情況年中國工業氣體市場規模情況資料來源:撼地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7達 20%,空氣化工/太陽日酸則分別占比達 7%/5%。我國特種氣體市場集中度較為分散,市占率超過 1%的企業僅有雅克科技、金宏氣體、南大光電、華特氣體等。當前海外企業市場地位領先,我們看好國內外國產替代機遇。國內市場上,國產龍頭企業對外企實現逐步替代,并于海外市場上逐步實現走出去,開啟全球化發展路程。圖圖 33:工業氣體全球市場競爭格局(工業氣體全
45、球市場競爭格局(2023 年)年)圖圖 34:中國特種中國特種氣體市場競爭格氣體市場競爭格局局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撼地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3.2 下游應用領域景氣分化,2024 年氣體價格居于低位2024 年,氮氣、氧氣市場均價約在 400-500 元區間波動。氬氣市場,以上海、四川為例 12月上半月氬氣價格分別為 1000/850 元每噸,大宗氣體價格整體在市場低位區間持續波動,我們認為后續持續探底的可能較小,有望受益于順周期,價格緩慢回升。圖圖 35:氮氣、氧氣均價處于市場低位區間氮氣、氧氣均價處于市場低位區間圖圖 36:部分區域氬氣價格表現部分區域
46、氬氣價格表現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下游行業景氣度分化,部分行業持續筑底。1)鋼鐵行業:2024 年粗鋼產量相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中 2024 年 11 月粗鋼產量同比+2.5%,相較 7-9 月產量下降情形,增速轉正,我們預計后續粗鋼產量或將企穩。2)半導體行業:全年行業業務大幅增長,2024 年 10 月,世 界 范 圍/中 國 范 圍 內 半 導 體 銷 售 金 額 分 別 達 568.8/162.0 億 美 元,同 比 分 別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8+22.09%/+17.05%,1-10 月國內半導體銷售金額累計+23.1
47、8%,國外半導體銷售金額累計+19.15%,我們預計行業復蘇態勢或將延續。圖圖 37:近年粗鋼產量情況:近年粗鋼產量情況圖圖 38:近年半導體銷售情況:近年半導體銷售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3)石油化工行業:以乙烯產量為例,2024 年 11 月,乙烯產量為 284.41 萬噸,同比+5.57%,1-11 月產量累計同比+2.69%。4)光伏行業:2023 年 1-11 月,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累計達 8.18 億千瓦,累計同比+46.7%。圖圖 39:近年乙烯產量情況:近年乙烯產量情況圖圖 40:近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情況:近
48、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情況(億千瓦)(億千瓦)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工業氣體作為工業血液,伴隨著我國產業升級,其應用領域或將逐步拓展,其中電子特氣或存在更好結構性增長機會。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當前氣體巨頭仍占據全球工業氣體市場主要份額,我國企業亦在國內競爭中有所突破,行業長期存在較大國產替代空間,具備走向海外機會。我們看好國內工業氣體重點公司于大宗氣體集中度提升、電子特氣國產化浪潮下持續成長,建議關注:華特氣體、杭氧股份、中船特氣、陜鼓動力、僑源股份等。4 木工機械:關注建筑存量時代與后市場機會人造板制造行業用木材及其剩余物、棉稈
49、、甘蔗渣和蘆葦等植物纖維為原料,加工成符合國家標準的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細木工板和木絲板等產品,并進行人造板二次加工裝飾制造。定制家具在材料選用方面多以板式木材為主。相較于實木家具,板式家具由于其生命周期短且常按較低的價格出售而被視為快消品,當下消費者正步入理性消費時代,同時,板式家具定制化程度高,相對容易組裝和拆卸,呈現出價格體系相對透明且價格區間廣泛的特征。因此,近年來,板式家具及人造板滲透率持續提升,在居民建筑及公共建筑領域,市場規模逐年增長。裝修需求主要有四大來源,分別是一手房精裝修銷售、一手房毛坯銷售、二手房交易翻新和二手房自住翻新需求。傳統上認為一手房銷售對于家居家裝需求具有較
50、大影響,但近年來隨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19著新房市場萎縮,二手房成交量具備韌性,行業逐步進入存量房時代,家居消費需求開始逐步更多受到二手房翻新及自住室內改造影響。23 年開始,行業家居銷售賣場消費額和新房銷售出現背離,24Q1-Q3 新房及竣工銷售不景氣背景下,我們看到,家具制造業及家具商品類零售額仍維持正增長,國內家居消費市場正逐步向存量房體系過渡。圖圖 41: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增速與家具行業收入數據對比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增速與家具行業收入數據對比圖圖 42:裝修需求來源裝修需求來源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當前,國內木工機械企業,弘亞數控
51、、南興股份等以其產品實現木工機械行業二次加工全鏈條布局,為下游客戶提供工段自動化、連線自動化等多樣產品需求,從而實現人力替代和成本節約,幫助客戶盡快回收產值。弘亞數控、南興股份 24 年 Q1-3 營收均超 20 億元,呈現較強韌性。板材消費需求往往來自四種需求:1)新房裝修。2)二手房裝修。3)舊房改造。4)日常消費。當前正處于存量房裝修需求日漸和新房拉開距離的過渡階段。存量房需求未來或日漸上升。二手房交易的銷售面積正逐步超過新房,我們認為,伴隨新房市場銷售的進一步萎縮,存量裝修需求占比或進一步上升。依照發達國家經驗,新房和成屋銷售比例往往在 1:3。根據我們在中期策略報告時的測算根據我們在
52、中期策略報告時的測算,保守預計行業穩態情況下保守預計行業穩態情況下,木工機械市場年均容量約木工機械市場年均容量約在在180 億元左右億元左右。一般而言,25-30%市占率通常被認為是制造業及建材家居行業明顯的制圖圖 43:弘亞數控、南興股份歷年營收、利潤概況弘亞數控、南興股份歷年營收、利潤概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0約天花板,以當前弘亞數控國內市占率 15%左右為例,過去多年市占率提升速率每年約在1-2 個百分點,考慮到當前行業設備升級要求明顯加快,我們預計后續市占率提升將加速。2-3 年內,一手房銷售面積有望企穩,行業整體渡過底部區間,
53、我們預計 5 年維度(彼時 15-21年建成房屋年齡亦整體步入翻修周期)行業逐步抵達穩態場景。2024 年房地產支持政策頻出,刺激二手房銷售交易。穩態場景抵達速率或將增快。彼時木工機械龍頭國內市場營收有望從當前 20 億元以上左右增長至 40 億元以上,實現翻倍增長??紤]海外市場過往增速較為均勻,若海外市場以同等速率增長,木工機械龍頭產值整體或近 60 億元,行業具備可觀的成長空間。5 煤炭機械:關注行業高股息紅利機會煤炭機械行業所應用的機械設備主要包含:電氣設備、井工開采、露天開采、安全設備等。煤炭機械是煤炭開采的剛需及安全保障。其需求往往受四個方面影響較大:1)新增煤礦供給增加帶來的剛性采
54、購需求。2)存量設備煤礦智能化和產品力升級改造。3)設備使用壽命到期的自然更替。4)煤價波動影響開采企業短期資本開支變動。圖圖 44:穩態情形下,木工機械行業市場或進一步擴容穩態情形下,木工機械行業市場或進一步擴容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澎湃新聞,中國房地產報,中國家居產業公眾號,金地新家公眾號,中國建設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45:煤炭機械行業種類分類煤炭機械行業種類分類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1當前煤礦供給及產量均處于微增狀態,煤礦智能化改造作為長期變量邊際影響逐步減弱,考慮到煤機自然更替有其剛性需求,煤價成為影響煤機中短期需求的較為關鍵因素,行業下行有底,上行則受到煤價波動和前
55、波高煤價資本開支影響。從秦皇島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變化情況及年度長協價波動情況來看:絕對水平上,2024 年度綜合交易價仍處于 20 年來高位,煤炭開采企業利潤仍有保障,相對比較上來看,24 年1-11 月綜合交易價/年度長協價相較上年同期分別下行 4.37%/1.78%,且整體價格已趨于平穩。從行業資本開支節奏來看:1-11 月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工業增加值指數累計同比+2.6%,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8.6%。均和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我們認為,后續煤價或仍將維持趨穩態勢,行業新增供給維持微增,25 年煤炭機械市場持平或略優于 24 年概率較大。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
56、圖 46:秦皇島動力煤(元秦皇島動力煤(元/噸)(噸)(Q5500)綜合交易價變化情況)綜合交易價變化情況圖圖 47:煤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變化變化(%)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2天地科技、三一國際、天瑪智控、鄭煤機在煤炭機械領域的業務具備差異性。24Q1-3 煤機企業整體營收趨穩,鄭煤機,天地科技盈利情況相對較好。天地科技作為煤炭科工集團的子公司,業務活動集科學研究、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系統集成、工程承包、生產運營、煤炭生產、煤礦安全
57、、技術服務、融資支持為一體。三一國際深耕于煤炭掘進機械,其業務具備周期前瞻性。天瑪智控則主要從事煤炭智能化改造。鄭煤機為煤礦機械和汽車零部件雙輪驅動,液壓支架龍頭企業。當前,天地科技、鄭煤機具備較高股息率,23 年股息率分別達 5.15%/6.64%。賬面資金充裕,我國原煤產量處于較高臺階,長期看,煤炭機械更替需求客觀存在,我們認為,25 年煤炭價格影響及前期煤炭利潤高企,煤企集中更換設備的邊際影響將較 24 年有所減弱,以天地科技為例,作為央企子公司,截至 2024 年三季報,公司賬面現金超 110 億元,截至2025 年 1 月 2 日,市值僅 250 億元左右,wind 一致盈利預期 2
