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標準委:“一帶一路”10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家標準委:“一帶一路”10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9頁).pdf(1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一帶一路”1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4活動,與更多國家開展標準化務實交流,就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智能制造等主題進行國際研討,推動與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標準化工作對接。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共有 8 項標準化成果納入成果清單,為促進“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夯實合作基礎。主要成果一積極舉辦國際標準化合作會議,謀求更廣泛國際共識(一)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2017 年 第一屆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 主辦地:山東青島2019 年 第二屆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 主辦地:山東青島2021 年 第三屆青島國際標準化論壇 主辦地:山東青島2023 年 第四屆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 主辦地:山東青島(二)中國東盟標
2、準化合作論壇2019 年 第一屆中國東盟國際標準化論壇 主辦地:廣西南寧2021 年 第二屆中國東盟國際標準化論壇 主辦地:廣西南寧2023 年 第三屆中國東盟標準化合作論壇 主辦地:廣西柳州(三)中國南亞標準化合作工作會議2016 年 第一屆中國一南亞標準化合作工作會議 主辦地:成都2018 年 第二屆中國南亞標準化合作工作會議 主辦地:成都2020 年 第三屆中國南亞標準化合作工作會議 主辦地:視頻形式(四)金磚國家標準化合作部長級會議2019 年 首屆金磚國家標準化合作部長級會議 主辦地:上海2020 年 金磚國家標準化合作部長級會議 主辦地:視頻形式2021 年 金磚國家標準化合作部長
3、級會議 主辦地:視頻形式2022 年 金磚國家標準化合作部長級會議 主辦地:視頻形式2023 年 金磚國家標準化合作部長級會議 主辦地:視頻形式“一帶一路”1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5(三)國際標準貢獻更加顯著中國于 2016 年和 2019 年分別成功舉辦第 39 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和第 83 屆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大會,習近平主席致賀信,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中國切實履行ISO、IEC 常任理事國職責,深度參與國際標準化戰略制定和組織治理變革,建設 ISO 國際標準化培訓基地(青島)、ISO 國際標準化會議基地(杭州)和 IEC 國際標準促進中心(南京),為推動發展中國家參與
4、國際標準組織活動提供基礎支撐。與老撾、尼日利亞等國在 ISO、IEC開展結對幫扶,為其參與相關領域國際標準活動提供指導。主要成果二“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準化成果(一)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準化成果。1.中國與俄羅斯、白俄羅斯、塞爾維亞、蒙古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埃塞俄比亞、希臘、瑞士、土耳其、菲律賓等國有關部門簽署關于加強標準合作,助推“一帶一路”建設聯合倡議。(二)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準化成果。1.中國國家標準委發起建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加強與有關國家間的標準信息交換和共享。2.中國水利部、國家標準委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關
5、于協同合作推進小水電國際標準的合作諒解備忘錄。3.中國國家標準委與沙特阿拉伯國家標準化機構簽署技術合作協議的行動計劃(2019 2021)。中俄民機標準協調工作組共同簽署中俄民機標準互認目錄。(三)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準化成果。1.中國國家標準委與哈薩克斯坦國家標準化和計量院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2.中國水利部、國家標準委與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簽署基于小水電國際標準協同推進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合作諒解備忘錄。3.中國國家標準委與非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4.“一帶一路”1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耙粠б宦贰?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6主要成果三結對幫扶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
