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貝格:2020中國汽車金融報告(29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羅蘭貝格:2020中國汽車金融報告(29頁).pdf(29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羅蘭貝格2020中國汽車金融報告 09.2020 上海 / 中國 羅蘭貝格 洞見 1 2019年, 中國乘用車新車銷量延續了下滑勢頭, 較上年繼續 下降近10%。 隨著中國汽車行業進入發展成熟的 “新常態” 時 期, 汽車金融市場的整體增速也開始減緩。 與此同時, 各種背 景的公司繼續涌入汽車金融市場, 現有行業玩家也不斷投入, 加劇的競爭壓縮了行業整體利潤空間。 日益嚴格的監管引領 行業走上規范化的道路, 但也給部分玩家帶來經營壓力, 提出 轉型要求。 進入2020年, 疫情成為各行各業討論的關鍵詞。 汽車金融行 業也受到巨大沖擊, 行業亟待反彈。 在這樣的背景下, 汽車金 融企業需要對自我
2、進行審視, 重整旗鼓, 擺脫粗放的經營模 式, 塑造可持續的發展競爭力。 盡管困難重重, 前市并不悲觀, 許多積極的市場變化驅動著行 業前進。 細分場景逐步明確, 待拓空間逐漸明朗。 撥云見日, 我 們看到汽車金融市場孕育著許多新的機遇。 汽車本身的變革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推動汽車金融的發 展和變化。 在汽車新四化的浪潮下, 新能源和移動出行都催生 出了區別于傳統的金融需求, 對乘用車金融的模式和渠道都 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這過程中, 汽車金融企業迎來梳理業 務、 自我塑造的窗口。 與此同時, 我們也發現, 二手車銷量及其對應的金融市場仍在 快速成長, 行業基礎和規范的建立是大勢所趨。 從
3、事二手車金 融的企業迎難而上, 繼續努力創造市場秩序, 隨著數據體系的 完善, 突破業務瓶頸指日可待。 在本報告中, 我們首次覆蓋了商用車金融市場, 對市場趨勢、 競爭格局和模式演變進行了總結。 商用車新車金融是一個規 模近3,000億元的大市場, 具備較高專業性, 尤其在渠道開拓 和風險管理等方面具有其獨特鮮明的發展特點。 此外, 商用車 在用車環節占據了更大的全生命周期價值, 為相關金融服務 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正待不斷進取的企業進行開拓。 面對各細分市場的機會, 樹立獨特優勢對于汽車金融企業來 說尤為重要。 新車銷售渠道的下沉為市場玩家差異化渠道能 前言 封面圖片: Sergey N
4、ivens - Fotolia 力創造條件。 用車環節金融和出行金融服務也將成為汽車金 融企業商業模式拓展的必爭之地。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 我們倡 導開放合作、 共同創新的發展主旋律。 本報告是羅蘭貝格自2014年發布 中國汽車金融報告 以來 的第六期。 羅蘭貝格持續觀察汽車金融市場的變化趨勢, 并基 于行業洞察提供相應的分析及預測, 謹以此報告拋磚引玉, 在 這機遇和挑戰碰撞的市場環境中, 為行業相關人士提供思考, 共同推進中國汽車金融行業的蓬勃發展。 2 目錄 03 07 13 25 1/ 汽車市場發展概況 1.1 乘用車市場發展 1.2 商用車市場發展 2/ 汽車金融市場現狀分析 2.1
5、 市場總體情況 2.2 乘用車金融 2.3 商用車金融 3/ 市場發展趨勢和驅動因素 3.1 汽車金融市場增長潛力穩健 3.2 需求端: 年輕消費者占比提升, 購車主力城市層級下沉, 復購比例提升 3.3 渠道: 多元化并下沉 3.4 產品: 更加靈活和定制化 3.5 競爭: 進入綜合能力比拼與合作階段 3.6 政策: 相關政策促進銷量提升, 汽車金融政策規范化, 帶來行業機遇 并鼓勵優勝劣汰 3.7 融資: 汽車金融玩家融資渠道多元化發展 3.8 數字化: 汽車金融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競爭中的制勝關鍵 3.9 業務拓展: 汽車金融公司針對消費者出行需求擴展服務邊界, 向出行 金融服務商轉變 4
6、/ 行業參與者對機遇和挑戰的應對 4.1 明確自身定位, 有針對性布局 4.2 圍繞自身優勢, 打造差異化亮點 4.3 整合相關資源, 建立生態支撐 3 1.1/ 乘用車市場發展 1.1.1/ 新車: 市場2017年起進入波動調整期, 新冠疫情或 使銷量呈現 “U型 延遲反彈” 發展趨勢 進入21世紀以來, 受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快速提高、 汽車行 業供給側產品不斷豐富、 政策積極鼓勵汽車產業發展等因素 共同驅動, 我國汽車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新車產銷量自 2009年起躍居全球第一, 并在此后8年內持續保持年均兩位 數的增長速度, 進一步拉開與全球第二位的差距。 行業一路向好的趨勢在2018年