58、4/25/26 年利潤合計達 85億元以上,具有較強安全邊際,且或將享受央企市值管理政策紅利,建議重點關注。圖圖 48: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工業增加值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工業增加值指數指數累計同比累計同比變化變化(%)圖圖 49: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累計同比變化變化(%)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50:中國煤炭機械行業主要公司中國煤炭機械行業主要公司營收情況營收情況圖圖 51:中國煤炭機械行業中國煤炭機械行業主要公司利潤主要公司利潤情況情況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
59、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52:原煤產量原煤產量圖圖 53:天地科技、鄭煤機股息率表現天地科技、鄭煤機股息率表現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36 機床:出口持續增長,內需有望復蘇,設備更新政策催化2024 年 1-11 月國內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9.30%,持平 1-10 月,仍保持較強韌性。通用設備制造業主要工業產品 1-11 月產量保持正增長,其中金屬切削機床、金屬成形機床、工業鍋爐、電動手提式工具、工業機器人、電梯自動扶梯及升降機、發動機、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同比增長 8.1%、4.3%、-12.4%、17.8%、11.1%、-8.2%、-2.9%、1
60、7.0%。金屬切削機床、工業機器人月累計增速自 5 月以來逐步走強。圖圖 54: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圖圖 55:通用設備制造業主要工業產品通用設備制造業主要工業產品 1-11 月產量增速月產量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2024 年 1-11 月我國金屬切削機床累計產量 61.19 萬臺,同比增長 8.1%;11 月產量 6.33萬臺,同比增長 10.5%,呈現較快增長。2024 年 1-11 月我國金屬成形機床累計產量 14.4萬臺,同比增長 4.3%;11 月產量 1.4 萬臺,同比增長
61、7.7%。從出口情況看,2024 年 1-11月我國機床出口 1660 萬臺、100.97 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 7.0%、5.6%,國內機床企業全球化布局、出海競爭成果不斷凸顯。圖圖 56:金屬切削機床產量(萬臺)及增速金屬切削機床產量(萬臺)及增速圖圖 57:金屬成形機床產量(萬臺)及增速金屬成形機床產量(萬臺)及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4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58:國內機床出口數量及增速國內機床出口數量及增速圖圖 5
62、9:國內機床出口金額及增速國內機床出口金額及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6.1 內需:下游行業需求復蘇可期,設備更新政策推動替換24 年國內機床市場整體需求承壓,MIR 數據顯示 Q1、Q2、Q3 國內金屬切削市場規模分別同比下滑 10.8%、6.1%、4.4%,機床行業訂單三季度保持偏弱態勢,但降幅縮窄。MIR 預計 2024 年國內金切機床整體市場規模將同比下滑 6.1%。圖圖 60:金屬切削機床市場規模及增速金屬切削機床市場規模及增速圖圖 61:2024 年金屬切削機床市場規模季度增速及預期年金屬切削機床市場規模季度增速及預
63、期資料來源:MIR睿工業,MIR DATABANK,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MIR睿工業,MIR DATABANK,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5我們認為當前機床行業下游中,1)汽車行業仍面臨傳統汽車設備投資需求減少、零部件產能投資過剩的局面,但內資機床企業在中國領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帶動下將進行新一輪行業洗牌。1-11 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 35.63%至 1126.2 萬輛,維持快速增長,滲透率達到 40.3%。2)在行業需求復蘇以及 XR 設備、AI 應用,鈦合金、折疊屏等技術創新帶動下,消費電子領域設備投資有望回暖。23Q3 以來,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季度同比增
64、速分別為0.66%、8.59%、7.74%、7.58%、4.01%;24Q3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產能利用率較上年同期提升 1.4pct 至 77.9%。3)工程機械內需回升和全球份額提升共振,3 月以來工程機械內銷持續正增長,11 月內銷增速達到 20.52%;出口 8 月以來增速回正,11月出口增速達到 15.19%。行業景氣度提升,固定資產投資有望改善。4)航空航天、半導體、儲能等持續發力,1-10 月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 33%。在新能源汽車、3C、工程機械、航空航天等行業需求內生驅動下,我們判斷機床行業需求25 年有望逐步回暖,復蘇
65、值得期待。圖圖 62:2024Q2 金切機床下游行業變動金切機床下游行業變動圖圖 63:新能源汽車銷量當月和累計同比(新能源汽車銷量當月和累計同比(%)資料來源:MIR睿工業,MIR DATABANK,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64: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增速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及增速圖圖 65:汽車制造業和電子設備制造業產能利用率(汽車制造業和電子設備制造業產能利用率(%)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66:挖掘機銷量月度增速挖掘機銷量月度增速圖圖 6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66、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6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設備更新政策落地設備更新政策落地,需求端迎加碼需求端迎加碼。上一輪國內金切機床消費的高峰期為 2010 年-2014 年,機床行業更新周期一般為 8-10 年,國內機床行業已處于更新替換周期。疫情擾動及此后下游需求疲軟影響,下游企業生產設備更新替換意愿不強,23 年、24 年前 11 個月國內金切機床產量分別為 61.25 萬臺、61.19 萬臺,較上一輪產量高點的 86 萬臺存在較大差距。2024年 2 月 23 日習近平主席主
67、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隨后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工信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工業和信息化辦公廳關于印發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的通知陸續出臺。6 月、7 月陸續出臺的關于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的通知、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明確支持具體舉措,擴大政策支持涵蓋范圍,優化項目支持方式。我們判斷隨著終端需求復蘇、企業盈利改善,疊加設備更新政策在各地的落地,機床替換需求將逐步提升。表表 2:設備更新政策梳理:設備
68、更新政策梳理時間時間事件事件/政策政策具體內容具體內容配套政策配套政策圖圖 68:國內國內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及增速金屬切削機床產量及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72024/7/24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印發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加大設備更新支持力度,包括優化項目支持方式(擴大范圍、降低門檻、簡化流程)、支持老舊營運船舶和貨車報廢更新、提高農業機械及新能源公交車和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提高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比例;加力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如支持地方提升能力、提高汽車報廢更新和家電產品以舊換新補貼標準、落實廢棄電
69、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資金支持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資金,財政部安排中央財政資金,資金按比例央地共擔,各地區需明確資金使用方向,確保符合政策要求。各部門制定相關實施方案和管理辦法,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市場監管部門維護市場環境,各部門和地區及時跟蹤問效、強化宣傳引導。2024/6/21關于實施設備更新貸款財政貼息政策的通知政策內容涵蓋支持范圍(符合行動方案要求且貸款獲再貸款支持的項目)、貼息標準(本金貼息 1 個百分點,期限不超 2 年)、期限條件(特定時間內簽訂合同且貸款資金到賬可享貼息,可視情延長);貸款流程明確經辦銀行范圍,經營主體按要求申請,銀行審核放款;
70、貼息流程包括預撥貼息資金、申請、審核、結算及清算等環節,各部門按職責協同推進強調經營主體??顚S?,壓實經辦銀行審貸、相關部門項目把關、金融監管部門日常監管責任,加強資金管理與信息共享,嚴格責任追究,確保政策有效實施。省級財政部門按規定時間報送貼息資金需求申請報告及測算表,各部門協同合作,保障政策順利推進與資金規范使用。2024/5/23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的通知涵蓋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汽車等多個行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明確各行業設備更新目標、政策和標準依據及重點方向,如石化化工行業推動老舊裝置改造,提升數字化轉型水平;鋼鐵行業推進主
