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保險行業系列專題三:壽險渠道之互聯網保險行業變革的重要突破口-20201216(32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研報】保險行業系列專題三:壽險渠道之互聯網保險行業變革的重要突破口-20201216(32頁).pdf(32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Table_MainInfo 行業研究/金融/保險 證券研究報告 行業深度報告行業深度報告 2020 年 12 月 16 日 Table_InvestInfo 投資評級 優于 優于大市大市 維持維持 市場表現市場表現 Table_QuoteInfo -26.29% -16.85% -7.40% 2.05% 11.49% 20.94% 2019/122020/32020/62020/9 保險海通綜指 資料來源:海通證券研究所 相關研究相關研究 Table_ReportInfo 國常會部署促進人身保險擴面提質穩 健發展的措施點評2020.12.10 保險行
2、業 10 月月報: 壽險延續弱復蘇, 產險保費下滑,期待 2021“開門紅” 2020.11.28 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取消行業限 制2020.11.15 Table_AuthorInfo 壽險渠道之:壽險渠道之: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保險,行業,行業變革的重變革的重 要突破口要突破口 保險行業系列專題三保險行業系列專題三 Table_Summary 投資要點:投資要點: 人口紅利出盡人口紅利出盡+保費增速承壓背景下,互聯網渠道將是有效破局手段保費增速承壓背景下,互聯網渠道將是有效破局手段?;ヂ摼W保 險渠道正式起步于 1997 年,伴隨互聯網浪潮發展,在 2012 年后進入井噴增長 階段,2016
3、 年后隨著一系列監管政策出臺,互聯網保險業務開始走向規范化經 營。1)隨著人口紅利逐漸出盡,傳統人海戰術面臨轉型,保費規模增速放緩。 2)互聯網經濟發展+移動互聯時代用戶行為新特征將催生增量保險需求。3)互 聯網健康險的爆發為險企提供新的保費增長空間。 持牌保險機構與專業化平臺是互聯網保險核心參與者持牌保險機構與專業化平臺是互聯網保險核心參與者?;ヂ摼W保險市場的主要 參與主體包括:傳統保險公司自建網絡平臺、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專業化互 聯網中介平臺、2A 展業工具、保險科技公司等,我們認為隨著市場競爭和技術 發展,互聯網保險公司和專業化中介平臺將成為市場主導。 1)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綜合能力占
4、優,牌照優勢是關鍵壁壘。)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綜合能力占優,牌照優勢是關鍵壁壘。與傳統保險公司相比,互 聯網保險公司沒有線下渠道,因此在產品設計、銷售管理、運營服務方面更重視新技術 的應用。而與專業化中介銷售平臺相比,互聯網保險公司本身持有商業保險公司牌照, 在產品研發、保單運營等方面具有顯著的能力優勢和牌照壁壘。 2)2C 模式:流量模式:流量 VS 場景。場景?;ヂ摼W保險行業的 2C 銷售平臺根據其特征,又可以分為 流量型與場景型兩種平臺類型。前者主要依靠平臺龐大的用戶規模和訪問流量為保險產 品帶來巨大曝光,但是整體轉化率較低。而后者以水滴商城、輕松保嚴選等為代表,主 要依靠大病眾籌+團體互
5、助等場景形式完成客群吸引和消費催化,轉化率相對較高。 3)2B2C 模式:借力第三方渠道流量,或存在自立能力不足隱患。模式:借力第三方渠道流量,或存在自立能力不足隱患。該模式主要特征在于 其流量來源主要來自于第三方渠道的導流,而非自有流量。在該模式下,2B2C 中介平 臺更多扮演著保險經紀牌照中介的角色,其盈利來源在于收到保險公司支付的傭金與向 第三方渠道支付傭金的差額,本質上可以視為經紀牌照的通道費用。 4)2A 模式:科技賦能代理人展業,對市場格局暫不構成顯著影響。模式:科技賦能代理人展業,對市場格局暫不構成顯著影響。目前 2A 領域的主 要服務類型可以分為代理人工具與分銷平臺,市場上以
6、i 云保、保險師等為代表的 2A 業 務公司通常同時提供上述兩種服務。由于展業工具和分銷平臺服務并非直接面向個人消 費者的流量渠道,對互聯網保險行業格局暫時難以形成實質影響。 互聯網保險仍面臨諸多桎梏,短期內對行業格局影響有限互聯網保險仍面臨諸多桎梏,短期內對行業格局影響有限。1)囿于線上場景限 制,互聯網銷售的保險產品一般以形態簡單、價值率較低的理財型壽險和報銷 型醫療險為主。消費者對于線上購買保險缺乏信任基礎也是長期險產品增長緩 慢的重要原因。2)互聯網保險市場目前對第三渠道流量依賴性較強,導致險企 難以直接掌握客戶資源, 渠道掌控能力差, 從而削弱了頭部險企參與積極性。 3) 互聯網渠道