6、升國際標準化水平與 IEC 尼日利亞國家委員會于 2021 年 2 月 15 日正式簽署“IEC 中國-尼日利亞結對幫扶計劃”,締結了為期兩年的幫扶伙伴關系。該計劃由IEC 中國國家委員會作為指導方,通過設定結對幫扶計劃目標,為 IEC 尼日利亞國家委員會提供技術援助和培訓,幫助其掌握最新標準發展趨勢動向和最前沿技術知識,開展技術交流和合作,共同制定國際標準,確保技術和產品符合全球標準和最佳實踐,推廣和宣傳可持續能源和環保技術,提高公眾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和理解。該項目宗旨為幫助 IEC 尼日利亞國家委員會提高標準化工作能力,更好應對能源、氣候變化和環境方面的挑戰,實現可持續發展。二、加快基礎設
7、施標準聯通,提升互聯互通水平(一)標準化助力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在道路交通方面,聯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制定高速鐵路實施等國際鐵路聯盟(UIC)標準 31 項,已發布 18 項。積極分享中國鐵路標準成功實踐,支持巴基斯坦、中吉烏、中老、蒙內、印尼雅萬高鐵等八個鐵路合作項目建設。發布公路、橋梁、隧道設計、施工、質量檢評等 92 項中國標準的英、法、俄語言版本,為發展中國家公路建設提供中國經驗,服務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埃塞俄比亞 AA 高速公路、莫桑比克馬普托大橋、印尼泗水蘇拉馬都大橋、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改擴建等項目。蘇丹、斯里蘭卡、喀麥隆、巴基斯坦、莫桑比克等港口合作項目參考中國港口工程標準
8、,為相關工程提供質量保障。越南、巴基斯坦等國企業、高校專家共同參與團體標準復配巖改性瀝青路面技術規程(T/CECS 930)的制定,大幅提高瀝青路面的耐高溫、抗重載、抗水損害能力,延長瀝青道路壽命。不停車收費系統(ETC)標準便利了緬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道路交通。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要求 超級電容電動城市客車供電系統等標準獲得智利、秘魯等國認可,為當地電動汽車安全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耙粠б宦贰?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7主要成果四標準聯通共建“一帶一路”標志性工程近年來,中國鐵路特別是中國高鐵實現飛速發展,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中國鐵路標準伴隨海外工程項目一起,為
9、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鐵路建設提供全鏈條保障。一是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建成通車,示范效應顯著,便利了當地交通和貿易往來;二是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一帶一路”重點項目,對非洲經濟縱深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拉動作用;三是積極開展中尼跨境鐵路、中吉烏鐵路等互聯互通項目,有利于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充分發揮各自市場和資源優勢,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在能源基建方面,中國水利部、國家標準委與聯合國工發組織聯合簽署關于協同合作推進小水電國際標準的合作諒解備忘錄,合作開展 ISO 小水電國際標準制定。在太陽能、核電、特高壓和智能電網等領域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國際標準化合作,累計制定特高壓、智能電網等國際標準 88 項。加快創
10、新成果向全球轉化,編制國際大電網委員會(CIGRE)技術報告 19 個。中國國家標準委與印尼、塞拉利昂、巴西等國家開展電網、水電、風電、太陽能等領域標準對接。在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緬甸等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中,開展標準協調,共同完善標準體系。中國國家標準委會同國家能源局在中俄標準計量合格評定檢驗監管常設工作組下建立中俄能源標準對接機制,推動中俄能源標準化合作。與巴基斯坦依托標準化合作共建華龍一號海外首堆項目(K2-K3)機組。積極與阿根廷開展標準化合作交流,支持阿根廷核電項目推進。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編譯核材料與核設施實物保護集成管理系統技術要求等 16 項標準英文