71、體設備大型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有色金屬行業推廣綠色高效裝備,提高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建材行業升級工藝流程裝備,推動全行業綠色化和數字化發展;汽車行業圍繞整車生產環節更新設備,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等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原材料工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方案(2024-2026 年)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 年本)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模型與評估標準等政策文件,涉及多個行業的能效、數字化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規劃與標準,為機械行業相關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提供了方向指引與規范標準。如在石化化工行業對裝置能效提升有明確要求,鋼鐵行業依據相關政策推進設備大型化等改造,建材行業根
72、據能效標準推動生產線升級,汽車行業在生產設備更新中需遵循電氣安全等標準,這些政策共同促進機械行業在設備更新中朝著高效、智能、綠色方向發展。2024/4/9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關于印發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的通知加快落后低效設備替代:針對工業母機、農機、工程機械、電動自行車等生產設備整體處于中低水平的行業,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設備、超期服役老舊設備。更新升級高端先進設備:針對航空、光伏、動力電池、生物發酵等生產設備整體處于中高水平的行業,鼓勵企業更新一批高技術、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進設備。更新升級試驗檢測設備:在石化化工、醫藥、船舶、電子等重點行業,圍繞設計驗證、測試驗證、工藝驗證等中試驗證
73、和檢驗檢測環節,更新一批先進設備,提升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1)加大財稅支持:加大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財政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納入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支持范圍。加大對節能節水、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專用設備稅收優惠支持力度,把數字化智能化改造納入優惠范圍。2)加強金融支持。設立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專項再貸款,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編制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強化銀企對接,向金融機構推薦有融資需求的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加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2024/3/13國務院印發推動到 2027 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優化金融支持
74、。運用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8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 2023 年增長 25%以上;重點行業主要用能設備能效基本達到節能水平,環??冃н_到 A 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 90%、75%。1)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以節能降碳、超低排放、安全生產、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為重要方向,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電力、機械、航空、船舶、輕紡、電子等重點行業,大力推動生產設備、用能設備、發輸配電設備等更新和技術改造。2)加快建
75、筑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3)支持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更新。4)提升教育文旅醫療設備水平。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中央財政對符合再貸款報銷條件的銀行貸款給予一定貼息支持。發揮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工作機制作用。引導銀行機構合理增加綠色信貸,加強對綠色智能家電生產、服務和消費的金融支持。2024/3/1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等堅持市場為主、政府引導,堅持鼓勵先進、淘汰落后,堅持標準引領、有序提升,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更好發揮能耗、排放、技術等標準的牽引作用,有序推進重點行業設備、建筑和市
76、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老舊農業機械、教育醫療設備等更新改造。2024/2/23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1)要推動各類生產設備、服務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2)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主要途徑是調結構、促改革,有效降低運輸成本、倉儲成本、管理成本。優化運輸結構,強化“公轉鐵”、“公轉水”,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形成統一高效、競爭有序的物流市場。優化主干線大通道,打通堵點卡點,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鼓勵發展與平臺經濟、低空經濟、無人駕駛等結合的物流新模式。統籌規劃物流樞紐,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生產力布局
77、,大力發展臨空經濟、臨港經濟。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新華社,信達證券研發中心6.2 出口:國內企業加速布局,提升全球市場份額我國機床出口金額近年來持續增長,2023 年同比增長 12.4%至 105.3 億美元,24 年 1-11月同比增長 5.6%至 100.97 億美元;出口均價呈現持續提升態勢,高端化趨勢明顯。機床出口金額和均價持續增長的背后是我國機床行業企業加速海外布局和持續研發投入、實現產品高端化的推動,上市機床企業紐威數控、海天精工、浙海德曼、創世紀、秦川機床 2023 年海外業務收入占比分別較 2022 年提升 12.4、7.3、
78、14.9、2.3、1.5pct 至 30.4%、17.9%、18.0%、4.1%、7.5%,研發人員數量占比分別達到 20.2%、20.9%、15.5%、17.4%、12.6%。圖圖 69:年度機床出口金額及增速年度機床出口金額及增速圖圖 70:機床出口均價(千美元機床出口均價(千美元/臺)臺)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29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71:部分上市機床企業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部分上市機床企業海外業務收入占比(%)圖圖 72:部分上市機床企業研發人員數量占比(部分上市機床企業研發人員數量占比(%)資料來源:同
79、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我們認為國內機床需求有望在新能源汽車、3C、工程機械、半導體、航空航天等下游投資帶動下逐步復蘇,同時設備更新政策催化機床更新替換;此外隨著國內機床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市場,出口持續貢獻增量。建議關注:紐威數控、海天精工、科德數控、創世紀、浙海德曼、秦川機床、國盛智科等。7 刀具:順周期率先受益,國產替代持續,海外布局譜新篇7.1 順周期復蘇率先受益,主要下游需求回暖刀具作為機械加工的耗材,在順周期復蘇中率先受益。10-12 月制造業 PMI 連續三個月保持在 50%以上,處于擴張區間;11 月 PPI 同比-2.5%,環比
80、 0.1%、由跌轉漲。刀具主要下游汽車行業受以舊換新政策拉動,10 月、11 月產量同比增速分別為 4.8%、15.2%;智能手機出貨量 23Q3 以來保持正增長;航空航天等需求保持韌性。圖圖 73:制造業制造業 PMI(%)圖圖 74:PPI 同環比同環比變化變化(%)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0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7.2 政策支持和自主可控驅動,國產替代進程持續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和頭豹研究院數據,2023 年我國刀具市場總消費規模為 492.4 億元,同比增長 6.1%。從競爭結構來看,2022 年進口刀具(含
81、國外品牌在華生產并銷售)消費 126 億元,同比下降 8.7%,占比 27.2%,較 2021 年下降 1.8 個百分點,較 2016 年高點下滑 10.1 個百分點。2018 年以來我國刀具行業國產替代呈現加速趨勢,我們判斷隨著機床國產化進程持續,及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對國產刀具進行支持,刀具進口替代將持續。圖圖 76:中國刀具市場消費規模及增速中國刀具市場消費規模及增速圖圖 77:2022 年中國刀具市場競爭結構年中國刀具市場競爭結構圖圖 75:汽車產量及增速汽車產量及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1資料來源:中國機床工
