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華友鈷業-從鈷業龍頭向鋰電新材料領導者的“華麗轉身”-210217(87頁).pdf》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公司研究】華友鈷業-從鈷業龍頭向鋰電新材料領導者的“華麗轉身”-210217(87頁).pdf(87頁珍藏版)》請在三個皮匠報告上搜索。
1、 公司擁有鋰電正極材料產業最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布局,從礦山原料到冶煉端,再由前驅體到正極材料,加上資源循環回收板塊,上中下游高效協同是公司的核心優勢。公司內部已形成資源、有色、新能源三大業務板塊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同時還在布局循環回收板塊業務。三大業務板塊在公司內部構成了縱向一體化、橫向全球化的產業鏈條,有望削弱盈利周期性波動,與同類企業相比擁有明顯優勢。 印尼6萬噸鎳金屬量的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形成了主要由華青公司(華友鈷業)、沃源控股(洛陽鉬業)負責為合資公司進行融資,青創國際(青山)為合資公司提供印尼鎳礦原料資源,華青公司(華友鈷業)和華龍公司為合資公司提供
2、核心的紅土鎳礦濕法冶煉技術;并且,華青公司包銷59%、沃源控股包銷31%、青創國際包銷10%的強強聯合經營模式。 公司在印度尼西亞合資建設年產4.5萬噸鎳金屬量高冰鎳項目。多個項目有利于保障鎳資源的穩定供給,完善和鞏固公司產業鏈布局,契合下游客戶對于穩定供應鏈的迫切需求,同時通過就近獲取鎳礦進行冶煉降低生產成本,構建成本競爭優勢。 公司立志成為全球鋰電新能源材料行業龍頭的戰略實施,材料一體化產業閉環已然形成,公司核心競爭力逐漸顯現,將成為公司未來最大的競爭優勢,構建起強大的護城河。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公司布局鋰電材料最高壁壘的紅土鎳礦濕法冶煉項目,紅土鎳礦濕法冶煉或是鋰電材料領域中壁壘最高的工藝之一:一方面紅土鎳礦本身的產品冶煉技術難度較高,對磁性物質、雜質等含量控制將決定前驅體產品性能,國內外成熟運行的項目較少,擁有較高的學習成本;另一方面是資金壁壘,單萬含鎳金屬噸項目的投資額高達5-6億美元,具有很高的資金壁壘。二是公司形成了產業鏈一體化優勢,材料端成本預計將大幅節?。阂惑w化優勢不僅僅體現在材料的自給上,更重要的是公司產品實現“園區一體化”,短流程工藝將大幅節省運輸、能源等方面的成本。