11、版。(二)標準化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智慧城市方面,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發布中國東盟智慧城市合作倡議領導人聲明,明確提出要推動智慧城市技術產業、重點應用領域、整體解決方案的標準交流、互認。聯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制定智慧城市系統概念構建與方法論信息技術智慧城市 數字平臺等一批國際標準。聯合 ISO、聯合國環境署(UNEP)、法國國家標準化機構(AFNOR)等,推動成立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化聯盟,成員包括英國、俄羅斯、巴西等國家的 22 個國際城市和北京、天津、廣州、深圳等 17 個中國城市。在綠色節能方面,積極參與 ISO 節能國際標準制定,中國專家牽頭的國際標準項目節能量測量 計算和驗證通則(
12、ISO 17741)被 26 個國家采用為本國標準,為國際節能標準的制“一帶一路”1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8定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國家標準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GB 214552019)極大推動了變頻技術的有效應用,聯合國環境署(UNEP)評價“新修訂的中國房間空調能效標準指引生產商依據標準重新設計產品,從而實現節能和低碳制冷劑轉型的協同效益”。此外,中國電飯鍋、電磁灶、電水壺、熱水器、洗衣機等 9 項標準被越南、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轉化,促進節能領域技術合作。在生態環保方面,生態環境部推動在“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框架下設立環境法律法規和標準專題伙伴關系,開展生態環境標準
13、比對研究,出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環境標準“一帶一路”環境標準藍皮書。在安全防護方面,發布微劑量 X 射線安全檢查設備等 7 項安檢設備國家標準外文版,便利“一帶一路”國家對中國標準的理解。建立安全防范領域認證合作機制,與巴基斯坦、泰國、印尼等國家開展安檢設備國際互認合作,由中國對安檢設備實施檢測認證,出具檢測報告和頒發認證證書,國外行業組織采信認證結果并在本國推薦獲證產品等,助力國家安全合作,為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三)標準化支持民生領域互幫互助在信息通信領域,積極參與 3GPP 等國際性專業標準組織活動,共同制定 5G 等標準。視音頻內容數字版權管理(Chi
14、naDRM)廣播電視技術標準規范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使用,中國地面數字電視(DTMB)標準體系和配套標準支持老撾、柬埔寨開播 DTMB 節目數十套,用戶超過 10 萬人,提升當地居民生活幸福感。主要成果五地面數字電視標準體系和配套標準提升“一帶一路”國家民眾幸福感中國廣電總局通過積極參加國際廣播電視專業性論壇,以專題論壇、展會等形式,針對中國廣播電視技術標準體系以及實施應用開展技術與業務交流,促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標準對接與互認。視音頻內容數字版權管理(ChinaDRM)標準得到了美國、歐洲等國家的國際主流內容提供商、技術提供商、芯片制造商、終端產品制造商,以及國際主要安全實驗室等的認可
15、,推動視音頻數字版權管理技術與標準體系國際化。工信部積極推動與柬埔寨、老撾開展“中柬老地面數字電視中國標準研發示范”、與巴基斯坦簽署“援巴基斯坦數字電視傳輸示范項目”合作,采用數字電視(DTMB/DTMB-A)標準在東帝汶、老撾、柬埔寨推進 DTMB/DTMB-A 建設?!耙粠б宦贰?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9在航空航天領域,中俄雙方以產業合作項目為基礎,圍繞聯合研制遠程寬體客機等民機項目,在對中俄兩國標準進行交換、翻譯、比對、分析工作的基礎上,雙方標準化管理機構共同簽署了包括 252 項中俄兩國標準在內的“中俄民機標準互認目錄”,為中俄兩國聯合研制寬體客機提供標準技術支撐。中國國家航天局編譯衛
16、星總裝、集成、測試過程質量控制要求等30 項中國航天標準英文版。中國與埃及以中國航天標準為基礎聯合研制埃及二號衛星,幫助埃及成為非洲第一個具備衛星總裝、測試能力,并率先實現衛星研制本地化的國家。在海洋觀測領域,中國國家海洋局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共同完善 ISO 海洋儀器裝備、海洋觀測等領域國際標準體系,8 項國際標準已正式發布。ISO 海洋調查領域國際標準成為中國泰國、中國莫桑比克、中國尼日利亞開展海洋聯合調查的事實標準,中國海洋調查、海洋儀器檢測、海洋工程裝備等領域 12 項標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UNESCO/IOC)納入海洋最佳實踐體系。與老撾測繪局合作研
17、制6項老撾測繪標準。主要成果六深化測繪基礎標準成果轉化與應用研究中國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開展現代測繪基準有關優勢技術標準在東南亞國家的適用性研究和標準轉化工作,開展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技術規范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范 等標準在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的適用性分析,促進了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連續運行基準站網技術規范轉化和應用,有力推動與東南亞國家開展測繪基準標準國際合作。三、深化貿易投資標準銜接,暢通經貿合作基礎(一)國際產能合作實現共贏在鋼鐵和有色金屬標準合作方面,自然資源部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聯合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 1776