82、具工業協會、頭豹研究院,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7.3 市場廣闊,海外布局提供中期成長空間據中經產業信息研究網,2022 年全球切削刀具市場規模達到 391.25 億美元;QY Research預計全球切削刀具市場銷售額 2030 年將達到 449.4 億美元,24 年-30 年復合增速達 4.2%,市場空間廣闊。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數據顯示,國產刀具出口規模近年來不斷提升,2023年出口 233.65 億元,同比增長 0.77%;2022 年出口 232 億元,占國產刀具產銷總規模的比重達到 40.7%。全球切削刀具市場規模為國內的 4 倍以
83、上,隨著國產刀具競爭力持續增強和企業海外布局持續深化,行業中期成長空間打開。圖圖 79:全球切削刀具市場規模及增速全球切削刀具市場規模及增速圖圖 80:國產刀具出口規模及占比國產刀具出口規模及占比圖圖 78:中國刀具進口變化中國刀具進口變化資料來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2資料來源:中經產業信息研究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8 檢測:景氣和估值筑底,行業整合有望加速8.1 長期向好趨勢不變,短期景氣筑底待反轉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統計,全球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從 2016 年的 1445 億歐元增長至
84、2021 年的 2343 億歐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 10.1%。中國檢測行業市場 2016-2021 年實現了 14.6%的年復合增速,高于全球市場。從“中國制造”到“中國質量”階段的企業內在需求、居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高和政府監管標準提升等動力推動檢驗檢測行業長期繁榮。22、23 年由于疫情擾動、醫療反腐等因素影響,檢測行業增速有所放緩,我們認為當前行業景氣度已筑底,長期增長邏輯未發生變化,景氣回升可期。8.2 政策鼓勵并購重組,行業整合或加速檢測大行業小公司屬性顯著,國內檢測公司存在較大整合空間。檢測大行業小公司屬性顯著,國內檢測公司存在較大整合空間。檢測行業具有區域性,客戶通常就近選擇服
85、務機構,形成以實驗室為中心,區域性明顯的檢測市場。由于國內檢測行業服務范圍“本地化”特征,故小型機構占比高,行業集中度低。2014-2023 年國內小微型機構占比均在 96%以上,2023 年小微型機構數量為 51814 家,占比 96.25%。國內檢測公司存在較大的發展整合空間。從近幾年發展趨勢來看,行業集約化程度在提升,2023 年國內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營業收入達到 3751.22 億元,同比增長 11.50%,高于檢測行業整體收入增速,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收入占比達到 80.32%,較 2018 年提升 3.86pct。圖圖 81:全球檢測市場規模及增速全球檢測市場規模及增速圖圖 82
86、:中國中國檢測市場規模及增速檢測市場規模及增速資料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商產業研究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與認證公眾號,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3政策支持并購整合政策支持并購整合,檢測行業格局優化有望加速檢測行業格局優化有望加速?!笆奈濉闭J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集約化整合形成新格局、規范化發展呈現新面貌”的發展目標,“在推進集約化整合方面,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小散弱現象得到明顯改觀,結構布局更加合理”。2024年以來支持資本市場并購重組力度加大,4 月 12 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 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提
87、出“加大并購重組改革力度,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9 月證監會發布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提出“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資本市場在支持新興行業發展的同時,將繼續助力傳統行業通過重組合理提升產業集中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對于上市公司之間的整合需求,將通過完善限售期規定、大幅簡化審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我們認為在政策支持下,檢測行業并購整合有望加速,行業格局將持續優化。表表 3:并購重組支持政策梳理:并購重組支持政策梳理時間時間事件事件/政策政策具體內容具體內容配套政策配套政策2024/12上海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行動方案(2025-2027年)聚焦新質生產力強鏈補鏈;推
88、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建立并購標的發現和儲備機制;加強并購資源整合和投后賦能;加快培育集聚并購基金;提高中介機構服務能力;搭建綜合性并購服務平臺;加強綜合配套政策支持;提高并購服務效率和監管包容性;夯實人才和法律保障;加強各類風險防范市、區各部門為重點產業鏈并購重組項目在立項、環境評價、勞動用工審批等方面建立綠色通道,提供高效便捷服務。對新引入的專業賽道并購基金管理人給予一定的獎勵。完善財政出資的政府投資基金績效評價機制。用好重點領域的跨境并購項目對外直接投資(ODI)備案機制,便利上市公司并購境外優質資產。金融機構為并購重組及后續運營提供貸款、保險、債券等多元化并購金融產品。探索境內科技型企業
89、參股型并購貸款創新試點。統籌用好自由貿易帳戶、跨境資金池等金融工具,試點銀團貸款份額跨境轉讓、優化外債登記管理和跨境擔保流程,滿足跨境并購融資需求。2024/09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質生產力方向轉型升級,支持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進行并購重組;鼓勵上市公司加強產業整合,在支持新興行業發展的同時,助力傳統行業通過重組合理提升產業集中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提高支付靈活性和審核效率,鼓勵上市公司綜合運用多種支付工具實施并購重組,建立重組股份對價分期支付機制,建立重組簡易審核程序;提升中介機構服務水平,強化分類評價“指揮棒”作用,督促中介機構歸位盡責,支持上市證
90、券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提升核心競爭力;依法加強監管,維護并購重組市場秩序,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圖圖 83:國內國內小微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及占比小微型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及占比圖圖 84:國內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收入及占比國內規模以上檢驗檢測機構收入及占比資料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與認證公眾號,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質量與認證公眾號,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42024/06關于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1)強化科創板“硬科技”定位;2)開展深化發行承銷制度試點;3)優化科創板上市公司股債融資制度;4)更大力度支持并購重組
91、;5)完善股權激勵制度,防范市場風險;6)完善交易機制,加強交易監管 7)加強科創板上市公司全鏈條監管;8)積極營造良好市場生態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開展產業鏈上下游的并購整合,提升產業協同效應。適當提高科創板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著眼于增強持續經營能力,收購優質未盈利“硬科技”企業。豐富支付工具,鼓勵綜合運用股份、現金、定向可轉債等方式實施并購重組,開展股份對價分期支付研究。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聚焦做優做強主業開展吸收合并。鼓勵證券公司積極開展并購重組業務,提升專業服務能力。2024/04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并購
92、重組、股權激勵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企業的股債融資支持。加大并購重組改革力度,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中國證監會,上海市人民政府,信達證券研發中心8.3 頭部企業積極修煉內功,估值低位有望修復當前行業短期承壓背景下當前行業短期承壓背景下,頭部企業積極改善內生管理頭部企業積極改善內生管理。華測檢測 24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提升 0.5pct 至 50.88%,傳統食品檢測持續提升運營效率,保持競爭優勢;電子材料化學及可靠性產品線持續深化精益管理,毛利率實現明顯提升。公司 25 年所有事業部、產品線將全面落實“123 戰略”,
93、傳統優勢業務保持穩健經營,通過精益管理和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高運營效率;已具一定規模的新項目,加大資源投入,打造第二增長曲線;各事業部產品線的培育項目,積極探索新領域、新技術。廣電計量 24 年通過優化管理戰略,實施以利潤為導向的經營策略,經營效率持續提升,前三季度毛利率、凈利率分別較上年同期提升 2.23、2.06pct。公司 2023 年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中對凈利潤的考核目標為“以 2020-2022 年凈利潤均值為基數,2024-2026年年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于 82%、128%、175%”,充分彰顯發展信心。檢測板塊公司估值基本都處于 2020 年以來低位區間,在頭部企業積