7、戛然而止。 受整體宏觀經濟增 速放緩, 需求預支等因素影響, 乘用車銷量在城市層級和品牌 資料來源: IHS, Euromonitor, IMF; 羅蘭貝格 1 2010-2022年數據為IHS歷史和預測數據, 2022-2030年預測基于羅蘭貝格測算模型 2 人均GDP增速以購買力平價GDP為計算基礎 01 / 中國乘用車新車銷量1) 2010-2030E, 萬輛 級別等不同細分市場逐步出現結構性變化, 整體市場進入波 動調整階段。 羅蘭貝格認為, 近兩年汽車產業拐點的出現不能 簡單代表行業下行, 更多意味著在歷經28年持續增長后進入 市場和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期, 中國汽車產業全面進入 “新
8、常 態” 。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 2019年中國乘用車產銷分 別完成2,136萬輛和2,144萬輛, 產銷量同比分別下降9.2%和 9.6%。 盡管年底降幅呈收窄態勢, 但整體市場回升緩慢, 調整 階段仍將持續。 01 2019年底, 多數機構、 協會和企業預測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 將企穩, 然而在市場筑底的當下, 新冠疫情 “黑天鵝” 又為中國 3 第一部分 汽車市場發展概況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
9、30 1,262 1,616 1,161 2,400 1,971 1,362 1,805 2,3042,320 2,144 10.9% 受疫情影響,受疫情影響,2020年新車銷量預計下降年新車銷量預計下降7% 2010-2017 高速增長期高速增長期 2017-2022 波動調整波動調整期期 2022-2030 成熟平穩成熟平穩期期 基于對標成熟市場在相似人均GDP水平的千人汽車保有 量情況并結合共享出行的中遠期影響,展望不同經濟 增長情境下的新車銷量走勢 2) 在6%的人均GDP增長情境下,新車銷量保持低速增長 受整體宏觀經濟增速放緩, 需求預支等因素影響,在細 分市場將出現結構性變化, 整
10、體市場進入波動調整階段波動調整階段 隨著人均收入水平快速提高,供給側產品 不斷豐富,政策積極鼓勵汽車產業發展等 因素驅動,中國乘用車新車銷售市場經歷 了高速增長高速增長 受疫情影響,受疫情影響,2020年新車年新車 銷量預計下降銷量預計下降8%-12% 2020銷量預測銷量預測(U型型延遲反彈延遲反彈, 百萬輛百萬輛) 疫情于第一季度結束后 得到有效控制 OEM停工+產能恢復導 致5-7周停擺 購買信心受到一定打擊 車市刺激政策適度推出 ? 潛在復蘇過程中仍 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0 2 4 6 8 Q2Q1Q3Q4 4 汽車行業帶來沖擊。 對于汽車行業, 疫情使得生產停擺, 消費 需求被抑制,
11、供應鏈及流通受到波及。 基于當前全球疫情發展 現狀和應對措施, 我們認為車市表現將出現 “U型延遲反 彈” 與 “L型深度衰退” 兩種走勢, 各國存在差異性。 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 中國在全球主要汽車市場中增速下 滑最小。 綜合供給、 需求與政策等要素判斷,“U型” 走勢可能 性最高, 即2020年上半年因需求不振與供應鏈停擺, 汽車銷 量下滑明顯; 而車市從下半年開始逐步恢復, 需求愈發強勁, 銷量不斷提振。 在此情境下, 預計2020年中國乘用車銷量下 降約8-12%。 與此同時, 歐洲、 美國市場或迎來較大幅下跌, 或出現 “U型” 或 “L型” 走勢。 如果由于疫情持續較久而出現 “
12、L型深度衰 退” 情形, 那么終端用戶購車意愿被顯著抑制, 供給端生產能 力與供應鏈受損較大, 將導致2020年銷量一蹶不振, 長期來 看宏觀經濟的衰退與蕭條對供需雙方均將產生深遠影響。 綜上, 羅蘭貝格預測, 2020年中國乘用車總體銷量較2019年 下降約8-12%, 約達1,880至1,970萬輛, 而2021年有望實現 10%-12%的年增長率, 2022年預計將恢復到2019年銷量水 平。 02 1.1.2/ 二手車: 過去幾年中, 中國二手車市場經歷了快速 增長, 相較新車銷售將保持更積極的發展態勢, 預計到 2025年可保持近10%的平均增長率 在中國新車銷量經歷增長拐點的同時,