7、在行業整體保費占比不高, 2015-2018 年間維持在 7%左右, 與銀保、 個險尚存巨大差距。我們認為,以互聯網保險渠道現有體量來看,尚不足以對 當前保險行業格局產生實質性影響。 發展空間廣闊,長期來看或具備重塑保險行業的潛在力量發展空間廣闊,長期來看或具備重塑保險行業的潛在力量。1)我們認為,隨著 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有望激發新的保險需求和實現市場下沉,為互聯網保險 市場帶來巨大增量空間。2)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也將對整個 保險行業格局產生深刻影響。我們認為,互聯網保險產品設計將逐漸趨向個性 需求定制、條款極簡易懂、依托數據精準定價。運營服務將轉型全流程線上服 務,實現投保
8、靈活、保全自助、理賠透明?;ヂ摼W保險渠道端將著力提升轉化 率和留存率水平,強化社交屬性、場景屬性。 風險提示: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強度提升風險提示: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強度提升,短期市場波動加大,短期市場波動加大。 行業研究保險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2 目目 錄錄 1. 互聯網保險:壽險渠道變革的重要突破口 . 6 1.1 發展歷程:在 2012 年迎來增速井噴,2015 年后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 6 1.2 人口紅利出盡+保費增速承壓背景下,互聯網渠道將是有效破局手段 . 8 1.3 保險科技進入快速增長期,融資活動表現活躍 . 9 2. 持牌保險機構與專業化平臺是互聯網
9、保險核心參與者 . 10 2.1 互聯網保險市場主體多樣,但持牌保險機構與專業化平臺是核心 . 10 2.2 上市險企互聯網渠道占比較低,疫情或加快其互聯網化建設 . 12 2.3 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綜合能力占優,牌照優勢是關鍵壁壘 . 14 2.3.1 眾安在線:保險+科技雙輪驅動,具備互聯網保險市場先發優勢 . 14 2.4 2C 模式:流量與場景的模式之爭 . 17 2.4.1 螞蟻集團:流量型保險電商平臺,持續推出爆款產品鞏固流量優勢 . 17 2.4.2 水滴商城:場景型保險電商平臺,互助+眾籌+公益搭建場景生態圈 . 19 2.5 2B2C 模式:借力第三方渠道流量,或存在自立能力
10、不足隱患 . 21 2.5.1 慧擇保險:以第三方導流實現間接銷售為主導,自有流量建設值得關注 21 2.6 2A 模式:科技賦能代理人展業,對市場格局暫不構成顯著影響 . 25 2.6.1 i 云保:流量型保險電商平臺,持續推出爆款產品鞏固流量優勢 . 26 3.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互聯網保險的當下與未來 . 27 3.1 當下:互聯網保險仍面臨諸多桎梏,短期內對行業格局影響有限 . 27 3.1.1 囿于線上場景限制與信任基礎薄弱,互聯網保險產品價值率較低 . 27 3.1.2 對第三方渠道流量依賴性強,削弱了頭部險企參與積極性 . 28 3.1.3 互聯網渠道在行業整體保費占比不高,與銀
11、保、個險尚存巨大差距 . 28 3.2 未來:發展空間廣闊,長期來看或具備重塑保險行業的潛在力量 . 29 3.2.1 互聯網經濟發展+保險科技迭代,是支撐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底層力量 . 29 3.2.2 產品側:趨向個性化定制、極簡化條款與大數據精準定價 . 30 3.2.3 運營側:轉型從投保到理賠的全流程線上服務 . 31 3.2.4 渠道側:提升轉化率和留存率是互聯網保險發展的重要方向 . 32 rQqPoOqNvMnMoRrQsPsPoQ8OdN7NoMrRmOnNeRnMnPlOrQqOaQpOrNvPnMmONZnRpR 行業研究保險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3