94、極改善管理,與此同時圖圖 85:華測檢測銷售利潤率和費用率(華測檢測銷售利潤率和費用率(%)圖圖 86:廣電計量銷售利潤率和費用率(廣電計量銷售利潤率和費用率(%)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5外延并購獲政策支持,行業格局優化有望加速的背景下,板塊盈利和估值均存在修復空間,建議關注華測檢測、廣電計量、信測標準、鋼研納克、譜尼測試等。9 紡織服裝設備:轉型強于復蘇,結構亮點突出9.1 終端消費需求偏弱,行業庫存基本回歸正常消費動能不足消費動能不足,服裝內需服裝內需偏偏弱弱。24 年國內服裝消費保持正增長
95、,1-11 月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 0.4%,整體呈現出消費動能不足導致服裝零售增速偏弱的局面,“雙十一”促銷時間提前帶動 10 月零售額增速大幅提升至 8.0%,11 月快速回落至-4.5%。24 年前三季度城鎮居民人均衣著消費性支出同比增長 4.10%,較上半年 7.3%的增速放緩。美國保持較強韌性,歐元區疲軟態勢下半年有所改善美國保持較強韌性,歐元區疲軟態勢下半年有所改善。2024 年美國服裝消費整體復蘇,服裝零售商季調同比增速除 1 月、3 月分別為-0.33%和-0.26%外,其余月份均實現正增長;圖圖 87:華測檢測、廣電計量華測檢測、廣電計量 PE(TTM
96、)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88:國內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及增速國內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及增速圖圖 89:城鎮居民人均衣著累計消費支出及增速城鎮居民人均衣著累計消費支出及增速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6服裝批發商季調同比增速 4 月轉正,10 月達到 4.0%。歐元區上半年較為疲軟,7 月以來零售銷售指數同比回正,呈現改善態勢。海外去庫存基本結束,庫銷比已經恢復至健康狀態海外去庫存基本結束,庫銷比已經恢復至健康狀態。疫情期間服裝行業下游存在庫存積壓,海外服裝批發商和零售商 2022H2
97、開始進入去庫階段,24 年 10 月底批發商庫存為 281.61億美元,同比下降 11.28%;零售商庫存為 612.23 億美元,同比上升 2.60%,海外去庫基本結束,零售商庫存 6 月以來同環比增長。從庫銷比看,2024 年 10 月美國零售商庫銷比2.32,服裝批發商庫銷比 2.10,庫存狀態處于健康水平。圖圖 94:美國零售和批發商庫銷比美國零售和批發商庫銷比圖圖 90:美國服裝零售商和批發商銷售增速美國服裝零售商和批發商銷售增速圖圖 91:歐元區歐元區 20 國零售銷售指數同比變化國零售銷售指數同比變化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9
98、2:美國服裝批發商庫存及增速美國服裝批發商庫存及增速圖圖 93:美國服裝零售商庫存及增速美國服裝零售商庫存及增速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7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9.2 服裝生產和盈利修復,投資意愿提升內需弱復蘇內需弱復蘇、出口大幅改善出口大幅改善,支撐服裝生產增長支撐服裝生產增長。24 年 1-10 月國內服裝出口額為 1311.99億美元,同比下降 0.7%,較 2023 年的-7.8%顯著改善。在內需弱復蘇、出口大幅改善的背景下,1-10 月國內服裝產量為 169.12 億件,同比增長 4.42
99、%。行業盈利修復行業盈利修復,固定資產投資意愿提升固定資產投資意愿提升,拉動紡織服裝設備需求拉動紡織服裝設備需求。24 年 1-10 月我國紡織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19445.9 億元,同比增長 4.0%;利潤總額 580.6 億元,同比增長 5.3%。1-10 月我國服裝行業實現營業收入 10161.9 億元,同比增長 2.1%;利潤總額 460.8 億元,同比增長 3.2%。受益于盈利修復和生產回暖,紡織和服裝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意愿提升。分國內外來看:1)國內:2024 年行業固定資產投資意愿逐漸恢復,1-10 月紡織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增長 15.2%,紡織服裝、服飾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
100、同比增長 17.5%。2)海外:1-10 月國內紡織機械及零件出口 37.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0.7%(2023 年為-16.6%)。圖圖 95:國內服裝產量及同比增速國內服裝產量及同比增速圖圖 96:中國服裝出口金額及增速中國服裝出口金額及增速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97:國內紡織行業盈利情況國內紡織行業盈利情況圖圖 98:國內服裝行業盈利情況國內服裝行業盈利情況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89.3 消費結構亮點凸顯,生產制造方式迫切轉型當前消費恢復整體偏弱,結構性亮點突出。當前消費恢復整體偏弱,結構性亮點突出。1-11
101、 月全國實物商品穿類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8%,明顯高于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 0.4%的增速,雖然線上穿類零售增速有所放緩,但占比仍在增長。我們判斷主要系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電商新模式對線上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明顯。據艾瑞咨詢,2023 年中國直播電商市場規模達 4.9 萬億元,同比增速 35.2%,預計 2024-2026 年直播電商市場規模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18.0%,直播電商滲透率將持續提升。核心直播電商服務商運用自身技術能力打造數字化柔性供應鏈,輔助品牌商提升產品迭代效率并精準聚焦消費者需求。據新華網,東黎羊絨作為國際服飾大牌的羊絨供應商、代工商,通過抖音電商平臺
102、構建面對消費者的產銷對接渠道,依托大數據建設產品設計與柔性制造中心,生產周期由 60 天縮短至 15 天。圖圖 101: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及增速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及增速圖圖 102:全國網上穿類零售額同比全國網上穿類零售額同比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99:國內紡織業和服裝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國內紡織業和服裝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圖圖 100:紡織機械及零件出口金額和增速紡織機械及零件出口金額和增速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39資料來源:艾瑞咨詢,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W
103、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在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和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新模式帶動下,對生產商的快速反應能力要求不斷提升,生產制造模式轉型需求迫切,“小單快反”的柔性供應鏈快速滲透,帶動了數碼印花機、快反王平縫機、一線成型針織橫機、快單王平縫機等產品的快速發展。圖圖 103:宏華數科數碼直噴印花機宏華數科數碼直噴印花機圖圖 104:杰克股份快反王杰克股份快反王資料來源:宏華數科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杰克股份官方公眾號,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從總量需求層面看,紡織服裝終端內需偏弱、海外需求改善,庫存基本恢復健康,行業盈利修復,投資意愿開始提升。從結構層面看,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和直播帶貨
104、、即時零售等新模式帶動下,“小單快反”的柔性供應鏈快速滲透,結構亮點突出。建議關注:宏華數科、大豪科技、杰克股份、慈星股份、愛科科技等。10 機器人:需求空間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10.1 人工成本上漲疊加招工困難,制造業機器換人需求迫切制造業人工成本不斷提升,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從 2017 年的 58049 元到2023 年的 92538 元,年復合增速 8.08%。2023 年增長 6.45%。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2024 年世界機器人報告中指出,截止 2023 年,全球工廠中運行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已達到 428.15 萬臺,同比增長 10%;2023 年中
105、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為 27.63 萬臺,占全球安裝量的 51%。國內工業機器人的產銷量也不斷增加,2023 年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 40.5 萬臺,銷量 40.58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0萬臺。制造業企業的機器換人需求迫切,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國內機器人需求市場龐大,我們看好工業機器人的長期增長趨勢。圖圖 107:全球工業機器人存量及增速全球工業機器人存量及增速資料來源:IFR官網,World Robotics,信達證券研發中心10.2 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國內政策加碼支持特斯拉特斯拉 Optimus 引領,多家國際機器人巨頭推出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引領,多家國際機器人巨頭推出