13、 二手車市場銷量逆勢 上揚, 保持蓬勃增長, 過去三年平均復合增長率超兩位數, 成 為低迷市場背景下為數不多的增量市場。 在中國汽車產業進 入存量新階段后, 二手車將快速發展成為重要細分市場。 由于 中國汽車保有量穩定增長, 消費者需求逐步成熟, 政策法規日 益完善, 未來中國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的意愿將逐步增強。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統計, 自2011年至2018年期間, 中國 二手車年交易次數總量翻倍, 從682萬次增長到1,377萬 次, 2019年更升至近1,500萬次。 鑒于二手車普遍存在多次交 易流通的情況, 羅蘭貝格通過對車管所、 經銷商和交易市場等 相關方的調研測算發現, 平均一臺
14、二手車的生命周期流轉登 記次數約為2.2次。 03 資料來源: 羅蘭貝格 02 / 2020年汽車銷量增速分情景預測1) 1主要針對乘用車及6噸以下的輕型商用車(輕卡、 皮卡、 微卡、 微面、 輕客等) 短期短期 結束結束 長期長期 持續持續 影響深遠影響深遠 影響有限影響有限 2020年增速2020年增速 2020年增速 (12-18%)(30-38%) (18-25%) (3-8%)(14-19%) (15-20%)(35-40%) (8-12%) (15-20%) 平坦曲線平坦曲線:短期遏制:短期遏制 15-20% 6-8% - 18-25% 13-15% - 18-25% 10-12%
15、 - 型走勢型走勢:深度衰退深度衰退LV型走勢型走勢:迅速恢復:迅速恢復 型走勢型走勢:延遲反彈延遲反彈U 重點關注 5 1,039 1,241 1,377 1,492 2,053 2,642 678 933 1,201 201820172025E201620192022E2022E20192025E 2.2X 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 2016-2025E,萬臺,萬臺 二手車實際交易量二手車實際交易量1) 2019-2025E 12.8%10.0%CAGR 聚焦乘用車, 2019年乘用車二手車交易次數約為1,214萬次, 推算實際交易量約552萬臺, 相當于相應新車銷量的26
16、%, 與 成熟市場約2倍的比例相比差距顯著, 增長潛力可觀。 1.2/ 商用車市場發展 近年來, 中國商用車市場規模整體平穩上升。 2019年, 中國商 用車總銷量約289萬輛, 與前一年相比保持穩定。 其中, 中重 卡銷量約131萬輛, 輕卡銷量達143萬輛。 與乘用車不同, 商用車作為生產工具擔負著運輸職能, 與宏觀 經濟的發展趨勢關聯度較高。 一方面, 在經濟增長放緩的大背 景下, 商用車的市場規模難有大幅增長的空間; 但另一方面, 為應對新冠疫情后外貿熄火、 內需不振的挑戰, 國家 “新基建” 和 “十四五” 期間的地方基建等經濟刺激政策將給予商用車市 場一定的支撐。 因此, 未來幾年
17、的商用車市場預計將進入平穩 階段, 2020年和2021年銷量繼續維持穩定。 在各細分市場中, 中重卡與工程基建、 礦產等行業緊密相關, 高度依賴產業周期, 其產銷量和保有量一直被看作是宏觀風 向標之一。 中重卡銷量受治超、 排放升級等政策利好影響在 2018年攀峰; 預計未來幾年保有量消化沉淀, 在基建投資的 支持平衡作用下, 銷量將有控制地逐年下降5%。 輕卡雖然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但總體來看作為城際物流和 城市配送主力, 在城鎮化等因素推動下有望恢復增長趨勢。 “干線運輸+區域分撥” 的物流模式逐步得到推廣, 輕卡作為 支線城際物流和城市配送的主力地位也得到提升。 同時, 快 遞、 冷
18、鏈、 ?;认掠挝锪骷毞诸I域不斷發展, 與之對應的細 分輕卡需求也得到推動。 2019年, 各地落實取消4.5噸及以下 普通貨運從業資格證和車輛營運證,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輕卡 購車阻力。 大中客市場整體體量維持在十萬臺級別, 市場規模相對較小。 其中公交車銷量近年在新能源驅動下快速增長, 但公路車受 全國性出行結構轉型影響規模下滑。 04 03 / 中國二手車市場規模分析 資料來源: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專家訪談; 羅蘭貝格 1 交易量包括了由于車輛所有權轉移而導致的交易重復計算, 因為平均每個二手車交易 (終端客戶到終端客戶) 涉及 2.2次所有權轉讓 二手車交易量二手車實際交易量 (近似)