12、 圖目錄圖目錄 圖 1 互聯網渠道保費于 2019 年重回正增長 . 7 圖 2 互聯網渠道占總保費收入比重在 2015 年達到高點 . 7 圖 3 保險代理人規模增速在 2015 年后快速下降 . 8 圖 4 國內代理人深度已接近國際成熟保險市場水平 . 8 圖 5 有購險經驗的網民中“已婚、白領、三高”群體占比較高 . 8 圖 6 互聯網健康險保持快速增長趨勢 . 9 圖 7 互聯網健康險占互聯網人身險比重持續提升 . 9 圖 8 2012-2019 年國內保險科技融資額及世界占比 . 9 圖 9 2012-2019 年國內保險科技融資筆數 . 9 圖 10 互聯網保險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示意
13、 . 11 圖 11 中國互聯網保險市場的主要企業圖譜 . 12 圖 12 主要上市險企保費收入渠道結構 . 12 圖 13 互聯網壽險市場以中小型險企為主 . 12 圖 14 中國人壽官網部分在售產品情況 . 13 圖 15 中國平安官網部分在售產品情況 . 13 圖 16 眾安在線“保險+科技”雙引擎戰略 . 14 圖 17 眾安在線 2020 年上半年保費收入同比增長 14.7% . 14 圖 18 2020 年中期健康生態保費占比較年初+12pct . 15 圖 19 眾安在線綜合成本率持續降低 . 15 圖 20 健康生態保費規??焖僭鲩L . 15 圖 21 尊享系列保費收入 202
14、0 上半年同比增速達 138%. 15 圖 22 眾安在線 2019 年五大生態渠道費用率均有所下降 . 15 圖 23 眾安科技向海外輸出科技能力 . 16 圖 24 眾安在線 2020 上半年研發投入仍超過 4 億元 . 16 圖 25 依托科技手段打造健康管理服務閉環 . 16 圖 26 ZABank 成為香港第一間試業的虛擬銀行 . 16 圖 27 2C 型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模式示意圖 . 17 圖 28 支付寶平臺用戶數量情況 . 18 圖 29 螞蟻集團保險科技平臺促成保費及分攤金額情況 . 18 圖 30 螞蟻集團保險科技平臺收入及增速情況 . 18 行業研究保險行業 請務必閱讀
15、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4 圖 31 相互寶分攤總金額及分攤人數情況 . 18 圖 32 螞蟻集團部分保險產品情況 . 19 圖 33 螞蟻集團與保險合作伙伴協作示意 . 19 圖 34 水滴公司生態情況. 20 圖 35 水滴互助分攤總金額及分攤人數情況 . 20 圖 36 2B2C 型互聯網保險銷售平臺模式示意圖 . 21 圖 37 慧擇網定位于專業的互聯網保險中介平臺 . 22 圖 38 慧擇 2017-2020Q3 保費收入及增速情況 . 22 圖 39 慧擇 2017-2020Q3 保費結構情況 . 22 圖 40 慧擇 2017-2020Q3 凈利潤及凈利潤率情況 . 23
16、圖 41 慧擇 2017-2020Q3 營業收入及傭金占比情況 . 23 圖 42 長期險產品和定制化產品對慧擇保險保費收入貢獻突出 . 23 圖 43 數據科技提升慧擇網風險管理、客戶畫像、產品設計能力 . 24 圖 44 慧擇保險研發投入及增速情況 . 24 圖 45 慧擇保險直銷與間接銷售模式營收占比 . 25 圖 46 慧擇網主要運營渠道包括網站、微信端、APP . 25 圖 47 互聯網保險 2A 模式示意 . 26 圖 48 i 云保全方位賦能保險代理人 . 27 圖 49 互聯網健康險銷售中,主要為簡單的報銷型醫療險 . 27 圖 50 互聯網保險對第三方平臺依賴程度高 . 28
17、 圖 51 2000-2018 年分渠道保費收入占比 . 29 圖 52 中國網絡經濟市場規??焖僭鲩L . 29 圖 53 保險科技發展趨勢圖 . 30 圖 54 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設計 . 30 圖 55 互聯網為保險全流程帶來新模式 . 31 圖 56 中國平安推進壽險業務全面數字化改革 . 31 圖 57 互聯網思維顛覆傳統獲客方式 . 32 圖 58 中國平安醫療生態圈示意 . 32 行業研究保險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5 表目錄表目錄 表 1 影響互聯網保險渠道的相關監管政策梳理 . 7 表 2 2020 年以來保險科技融資項目 . 10 表 3 慧擇保險傭金收