18、62020)和油氣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T 194922020)與聯合國資源分類框架(UNFC2019)對接文件。通過實施印度尼西亞本多巴度水電站、幾內亞蘇阿皮蒂水利樞紐工程、塞拉利昂賓康格三級水電站項目、柬埔寨體育場、馬爾代夫中馬友誼大橋等重大工程打造形成海外標準化示范項目。依托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鈷工程標準示范項目、越南河靜鋼鐵工程標準示范項目推動 760 項標準對接?!耙粠б宦贰?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0在農林產品標準合作方面,支持老撾完善天然橡膠產業標準化體系,制定發布標準橡膠、濃縮橡膠、輪胎專用膠等一批產品的老撾標準,促進天然橡膠領域中老標準成體系對接。陜西結合吉爾吉斯斯坦農業貿
19、易合作需求,建立中國中亞農業合作中心和綜合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在農作物種植、農產品食品加工等方面推廣使用中國標準,以便相關優質農產品更好進入中國市場。主要成果七以標準“軟聯通”打造農業標準化合作“硬機制”廣西發揮中國農業種植技術優勢,開展農業標準在東盟國家的適用性研究,在東盟國家推行標準化理念和農業種植技術,建設一批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目前,依托中國老撾合作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老撾萬象市塞塔尼縣潘東村建立了水稻、葡萄、玉米、哈密瓜、火龍果等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示范區采用標準化技術種植,解決了農產品種植粗放,且品種產量不高的問題,普遍增產 15%以上,顯著提升了當地農民收入。在食品安全標準合作方面,
20、中國專家成功擔任國際食品法典(CAC)亞洲區域協調委員會主席,任期內將代表亞洲加強與其他國家在 CAC 領域合作,共同提升亞洲在 CAC 標準制修訂中的貢獻。中國科技部支持與柬埔寨共建中柬食品工業聯合實驗室,通過在食品生產、食品安全檢測等方面與柬方開展聯合研究、技術轉移、人員培訓等方式,與柬方共同制定食品工業相關標準體系。(二)貿易便利合作有序推進在支撐自由貿易區建設方面,在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協定下單獨設立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章節,加強 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 的實施,便利締約方之間的貨物貿易。在中國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色列、柬埔寨等國家和地區自由
21、貿易協定框架下,推動標準協調、促進標準信息交流,推進與相關國家的標準化合作。在提升物流效率方面,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承運人和貨運代理人協會聯合會(CFCFA)參考中國國家標準制定 29 項 CFCFA 推薦性標準。托盤射頻識別標簽應用規范等首批共 10項物流服務標準獲得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標準化機構認可,一系列電子商務可擴展語言(ebXML)單證報文標準應用于中亞區域經濟合作(CAREC)預申報運輸系統(CATS),“一帶一路”1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1顯著提升物流中亞區域物流配送效率。在檢驗檢疫通關便利化方面,海關總署與緬甸農牧灌溉部簽署中國從緬甸輸入屠宰用肉牛的檢疫和衛生要求議定書、與老
22、撾農林部簽署中國從老撾輸入屠宰用肉牛的檢疫和衛生要求議定書,將中國境外口蹄疫免疫無疫區建設要求(SN/T 49992017)作為中老兩國建設口蹄疫無疫區的技術規范,顯著提升了中國與東盟國家雙多邊經貿便利化。在合作建設境外產業園方面,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積極參與境外產業園區推介會、境外園區工作會議、園區投資說明會、中國中部國際產能合作論壇等相關活動,與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埃塞俄比亞東方工業園等多個成熟園區開展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和經營成功經驗,利用境外產業園區信息服務平臺,推動園區標準化建設。中國國家標準委與白俄羅斯國家標準化機構就中白工業園標準化合作方案達成共識。四、擴大金融標準融通,助力金
23、融體系建設(一)金融標準化溝通交流日益密切中國人民銀行積極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老撾、緬甸、柬埔寨、巴基斯坦等國家開展金融標準化雙多邊交流,通過舉辦宣傳座談會、提供中國金融標準目錄、建立標準化工作信息共享與合作機制等方式共享標準化工作經驗,探索開展標準互認、有效加強規則對接和標準聯通,為發展互利共贏的金融標準化合作伙伴關系、服務“一帶一路”金融合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標準支撐。(二)金融標準外文版不斷豐富銀行營業網點服務基本要求 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評價準則等金融領域國家標準英語、緬甸語、老撾語等版本對外發布,開展中國金融標準葡萄牙語、越南語、柬埔寨語等語種編譯,為共建“一帶一路”