19、 6 04 / 國內商用車市場 資料來源: CAAM, 案頭研究, 專家訪談; 羅蘭貝格 1 與后續市場分析統一, 此處銷量包含中重卡、 輕卡及大中客車型 2014 15.713.7 106.1 2013 14.0 148.0輕卡 123.0126.0 大中客車 134.6 14.0 99.2 75.1 2015 13.5 96.2 268.0 119.4 16.4 2016 130.3 2017 131.3 132.5 2018 144.7 14.2 2019 中重卡 238.9 212.1 231.9 288.6 280.6 290.7 143.1 國內商用車國內商用車1)歷史銷量歷史銷量
20、2013-2019, 萬輛萬輛 7 2.1/ 市場總體情況 自2008年 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 以來, 我國汽車金融市場 對風險管控的認識有所提升, 遏制住了壞賬率持續走高的不 良勢頭, 進入有序發展階段。 2013年后, 隨著融資租賃、 互聯 網金融等新模式的涌現, 市場進入創新發展階段。 這兩個階段 的十多年來, 中國汽車金融行業保持了年均24%的高速增長。 雖然2017年后汽車銷量出現震蕩, 汽車金融市場增速有所放 緩 (年均約20%) , 但勢頭仍遠遠領先于汽車銷量變化趨 勢。 2019年, 我國汽車金融市場總體規模達到約1.7萬億元, 其中持牌汽車金融公司約占一半份額。 05 2.2
21、/ 乘用車金融 2.2.1/ 金融滲透率進一步提升 a) 新車金融 我國新車金融整體滲透率逐年提升, 2019年新車金融總體滲 透率達43%。 按使用金融產品的臺數比例, 貸款滲透率約 35%, 融資租賃滲透率約8%, 貸款份額依然大幅領先。 與歐 美成熟市場相比, 我國新車汽車金融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隨著終端消費升級、 信貸接受度提升, 汽車金融將保持進一步 增長。 盡管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汽車消費貸款仍是占 比最大的細分市場, 但融資租賃近年來由于融資租賃公司更 高的客戶風險偏好和更強的產品靈活性而迅速發展, 滲透率 由2015年的2%提升至2019年的8%。 其中, 回租作為零售
22、貸 資料來源: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案頭研究; 羅蘭貝格 05 / 汽車金融市場主要趨勢 第二部分 汽車金融市場現狀分析 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萬億元萬億元 2014 2012 2008 2009 2011 2010 2015 2013 2016 2017 2018 2019 0.2 0.4 0.2 0.2 0.3 0.5 0.7 0.7 1.0 1.2 1.4 1.7 24% p.a. 創新發展創新發展有序發展有序發展 2008年 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 (銀監會令2008年第1號)出臺 2013年 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在 汽車金融領域開始涌現 8 06 / 汽車金融與融資租
23、賃市場滲透率 資料來源: 專家訪談, 案頭研究; 羅蘭貝格 款的替代方式, 是過去幾年融資租賃市場的主要增長點。 06 b) 二手車金融 二手車金融受互聯網汽車金融平臺興起的推動, 近年來快速 發展, 截至2019年已達28%的滲透率。 按使用金融產品的實際 交易臺數比例, 貸款滲透率約18%, 融資租賃滲透率約10%。 與新車金融相比, 由于二手車估值困難且客戶征信情況相對 偏弱, 融資租賃在二手車金融市場中占比更高。 目前, 以二手 車交易平臺為代表的行業玩家出于提升利潤率和長期發展的 考慮, 深耕二手車金融領域; 商業銀行、 汽車金融企業也通過 與平臺合作等方式在風險有效控制的前提下開展
24、二手車金融 業務。 但與歐美成熟市場50%左右的滲透率相比, 中國二手車 金融仍在發展初期階段, 發展空間廣闊。 2.2.2/ 競爭加劇, 互聯網和外資背景公司涌入 a) 多元背景公司涌入, 玩家份額動態變化 目前汽車金融市場的主要玩家包括汽車金融公司、 商業銀行、 融資租賃公司、 類金融公司 (擔保公司) 等。 隨著電商渠道發 展, 二手車電商也開始涉足融資租賃領域。 在眾多玩家中, 汽車金融企業是行業主力玩家, 25家主機廠 和經銷商背景的持牌汽車金融企業在2019年的市場份額占 50%-60%。 除較早入局的合資品牌外, 近年來各自主品牌和 外資主機廠紛紛成立汽車金融公司, 優先把握本品