18、費模型 . 23 行業研究保險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6 1. 互聯網保險:壽險渠道變革的重要突破口互聯網保險:壽險渠道變革的重要突破口 互聯網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托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等技術,通過自營網絡平臺、 第三方網絡平臺等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業務。我國互聯網保險發端于 1997 年,2012 年以后呈現井噴式發展,近些年隨著相關監管政策的出臺,部分行業亂象得到 整治,行業發展越發規范。在代理人渠道增員乏力和保費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互聯網渠 道成為保險公司破局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同時第三方平臺依賴度高、產品形態限制線上 銷售等問題亟待解決。 1.1 發展歷程:發展
19、歷程:在在 2012 年迎來增速井噴,年迎來增速井噴,2015 年后進入規范發展階段年后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互聯網保險渠道正式起步于互聯網保險渠道正式起步于 1997 年,伴隨互聯網浪潮發展,在年,伴隨互聯網浪潮發展,在 2012 年后進入井年后進入井 噴增長階段,噴增長階段,2016 年后隨著一系列監管政策出臺,互聯網保險業務開始走向規范化經年后隨著一系列監管政策出臺,互聯網保險業務開始走向規范化經 營。營?;ヂ摼W保險渠道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1)初步成長期()初步成長期(1997-2011) :) :1997 年,我國第一家保險網站中國保險信息網 建成,并于同年 11 月促成了
20、第一份保險電子商務保單,標志著保險網銷渠道的正式起 步。 2000 年后, 各大保險公司相繼開始探索互聯網渠道。 2000 年 9 月, 泰康人壽旗下“泰 康在線”全面開通,是國內首家通過保險類 CA 認證的網站。2005 年 4 月, 中華人民共 和國電子簽名法頒布,使互聯網保險真正開始發展。2011 年 9 月保監會正式下發保 險代理、經紀公司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試行) ,為互聯網保險業務健康發展提供了 初步制度基礎。 2)井噴增長期()井噴增長期(20122015) :隨著互聯網浪潮的到來,互聯網保險業務也迎來快) :隨著互聯網浪潮的到來,互聯網保險業務也迎來快 速發展機遇速發展機遇
21、,各保險公司借助官網、第三方保險銷售線上平臺、手機,各保險公司借助官網、第三方保險銷售線上平臺、手機 APP 等多種方式等多種方式 開展互聯網業務。開展互聯網業務。2012 年 8 月,平安人壽發布首個應用于壽險保單服務的手機 APP “平 安人壽 E 服務”; 12 月, 泰康人壽登錄攜程網、 淘寶網和京東商城拓展互聯網渠道。 2013 年,淘寶理財頻道首次參與“雙十一”,其中國華人壽的華瑞 2 號單品成交 4.62 億元,刷 新了互聯網單品在線即時成交紀錄。2014 年 2 月,“余額寶用戶專享權益-保險理財”有 222 萬用戶預約,預約金額達到驚人的四萬億。整體來看,2012-2015
22、年互聯網壽險保 費收入逐年增加,從 2012 年的 10 億元迅速增加至 1466 億元,復合增速 427%,互聯 網渠道保費收入在人身險總保費收入中的比重由 0.1%提升至 9%。 3)規范發展期()規范發展期(2015 年至今) :年至今) :2015 年后,監管機構連續發文規范互聯網保險,年后,監管機構連續發文規范互聯網保險, 重點強調持牌經營、產品管理和銷售亂象治理。重點強調持牌經營、產品管理和銷售亂象治理。2015 年原保監會發布互聯網保險業 務監管暫行辦法 ,強調了持牌經營等要求,規定除持牌保險機構外,不得經營互聯網保 險業務。2016 年,保監會、中宣部、發改委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互
23、聯網保險風險專項整 治工作實施方案 ,以更高的級別更大的打擊力度對互聯網保險的亂象和風險進行整治。 此外,由于萬能險、投連險等中短存續期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適宜在互聯網渠道進行 銷售,且保單金額較高,因此占據了互聯網人身險大部分的收入來源。而 2016 年后關 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度有關事項的通知 (76 號文) 、 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 產品開發設計行為的通知 (134 號文)等政策文件接連發布,中短存續期產品銷售受到 嚴格限制, 直接影響了互聯網保險的保費收入數據。2017 年互聯網人身險保費收入首次 出現了下滑,當年實現規模保費 1383 億元,同比下降 23%,其中包括萬能險和投