24、國家商業銀行提升金融服務質量與水平提供技術參考。(三)區域金融標準化合作持續深化中國人民銀行支持亞洲金融合作協會參考中國銀行營業網點服務、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等標準,結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實際及實踐經驗,研制 銀行營業網點服務指南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指南等標準,為區域金融標準化合作貢獻力量?!耙粠б宦贰?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2主要成果八中國銀行卡標準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進金融普惠,提升數字化支付水平中國人民銀行積極推動以中國銀行卡標準與移動支付標準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金融普惠。中國銀聯參照中國銀行卡產業技術標準支持泰國創建自有借記卡品牌,參與建設并運營老撾國家銀行卡支付系
25、統LAPNet等。同時,中國還向亞洲支付聯盟提供跨境芯片卡標準,并已成為緬甸銀行業芯片卡推薦標準。中國銀聯卡受理網絡已覆蓋境外 180 個國家和地區,78個國家和地區發行了銀聯卡。共建“一帶一路”國家近九成開通銀聯卡業務,覆蓋超 1900 萬家商戶和 60 萬臺自動取款機,區域內累計發行超過 1.7億張銀聯卡。五、促進民心標準相通,增進文明交流互鑒(一)人文領域標準合作日益密切強化標準化人文交流。廣西舉辦中國東盟標準化合作論壇,共同發出南寧倡議和柳州倡議,達成促進標準化合作的共識。青島舉辦青島國際標準化大會,圍繞現代海洋產業、智能制造、水資源可持續、新型顯示技術和標準化能力建設等熱點問題進行了
26、專題交流。西安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合作論壇,發布“一帶一路”標準化教育與研究大學聯盟西安宣言。內蒙古舉辦中國蒙古國博覽會中蒙經貿活動標準化論壇,圍繞標準化合作、通關便利化、蒙醫藥標準化等議題進行探討和經驗分享。湖北承辦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高峰論壇,發表“咸寧共識”和“赤壁倡議”,以高標準推動茶產業互聯互通和高質量發展。義烏成功召開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及中小企業標準化(國際)大會,以標準化促進中小企業買全球、賣全球。中國貿促會舉辦中國服務貿易標準化論壇,促進數字展會、電子商務、人力資源、直播經濟、文化創意等領域標準化建設深入交流合作。聯合共建“一帶一路”國
27、家成立標準化聯盟。中國作為發起方,聯合巴基斯坦、俄羅斯、泰國、意大利等四個國家,聯合成立“一帶一路”質子、超導及核能應用國際聯盟(PSNS),發布“一帶一路”質子、超導及核能應用國際標準聯盟標準管理辦法“一帶一路”質子、超導及核能應用國際標準聯盟章程(中英文版),制定國際聯盟標準 4 項。國家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聯合泰國珠寶首飾研究院、印度寶石學院、中國寶玉石交易中心發起成立亞太“一帶一路”1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3珠寶標準化技術聯盟,促進珠寶國際貿易發展。(二)健康服務領域標準合作亮點紛呈在疫情防控方面,圍繞口罩、防護服、手套等 10 類產品,組織開展標準比對分析工作,比對國內外相關標
28、準440余項,形成中歐、中俄等重點防疫產品相關標準比對分析研究報告8份。在 ISO 官網、中國國家標準委中英文網站、“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各中外標準信息合作平臺等,增設防疫標準信息發布專欄,及時發布中國防疫產品標準清單、國內外防疫相關標準比對研究信息、相關國家標準外文版信息等內容,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防疫標準信息服務。在醫療健康方面,中國專家擔任國際醫療器械監管機構論壇(IMDRF)標準工作組聯席主席,提出“更新 IMDRF 成員認可國際標準清單”新工作項目,主持研究標準認可和使用情況分析報告認可標準清單等成果,獲得全體成員一致認可,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醫療器械標準認可
29、等提供有力支撐。聯合南非、新加坡等國家,共同制定發布中醫藥國際標準 81 項,并積極推廣使用,增進各國人民健康福祉。(三)民心相通標準化基礎不斷夯實加強標準化能力建設合作。舉辦面向“一帶一路”國家的標準化研修班16期,與來自亞洲、非洲和美洲地區 50 個國家的 421 名標準化官員和專家開展標準化互學互鑒,共同提高標準化能力和水平,促進標準化領域“朋友圈”不斷擴大。國家扶貧辦聯合相關部門舉辦 38 期援外培訓項目,其中國際發展合作署立項援外培訓 35 期、中聯部國際政黨培訓 1 期、其他自主培訓 2 期,大力培養精準扶貧標準化人才。開展境外專業標準化創新服務。在印尼成立“中國東盟汽車標準法規研