25、牌消費貸 款業務, 并展現出向多品牌業務拓展的意愿。 07 與此同時, 其他背景企業則逐漸出現頭部玩家, 并進一步鞏固 競爭優勢。 商業銀行中, 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作為首家 獲得汽車金融牌照的銀行業機構, 貸款余額占市場總體份額 已超過10%。 類金融企業中, 傳統線下系的燦谷和互聯網系的 易鑫均已確立龍頭地位, 業務覆蓋新車助貸、 新車融資租賃及 二手車融資租賃, 兩者在2019年分別斬獲約40萬臺和56萬臺 的業務量。 b) 汽車金融企業盈利壓力增大 隨著新車銷量的下滑和汽車金融玩家數量增加, 行業競爭加 劇。 主機廠背景的汽車金融公司為支持主機廠銷量, 更是通過 放棄部分金融業務利
26、潤而吸引消費者購車。 因此, 行業整體利 中國汽車金融與融資租賃市場中國汽車金融與融資租賃市場 汽車金融滲汽車金融滲 透率透率 1%2%2% 6% 26% 32% 33% 34% 35% 72% 65% 62% 60% 57% 2015 2% 4% 2017 2% 4% 201620182019 現金 貸款 回租 直租 28%35%38%40%43% 9 07 / 汽車金融市場競爭趨勢 08 / 汽車金融公司盈利趨勢 資料來源: 案頭研究; 羅蘭貝格 1 選取2018年總資產排名前10中公布凈利率的其中8家汽車金融公司, 包括上汽通用汽車金融、 寶馬汽車金融、 東風日產汽車金融、 福特汽車金融
27、、 大 眾汽車金融、 奇瑞徽銀、 現代汽車金融、 廣汽匯理 資料來源: 各公司年報/信用評級報告, 案頭研究; 羅蘭貝格 中國持牌汽車金融公司數量變化情況中國持牌汽車金融公司數量變化情況個個 2 10 18 25 2004200920142019 主要汽車金融公司凈利率變化情況主要汽車金融公司凈利率變化情況1) 百分點百分點 中位數平均數 15-16變化16-17變化17-18變化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12.4 0.7 5.6 -5.1 14.7 +3.8 4.6 8.6 -1.8 -2.6 -21.4 +6.7 10 潤空間被壓
28、縮, 汽車金融企業近年盈利壓力陡增。 2018年前, 主要汽車金融公司的凈利潤率整體呈上升趨勢, 但增速已出 現收窄, 而到2018年, 主要汽車金融公司凈利潤率整體出現下 降, 部分企業凈利潤率的下降百分點甚至超過了兩位數。 08 2.2.3/ 由于消費者選擇融資原因改變, 金融產品開始擺 脫同質化, 差異化產品涌現 a) 需求端: 消費者使用金融服務的原因轉變 因資金不足、 無法全款購車而選擇汽車金融產品的消費者對 產品方案敏感度低, 但這部分消費者比例正在降低。 更多消費 者開始出于資產管理考慮而選擇購車融資方案, 如留存現金 用于其他消費或投資; 成熟消費者還會通過對比選擇最適合 自身
29、資金狀況的金融方案, 以此提升資產配置靈活度, 因此對 汽車金融產品提出更高要求。 b) 供給端: 差異化產品涌現, 產品競爭力愈發關鍵 為擺脫單一價格競爭并獲取更大份額和利潤空間, 汽車金融 企業逐步推出差異化產品以吸引消費者, 借助產品方案的靈 活性和增值服務脫穎而出, 例如針對細分客群和消費者提供 定制化程度較高的產品方案。 針對細分客群設計的產品考慮到客戶的征信特征和金融需 求, 例如對于部分農戶等缺乏個人征信記錄的客群設計評估 土地收入等特殊的風控方案, 又如為小企業主等對現金流要 求高的群體提供靈活還款方案。 消費者定制產品為客戶提供參數可調節的個性化產品。 根據 信用情況, 客戶
30、在一定范圍內可選擇首付比例、 月(年)供條款 及尾款比例等產品參數。 帶余值產品的尾款設計則給予了客戶更多選擇便利。 金融方 案期末客戶可選擇付清尾款留購、 展期、 置換或退車, 并且通 常由主機廠或第三方(經銷商、 保險公司等)提供車輛余值擔 保。 產品創新的背后需要豐富的能力支撐, 包括深度洞察客群、 打 通用戶數據、 全程風險管控和精確余值管理。 只有不斷提升自 身能力, 才能打造出真正具備競爭力的產品, 從而避免單一的 價格戰。 2.3/ 商用車金融 2019年, 商用車金融市場繼續深化發展, 行業專業程度不斷提 高。 在2018年商用車銷量登頂并進入調整周期的背景下, 金融 滲透率繼
31、續提升, 支撐商用車金融市場規模再創新高。 與此同 時, 市場競爭暗流涌動, 行業玩家面臨內部產品風控能力、 外 部競合關系、 營銷渠道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戰和機遇, 競爭逐漸 開始激烈的市場也孕育著新的商業發展方向和商業模式。 2.3.1/ 商用車金融規模發展穩健, 細分市場呈現不同特征 不斷上升的金融滲透率是商用車金融市場規模整體保持穩定 上揚趨勢的主要原因。 與乘用車相比, 商用車因其生產資料屬 性, 金融滲透率更高, 并且該特點在部分細分市場中更加顯 著。 中重卡因其產品單價高和車隊掛靠機制成熟的特點, 2019年 金融滲透率高達85%, 并將繼續緩慢提升。 因此, 中重卡成為 商用車金融