106、人形機器人量產計劃。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有望在 2025 年三季度或四季度正式開啟預售,到 2026 年三季度大規模量產,年產量約 15 萬臺。與此同時,海外頭部人形機器人廠商亦紛紛公布量產計劃。9 月初,由OpenAI支持的初創機器人企業1X Technologies 宣布,正式確定其新推出的NEOBeta 作為家庭場景下的雙足人形機器人原型,并明確表示 1X 將作為家庭場景的選定機型,在挪威工廠進行大規模量產。圖圖 108:特斯拉特斯拉 Optimus 發展時間線發展時間線圖圖 105: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元)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元)圖圖
107、 106:工業機器人產銷量(臺)工業機器人產銷量(臺)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同花順iF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1資料來源:Tesla,每日經濟新聞,Autoevolution,澎湃新聞,機器之心,The Verge,Electrek,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圖 109:Tesla 發布的發布的“Bumble C”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圖圖 110:OpenAI 支持的支持的 1X 推出的推出的 NEO Beta 人形機器人人形機器人資料來源:TESLA,Autoevolution,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澎湃新聞,機器之心,信達證券研
108、發中心華為入局人形機器人,實現中國本土量產從華為入局人形機器人,實現中國本土量產從“0”到到“1”的突破。的突破。隨著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的正式運營,華為宣布了其生態伙伴名單,正式標志著公司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通過與包括樂聚機器人在內的 16 家生態伙伴的合作,華為計劃整合公司各部門的具身智能相關能力,共同構建具身智能大腦、小腦、工具鏈等關鍵根技術,有望推動中國在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鏈中的地位提升,同時也將促進國內相關技術的發展和產業化進程。表表 4:華為入局人形機器人時間線:華為入局人形機器人時間線日期日期重要事件重要事件2022/4華為與達闥機器人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華為首次
109、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主要在技術攻關、行業應用等方面進行合作2023/6華為公開注冊成立全資子公司東莞極目機器有限公司,由主要負責制造業領域的華為董事李建國掛帥2023/7東莞極目機器有限公司競得塘廈近 60 萬的產業用地,并宣稱投資 72 億打造產業園區,承擔產品化、面向供應商的整合與生態的建設的責任2024/3/15華為云與樂聚機器人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探索“華為盤古大模型+夸父人形機器人”應用場景,這是華為云合作的首個人形機器人企業2024/11/15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正式運營,樂聚機器人等 16 家企業與華為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計劃整合華為各部門的具身智能相關能力,共建具身
110、智能大腦、小腦、工具鏈等關鍵根技術,標志著華為正式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資料來源:華為官網、證券時報、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22023 年以來,國內發布多項關于工業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的利好政策,積極推進機器人技術研發創新,在多領域提倡機器人的應用,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表表 5:工業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政策支持:工業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政策支持發布日期發布日期政策名稱政策名稱政策類型政策類型政策內容政策內容2024/7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2024 版)和工業機器人行業規范條件管理實施辦法(2024 版)指導性為規范工業機器人行業管理、引導企業良性競
111、爭、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而修訂的政策文件。這兩項政策文件自2024 年8 月1 日起實施,取代了之前的 2016年和 2017 年版本。鼓勵企業自愿申請規范公告,并對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實行公告管理。政策內容包括企業基本要求、技術能力和生產條件、銷售和售后服務、安全管理和社會責任等方面,旨在通過規范條件引導企業強化自律、規范經營、加大創新投入、尊重知識產權,促進工業機器人產業持續高質量發展2024/3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指導性強調了在生產作業、倉儲物流、質量管控等關鍵環節推動工業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的更新應用,以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智能工廠建設2024/1關于推動未來
112、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導性強調了突破人形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包括高轉矩密度伺服電機、高動態運動規劃與控制、仿生感知與認知、智能靈巧手、電子皮膚等,并重點推進智能制造、家庭服務、特殊環境作業等領域產品的研制及應用2023/11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指導性到 2025 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到 2027 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
113、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3/6關于開展 2023 年工業和信息化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工作的通知支持性提升電子裝備、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水平,積極開展整機產品、零部件等對標驗證,持續推進工業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驗證與支撐保障服務平臺能力建設。2023/1“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指導性到 2025 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 2020 年實現翻番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行業應用深度和廣度顯著提升。聚焦 10 大應用重點領域,突破 100 種以上機器人創新應用技術及解決方案,推廣 200 個以上具有較高技術水平、創新應用模式和顯著應用成效的機器人典型應用場景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工信部,
114、信達證券研發中心10.3 國產替代空間大,看好國內企業技術突破實現快速發展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部分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在于部分關鍵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近年來,中國機器人市場國產化率不斷提升,根據 MIR 數據統計,2024 年前三季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累計銷量約 21.6萬臺,同比增長 5%,其中我國內資廠商保持著較強勁的增長勢頭,前三季度國產工業機器人廠商同比增速達 21.1%,遠高于整體市場增速。雖然國內對于機器人關鍵環節和技術層面有所突破,但是高端機器人產品及相關零部件依然需要大量進口,大六軸機器人、小六軸機器人、SCARA 國產化率僅為 17%、37%、31
115、%,進口替代存在較大空間。圖圖 111:中國機器人市場國產化率(中國機器人市場國產化率(%)圖圖 112:2022 年各類機器人國產化率(年各類機器人國產化率(%)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3資料來源:MIR睿工業,MIR DATABANK,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IFR,虎嗅智庫,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在制造業人工成本上漲疊加招工困難,機器人成本不斷降低,政策大力支持下,我們認為機器人需求空間將持續擴大。世界頭部機器人廠商紛紛推出人形機器人并且量產在即,帶動了全球機器人創新發展的浪潮。我們持續看好機器換人和國產替代趨勢、人形機器人創新突破下的機器人產業鏈機遇,建議關注埃斯頓、匯川技術、拓
116、普集團、三花智控、雙環傳動、恒立液壓、綠的諧波等。投資建議工程機械行業當前歐美等國已陸續步入降息周期,國內穩增長訴求或維持工程機械內需韌性。我國工程機械企業競爭力及制造能力不斷增強,近年來工程機械出海戰略持續落地,主流工程機械產品的海外市場份額不斷提升,在工程機械公司海外拓展及工程機械電動化產業趨勢下,看好我國綜合工程機械行業的龍頭企業長期增長空間,且國務院推動老舊設備更換政策持續推進,我們判斷挖機內銷有望持續改善,工程機械行業復蘇可期。以挖掘機等主流品類內銷需求整體回升,叉車等出口品類需求具備韌性??紤]設備更替等因素,行業亦逐步進入回升周期。當前時點下,工程機械企業增長確定性較高,盈利能力改
117、善概率較大,建議關注行業中期機會(2-3 年維度),重視國內主機廠利潤率改善,建議關注利潤率有改善預期或海外綜合競爭實力較強主機廠及產業鏈相關標的:徐工機械、柳工、三一重工、恒立液壓、山推股份等。表表 6:工程機械行業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工程機械行業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收盤價收盤價(元(元/股股)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徐工機械7.930.450.540.680.8612.1114.2711.