30、究中心”,開啟中國與東盟國家汽車標準化領域合作的大門,長期與東盟各國汽車主管部門與標準化機構開展對話,形成了常態化的交流機制。通過共建聯合實驗室(聯合研究中心)、技術轉移中心、聯合研究及技術示范基地等合作平臺,幫助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同時提供中國的技術、產品和標準,目前已經立項建設 33 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加快中國標準外文版編譯。在交通運輸、石油天然氣、能源電力、信息技術、金融、海洋、鐵路、安全應急等領域,重點開展國家標準外文版制定,發布國家標準外文版1700余項;在核電、機械、鋼鐵、光纖光纜、茶葉等領域,配合經貿往來、項目合作需求,加快所涉及產品、檢測、管理等急
31、需標準的外文版翻譯,發布行業標準外文版 1000 余項。搭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標準化中英雙語智能翻譯云平臺”,滿足“一帶一路”各國對標準相互理解的迫切需求,為各國貿易往來提供及時的幫助,提高貿易效率、降低貿易成本?!耙粠б宦贰?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4主要成果九“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2019 年上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首次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有關標準信息進行分類和翻譯,標準化概況信息已覆蓋包括中國在內的 149 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標準題錄數據總量達到 132 萬條,可提供 59 個國家、6 個國際和區域標準化組織的標準題錄信息精準檢索服務,并
32、提供精準檢索服務,使標準信息有序可達,且努力實現優質的用戶體驗。應用可視化手段,分析各國標準的特點和數量情況,包括標準熱詞、標準領域分布、標準發布趨勢等;同時設有國內外標準化動態欄目,及時跟蹤各國及國際標準組織的標準化動態要聞,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標準化信息支撐。主要成果十標準化中英雙語智能翻譯云平臺2019 年上線“標準化中英雙語智能翻譯云平臺”,助力中國標準外文版翻譯工作。依托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成果開發“標準化中英雙語智能翻譯云平臺”,構建包含 6016 萬中文字符和 2454 萬英文單詞的“中國標準文獻外文版翻譯語料庫”,研發海量大數據語料接口,采用最先進的神經網絡翻譯技術和計算機輔助譯
33、后編輯技術,可提供多種格式標準文本、標準化文件資料以及其他各領域資料的快速中英互譯,支持在線拆分和組合詞匯,用戶可在線建立個人記憶庫和術語庫,翻譯后的文本完整保留原文排版格式。平臺具有兩個特色,一是融入了“共建共享”的理念,每位用戶既是使用者,也是平臺語料的貢獻者;二是,同時配套的獨立英文界面為國外用戶查看和使用中國標準提供了快速翻譯通道。此外,網絡在線翻譯方式不僅省去了更新環節,還提供了即時翻譯標準文本和標準化文獻?!耙粠б宦贰?0 周年標準化成果報告15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共建“一帶一路”更具創新與
34、活力,標準聯通“一帶一路”工作需要把握新機遇、彰顯新作為、取得新突破,在以軟聯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上發揮更大作用。一是持續深化標準國際合作,打造互利共贏合作伙伴關系。拓展標準化合作渠道,推動標準化合作納入國家間經濟科技合作,積極推進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在標準領域的對接合作,進一步推進與亞太、泛美、非洲等區域的標準交流,開展標準信息互換共享,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形成普遍認可的規則標準和最佳實踐,以標準“軟聯通”打造合作“硬機制”。二是努力提升標準體系兼容水平,強化貿易便利化標準支撐。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雙多邊貿易重點產品、科技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積極采用國際標準
35、,與更多國家共同制定標準,開展中外標準協調,努力提高標準一致性程度,進一步促進標準體系兼容。更多推出中國標準外文版,加快大宗商品、對外承包工程等中國標準外文版編譯,便利經貿往來。三是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提升標準化對外開放水平。聚焦產業需求,持續加大標準國際化活動參與廣度與深度,提升中國標準化開放和發展水平。制定穩步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鼓勵外資企業專家參與中國標準化活動,鼓勵中國專家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專家合作,共同參與國際標準制定。聚焦重點區域和國家,以標準開放合作支持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四是著力夯實標準國際化基礎,提高標準“軟聯通”支撐保障能力。舉辦更多高質量標準國際化研修班,與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標準化能力建設合作,加強互學互鑒。不斷提升標準化中英雙語智能翻譯云平臺服務水平,持續完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標準信息平臺建設,推動與更多國家實現共建共享,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支撐。結 束 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