32、的主力細分市場, 占據整體市場約83%。 輕卡市場 金融滲透率較中重卡則低得多, 僅為35%, 發展空間巨大, 將 保持穩步上升的趨勢。 09 而客車主力買家為B端客群, 金融需求發展相對緩慢。 在銷量 維持穩定水平的背景下, 旅游車及校車等細分車型客戶購車 規模將有所增長, 金融需求小幅提升。 2.3.2/ 廠商金融保持領先, 第二梯隊進一步發力 與乘用車金融市場相似, 商業銀行、 廠商金融和融資租賃同樣 是商用車市場的三大金融服務提供主體。 但商用車新車渠道 更加復雜且不透明, 因此需要汽車金融企業有更強的市場洞 察和渠道開拓及運營能力。 在現有的競爭格局中, 東風汽車財務和一汽財務憑借主
33、機廠 引流和貼息帶來的價格優勢以及經銷商網絡覆蓋優勢, 在 2019年共完成200億元的營業規模, 領跑商用車金融市場, 與 融資租賃系的獅橋組成第一梯隊。 第一梯隊玩家深耕市場時 間較長, 掌握了豐富的渠道資源, 具備相對完善的風控體系, 市場份額優勢明顯且保持穩定。 第二梯隊玩家涵蓋優秀的銀行、 廠商金融和融資租賃玩家, 在 2016年后逐漸加大對商用車金融領域投入, 近年來專業能力 快速提升, 脫穎而出形成強大的競爭勢力, 市場份額顯著提 升。 這其中不同類型玩家各盡所能, 通過不同渠道和運營方式 獲取競爭力。 如海通租賃集中資源發展山東等優勢區域, 完善 區域內營銷渠道覆蓋和貸后管理,
34、 形成了強大的區域業務能 力; 平安銀行則與具有全國性運營能力的SP (服務提供商) 攜 手共進, 并發揮在乘用車業務中形成的運營優勢開發經銷商 渠道, 快速搶占市場。 11 而其他資金不充沛、 行業經驗不足、 展業區域有限、 運營能力 較弱的中小型玩家則難以構建核心能力, 面臨份額被擠壓, 被 市場逐漸淘汰的風險。 2.3.3/ 競合格局加速轉變, 市場參與者著力開拓新合作 模式 a) 渠道競爭白熱化, 優勢玩家聚集一級經銷商渠道 在三種類型的行業玩家中, 廠商金融無疑具備了天然優勢。 在 主機廠竭力確保商用車銷量的前提下, 廠商金融受到可觀的貼 息支持, 推出了價格很低的商用車貸款產品,
35、甚至可能為支持 賣車而放棄部分利潤。 另外, 廠商金融與主機廠一級經銷商渠 道有著天然的聯系, 相比其他競爭對手拓展該渠道較為容易。 受制于商用車行業壁壘且業務預期對全國性大銀行吸引力有 限, 過去幾年的銀行系玩家主要集中在區域性銀行和個別具 有前瞻性的股份制銀行, 業務模式則主要依靠SP獲客和擔 保。 在廠商金融制造的價格競爭壓力下, 區域性銀行及其SP 09 / 商用車金融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 案頭研究, 專家訪談; 羅蘭貝格 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 業務靈活的股份制銀行被迫直接接觸 商用車經銷商進行渠道開拓。 而融資租賃公司經過近年來對下沉區域的深耕形成了深刻的 市場理解和風險認知, 頭部
36、企業的業務開展也逐漸向一級經 銷商渠道拓展。 綜上而言, 行業優質企業在一級經銷商渠道的聚集加劇了競 爭, 未來幾年的態勢將進一步白熱化。 隨之而來的是大銀行和 大融資租賃與主機廠的總對總談判, 以營業利潤換取快速發 展的業務規模和對整體渠道的風險把控。 b) 各類玩家能力互補, 新的合作方式涌現 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 商用車金融服務商結合發展過程中自 身的資產管理目標、 盈利目標和商業模式選擇, 并考慮自身面 臨的行業監管壓力, 紛紛積極探索在資金、 營銷、 風控和資產 管理等方面的合作機會, 力求能力互補, 形成了競中有合的新 態勢。 商用車新車金融市場總規模商用車新車金融市場總規模 20
37、18-2019, 億元億元 83.3% 201983.1% 12.5%20184.2% 13.2%3.7% 2,811 中重卡輕卡大中客 2,876 12 不同類型的行業玩家合作集中在以下層面: 資金換取獲客渠道: 銀行資金充足, 可以作為融資租賃公司和 廠商金融的主要資金來源, 換取廣泛的客戶資源。 例如, 受到 資產規模監管影響的融資租賃公司積極借用銀行資金資源發 展助貸模式。 風險管理和資產管理支持: 廠商金融和融資租賃公司可提供 客戶數據, 憑借車隊運營和車輛管理能力支持銀行進行貸前 風控和貸后管理。 融資租賃公司也可為合作伙伴承擔車輛資 產管理的職能。 10 2.3.4/ 非擔保模式