118、338.921.59柳工12.060.440.761.031.3215.1515.8311.769.121.40恒立液壓52.771.861.962.312.7629.3426.9322.8419.14.70山推股份9.700.510.650.831.019.6914.9211.629.642.41三一重工16.480.530.730.941.1925.8122.6517.4713.801.97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截至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盈利預測為wind一致預測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4工業氣體行業工業氣體作為工業血液,伴隨著我國產
119、業升級,其應用領域或將逐步拓展,其中電子特氣或存在更好結構性增長機會。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當前氣體巨頭仍占據全球工業氣體市場主要份額,我國企業亦在國內競爭中有所突破,行業長期存在較大國產替代空間,具備走向海外機會。我們看好國內工業氣體重點公司于大宗氣體集中度提升、電子特氣國產化浪潮下持續成長,25 年工業氣體或整體受益于順周期經濟復蘇,建議關注:杭氧股份、陜鼓動力、華特氣體、金宏氣體、中船特氣等。表表 7:工業氣體板塊行業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工業氣體板塊行業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收盤價收盤價(元(元/股股)2023A2023A2
120、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杭氧股份21.801.241.041.331.6223.6420.9516.3813.472.41陜鼓動力8.700.590.620.710.8113.5113.9912.2510.741.77華特氣體45.921.421.702.282.8747.4426.9920.1815.993.18金宏氣體17.010.650.700.881.0837.2424.3119.3215.602.78中船特氣29.040.630.600.790.9953.7748.143
121、6.5529.482.82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截至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盈利預測為wind一致預測木工機械行業傳統上認為一手房銷售對于家居家裝需求具有較大影響,但近年來隨著新房市場交易逐步下滑,行業逐步進入存量房時代,家居消費需求開始逐步更多受到二手房翻新及自住室內改造影響,此外板材作為裝修的理性消費與性價比之選,非居民端應用亦日益廣闊。我們預計后續陸續過渡至二手交易翻新和存量市場消費的主導市場。木工機械龍頭產值具備可觀的成長空間。建議關注:弘亞數控、南興股份。表表 8:木工機械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木工機械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
122、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公司名稱名稱收盤價收盤價(元(元/股)股)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弘亞數控16.831.391.431.621.9212.7611.7510.418.762.58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收盤價、PE、PB 截至日期為 2024 年 12 月 31 日,盈利預測為 wind 一致預測(南興股份無 wind一致盈利預期)煤炭機械行業當前我國原煤產量較高,長期看,煤炭機械更替需求客觀存在,短期看,我們
123、認為,25 年煤炭價格影響及前期煤炭利潤高企,煤企集中更換設備的邊際影響將較 24 年有所減弱,以天地科技為例,作為央企子公司,截至 24 年三季度報,公司賬面現金超 110 億元,截至 2025年 1 月 2 日,市值僅 250 億元左右,wind 一致盈利預期 24/25/26 年利潤合計達 85 億元以上,具有較強安全邊際,且或將享受央企市值管理政策紅利,當前,天地科技、鄭煤機具備較高股息率,23 年股息率分別達 5.15%/6.64%。賬面資金充裕,建議重點關注。建議關注:天地科技,鄭煤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5表表 9:煤炭機械板塊煤炭機械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
124、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公司名稱名稱收盤價收盤價(元(元/股)股)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天地科技6.180.570.640.700.779.559.668.888.061.07鄭煤機12.981.842.122.292.536.886.135.675.131.05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 截至日期為 2024 年 12 月 31 日,盈利預測為 wind 一致預測機床行業
125、機床行業規??臻g廣闊,國內機床需求有望在新能源汽車、3C、工程機械、半導體、航空航天等下游投資帶動下逐步復蘇,同時設備更新政策催化機床更新替換。從競爭格局看,中高端數控機床仍被外資主導,伴隨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國產廠商技術產品不斷突破,國產替代趨勢將持續,同時國產廠商海外發展存在更大空間。建議關注:紐威數控、國盛智科、浙海德曼、秦川機床、海天精工、創世紀、科德數控等。表表 10:機床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機床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公司名稱名稱收盤價收盤價(元(元/股)股)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
126、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海天精工21.931.171.161.351.5822.4018.8316.2013.854.44紐威數控16.640.971.041.251.4819.3615.9213.3411.253.31秦川機床8.970.050.090.150.20207.74103.9661.6743.821.88創世紀6.510.120.270.340.4254.5624.4418.9515.542.12國盛智科21.351.081.061.261.4926.2820.2116.9714.301.76浙海德
127、曼39.180.540.400.831.11173.4497.3247.1935.393.10科德數控68.171.091.301.892.5869.8552.3436.0626.393.94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 截至日期為 2024 年 12 月 31 日,盈利預測為 wind 一致預測刀具行業刀具作為機械加工的耗材,在順周期復蘇中率先受益。國內刀具廠商一方面在中高端市場對歐美、日韓品牌不斷替代,另一方面在刀具整包方案、刀具材料等方面橫縱向拓展,有望打開更大發展空間。建議關注華銳精密、歐科億、中鎢高新、鼎泰高科、新銳股份等。表表 11:刀具板塊重點公司
128、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刀具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收盤價收盤價(元(元/股股)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華銳精密44.702.552.393.424.6130.8318.6813.059.702.33歐科億18.051.050.851.201.6226.6921.2714.9811.171.11中鎢高新9.210.350.280.390.4824.4532.8123.3819.382.20鼎泰高科
129、21.150.530.650.861.1044.2132.6624.4719.243.58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6新銳股份18.211.251.021.381.7619.9617.7813.2010.361.52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截至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盈利預測為wind一致預測檢測行業檢測行業景氣度已筑底,長期增長邏輯未發生變化,景氣回升可期。在頭部企業積極改善管理,與此同時外延并購獲政策支持,行業格局優化有望加速的背景下,建議關注華測檢測、廣電計量、信測標準、鋼研納克、譜尼測試等。表表 12:檢測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
130、:檢測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收盤價收盤價(元(元/股股)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華測檢測12.430.540.580.670.7526.2521.4018.5716.523.10廣電計量16.400.350.510.650.8143.3032.2425.0620.262.50信測標準25.681.441.161.421.7124.9722.2018.0615.003.80鋼研納克11.810