24、連險 在內的理財型業務保費合計 296.6 億元,同比減少 74.8%。2018 年互聯網渠道保費規 模保費為 1193 億元,達到近 5 年最低點。 隨著改革陣痛逐步緩解,隨著改革陣痛逐步緩解,2019 年互聯網渠道保費開始反彈。年互聯網渠道保費開始反彈。2019 年,互聯網人身 保險規模保費恢復正增長, 全年累計實現規模保費 1858 億元, 較 2018 年同比增長 56%。 2020 年年疫情期間,消費者保險意識顯著提升,而互聯網保險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天疫情期間,消費者保險意識顯著提升,而互聯網保險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天 然價值得到凸顯。然價值得到凸顯。在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的支撐下,
25、期間部分互聯網保險企業業績實現 大幅增長,疫情還明顯推高了互聯網保險的轉化率。根據復旦大學&騰訊微保數據,疫 情期間,轉化率較去年同期平均增長了 232%。 行業研究保險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7 2020 年 9 月,銀保監會發布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 ,主要內 容包括:1)明確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定義,指出了政策適用范圍;2)強化持牌經營原 則,明確可以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平臺僅為保險機構的自營網絡平臺,非持牌機構不 得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3)規范互聯網保險營銷宣傳,售后服務等行為;4)針對互聯 網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互聯網企業代理保險業務
26、按經營主體實施分類 監管。我們預計,在新規正式稿的發布后,有利于進一步推進行業規范化發展,強調持 牌經營原則將推動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利好于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頭部互聯網保 險銷售平臺和行業龍頭企業。 圖圖1 互聯網渠道保費于互聯網渠道保費于 2019 年重回正增長年重回正增長 10 10 55 353 1466 1797 1383 1193 1858 1394 0% 450% 542% 315% 23% -23%-14% 56% 12% -1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 500 1000 1500 2000 互聯網人身險保費收入(億元,左軸)
27、同比增速(%,右軸) 資料來源:wind,中國保險業協會,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2 互聯網互聯網渠道占總保費收入比重在渠道占總保費收入比重在 2015 年達到高點年達到高點 0.1%0.1% 0.5% 2.7% 9.0% 8.1% 5.2% 4.4% 6.0% 0.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 表表 1 影響互聯網保險渠道的相關監管政策梳理影響互聯網保險渠道的相關監管政策梳理 時間時間 發文機關發文機關 題目題
28、目 主要內容主要內容 2011 年 9 月 原保監會 保險代理、經紀公司互聯網保險 業務監管辦法(試行) 明確保險代理、經紀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條件、網站要求、 報告材料、信息披露與展示等運營規范。 2015 年 7 月 原保監會 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 強調持牌監管,從經營條件、經營區域、信息披露等方面明確互聯 網保險業務的基本經營規則,標志著我國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制度 正式出臺。 2016 年 3 月 原保監會 關于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 品有關事項的通知 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保險產品的銷售運營,防范資產負債錯配等引 發的風險。 2016 年 4 月 原保監會等15部門 互聯網保險