38、、 基于場景的產品定制化和用車環節 金融產品蓄勢待發 商用車金融新車市場的競爭在未來幾年勢必加劇, 盈利空間 將進一步被擠壓。 除了以精細化的運營和風險管理手段應對, 市場玩家也需跳脫出固有的框架, 挖掘商用車金融市場的更 大發展潛力。 在模式上, 傳統的擔保模式正面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挑戰。 市 場方面, 不少傳統的商用車一、 二級經銷商逐漸明確業務重 心, 擔保意愿下降。 經銷商擔保所獲利潤與其風險控制能力并 不匹配, 而汽車金融企業更適合承擔專業化運營的職能, 在有 效控制風險的情況下獲取產業鏈上更多的價值。 政策方面, 政 府機構已多次表示對經銷商作為擔保方身份的不認可, 擔保 的形式和
39、有效性面臨巨大壓力。 因此, 未來行業整體往自營非 擔保方向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對汽車金融企業的資產管理能 力和風險控制提出了極高要求。 產品上, 基于運輸細分場景的定制化是實現差異化競爭的有 效手段。 與乘用車不同, 商用車的用車場景因運輸業務的特征 而有所區分。 這些特征給予行業玩家針對客戶業務現金流情 況定制產品的機會, 例如針對資金流周期性強的客戶制定業 務淡旺季還款額不等的方案。 服務覆蓋上, 針對商用車全生命周期價值的特點開發支持用 車環節的金融產品, 除購車環節的保險和稅費以及車用設備 外, 向燃油、 路橋、 維保等環節發展, 開拓更大的藍海市場。 資料來源: 案頭研究, 專家訪
40、談; 羅蘭貝格 10 / 商用車金融市場主要玩家合作模式 商用車金融市商用車金融市 場主要玩家場主要玩家 銀行銀行 融資租融資租 賃公司賃公司 廠商金廠商金 融公司融公司 提供 資金 獲客 渠道 風險管 理支持 資產 管理 提供 資金 風險 管理 支持 風險管 理支持 獲客渠道 13 3.1/ 汽車金融市場增長潛力穩健 3.1.1/ 乘用車金融: 新興細分市場前景可期 與歐美成熟市場相比, 中國的新車貸款、 新車融資租賃及二手 車金融滲透率較低。 隨著新一代消費群體觀念轉變、 市場供給 豐富和有序, 中國汽車金融市場未來5-10年依然有較大的滲 透率提升和行業發展空間。 11 a) 新能源市場
41、成長驅動相應汽車金融市場發展 近十年來, 政府持續加強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關注。 2020年, 在車市下行和疫情影響下, 政策對新能源車繼續進行引導與 扶持, 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征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 供給端方面, 主機廠的新能源車型供給持續增加, 中國2019 年新能源車型產品數量占市場車型產品總數已達19%, 在羅 蘭貝格第六期 汽車行業顛覆性數據探測 接受調研的國家中 位居第二。 同時, 主機廠加強對電池、 充電等技術研發, 里程焦 慮等潛客痛點陸續得到解決。 中長期而言, 新能源車最后將逐 步接近燃油車的購車需求和購車體驗, 在產品型譜供應上也 將和目前燃油車的結構更為類似。 12
42、由于新能源車的特性, 消費者對金融產品的需求更為迫切。 一方 面, 新能源汽車由于較高的電池成本, 整體價格相對偏高, 在未來 補貼退坡環境下, 消費者更需要借助汽車金融滿足購車和用車 資料來源: 專家訪談, 案頭研究; 羅蘭貝格 11 / 汽車金融市場滲透率 第三部分 市場發展趨勢和驅動因素 汽車金融滲汽車金融滲 透率透率 14% 21% 35% 38% 40% 57% 48% 39% 8% 貸款 現金 20192022E 融資租賃 2025E CAGR 19-25 -3% 17% 6% 61%52%43% 汽車金融滲汽車金融滲 透率透率 32% 21% 19% 55% 54% 51% 13
43、% 25% 30% 法國 2018 美國 2018 現金 德國 2018 貸款 融資租賃 86%75%70% 成熟市場對標成熟市場對標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趨勢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趨勢 14 15 0 10% 5 20% 25 20192014 26 21 20152018 279 2016 507 47 2017 79 2025E 83 6 34 58 105106 新能源新能源 滲透率滲透率1) 0.3%1.6%0.9%2.8%4.5%4.8%21.5% 立足于消費者端的政策補貼立足于消費者端的政策補貼 新能源購車補貼 限牌/限行政策 免征購置稅 供給端尚不成熟供給端尚不成熟 新能源車型數量及產品力