131、.330.420.500.6339.1128.0123.5218.663.90譜尼測設7.640.20-0.010.370.5159.84-20.5615.041.26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截至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盈利預測為wind一致預測(PE負值表示為-)紡織服裝設備行業紡織服裝終端需求偏弱,但結構亮點突出,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和直播帶貨、即時零售等新模式帶動下,“小單快反”的柔性供應鏈快速滲透,帶動了數碼印花機、快反王平縫機、一線成型針織橫機、快單王平縫機等產品的快速發展。建議關注:宏華數科、大豪科技、杰克股份、慈星股份、愛科科技等。表
132、表 13:紡織服裝設備行業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紡織服裝設備行業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收盤價(元收盤價(元/股)股)EPSEPSPEPEPB(MRQ)PB(MRQ)2022023 3A A2022024 4E E2022025 5E E2022026 6E E2022023 3A A2022024 4E E2022025 5E E2022026 6E E宏華數科66.382.702.423.103.9336.9927.4521.4316.873.77大豪科技15.250.370.590.750.8936.2725.9920.3717.177.21杰克股份30.461.111.
133、652.102.5319.4318.4514.5112.053.09慈星股份8.240.140.490.320.4044.3416.9125.3720.582.07愛科科技20.21.271.191.582.0024.2317.1812.9410.232.77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截至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盈利預測為wind一致預測機器人行業機器人需求空間持續增長,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我們持續看好機器換人和國產替代趨勢、人形機器人創新突破下的機器人產業鏈機遇,建議關注埃斯頓、匯川技術、拓普集團、三花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7智控、雙環傳動
134、等。表表 14:機器人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機器人板塊重點公司一致盈利預測和估值EPSEPSPEPEPBPB(MRQ)MRQ)公司名稱公司名稱收盤價(元收盤價(元/股)股)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2023A2023A2024E2024E2025E2025E2026E2026E埃斯頓18.500.160.040.210.43119.70446.5087.5543.476.08匯川技術58.581.771.882.252.6835.6431.1625.9921.885.73拓普集團49.001.951.752.252.7837.66
135、27.9721.8117.634.31三花智控23.510.780.881.031.2037.5726.8422.7919.534.62雙環傳動30.620.961.221.521.8327.1825.1020.1716.772.95資料來源: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 注:收盤價、PE、PB截至日期為2024年12月31日,盈利預測為wind一致預測。風險因素經濟復蘇不及預期經濟復蘇不及預期:若宏觀經濟增長低于預期,或將降低工業品整體需求,影響制造業企業業績。制造業投資增速不及預期制造業投資增速不及預期:若制造業投資增長不及預期,則將對產業鏈上關聯密切企業業績形成較大負面影響。外貿沖擊超預期
136、:外貿沖擊超預期:若 25 年美國大幅上調關稅,或對我國制造業形成超預期沖擊。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8研究團隊簡介研究團隊簡介王銳,吉林大學學士、北京師范大學碩士,曾就職于方正證券、光大證券、國泰君安,10 年行業研究經驗,其中 7 年機械行業研究經驗。2023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負責機械行業研究工作。韓冰,浙江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曾就職于東方證券、中泰證券,2023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主要覆蓋通用設備、檢測、科學儀器等領域??茗櫥?,山東大學管理學學士、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曾就職于光大證券,2023 年加入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主要覆蓋工業氣體、工程機械、油服設備及船舶制
137、造等領域。請閱讀最后一頁免責聲明及信息披露49分析師聲明分析師聲明負責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的每一位分析師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并在中國證券業協會注冊登記為證券分析師,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報告所表述的所有觀點準確反映了分析師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薪酬的任何組成部分不曾與,不與,也將不會與本報告中的具體分析意見或觀點直接或間接相關。免責聲明免責聲明信達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達證券”)具有中國證監會批復的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報告由信達證券制作并發布。本報告是針對與信達證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
138、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信達證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本公司的當然客戶??蛻魬斦J識到有關本報告的電話、短信、郵件提示僅為研究觀點的簡要溝通,對本報告的參考使用須以本報告的完整版本為準。本報告是基于信達證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編制,但信達證券不保證所載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意見、評估及預測僅為本報告最初出具日的觀點和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動,涉及證券或投資標的的歷史表現不應作為日后表現的保證。在不同時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設和標準,采用不同觀點和分析方法,致使信達證券發出與
139、本報告所載意見、評估及預測不一致的研究報告,對此信達證券可不發出特別通知。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并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也沒有考慮到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蛻魬紤]本報告中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若有必要應尋求專家意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僅供參考,并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投資標的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信達證券或其關聯機構可能會持有報告中涉及的公司所發行的證券并進行交易,并可能會為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爭取提供投資銀行業務服務。本報告版權僅為信達證券所有。未經信達證券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
140、式翻版、復制、發布、轉發或引用本報告的任何部分。若信達證券以外的機構向其客戶發放本報告,則由該機構獨自為此發送行為負責,信達證券對此等行為不承擔任何責任。本報告同時不構成信達證券向發送本報告的機構之客戶提供的投資建議。如未經信達證券授權,私自轉載或者轉發本報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轉載或轉發者承擔。信達證券將保留隨時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評級說明評級說明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投資建議的比較標準股票投資評級股票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行業投資評級本報告采用的基準指數:滬深300 指數(以下簡稱基準);時間段:報告發布之日起 6 個月內。買入買入:股價相對強于基準15以上;看好:看好:行業指數
141、超越基準;增持:增持:股價相對強于基準 515;中性:中性:行業指數與基準基本持平;持有持有:股價相對基準波動在5%之間;看淡:看淡:行業指數弱于基準。賣出賣出:股價相對弱于基準 5以下。風險提示風險提示證券市場是一個風險無時不在的市場。投資者在進行證券交易時存在贏利的可能,也存在虧損的風險。建議投資者應當充分深入地了解證券市場蘊含的各項風險并謹慎行事。本報告中所述證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向所有類型的投資者銷售,投資者應當對本報告中的信息和意見進行獨立評估,并應同時考量各自的投資目的、財務狀況和特定需求,必要時就法律、商業、財務、稅收等方面咨詢專業顧問的意見。在任何情況下,信達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者需自行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