29、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 施方案 嚴厲整治高現金價值業務、保險機構跨界合作、非法經營互聯網保 險業務。 2016 年 9 月 原保監會 關于進一步完善人身保險精算制 度有關事項的通知 繼續保持對中短存續期業務規模的管控,同時對中短存續期業務規 模在公司業務結構中的占比提出了明確的比例要求。 2016 年 9 月 原保監會 中國保監會關于強化人身保險產 品監管工作的通知 加強萬能型保險的經營管理,萬能險結算利率水平與公司實際投資 收益率掛鉤并合理確定。 2016 年 12 月 原保監會 關于進一步加強人身保險監管有 關事項的通知 要求各人身保險公司自 2017 年起每月統計和報送中短存續期產品 相關數
30、據,加大對中短存續期產品的風險監測和日常監管力度。 2017 年 5 月 原保監會 關于規范人身保險公司產品開發 設計行為的通知 萬能型保險產品、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設計應提供不定期、不定額 追加保險費,靈活調整保險金額等功能。保險公司不得以附加險形 式設計萬能型保險產品或投資連結型保險產品。 2017 年 9 月 原保監會 關于在互聯網平臺購買保險的風 險提示 提示消費者注意誤導銷售和非法機構“魚目混珠”。 2019 年 4 月 銀保監會 2019 年保險中介市場亂象整治 工作方案的通知 繼續壓實中介渠道責任,排查中介機構合規性以及強化整治第三方 平臺。 2020 年 9 月 銀保監會 互聯網
31、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征求 意見稿) 厘清互聯網保險業務定義,強化持牌經營原則,規范保險營銷宣傳 行為的標準和管理要求;基本業務規則與特殊業務規則相結合,針 對互聯網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互聯網企業代理保 險業務按經營主體實施分類監管 2020 年 10 月 銀保監會 關于規范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 回溯管理的通知 明確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的定義和范圍,規范保險機構 互聯網銷售銷售頁面管理,銷售過程管理、可回溯內控管理等管理 要求。 資料來源:原保監會,銀保監會,海通證券研究所 行業研究保險行業 請務必閱讀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聲明 8 1.2 人口紅利出盡人口紅利出盡+保費增
32、速承壓背景下,互聯網渠道將是有效破局手段保費增速承壓背景下,互聯網渠道將是有效破局手段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出盡,傳統人海戰術面臨轉型,保費規模增速放緩。隨著人口紅利逐漸出盡,傳統人海戰術面臨轉型,保費規模增速放緩。2015 年受 保險行業取消“保代考”導致保險行業代理人人數大幅增加,其后,2016 和 2017 年保 險代理人人數增速開始放緩。2018 年,保險行業代理人規模出現了自 2012 年以來首次 負增長。根據銀保監會披露,根據銀保監會披露,2018 年年我國壽險代理人數量超過我國壽險代理人數量超過 871 萬,約萬,約占占總人口的總人口的 0.62%,占城鎮人口,占城鎮人口 1.05%
33、,從占比來看已接近國際成熟保險市場水平,人力規模高速,從占比來看已接近國際成熟保險市場水平,人力規模高速 增長或難以為繼增長或難以為繼。受代理人規模增速承壓與監管政策調整影響,2017 年以來,中國人身 險規模保費收入增速大幅放緩,行業亟待尋找新的增長動力源。 圖圖3 保險代理人規模增速在保險代理人規模增速在 2015 年后快速下降年后快速下降 6% 29% 27% 13%13% 2% -17% 4% 12% 45%40% 23% -1%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保險代理人數量(萬人,左軸)同比增速(%,右軸) 資料來源:中國保險年鑒,海通證券研究所 圖圖4 國內代理人深度國內代理人深度已接近國際成熟保險市場水平已接近國際成熟保險市場水平 1.05% 1.36% 1.98% 0.43% 0.12% 0.17% 1.08% 0.0% 0.5% 1.0% 1.5% 2.0% 2.5%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代理人數量(萬人,左軸)代理人深度(%,左軸) 資料來源:wind,海通證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