44、新能源車型數量及產品力 政策手段轉移政策手段轉移 -消費者端補貼收緊,加強 供應側政策引導(雙積分、產品準入等) 產品逐步成熟,供給車型增加產品逐步成熟,供給車型增加 合資企業 加速入局 消費者主動需求呈現消費者主動需求呈現 消費端政策引領消費端政策引領 2015-2018政策主導的多元驅動政策主導的多元驅動 2018-2025市場需求主導市場需求主導 2025 PHEV銷量 BEV銷量 12 / 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和滲透率 2014-2025E,萬輛 資料來源: IHS, CAAM; 羅蘭貝格 需求。 同時, 政策指導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高于傳統動 力車, 鼓勵新能源車貸款。 另一方
45、面, 新能源車目前存在保值率 低、 電池生命周期短等痛點, 消費者對余值的擔憂將影響銷售, 因 此已有行業玩家通過余值保障、 車電分離等創新金融手段進行 應對。 目前, 各大主機廠從增值服務角度回應新能源車余值保障痛點。 例如, 一汽-大眾奧迪提供最高3年余值保障達55%的租賃購車方 案, 比亞迪EV360推出三年全損免費換新保障。 隨著電池技術提 升, 電動車余值也將隨之提升, 這將大大提高汽車金融企業推出 更具吸引力的含余值產品的動力, 真正解決消費者購車時面對 的低余值問題。 長期來看, 車電分離亦有發展潛力, 即主機廠和金融機構合作為 消費者分別提供車輛金融與電池金融產品, 并提供電池
46、充電、 維 護和更換等配套服務。 例如, 蔚來已推出電池租用方案, 電池在 78個月租用期末的所有權仍屬于客戶。 下一步, 工信部將支持更 為徹底的車電分離模式, 在新車產品公告中即剝離電池, 鼓勵車 企真正實現電池經營性租賃的商業模式, 推動電池梯次利用、 提 高綜合經濟效益。 b) 出行服務市場規模擴大催生大量汽車金融需求 中國自2014年起迎來了嶄新的移動出行時代, 以網約車和分 時租賃為代表的移動出行業快速發展, 改變了消費者的出行 習慣。 2025年之前, 移動出行市場仍將由網約車主導, 同時分 時租賃增速可觀。 在城市擁堵問題凸顯、 共享經濟理念進一步 滲透、 政策支持和管理加強等
47、多種因素的推動下, 市場將進一 步向更大、 更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整體共享車隊規模預計將從 2019年的326萬臺上升至2025年的783萬臺。 13 網約車等出行服務用車數量持續有力增長, 且其商業主體的 需求更契合汽車金融交易內涵網約車司機將車輛作為生 產工具, 只追求使用權, 平臺在擴大車隊規模過程中重視對金 融杠桿的利用。 針對網約車的金融服務可以覆蓋貸款購車、 融 資租賃、 維修、 保險和二手車處置等各環節。 隨著網約車營運車輛管理規范化, 專業車隊管理公司成為出行 1 預測數據基于6%的人均GDP增長情景測算 15 6774 114 68 189 227 601 25 201820
48、132019 35 20 783 2025E 276 35 326 +51% +18% +16% 分時租賃 網約車 傳統租賃 單位:萬輛 中國移動出行車隊規模中國移動出行車隊規模, 2013-2025E 18% 7% 18% CAGR 19-25 20% 10% 25% CAGR 18-19 NA 14% NA CAGR 13-18 13 / 中國移動出行市場展望 14 / 網約車汽車金融業務模式 資料來源: 案頭研究; 羅蘭貝格 資料來源: 專家訪談, 案頭研究; 羅蘭貝格 主機廠 汽車租賃公司 網約車 平臺 車輛銷售 車隊/司機 經營性 租賃 融資租融資租 賃公司賃公司 回租 主機廠 融資
49、租賃融資租賃 公司公司 車隊/司機 網約車 平臺 車輛銷售 加盟 直租 汽車租賃公司回租模式汽車租賃公司回租模式車隊車隊/司機直租模式司機直租模式 商業商業 模式模式 加盟 12 16 服務車輛金融的關鍵。 現階段主流模式為融資租賃公司首先向 汽車租賃公司提供售后回租服務, 車隊或司機通過經營性租賃 獲取車輛使用權。 隨著回租業務規范化, 未來融資租賃公司直 接向車隊或司機提供直租服務的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14 c) 二手車交易量快速增長和數據沉淀促進二手車金融發展 受新車銷量增長與車輛置換周期縮短的影響, 中國汽車保有量 將保持穩定增長, 預計到2025年達到約2.5億輛, 2030年超過2.9 億輛, 高汽車保有量為二手車市場提供了充足的車源供應。 在需 求層面, 由于二手車電商的快速發展, 消費者對二手車交易的認 知度和接受度快速提升。 在政策層面, 國家針對二手車市場的發 展連續發布了多項促進政策, 例如取消二手車 “限遷” 政策顯著 促進了二手車市場總銷量與跨區流通的增長。 疫情以來, 二手車 經銷增值稅率由2%下降至0.5%則將激勵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